zuixin_huazhan.id,zuixin_huazhan.ts,zuixin_huazhan.title,zuixin_huazhan.huazhan_shijian,zuixin_huazhan.dianji_shuliang,zuixin_huazhan.meishuguan,zuixin_huazhan.zhanpin_shuliang,zuixin_huazhan.zhuban_danwei,zuixin_huazhan.jianjie 309,"2018-11-05 00:23:00","2014-04-08 ~2014-05-06 大脸画——岳敏君新作展",2014.04.08~2014.05.06,1298,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33 件",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主办、南京金鹰全生活中心协办的“大脸画——岳敏君新作展”媒体发布会暨“艺术家与时代——岳敏君艺术对谈”于4月8日下午2:30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展览展出的33幅作品几乎涵盖了岳敏君2005年—2013年所有的绘画类型,其中“表皮系列”、“再肖像系列”、“重叠系列”、“迷宫系列”等多幅作品均是大陆首次展出。 媒体发布会上,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刘伟冬先生首先致欢迎辞:“岳敏君的作品是时代鲜明的符号,而当代并不是因为生活在当代,它有自己的理念和标准。在过去只要是对传统、对权威发起挑战或者蔑视的就被定义为当代。如今当代不再局限于此,它需要成熟的思想、多元化的语言以及鲜明的观点。此次展览是一个好的学习机会,为我们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预祝展览圆满成功!” 接着,歌德学院前院长、著名汉学家阿克曼先生上台发言,他说道:“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认识岳敏君,如今他已经成为当代经典的艺术家,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进步,也是时代的进步。” 著名艺术评论家吕澎先生在发言中说道:“岳敏君的作品从现代主义到当代艺术,从个人工作室的地下状态到公共场所,以及到现在在艺术学院公开展出,意义重大。他作为90年代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在促进文化、表达情绪感受的同时,从他塑造的形象中,我们能够想到最重要的艺术符号是什么。没有这样的艺术符号,我们将无法追寻艺术文化的足迹。” 紧接着,著名当代艺术家岳敏君先生上台发言,他说:“此次展览展出的是近两年来‘胡思乱想’的作品。一直以来,我不想成为一个线性的艺术家,而是希望成为一个矛盾而复杂的个体。希望大家提出更多的意见,我也将继续在癫狂、‘胡思乱想’的状态下进行更好地工作。” 最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李小山先生做总结性发言。他说,关于“艺术家的历史定位”,美术馆是把正在进行中的、具备新颖性、先锋性的艺术实践带到学校进行课堂教育、公共教育。南艺美术馆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作团队将会开展更多重磅的展览,相信美术馆和当代艺术生态也将一起共同进步。 发布会结束后,又进行了“艺术家与时代——岳敏君艺术对谈”。刘伟冬、阿克曼、吕澎、岳敏君、李小山、张培力、鲁虹、杜曦云、冀少峰、靳卫红等嘉宾参与了对谈,并回答了观众与媒体的提问。展览开幕后,到场观众还欣赏到了南京艺术学院环境编舞专业师生“北河身体剧场”为“大脸画”展览量身定制的现代舞表演“身体的笑容——红脸人的故事”。4月9日上午9:00,艺术家岳敏君以教师身份进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版画系、雕塑系的课堂,与师生进行艺术经验与艺术人生的交流。 本次展览所有活动面向全社会公众开放,欢迎大家广泛参与。展览将持续至5月6日。" 310,"2018-11-05 00:23:02","2013-11-23 ~2013-12-23 时·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的创作与探索",2013.11.23~2013.12.23,954,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60 件",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学术组委会:李小山、刘伟冬、栗宪庭、王璜生、邱志杰、杨劲松、凯伦·史密斯、彭德、 乐正维、罗中立、邓箭今、吕胜中、刘旭光、李峰、李小倩 参展艺术家:敖国兴、罗丹、裴丽、沈朝方、陶大珉、熊莉钧、汪莺莺、陈献辉、李青、梁昊鹏、韩建宇、吴俊勇、秦晋、靳山、高昊、何玲、康海涛、宋振、阎盈汐、王郁洋、周先锋、丛伟、冯且、和丽斌、邬建安、王超、吴超、张月 展览时间:2013.11.23—2013.12.23 媒体发布会:2013.11.23 15:00 展出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3号展厅   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自主策划的展览项目“时·区 —— 当代高校青年教师的创作与探索”将于2013年11月23日正式开展。展览将展出来自不同地域和院系背景最具代表性的28位青年艺术家的艺术作品60余件。  高校既是青年艺术家默默耕耘的三分地,也是调查取样的试验田、设施齐备的实验室。作为大学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以青年教师的实践与探索为突破口,在创作生发阶段的土壤和试验田中取样分析。全国范围内的专业艺术学院以及综合大学的艺术学院,共同构成了本次展览调研的对象。“时·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的创作与探索”的策展出发点是寻找在全国同类专业内及其所在院校内最具代表性、独特性和实验精神的艺术家。核心思路围绕各院校近年的教学实验与改革、新教学法的探索、创作方法论的更新、创作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等进行。也探讨了传媒时代艺术家们知识的集散与再生、创作经验的传达、社会学关照与形式实验等面向。  美术馆策展团队经由10个月的跋涉,综合考察全国三十多所院校,数百个艺术家工作室,最终挑选了来自不同地域和院系背景最具代表性的28位青年艺术家,参展作品包含绘画、雕塑、装置、行为、影像、摄影等艺术类别,表面呈现各个艺术类别的对话,实质是广阔的时空维度中多元艺术观念的共同发声。策展人亦希望借助这次呈现,引发公众与专业人士针砭时弊的声音,展开对艺术教育的深层次探讨。  本次展览分为4个单元,分别是:“惯性翻转”、“形式发问”、“媒介冷暖”、“智性之桥”。 (一) “惯性翻转”(艺术家:敖国兴 罗丹 裴丽 沈朝方 陶大珉 熊莉钧 汪莺莺)   本单元参展的艺术家有着多样且丰富的求学、工作及创作背景。这里的“翻转”,既是指在求学方式上的更多选择与自由,可以在不同国度、城市和学院间迁徙;也指艺术家面对亚文化的生活方式,导致的心理变动与艺术风格嬗变。本单元探讨了面对“时差”与陌生文化体系,艺术家如何处理自身固有视觉经验与心理经验。 “形式发问”(艺术家:陈献辉 李青 梁昊鹏 韩建宇 吴俊勇 秦晋 靳山)  艺术家求新求变的意向往往出自利益的诱惑与市场风向标的引导。“新奇”的形式不断被生产,却往往流于“同语反复”;追求“异常”的风格与效果,却往往流于“趋同”。本单元的艺术家以形式语言的突破为切入点,却意在揭示和批判当下现实,传达他们对社会机制及艺术体制的问题意识。(三) “媒介冷暖”(艺术家:高昊 何玲 康海涛 宋振 阎盈汐 王郁洋 周先锋)   艺术的当代呈现方式当然有必要不受类别限制,但是如果仅仅将艺术形式的杂烩视为艺术“当代性”的体现则流于空洞肤浅。本单元提出如何在不同媒介材质、特别是传统材质中创造多重感官、多重层次的对话机制,建立起“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表达方式。 (四) “智性之桥”(艺术家:丛伟 冯且 和丽斌 邬建安 王超 吴超 张月)   在本单元的展览设计中,我们呼唤一种充满灵性的艺术实践方式。抽象理论只有经过个体生命的深刻体悟,创作观念才能与作者的生命体验融合。“艺术”这一超越语言和文字的沟通方式,才可能真正进入大众语境与公共空间,以智慧的桥梁抹平艺术与世俗生活之间的鸿沟。   此次项目命名为“时·区”,正是为了从艺术创作的发生阶段就鼓励一种“自在”与“自为”的姿态。倡导多元论、去中心主义、跨学科、超越主义之争、超越技术思维。从充满个性的人的本体出发,以方案和作品共同发声。“时·区”的汇集,将使本次项目本身成为基于“院校地缘”,又超越了“院校地缘” 的、一个多样生态共时展现的崭新时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将持续致力于全国高校艺术教育的探索和研究,“时· 区”项目不会就此止步。此次展览将展至12月23日。" 311,"2018-11-05 00:23:05","2013-10-19 ~2013-11-18 漫出格——中德漫画交流展",2013.10.19~2013.11.18,1157,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100 件",歌德学院(中国)、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开幕时间:2013.10.19., 周六下午14:30 展览时间:2013.10.19 – 2013.11.18 展览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展览地址:南京市虎踞北路15号 免费入场 策划人:张迅 参展漫画家:安可·弗西滕贝格 ORANG: 沙夏·霍姆、尤日·戈登、安娜·海尔费舍, 阿娜·阿尔贝罗、夏米拉·巴内捷、薇瑞娜·布朗、莉娜·霍芬、克拉斯·诺尔曼, 保尔·佩策尔、蒂尔·托马斯、Marijpol、moki SC: Anusman、甘木、胡晓江、金宁宁、雷磊、冷冷、Lilou、李香兰、罗榕榕、猫跳高、秦慧、唐彦、王凡乔、温凌、吴淼、象牙塔、小龙花、烟囱、姚建江、Yucco、于晓、左马、张雯、张迅、智海  歌德学院(中国)与南京艺术学院合作,于2013年10月19日至11月18日下午2:30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举办“漫出格-Anke Feuchtenberger,Orang,SC漫画交流展”媒体发布会。  发布会上,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刘伟冬先生首先致欢迎词,他代表全体师生对“漫出格”在我校开展表示热烈祝贺,并对远道而来的德国艺术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此次学术交流,漫画作为小画种融入了幽默、批判精神。他提出“画没有大小之分,只有好坏之分”,这也正是美术馆一贯的学术立场与眼光。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能够将漫画推向新的台阶,也预祝展览圆满成功。紧接着,歌德学院(中国)南京联络处负责人徐央央女士发言,她代表歌德学院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感谢,这是歌德学院第一次在中国办漫画展,希望可以给参展的漫画人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她认为,漫画不应该只是小众的行为,更应该以庄重、大胆的形式步入艺术殿堂。对于此次展览,她大胆提出“通过漫画实现跨文化的交流是可能的”,这也是对此次“漫出格”主题最好的呼应。本次展览策划人、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教师张迅先生说到:“漫画曾被称为‘快餐文化’、‘政治武器’等,但从中德法等漫画中看到漫画的时代性、诗性和深邃美。也从很多年轻人身上看到了‘安可天赋’,但这些优秀的作品很容易消失,所以希望通过此次漫画展保存激励这些有意思的漫画,同时把这次活动定为交流展。”接着,本次展览德方艺术家代表、德国著名漫画艺术家安可·弗西滕贝格女士发言,她首先代表来自德国的三位艺术家感谢歌德学院与南京艺术学院的支持。“德国也是近三四十年漫画才有了改变,所以很高兴此次与SC的合作。我在SC漫画中受到的启发甚至比同时期的法国漫画更多,获得了很多灵感,希望通过这次展览听到更多的反映和反馈。”本次展览中方艺术家代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师唐彦先生说到:“作为中方代表,首先感谢大家参加这次活动。SC与Orang,两个原本不同的漫画通过这次展览走到了一起。‘独立漫画’更像是一种混沌的宇宙空间,充满未知的魅力和无限可能性。它见证了这份友情和梦想,希望在座的各位和漫画人加入到SC的创作中来。”最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李小山先生作总结性发言,“很高兴第二次和歌德学院合作,这也预示着未来将有更多的合作,剩下的就让展出的作品说话吧。” 本次展览分为三个部分:安可·弗西滕贝格,Orang,SC——将采用平面作品、文献、书籍、动画和影像装置的方式分别介绍德国著名漫画艺术家安可·弗西滕贝格,德国漫画社群Orang和华语区漫画社群“特别漫画”(Special Comix,简称SC)的作品极其相互关系。展览之余,主办方还将邀请参展漫画家亲临现场,共同就漫画的可能性交换意见。 安可·弗西滕贝格是德国当代新漫画的领军人物。她成长于东德,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以漫画形式活跃于艺术领域。因受喜剧、海报艺术、女性主义影响,作品充满自省、梦呓和象征,表现主义的绘画技巧结合诗性的语言,突破了传统漫画简单刻板的印象。 安可·弗西滕贝格现任教于汉堡,作为明星教授她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漫画家和插画师如沙夏·霍姆和尤日·戈登。由沙夏·霍姆于2003年在汉堡高校发起的Orang漫画杂志已成为德国当代漫画与世界漫画交流的重要平台。巧合的是2002年开始,安可·弗西滕贝格的作品开始在中国网络上流传,它启发和催生了一个全新的独立漫画项目——“特别漫画”并延续至今。“特别漫画”小组也是在2003年由青年漫画家唐彦、张迅、胡晓江发起,最初旨在保存青年作者在网络漫画创作中稍纵即逝的才华和思考,建立文本与切片。之后伴随网络社群的逐渐多元化和专业化,“特别漫画”开始以合集形式鼓励作者们用漫画真诚地记录自己的生活和狂想,保持艺术的敏感和锋利,并也因此拥有了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粉丝。和Orang一样,“特别漫画”已成为华语区和国际另类漫画交流的纽带。“特别漫画”因此还获得了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的“另类漫画奖”。 此次展览旨在为两个由安可·弗西滕贝格开始的东西方相似又相异的青年漫画社群提供更深入的面对面交流机会,互相鼓励和激发灵感。漫画虽然始于纸上方寸之格,创作于家中或工作室,但借由网络、书籍和大众传媒的力量,漫画及其所蕴藏的政治、社会及其哲学理念已无处不在。在商业与政治的夹缝之中,漫画能否承载更多“出格”但真诚有趣的声音,青年作者是否还有继续自省和诘问的兴趣,能否以更勇敢更未来更开放的眼光探索内在精神与外部世界,寻求“超越性的想象”和“真实的美”,是这次交流展的核心问题。" 312,"2018-11-05 00:23:06","2013-10-17 ~2013-10-28 2013中国现代水印版画文献展",2013.10.17~2013.10.28,1287,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130 件",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南京艺术学院、中国水印版画艺术研究中心,"新闻发布会暨开幕式时间:2013年10月17日 15:00展览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3号展厅展览时间:2013年10月17日——10月28日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周一闭馆,免费入场 策 展 人:李小山展览执行:陈 瑞展览助理:付晓彤、王思雅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南京艺术学院主办,中国水印版画艺术研究中心、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联合承办的“2013中国现代水印版画文献展”于2013年10月17日下午3点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举行了媒体发布会暨开幕仪式。  发布会上,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刘伟冬先生首先致辞,对此次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以及衷心的感谢。“版画历史悠久,此次展览不仅包括当下作品同时也包括了从80年代开始的一些版画作品,它反映了近20年的版画历程和成就。版画教育及学术研究的开展也反映了一个学院艺术创作的规模。版画艺术如今逐渐引起更多的关注,相信通过各位的努力版画艺术将会推上新的台阶。”其次,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副主任张远帆先生发言:“版画作为中国的一门传统艺术在国际舞台上一直为中国文化做宣扬。追溯到历史时期为水印木刻做贡献的老先生们,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与探索才有今天,所以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木刻版画同时也让我们直接感触到中国文化的内涵,它不仅是一种复制,更是一种精神内涵的体现。当然,版画创作‘水’很深,还有待发掘。”接下来,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尹石先生发言,他肯定了老一辈版画家开创的画种生命力依旧强盛,回顾近期版画在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为江苏夺取了很多光彩。同时,也为新画种奠定了基础。水印木刻的意义在于继承优秀光荣传统,扩展发扬它。相信水印木刻在未来木刻发展史上更能展示它精彩美好的语言,一定会使水印木刻再创辉煌;接着,中国水印版画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委员杨春华教授说到:“此次水印版画文献展是对水印版画研究中心、工作室的极大鼓励。希望通过文献展能够使水印木刻更好地传承下去。”此次展览最年轻的参展艺术家龙珩同学作为艺术家代表发言,感谢此次展览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机会。“这不仅是一次展览更是一次鼓励和动力。版画创作的过程就是享受的过程,放慢脚步,静下心来更好地投身于版画事业的探索与研究中去。”最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李小山馆长说到:“创新,只是任何画种的标记,但是不能丢失它的固有特色。水印版画的生命力是创新还是艺术创痛的根源?希望从事版画创作的同学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如何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此外,著名版画艺术家张树云教授、陆放教授、程免教授、朱琴葆教授、金明华教授、李树勤教授、郑爽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委员、江苏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陈新建先生、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徐开利先生、中国美协版画系书记副方利民教授、湖北美院版画系主任张广慧教授等嘉宾也出席了此次发布会。  “2013中国现代水印版画文献展”为了展现当代中国水印版画的艺术成就,思考其新的发展可能,邀请了全国六十余位中国现代水印版画家参与,参展画家从年龄层次上不仅有上世纪20年代出生的新水印版画开拓者张树云、吴俊发等老先生,还有数位“90后”画家,可以一窥近几十年来我国水印版画的创作状态。展出的一百三十多幅作品以不同的水印版画技法特点,表达出艺术家们生活在当代的观察思考,也将带给受众不同的艺术感受。  据悉,展览现场还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桃花坞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近80岁高龄的房志达先生亲临美术馆,为观众表演传统年画,也欢迎观众一同参与,制作属于自己的版画作品。整个展期将持续到10月28日。" 313,"2018-11-05 00:23:08","2018-06-27 ~2018-10-07 腕底烟云未等闲—纪念何香凝诞辰一百四十周年艺术精品展",2018.06.27~2018.10.07,462,何香凝美术馆,"74 件",何香凝美术馆,"6月的深圳红荔飘香,在何香凝先生诞辰纪念日6月27日这天,“腕底烟云未等闲——纪念何香凝诞辰一百四十周年艺术精品展”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开幕,美术馆内高朋满座,来自社会各界的众多嘉宾参加了开幕式。   今年是何香凝诞辰一百四十周年,为了更好地纪念她,弘扬她的革命斗志与艺术精神,何香凝美术馆特别策划了此次展览,共展出何香凝艺术精品74件。同时,展览还充分利用约100件鲜活的文献资料、历史图片,向广大观众讲述何香凝一生的艺术成就与革命贡献。   何香凝是中国近现代集社会活动家和艺术家于一身的伟大女性,1878年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省南海县棉村,自号棉村居士,又号双清楼主。1903年,她与丈夫廖仲恺东渡日本求学。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辛亥革命斗争,后又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何香凝毕生奋斗的革命目标得以实现,她不但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工作中,还以手中的画笔为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书写着新的篇章。   据主策展人吴洪亮介绍,此次展览主题“腕底烟云未等闲”,语出1934年何香凝先生绘制的山水作品《为谁来补破河山》。其挚友柳亚子在画上题诗“为谁来补破河山,腕底烟云未等闲。收拾雄心归淡泊,时时曳杖款荆关。(香凝首唱,亚子1934年续题)”这首题画诗反映了何香凝当时的心境与坚定的革命信念,而且回顾何香凝近百年的革命人生与艺术经历,可以说她不但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美术家,更是一位在20世纪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的杰出女性。在中国的近代绘画史上,艺术与政治紧密关联的个案虽屡见不鲜,但是其绘画艺术与其革命经历的不可分割性,却凸显了时代的特殊性与艺术的又一核心价值。   她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其画作气度恢弘、立意深邃,常借对松、梅、狮、虎和山川的描绘,抒情明志,展出的《高松立海隅》《绿梅》等诸多作品都是她革命生涯和高尚人格的生动写照。众多艺术家和国家领导人的补笔、题词,使得她的作品更为凝重。她从事绘画创作并不是文人案头赏玩之物,也并非政务之余的业余消遣,而是寄托了丰富的革命激情和人格追求。她的艺术或寄情、或言志、或赈灾、或抚民,均发挥着巨大的社会价值。故而“未等闲”一词也可以视作何香凝艺术创作与人生成就的最好注解。   展览分6个展厅,观展时记者注意到,策展团队在展墙上以近代史时间为线做了一个坐标,将重要的历史事件、何香凝先生重要的个人贡献包括艺术活动、艺术创作和历史文献及新发掘的史料,丰满立体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是此次展览的一个亮点。作品配有精心制作的导览信息,除了传统的展牌,只要通过便捷的手机操作便可以获得专业的导览信息,普通观众也可以很自如地参观展览。   展览开幕当天,举办了“何香凝的艺术人生”学术座谈会,后续还将会开展一系列活动,包括何香凝艺术人生的文献整理和何香凝存世书画知见录的编辑,以缅怀先生风节,传承艺术精神。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0月7日。" 314,"2018-11-05 00:23:10","2016-11-28 ~2017-03-19 取借与变革:二十世纪前半期美术留学生的中国画探索",2016.11.28~2017.03.19,1355,何香凝美术馆,"48 件",何香凝美术馆,  经过一年多的维修改造,何香凝美术馆在11月19日起重新正式对外开放。  作为维修后开馆系列展览之一,由何香凝美术馆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华天雪等策划的“取借与变革:二十世纪前半期美术留学生的中国画探索”展览,于11月18日下午在何香凝美术馆开幕。  20世纪中国美术史可以用“留学”来贯穿,它以“留日”为起点,以留欧、留美、留苏相续接,由留学生们带回的从技巧、方法到观念、制度等各个方面的“新知”,逐步而彻底地改变了传统中国美术的生态与格局。  中国留日美术生大多选择学习西画,此外对雕塑、建筑、陶瓷、漆艺、图案、美术史、日本画等也均有涉及。他们回国后遍布于各地“新美术”领域,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由古典向现代转型初期最重要的开拓者和践行者。  受日本画坛“日洋融合”探索的影响,留日的中国美术家中,回国后改画或继续从事中国画的现象,在整个美术留学史上相当突出。其中丰子恺、关良、陈之佛、朱屺瞻、傅抱石、丁衍庸和岭南画派的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方人定、黎雄才等11位画家,成就最为显著,这11位画家,年龄落差达31岁,留日时间由1906年到1935年,前后相错29年,几乎贯穿了民国美术留日史的始终,他们为20世纪中国画改良实践提供了异彩纷呈的改良方案,做出了探索性的贡献。  这次展览试图通过这11位代表性画家的48幅作品的并置,直观地呈现出他们在中国画改良方面的创造性成果。  同时,展览还将“摹借”问题特别提示出来加以探讨,即以这11位画家为代表,反映出20世纪前半期中国画改良实践对日本的借鉴情况的复杂——与传统中国画渊源颇深的日本南画体系,偏于装饰、甜美、雅致的日本画体系,以及所谓“二手西方”一脉等,所呈现出的日本画坛东西洋融合与杂处的多元状态,直接造成了中国画家“摹借”上的多元性、复杂性以及转化的多样性和可能性,可以说,在他们的风格形成中,对日本的“摹借”是首先无法回避的问题,主办方希望借此引起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领域对该问题的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主办方特在何香凝美术馆三楼专辟了一个空间,陈列“日本美术全集(18卷)”、“现代美术全集(18卷)”,供研究者和爱好者查看。  在展览开幕的第二天,举行由华天雪主持的“借路扶桑:留日画家的中国画改良”学术研讨会。王中秀、杨小彦、朱万章、华天雪、曹庆晖、李伟铭、蔡涛、郑工、彭飞、杭春晓、张鹏、苏文惠、胡斌、徐翎、林夏瀚等专家学者,就留日画家的中国画改良问题展开研讨。  据悉,展览持续至2017年3月19日。 315,"2018-11-05 00:23:14","2012-04-21 ~2012-05-20 以来——陈文骥作品(2008-2012)",2012.04.21~2012.05.20,1292,何香凝美术馆,"21 件",何香凝美术馆,"展览总监:乐正维 策展人:冯博一、苟娴煦 策展助理:周静洋 开幕式:2012年4月21日(周六)下午4:00-6:00 展期:2012年4月22日—5月20日 地点:何香凝美术馆7、8厅 此次展览是中央美院教授陈文骥从2008年“以来”创作的21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陈文骥的作品造型奇特,菱形、椭圆形、圆锥形等大量的不规则形制获得了有意味的呈现。这是陈文骥创造的模式,一种观念意味的写实形式,打破了抽象与具象的形而上界限。他以一种特殊的绘画过程,揭示了非常规的造型、结构等物质形态的属性。并通过冷静内省的独特视角赋予了绘画一种形式构成与色彩渐变的相互触碰,一种相对应的吸附。 同时,他的作品兼具有一种静默的气氛。当观者的目光被这些图像所捕获时,将感受到绘画空间的引力和它不可回避的内在张力。在画面所营造的极端静默的场中,观者得以聆听这些细微的冲突,以及一种超越功利的纯粹视觉美感。他绘画样式上的特质是艺术家所能达到的偏执、彻底和极限,已然成为他近年绘画创作的标识。可以说,陈文骥是一位不见容于当下任何流行绘画样式的、特立独行的艺术家。 本次展览将于4月21日下午开幕,展期至5月20日。" 316,"2018-11-05 00:23:19","2012-04-18 ~2012-05-20 何香凝:丹青写烟霞——何香凝美术馆建馆十五周年",2012.04.18~2012.05.20,1743,何香凝美术馆,"85 件",何香凝美术馆,"值此何香凝美术馆建馆十五周年,我们推出馆藏何香凝艺术精品展“何香凝:丹青写烟霞——何香凝美术馆建馆十五周年”。展览由何香凝美术馆主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支持,房桦、杨克宁策划。将于2012年4月18日至5月20日在何香凝美术馆,展出85件何香凝艺术精品,全面向公众展示近现代女性艺术家何香凝的绘画成就。 “丹青写烟霞”,出自何香凝1931年创作的题画诗《梅花》:“俗虑尘心且尽赊,丹青为伴写烟霞。沽酒莫愁阿堵物,石头城下卖梅花”。此诗奠定了何香凝以绘画为伴、清雅脱俗的品格。“丹青为伴写烟霞”反映了何香凝在民国时期弃职去国、卖画筹款的史实,也见证何香凝终其一生对艺术的挚爱。故此,本次借用何香凝的诗句作为展览主题,亦概括出她的艺术人生。 我们从艺术社会史的角度,将关注点指向女性艺术家何香凝,就其“文化资本”的建立、累积和运用的问题展开考察。“文化资本”出自皮耶·布迪厄的社会学概念,指可以赋予权利和地位的文化知识,由此累积而成的一种社会关系。而拥有大量文化资本的何香凝,在艺术才华之外,又是如何使其文化资本发挥作用。本次展览按历史阶段分为两个主题单元,囊括了何香凝在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后的主要绘画创作。 民国时期是何香凝参与民主革命和艺术创作的重要历史时期。何香凝的政治身份、社会活动与她的艺术创作,三者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但这关系通常被认为其艺术创作的动力来自于时代、环境的需求。尽管如此,在近现代中国画变革中,早期留学日本的何香凝的创作却又向中国传统文人派靠近。作为社会活动家的何香凝,其画作的经营周转,是一个值得引起我们重新关注的问题。展览的第一单元希望从何香凝在民国时期的绘画资料中,考察、梳理她在创作和运用的不同方式。此单元以何香凝如何运用自己的“文化资本”为个案,反映民国时期文人画家与“文化资本”的关系。 新中国建立后,何香凝为侨务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1949年至1966年期间,何香凝以侨务、妇女工作为主要事业,艺术活动成为她晚年生活的组成部分。期间,何香凝与孤居台湾的于右任唱和诗作,及岁寒三友题材的创作活动,成为这个时期她与台湾国民党政府高级官员在文艺交流活动方面的主要事件。无论是独立观察何香凝的政治生涯或艺术活动,抑或是两者交叉的部分,何香凝与台湾的相关艺术活动,也是反映何香凝在建国后艺术独特性的一个重要案例。故此,展览的第二单元将重点呈现何香凝的合作画,展现其晚年绘画的主要面貌。 以上两个单元,分别以横向的何香凝绘画个案和纵向的历史线索,延伸出近现代艺术家个案研究中关于文化资本的累积和作用的问题,其不因朝代更迭而改变我们对传统精英的判断和衡量的准则。