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ixin_huazhan.id,zuixin_huazhan.ts,zuixin_huazhan.title,zuixin_huazhan.huazhan_shijian,zuixin_huazhan.dianji_shuliang,zuixin_huazhan.meishuguan,zuixin_huazhan.zhanpin_shuliang,zuixin_huazhan.zhuban_danwei,zuixin_huazhan.jianjie 1,"2018-11-05 00:12:48","2018-11-03 ~2019-01-21 生命之树——中国美术馆藏非洲木雕艺术展",2018.11.03~2019.01.21,224,"中国美术馆 19—21号厅","200 件",中国美术馆,木雕是非洲雕塑艺术的精华所在,亦是中国美术馆国际艺术品收藏中的重点。经过历年的积累,中国美术馆已拥有三百余件非洲雕塑作品馆藏。此次展览精选非洲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科特迪瓦、贝宁、加纳、肯尼亚及刚果等国家的木雕作品近百件,重点展示在仪式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面具雕刻,表现非洲人世俗生活的人像雕刻,体现非洲艺术家独特世界观和感知力的西泰尼和云形等题材的雕刻。 2,"2018-11-05 00:12:50","2018-10-26 ~2018-11-04 祖帖故里 云间墨韵——上海松江书法晋京展",2018.10.26~2018.11.04,198,"中国美术馆 1、8、9号厅","100 件",中国美术馆、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委、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本展是上海古文化发祥地松江“云间书派”研究型展示的当代延伸,是人文松江“书画文化建设工程”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派书法晋京展”的第三回。   本展共展出松江书法史上重要书家的书法、信札、篆刻等作品共139件,围绕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明清“云间书派”的传承与发展,采用视觉化的方式,呈现1700余年松江书法发展脉络与轨迹。本展宗旨与目标,即是从新时代、新文化、新松江、新征程的时代视角,重新发现并寻找由这些作品、事件、文献与书家串起来的松江书法史,在中国书法史大框架中的价值与意义,以进一步深掘人文松江的深度与广度,丰富江南文化研究的历史厚度,立足海派书法高地,夯实“中国书法城”基础,拓展海派书法的影响力度,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3,"2018-11-05 00:12:52","2018-10-25 ~2018-11-04 执著追求 无愧无悔——谷钢油画展",2018.10.25~2018.11.04,223,"中国美术馆 3、7号厅","60 件",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央美术学院,"  谷钢(1942—2016),吉林九台人,中共党员,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毕业。曾任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谷钢深谙习近平文艺理论的精神实质,把自己的艺术理想追求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用丹青笔墨为党的历史写照,为共产党人和英模人物塑像,精心创作了《大庆人》、《我们都是神枪手》、《东北抗联》、《新四军骑兵队》等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2016年8月16日,谷钢在创作《红军长征到陕北》巨幅油画时,不幸累倒在画架旁,以生命践行伟大的长征精神。   本次展览展出谷钢油画作品约60件。展现了谷钢作为一位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执著追求卓越,毕生满腔热情地扎根于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无悔于人生的美术创作。" 4,"2018-11-05 00:12:53","2018-10-25 ~2018-11-04 漫画人间——丰子恺的艺术世界",2018.10.25~2018.11.04,217,"中国美术馆 5号厅","60 件",中国美术馆、桐乡市人民政府、上海黄浦区丰子恺研究会,今年是丰子恺诞辰120周年。丰子恺(1898—1975),生于浙江嘉兴桐乡,是著名的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翻译家。