政治身份是保护何香凝艺术家身份的一个重要因素,艺术家身份又为她在民主革命、妇女运动等社会活动中扩展了影响力。这互为因果的关系使何香凝在海内外、政府或地方上的各种往来中,都享有高度的社会声望。她在生活和事业中也有意识地运用这个资本,拓展了近现代女性艺术家在艺术史上更多的活动空间。通过何香凝画作的样式,将重构何香凝艺术创作和应用的情境,其中交叉的部分也促使我们可从复杂的社会史现象中寻找更多关于何香凝艺术研究的切入点。" 317,"2018-11-05 00:23:22","2012-02-12 ~2012-03-11 此地是他乡——陈小文作品",2012.02.12~2012.03.11,1487,何香凝美术馆,"50 件",何香凝美术馆 ,"由何香凝美术馆主办,冯博一、苟娴煦策划的“此地是他乡——陈小文作品(2001-2011)”展览将于2012年2月11日——2012年3月11日在何香凝美术馆举行,展览将展出陈小文自2001年以来创作的油画、版画及影像作品,基本反映了艺术家自2001年以来的创作状况。 陈小文从上世纪80年代赴美留学,现任美国阿尔弗莱德大学终身教授、媒体艺术系主任,近些年频繁地往来于中、美之间创作、教学。在栖居行旅的过程中,他以其艺术经验和想象力相结合,充分利用版画、数码摄影、影像、油画、装置等多种媒介,并在其间自由穿越。 人们习惯用地理的概念来定义“异国他乡”,而行旅生涯与文化上的双重身份使得陈小文每时每刻生活在“异国他乡”。他将所关心的“异国他乡”和人类相互“窥视”的欲望,置于作品中不同的历史、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演绎。他的很多作品牵涉到本土与异域意识中“空间”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牵涉到“调节记忆”与“无法遗忘”之间的矛盾,在整体上透出一种明显跨越了朝代的“他乡”怀旧感慨。 陈小文特别重视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相互关系,关心情感的真实表达和能够带给观众的体验。他在作品中使用的符号和图像并不晦涩,往往一目了然。片段化、跳跃性的物象——望远镜亦或歌女——和随意的留白一同营造着一种记忆中的似曾相识,以唤醒、触动观者的集体记忆和感知,耐人寻味。 从抽象意义或具体感性细节上表达出对处境的疏离感,可以说是陈小文这次展览的主要主题。不过这种心理上的“此地是他乡”常常并没有特定原因,并不必然与政治经济因素直接有关,而是某种更为抽象地对自身境遇的陌生与疏离,甚至是观者自己的幻觉和虚置。" 318,"2018-11-05 00:23:26","2012-02-12 ~2012-03-11 大地如何存在——于会见油画作品展",2012.02.12~2012.03.11,1102,何香凝美术馆,"24 件",何香凝美术馆,"媒体支持(排名不分先后): 艺术当代、HI艺术、画廊、荣宝斋、东方艺术大家、当代美术家、艺术新闻、艺外、典藏、艺术与设计、搜狐文化、雅昌艺术网、东方视觉(ionly)、99艺术网 由何香凝美术馆主办,杭间、冯博一、王晓松策划的“大地如何存在——于会见油画作品展”将于2012年2月11日——2012年3月11日在何香凝美术馆举行,将展出的24件于会见的油画作品,基本可以反映出艺术家近年来的艺术思考的创作状况。 于会见早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长期执着于油画语言和本土生活的结合,并从风景写生开始走向有特定地域性的表现主义。他生活和生长的河南的土地,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遗风,但与所有的北方城市一样,视野所及常见大、小工厂的混杂给大地带来的满目疮痍,人与大地的新关系已经逐渐演变为一种精神层面的对抗。面对故乡风景中一草一木的变化,面对田园的破坏和腐蚀,将痛苦转化为深沉,并统一在他思考的“大地”的“关系”之中。“大地”中的关系最终仍然是“人”,他在作品中表现了许许多多含义不明的“人”,在“苍茫”的风景中“营碌”如蚁,既给观者人类渺小的无助感,但同时又有别样的“存在”叩问。 在当代艺术的大潮中,绘画已经成为一门失落的艺术品种,于会见简单直接的绘画方式和状态在重新唤起人们对于生存和文明的改造的思索,同时引人思考绘画与艺术、绘画与今天的精神状况甚至绘画与自身的本来关系。在他的作品中,既有乡土叙事的线索关系,又不完全依赖于文学性。在“表现”的面貌下,掩藏不住现代主义的批判。同时带有鲜明的中原地区的气息,雄厚、沉郁、大气。他以大地为根本展开的宏大画面,苍茫但不悲怆,奇特但不诡异,仿佛带人走入一个生于日常的寓言世界。" 319,"2018-11-05 00:23:29","2010-07-18 ~2010-09-22 新视觉’2010:局中戏",2010.07.18~2010.09.22,2166,何香凝美术馆,"69 件",何香凝美术馆,"展览总监:乐正维 策 展 人:刘礼宾、王娟 开幕式:2010年7月17日(周六)下午5:00―6:00 讲 座:学院的种子(主讲:宋晓霞)7月17日(周六)14:30——16:30 展期:2010年7月18日――9月12日 地点:何香凝美术馆 参展院校: 中央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 参展艺术家: 丁帆、房程、焦斯予、李艺嘉、刘超、刘朋飞、刘洋、麻爱周、谭啸、王春黎、王巍锦、卫星、吴雅蒂、徐明皓、余骏、张璐、张品、张伟、张宇飞、郑江、庄培鑫 由何香凝美术馆主办,华侨城集团、华侨城地产协办的“新视觉’2010:局中戏——第七届全国美术院校油画专业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将于2010年7月17日下午5:00-6:00在何香凝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刘礼宾、王娟共同策划,参展院校包括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 何香凝美术馆多年来一直关注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与成长,自2004年以来,连续七年主办全国美术院校油画专业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展览以呈现当代艺术教育的现状与成果,提示新的艺术表达和发展趋势为基本宗旨,使美院毕业生在刚刚走出校门,就能进入到美术馆的空间向社会展示其作品,为年轻艺术家的成长打造坚实的平台。 此次展览将展出21位应届毕业生的69件作品,通过作品可以知道,这些参展学生发现自己处于“专业”、“学院”、“知识结构”、“意识形态”这些或明或暗、或大或小的“局”中。他们用绘画来做“戏”,又经过对某个问题的深入处理和巧妙转化,拖出了“局”的尾巴。" 320,"2018-11-05 00:23:33","2009-04-26 ~2009-06-07 画高人寿—何香凝晚年作品暨手稿展",2009.04.26~2009.06.07,2119,何香凝美术馆,"118 件",何香凝美术馆,"  由何香凝美术馆主办,乐正维、王晓松策划的“画高人寿——何香凝晚年作品暨手稿展”将于4月26日下午4:00在何香凝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将展出的作品包括一批何香凝创作手稿在内的晚年作品118幅,它们在何香凝身后深藏于家属及何香凝美术馆中而从未公开展出,将为反映何香凝艺术创作提供更多、更丰富的角度。   作为以何香凝先生名字命名的国家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不仅拥有最能体现早期何香凝艺术成就的代表性作品,而且珍藏了大量不为人知的何香凝晚年艺术创作。此次展览首次向社会介绍何香凝晚年艺术创作,并按题材的分类方式向人们展示何香凝先生晚年艺术创作的整体面貌。展览作品由基本完成、画面完整的作品和相应的部分绘画手稿组成,根据分类呈现于不同的展厅空间,同一空间中展墙上的完整作品及展柜中相应的手稿作品的对比与联系,可让观众更为全面的了解何香凝先生晚年绘画的创作,通过不同状态作品的共同呈现,从中学习她的创作方式和方法。   此次特别辟出一个展厅展示有关何香凝的艺术资料,包括她所阅读使用过的画册、晚年生活影像、曾多次展出的何香凝艺术精品及有关何香凝的出版物等。另在展览期间在何香凝美术馆资讯厅每天将有两个时段播放关于何香凝的珍贵影像资料片。大量的手稿和不同类型的艺术实验所呈现出的鲜活状态,与为人们所熟知的何香凝艺术精品构成了完整、生动、具体的何香凝艺术情境。使人们可以比较真实、直观地理解何香凝作品创作的生动过程,形成她艺术风貌的条件和思想来源。这些有着珍贵艺术和文献价值的作品、手稿的整理和呈现,将为人们理解何香凝的艺术生涯提供了鲜为人知的阶段性资料,不断深化人们对何香凝艺术创作历程的丰富性认识。并建立起此次展览与以往何香凝艺术作品展之间同一且延展变化的关系线索。   主 办:何香凝美术馆   开幕式:2009年4月26日(星期日)下午16:00-18:00   展期:2009年4月26日-6月7日   开馆时间:10:00-17:30(逢周一闭馆)   媒体联系人:何香凝美术馆策划部  林帆   展览前言   作为以何香凝先生名字命名的国家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不仅拥有最能体现早期何香凝艺术成就的代表性作品,而且珍藏了大量不为人知的何香凝晚年艺术创作。在多年的研究整理的基础上,何香凝美术馆针对这批作品所呈现出的何香凝晚年创作状态,将于近年陆续推出系列主题展览、研讨活动。   作为首次向社会介绍何香凝晚年艺术创作,此次展览以通行的分类方式向人们展示何香凝先生晚年艺术创作的整体面貌。其中大量的手稿和不同类型的艺术实验所呈现出的鲜活状态,与为人们所熟知的何香凝艺术精品构成了完整、生动、具体的何香凝艺术情境。对这些有着珍贵艺术和文献价值的作品、手稿的整理和呈现,将为人们理解何香凝的艺术生涯提供了鲜为人知的阶段性资料,不断深化人们对何香凝艺术创作历程的丰富性认识。并建立起此次展览与以往何香凝艺术作品展之间同一且延展变化的关系线索。   何香凝艺术思想在晚年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变化,是何香凝艺术风范在晚年的兼容并蓄的集中体现,是女性艺术家进行卓有成效的晚年变法的经典案例。此次展览所蕴含的艺术史中艺术家晚年阶段变化的规律、二十世纪中外文化交流在艺术实践尤其是留洋女性艺术家的转变中种种结果,将极大的促进学术界同仁的研究并扩展研究的思路。也使我们在不断学习何香凝先生的艺术品质中感受到她不断希求进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魄力。                                         何香凝美术馆馆长                                                      任克雷                                                            二〇〇九年四月二十五日  " 321,"2018-11-05 00:23:35","2017-07-05 ~2017-09-10 南宗余脉——苏州博物馆藏四王吴恽及其传人山水画展",2017.07.05~2017.09.10,1061,苏州博物馆,"30 件",苏州博物馆,  7月5日—9月10日,“南宗余脉——苏州博物馆藏清初正统画派四王吴恽及其传人山水画展”在苏州博物院吴门书画厅举行。  吴门之北,虞山逶迤,娄水东注。继苏州、松江、嘉兴之后,常熟、太仓等地,清初以来亦逐渐成为文艺的重镇。其典型的标志,就是在文人画史上继吴门画派与松江画派之后,兴起了娄东画派与虞山画派。而在此之前,中国文人画史上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批评理论,即明末以董其昌为首而提出的“南北宗”论。所谓“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干、赵伯驹、伯驌,以至马、夏辈;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勾斫之法,其传为张璪、荆关、董巨、郭忠恕、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云云,并且崇南贬北,认为南宗是文人之画,清微淡远,乃是其推崇宗法的对象;而北宗是行家画,则有纵横习气而不可学。  这一理论既具有风格史的内涵,也有着趣味史的色彩,在文人画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娄东画派与虞山画派的代表人物四王吴恽——王时敏、王鉴、王翬、王原祁、吴历与常州恽南田,即是南宗一脉的践行者,他们近而亲炙董其昌,远则师法董源、巨然与元四家,画多仿古,讲求笔墨。而四王吴恽之间,或家学渊源、或师门传授、或友朋切磋,其中,王时敏王原祁一族,诗礼簪缨,源远流长,堪称是继文征明之后最大的绘画家族;王翬、吴历则先后从学于王鉴与王时敏,而石谷与南田更是论画至友。  随着康熙时代以来皇家的认可与鉴赏家的青睐,四王吴恽获得了文人画正统地位,其画风可谓笼罩了整个清代画坛。本次展览即从馆藏遴选四王吴恽的精品,及其家族影响之下的“小四王”即王昱、王玖、王宸与弟子传人杨晋、方士庶、张宗苍、王学浩等人作品共计30余件。 322,"2018-11-05 00:23:36","2017-03-26 ~2017-05-23 会通之界:潘公凯作品展",2017.03.26~2017.05.23,826,苏州博物馆,"70 件",苏州博物馆、《诗书画》杂志社和潘公凯艺术工作室,  由苏州博物馆、《诗书画》杂志社和潘公凯艺术工作室联合主办的“会通之界:潘公凯作品展”于3月26日至5月23日在苏州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展览由寒碧任学术主持,杨杰进行展览策划。展览融合了苏州的城市历史文脉,更尊重贝聿铭先生所设计苏州博物馆的空间原貌与特色,借鉴苏州园林“造景”与“借景”的经典方法对展厅进行适度分隔,同时抽离苏博建筑风格中的部分典型元素融入展陈设计之中,尝试突破常规展览中作品与场域情境之间缺乏融合互动的模式。通过其水墨创作、装置艺术、跨界设计等作品展示,辅以多媒体影像、理论文献、创作心声等穿插并置的方式,真实生动地呈现他的学术研究次第与成果。  潘公凯,1991年被评为有特殊贡献知识分子;1997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曾任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展陈设计总策划和总设计师。现为美国旧金山美术学院荣誉博士、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荣誉博士、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荣誉博士、加拿大艾米丽卡尔艺术与设计大学荣誉博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联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其水墨作品尺幅巨大、气势磅礴、格调高雅、意境深远,既保有了传统文人画笔墨书写的挥洒、流畅、率真、精妙之趣味,又与当代文化情景形成绝佳的融合与互动,具有独特的当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张力。 323,"2018-11-05 00:23:37","2016-07-13 ~2016-09-25 师古为徒—苏州博物馆藏明清仿古山水特展",2016.07.13~2016.09.25,1116,苏州博物馆,"70 件",苏州博物馆,  7月13日,“与古为徒——苏州博物馆藏明清仿古山水”特展在苏州博物馆2楼展厅举行。  古人论画山水之法,一曰师古人、一曰师造化,其次即如董其昌所说:“画家以古人为师,已自上乘,进而当以天地为师。”以“师古人”获取前人丰富的技法经验,追求一种在比较与鉴别的基础上形成的品味与格调;以“师造化”使山水画从大自然中获取无穷无尽的营养与创作源泉,葆其旺盛的艺术活力。  明清之际,各种画体均已极度发展,山水画方面,由唐代奠定其基础,宋元畅其流。传统技法日渐成熟,趣味标准也随之确立。王翚云:“以元人之笔墨,运宋人之丘壑,而泽以唐人之气韵,乃为大成。”“师古人”超越了以往一般临摹概念而具有了新的涵义,不再是简单复制一件件作品而是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妙味,有自家风貌。“四王”之一的王原祁云:“余少侍先大父,得闻绪论,又酷嗜笔墨,东涂西抹,将五十年。初恨不似古人,今又不敢似古人。然求出蓝之道,终不可得也。”反映在实践上即是大量以“仿古”为名的画作出现,其代表人物即是董其昌及其影响之下的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四位互为亲友的四王正统画家。  董其昌,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王时敏是“四王”之首,又是“娄东派”的创始人,少时得董其昌指授,取法“元四家”,以黄公望为宗,晚清娄东画派代表画家与评论家秦祖永曾在《桐阴论画》中评王时敏:“运腕虚灵,布墨神逸,随意点刷,丘壑浑成。”王鉴为“虞山派”之首,从董源、巨然处受益,仿古作品更见功力。在山水画创作上讲究布局,笔墨处处有传统、有来历。王翚具有坚实的临摹功底,“仿临宋元无微不肖”,“下笔可与古人齐驱”,又能“集古人之长,尽趋笔端”。王原祁最具个人特点,他以黄公望的浅绛为基础,所画山水有“熟而不甜,生而不涩,淡而弥厚,实而弥清”的赞誉。  本次展览特别遴选苏州博物馆馆藏明清董其昌及四王以来各家仿古之作,从中我们可以管窥仿古山水这一题材在风格和趣味上的流变。而近代顾麟士所谓:“仿者,仿其大意,非临摹比也。临摹得其人之偏,不如仿古得其人之全;临摹得其人之形,不如仿古得其人之神”,或可于此参之。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25日。 324,"2018-11-05 00:23:38","2016-03-18 ~2016-05-29 寒玉入怀——台北历史博物馆藏溥心畬艺术展",2016.03.18~2016.05.29,942,苏州博物馆,"45 件",苏州博物馆,“寒玉入怀——台北历史博物馆藏溥心畬艺术展”将于3月18日在苏州博物馆现代艺术厅举行开幕式,展出溥心畬45件国画作品。  溥心畬的祖父是恭亲王奕訢,他的名字“儒”由光绪帝所钦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了他一生都是王孙贵胄,即便那时清王朝已渐近末路,预示着他人生必然会有无数的坎坷与浮沉。不过,在溥心畬的成长过程中,并未因清廷的灭亡而缺少书画、诗词,还有种种良好的教育。溥心畬的山水,得宋人马、夏遗规,而自成面目,落尽习俗,具见性灵,人物生动。书法从唐人入,上溯二王,挺秀俊逸,恰如其人。据悉,展览将展至5月29日。 325,"2018-11-05 00:23:39","2015-11-10 ~2015-12-20 十洲高会——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2015.11.10~2015.12.20,893,苏州博物馆,"31 件",苏州博物馆  ,"展览地点:二楼书画厅和地下临展厅 正德十二年(1517),年轻的仇英凭着他的勤奋和才俊,已在苏州府城小有名气,经常出入于文徵明的停云馆中。一日,文徵明想起自己年轻时曾和沈先生(沈周)观赏过一幅赵孟頫画的湘君湘夫人,当时沈先生命自己临摹,却没敢动笔。为了一了夙愿,文徵明亲自起稿,特命仇英设色,准备画好后再送给自己的得意门生王宠。盖画之精工固然不易,古意则尤其难得,仇英尝试了两次,文徵明均不甚满意,最终只能自己完成。这当然对仇英而言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他并未因之而气馁与消沉,反而更加鼓起了在绘画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勇气。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大约生活在十六世纪的前五十年,原籍太仓,后移居苏州,拜周臣门下学画,住桃花坞一带。中年以后,仇英凭着自己一贯的勤奋与努力,以他独特的绘画技巧,成为明代苏州非常有代表性的职业画家之一,继周臣之后“独步江南者二十年”。由于画风精工之极而又有士气,在画史上得以与沈周、文徵明、唐寅齐名,并称为“吴门四家”。 观看仇英的绘画,感觉与唐寅很不一样。从性情中人唐寅的画中,每每可以读出他当时的情绪,仇英则不然,那些丝丝缕缕的情感几乎都隐藏在极其认真的笔墨之中。个中原因,或与性格有关?或因为跟随讲究法度的业师周臣所致?抑或是因从游于讲求经营的前辈文徵明的趣味影响?当然这些因素可能兼而有之。更需要提及的是,可能与他常年客居江南几位收藏家中有关:似乎他的个人喜好,已经完全被收藏家的审美取向所影响,或者说完全被藏家家中的唐宋名画所影响,在前辈大师高超的绘画技艺下,仇英不得不收拾起自己的情绪,以一种近乎虔诚的心情,冷静地临摹着历代高手的作品。今天我们在展览中看到的《临宋人画册》,若与原作对照,几乎难辨真假。 明张丑在《清河书画舫》中对仇英评价说:“山石师王维,林木师李成,人物师吴元瑜,设色师赵伯驹,资诸家之长而浑合之,种种臻妙。”仇英山水树石、人物仕女、花卉翎毛、鞍马、界画、以及历史故事,色色皆能。本次展览中,其山水如《剑阁图》之气势、《观泉图》之古雅、《松溪横笛》之清远、《莲溪渔隐》之静谧、《赤壁图》之闲旷;人物仕女如《仿倪瓒像》之风神、《柳下眠琴》之野逸、《捣衣图》之离思;花鸟如《沙汀鸳鸯》之柔淡、《兰花图》之葳蕤;历史故事如《临萧照瑞应图》、《职贡图》之经营,各有意趣,令人回味。而山水之中,其青绿一路的造诣在画史上尤负盛名,董其昌甚至称他乃“赵伯驹后身”,本次展览中的《桃源仙境》、《玉洞仙源》即可见一斑。至于《人物故事》各种题材皆备,堪称集其画法之大成,蔚为大观。 可以说,仇英是幸运的,种种机缘,让这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得到文徵明、唐寅等当时吴中文人领袖的青睐与肯定,与文彭、文嘉、王宠、陆治、彭年等人结为好友。所以他虽然不是文人,却可以常常出现在文献记载中和画迹题跋上,得到这些前辈和友人发自内心的赞叹与品赏。 也可以说,仇英有点遗憾,他虽有其名,但如今仍旧是一个模糊的形象:没有可靠的画像,没有可考的故居,没有一点点生活的痕迹留下,甚至其墓地也毫无踪迹可寻。 书画乃古人精神之所寄,所幸的是,仇英的画作依旧,近五百载之后,三十余件展品经辗转流传而重回故地,汇集至苏州博物馆展出。我们希望观众能前来展厅,品味仇英独特的绘画气息,体会原本籍籍无名的一位工匠如何依靠自己的刻苦与努力,在人地两生的苏州开辟出自己的一方天地,留名画苑;也希望观众能在展厅多一点停留,通过仇英的画作遥想当时吴中文人的交游往来,当时江南藏家的审美趣味,以及苏州文化史上的那一段黄金时代。 特别感谢本次展览的十二家国内外文博机构,也同时非常感谢之前给予苏州博物馆“吴门四家”系列学术展览大力帮助的所有国内外文博机构——正是有了您们的全力支持与帮助,“吴门四家”系列学术展览才能如此圆满。" 326,"2018-11-05 00:23:40","2014-12-09 ~2015-03-08 六如真如 吴门画派之唐寅特展",2014.12.09~2015.03.08,1170,苏州博物馆,"48 件",苏州博物馆,"展览时间:2014年12月9日——2015年3月8日 展览地点:苏州博物馆二楼书画厅 弘治十二年(1499)春,三十三岁的广东儒生伦文叙(1467-1513)以会试第一的身份继续参加了殿试,并一举夺魁。与此同时,同场科考、被江南士人期待连中三元的才子唐寅,却因科场舞弊案而锒铛入狱,黜发浙藩为吏。伦文叙,不仅打消了唐寅的状元梦,而且也打破了苏州已经蝉联两届的状元纪录。现实的偶然造成了艺术之路的必然:唐寅他不甘为吏,回归故里,潜心书画,最终名震大江南北,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唐寅的好友,曾主盟吴中风雅三十年的文徵明曾这样评价他: 子畏画本笔墨兼到,理趣无穷,当为本朝丹青第一。白石翁遗迹,虽苍劲过之,而细润终不及也。 唐寅(1470-1524),字伯虎,更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十一年(1498)中南京乡试解元。次年会试,为江阴徐经贿通关节案所累,发浙藩为吏,不就。正德九年(1514)应江西宁王宸濠之聘,后察其有异志,佯狂而归。筑室于桃花坞,与客日般饮其中。工于诗文,初尚才情,奇丽自喜;晚年颓然自放,格谐俚俗。书法纵逸遒美,出入于北海与松雪之间;画法沉郁,风骨奇峭,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中的这段偈语,正是南京解元唐寅一生的宿命。或许是缘于唐寅的才情和个性,才子佳人这样的喜剧故事才附会在他名下,“唐伯虎点秋香”因此为世人所熟知。但真正的唐寅,一生却历经大起大落,他的如梦人生,最终可以说是一个悲剧: 伥伥莫怪少时年,百丈游丝易惹牵; 何岁逢春不惆怅?何处逢情不可怜? 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梦中烟; 前程两袖黄金泪,公案三生白骨禅。 老我思量应不悔,衲衣持钵院门前。 唐寅的这首《伥伥词》,诵之凄然,悲凄之情,溢于言表。历史不可假设:但是,如果唐寅没有与徐经一同赴京赶考?如果唐寅顺利地通过了己未科的那场会试?如果唐寅没有赴江西宁王朱宸濠之聘?唐寅还会是史书中的那个唐寅么?所以,从某种程度而言,我们应该庆幸,历史给予的唐寅,是一个艺术家、文学家,而非政客、胥吏;我们应该庆幸,正因为没有这些如果,才有了《桃花庵歌》、《落花诗》、《与文徵明书》;才有了《溪山渔隐图》、《骑驴思归图》、《班姬纨扇图》、《风竹图》;才有了《致徐若容信》、《行书姑苏寒山寺化钟疏》、《行书龙头诗》等等;当然—也才有了今天特别为唐寅举办的盛会。 “明四家”中,唐寅的知名度可谓最高,这更多的是由于通俗文学和影视作品的演绎,造成了世人对他的美丽误解。“六如真如——吴门画派之唐寅特展”,是苏州博物馆举办的“明四家”系列学术展览的第三期,旨在尽可能多地还原真实的唐寅,希望观众从他留下的书画原作中,去体会他的坎坷境遇和笔墨人生: 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书本自惭称学者,众人疑道是神仙。 些许做得功夫处,不损胸前一片天。 唐寅的一生,有他的际遇,也有他的超脱;有他的才情,也有他的执着。正如百年后文震孟在《姑苏名贤小记》中所总结的那样:“人材第一,风流第一,画品第一。” 透过如梦幻泡影、如露如电的历史,数百年后,于此所见,六如之外,更得真如。至此,特别鸣谢给予本次展览大力支持的十二家海内外文博机构。 是为序。" 327,"2018-11-05 00:23:40","2013-11-12 ~2013-12-16 衡山仰止——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2013.11.12~2013.12.16,1134,苏州博物馆,"120 件",苏州博物馆,"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在其剧本《皆大欢喜》中写道:“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是演员,他们各有自己的进口与出口,一个人在一生中扮演许多角色。”所谓人生如戏莫若如是。人一生所处的社会关系及其行为模式决定了这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本次展览的主角——文徵明,在他那个历史时期似乎是一个全能型人才。五百四十多年后,当我们面对他所留下的作品与文献,以及翻看他的同辈或后辈关于他的传记资料时发现,不能仅仅以“文人画家”四个字来概括他的一生。在那个历史时期,他还自觉或不自觉的扮演了很多的社会角色,比如文人、画家、书法家、鉴藏家、老师甚至政客等等,当然还有学生、儿子以及丈夫、父亲。这些角色令这个人物如此的精彩迷离。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徵明,四十二岁后以字行,更字徵仲,苏州府长洲县人。因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斋号有停云馆、悟言室、玉兰堂等,故又号停云。因曾任翰林院待诏,后人又称其为“文待诏”,也有人称其为文太史。后因其子文彭之故,敕赠修职郎南京国子监博士。私谥贞献先生。文徵明德才兼备,博学多能,诗、文、书、画俱工,领袖群彦。诗文方面,他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书画方面,他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可以说,文徵明是明中期吴中诗文书画领域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 稍后出生,同样被认为是苏州文坛领袖、大史学家的王世贞这样评价文徵明: 夫余自燥发时,则知吾吴中有文先生,今夫文先生者即无论田畯妇孺裔夷,至文先生啧啧不离口。 不仅如此,王世贞在这篇《文先生传》结尾处还写道: 王世贞曰:吴中人于诗述徐祯卿,书述祝允明,画则唐寅伯虎。彼自以专技精诣哉,则皆文先生友也,而皆用前死,故不能当文先生。人不可无年,信乎!文先生盖兼之也。先生晚而吴中人以朱恭靖公希周并称。夫朱公者,恂恂不见长人也,何以得比称先生哉?亦可思矣!看来,文徵明在当时及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世人心中,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大多是成功并值得肯定的。试想,如果当年文先生有如此雅趣,于停云馆或友人王献臣的拙政园举办个展,必定轰动苏城,大家倾城而出,携友相看也未可知。 五百四十多年后,我馆举办“衡山仰止——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首先面对的是文先生留下的这些作品与文献,以自己的理解,为观众解读那个年代文徵明所扮演的如此众多的社会角色。我们希望观众在直面作品的同时能更深入地了解文徵明:作为府学生,他如何在八股取士的夹缝中寻求一次又一次的生机;作为从九品待诏,他如何在大礼议事件中进退维谷;作为古文运动的追随者,他如何在古文和程文中抉择;作为明代中期苏州文人的中坚人物,他如何在传承吴地文脉的同时有所创新;作为文人画家,他如何在继承中突破传统开创“文派山水”;作为书法家,他如何从“拙于书”开始蜕变;作为鉴藏家和帖学家,他如何通过跋文和书帖传递自己的审美趣味并影响世人;作为老师,学生和子弟如何在他的言传身教中受益…… 当理解文徵明所扮演的如此多的社会角色之后,我们希望通过举办这个“主吴中风雅数十年”的文先生的个展,再次吸引人们对明代苏州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关注与讨论。 今天,在文徵明亲自设计的拙政园边,他的笔墨作品从世界各地汇聚而来。当我们静静欣赏这些五百多年前的作品,看着画作上鲜红的“惟庚寅吾以降”,希望观众回到他的画作本身,通过文徵明扮演的众多的社会角色,再次还原“真正的文先生”,还原那个时代的文人精神,了解他们,传承他们,并将之发扬光大。 至此,特别鸣谢给予本次展览大力支持的二十一家海内外文博机构。是为序" 328,"2018-11-05 00:23:42","2011-04-28 ~2011-05-20 寂寞修正果——刘振夏水墨人物画展",2011.04.28~2011.05.20,2333,苏州博物馆,"40 件",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联、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寂寞修正果——刘振夏水墨人物画展”,于4月28日至5月20日在苏州博物馆举行。此次画展是刘振夏沉寂近30载后“复出”画坛的首次个展,分为“西北风情”、“远去渔歌”、“古风传奇”和“难忘印度”4个系列,展出其近年来创作的人物画精品40余幅,集中展现刘振夏在水墨人物画领域的探索成果和独特造诣。   上世纪80年代初,刘振夏以《渔婆》等画作一鸣惊人,并在苏州、上海举办个人画展,好评如潮。正当声名鹊起之际,刘振夏却毅然淡出,隐居苏州古城里弄之间,潜心致力于水墨写实人物画的创作和研究。30年间,他心无旁骛,默默笔耕,以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审美眼光、娴熟的笔墨技巧,挥写出一幅幅充满中国画气派、意态无尽、水墨淋漓的的人物画。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冯远在看过刘振夏的近作后称赞:在当今充满物欲、充满诱惑的社会中,浮躁浅薄、急功近利的现象是美术事业发展的一大障碍,而刘振夏对艺术追求有如此不同寻常的“定力”,以他毕生的精力去追求艺术的这种精神,无疑是值得推崇的。刘振夏的艺术理念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丰富性、独特性和经典性,应该说在写意和写实、造型和笔墨等问题上,他取得了独到的成就,达到了新的高度。   上海美术馆馆长、著名人物画家方增先撰文说:“我从刘振夏的画里看到在深入严谨的结构下,外松而内紧,一气呵成,达到下笔如有神助的境界。”“我相信大家在看到他的画册后,尤其驻足于他的原作前的时候,一定会感受到他艺术中强烈内在力量的冲击。宁静而后致远,时代需要这样的艺术家,艺术高峰应属于那些既有才华又全身心投入到艺术中去的人。”   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刘振夏人物画集》同步在展览开幕式上首发。" 329,"2018-11-05 00:23:45","2017-12-05 ~2017-12-10 “工逢盛世”中国工笔画名家学术邀请展",2017.12.05~2017.12.10,818,炎黄艺术馆,"80 件",中国工笔画学会,"唐宋气象,明清风采,工笔画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进行着审美价值的自我调节,从而在中国美术史中一直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进入当代,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交融,根植传统文脉的工笔画,吸收、借鉴西方新视觉艺术语言,展露出活跃的发展态势,用创作、理论再现着工笔画艺术传承的精神力量。新时代工笔画的多维度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工笔画家以“工”的创造精神俯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砥砺前行;一方面也反映出文化演进过程中时代审美价值的需要,这正是“中国文化,高度自信”盛世的表现。 “工逢盛世”中国工笔画名家学术邀请展,站在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学术观点,以“工”为旗帜,以“盛世”为号角,诚邀当代具有代表性的工笔画名家,对当代工笔画取得的成就进行集中展出的同时,配合深度的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探索“工”所具有的文化意识、“以审美而知时代”的理论衍变、以及工笔画面对的时代问题和挑战。" 330,"2018-11-05 00:23:45","2017-07-14 ~2017-07-18 “文脉传承”—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2017.07.14~2017.07.18,1339,炎黄艺术馆,"200 件","炎黄艺术馆 中国水墨画院","前言中国水墨画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而独立的艺术体系,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艺术之林中繁茂生长,代代相传,积累了丰富的艺术内涵,产生了无数另当代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作品。为整个人类的艺术与文明的多样性做出了卓绝的贡献,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 就空间而论,中国水墨画诞生于华夏,却辐辏东洋、南洋,自古以来沿海陆丝绸之路遍及世界各地,影响或融入了世界其他许多地方的绘画艺术发展。直到今天,中国水墨画仍然是东亚美术殿堂最为核心的领域,无数美术家、收藏家为之贡献自己毕生之力,数以亿计的美术爱好者和普罗大众折服于其艺术魅力之下,感受着水墨画带来得艺术馈赠;就时间而论,中国水墨画伴随中华大地的远古文明而生,文脉几千年而不竭,在宋元时代发展到一个高峰,在近代又由黄宾虹、齐白石、李可染、潘天寿等巨擘擎起一片崭新的天空,及至当下仍然欣欣向荣,不仅长寿而且青春常驻,可以说是全世界传承时间最久的艺术形式之一。中国水墨画的文脉传承,在于心性和技法两个维度,与许多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形式一样,既是艺术方式,也是生活方式,其注重感知、扪向内心的精神内核,玄妙而高贵,讲求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博大、雍容、深邃又质朴。正因为其对于人类心灵的关照,含蓄内敛的表达,才能够收获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沿着中国水墨画的道路拾级而上,步步攀行,为之付出全部的生命,将一生中的感悟、感想、感知都融入笔墨之间,创造出更高更新的图式和表达。本次“文脉传承”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将秉承弘扬传统文化的理念,坚持学术高度、策划专业展览的精神!全面的将当下艺术工作者们所创作的精品呈现给观众,将传承千年的水墨艺术魅力在今日的独特风貌,向社会各界做全面的展示。“文脉传承”画展承办组委会参展画家(按年龄排序)于志学 刘宝申 胡正伟 陈醉 张复兴 边舒才 师恩钊 刘怀山 王玉良 李庚 吕绍福 石开 戴顺智 苗再新 崔晓东 满维起 谢冰毅 周逢俊 张文华 范扬 邢少臣 马海方 白云乡 安奇邦 胡石 高维洲 贾大年 王家训 刘临 李耀林 任继民 李呈修 邹立颖 刘怀勇 何二民 李翔 卢禹舜 陈鹏 幺顺利 于文江 许宏泉 张立奎 钟鸣 张东海 贾广健 王世利 尹沧海 祁璐 马顺先 白鹏 隋牟 张东林 何军委 郑瑰玺 李优良 曾三凯 徐光聚 阴澍雨 陈忠洲 李皓 金格格 王赫赫 杨云鹤 刘乔乔 赵丽娜 赵永夫" 331,"2018-11-05 00:23:49","2016-01-09 ~2016-01-11 2015年度中国画名家邀请展",2016.01.09~2016.01.11,1580,炎黄艺术馆,"200 件",北京炎黄艺术馆、碧桂园集团、吉林黄金集团,开幕时间2016年1月9日15:30分学术主持崔晓东参展艺术家刘曦林,李乃宙,刘大为,张复兴,戴顺智,崔晓东,蒋威,张文华,马海方,周尊圣,王家训,陆天宁,李晓明,李刚,李晓军,王启胜,邹立颖,刘罡,崔东湑,李毅,王世利,李晓松,石峰,周午生,任清,陈忠洲,籍洪达。(以年龄为序)支持单位:中晋集团,福建长乐商会,中国生态办,吉林市房政拍卖有限责任公司,海阳鸿辉发展有限公司(碧桂园控股),唐山新天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北京一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春辉茶园,私享艺术,北京东方艺术馆,艺术品投资,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齐天友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万像橙光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华奇广告传媒有限公司,中国美术家网,北京《时代名家》杂志,金玺斋书画院,博宝艺术网,痴古斋,5A画廊,博宝堂,吉林聂氏画廊。(排名不分先后)支持媒体:电视媒体:书画频道,国学频道视频媒体:一画艺术,中国书画家影像网,中国网,腾讯,优酷,爱奇艺,凤凰网,搜藏网,中国书画艺术网,星空书画网网络媒体:环球文化艺术网,琉璃厂在线,艺术头条,水墨中国,腾讯新闻,搜孤新闻,天天快报,腾讯订阅,崇真艺术,中国画廊网,中国拍卖网,中国国画家网,东方经典艺术网,超艺术网,艺美中国网,青艺网新媒体平台:5A画廊,华夏名家艺术网,北京青年周刊,荣宝汇美术馆,中国画坛联盟,时代名家杂志,《卓越理财》杂志,金玺斋书画院,东方金典,卓越美术馆,中国美术报,时尚艺术圈,艺术公社,艺术收藏空间,中华文化艺术在线,齐翔阁,文超文化传媒,一画艺术,艺术传承,三品网,当代书画家档案,尚艺子洋艺术联盟,书画圈,艺美中国网古风与今语文/崔晓东古风与今语是讲过去与现在,或者是讲过去与现在想法的融合,它涉及到的是艺术上的继承与发展这样一个命题,无论是作为艺术的发展进程还是艺术家的绘画创作这都是必须面对的,也是每个时代和艺术家个体无法回避而又必须回答的问题,没有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就失去了民族文化的血脉和灵魂的精神家园,没有发展,艺术就没有活力,不介入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就失去了感人的艺术力量。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面对“古风”与“今语”。同时中国画的发展应该建立在优秀的本土文化的基础之上,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有时代精神,有艺术质量和个性的艺术形式。我想这些都是目前中国画画坛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也是这个展览给我们提出的问题和带来的思考。《古风今语》展邀请了部分当代画坛有实力,有影响力和有代表性的中国画画家,通过这些画家和他们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画家在如何继承中国画的传统精神,如何将传统精神和自己的感受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并在这个基础上所形成自己的创作思想和作品样式,他们的艺术实践使我们看到了这些画家和作品对古风和今语这一命题的思考和实践。这个展览的学术意义在于: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下,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我们应该继承什么样的传统,传统精神如何融入这个时代,如何使我们的传统保持它的完整性,系统性,纯洁性和艺术性,并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向前走。 332,"2018-11-05 00:23:49","2014-10-29 ~2014-11-02 苍劲风华—尹默中国画作品展在京盛大开幕",2014.10.29~2014.11.02,932,炎黄艺术馆,"100 件",炎黄艺术馆,  2014年10月29日下午2点,“苍劲风华—尹默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炎黄艺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历时一年精心策划与前期准备,共展出中国画作品近百幅。著名艺术评论家、《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担任策展人。开幕式之后还举办了本次展览的学术研讨会。  艺术家尹默1941年生于河北沧县,1959年考入河北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前身)绘画系专修国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先后获得李鹤筹、刘凌沧、溥佐、刘君礼和孙其峰等京津名家耆宿的指授,从而得以研习和承传中国画学的正脉,保留了极为纯粹的中国花鸟画以心取象的观照方法,并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生活的积累、笔墨的修炼和学养的提升上。他从中学接触齐白石弟子刘石如始,就把齐白石花鸟画作为自己一生画学追求的理想。此后,不论他就读于河北艺术师范,还是进修于北京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他所师承或接触的现当代中国画大家名师,其实都是京津画学的体系,尤其是以金城、陈师曾、陈半丁、齐白石为代表的京派画学体系。故尹默深得京派“精研古法”之精神的滋养,作品继承了传统中国画注重笔墨运用的正统。  此次“苍劲风华—尹默中国画作品展”是汇集尹默近年佳作的精品展,题材涵盖传统中国画的山水,花鸟两科,尤以突出尹默在花鸟画创作方面的最新探索。著名美术理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高度评价尹默的作品运笔用墨在精微中不失犷放,线讲究质量和力度,注意曲折、刚柔变化,浓淡用墨与色彩配合,两者相得益彰。综览尹默的花鸟画作品,他善于在色彩中调和些许墨色,在墨中调和些许颜料,使画面墨色更为和谐和丰富,这都说明他在用墨和用色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相当的造诣。  本次展览旨在呈现尹默中国画艺术的显著特色,对他最新的艺术探索进行阶段性整理和总结,展览作品中苍劲雄健的笔墨表达,体现了尹默坚定的艺术精神以及高贵的人格气节。希望尹默对于悠久中国画学传统孜孜不倦的追求、继承和融会,能够给予观众视觉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 333,"2018-11-05 00:23:49","2013-04-24 ~2013-05-03 欣然为宾——董欣宾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展",2013.04.24~2013.05.03,890,炎黄艺术馆,"60 件",中国对外展览集团公司与炎黄艺术馆,"“此身宛若云一朵,来是乌有去子虚”,董欣宾在90年代写下的这段诗句似乎已然参透人生的虚幻与空渺。他的逝去带走了曾经饱受的责难与自持的孤傲,但留下的数以千计的作品、手稿、理论著述、文献资料却无比充实与深邃,散发着自信的力量和恒久的魅力,正如栗宪庭先生所言,董欣宾及其艺术是一本“启示录”。 由中国对外展览集团公司与炎黄艺术馆主办的“欣然为宾——董欣宾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展”于2013年4月24日至5月3日在炎黄艺术馆举行,展览时同期出版“欣然为宾—董欣宾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集”(文化艺术出版社)。“展”与“集”既是对董欣宾先生的纪念,也是对其所遗留艺术成果正式研究的开始。 此次活动围绕其艺术苦旅和艺术风格流变两条主线,一方面较为全面地展示其艺术创作的整体面貌,作品基本为以前从未展出与出版,在风格上几乎涵盖其每个创作阶段,从“江南景象”到“线性试验”,再到“彩墨天地”等等,题材包括山水、人物、花鸟,其中还有一批课徒习作;另一方面初步揭示其艺术成长历程、艺术理论思考和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补充展出一批文献资料、理论手稿等;再者,试图还原其主要的创作环境“天地居”,营造较为真实、客观的原创作现场氛围,并专设其艺术收藏展区;最后,以其作品风格元素和其所涉及的相关艺术门类组织别具特色的“天地雅集”小型聚会。 相信,在阳春时节“欣然为宾”的“天地雅集”纪念活动中,不仅将是董欣宾先生艺术同道诸友的怡然相聚,也必将使广大观者感受到其艺术的傲人风骨与无限生机。" 334,"2018-11-05 00:23:50","2009-11-21 ~2009-11-29 《智者》李延声ㆍ李梓源艺术联展",2009.11.21~2009.11.29,1862,炎黄艺术馆,"38 件",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国国家画院、炎黄艺术馆,"  智者——李延声中国画人物写真与李梓源刻瓷艺术的联展,是两种国粹艺术的完美结合,展览新颖而独特。   李延声先生自1995年以来,与众多文化名人交流雅聚,直接用毛笔写生。其感悟人生真挚情感交流的记录,笔线简洁灵动、个性鲜明的创作,成为当代中国人物画的经典写照。《智者——李延声中外名人写真画集》一书于2007年出版发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智者》一书从李延声的近百幅作品中精选60余幅,加上真实感人的忆写短文,画以传神,文以载道,颇为识者欣赏和推崇。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亦将此书列为全国中小学推荐图书。 2008年李延声应邀在山东淄博举办画展期间,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李梓源合作,将《智者》书中写真作品,以刻瓷工艺进行再创作。这次展览将两位艺术家的合作成果展现给观众。   两位艺术家联合展出其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佳作:李延声中国画写真作品38幅,其中8幅为近年来新作;李梓源依据李延声《智者》系列名人像刻瓷58幅,以及其获得国际金奖的瓷艺等。其中名人刻瓷将中国画的笔法美、线描美与刻瓷的刀法美、金石美相结合,其完美交加、精华相融,绽放了当代画坛引人瞩目的一支瑰丽奇葩。" 335,"2018-11-05 00:23:51","2009-08-02 ~2009-09-10 刘海粟大型艺术展",2009.08.02~2009.09.10,2207,炎黄艺术馆,"100 件",炎黄艺术馆、中国民生银行,"  8月2日至9月10日,由炎黄艺术馆、中国民生银行主办的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系列刘海粟大型艺术展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展出。   刘海粟(1896~1994)是中国近代美术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中国新美术运动的拓荒者,杰出的美术教育家。本次展览汇集了大师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经典作品100余幅,包括国画和油画两大类别。在展览期间,有关刘海粟艺术活动的大量珍贵文献、图片及影像资料等将同时向公众展示。通过此次展览,首都观众在欣赏大师艺术珍品的同时,充分而完整地了解了刘海粟一生的创作风格、特色及艺术成就。此次画展为炎黄艺术馆继 “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系列徐悲鸿大型艺术展” 之后推出的又一个重量级展览。" 336,"2018-11-05 00:23:55","2009-03-09 ~2009-04-10 徐悲鸿大型艺术展",2009.03.09~2009.04.10,1885,炎黄艺术馆,"80 件",炎黄艺术馆,"  徐悲鸿先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为卓越的文化大师之一,也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人之一。他以复兴中国画为己任,使之突破传统的束缚,并向现代化转型。为此,他对中西方绘画传统都进行了潜心的研究,批判性地吸纳了中西绘画传统的精华,并使之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中国美术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终成为一代宗师,代表了中国美术事业重要的进步方向。徐悲鸿所倡导的写实主义道路和风格,是对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卓越贡献,也是20世纪开启的中国美术现代性追求的重要抉择。不仅如此,他还奠定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系,团结和影响了一大批美术界人士,培养了我国美术界的中坚力量,作为美术教育家的徐悲鸿在中国美术界的影响长期以来无与伦比。徐悲鸿先生追求真理,崇尚民主和科学,富于爱国精神。他的艺术创作,其根本目标,是求善,求美,求真。   据民生银行品牌管理部总经理、炎黄艺术馆馆长何炬星介绍,炎黄艺术馆将以研究中国现代美术作为基本的定位和方向,本次展出的徐悲鸿艺术展是该馆推出的系列大展中的第一个,延续的展览还将包括林风眠、颜文梁、石鲁等重要展览计划。何炬星先生介绍,此次徐悲鸿大型艺术展持续一个月,将展出徐悲鸿先生80多幅优秀作品。其中包括他早年素描《马与马夫》、《女人体》等;重要的油画作品《抚猫》、《箫声》、《自画像》、《孙多慈》等;国画作品《愚公移山》、《九方皋》、《会师东京》、《群奔》、《立马》等。展览期间还将举办大型学术研讨会,邀请知识界专家学者,特别是徐悲鸿绘画研究的专家,展开开放性的讨论和系列学术讲座,集中论述徐悲鸿先生选择现代主义道路在今天的意义。炎黄艺术馆将以此为契机,重启中国现代美术的研究,这一方向为中国20世纪美术研究打开一扇新的大门,从而成为炎黄艺术馆的基本研究方向与学术定位。以此为出发点,炎黄艺术馆将在未来更长的时间里,逐步完成中国现代美术若干重要问题的研究,同时将陆续推出“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系列”等重要展览。从徐悲鸿出发,在新的语境下重新解读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诸位大家,探讨中国美术现代性的真正含义。" 337,"2018-11-05 00:23:58","2018-08-31 ~2018-09-25 卓越翘楚写春秋——纪念张振铎诞辰110周年作品展",2018.08.31~2018.09.25,269,武汉美术馆,"30 件",武汉美术馆,"9月5日,由武汉美术馆主办的“卓越翘楚写春秋——纪念张振铎诞辰110周年作品展”在该馆开幕,展出了张振铎家属捐赠和美术馆先前收藏的张振铎作品近30幅,以及张振铎的部分写生手稿、课图稿等文献史料。展览也是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 作为“湖北三老”之一的张振铎(1908-1989),生活于20世纪社会大变动的年代,却能以振兴民族文化为己任,敢领时代风气之先。早年浓厚的家学氛围,使他很自然地走上了艺术之路。除了师承清末民初海派任伯年、赵之谦、吴昌硕诸家的变革之风外,张振铎更是得到经亨颐、吕凤子、潘天寿等先生的言传身教。1932年,他与潘天寿、诸闻韵、张书旂、吴茀之共同成立专门研究国画的“白社”。该社的成立及其相关活动的举办,促使他走上了“转益多师是汝师”之路,也为他后来形成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打下坚实的基础。1947年,张振铎定居武汉,受聘于武昌艺专。从这一年起,他便与湖北美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其后的42年中,他除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短暂参与政府文化建设工作之外,大部分时间均主动投入到湖北的美术教育事业中,先后担任华中师范学院、湖北艺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教授,培养了众多的湖北美术人才。不论在艺术创作上还是民族文化自信方面,张振铎始终立足民族文化的发展,为近现代中国美术进一步繁荣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张振铎的中国画创作,除了体现出传统深厚的吴越文化的影响之外,也反映了他对古典浪漫荆楚文化的吸收。他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写意花鸟画创作领域,其作品取材丰富,创作手法多样。画面笔墨酣畅、洒脱劲健、张弛有度。他重视题材的创新,积极吸收那些前人未画过的、适合拓展花鸟画题材范围的审美客体,将它们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之中。在造型上,中国花鸟画重视形似而不拘泥于形似,注重神韵以及作者情感的表达。对此,张振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强调“画形是手段,画神是目的。通过画形而求神,通过画神而发挥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动作用,达到神形兼备、气韵生动的目的”。张振铎的花鸟画既重用墨,又重设色,根据对象的不同选择多样的表现方法,且下笔肯定、落墨滋润,富有传统文人花鸟画的意趣与风貌。画家冯今松曾说:“张先生的花鸟画构图具有‘团块意识’,他的画,中心多在画幅中间,紧紧地抱在一起,形成一种团块力度,区别于传统构图的折枝穿插。就像捏紧五指的拳头,显得有分量、有一股子劲。”张振铎的作品既继承了宋元花鸟画的传统底蕴,又从岭南画派等处汲取营养。他创作时注重拓宽自己的视野,坚持在广袤的大自然中亲身感受,而后再通过娴熟的笔墨技巧将这些豪情壮志实现于笔端。因此,观看张振铎的作品,人们常常能从中感受到一种来自大自然的磅礴之气和锐不可当的力量。 除了精于绘画创作,张振铎还勤于治学。他通过早年在浙江和“白社”以及辗转多地与各派名流相互学习交流后所收获的经验,丰富了自身的艺术创作技艺和教学实践,并把较为成熟的教学理念与绘画技艺带到湖北,经过长时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形成了自己的艺术和教学体系。重实践和写生,强调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是张振铎教学的重要思想。他认为“写生是艺术修养、人格修养的契机,画家只有通过写生,才能真正与自然、与生活万象通其灵、会其神”。张振铎的教学思想,不仅在他学生的创作中得到验证,也对间接受到其艺术思想熏陶的画家产生了广泛影响。如今,这些学生形成了较为庞大的中国画创作群体,传承并推动着中国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从2008年开馆以来,武汉美术馆就一直积极有序地构建本土文化艺术收藏体系,特别是对湖北老一辈重要艺术家的作品与文献进行了抢救性收藏与学术性梳理。今年恰逢张振铎诞辰110周年,武汉美术馆收藏到其家属张普捐赠的28件张振铎生前各个时期的作品。武汉美术馆馆长樊枫表示,纪念、研究与继承张振铎先生留下的丰富艺术遗产,能为推动当下及未来中国画的创新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说:“其艺术理念与风格呈现对湖北的美术教育以及中国画的教学,都有着重要意义。张振铎的家属将其作品捐赠给武汉美术馆,对于丰富馆藏精品、发挥美术馆的专业职能、深入开展地域性美术研究和吸引更多的艺术家及其后人对作品历史定位进行思考,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展览开幕当天还举行了以“张振铎与20世纪中国画之演变”为主题的研讨会,会议由《美术》杂志主编尚辉担任学术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分别就花鸟画传承、教育等话题分享了各自的观点。武汉美术馆馆长助理、本次展览策展人宋文翔表示:“通过举办这次展览及相关的学术活动,带动对张振铎艺术的深入研究,使我们在缅怀这位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的同时,也回过头来对20世纪中国花鸟画的发展进行更全面的梳理和认知,使得我们对于始终保有鲜活而强大的生命力的中国画艺术的未来发展更具信心。”" 338,"2018-11-05 00:24:00","2017-10-20 ~2017-11-10 合:融汇与变通—武汉水墨双年展",2017.10.20~2017.11.10,884,武汉美术馆,"120 件",武汉美术馆,"参展艺术家(按姓氏首字母排序):边凯、冰逸、蔡广斌、杜觉民、杭春晖、侯拙吾、黄敏、姬子、贾又福、姜吉安、金泽友那(日)、李广明、李惠昌、刘庆和、吕云所、马军、秋麦(美)、丘挺、申暎浩(韩)、瓦伦西亚(西)、王川、王满晟、王晓辉、杨诘苍、伊瑞(捷克)、张洪、张培林、张羽、周韶华、朱岚。   10月20日,由武汉美术馆主办的首届武汉水墨双年展单元展“合:融汇与变通”在武汉美术馆展出。   单元展“合:融汇与变通”由七部分组成:大开大合、人物风骨、北宗再造、空间-物质、国际化、古法新意,以及20世纪以来水墨批评谱系考。   其中,以冰逸、王川、杨诘苍、朱岚为代表的“大开大合”部分,作品从绘画讲求的势出发,不仅表现和发挥了笔墨的自由,更饱含了精神的张力。“北宗再造”部分则以贾又福、姬子、吕云所、张培林的作品呈现北宗再造重气势,强化动感,研究山川世界的重构,以彰显天地永恒与万物不朽,体现出再造中国绘画精神的雄心,也使北宗被重新赋予时代意义的精髓。“国际化”部分以金泽友那(日)、秋麦(美)、申暎浩(韩)、瓦伦西亚(西)、伊瑞(捷克)的作品体现出水墨的当代国际化,也显示了水墨可以成为国际通用的艺术媒介和创作方式,如它的笔法变化和墨色层次都一再在当代国际艺术家的创作中看到,例如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波洛克、马瑟韦尔、法国的苏朗日、西班牙的塔皮埃斯等,都或多或少地学习过或受过中国水墨绘画的自由笔法的影响。今天,水墨艺术的国际化再次显示水墨文化的新的潜力和未来。   首届武汉水墨双年展总策展人、武汉美术馆馆长樊枫介绍了此次单元展,他说,“合:融汇与变通”是此届武汉水墨双年展中继“启:中国绘画的思想与笔墨”、“承:以书入画的承上启下(苦铁金石、亘贯书画——吴昌硕作品展)”、“转:笔墨与都市”之后的第四个单元展,我们要把这样一种文化现象传播出去,通过举办展览和梳理文献,逐步向外面的世界辐射。此次武汉水墨双年展的另一位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也作为“合”这个单元展的策展人,他认为,“合”的当代文化姿态是宏阔与昂扬的,它对水墨的要求和把握以其历史脉系为核心,以作为艺术家的抱负来回应和接受时代的挑战。此次单元就是一场以融汇之势应和世界、顺应发展的一场大型水墨展。   首届武汉水墨双年展以“墨攻”为题,旨在揭示“水墨”作为中国这种悠久历史的绘画语言的特殊性和复杂性。10月21日,在武汉美术馆还举办了一场以“中国水墨画的脉系及思想之变”为主题的的国际水墨学术论坛,由沈揆一担任学术主持。上午的论题是“历史与身份”,下午的论题是“媒介与边界”。与会者借由展览共同参与、探索了关于水墨的诸多问题以及当代的转换之路。展览将至11月10日。 策展人语 文/王春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合”是一种思想,反映着思考问题的立场和胸襟;它有取舍,有抑扬,有轻重,有时序,有前景,但它不是迎合和趋媚,它立意发掘作为精神物证的水墨意义,它视虚弱乏力的、失去精神显现的水墨为不幸。“合”对于今天的时代、面对今天的艺术万象,它着力于深耕厚作,它体现为吸纳汇流,它展示了静水深流的力量。 在“合”的内蕴维度上,它收放自如,不排斥任何一种有生命价值的水墨艺术,它把水墨艺术家的生命体验视为今天彰显水墨价值的基石之一。即便悠悠的古意之作,也是浸透了今天的艺术家对于自然之在的那份执着、那份情怀。“合”含有对内在情怀、人性的肯定,它不以流行为臧否,它以积极信念、通达完满来揭示水墨的内在魂魄之情愫。 “合”有涵养人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宏阔胸襟,以气度来彰显人的意义。合之“合”乃是于惊变中守恒的姿态,于冲击中坚守信念之举。我们知道全球化是无法阻挡的世界趋势,但文化的异质性及多样性与物种的异质性及多样性类同,不可以削弱、泯灭,不可以不加以呵护。虽然当代艺术的趋同性越来越普遍,但水墨的特质和自身的属性恰恰正是要反思和重新认知的,它有来源,但也并非不变;它有独特,但也并非不吸收其他素养。所以,“合”又是合围、合拢、融合、综合诸多其他异质文化,以化成自身的积极生长。 “合”的当代文化姿态,是宏阔与昂扬的,它对水墨的要求和把握以其历史脉系为核心,以作为艺术家的抱负来回应和接受时代的挑战。最终,在艺术史的书写上,它是水墨的,它证明的是水墨的耐力和魅力,它的生与死不在于时间的年轮,而是一代又一代为之努力并以其安身立命的人的所作所为。任何言语的论证都无以自证水墨是否兴盛或衰竭,而实践者须以全部的身心来践行水墨的所有可能性及神秘性。应该说,在今天的文化语境里,所有的艺术都在提出可能性问题,都在应对时代挑战,不惟水墨独有。故此,“合”是新时代的趋向,合一切文化艺术智慧来践行我们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以此,中国应合世界大势,而艺术以及水墨必合历史求发展求融汇大势。" 339,"2018-11-05 00:24:04","2015-07-04 ~2015-08-23 我法——蒋兆和绘画艺术研究展",2015.07.04~2015.08.23,1054,武汉美术馆,"50 件",武汉美术馆,"7月9日下午,由武汉美术馆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蒋兆和艺术研究会作为支持单位的“我法——蒋兆和绘画艺术研究展”在我馆举行开幕活动。