展览将主要以三组作品诠释丰子恺的艺术思想,展示他平凡素朴,却又深邃真挚的大爱:一、古诗新画展现其浪漫主义的个人情怀;《大树画集》《恩狗画集》两套现实主义风格的画集,则展现其拳拳的赤子之心与家国情怀;《护生画集》展示其宗教的人道主义的情怀,展示了他与弘一法师师生间关于承诺的故事。 5,"2018-11-05 00:12:57","2018-10-24 ~2018-11-04 精神的游牧——赵培智作品展",2018.10.24~2018.11.04,228,"中国美术馆 2、6号厅","80 件",中国国家画院,"  展览展现了了赵培智从学习绘画至今,各个创作时期的绘画作品。尤其是2014年至今的很多重要作品,计划展出不同时期80幅作品。   赵培智的艺术创作建立在中华文化根基中,他的作品,是其独特的生活经历、艺术创作方式综合形成的特殊艺术现象。赵培智勇于打破自己固有的创作模式,突破自我,探索新的绘画语言,不断开放自己的艺术边界,进行深度思考。" 6,"2018-11-05 00:12:59","2018-10-24 ~2018-11-04 情定海南——蒙发祥作品展",2018.10.24~2018.11.04,207,"中国美术馆 4号厅","60 件",中国亚洲文化产业促进委员会、海口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海口市美术家协会、首都书画艺术研究会、海口市博物馆,蒙发祥先生祖籍海南省海口市,九岁开始习画,十九岁从戎边疆,退伍后长期从事文物工作。曾担任海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海口市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海口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曾被聘为江苏省国画院画师。蒙发祥先生凭借其独特的“朦胧”画风,追寻清幽静寂的艺术取向,以及其淡泊温厚的为人,颇为海南书画界所称道。他向人们展现了一个“新”的海南,展现了海南光影迷离、含蓄朦胧、充溢着淡淡墨韵的美感。表现这种美,需要独到的形式语言,更需要一双发现的眼睛。蒙发祥笔下的海南,是地理意义上的实地,更是精神意义上的故园。回归故园,融入大自然,是感悟诗性人生的途径。 7,"2018-11-05 00:12:59","2018-09-30 ~2018-10-21 从长江走来——湖北优秀美术作品展",2018.09.30~2018.10.21,331,"中国美术馆 3、5、7号展厅","100 件",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厅、中国美术馆,"开幕时间:2018年9月30日(周日)上午10:00 开幕地点:中国美术馆一楼中央方厅 研讨会时间:2018年9月30日(周日)上午11:00 研讨会地点:中国美术馆七楼学术报告厅 前 言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回首40年波澜壮阔的征程,经济体制发生巨大变革、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发展充满活力、文化艺术不断创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蓝图走向现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繁荣发展湖北艺术创作,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厅、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倾力推出“从长江走来——湖北优秀美术作品展”。该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湖北美术创作首次集中、系统地面向全国的一次精彩亮相,从情系长江、击水中流、扬帆启航三个角度展开叙述。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江湖连通,曾诞生丰厚多样的史前文明,继之成绚丽浪漫的荆楚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千湖之省的灵秀、九省通衢之地势,积淀与滋养出融汇南北、异彩纷呈的湖北美术及其不断创新、发展的繁荣态势。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浪潮,湖北美术工作者情系长江、击水中流、顺势而上,用视觉图像来记录时代的发展变化,繁荣创作、屡获大奖,使湖北享有美术大省之誉;以“敢为天下先”的实践精神,创新思想、引领阵地,让湖北成为新潮美术重镇。主旋律美术的厚度与探索性美术的活力,以及创作的多样与理论的共振,共同构成了湖北美术新景观,在中国当代的美术发展中留下了璀璨的篇章。 本次展览,一方面用美术作品反映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变迁,一方面反映改革开放过程中湖北美术发展的历程,既为梳理回顾,更是展望未来、激励创新。展品时间跨度近100年,遴选我省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领域100多位代表性艺术家的100余件精品力作。