蒋兆和之女蒋代梅女士、蒋代平女士,蒋兆和之子蒋代明先生,本次展览策展人、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先生,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蒋兆和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刘曦林先生,北京画院艺委会副主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纪清远先生,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蒋兆和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尹成君女士,宁波美术馆馆长韩利诚先生,北京画院美术馆策展人薛良先生等嘉宾出席本次活动。 蒋兆和(1904-1986),著名的中国画画家、美术教育家,是20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以毕生的精力为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做出了卓绝的努力。蒋兆和所创新的笔墨技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物画的表现力。他的审美意趣,从传统的文人士大夫审美情趣转化为对社会和人生的现实主义关怀,毕生践行“为民写真”的理念,使中国人物画成为能为平民大众共享的人性化艺术。他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现实的力作,成为百年来中国历史变迁的时代见证。 本次共展出作品50余件,其中包括雕塑、书法手卷、画稿,水墨人物作品以及文献照片原版画册等。展览是以蒋兆和1956年书写的一篇书法长卷为开端,此长卷长达19米,字数过万,这样一气呵成的书法手卷在蒋先生艺术创作中可视为唯一。且整个展览由以此为发端,作品与文中观点互为印证。以“我法”为题,以这幅长卷为中心,展示了蒋先生的水墨作品与研究文献。为观众和学者们梳理一条了解蒋兆和艺术、了解20世纪中国人物画艺术的有效路径。 武汉美术馆自开馆以来,已举办过“天机自得 齐白石的笔下意境——北京画院藏齐白石作品特展”、 “沧海横流——刘海粟艺术特展”、“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何香凝艺术精品展”等大师展。此次我馆倾力打造的“我法——蒋兆和绘画艺术研究展”,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对蒋兆和先生不同创作时期精品的梳理与展示,为观众还原一位更加真实的艺术大师。“我法——蒋兆和绘画艺术研究展”于2015年7月4日—2015年8月23日在武汉美术馆1、2、3号展厅展出,欢迎给位朋友前来观展!" 340,"2018-11-05 00:24:07","2011-02-22 ~2011-03-20 图像的品质——广东当代油画展",2011.02.22~2011.03.20,1712,武汉美术馆,"80 件",武汉美术馆,"展览时间:2011-02-22 至 2011-03-20 展览地点:武汉美术馆 1/2/3展厅 展览简介:广东的当代油画,在创作总体上一直呈现出较为活跃的态势和多元化的繁荣局面,无论是在创作题材上,创作手法上,还是在艺术个性与风格上,都蕴含着全方位的思考、探索与创新。尤其是近些年来,广东的油画界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凸显出蓬勃的创造活力,形成了创作繁荣、理论活跃的生动格局。 广东的当代油画,在创作总体上一直呈现出较为活跃的态势和多元化的繁荣局面,无论是在创作题材上,创作手法上,还是在艺术个性与风格上,都蕴含着全方位的思考、探索与创新。尤其是近些年来,广东的油画界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凸显出蓬勃的创造活力,形成了创作繁荣、理论活跃的生动格局。 本次展览中展出的80余件油画精品,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广东油画的创作现状:其中既展现出成名艺术家们的创新、进取状态,同时也反映了年青一代的艺术家们逐渐成熟的艺术主张与艺术风格。这一批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表着广东当代油画的水准与活力,鲜明地显现出广东油画艺术界包容、开放的特质。 湖北与广东均为油画创作大省,本次展览作为武汉美术馆与广东美术馆馆际交流的一个重要合作项目,一方面有助于让观者了解广东悠久而珍贵的油画历史,感受广东当代油画高品位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促进两省艺术家的交流和沟通,给艺术爱好者的绘画创作提供相互学习、借鉴的机会,为促进中国油画创作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341,"2018-11-05 00:24:08","2011-01-11 ~2011-02-11 百年老房子——武汉•印象美术作品展",2011.01.11~2011.02.11,1497,武汉美术馆,"100 件",武汉美术馆,"展览地点:武汉美术馆1/2/3号展厅 展览简介: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建筑是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史书。”素有“万国建筑博物馆”美誉的武汉,自开埠以来,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积淀出独具魅力的汉派文化,留下了一大批形式独特、风格迥异的建筑遗产。这些传统的城市民居和优秀的历史建筑,是了解这座城市历史的窗口,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百年沧桑,诠释了城市的发展变迁,延续了城市的文脉,也从一个侧面演绎了“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崇尚文明、兼收并蓄”的城市精神。" 342,"2018-11-05 00:24:11","2011-01-08 ~2011-02-13 重彩• 创造——中国重彩画获奖画家作品展",2011.01.08~2011.02.13,1481,武汉美术馆,"160 件",武汉美术馆,"  当代重彩画,是对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这一古老画种的传承、延续与革新,是在现代文化和审美条件的变革与发展中应运而生的一个新画种。它始于70年代初,延续至今,已有约四十年的历程。   当代重彩画,是对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这一古老画种的传承、延续与革新,是在现代文化和审美条件的变革与发展中应运而生的一个新画种。它始于70年代初,延续至今,已有约四十年的历程。   当代重彩画极具开放性特征,它兼容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通过在画面上渗化晕染、皴擦叠拓,泼、冲、撒、漏、吸、刮、积、贴……营造出变幻无穷、玄妙神奇的视觉效果,并以其独特的装饰情趣和明快华丽的色彩,极大的强化了绘画的本质特征,为中国绘画开拓了一个新的空间,同时也为中西绘画的合璧与发展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   本次展览共有八十余位画家参展,几乎囊括了中国当代重彩画坛中所有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因此,这一展览可谓是对中国当代重彩画整体面貌的一次集中展示。   时代发展是艺术创新的动力,不断创新是艺术发展的规律。如何进一步使重彩画艺术与时俱进,既能借鉴其它画种的长处而又不失自己的面貌,既能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精髓又能顺应时代发展表现时代风貌,这是重彩画家们,同时也是中国的艺术家们需要深入探索的课题。基于这一问题,我们希望能够藉由此展向大众展示一些成果,同时也给予艺术家们一些启示。" 343,"2018-11-05 00:24:14","2010-07-06 ~2010-08-09 “江山如此多娇”关山月画展",2010.07.06~2010.08.09,2539,武汉美术馆,"61 件",武汉美术馆,"  7月6日,关山月画展“江山如此多娇”在武汉美术馆开展。关山月是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是与傅抱石合作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这次画展是武汉市美术馆继齐白石、刘海粟美术展后的又一重量级展览,共展出关山月美术馆珍藏的作品61幅,分3个展厅展出。   展览现场,关山月历时3个月创作的长达15米的国画《山村跃进图》,吸引了许多观众在现场驻足观看。这幅巨画展示的是鄂北山区的建设与生活场景,从鱼塘、木工场一直画到繁忙的长江码头和两岸的城市工厂,还原了历史场景。现就职于广州美术学院的关山月的女儿关怡告诉记者,关山月作品大多以写生的方式观照自然,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景观。其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秉承岭南画派所倡导的“笔墨当随时代”和“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主张,创作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 344,"2018-11-05 00:24:14","2009-12-09 ~2010-02-28 中国写实画派五周年特展",2009.12.09~2010.02.28,2887,武汉美术馆,"70 件",中国艺术研究院,"  12月9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国写实画派五周年特展”在武汉美术馆对外开放,展出的70余幅由艾轩、杨飞云、王沂东等30位当代写实油画家创作的作品,受到观众热捧。展览将一直持续到明年2月28日。   写实油画是绘画艺术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原本是欧洲油画的传承,但在中国油画的百年历程中,写实油画也一直占据着主流,并且,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从某种特定意义讲,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的艺术水平,标志着中国油画的艺术成就,也象征着艺术家在艺术上的造旨。因此,众多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无不以“写实油画”为归宗,从而创造出大量的艺术精品。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具有古典意义的写实油画,一直被屏蔽在现代艺术的幕布后面,尽管如此,中国写实画派仍然抱着既定的综旨,用他们喜爱的写实语言方式,继续追求造型结构和色彩的完美,并赋予作品更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表达着自己那诗人一般的浪漫情怀……   说起中国写实画派的历史,最初是由艾轩、扬飞云、王沂东,发起成立了“北京写实画派”,当时共13人,后来陈逸飞加入其中。在接受陈逸飞的建议后,于2005年3月,正式更名为“中国写实画派”,这支队伍,也由当初的13人扩大到30人。他们是:艾轩、杨飞云、王沂东、陈衍宁、徐芒耀、何多苓、刘孔喜、尚丁、袁正阳、郭润文、王宏剑、朝戈、张利、龙力游、夏星、李士进、王玉琦、徐唯辛、郑艺、翁伟、忻东旺、庞茂琨、冷军、殷雄、石良、李贵君、张义波、朱春林、王少伦、及陈逸飞(已故)共三十人。   这支队伍,集合了中国油画创作的精英,真可谓是蔚为壮观。纵观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陈逸飞的作品,画面中弥漫着淡淡的、略带些忧伤的宁静,向人们传递着中国传统的美感。无论是描绘江南水乡,还是生动传神的女子肖像,无不淋漓尽致地体现出画家运用西方绘画技巧,赋予作品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以西藏山水、人物为题材,在当代中国写实油画画坛享有盛誉的艾轩,始终用含蓄手法,借人、借景为依托,巧妙地把孤寂的诗人一般的抒情与神秘感美妙地结合在一起,在乡土写实主义的画家群中,走出了一条独特之路,使得他的画一直充满了生命力。而杨飞云,则是用纯正细致的古典油画语言,向人们展示他在日常生活中发掘出的美,从而也注定了他成为中国当代写实油画中的代表性画家。透过王沂东的作品,我们领略到的是他在对西方古典绘画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之时,又汲取了中国传统绘画和民间艺术的营养,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鲜明的绘画风格。他的作品题材大都来源于沂蒙山区的风土人情。在他的笔下,一情一景,一人一物,都来自沂蒙山区,看似简洁,简洁中却蕴藏着丰富的生活与艺术底蕴。陈衍宁的艺术,却是跨越了文化与历史,蕴涵一种宇宙的永恒的信息。一直坚持民族传统中的人文主义价值观。今天,写实主义已为美术界重新接受,并在众多方面向美术爱好者再现其恒久的魅力。他的写实带着一种敏感,一种对于表现浪漫主义世界观特微的敏感。而他对光与透视的无懈可击的处理,他那具有震撼力与想象力的构图,以及他对所绘客体神韵的洞悉力,都在告示人们:这是一种坚实完美的审美结合,一个跨越空间的视界。   尽管中国“写实画派”风格各异,但从最初成立的宣言和作品中,我们还是能够感知到,他们主张的都是自己对理性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崇尚,坚持从油画语言的‘本源’和油画内涵的‘本质’,吸收西方油画精华,融入本土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且始终遵循着这一线路,走过了五年的风雨历程,而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如今,他们已经成为新兴市场买家最感兴趣的艺术家,成为中国本土油画市场的主导者。不算陈逸飞曾经保持的中国当代画家拍卖最高成交记录,艾轩、杨飞云、王沂东等人,近几年的拍卖成交价格都是稳中求升。艺术市场的观察人士评论说:他们的创作,代表了中国油画市场的本土艺术品味,这是从土地、人情世故和政治社会更迭中产生的生活认知,也就是说,他们用他们的作品,唤起人们对往事的种种缅怀和追忆。从个体到团队,“写实画派”对于中国艺术,都极具建设性。   然而,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所有的艺术家们都在经受着新旧价值观、文化观的激烈震荡,面对社会与市场的发展、变化与需求,艺术家们的绘画观念和艺术实践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扰,值此之际,“中国写实画派五周年回顾展”,既表明了画展所展示的作品的艺术风格,也揭示了“中国写实画派”的“精神与品格”,努力从文化精神和艺术品格上,揭示中国写实油画的发展。   展览的艺术性、实践性、探索性、研究性的基本特征清晰可见。而这次展览也将是中国当代写实油画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由此可看到中国写实油画发展的灿烂远景,将引导中国写实油画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345,"2018-11-05 00:24:17","2018-09-02 ~2018-09-07 工精重彩——任率英绘画艺术展",2018.09.02~2018.09.07,222,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100 件",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学院,"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工精重彩——任率英绘画艺术展”于9月2日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任率英作为中国近现代工笔重彩画家,在工笔重彩人物画、新年画及新连环画领域成就斐然。其生前身后在中国美术馆多次举办展览,2000年和2011年在中国美术馆正厅举办过两次大型个人专题展。   集中展出任率英百余幅经典作品,这是任率英的作品第一次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展出,也是任率英诞辰107年之际,其作品首次来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大家辈出的浙江进行交流展览。   期间由中国美术馆收藏逾半个世纪的任率英最为经典的作品《嫦娥奔月》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这一作品是任率英1955年创作的一幅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于1960年中国美术馆建成之初即被收藏,至今已有近60年的时间,从未离开过中国美术馆。此次,为了推进经典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发展,在任率英子女、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馆三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美术馆作为本次展览的支持单位,将馆藏的《嫦娥奔月》和《送戏到村》两幅借展,使任率英先生的经典作品得以在西子湖畔的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与观众见面。   为促进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同时让经典的艺术得以传承发展,由任率英子女向中国美术学院捐赠任率英工笔重彩作品《洛神》一幅,同时任率英子女还向中国美术学院捐赠《白蛇传》原大高仿作品一套,以及由中国美术馆主编的《任率英百年回眸》大型画册等一批重要文献资料,从而让浙江的艺术界同仁和莘莘学子能够深入研究和了解任率英的绘画艺术。" 346,"2018-11-05 00:24:20","2013-08-20 ~2013-08-25 人文正脉——王伯敏书画展",2013.08.20~2013.08.25,1449,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100 件","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国家画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 温岭市人民政府","  人文正脉——王伯敏书画展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国家画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 温岭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浙江美术传媒拍卖有限公司 王伯敏艺术史学馆 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  展览时间:2013年8月20—25日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浙江省杭州市南山路218号)" 347,"2018-11-05 00:24:23","2012-11-06 ~2012-11-10 钱贵荪个人画展",2012.11.06~2012.11.10,1306,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140 件",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和浙江省美术家协会,  由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和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钱贵荪个人画展,于本月6日至10日在杭州南山路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  钱贵荪先生是湖州南浔人,1936年出生于南京。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擅长国画、人物画的创作,曾赴法国巴黎进行过艺术交流并举办个人画展,多次参加俄罗斯、印度、埃及、南非等国举办的美术交流活动。  这次画展是钱贵荪先生60年绘画生涯的一个回顾,展品有中国人物画、速写、连环画(原稿)共140余件。  钱贵荪先生还著有《钱贵荪国画集》《名家速写集——钱贵荪速写》《速写起步》《跟我画速写》《艺图留痕——钱贵荪绘画生涯六十年》等。 348,"2018-11-05 00:24:26","2010-11-22 ~2010-12-03 国美之路·林风眠师生联展",2010.11.22~2010.12.03,2295,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150 件",浙江省人民政府,"    ""国美之路·林风眠师生联展""于11月22日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林风眠先生及其弟子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苏天赐、席德进作品共150幅参展。画展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承办,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十余个国内外美术机构联合举办。     从林风眠到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苏天赐、席德进,他们学贯古今、视野开阔,追求艺术本体和艺术语言的凝练,对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他们之间不仅是一种师生关系,更是一种东方新兴艺术的血脉关系,横亘着一道独特而重要的历史脉络。美院院长许江在讲话中指出""这些先师的国际性影响,让我们认识到这其中包含着中国文化复兴的一种独特的范式。这一展览正是要向全社会传播这些特征和线索,彰扬这一精神范式在当下文化建设中育人与创新的意义,并有效地向全国和国际上输出这种范式的精神价值。""     南京艺术学院已故著名画家苏天赐先生是此次画展的重要成员,植根故土的苏天赐一生致力于将中国传统写意手法与诗性精神融入油画语言之中。他善于在大自然中即景创作,尤擅运用流畅大胆的笔调和清新明净的色彩抒写江南田园的生机和诗意。晚年创作则更为自由,兼具""西方的缤纷,东方的空灵"",被誉为中国意象油画学派的代表人物。     展览期间举行了国际学术研讨会,英国著名评论家苏利文先生以及来自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捷克、新加坡、日本、韩国、台湾、香港及国内著名学者参加。展览将于12月3日结束。" 349,"2018-11-05 00:24:28","2010-10-20 ~2010-10-27 历史与追怀——蔡亮艺术回顾展",2010.10.20~2010.10.27,1835,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120 件",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家协会,"    在小学语文课本里有一篇配图课文《我们也要当红军》,描绘的是两个贫苦少年赶上了红军队伍,而毛主席微笑着答应他们参军的场景。而这幅画原名《贫农的儿子》,作者就是我国老一代著名画家蔡亮。     20日上午,由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历史与追怀--蔡亮艺术回顾展”在中国美院美术馆开幕,共展出120多幅蔡亮生前的作品。今年是蔡亮逝世15周年,举办这次展览旨在纪念这位老一辈艺术家。     蔡亮是中央美术学院招收的第一批学生,1953年本科毕业,1955年研究生毕业,师从徐悲鸿、吴作人、董希文等大师。毕业后,蔡亮受到错误的政治批判,分配到陕西工作。     此后的20多年里,蔡亮与陕北农民朝夕相处。他拿起画笔,创作了大量表现、塑造陕北农民形象的素描和油画写生,同时也开始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直到1981年调任中国美术学院任教。     除《贫农的儿子》之外,观众还可以看到《延安火炬》《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枣园来了秧歌队》《铜墙铁壁》等经典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其中最为经典的作品是反映抗战胜利之夜、延安群众游行欢庆的《延安火炬》。有评论家说,画家大胆地用“光”来构图,让光演化成旋转的洪流,用蜿蜒盘桓的火把映照的欢腾人群,照亮黑夜中欢乐的人心。     本次展览此前曾在北京和西安展出,在杭州是最后一站分为三个展厅,第一个展厅展出上述红色经典作品,第二个展厅则以西北农民素描画为主,观众可以领略画家高超的素描技法,而第三展厅则是蔡亮在杭州时期的新历史画和风情画作品。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说:“蔡亮先生维系了20世纪中国美术两个最重要的维度,一个维度是革命历史画,另一个维度是农民画。”     蔡亮在晚年时曾设想以晚清和近代题材创作新历史画,为此他参考安徒生《皇帝的新装》创作了《太后新装》,以剪辫子为素材创作了《完成的和未完成的》等作品。在他留下的一些草图里可以看到,画家还设想以鲁迅葬礼、西安事变、南京大屠杀、黄河大合唱等为素材进行创作。    " 350,"2018-11-05 00:24:29","2010-03-04 ~2010-03-08 潘长臻师生作品展",2010.03.04~2010.03.08,1892,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100 件",中国美术学院、东华大学、浙江省美术家协会,"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的水彩·粉画展已拉开帷幕。在全国各地先后举办的相关画种的展览中,水彩画、粉画的整体艺术质量仍处于上升发展的状态,引起艺坛的重视和好评。在这样的时候,“潘长臻师生作品展”开幕,也将一道引来水彩画艺术界和社会的关注。   水彩画传入中国既久,与中国传统“水系”的视觉艺术有着衣钵上的联系。作为一种独特的绘画种类,它有着自己的丰富的语言,令人沉迷的表现力,独树旗帜的品质。作为一种相通的视觉记录和描绘的基本方式,它被视为绘画的基础和内功,各种不同艺术种类的大师们都留下迷人的水彩践履的踪迹,无不证明这种便捷的方式与从于心灵的专业表现之间的桥梁作用。作为一种鲜活可见的艺术思考、氤氲淳化的心灵方式,它最能够让我们理解那种以“象”为中介、直观地把握世界的绘画内蕴,并在这里真正体会陶然与天地之间的“游于艺”的自由和欢乐。《论语·为政》:“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孔子的话,道出中国人认识事物的三级方式。以上关于水彩画的三种设问,或可为这三级方式的应和:独特的绘画种类是水彩画“其所以”的样态;视觉记录和描绘的基本方式是“其所由”的画水彩的动机与起因;心灵方式则指向水彩画的践履者们“其所安”的心灵安于什么样的家园。   今天,我们对水彩画艺术有这样的认识,水彩画、粉画事业有这样宽广的发展,不能不对一代代的倡导者和践习水彩绘画的先师先辈们表示敬意。潘长臻老师正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一位。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潘先生就积极主持以浙江为主的水彩画展览,这些展览以其独特的追求、重视学术研讨的品质,为中国水彩画的当代复兴树起了旗帜。后来,水彩画展播及全国,不断推广。1998年,由潘先生主持,又在中国美术学院举办了全国性的水彩画高研班。这个班集中了一批水彩画的精英,在学院的背景下进行全面的学术锤炼。这个班的成果后来又在全国各地展出,充分体现了一个画种充实而又丰富的内涵,以及当此时代与东方艺术精神氤氲相化的创新活动。此次师生展的大部分成员也许都与这个班有关。   潘先生作为导师,循循善诱,总是给青年艺术家以创造的鼓励和激情。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冲淡》中有四句诗曰:“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这让我们想到潘先生和许多诲人不倦的老师们。这玄远冲和的诗意暗示着诗人把和谐注入到他周围的世界,他自己与世界保持了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这一切如若惠风,让周围的一切有随风而动的感觉。浙江的许多水彩画家,重写意,重浓彩,于生意中追求一份纯然合一的品质,这些都与潘先生的倡导、与他的艺术品质的影响有关。   潘先生为人旷达,画亦旷达。他的笔下有一种健气。笔力犹畅,笔势常含有一种力。“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潘先生的水彩画多是自然写生,从自然的感怀中“饮真茹强”,积蓄着内在的力量。多年的统驭,总以充实来把握心意,不间断的努力,则能够积劲为健。愈近晚年,笔力愈劲,笔锋趋于老辣,色彩趋向单纯,质朴不易,笔彩俱老,格外地显出“蓄素守中”的品质。   《诗品》中说到“旷达”有两句好诗:“倒酒既尽,杖藜行歌。”那樽中的酒倒之既尽,出游芳郊,或人生远旅,却正可杖藜高歌,好不痛快。这诗意的姿态让我想到潘先生。想到他的高个,他的行路,他那一路走来;想到他此次与国内水彩画精英们的画展,正若一次行旅,一次相邀结伴,杖笔行歌。 许江" 351,"2018-11-05 00:24:30","2009-05-26 ~2009-05-28 陆维钊书画作品展",2009.05.26~2009.05.28,1949,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200 件",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平湖市人民政府,"  5月26日,“陆维钊书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为纪念陆维钊先生诞辰110周年,由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平湖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此次纪念活动,包括关于作品展和学术研讨会两部分。展览展出了陆维钊200多件书画作品,其中包括书法作品、山水和花鸟作品,是陆维钊先生书画作品一次全面展示。   陆维钊先生是我国高等书法教育创始人,是中国现代高等书法教育事业的奠基人和框架的构建者之一,其一生从事教学工作长达50年之久,从事书法教育有20年,为中国高等教育培养了一批中坚力量。1961年,潘天寿先生在杭州召开的文化部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教材编写会议上,提出关于在高等艺术院校设立书法专业的建议,潘天寿、陆维钊、沙孟海、朱家济、诸乐三成立筹备组,委陆维钊为筹办这一专业的具体负责人。1963年,陆维钊主持创办书法篆刻专业,对高等书法教学中古文字、古汉语、篆刻等课程的设定比例进行了精确规定。1979年招收国内首批书法专业研究生。   陆维钊书法溶篆、隶、草于一炉,圆熟而精湛,凝练而流动,所创结体人称“陆氏蜾扁”,人称陆维钊字体,在书坛独树一帜,蜚声海内外。陆维钊的山水画格高意远,以书法入画,配以诗词题款,以诗、书、画并著于世。" 