其中,有在美术史上具重要影响的老一辈艺术家,有艺术创作的中坚代表,亦有鲜活的新生力量,体现出湖北美术的筚路蓝缕和薪火相传;有宏观视野下的叙事和记忆,有折射历史事件与时代精神的作品,亦有反映不同时期生活的微观日常,充分展现了湖北美术工作者扎根荆楚文化沃土,忠实记录社会沧桑巨变的创作精神。由此,也彰显出了中国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湖北人民在文化上的创新性发展。 四十年风云激荡,不忘初心;四十载绘事春秋,砥砺前行。从长江走来,搏浪弄潮、扬帆启航、驶向未来。扎根时代生活、坚持创新发展,彰显地域特点、增强文化自信,是湖北美术迈向新时代的主要基调。每一时代都会产生与之相应的文化,而文化的发展也应紧随时代的步伐。湖北美术工作者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饱满的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宏伟事业的巨大成就,以手中的画笔描绘新时代的澎湃激情和朝气蓬勃,追梦新时代、共筑中国梦;展时代风采、谱写新篇章! 2018年9月 部分作品: 汤文选《婆媳上冬学》 中国画 115cm×67cm 1954年 中国美术馆藏 张肇铭《燕子油菜花》 中国画 150cm×82cm 1964年 湖北美术馆藏 张振铎《公社常青藤》中国画 175cm×92cm 1965年 湖北美术馆藏 王霞宙《永作葵花向太阳》中国画 241cm×97cm 1960年代湖北美术馆藏 邵声朗《霜林艳》中国画 138.5cm×69cm 2012年 湖北美术馆藏 董继宁《长河落日圆》中国画 136cm×408cm 1991年 李峰《心原》中国画 180㎝×180㎝1994年 中国美术馆藏周韶华《九龙奔江》中国画144cm×365cm 1998年 冯今松《莲花礼赞》中国画 69cm×138cm 2000年 湖北美术馆藏 陈孟昕《暖月亮》中国画 230cm×220cm 2004年 中国美术馆藏 施江城《远水连天碧》中国画 128cm×67cm 2004年 湖北美术馆藏魏扬《国运气脉兴盛》中国画 244cm×133cm 2005年 湖北美术馆藏 李乃蔚《聘》中国画 220cm×102cm 2007年 徐勇民《青铜时代》中国画 168cm×139cm 2010年 湖北美术馆藏 陈立言《畅春图》中国画 4.68cm×136cm 2012年 湖北美术馆藏 唐一禾《七七的号角》布面油彩 33cm×61cm 1940年 中国美术馆藏 杨立光《穿皮大衣的老人》布面油彩 86cm×61cm 1942年 中国美术馆藏陈隆田《东湖游泳场》 油画 23cm×34.5cm 1956年 湖北美术馆藏 闻立鹏《红烛颂》布面油画 70cm×100cm 1979年 中国美术馆藏刘依闻《海军像》布面油画57cm×43cm 1983年 湖北美术馆藏 唐小禾、程犁《工地上的母亲》(《葛洲坝人》三联画之一) 布面油画140cm×157cm 1984年 武石《最后一根钢梁》版画 80.5cm×53.5cm 1957年 湖北美术馆藏 蓝玉田《月夜运肥》版画 34cm×101cm 1958年 湖北美术馆藏 宋恩厚《又是一炉优质钢》木版套色21cm×25cm 1959年 湖北美术馆藏 师群《三峡》黑白木刻 35cm×58cm 1959年 湖北美术 王晓愚《世纪三峡》套色木刻 80cm×110cm 1999年 湖北美术馆藏 刘政德、李正文《大江截流》不锈钢 53cm×47cm×104cm 1982年 湖北美术馆藏 傅中望《生命使者》 玻璃钢 60cm×50cm×34cm 1984年 湖北美术馆藏 朱达诚《热泪》玻璃钢 94cm×75cm×74cm 1984年 湖北美术馆藏王福臻《黄金时代》石膏78cm×54cm×38cm 1985年 湖北美术馆藏钱延康《长江大桥合龙》水彩 26cm×36cm 1957年 湖北美术馆藏白统绪《腊月》水彩 65.5cm×92cm 1994年 湖北美术馆藏刘寿祥《老房子》纸上水彩 53cm×74cm 1990年代 湖北美术馆藏陈勇劲《巡航》水彩 110cm×170cm 2008年 中国美术馆藏" 8,"2018-11-05 00:13:01","2018-09-29 ~2018-10-21 闳约深美育丹青——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书法专业改革开放40周年教学成果展",2018.09.29~2018.10.21,323,"中国美术馆 2、4、6号厅","100 件",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馆,"展览将展出代表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书法专业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的教学成果的作品一百余件。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书法)专业是其前身上海美专最早设立的专业,已有105年的历史,期间名家辈出,诸多民国大师如张大千、黄宾虹、潘天寿、李可染等都曾在此供职或学习过。 