352,"2018-11-05 00:24:33","2016-10-08 ~2016-10-18 理解的界限 ——中国当代艺术展(第一回)全国征稿",2016.10.08~2016.10.18,629,"明画原创艺术馆 南京明画原创艺术馆","30 件",南京明映画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理解的界限伽达默尔指出,语言是理解的普遍媒介,理解从本质上说是语言的,语言是一切诠释的结构因素,因此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是语言的世界,世界在语言中呈现自己,所以我们掌握语言的同时也为语言所掌握,这个掌握的维度就是理解的界限,同时也是语言的界限。显然这种说法让我们崇拜语言,从而可能失去语言以外的东西。人是一种综合的存在,人的精神世界也是一种综合的存在,纯语言的世界如何避免无意识的灵犀呢?我们在探求艺术的时候,为了避免艺术工具论,有时候恰恰要先从工具论入手,艺术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在当下的社会中如何生成、发展和结束?我们总是在寻找前沿,对于那些日常的艺术不屑,在这种境况下很多本被不屑的东西为了让世人“惊艳”而招摇过市甚至搅乱视听以博惊奇,试问这些是前沿吗?对于很多艺术家而言,一点小小的炫技(通常带有已经存在的艺术家的影子),这种艺术又与我们何干?在艺术消费普遍萎缩的今天,很多艺术家趋向市场,没有市场的东西被人唾弃,有市场的东西受人追捧。纯艺术还有必要吗?当一位衣衫褴褛的艺术家在你面前展示自己的艺术时,我们怎么判断?当一位吸金的艺术家的作品摆在你面前的时候,我们又怎样判断?艺术市场与纯艺术之间到底是一个事物相反的两面还是同根相生?我们思考这些问题,一下之间得不到答案。古人说,实践出真知。我们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首先应该考虑我们怎么理解这些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前提是“什么是什么?什么为什么?什么怎么办?”艺术家在这个时代往往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卑微的自我坚持;另一种是阔绰的昂首逢迎。无论如何,艺术家的姿态是有了,但到底怎么样,需要我们诘问的太多太多。 林夕展览主旨:为更好的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明画原创艺术馆今年将推出中国当代艺术系列展,致力于发现好的艺术家,尤其被埋没才能的艺术家。你的艺术作品需要呈现给大家。对于好的艺术家,明画原创艺术馆将持续的给予签约,收藏,宣传,推广,拍卖,等。欢迎中国还在孜孜不倦坚持创作的艺术家踊跃投稿。展览名称:理解的界限 ——中国当代艺术展(第一回)策展人:林夕主办:南京明映画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南京蜩鸠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承办:南京明画原创艺术馆展览场地:南京明画原创艺术馆(南京市栖霞区仙林高铁站站内)展览征集截稿时间:2016年9月20日展览时间:2016年10月8日(暂定)主办方将制作精美画册;为每位参展画家制作专题微信推广,邀请雅昌艺术网、艺术国际、99艺术网、豆瓣、金陵晚报、扬子晚报、艺术周报等媒体参与报道。展览征集:1)参展详细资料发到官方邮箱:minghuayishu@163com2)参展作品类型为架上作品需要照片5张和详细信息,若有相关阐释文章可以一起发来;若为装置、行为、影像等作品需要实施方案及说明100字以内;3)艺术家个人最新详细简历、电话;4)如果您的作品入选会有工作人员和您联系;5)说明:展览一应事宜最终解释权为南京明画原创艺术馆;6)入选艺术家需独自承担:作品运输(往返)、食宿、交通费自理;7)鸣谢:由于展览开支费用巨大,为更好的持续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凡被选中参展艺术家均需交一幅单边不低于50cm的作品作为展览回报(投稿时回报作品请注明)" 353,"2018-11-05 00:24:36","2015-03-21 ~2015-03-31 “比德·畅神·任性·duang”后金陵纸上作品展",2015.03.21~2015.03.31,1176,明画原创艺术馆,"35 件","明画艺术馆Ming Hua Art Gallery","展览Exhibition:“比德·畅神·任性·duang”后金陵纸上作品展时间Duration:2015.03.21~2015.03.31开幕Opening:2015.03.21 15:00城市City:南京Nanjing地点Venue:明画艺术馆Ming Hua Art Gallery地址Address:南京市栖霞区仙林高铁站Xianlin High Speed Rail Station, Qi Xia District, Nangjing联系Contact:86-025-58861532(Tel)艺术家Artist:段革新Duan Gexin刘冰Liu Bing逯哲辰Lu Zhechen孙明Sun Ming王帅Wang Shuai 卓长春Zhuo Changchun朱东升Zhu Dongsheng 设计Designer:郑瑶瑶Zheng Yaoyao出品Presented By:明画艺术馆Ming Hua Art Gallery" 354,"2018-11-05 00:24:40","2014-09-06 ~2014-09-16 微风絮语——胡苨国画精品品鉴会",2014.09.06~2014.09.16,927,明画原创艺术馆,"30 件",明画艺术馆,微风絮语——胡苨的画风与情调聂危谷胡苨从南大获得艺术硕士学位,转眼已是春秋三载。依然记得5年前,她那幅入学考试的中国画稿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画中线描果断爽利,造型洗练明晰,兼得时尚与风雅的靓女风采跃然纸上,传递出画家十足的自信和才情。胡苨在出版社工作多年,较早涉足过儿童故事的绘本创作。读研之前,她已不再留恋绘本,一心打算转向国画。虽然此前很少触摸宣纸,但她却不乏家学渊源,其父胡博综早就是享誉画坛的白描高手。顺便说一句:在胡苨指导下,去年她女儿的一幅参赛水墨作品,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主题儿童画大奖,远赴肯尼亚联合国环保署领奖。我院艺术硕士的生源大多来自高校,读研与他们晋升职称挂钩。但出版社并没有相应要求,因此胡苨的目的十分单纯,就是期望通过返回学校重新经历学习过程,帮助自己回到梦想的绘画,寻找中国画创作的感觉。胡苨擅长绘本,因此选择主攻人物画进入中国画领域毋庸置疑;她也十分熟悉绘本的形式语言,因此我建议她不妨在中国画中吸收绘本画法,反倒能够避免陷入过于程式化的传统白描窠臼,而有利于形成个人艺术特色。令人欣慰的是,一旦明确定位,胡苨敏锐地把握住这种非工非写,亦非兼工带写,姑且称之为绘本式白描小写意画法,一路稳健走来,个人画风日益引人注目。近年来连续多次入选中国美协展览并斩获奖项,如今又逐渐赢得市场认同。这就充分表明:个人风格的建立,并非依赖所谓“功到自然成”,而是根据个人秉性与原有积淀加以优选的结果。胡苨的画面十分耐人品味:如数家珍的生活物件构成了温馨的家居环境,女主人安闲独处,或由宠物伴随共享惬意的生活情调;而在幽静的风景中,春风和熙绿树荡漾,女主人闲庭信步,轻盈美丽的倩影令人浮想联翩。而这一切如歌的情景,悉由舒缓流转的色线,组成疏密停匀的“满地锦”描绘而成。胡苨画中的色线,在取代传统工笔画用色三矾九染的同时,不仅通过密集用线强化了中国画的用线特质,并且使之通过糅合色彩——线条为一体的方式,产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审美异趣——既不同于传统用线手法,也有别于西画用色画法,亦中亦西,圆融无碍。这种“满地锦”式的组合色线,无疑成为构建胡苨艺术特色的重要形式感元素。同样得力于绘本经验,胡苨善于根据画面情调把控冷暖多变的色调,使缤纷多彩的色线统一在画面整体色调之中。和谐的色调、轻松的笔调、娴雅的生活情调珠联璧合,形成了胡苨作品特有的抒情特质,令人赏心悦目而不失高雅的艺术品位。显而易见,胡苨通过不懈的努力,充分发掘了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潜质,自觉另辟了一条通往成功的艺术蹊径。            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教授  聂危谷2014年6月5日 355,"2018-11-05 00:24:44","2014-03-01 ~2014-03-15 “心印”荆崇强个展",2014.03.01~2014.03.15,906,明画原创艺术馆,"100 件",南京明画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荆崇强,男,1958年生于浙江杭州,南京电影制片厂美术设计师,平时对揉和东方元素的超现实油画和硬笔画较感兴趣,作品多次被国内报刊、杂志社选用,曾参加多个画展并举办过个人展,国内外画廊及个人有收藏。主要展览:1980年10月  浙江省青年美术作品展(杭州)2003年4月  “心旅·猎意”个人作品展(南京)2004年9月   江苏省美术作品展(南京)2007年9月 “心由”-----荆崇强作品展(南京)注:作品曾发表于《江苏画刊》、《21世纪优秀艺术家画集·第4辑·荆崇强》(江苏美术出版社)、《中国当代画家线描集》(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美术向导》)、《中国收藏》(中国商报社)、《读者》(读者出版集团)" 356,"2018-11-05 00:24:45","2014-01-18 ~2014-01-28 惟古惟新——刘元堂、方建勋、朱友舟、顾工四博士书法展",2014.01.18~2014.01.28,883,明画原创艺术馆,"80 件",南京明画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在当今,书法日渐成为一专门之学问,全国有数十所高校开设了书法专业。博士,则成为书法学术研究的最高学位。本次展览的四位博士,来自不同高校,他们的作品多次参加过国家级大展,他们的研究在各自领域具有一定的开创性。他们既是书法艺术的实践者,也是书法学问的研究者。四位博士都曾在学院中接受过良好而系统的专业训练。书法的专业训练,学习古人是核心课程。对于书法这门艺术来说,临古必不可少。心摹手追,潜心学习前贤的法则规范,是通往书法艺术殿堂的根本途径。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古代经典作品的传承与感悟。在当下这个高科技化、键盘化、电子化的时代,中国书法传统的延续,学院的力量与专门的研究者是不可或缺的。书法传统的延续,是一个日日旧,日日新的过程。延续不是守旧,守旧不变意味着山穷水尽。惟其日有新意,才能柳暗花明。几位博士是书法的创作者,也是省思者。书法的研究,是对书法进行自觉地、理论地省思,同时也是研究者涵泳古代书家的性情、心志,学养、修养等全面人格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对书法的古与今,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深有体认。所以,这几位博士的书法,从古人中来,又不同于古人;有时代气息,又不同于流行;受师辈影响,又自能摆脱。他们彼此之间,亦各不相同。他们在以自己的艺术语言,呈示中国书法的正大、清新、深沉、洒脱的美学品格。墨海无涯,惟古惟新。 357,"2018-11-05 00:24:47","2013-12-21 ~2014-12-05 “重视风景”——2013南京青年当代艺术展",2013.12.21~2014.12.05,1276,明画原创艺术馆,"100 件",明画艺术馆,"展览名称:“重视风景”——2013南京青年当代艺术展展览时间:2013年12月21日~2014年1月5日展览地点:明画艺术馆(仙林高铁站内)画册出版: “重视风景”——2013南京青年当代艺术展特刊主办单位:南京明画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协办单位:明画艺术画报展览宗旨本届艺术展面向南京本土坚持实验精神,具备当代意识的青年艺术家。南京城作为一种文化场域的微妙气质,让艺术家往往注重生命感觉的亲在性,此次展览将为这些敏感的主体提供一次对话、沟通的可能性。在南京当代艺术的衰微在某种程度已经成为一种事实的情况下,我们试图通过此展,发掘并推介这股有可能被忽视的当代艺术力量,从另一种视角描摹出南京当代艺术的基本轮廓。展览主题本展主题为“重视风景”。风景(Scenery)这个词汇似乎无所不包,“重视风景”一方面在于重视,另一方面则在于重新审视。在这样一个时代,对于风景的熟视无睹是一种普遍状态,而导致这种漠然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来自当代“风景”的琐碎、杂多,本次展览的意图就在于探讨如何对风景进行重视,分别从“物象风景”、“社会风景”、“人的风景”三种角度进行讨论。与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不同的是,本展的主题虽然从批判出发,最终却意在构建“风景”在当代生活中的重要性。而三种维度的“风景”,各自的着力点也有所不同:“物象风景”是传统意义上的风景,但建基于重新审视背景下的风景却带有重构的意味;“社会风景”具有某种不言而喻的社会批判的意味以及社会介入的诉求;“人的风景”则不仅是艺术家内心的图景,亦在观看者与艺术家的对话过程中得以体现。具体的,这三个层面的探讨将在现场以三个单元予以分别展示,为展览内部结构的开放性提供了可能。同时,主题对于艺术家的有限统摄和潜在提示,保证了展览内部文化逻辑的整一性。组织机构参展艺术家:(排名不分先后)庞蕾(版画)、倪蓓蓓、吴静一、胡文岭(摄影)、汪建国、曹亚明、朱东升、刘冰、王帅、逯哲辰、袁景、姚钰、陈高、李彩廷、孙磊、胡宗祥、阎盈汐(水墨)、驹驹(水彩)、邹宜峰、苏剑钊出品人:孙明策展人:陈瑞 逯哲辰学 术:刘林特邀艺术顾问:常宁生特邀艺术批评:王亚敏策展助理:付晓彤 、魏善东、马磊" 358,"2018-11-05 00:24:50","2013-11-17 ~2013-12-06 书道文心——季伏昆 陶然 邢秋桂书法联展",2013.11.17~2013.12.06,958,明画原创艺术馆,"60 件",明画艺术馆,"书道文心——季伏昆 陶然 邢秋桂书法联展统文化的涉猎很广,因而在学习古人和师从高二适、林散之诸书家时,不是作表面地笔墨模仿,而是着力于领略各家的法度、意趣和精神。中国艺术向来主张“道”与“艺”的统一。论道而乏技者当然流于空谈,但是掌握熟练技艺而不解其道者也无法达到上乘。中国美学讲求一个“气”字——“气韵生动”,正是两者统一的表现,也是伏昆君所努力追求的。他认为书法创作有三忌:“浊气、小气、俗气”;提出“去季伏昆是个文人兼学者型的书法家。他在中国古典文学方面根基很深,对传俗气应读书,去小气可游历,去浊气须立品”。他的这一可贵的心得体会,可说是至理名言。 陶然的书法作品,自然大器。他书法中的线,往往能秀外慧中,自然含润,又富有弹性;他书法中的点,往往能力透纸背,一笔万钧;他书法中的字,有张力,有活力,有很强的动感。所以,他的用笔既可慢条斯理,静若处子;又可疾风暴雨,动如脱兔。然综观全篇,无不神采飞扬,潇洒飘逸。邢秋桂的书法根植于篆隶,所取得的成绩也多是篆隶书体。尤以《散氏盘》、《毛公鼎》、《石鼓文》用工最勤,既保留了吉金的浑朴厚重,又表现出书写的线条质感,同时也运用了墨色的变化,她的隶书,取法两汉,游走于《石门颂》、《好大王》、《张迁》、《曹全》之间,线条遒劲、气息内敛、结体稳重有姿,宽博大气,小隶书尤不易写,她写的扇面,浑厚中透出恬静,表现出少有的笔墨功底。自甲骨文发现一百余年来,擅此书体者鲜见,一来因其可识之字少,二来它的刻线很难以软笔表达,邢秋桂的甲骨文书法应该是比较成功的,她大胆地将书写性融入其爽利的线条之中,既保留了原来的简朴、又赋予了它人文气息。邢秋桂也擅长其他书体,能将其厚实、古朴的篆隶线条和气息融合于行草、小楷之中,写得高古、韵高……展览时间:2013-11-17至2013-12-6展览地点:明画艺术馆(南京栖霞区仙林高铁站内)参展画家:季伏昆 陶然 邢秋桂策展人:孙明 汪建国主办:明画艺术馆协办:南京安玖科技贸易有限公司 明画艺术画报" 359,"2018-11-05 00:24:51","2013-04-06 ~2013-04-26 明画中国—2013中国画名家邀请展",2013.04.06~2013.04.26,1381,明画原创艺术馆,"40 件",明画原创艺术馆,"明画中国————2013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展览画家:王君 陈贝西 张永军 浦均 赵怡文 韩荷 刘洪坤 钱传兵策展人:孙明统筹:姜艳展览地点:明画原创艺术馆展览时间:2013年4月6日————2013年4月26日展览前言: 明画中国————2013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在春风拂面的季节,荟萃了中国画坛中的青年精英,无疑是一次含道暎物,澄怀味像的视觉竞秀。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全部为画家近期创作的工笔画作品,题材上有笔法细腻的工笔花鸟作品,有意境深远的工笔山水画作品,还有颇具当代意味的工笔人物画作品。毫无疑问,这些艺术家在齐物载性的研习过程中,都程度不同地受过传统的熏陶,然而,亲炙或自悟之余,他们最终又绝不甘愿仅仅尾随传统,亦步亦趋,而是不懈地寻求绝不趋同的应对智慧,以各呈自身鲜明的个性。在形式方面,艺术家们既有心仪传统的笔墨的自觉,也有独创自己的路数的雄心;在内涵方面,则有更多有异于传统的表现,那些从未进过古典画面的景物与景致如果不是标示着创造意识的前卫,也凸示出他们不凡胆识和勇气。这是一个“思浩荡”,“神飞扬”的创意时代,而“在乎笔墨之间”,不正是这个春天里最迷人的提醒吗" 360,"2018-11-05 00:24:54","2010-04-24 ~2010-05-06 再关系——《李晓伟个展》",2010.04.24~2010.05.06,1409,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40 件",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由着名美术评论家、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先生主持的李晓伟个人作品展《再关系》将于2010年4月24日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开幕。   在李晓伟的艺术创作生涯中,如果说在艺术创作的早期以写实油画为主的话;近几年,李晓伟画了一大批具有强烈波普意味的作品: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枪和唇膏人格化,并使其发生关系,构成了李晓伟这批作品独特的艺术意义。李晓伟的作品总是追随自己的感受去选择绘画表现的题材与方法,在他那里,方法是随着他的内心表达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对象的选取和组合也是由此决定的。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引发我创作有关人类安危的‘武器与口红’系列作品的原因很多,可能和我军人家庭的出身背景和儿时的记忆有关。福建闽南是距台湾最近的地区,我很小就感受到战争的危险气息……武器与口红的并置,使我看到了一种视觉上的‘化学的力量’,我沉迷其中……‘武器与口红’系列作品折射着我对美丽与危险关系的感受,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主题的延伸,也是从画人表现人类到画物表现人类的语言置换。”   从艺术自身发展的角度看,李晓伟用通俗艺术常用的拟人化手法,似乎在有意填平和消解通俗艺术和精英艺术的鸿沟和对立,其根本目的不仅在描绘的对象(枪和唇膏)和视觉效果上(非绘画性)给人以陌生化和震惊的艺术感受,而且也在构建一种新的拟人化的叙事方式上,开辟了当代艺术的新的可能性。而从另一角度看,李晓伟在当代艺术方式的开拓上,也表现在他对两种来自不同时代的艺术传统----写实油画和波普艺术----进行了结合和改进,那就是在艺术创作中,他一方面采用了波普艺术关注消费文化的立场,但摒弃了直接挪用的艺术手法;另一方面他承续了写实油画直接面对对象的态度,但又消解了油画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感和文化感。   李晓伟在上海举办的个展,将是他一系列新作的首次亮相。在本次展览中,除了油画作品外,还将展出雕塑和装置作品等,届时四十余件作品将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三个楼面展出。在4月24日的下午,除了4点举行的展览开幕式外,围绕着李晓伟个展和新作,艺术家将邀请一些艺术评论家举行现场讨论会,对新作进行探讨和解读。 艺术主持:范迪安 (中国美术馆 馆长) 策 展 人: 纪旺 (独立策展人) 艺术顾问: 范迪安 (中国美术馆 馆长) 许江 (中国美术学院 院长) 张晴(上海美术馆 副馆长) 罗一平 (广东美术馆 馆长) 邹跃进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副主任) 王 林 (四川美术学院 教授) 李豫闽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院长) 展览讨论会:2010年4月24日下午2点—4点" 361,"2018-11-05 00:24:58","2010-04-15 ~2010-04-20 沙丽SARI——中国画家眼中的印度",2010.04.15~2010.04.20,1556,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100 件",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参展艺术家:汪志傑、王维新、郑炎风、徐文华、卢象太、万福堂、戴晓蔚、方广泓、夏予冰、毛若英、谭根雄、罗卫民、吴越、唐峥嵘(按年龄为序) 展览时间:2010年4月15日——2010年4月20日(周一闭馆) 开幕时间:2010年4月15日下午3点   2010年4月15日至4月20日,《沙丽SARI--中国画家眼中的印度》艺术展将于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举办。   印度 -- 一个与中国毗邻的国家,他们都是世界上仅存的保留了自己悠久文化历史的古国,又是亚洲人口大国,有很多共同点,但是在国情上有很大差异。他们的生活习俗、观念信仰等等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特征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   为了探寻那神秘面纱之下真实的古国文化,十几位在上海的艺术家不谋而合走了一趟印度,他们都是资深的专业人士,平均年龄已超半百,虽然现任的职业有些不同:职业画家、教授、优秀的设计师和策划人,或者兼而任之,但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画家!其中大部分人在国外生活过、游历过,足迹曾遍及半个世界。   此次展览将展出艺术家们在印度之旅中所构思和创作的油画、丙烯、纸本作品等100余幅。在艺术家们敏锐的观察下,强烈的阳光、绚丽的光彩、光怪陆奇的宗教仪式、雄伟壮观的远古建筑、以及如蝴蝶般美丽的沙丽,通过艺术家在画布上的感性挥洒变得真实而又丰富,由此而呈现出最为鲜活的当代印度样貌。" 362,"2018-11-05 00:25:01","2010-03-20 ~2010-04-06 零点时分——《2010当代艺术展》",2010.03.20~2010.04.06,1669,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42 件",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2008年可以说是当代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之年,在这一年中国举办了标志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这很像日本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以及1988年的韩国汉城奥运会,都是一种国家形象广告,中国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国力增长也达到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而恰恰也是在这一年,无论欧美大国还是亚洲近邻都开始警惕中国的迅速崛起,同时国际上也出现了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对于中国的集体遏制态势。   中国当代艺术自1979年的“星星美展”开始,也经历了三十年的曲折历程,从1991年“后89”在海外首次亮相直至2008年奥运会以前一直是国际艺术界关注的“话题之王”以及艺术市场追逐的“概念板块”。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08年之前的中国当代艺术就像一场散不了的宴席,是一种混合着传统文化幽灵、意识形态遗迹、后殖民趣味和市场投机的集体狂欢,波普化的毛泽东、文革、红卫兵等“中国符号”成了大多数中国艺术家在国际展事中扬名立万的集体策略,共同的趣味与图像风格成为在艺术市场上明显的识别标志,这点很像是小时候“打群架”,其根源无外乎个体还不够强大。   而这场看似不散的宴席也终于在奥运之后以及随之而来的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到来之时嘎然而止,其实早在2007年某些经验老到的欧美藏家就已经在最高点抛售手中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了。相当于英国当代艺术核反应堆的泰特美术馆就曾在2007年初举办过没有一位大家熟知的明星大腕的中国当代艺术展,明确地提出了“中国疲劳症”。英国艺术大鳄萨奇也赶上了末班车,在2008年将才收罗几年的中国藏品整场抛售套现一个多亿。就连信誓旦旦在中国建美术馆的比利时大收藏家尤伦斯也在半遮半掩地陆续出售手中的藏品。这说明中国当代艺术作为近20年来在国际艺术市场异军突起的一匹被热钱追逐的黑马已经开始失宠了。   中国当代艺术终于开始真正回归到“个人时代”了,在最火的那些年里,一些长期独立保持个人风格的艺术家们常常被市场推到了一边,没有人关心那些真正来源于艺术家内心的感受和自身的经验,大家都去追捧那些一眼就能辨识出来的“中国当代艺术”,而三十年的风光却并没有在欧美国家级的美术馆中留存几件像样的终极收藏也就说明了那种虚假繁荣的水份和浮夸。我们造就了很多拍场的明星和排行榜的大腕,却没有涌现出真正为世界当代文化与视觉艺术贡献独特经验与价值的真正艺术家。   令人欣慰地是在这样一个展览中,我们没有在看到那被滥用的中国符号和过度阐释的传统文化,看到的是艺术家们丰富而彼此有别的内心世界,可以触摸到那些浸润着艺术家情感的画面肌理和安于日常劳作的诚实笔触,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艺术终究应该是个人化的,艺术所要证明的也恰恰应该是每个生命个体的价值。   零点总是一个关于时间的隐喻,它既是结束又可以是开始,当一场集体狂欢的盛宴终于结束的时候,那种回归个体的离散不能不说是一种更为良性的开端,我们必须向近二三十年来始终坚持个人探索不随波逐流的艺术家们致敬,因为抗拒乔装打扮成先进生产力推手的资本势力远比抗拒傲慢的意识形态权力更为艰难,中国当代艺术板块的消解就是一种正常的回归,于艺术是好事情,于艺术家个人也是好事情,我们也由衷地期待着中国艺术界真正出现一些真实而强大的个人,那才能真正对人类的文化和世界的艺术产生价值深远的贡献。 参展艺术家: 董重 顾振华 黄庆 计文于和朱卫兵 蒋正根 金阳平 康剑飞 李山和张平杰 李小镜 罗辑 孟禄丁 宋光智 童雁汝南 王家增 于幸泽 吴文星Chris Gill Christophe Demaitre" 363,"2018-11-05 00:25:02","2010-01-31 ~2010-02-19 心境——蔡玉龙艺术展",2010.01.31~2010.02.19,1431,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100 件",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2010年1月31日,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将举办“心境”——蔡玉龙艺术展。把蔡玉龙的艺术展用《心境》来命名,起码有这么几层含义:   1、艺术是“心”的艺术;而由“心”形成的心境是一切艺术的最高境界。心境也是艺术家静观明心察悟世界层层妙意后的艺术归宿。 2、“心境”与“心经”有些谐音。在蔡玉龙长期的艺术探索中,把《心经》熟读在心,并与之心性相应。蔡氏的艺术过程是一个修心的过程。事实上蔡玉龙已将他的艺术行为衍化成了一种日常行为和一种日常态度;也就是说,艺术已被他转变为一种存在的方式,这又是一种境界。   3、“心境”的“心”与新旧的“新”又有些谐音。新是一种追求,是一种探索,更是一种实验。可以说“追求、探索和实验”是蔡玉龙艺术境界的真实写照。   蔡玉龙的作品似乎更多地蕴涵着表现主义的艺术情愫,以及在这种情愫背后遁隐着的某种人文主义悲悯情怀。从他的作品里不难看见:那些神奇的线相互间自由穿插与交织时,仿佛有一股脉流在你胸中涌动,激起你情感的波澜,从而幻化出清新而绮丽、辽阔且幽深的艺术境界。看蔡玉龙书写于07年的六联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作品,就会有这种“由线生情”,再“由情生境”的视觉情感的产生,作品既暗含逶迤委婉的情韵,又迸发出一种荡气回肠的豪情。   从蔡玉龙漫长的从艺道路来看,他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蓝本,在长年累月的书写中观照着生命,也观照着自我的本性,这其实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他把自己的悲悯之心注入到他的作品中,使得他的作品达到了某种精神层面的高度。这就是为什么他的作品总能在豪爽辽阔之中不乏清新圆润之气、总能引发我们的情感共鸣的原因。   蔡玉龙之所以能在笔与纸的天地里彰显艺术的本质,说到底是由他的艺术态度决定的,他是站在人性和生命的高度去驾驭艺术。这样的艺术的态度,就自然形成了蔡玉龙艺术“气势横溢与悲悯情怀”叠加的艺术特色。   这是一个人的心使之然,这由此形成了他的艺术“心境”。" 364,"2018-11-05 00:25:04","2009-04-17 ~2009-05-03 重影:李青个展",2009.04.17~2009.05.03,2885,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10 件",西班牙国际文化艺术基金会,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将于2009年4月17日至5月3日展出“重影:李青个展”。1981年出生的李青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2005年南京博物院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艺术三年展上,一组名为《大家来找茬》的系列作品使他获得了最初的赞誉并从此崭露头角。与所有中国新一代艺术家面临的问题一样——如何处理固有的社会现实经验与逐步加深的全球化体验之间的摩擦与融合,李青的作品在关注以上问题的同时也没有放弃对艺术史内部逻辑的思考,尤其是对绘画本体性的连续追问。最初的“找茬”系列在富于游戏感的形式之下对于画面机智并具反讽意味的处理将观者带到关于艺术和现实经验的双重思考之中,藉此我们可以说李青重启了绘画与观者之间的互动模式。目前,这一系列里的作品之一《婚礼》正在伦敦萨奇画廊一个名为“革命在继续:中国新艺术”的展览中展出。 李青对于“互动”模式的探求进而体现在他对绘画行为本身的实验。相对于以往的“找茬”,在新的名为《互毁而同一的像》系列作品之中,显得更加极端和具有观念性,他将两件尚未干透的画面进行粘合,然后再分开,从而产生出两张全新的图像,粘合的行为本身是破坏性的,却导致了图像之间的“同一”。李青还把对绘画语言探索的经验开拓到新的媒介,名为《乒乓》的录像装置将“互毁”这一行为交由观众实施,从而使观众参与到作品有关文明之间的冲突与渗透主题的阐释过程中,这也正是展览的主题“重影”的寓意所在。 本次展览除了展出《找茬》、《互毁而同一的像》等系列性的绘画,还将展出录像、装置、摄影等多种媒介的创作共计30余件,您将能够深入认识这位将观念与语言进行了罕见而出色结合的中国最新一代艺术家中的代表性人物。" 365,"2018-11-05 00:25:04","2009-02-27 ~2009-03-05 “进化?”——当代艺术展",2009.02.27~2009.03.05,1397,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35 件","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国家美术》杂志社","2009年2月27日—3月5日,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将举办“进化?”广发当代艺术展。本次展览由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和《国家美术》杂志联合主办,并得到了广东发展银行的大力支持,此次参展的艺术作品出自成都、杭州、广州、上海四地的十多位当代艺术家之手。他们大多具有良好的学院背景,一直潜心探索自己的艺术道路,并形成了各自成熟的艺术面貌。近两年,主办方通过走访、比较、筛选,最后圈定此次参展的艺术家,他们无疑是成都、杭州、广州、上海四地最具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代表着南方当代艺术新的发展方向。经过近半年的精心筹备,在金融危机、市场低迷的当今,让我们更为冷静客观地评估中国当代艺术,就如同此次展览的主题——“进化?”答案、疑虑或者思考、欣喜值得我们每个人细心品味。 2008年末,贝拉克•奥巴马当选第56届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这一历史的伟大进步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讯号——“改变”的时代已经到来。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人历经灾难与荣耀。2009年会是恢复经济的变革之年,走过风雨30年的中国经济巨轮将在风浪中驶向未来。紧接着的上海世博会又会吸引全世界的注目,想象一下黄浦江畔那如水流溢的世博会建筑,让人不免对新时代充满期待。 此次展览或许本身就是质疑、答疑和再质疑、再答疑的过程,或许就是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和再寻找、解决问题的进程。在绘画样式、视觉趣味、绘画性、图像主题等多方面的全新发现,站在更为理性的角度上对中国当代绘画的艺术水平进行更为合理的评估。此次参展的艺术家大多都有良好的学院背景,这可以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善于梦想是他们大步向前、特立独行的坚实基础,艺术是他们的唯一信仰,而信仰的力量更成为他们继续前行的巨大动力。希望这次展览在带给我们不凡视觉盛宴的同时,也会引发不同寻常的艺术思考和新的艺术方向。" 366,"2018-11-05 00:25:07","2009-02-15 ~2009-02-24 《他者》—陈源初个展",2009.02.15~2009.02.24,1386,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15 件",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开幕时间:2009年2月15日 下午4:30 展览时间:2009年2月15日至2009年2月24日 展览地点: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展览地址:上海市虹口区多伦路27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10:00——17:30(周一闭馆)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将于2009年2月15日举行“他者——旅美艺术家陈源初艺术作品展”,这也是艺术家在国内举办的首个个展。 陈源初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去了美国,在那儿一呆就是三十年。艺术家曾经说过一句话:我只用过自己的眼睛。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我们都会看到一双模糊、朦胧的眼睛,这个所谓的“他者” 似乎一直在注视着什么,思考着什么,他的作品大多好像底片叠加,每幅作品都由多个场景和片段组成,复合多元主义是其的主要特点。 陈源初的绘画作品从一个比较直观的角度表现了这种具象世界中的支离破碎的纷杂复合状态。他的作品试图在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艺术家看来,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在他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文明世界——钢铁建筑,高速公路……;与之并行的我们称为是自然的景象——森林,山川,各种动物……;整个画面就像一个切面,在某个相同的时刻,纵向的穿过了若干个平行世界。没有任何的主次顺序,也没有任何被确定下来的感知主体。在他的画作中你甚至不能确定何为背景:一座吊车被制造出之后也可以成为一件存在的感知主体。而人也可以被认为是吊车的背景。亦或以吊车为背景,以动物作为感知主体去感知人与吊车的存在……如此循环往复下去,呈现在观者的眼前是一种在平行世界中的复合性构成。 从画面上来看画家并不打算过多的去解释这些平行世界之间的联系,而是更多的留待观者自己去体察这些关联——站在不同的维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在这一点上,作品表现出的姿态是开放的,没有确定指向的。而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作品又是确定的:它在表达多种平行世界的复合性以及关联性。 " 367,"2018-11-05 00:25:10","2017-07-07 ~2017-07-13 中士闻道—王颜山书法作品展暨《襟岫山馆辑稿》首发",2017.07.07~2017.07.13,920,淄博书画院美术馆,"60 件","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 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7月7日下午2点30分 问道——淄博书画院·书画讲堂《学书习字 吾以观复》主讲 王颜山先生书人自叙—王颜山书法作品展前言 岁月不居,在读书与写字的漫漫道途之上,使我有了对于汉字渐次深入的认知与体察,并将方块形汉字认定为中华先民的第五大发明。在长期的汉字抄写之中,越来越执着地认定,中华汉字绝非只是语言文字符号,而是涵蕴着博大精深的历史人文信息和用之无尽的艺术元素。汉字是中华先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是中国之所以屹立数千年不骞不崩的文化基石。因此,我这个老年书人对于汉字和文字书写越来越感到谨敬,对它虔诚膜拜。 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它在汉字书写基础之上以意象思维将其形体构架、线条姿势以笔墨幻化的方法形成独特的书法艺术,这种艺术升华所生成的产品便是书法作品。 我自青少年时代即以缮书谋生,长期的职业劳作发展成为我终生的生活内容与生命意识。然而,我在大量的书写日课之中,规矩意识大于艺术才思,因此这种经历与劳作基准便早已决定着我的书品性情。现代中国人笼统地将中国人古来的写字纳入所谓“书法”范畴,那么,我这个年长的写字者在几十年前便顺理成章地走进书法家队伍。回首既往,得失平准,当下心安。所幸者我坚持书字与读书并行,诗文积蓄便自然而然地滋养与抬升着书艺品格。为着自持自励,为着文友的鼓动与鞭策,我只能继续读书、写字,增益学识,加深思考,留下痕迹,不违平生。承蒙淄博书画院同仁文友热诚善爱,为我筹办这次展览,感佩慌恐之余,也有压力,深恐书品不逮,有污青眼,徒叹奈何!为坦明此时之心迹,诚做如下之言语:“学而时习”乃我日课,“嘤其鸣矣”为我友声,“问道解惑”是我期冀。还是那句老话:若得指教,则云幸甚至哉!" 368,"2018-11-05 00:25:11","2016-09-28 ~2016-10-08 新齐风——齐辛民艺术研究中心首届中国画高研班师生作品展",2016.09.28~2016.10.08,923,淄博书画院美术馆,"80 件",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参展画家:导师齐辛民、徐德叁(助教)、刘光辉(班长)、郑学东、王世国、徐国华、成华、徐金、岳俊、王霄、李爱华、翟霞、王玉支持媒体:央视书画频道、央视国学频道、央视收藏天下频道、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雅昌艺术网、新浪、搜狐、网易、中国美术家网、人民美术网、中国画在线、中国画家网、大画家网; 369,"2018-11-05 00:25:11","2015-11-06 ~2015-11-15 第十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全省优秀美术作品大展淄博巡展",2015.11.06~2015.11.15,830,淄博书画院美术馆,"40 件",山东省文化厅,  第十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全省优秀美术作品大展淄博巡展11月6日至15日在淄博书画院美术馆开展,100余幅各门类美术精品亮相淄博。  山东文化艺术节是山东省重要的文化节庆活动,全省优秀美术作品大展是今年其中的重要活动内容,山东省文化厅首次将美术作品展览纳入“山东文化艺术节”之中,旨在展示近年来全省美术创作优秀成果,推出美术创作人才,打造山东区域内最有权威性、导向性、示范性的常态化美展平台,引导和推动山东美术事业健康发展。此次来淄展出是山东省内巡展的首站,由山东省文化厅主办,山东美术馆、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淄博书画院协办。  据了解,淄博市在第十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全省优秀美术作品大展上大获丰收,40件作品入选,其中中国画作品15件,油画5件,书法作品20件,入选数量和质量在全省各地市中位居前列,获得历史性突破。 370,"2018-11-05 00:25:12","2014-09-09 ~2014-09-17 艺道天成——齐辛民中国画作品展",2014.09.09~2014.09.17,1550,淄博书画院美术馆,"50 件",淄博市委宣传部、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9月9日上午,淄博书画院美术馆内人头攒动、熙攘往来。一幅幅或童真童趣烂漫多姿,或点染恣肆气势恢宏,或灵气横溢寄情天簌,或浓墨重彩梦萦故园的画作,让往来者啧啧赞叹,眼界洞开。由淄博市委宣传部、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淄博晚报社、淄博书画院、北禅画院承办的“艺道天成——齐辛民中国画作品展”在此隆重举办。中共淄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利民,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庆盈,以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我市书画艺术界知名人士出席了开幕仪式。 开幕式上,郭利民部长代表市委、市政府,向画展的开幕表示衷心的祝贺。他充满激情地介绍说,齐辛民先生是国内颇具影响力的著名画家,他的大写意花鸟画以大刀阔斧的笔墨气度,简括朴拙的传神造型,鲜明夺目的特色,浑朴大巧的意境营造,形成独树一帜的“齐家样”,赢得了世人的瞩目。欣赏和阅读齐先生的画作,无论是他生辣的笔意里,还是包含稚趣童真的意境中,都能让人感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对正气的讴歌,对传统的敬畏和对艺术的不懈探索。这种严谨扎实的创作态度,必将成为年轻书画家的楷模。 郭利民指出,艺道天成——齐辛民中国画作品展,是齐先生中国画全国巡展后对家乡父老的一次汇报展览。今年以来,齐辛民中国画展先后在北京、成都、西安、深圳、杭州等地成功举办,所到之处好评如潮,得到了全国美术界的高度关注,《中国文化报》等国家级、地方媒体和国内知名书画专刊纷纷专题报道。他在以深厚的艺术感染力和人格魅力赢得同道敬重的同时,也为家乡淄博赢得了光耀。齐先生虽年逾古稀,但仍以健硕的状态活跃的思维,以自己的笔墨方式,植根于民族一再变法求新的土壤里,创造着不凡的成就。 郭利民最后强调,齐先生是一位士生土长的从淄博走向全国的著名画家,淄博的地域文化滋养了他,哺育了他,成就了他。时值中国(淄博)第四届书画艺术品博览月,市委、市政府将有计划的推出一批名人名家作品展,此次将齐先生作为市委、市政府推出名人名家系列展活动的重点作者向社会推介,便是本届书画月的重要举措之一,相信必一定会对淄博的文化建设、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产生积极的作用。 而后,著名画家齐辛民先生发言,对此次活动的主办方、承办方,以及亲朋好友们表示了诚心的感谢。他动情地说:“家乡淄博是我成功的基础,大树不管多高,都离不开它的根和土壤。特别是我们这些在北京的淄博画家,飞得再高,风筝也不能断线。我今年虚岁80,有一种倒计时的感觉,但是我不悲观,我生活得很充实,每天画画很乐观,特别是每当画出一张满意的画,更是感到无比的欣慰,无比的满足,我有信心今后会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向关心支持我的父老乡亲们汇报。”开幕式后,与会的各界人士计百余人参观了画展。此次展出的数十幅作品,从小品到四尺整纸,均系 齐辛民先生的近期力作。体裁除其惯常的大写意花鸟画力作外,有相当部分是以羊、熊猫、小狗、猫咪、仙鹤、鹅、奔马等为画面主体的,早已被人熟知,为人称道的作品。简约朴拙的造型,明艳悦心的色彩,恣肆纵横的笔墨,呈现出作者不可遏制的创作激情与深厚的生活积淀。人们流连于一幅幅作品前,或拍照或合影或品鉴,一位充满人格魅力的花鸟画大家的形象和他不平凡的艺术人生,在他们的脑海中次第丰满清晰,由心而生的感佩愈发浓烈,为淄博走出这样一位闻名全国的画家由衷自豪。 在画展现场,但凡齐先生出现的地方,都如“明星效应”般,是人群最为集中的地方。人们或上前问好祝福,或请求签字合影,或拿着收藏的作品请求鉴定,齐先生都真诚以待。亲切和蔼的笑容,中气十足的谈吐,让人丝毫感觉不到眼前的他已近耄耋之年,更绝难想象眼这批活力充裕、童真烂漫、雄健磅礴之作,竟是出自他的手中,可谓叹为观止。据悉,此次画展自今日起至(17日)日结束,历时(9)天," 371,"2018-11-05 00:25:16","2013-01-06 ~2013-01-09 老圃先生"草木本心"淄博五年展",2013.01.06~2013.01.09,1343,淄博书画院美术馆,"60 件",淄博书画院,浓浓五载情,拳拳寸草心——老圃先生"草木本心"淄博五年展将于2013年1月6号在淄博书画院美术馆开幕,展期四天,策展人殷艳秋欢迎大家拨冗光临。 372,"2018-11-05 00:25:17","2012-05-19 ~2012-05-25 朝鲜精品绘画展",2012.05.19~2012.05.25,1179,淄博书画院美术馆,"100 件",北京平壤画廊,"纪念金日成诞辰100周年及抗美援朝62周年朝鲜精品绘画展 初夏时节,百花绽放,暖风袭人,“纪念金日成诞辰100周年及抗美援朝60周年朝鲜精品绘画展”在淄博市拉开帷幕,这些色泽明丽、格调清新、洋溢着浓郁民族风情的精品画作,将为市民们带来一场涤荡心灵的视觉盛宴。 此次展览所有参展作品由资历雄厚的北京平壤画廊在其丰富藏品中精选而出,均为朝鲜近现代顶级绘画大师潜心创作的油画精品,代表了朝鲜绘画第一流的水准。近年来,朝鲜油画以其画工精美、风格典雅和价格低廉而成为艺术品市场的“潜力股”,具有投资小、回报大、升值潜力高的优势,已经日益受到国际市场的重视与追捧。朝鲜绘画,犹如一股清新迷人的温暖之风,在带给人们美好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带给人们珍贵的机遇。 希望此次展览能进一步促进中朝两国的文化交流,加深两国人民友好感情,同时也能够以画结缘,以画会友,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朋友提供学习与交流的高品味高质量平台。" 373,"2018-11-05 00:25:17","2008-06-11 ~2008-06-19 “国宝争辉”中国历代法书名画复制精品展",2008.06.11~2008.06.19,2350,淄博书画院美术馆,"600 件",淄博书画院 日本二玄社,"  这次展出的近600余件作品,是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和美国、上海、辽宁等博物馆馆藏的上万件作品中精选出来加以复制的。作品上迄晋唐,下至明清,囊括了多个朝代的艺术精华,其中有赵佶(即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阎立本的《步辇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作品。据展览负责人介绍,这些作品从尺寸、色调、材料到量感、笔力,分毫不差地表现了原画的神韵,可以说达到了划时代的复制效果。书法泰斗启功先生也认为这批复制品虽然不是原迹,是“下真迹一等”,但从他们的艺术效果上讲,应该说是“与真迹平等”,而且从利用价值上讲,它们足可称“上真迹一等”。   据了解,上世纪30年代,由于战乱,故宫文物南迁,其中大量的国宝文物被迁往台湾。由于这一特殊的历史原因,观众难得一见这些经典原作。无疑,此次展览为市民提供了一次沉醉于名画名品之林的契机。         开放时间:上午 10:00~下午:5:00" 374,"2018-11-05 00:25:20","2016-01-31 ~2016-02-16 播芳六合 喜迎G20—钱大礼蔬果迎春作品展",2016.01.31~2016.02.16,823,唐云艺术馆,"50 件",杭州名人馆(唐云艺术馆),"为喜迎新春佳节,由杭州名人馆(唐云艺术馆)主办,西泠印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播芳六合 喜迎G20——钱大礼蔬果迎春作品展”于2016年1月31日下午2时在唐云艺术馆开幕。 “蔬果王国”中的耄耋老人钱大礼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西湖更是传承着数千年来杭州人民创造的文化精髓。生活在西湖之畔的耄耋老人钱大礼先生,1927年出生于翰墨世家,是“西泠五老”之首,著名书画家。 钱大礼先生对于蔬果题材情有独钟,且在这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创作题材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其创作以轻松自如之态砚田耕耘,其画主静而清,其蔬果题材之广,表现之丰,体微之深,正是他浸淫蔬果王国之中,与芸芸蔬果心通,所以能妙笔生花,自成一家。 “播芳六合 喜迎G20----钱大礼蔬果迎春作品展”展出钱大礼先生蔬果作品共计五十余件,先生用自己创作蔬果臻品与广大艺术爱好者一同喜迎佳节。观其作,彷如闻到阵阵蔬果之香,真可谓雅俗共赏,富有情趣,不得不叹服钱老先生扎实的传统功底以及深厚的学养。 迎春雅集各见功力 开幕式后,迎春雅集在唐云艺术馆进行,钱大礼先生与西湖画会成员凌中翔先生、章耀先生、余久一先生、金心明先生、陈经先生、吴涧风先生一同品茗,切磋艺事。这是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聚会,也是各年龄艺术家创作交流,各抒艺术情怀的佳时,雅集氛围融洽雅致,展现了当代浙派绘画艺术魅力。 “播芳六合 喜迎G20----钱大礼蔬果迎春作品展”的成功举办丰富了杭城百姓群众的业余文化活动,丰富了西湖文化内涵,也为建设幸福和谐杭州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展览将持续到2月19日。 唐云馆新春送福 大礼送大“礼” 唐云馆结合本次展览,在农历新年初一至初三(2月8日—10日)三天,设置了新春抽奖活动:每天设置2份幸运奖,抽到幸运奖的观众,将获得由钱老亲笔书写的“福”字;其他参与抽奖的观众也将获得唐云馆送出的新春礼品。" 375,"2018-11-05 00:25:23","2015-05-08 ~2015-05-15 徐嘉炀现代水墨作品展",2015.05.08~2015.05.15,1141,唐云艺术馆,"80 件",中国国家画院,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徐嘉炀现代水墨作品展5月8日在杭州唐云艺术馆开幕。中宣部原秘书长、中国政研会副会长官景辉,新华社驻香港分社原副社长、浙江大学原党委书记张浚生,全国政协委员、花鸟画家何水法,上海新冠文化艺术馆艺术总监龚冠华,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副会长李新华,杭州名人纪念馆馆长吴晨,清风明月艺术空间董事长辛京花等嘉宾主礼开幕仪式。  香港艺术家徐嘉炀,先后任中国画研究院(现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第九次代表等职。其具备深厚传统笔墨基础,并深入学习吸收西方美术观念,自创一家的画风享誉海内外。活在当下,徐嘉炀希望作品除了承袭古圣贤留下来的艺术宝库外,同样重要的是艺术必须源于生活,呈现当代的气息,让物质化的都市注入一股清泉。 376,"2018-11-05 00:25:27","2011-09-29 ~2011-10-08 秋山问道——茹峰山水作品展",2011.09.29~2011.10.08,2106,唐云艺术馆,"50 件","浙江画院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据悉,本次展览将展出茹峰近年创作的50余幅水墨山水作品,呈现他供职浙江画院后苦心孤诣的艺术历程。 此次展览以“秋山问道”为主题,一则体现了茹峰师法自然的艺术追求、力求在自然的客观物象中需找艺术的新起点。也反映了他“道,可道,非常道”的人文精神世界,试求在简朴的笔墨语言中探索人文化的精神寄托。另则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次展览主要是本着学习和交流的目的,浙派水墨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名家云集。希望通过观摩展览,听取各位老师、友人的建议和意见。" 377,"2018-11-05 00:25:27","2011-08-10 ~2011-08-31 湖上和风——许宏泉画展",2011.08.10~2011.08.31,1938,唐云艺术馆,"40 件",唐云艺术馆,有这样一个人,他特立独行的出现在各种与绘画搭边或不搭边的好玩场合。他画画,写文章、编杂志,出版过十余种著作,在文学界玩的风生水起;他作学问、出入拍卖场,收藏三百年文人翰墨;他唱京剧,交往南北名伶,俨然资深票友。他就是对一切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的“玩客”——许宏泉。在这个荷花盛放的季节,“玩客”许宏泉再次来到杭州,带着他近年来创作的花卉作品四十余件,在南山路45号的唐云艺术馆举办为期半个月的“湖上和风——许宏泉画展”。展出作品以荷花为主,水晕幻化、墨韵缥缈,荷花隐见其间,鲜妍含情,充满浪漫而超逸的自然天趣。8月10日晚19点举办的开幕式也充分展示出艺术家随性不拘的品味,风和月淡,湖光塔影,来自各方的嘉宾,看画、交流,并即兴献上京剧、越剧、昆曲、评弹等表演,一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艺术享受。艺术家们还将现场在丝绸上作画,并由设计师设计剪裁成优美的服饰,让你亲眼见证艺术是如何变成生活的一部分的。许宏泉1963年生于安徽和县。现居北京。涉及文学写作、艺术批评、书法绘画、鉴定收藏。主编《边缘•艺术》、《艺观》等刊物。著有《戴本孝》、《留云集》、《乡事十记》、《燕山白话》、《一棵树栽在溪水旁》、《醉眼优孟》、《边缘语录》、《管领风骚三百年》(八集)等。 378,"2018-11-05 00:25:31","2010-05-28 ~2010-05-31 “丹青何患无知音”杨文仁杨凌波画展",2010.05.28~2010.05.31,2076,唐云艺术馆,"50 件",杭州市文联、杭州市美术家协会、杭州画院、山东画院、山东美协,"  由杭州市文联、杭州市美术家协会、杭州画院、山东画院、山东美协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丹青何患无知音——杨文仁 杨凌波画展”将今天上午10时在位于西子湖畔的唐云艺术馆开幕。   杨文仁、杨凌波是一对画坛父子,在草长莺飞的江南五月携手来到风光旖旎、人文荟萃的“人间天堂”杭州,在这座诞生过诸多大师名家的历史文化名城举办画展,其意义自然不同寻常。   杨文仁先生擅长花鸟、人物、兼作山水,工书法、篆刻、诗词文赋。他14岁获国际少年美术比赛一等奖,16岁考入山东师范学院美术系,17岁开始在当时的著名美术刊物《连环画报》发表作品并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画册,艺术上可谓大器早成。之后历届全国美展均有作品参加,并多次在全国重大美术书法活动展中参展,曾分别荣获一等奖、金奖、银奖、特别奖等,有数十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悉尼市政厅、日本首相等收藏。1991年中央电视台曾专题介绍“杨文仁的艺术世界”,他创作的国画《幽兰》还由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给来访的日本首相。出版、发表作品上万幅,个人专著百余钟,包括人物、花鸟、山水、书法、篆刻、年连宣、油画、版画、水粉、素描等等,涉猎广泛,成果显著,可谓集腋成裘蔚为大观。   上世纪60年代作为学子的杨文仁先生有幸得到去山东办展、讲学的潘天寿、李苦禅等国画大师的指授,使其受益终生。潘天寿大师的“不求三绝,但求四能”的谆谆教导,被他视为毕生奋进求索的座右铭。他崇尚杭州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底蕴,对浙派大师之作手摩心追,景仰久矣。“文革”内乱使他痛惜来杭州拜师访友、湖山寻梦的夙愿。   杨文仁先生生性情笃诚、内敛,喜简静、清寂,淡泊守道,而不慕荣利。上天恩酬他以勤奋之志治艺向学,故艺术上可见其数十年苦学励志,纵横涉猎,上下求索而呈现于笔端的深邃蕴涵;自言“自浸墨淫染六十余载,追习经典,遥契前贤,探其要领,析之精义,寂寞耕耘,从不怠惰。”他主张“书画之道,宛若其人,所蕴涵学之深浅,才之庸俊,气之刚柔,习之雅郑,皆现笔端,凡高雅低俗之别,唯当由其作品阐释,位高爵显之士,闾巷岩穴之人,识与不识,均应以此砥砺。”   杨文仁先生虽任中国国学学会终生名誉会长,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美协顾问(原副主席),山东画院艺术顾问等职,然他“惶于闹市,乐在恬庐”。谨守艺术的真善美,以“笔耕不缀”而“忘怀得失”。著名美术评论家刘曦林先生评价他的画作时说道:“笔墨精到,章法妙绝。”并说:“观其艺术学养令人佩服。”而年将古稀的杨文仁先生认为这是名家对自己的认可和鼓励。自言“虽累筑万卷纸,却难逾百尺竿,尚至耄耋,厚积再发,或见颖端。”   这次杨文仁先生携子杨凌波及由杨文仁先生创作画稿、由其夫人著名鲁绣艺术家尹延丽女士刺绣而成的精作数幅一并展出。我们可以从他们精选的这些力作中,去品味“笔墨精到,章法妙绝”的中国画传统意义的精髓体现。   杨凌波为70后的青年画家,自幼受父亲的熏陶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自然滋生了绘画艺术的种子,他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作品曾两次入选全国美展。创作的国画、连环画曾获山东省美展三等奖。近些年来专攻山水画,兼习书法、篆刻、诗词,山水画从《芥子园》画谱入手,上溯宋元诸家,下承“四王”流风余韵,近取黄宾虹等近现代名家之菁华。将“北宗”之气势与“南宗”之笔墨有机结合,讲求点线面的匠心组合和厚重而不失空灵的韵致,将天人合一、和谐无为的绘画精神作为美学追求,努力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走出一条新的自家面貌。固观其新作,健笔纵横,云烟四起,元气淋漓,息新韵足,渐悟笔墨之三昧,颇具一些“名家风度”与“大家气象”了。刘曦林先生观后嘉许:“来日必有大成”,对其寄予厚望。在绘画艺术上画家杨凌波正处在年富力强的“喷发期”、“上升期”。盼他未来创作出更多令人面目一新的“代山川立言”之精作。   此次展出的数十幅国画精品相信会给同仁及识者留下美好的印记,也相信这对画坛“父子兵”会给我们不断续写新的“丹青佳话”。" 379,"2018-11-05 00:25:31","2010-03-08 ~2010-03-12 浙江省第九届女花鸟画家作品展",2010.03.08~2010.03.12,1760,唐云艺术馆,"228 件",浙江省中国花鸟画家协会、浙江省女花鸟画家协会,"  “浙江省第九届女花鸟画家作品展”将于“三八”妇女节当天,在恒庐美术馆开幕和唐云艺术馆同时开幕。共展出作品228幅。   浙江是传统的中国花鸟画大省,不仅拥有众多的作者,且整体水平也处于国内的领先地位。近年来年轻一代的花鸟画家已成为浙江省花鸟画队伍的主流,特别涌现了一批女花鸟画家作者,由于今年参展的作者越来越多,因此画展只能分成两个展区展出。   展览于本月12日结束后,应衢州市委宣传部的邀请,将于本月15日在衢州博物馆展出。" 380,"2018-11-05 00:25:34","2009-12-03 ~2009-12-10 帘卷西风—陈滞冬画展",2009.12.03~2009.12.10,1520,唐云艺术馆,"40 件",浙江画院、《中国花鸟画》杂志、浙江中国花鸟画家协会、杭州市艺术品经营行业协会、浙江艺术网,"  由浙江画院、《中国花鸟画》杂志、浙江中国花鸟画家协会、杭州市艺术品经营行业协会、浙江艺术网主办的“帘卷西风——陈滞冬画展”将于2009年12月3日下午三点在杭州唐云艺术馆(杭州市南山路45号)开幕,展览共展出陈滞冬作品40余件。   陈滞冬出生于四川成都,早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师从著名艺术家陈子庄,后又师从晏济元学习工笔花鸟画和重彩山水画。陈滞冬是一位学者型的画家,他不仅对中国的绘画和书法有长期的实践和丰富的体验,而且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有较深的造诣和系统的研究,集书法、绘画、艺术史论等专业素养于一身,在传统的基础上融汇西方美术的背景,以宽广深邃的视野推动当代中国画艺术的发展。   陈滞冬对文人画有着精深的见解,主张在汉唐传统中复兴中国画的恢弘气度。他着力从六朝、唐宋绘画中去寻找创作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息。画面所具有的高雅脱俗、雍容华贵的情趣和气度,寄托着他对自然和生命的友善与关爱。" 381,"2018-11-05 00:25:34","2018-01-21 ~2018-01-25 “古风今韵”—杨成河中国画作品展",2018.01.21~2018.01.25,681,山东省文化馆,"60 件",山东省美术家协会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 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淄博市美术家协会,"“古风今韵”—杨成河中国画作品展将于1月21日在山东省文化馆举行,欢迎各界朋友届时莅临观展。展览开幕式将于1月21日11:00正式举行,精心为观展宾朋准备了抽奖环节。 奖品:五件山水作品 杨成河艺术简介: 杨成河,笔名长河、金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副秘书长,淄博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齐风画院副院长,淄博民进开明书画院院长,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1967年生于山东淄博,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 近年作品参展获奖情况 作品《雨过瀑声喧》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泰山之尊•2015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 作品《祥云清音》荣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翰墨齐鲁•2015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 作品《云壑清音》荣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2015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 作品《古风今韵》荣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2016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会资格作品(最高奖)。 近年来,作品先后参加“唐诗画境”—2015中国书画名家创作展、“宋词画韵”—2016中国书画名家创作展、“水墨中国”—2016全国名家邀请展、2016山东首届山水画学术大展等多项展览,得到艺术界、收藏界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与好评。 2017年8月,“古风今韵”—杨长河中国画作品展在淄博开元美术馆成功举办。" 382,"2018-11-05 00:25:35","2017-11-02 ~2017-11-06 “一脉芳华”花鸟画作品展",2017.11.02~2017.11.06,584,山东省文化馆,"150 件",山东省文化馆,"  “一脉芳华”刘玉泉教授师生花鸟画作品展览于11月2日在山东省文化馆开幕。   此次展览展出刘玉泉及其36位学生的花鸟画作品共150余幅,题材与形式丰富多彩,既是一次精彩的花鸟画展览,也是体现教与学意义的一次综合展示。   “一脉芳华、承体开新”是刘玉泉在多年教学中传达的对于中国画及其花鸟画艺术的传脉观念。   他表示,“继承不等于重复和沿袭古人、古法、古意、古情、古趣、古境。继承的真正内涵应该是创造。新观念的产生和新造型意识的呈现,并不意味着与中国画及其花鸟画艺术传统的割裂,而恰恰是具有辉煌意义的继承。”" 383,"2018-11-05 00:25:37","2016-10-29 ~2016-11-03 “大美寻源”卫德章中国画山水作品巡展",2016.10.29~2016.11.03,560,山东省文化馆,"80 件",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山东省美术家协会,"  “大美寻源——卫德章中国画山水作品巡展”与2016年10月29日上午10:30在山东省文化馆隆重开幕。画展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山东省文化馆、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美术创作中心承办。出席本次展览的开幕式嘉宾有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中心主任杨华山 ,山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郭兆信,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王久祜,王风胜、李建军、王红勇、刘志敏、张有兴、王磊等艺术家出席开幕式。  本次巡展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大美寻源”系列展之一,展出卫德章先生的山水画作品109副,以其近五年在陕北写生、创作的作品为主,也包括了部分早期创作的笔墨“点子”系列作品,是画家创作历程的集中展示。  卫德章先生是美术界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多年来,他以陕北高原为创作题材,在扎实厚重的传统笔墨基础上,通过借鉴油画的表现技法,以及长期的写生提炼,形成了厚重朴拙、苍茫浑融的山水画创作风貌,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他在山水画创作方面取得的成就,受到了邵大箴、刘大为、薛永年、杨悦浦、刘曦林、王镛、孙克、尚辉、杨华山等艺术家和评论家的高度肯定。卫德章先生是山东烟台人,这次的展览是他向家乡人民的一次汇报展示。  卫德章的山水画创作,在题材、章法、构图、笔墨等方面都有自己个性化的探索追求。他以陕北黄土高原景观风貌为创作母题,黄土地的浑厚、苍茫,土塬、沟坡、田园、丘地等朴素景象无不传达出纯朴、亲切的情怀;也反映了黄土地人们的勤劳和坚守。以及从当代西北黄土高原的变化中展现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成果,折射出现代人的生活风貌和精神境界。这种创作上的风格特征,既来源于卫德章早年接受的学院训练,面向经典,继承精粹,笔墨技巧扎实;也源于他多年来坚持写生,面向现实,扎根生活,探寻独具个性的图像语言;更源于我们身处的伟大时代,朝气蓬勃,精神昂扬,洋溢着巨大的感召力与力量感。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出至11月3日。" 384,"2018-11-05 00:25:40","2016-08-14 ~2016-08-18 大写至道—庄毓聪大写意花鸟画全国巡回展(济南站)",2016.08.14~2016.08.18,632,山东省文化馆,"100 件",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画院,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画院联合主办的“大写至道”——庄毓聪大写意花鸟画全国巡回展(济南站)将于8月14日在山东省文化馆开幕。展览共展出当代大写意花鸟画画家庄毓聪近期作品百余幅,全面反映他近年来的创作心路历程以及对中国画写意精神的坚守、追求和探索。开幕式当天,庄毓聪个人大型画集《大写至道——当代大写意花鸟画家庄毓聪作品集》同时举行首发式。展览将持续至8月18日。 385,"2018-11-05 00:25:40","2016-07-19 ~2016-07-22 东方画卷——当代山东学术代表性艺术家作品展",2016.07.19~2016.07.22,686,山东省文化馆,"260 件",山东省文艺创作研究院、山东省文化馆、美术报,由山东艺术家(书画专业)学术委员会担任学术主持,山东省文艺创作研究院、山东省文化馆、美术报联合主办,山东典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济南明湖春晓艺术空间承办的“东方画卷——当代山东学术代表性艺术家作品展将于2016年7月19日在山东省文化馆隆重举办。此次画展将集中展出我省老中青三代百余位著名艺术家近期精心创作的包括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篆刻等在内的两百余幅书画作品,并精心制作成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篆刻四个精品长卷一并展出。这些作品基本反映了书画家们近期的艺术创作水平,充分体现了他们的艺术追求和审美理想。 386,"2018-11-05 00:25:42","2014-10-10 ~2014-10-12 “逍遥山水”顾平中国画展",2014.10.10~2014.10.12,1120,山东省文化馆,"100 件",山东演艺联盟、省文化馆、北京众合星悦文化公司,  由山东演艺联盟、省文化馆、北京众合星悦文化公司主办的“逍遥山水”顾平中国画展,将于10月10日至12日在省文化馆举行,展出顾平创作的近百幅山水、人物作品。其中,9月26日至28日,这些作品还将在山东乳山福如东海文化园画院展出。  顾平是江苏南通人,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画家、研究员,中国美协会员,书画风格自成一体,尤擅山水人物、墨竹、行书。他也是中国当代逍遥山水画的倡导者,主张文者应备鲲鹏气派、云霄胸怀和豁达坦荡的人生价值观,“我的作品注重表达人与自然融合相悦的镜像:天人合一。”  顾平说,山东是儒学发源地,孔子和孟子的故乡,因为这次要在山东办画展,自己特意新创作一幅作品《沂水春咏》,其灵感就来自于《论语·先进》篇中孔子与弟子的对话,画作描绘的正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意境。 387,"2018-11-05 00:25:43","2013-12-15 ~2013-12-15 大美墨韵青年画家水墨学术交流展",2013.12.15~2013.12.15,1646,山东省文化馆,"120 件",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山东省艺术馆,"  由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山东省艺术馆主办,大美墨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泸州老窖博大酒业承办,济南新世界珠宝古玩城有限公司、济南怡文轩文化艺术城、淄博开元文化大世界、青州市书画艺术城、山东惠海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山东名道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协办的“大美墨韵青年画家水墨学术交流展” 12月15日-19日,将在山东省文化馆(原山东博物馆)隆重举办。开幕式定于12月15日上午10点30分举行。本次画展力邀名家(按姓氏笔画排序)王晓辉、丘挺、石峰、张望、陈磊、杨声、范治斌、赵建军、姜永安、贾广健、韩璐、雷子人参加。  这次画展所邀请到的12位中国画名家,都是被学术界、收藏界所高度关注认可的,他们是优秀青年画家族群中的佼佼者,他们在“当代的、中国的”和“我的”艺术理念中不断锤炼自己,同时也在塑造和完善着一个发自“自我”心灵深处的时代语境。" 388,"2018-11-05 00:25:46","2018-01-06 ~2018-01-10 陈杰简书展(淄博巡展)",2018.01.06~2018.01.10,684,云龙美术馆,"60 件",山东省书法家协会  北京荣宝斋《艺术品》 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滨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在中国书法史的进程中,汉代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此间,汉字的书写由于 功用的原因开始向便捷和简易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其式样更是脱却了篆引的繁复和装饰的体征,从而出现了一种更适于书写的新型字体——“隶书”。对于周秦之际的书法而言,这的确的一次具有“革命”性的变化和新创。当然,就不同的功用而言,隶书尚有不同的样式,比如书于简牍之上的一类就被称之为“汉简”。而且由于急迫功用之故,大多的“汉简”都将文字草化,进而又形成了书法艺术中的一种特别的风格范式,其高古且又流便的意蕴与风尚,自上个世纪被大量发现以来,便引起了书家浓厚的兴趣。其飞动的气势、轻灵活泼的姿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为了“隶书石刻”的鲜活文本。人们从这些带有温度的墨色里,可以找寻“汉隶”的初心和缘起。这也是“汉简”最为宝贵的品格。   当代有好多书家对“汉简”多有借鉴,将其形质与精神“移植”在书法创作中去。但专擅“汉简”者稀,此盖由汉简之高古而致其“高冷”之故也。   而在我看来,来自山东的书家陈杰应该算是擅“汉简”的“行家里手”。他专研汉简有年,且多次出没于西北汉简的“故乡“,从学术研究到临摹创作,积腋成裘,多有会心。   有鉴于此,陈杰将其近年所书之“汉简”风格的作品公之于众,一为流布,二为请益,向方家学者,向广大观众。今承蒙陈杰抬爱,嘱余为序。不揣翦陋,谨述缘起,并与陈杰及诸君互勉。       王登科于琉璃厂 “陈杰简书展(淄博巡展)”将于2018年元月6日——10日在山东云龙美术馆展出。届时,欢迎大家前来观展!" 389,"2018-11-05 00:25:48","2017-09-30 ~2017-10-03 冠群芳——瓷•画六人展",2017.09.30~2017.10.03,1155,云龙美术馆,"80 件",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 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淄博电视台,"展览地点:山东云龙美术馆2号馆 本次参展的六位艺术家都是美术界青年主力,艺术思维开阔,传统功底深厚。他们远赴景德镇,现场创作,烧制。画家创作所用的瓷坯,全部是在全国拉坯大赛中获奖的师傅们手工拉制,器型多样,造型优美。加上画家们的精心创作,将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 前言 陶瓷、国画,国粹也,承载华夏数千年文化。陶瓷之韵在于天人合一,觅瓷土、拉坯体、施釉色、浴燚火,匠心独运,工巧天成,始得瓷中逸品。古有珠山八友,彩墨于其上,开千年瓷画之新境。今齐都画友六人,怀珠山之意,承齐风之韵,弄墨于瓷上,挥洒笔墨,借物抒怀,以丹青之笔赋陶瓷以水墨灵魂,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390,"2018-11-05 00:25:53","2016-10-30 ~2016-11-05 林维花鸟画精品展",2016.10.30~2016.11.05,1020,云龙美术馆,"90 件",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 “林维花鸟画精品展”于2016年10月30日上午11时在山东云龙美术馆隆重开幕了。 应邀出席展览开幕仪式的外地领导和嘉宾有: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文章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博士徐福山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院美术创作中心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杨华山先生;中华文化画报主编谌强先生;中国茶叶基金会副理事长郑德成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博士赵文江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北京东方山河画院院长洪潮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孟庆占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贾新光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院美术创作中心专职画家、博士张爱玲女士;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画家唐述云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臧家伟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院美术创作中心办公室主任、画家戚鑫宇先生;东营市美术馆馆长景宁先生等。 应邀出席展览开幕仪式的本外地领导和嘉宾有: 淄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树槐先生;淄博市政协副主席徐培栋先生;淄博市纪委常委王京海先生;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王东宏先生;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委书记、局长周茂松先生;淄博市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吕德民先生;淄博书画院书记、国家二级美术师杨宏志先生;淄博书画院副院长、著名画家杨子江先生;山东省新闻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淄博市中国画学会会长、鲁中晨报画院院长田根承先生;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方益鸣先生;全国文物艺术品鉴证专家、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陈旭先生;博元堂美术馆董事长路宏先生;淄博金晟云龙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国先生;本次展览的策展人王克栋先生;山东云龙美术馆馆长张弘玮女士等。 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林维老师的精品力作90幅,是林维老师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也为广大淄博花鸟画爱好者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林维老师用色用水方面颇有心得,用笔浑厚有致,朴厚无华,而表现力独具,其用墨大水吞吐,气息饱满,所描绘者华滋肥沃之地,血肉有情之物,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 开幕式结束后,观众朋友们满怀期待进入展厅,赏佳作、品艺术。山东云龙美术馆内人流涌动,看到展厅内林维老师的作品,艺术爱好者们赞声连连,更是引来众多观者在作品前拍照留念。 无疑,“林维花鸟画精品展”淄博站的展览取得了圆满成功,山东云龙美术馆这次新颖的展览陈设,也给淄博人民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为接下来11月26日在东营市美术馆的大型学术交流展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请大家继续关注2016年11月26日林维老师作品巡展之行第二站:“林维花鸟画精品展”(东营市美术馆)东营站。11月26日,相约东营市美术馆,让热爱艺术的我们不见不散! “林维花鸟画精品展”在山东云龙美术馆展至11月5日,敬邀观展!" 391,"2018-11-05 00:25:53","2016-03-26 ~2016-03-30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山东省青年中国画人物联展•淄博巡展",2016.03.26~2016.03.30,1139,云龙美术馆,"160 件",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文联、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省文物局、菏泽市委宣传部、临沂市委宣传部、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展览名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山东省青年中国画人物联展•淄博巡展 展览时间:2016年3月26日—30日 开幕时间:2016年3月26日上午10:00 展览地点:山东云龙美术馆1、2号馆(淄博文化艺术城三、四楼) 艺术指导:刘大为先生、冯远先生、张志民先生、孔维克先生、梁文博先生 参展艺术家:张宜、吴磊、李静、杨晓刚、冯超、于磊、王法进、孟祥军、卢晓峰、张春艳、孙春龙、宋述林、赵峰、李岩、王志东 本次画展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强调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传承民族文化。画展其中的一个亮点是“命题创作”。每位画家都从中华文化发展历史中选择一位山东籍名人圣贤,并从近现代以来为中华民族独立和新中国成立及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中选择一位山东籍英雄模范来作为题材进行创作。这两幅“命题创作”不仅在画展主题风格上突出倡导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出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而且在绘画技艺和布局构思上对年轻的画家们也是一种挑战。    画展中,同时展出了画家们的获奖精品,以及近期创作的优秀作品。" 392,"2018-11-05 00:25:53","2015-12-26 ~2015-12-28 淄博市首届美术、书法年展",2015.12.26~2015.12.28,2437,云龙美术馆,"100 件",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文化名城”重大战略部署,提高我市书画界艺术水平,促进书画艺术交流,推动书画市场进一步繁荣,12月16日,由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的“淄博市首届美术、书法年展”在山东云龙美术馆开展。本次年展共展出100幅我市美术书法界艺术家的艺术精品,参展书画家多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展览作品质量堪称一流,参展作品全面展示了我市美术书法作品创作的整体风貌,展现了我市书画界艺术家的高超技艺,是一次高水平的艺术盛会。此次展览对提高我市书画界艺术水平,促进书画艺术交流,推动书画市场进一步繁荣起到积极作用。市领导毕荣青、王法亮、张庆盈、李敏等出席开幕式并参观画展,市委宣传部有关领导发表讲话。 讲话强调,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文化名城建设”为契机,统一思想,凝神聚力,抓创作,出精品,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繁荣,要以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引,自觉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正确的创作方向,积极创作一批反映淄博历史文化底蕴、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艺术创作活动,从我市人民群众生活实践中提取创作素材,激发灵感;全市文艺工作者,要坚守艺术创作本心,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合力打造一支文艺齐军,为文化名城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b]参展艺术家(书法):[/b] 刘池水、王颜山、侯宇爽、路长存、赵长刚、姚山晨、耿毓亮、赵卫东、许洪国、赵玉臣、宋道永、孙熙敏、王培伟、杨守华、牛盛海、王杰昌、曹仕强、孙长业、刘慧龙、王鹏、张伯祥、邹涛、邹立军、荆德杰、康义军、闫台、赵锐、马强、刘安宗、伊山、袁文甲、钱先广等。 [b]参展艺术家(绘画):[/b] 郑峰、齐辛民、李波、于受万、孙雨田、王幼学、邵春萍、蒋衍山、唐秀玲、范杰、樊萍、杨子江、张建国、马硕山、李晓松、任宝忠、苏宗胜、宋力、魏君文、王立华、常绍彦、赵锦龙、王治国、王春荣、李振奎、田根承、仇传澄、杨德玉、宋卫东、尤德民、吕祥森、于涌津、郑良超、曹新刚、杜国建、王韶光、黄汉原、申会军、韩波、唐永、刘文韬、宋作胜、刘力、王玉浩、许慧玲、王锋、杨庆芬等。 [b]特邀艺术家:[/b] 李同信、苏振兴、王广东、孙衍喜、张思厚、王铸、蒲荣章、张天荣、宋宝璋、孙焕英、刘淑云、李执玉、李兆吉、钟秀林、张学勇、王军、郭金凤、丁凤如、赵书宝、盛省训等。 [b]序言[/b] 中国书画艺术历史悠久,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鲜明的艺术特色,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市通过举办书画博览月,定期开展书画研讨、文化艺术大讲堂、展览及书画交流等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淄博书画艺术和书画市场的繁荣,提升了淄博书画品牌形象,形成了“全国书画看山东,山东书画看鲁中”的可喜局面。 淄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底蕴造就了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文艺门类人才济济,尤以书画艺术出类拔萃、名家辈出。全市现有市级书画协会会员1800余人,省级书画协会会员800余人,国家级书画协会会员166人,其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97人,中国美术家协会69人。国家级会员人数在全省17市位居前列,彰显了我市书画艺术创作实力。目前全市有较大规模书画院和书画展馆50家,书画市场9个,各类画廊近1000家。我市书画艺术氛围浓厚,书画爱好者众多,书画展览异彩纷呈,周周有小展,月月都有大展,享誉全国的中国淄博书画艺术品博览月更是好戏连台,平均每次展览交流200场左右,书画艺术已经成为我市文化名城建设的一支重要品牌。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文化名城的重大战略部署,打造“收藏之都”文化品牌,集中展示我市书画创作的最新成果,进一步推动我市书画艺术繁荣发展,我们组织了本市90余位书画名家,他们多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创作以中国梦为主题,展现我市人民幸福生活、创业发展的书画精品,用书画的艺术形式展示我市文化艺术建设新成就。淄博市首届美术、书法作品年展由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文广新局共同主办,展览共展出我市书画家98幅书画精品新品,其中书法作品43幅,美术作品55幅,展出的全部作品都收录入作品集中。本次美术、书法年展是我市书画界的一次高水平盛会,集中了我市众多书画名家,展览是对我市书画家和书画作品的一次重要推介活动,对于我们打造书画品牌,促进书画队伍建设,推动文化名城建设都大有裨益。以后展览将每年举办一次,力争将展览办成我市书画界的品牌活动。 建设文化名城,是市委、市政府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谋划和发力,顺应了淄博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群众的新期待。书画艺术承载着传承民族文化、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作用,是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本次展览的举办和作品集的发行,进一步激发我市书画艺术家和爱好者创作灵感,提升艺术境界和审美品位,创作出更多书法美术精品,为我市文化名城建设贡献一分力量。 中共淄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2015年12月26日" 393,"2018-11-05 00:25:53","2015-12-19 ~2015-12-23 灵心自悟—2015李晓松山水画作品展",2015.12.19~2015.12.23,1381,云龙美术馆,"80 件",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 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 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b]展览名称:[/b]灵心自悟——2015李晓松山水画作品展[b]展览地点:[/b]山东云龙美术馆2号馆(淄博文化艺术城四楼)[b]展览时间:[/b]12月19日—12月23日[b]支持单位:[/b]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篆刻研究所、苏州吴门拍卖公司、江苏聚德拍卖公司、中国书画杂志社、天承美术馆、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北京时代美术馆 北京经典美术馆、收藏家杂志、北京观复美术馆、北京798泛空间、北京本原文化、北京国画先锋、国画经典、蓝图印社、光明日报出版社、品特文化、北京嘉得书画院、北京华夏文脉美术馆、山东省佛教协会、淄博书画院、淄博市美协 山东云龙美术馆、聚德堂、齐门艺舫、博元堂美术馆、赵锦龙艺术馆、北京广艺轩、淄博大观画廊、渔洋画院、听竹山馆、拿云美术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画院、静远堂、静溪轩、荣宝堂、淄博润和美术馆、淄博柳泉美术馆、藏友公社、田横画苑、煜翰斋、百墨堂、荷塘轩、金信艺舫、墨宝苑画廊、华博画廊、秋实阁、天一藏馆、大德艺术馆、弘文书画馆、桓台书画院、开元美术馆、新世纪画廊、晴耕雨读斋、水墨情怀画廊、漱玉轩、宝文斋、子真美术馆、师经堂、清雅斋、淄博手艺工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排名不分先后)[b]媒体支持:[/b]人民网、央广网、书画频道、新浪网、中国网、搜狐网、雅昌网、中国文化报、中国书画家影像网、央视网、光明网、博宝艺术网、99艺术网、国学频道、中国画家网(排名不分先后)[b]艺术家简介[/b]李晓松,1968年3月生于山东淄博。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画家、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画院李晓松工作室导师、中国教师书画院特聘教授兼副院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书画艺术交流委员会顾问、徐悲鸿画院书画院顾问。" 394,"2018-11-05 00:25:57","2015-09-19 ~2015-09-21 闻籁觉山—曾三凯书法作品展",2015.09.19~2015.09.21,907,"云龙美术馆 2号馆(淄博文化艺术城四楼)","60 件",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淄博市委宣传部、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淄博市书画院,曾三凯书法展 395,"2018-11-05 00:25:57","2017-11-05 ~2017-12-05 臻·品大师原作展-2017巴比松画派作品展及2018毕加索作品预展",2017.11.05~2017.12.05,505,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80 件",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展览时间:2017-11-05 - 2017-12-15 展览机构:中华世纪坛 展览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9号 主办单位: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协办单位:歌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会 美国新完美艺术基金会" 396,"2018-11-05 00:26:00","2014-09-08 ~2014-09-15 湘炎灵韵——陈越胜炎陵山水画展",2014.09.08~2014.09.15,893,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100 件",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专业委员会、文化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文化月刊,"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专业委员会、文化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文化月刊主办,湖南省株洲市委宣传部、湖南炎陵县委宣传部、湖南炎陵县旅游局、北京意门美术馆、天雨斋艺术工作室协办,炎陵水连山投资置业有限公司、湖南涌源投资置业有限公司承办的湘炎灵韵——陈越胜炎陵山水画展将于九月十日上午在中华世纪坛举行开幕仪式。 陈越胜,中国炎帝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当代著名山水家、钢笔画家。多次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作品常被国内外报刊选登。“湘炎灵韵—陈越胜山水画展”是画家数十年来沉潜炎陵山脉,用画笔描绘自己热爱的家乡——炎陵县的历史人文及地貌风光。 此次陈越胜炎陵山水画世纪坛首展预计展出画家精品力作一百余幅,将为“湘炎灵韵——陈越胜山水画全国巡回展”拉开帷幕。画展旨在将丰富的炎陵历史、人文、风光通过水墨画及钢笔画作的艺术形式呈现出来,集中展现出更多记录炎帝神农陵人文风光为创作主题的山水画作,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开创中华农业文明的始祖——炎帝神农,走近湖南炎陵山水、感受炎帝艺术文化精神。其浓郁生动的山水揽胜、湘炎境象,独具个性的笔墨技法与成熟的艺术语言为国内外观者所钟爱,陈氏山水画作与钢笔画被海内外收藏家广泛收藏。" 397,"2018-11-05 00:26:00","2013-09-24 ~2013-10-08 生活之美——第七届中国现代手工艺学院展暨学术研讨会",2013.09.24~2013.10.08,933,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255 件",中国美协工艺美术艺委会、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  9月24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校40周年学术活动“生活之美——第七届中国现代手工艺学院展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馆开幕。展览由中国美协工艺美术艺委会、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主办,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馆承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14所发起与参展院校协办。迄今为止,学院展已成功举办6届,本届展览是该展首次走出校园面向公众。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中国美协艺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丁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何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苏丹、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黄建平、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邬烈炎、西安美术学院院长郭线庐、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等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由何洁主持,丁杰、郭线庐、曾辉分别致辞。丁杰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展览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工艺美术教育成果专业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美协工艺美术艺委会在原有“五校联展”的基础平台上,积极整合动员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工艺美术专业的创作力量,搭建了一座弘扬民族文化、崇尚创造精神的交流平台。郭线庐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现代手工艺学院展”不仅展示了大学师生的手工艺创作成果,也展示了高校在传统文化资源传承与转化中所作的探索,展现了艺术、设计与传统工艺文化交融会通的无限可能, 以及传统工艺美术与当代设计之间交流发展的广阔空间。  美是生活的产物,美与生活的结合不仅是手工艺赖以生存的土壤,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本届学院展以“生活之美”为主题,共展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5所发起院校以及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等9所参展院校的255件(套)现代手工艺创作精品,展览旨在强调手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使其重新回到生活场域,让人们感受蕴含其中的美学价值。作为2013年北京国际设计周高层次、亮点性展览项目,中国现代手工艺学院展代表了我国当今工艺美术高等教育的成果和水平。  潘鲁生认为,在中国经济、社会、文化价值坐标体系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现代手工艺设计与教育实践的关注点必然更多地从物质走向文化,从功能靠向情感。而中国传统手工艺所蕴含的经济边际效应、生态循环意义、生活审美意蕴和人文社会价值等特点,恰好契合和满足了社会转型过程中大众对其创新转化的心理需求。  据悉,“生活之美——第七届中国现代手工艺学院展”将持续至10月8日闭幕。" 398,"2018-11-05 00:26:04","2010-07-10 ~2010-07-21 2010中国油画名家邀请展",2010.07.10~2010.07.21,1647,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100 件",歌华文化艺术交易中心和北京关照自然中国工笔花鸟画院,"  “与人类关联的艺术才是最美的艺术”。绘画艺术种类博杂繁冗,然而对熟知绘画艺术史脉的人来讲,清晰可见写实绘画始终占领主流的艺术空间。它具有任何绘画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   于7月10日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开幕的“2010中国油画名家邀请展”就是对当下中国写实绘画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和展示。北京歌华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在中国众多的著名油画家中邀请了石成峰、骆根兴、何大桥、张利、聂轰、李贵男、王晓光、游健、李如、郑春龙、周武发、单国栋、管朴学、陶宏、王宏峥、徐天离、陈文华、翟墨、杨丽君、谢立俭、吕中元等艺术家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展览,他们的作品呈现出中国当下新写实油画发展的价值取向,表现出艺术家对自然、人文各自不同的诠释。   纵观写实绘画清晰的历史脉络,可以见证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完整的艺术体系,写实绘画在中国虽是西学东渐文化的产物,但中华民族具有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良好传统,西方写实绘画在中国的发展堪称高潮迭起,且至今方兴未艾,并且打上鲜明的时代印记,形成自身的内部规律,走过一条曲折而光辉的历程。成为一种真正可以对话生命、对话自己内心世界的艺术语言。   西方写实绘画力求质感,中国写实绘画则在吸纳其精髓的同时以意境为高,将色彩与质感融合其间,将意境与精神融汇贯通,相得益彰,给人一种宁静而永恒的审美感受。中国新写实绘画作品更是多元呈现,琳琅满目,将油画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   从参展艺术家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当代中国写实画家在其作品中缔造出的不仅是单纯的审美意境,更有纯真与纯善之美,将生活情境,作品精神,愈炼愈醇。他们将西方文化与东方文明用智慧融合,化作一幅幅具体的作品,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欣赏者倘佯其中,发人深省。艺术创作者追求永世之美,有思想、有情感、有生命的创作才具有真正的艺术之美,艺术的最终目的是“启迪”,而不是哗众取宠。这些有思想、有情感的艺术创作者,跳出“当代”、“当下”锁定的艺术范畴,本着弘扬民族文化与传统写实绘画的宗旨,用他们生命单纯的原始思维,展现出多元化的色彩,个性迥异的思维,汹涌澎湃的精神,给观者带来一份难得相遇的心灵饗宴。   此次展览由北京歌华文化艺术交易中心、北京关照自然中国工笔花鸟画院主办,北京古阳国际艺术中心承办,展览将展至7月20日结束。" 399,"2018-11-05 00:26:07","2010-02-13 ~2010-02-20 王开选个人书画展",2010.02.13~2010.02.20,2082,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50 件",北京日月天空传媒集团,歌华有线,"王开选简历:         王开选字苍天,号懒夕,斋号宝豕轩。国画大师汤文选先生的入室弟子。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新华月报》艺术顾问。中国书法艺术研究会会员,北京城市学院艺术教授,东方大学城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   王开选先生致力于中国大写意画研究,其画风简练,具有古拙、朴实、苍劲、浑厚、博大的鲜明风格。   《人民日报》、《新华月报》、《大众收藏》、《保健时报》、《中国消费者报》等各大媒体都对其做过深刻报道,并给予王极高评价。   其中,《琵琶图》、《凌波不染尘》在《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家峻江称赞王开选的泼墨大写意作品,立意狂放不羁,博大高远,阅世俗,达天外,独树一帜,其悟意与达意完美结合,总能冲击人的视觉,震撼人的心灵。在“不似之似”中达到了大写意的高度,王开选先生是中国大写意画中的一面旗帜。   目前王开选先生的《豹卧平岗》悬挂于人民大会堂。《双豹图》、《桂鱼》在日本展览后被松本市议会收藏,并悬挂于议会大厅内。其作品多次在全国大赛上获奖,目前已有三十多幅作品被各地博物馆收藏。" 400,"2018-11-05 00:26:10","2009-06-06 ~2009-06-17 展望·学院精神09油画艺术展",2009.06.06~2009.06.17,1701,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100 件",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  “展望·学院精神’09油画艺术展”于6月6日至17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行,展览由邹跃进策展,旨在体现学院精神对艺术传承和发展所起的影响。参展画家有:马刚、王剑、王晓伟、白晓刚、石煜、吕中元、刘商英、孙逊、张齐民、张俊明、周武发、砂金、贺文庆、贺羽、高岩、高翔、袁野、崔全成、谢岩、裴咏梅、潘皓、蔡宝玉、黎旭。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美术学院在意大利开始出现,学院对世界美术的重要影响从此拉开帷幕。随着艺术家和艺术史家的不断加盟,学院的职能从一开始的教授美术技法和展览作品逐渐扩大,发展成为集教学、鉴赏、收藏、展览、创作、研究于一体的重要艺术基地。到18世纪末,世界各地已有美术学院100余所,学院既提供了艺术家生长的土壤,又在欧美的一次次美术潮流中担当了先行者和领导者的角色。   中国的美术学院建立于20世纪初,从彼时起开始与世界美术接轨,培养中国美术界的新生力量,在方方面面对中国美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一次次艺术与思想领域的浪潮同样先从美术学院掀起,再波及社会各界。学院本身也在一次次洗礼中成长、成熟、发展、壮大。今天,中国的美术学院提供的不仅是开阔的视野与深厚的修养,更提供了按照个人的艺术气质进行尽可能多方面探索和实践的条件。这让它既是最保守的又是最前卫的,既是最严肃的又是最自由的,既是前进目的最明确的又是发展方向最多元化的。   在意识形态的沉重压力下,学院曾是冲破藩篱的先行军。   在新旧思想的碰撞中,学院成为前卫与传统论辩交锋的试验场。   在艺术市场的灼人热浪中,学院则是一片坚守艺术底线与学术探索方向的净土。   试观当代中国美术界,英才多出于美术学院中。   在这次由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主办,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当代美术理论家、批评家邹跃进博士策划的展览里,所有的参展艺术家都有在中央美术学院受到训练的背景。无论从最具象的还是最抽象的画面中,都可以找到扎实的基本功的痕迹,这是严格训练的结果。无论是再现的还是表现的题材中,都反映着与时俱进的思考与不懈的学术探索精神。在展览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多彩多姿的视觉盛宴,还有为艺术而艺术的决心与智慧。   因为受过严格的训练,所以能够驾驭各种不同的题材与内容,自由地表达与表现。因为有坚定的信念,所以既耐得住寂寞,也不至于在赞美与追捧中迷失了方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坚持学术,这里面或许就包含着中国美术界未来的方向,更让我们可以站在学院提供的平台上,展望世界美术的未来。" 401,"2018-11-05 00:26:14","2018-09-11 ~2018-09-17 尚道•如也——曾翔、师界弘作品展",2018.09.11~2018.09.17,244,河南省美术馆,"80 件",河南省美术馆、河南省书画院、中原文化艺术学院,"关于现代水墨的两种探索——策展人导读 师界弘和曾翔都是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的艺术家,此次二人联展,将他们在水墨创作领域上的近期研究成果集中展示。展览名称借用了二位艺术家此前的个展名——“尚道”、“如也”串联而成,标志着此次展览,既是联展,也是双个展。 艺术家师界弘着眼于传统水墨材料与现代图像的个性化融合,其中,民居作为一个主要母题时常出现。这与她的成长经历有关,亦契合于她的气质。在她的画面里,时常笼罩着一种氤氲的感觉,朦胧而混沌。当观者的眼光随之流转,又能体会到其中交错的光感与透明感,伴随着叠落纵横的民居,在穿插或攀升的精心安排中,抽象出了某种崇高和精神性。其旨在表现的,是创作者对家乡、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这一切,融合在她诗意的笔下,流露出某种苍茫和神秘的隽永之意。 在此次展出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师界弘在根植古人传统的基础上,以积墨法、积水法,结合“湿画”的方式,进一步强化了温润的意境。与此同时,她大胆借鉴了其他艺术门类的语言特点,如糅合西画的光感、摄影的戏剧张力,并吸收工笔、版画、壁画、水彩等多样的表现技法,进行了个人的探索和实验。 她的有些作品采用了一种带有肌理、经过特殊处理的宣纸。这是她借用了碑帖拓印的方式,以赭石、天青等国画颜料拓印住所周围的树木、石头。艺术家躬身实践这一行为,也是创作的一环:一方面,将自然存在的痕迹停留在了宣纸上;另一方面也借由个人之于树木、石头的拓印行为,象征和联系着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主被动关系。而随后,在这种特殊宣纸上完成创作,甚或选取了非传统图像,如“鲸鱼”等,承载着她就生态、自然、以及人类在其中应充当何种角色的反思。从本质上讲,这也是她对“理想家园”的艺术建构。 曾翔则展示了一批以线条、点画和非具象图形构成,不着他色、只依靠笔墨在宣纸上表现的作品。密集排列的线条,看似无序的黑白分布,时而夹杂着不规则的图形和恣意的皴染,都与他近年在绘画上的思考息息相关。 他所感兴趣的,是捕捉创作主体当下的思想和意念,以及以何种方式去表达的问题。后来,他将这种探索取名为“意即”。简言之,是在于意念的即刻呈现。 非具象的表达更有利于接近顷刻间的感受,那些原始的混沌,随着时间线性波动。而作为一个书法家,对毛笔纸墨的熟稔和对线条点画的敏感是根植在骨髓中的,于他而言,这也是最能够表达思想的工具。如此,便有了这样的作品面貌。在他的画中,具象的缺席意味着浪漫想象和无尽诗意的登场。 我们不能依据传统的审美经验尝试在他的作品中找寻确定的指涉,因为图像的文学性和叙事性不再作为表达的重点;同理,寻觅普遍的定式型美感也只是徒劳。艺术家想要挑战的,是非具象图形传递感觉和思想的可能,以及最大程度上开放作品释读的可能。如果足够细心,你会发现他未在任何一幅作品上落款、盖章。艺术家在此的“反叛”,是为了去除了一切提示性的线索,消解作品之外、图像之外的“解读钥匙”。从而将释读的主动权,最大程度地交给观者。 实际上,他也未曾在展陈布置上加以指导,作品的安排摆放,都是经由工作人员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二次创作”的结果——由于其非具象的特点,方向和展示的差异对画面呈现出的最终效果有着很大影响。我们对待这些作品的最好态度,或许是放逐式的,任自己的眼光和思想流转其中,随之运动、徘徊;又或许是游戏式的,唤起幼时的好奇心,徜徉在这无序的画面里。 总而言之,二位艺术家各自探索,呈现出不同的创作思路与理念,将他们的作品并置于此,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碰撞:彩色与黑白、朦胧与清晰,具象与非具象……无论是外在世界的呈现,还是内在精神的表达,都对应了创作者的情绪、情感与哲学观。诉诸于视觉,又接引着观者遐想,让宣纸上的水墨摆脱程式的窠臼,萌发新的生命力。" 402,"2018-11-05 00:26:16","2016-11-29 ~2016-12-10 吞吐大荒—许钦松山水画展",2016.11.29~2016.12.10,926,河南省美术馆,"90 件",河南省美术馆,  11月29日,“吞吐大荒——许钦松山水画展”第四站在郑州市河南省美术馆拉开帷幕,开幕式将于12月4日下午15:30隆重举办。  自2012年“吞吐大荒——许钦松山水画展”第一次展览在北京成功举办、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以来,广州的第二次展览持续了北京展览的热潮。2016年5月,这一品牌展览的第三站落足上海中华艺术宫,再次引起江浙沪乃至全国各地的关注。而今年的11月,“吞吐大荒——许钦松山水画展”将移师河南省美术馆,为中原一带的艺术爱好者与收藏家带来一场既具古典之风,又有突破之举,既对传统山水画有所继承,又具有大视野、大胸襟、大气象的当代中国山水画展览!  本次展览是继北京、广州以及上海中华艺术宫之后的第四站,集中展出许钦松的90件山水画经典作品。其中包括近几年的一批新作,如今年年初被广州艺博院收藏的鸿篇巨制《大岳涌云》、曾被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用的《岭云带雨》等。展览主体分为四个版块,以唐代诗僧寒山子的《寒山诗》为线索,这四个版块分别为:大道之境、传统之桥、重建新山水以及宇宙心象,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许钦松在山水画上的创作与思考,同时体现其“大荒”山水当中的人文意境与思考,并渐次引导观众进入许钦松山水的艺术世界。  许钦松是中国当代山水画的代表性人物,其山水画作气势磅礴,壮美辽远、雄健苍茫,既继承了岭南画派的精神,又追随时代、立足创新,致力于把传统与现代有机衔接。他巧妙地将大山、大水以及鼓荡的云气、飘渺的雾霭等具象山水形象,转换为听觉审美领域的抽象音乐旋律的山水意象,使静态的空间与动态的时间不着痕迹地揉合为一体,开创了一种具象与抽象并存,写实与移情并重,细微精至与宏大巍峨共生的大山水画境界。  这次展览除添加新作之外,还将举办品鉴会和广东河南两地艺术家交流会,对许钦松艺术风格及学术思想的呈现也将更为全面系统,同时也大大的促进了广东及河南两省之间的文化交流。展览将持续到12月10日。 403,"2018-11-05 00:26:18","2016-07-02 ~2016-07-12 秀颜神会——孙震生作品展",2016.07.02~2016.07.12,736,河南省美术馆,"70 件",北京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部、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大河美术报,7月2日,“秀颜神会——孙震生作品展”在河南省美术馆开幕。展览由北京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部、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大河美术报主办,河南省长城书画院承办。展出孙震生近年创作的70余幅精品,有大尺幅的工笔重彩,有淡彩写意小品团扇。作为当代70后工笔人物画佼佼者,其作品在历届重大展览中获奖。在他那承续着中国传统艺术的工笔人物画中,流溢着一个当代年轻艺术家在近20年的创作生涯中,因感悟生活中美的品质而生发出来的宁静之美。本次展品中包括孙震生的《回信》、《新学期》、《收获金秋》等多幅大奖之作,是一次分享交流艺术的难得机会。 404,"2018-11-05 00:26:20","2016-04-20 ~2016-04-27 “岭南风范·花开河南”系列大展",2016.04.20~2016.04.27,794,河南省美术馆,"200 件",河南省美术馆、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广州美术学院、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广东省中国画学会,"  由河南省美术馆、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广州美术学院、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主办的“岭南风范·花开河南”系列大展将于4月20日在河南省美术馆开幕。展览总策划为许晓生。  该系列大展包括“大家风范·方楚雄中国画大展”“艺道同行·方楚雄花鸟画教学”“静墨无声·当代岭南花鸟画工笔作品展”“墨间逸趣·当代岭南花鸟画写意作品展”“苍浑气格·黎柱成中国画作品展”。  作为区域文化研究的一个课题,从美术方面看,像其他区域一样,广东地区也存在传统形态与现代形态并存、互为消长的格局,同样承载了中国艺术现代变革中所发生的有目共睹的变化。  “岭南风范·花开河南”系列大展,基于广东花鸟画的现代叙述“框架”。展览中,有生于岭南、长于岭南的花鸟画家,不同的文化选择、生存体验、画学师承等形成了他们迥然相异而又彼此联系的花鸟画风;也有来自四方,求学于岭南并长期居留游艺于此的花鸟画家,他们带来多种异质性的因素。艺术家们显示出了一些共同的取向:融岭南画派、粤东画风于一体,突破原有的造型观、构图方式、笔墨规律和用色方法,于古人的传统、现代的经验、造化的规律和当代的精神中置换有序;在取象、构境、写情等方面不拘泥于旧有格律化程式,取法西方又变化融通,在兼收并蓄中,开掘出更大范围的欣赏天地。他们的知识结构中并不存在一种恒定不变的价值秩序,花鸟画呈现出了对传统、对现代主义新传统及对当代生活和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和诠释,贯注着岭南文化的现代精神。" 405,"2018-11-05 00:26:21","2016-01-29 ~2016-02-29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快乐”绘画作品展",2016.01.29~2016.02.29,652,"河南省美术馆 一二层展厅","400 件",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河南省美术馆,"由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河南省美术馆主办,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艺典艺术中心承办的“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快乐”绘画作品展将于2016年1月29日在河南省美术馆开幕。展览以400余幅非专业人士的画作展现艺术创作之于普通人的独特意义。 此次作品展旨在开启创意、美化生活,用艺术造福全民的精神健康,使更多的人民群众通过艺术创作怡情养性、修身育德、从而提升人民的精神文化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展览共分为“童真烂漫”、“别样精彩”和“桑榆晚晴”三个部分,从不同年龄、职业群体的多元视角,展示艺术创作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并用他们的亲身体会和创作成果,启发普通观众自身的创作热情。 第一部分“童真烂漫”表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的绘画经历,彰显出儿童和青少年艺术语言的多姿多彩。展览用来自中国和新西兰的生动美育事例,给予当今的儿童美术教育以启发。第二部分“别样精彩”旨在鼓励没有机会接受艺术训练的成年人积极参与到审美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去。参展的作者大多是从事着各种职业的普通人,也有在体育界、演艺界、商业界取得成绩的杰出人物。这些在不同领域中工作的人在工作之余却不约而同地在绘画的过程中找到了全新的自我,挥洒出别样的精彩人生,艺术成为他们放松、休闲和表现快乐的有效途径。第三部分“桑榆晚晴”针对社会老龄化的问题,让艺术帮助老人度过更充实和幸福的晚年。展览以几位老人和他们的作品为例,表现了绘画创作如何帮助这几位老人走出退休或失去爱人之后的精神低谷。艺术不仅能带来简单纯粹的快乐和内涵丰富的精神享受,还可以弥补情感的孤寂,治愈心灵的创伤。 展览开幕当天,我馆将会举办丰富的观众互动活动,欢迎大家届时积极参与,一起分享艺术创作收获的快乐!" 406,"2018-11-05 00:26:22","2011-05-10 ~2011-05-16 深圳四家—中国画邀请展",2011.05.10~2011.05.16,2881,河南省美术馆,"80 件","河南省美术馆 深圳美术馆 深圳鹏宝轩艺术馆","2011年5月10日下午三点,由河南省美术馆、深圳美术馆、深圳鹏宝轩艺术馆联合主办的“深圳四家·中国画邀请展”在河南省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邀请了来自深圳的四位优秀中国画画家:宋承德、宋玉明、邹明、潘喜良。四位艺术家带来的80余幅作品,题材丰富、风格迥异、技艺精湛,反映了当下深圳的城市面貌和人文精神,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审美价值。来自省内专业院校的师生及省会艺术家近两百人参加了开幕式,展出的作品受到了他们的好评与喜爱。 河南省美术馆副馆长李慧芳主持开幕式,河南省美术馆馆长、河南省美协副主席化建国和深圳美术馆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宋玉明先生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两馆交流活动和深圳四位艺术家的作品给予高度评价,省美协副主席王彦发、封曙光、丁昆、李学峰、河南省美术馆书记侯旭出席了开幕式并为展览剪彩。 此次展览,通过河南美术馆这一学术平台,向河南广大市民和书画爱好者展示了深圳艺术家的风格与风采,促进了河南、深圳两地艺术家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此外,通过这种馆际展览资源共享的方式,加强了河南省美术馆与深圳美术馆的交流与合作,很好的履行了美术馆的功能和职责,为我省美术事业、美术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407,"2018-11-05 00:26:23","2016-09-26 ~2016-10-11 传承·发展---张洪祥师生油画作品展",2016.09.26~2016.10.11,478,济南市美术馆,"150 件",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组委会,"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组委会共同主办的“传承·发展---张洪祥师生油画作品展”于9月26日上午10:00在济南市美术馆隆重开幕。 此次展览共展出张洪祥先生以及32位优秀艺术家的近150件精品力作,将成为“回报与共享---第九届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奉献给大众的一场最具学术性的视觉文化盛宴。 张洪祥先生是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原美术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山东油画学会名誉主席,是山东高等美术教育的学科推动者。1989年由他担任学术带头人的山东艺术学院“油画教学” 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张洪祥先生七八十年代创作的《斗霸》《节节胜利》《长街行》《村头》等作品是中国美术史上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经典之作。 他对油画语言宏大叙事性的透彻理解和对社会现实求真而朴素的关怀,他严格严谨的油画基础教育理念和执着认真的艺术追求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学生们,对山东乃至全国油画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408,"2018-11-05 00:26:27","2016-09-21 ~2016-09-22 “学术100”全国巡展预展",2016.09.21~2016.09.22,463,济南市美术馆,"100 件","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山东省文化厅 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山东出版集团","“学术100·山东青年美术作品全国巡展(南京、杭州)”历时近半年时间,经过初评学术委员会的提名、推荐,通过提名、推荐作者的精心创作,最终由焦小健、王书杰、于光华、刘金贵、王晓辉、顾黎明、魏广君七位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复评组,对初评学术委员会在全省提名推荐的203幅作品进行了公开、公正、阳光、规范、严谨的复评。最终评选出了100件代表山东参加“学术100”全国巡展的作品。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山东当代青年画家探索、新锐、包容、开放的学术追求,是一批思想性、学术性俱佳的优秀作品。复评嘉宾也对评选的作品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对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及山东青年美术的发展提出了极具价值的指导意见。 “学术100”巡展是立足山东、面向全国的一个大型美术展览,是山东青年美术的一次集体亮相,力求打造山东青年美术队伍的高峰。 作为山东省美协努力打造的“学术100”精品美术展览品牌,“100”代表了展览的规模,有100余位青年画家、100余件作品参加展览,也是一次对山东青年美术创作队伍和创作水平的大规模检阅。同时,“100”表达了我们倾力实现百分之百的艺术纯粹,百分之百严谨学术态度的学术理想和艺术追求。 “学术100”全国巡展将见证山东美术前行的脚步,提升山东青年美术在全国的学术影响,为我们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和向上的艺术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