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1978年恢复高考招生及改革开放以来,南艺中国画专业焕发出新的生机,40年来,南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画毕业生,本次展览既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画艺术在现代转型上的累累硕果,也是生生不息的南艺学脉的硕果。" 17,"2018-11-05 00:13:02","2018-10-25 ~2018-11-25 大潮起之江——浙江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2018.10.25~2018.11.25,84,"浙江美术馆 4、5、6 号、序厅、中央大厅、天光长厅","80 件",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篇章。浙江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40年来勤劳智慧的浙江人民敢为人先、大胆创新,书写了激昂奋进、波澜壮阔的发展史诗,走出了具有时代特征、浙江特色的发展之路,成功实现了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由基本温饱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浙江人民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见证者、推动者,也是改革开放成果的共享者。举办“大潮起之江——浙江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旨在通过采撷一个个精美的画面,回顾40年改革浪潮中的一朵朵美丽浪花,重温40年改革历程中的一段段美好回忆,感受40年改革征途中的一次次华丽蜕变,为您蔚然铺开壮美的浙江发展画卷。滴滴水珠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朵朵浪花能汇聚成澎湃的大潮,正是这一朵朵绚丽多姿的浪花和一个个勇立潮头的“弄潮儿”成就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之江大潮。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壮阔的钱塘江潮又孕育着更加璀璨耀眼的钱江浪花。新时代,浙江人民要立足新的时代条件,打开新的发展空间,闯出新的改革天地,坚定不移地继续走好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不驰空想、不骛虚声,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永远奋斗成就时代光荣,为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贡献更大力量,谱写新时代浙江“两个高水平”建设的新篇章。展览分为“序篇”“忆·如歌岁月”“立·时代潮头”“享·美好生活”四个部分。 18,"2018-11-05 00:13:05","2018-10-23 ~2018-11-11 “士风悠长”陈乐民书画展",2018.10.23~2018.11.11,80,"浙江美术馆 藏品陈列厅","15 件",浙江美术馆,"陈乐民(1930—2008),祖籍浙江绍兴,欧洲问题专家,生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所长,欧洲学会会长。著有《欧洲文明十五讲》《战后西欧国际关系(1945-1984)》等。陈乐民生于旧式家庭,受过传统的蒙学教育。作为一位研究西方政治和历史的学者,他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深深的敬畏和眷恋之情。研究之余,他热衷于传统书画创作,其渊博学识和文心画境与中国传统精神一脉相承,士风悠长。2018 年 7 月,陈乐民家属向浙江美术馆捐赠陈乐民书画作品 15 件。为弘扬传统文化,回报捐赠,特举办举办“士风悠长”陈乐民书画展。(展览编辑:杨银俊)" 19,"2018-11-05 00:13:05","2018-10-19 ~2018-11-18 浙江省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主题展",2018.10.19~2018.11.18,196,"浙江美术馆 4、5、6 号、序厅、中央大厅、天光长厅","80 件",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用“关键一招”这个富于中国文化传统而又生动鲜活的百姓话语,深刻表达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亿万中国人民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感悟,宣示了当代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念和决心。正是靠着改革开放,不断打破束缚思想的桎梏、扫除阻碍发展的藩篱,我们成功开启了新的壮阔征程,开创了新的前进道路,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古老而又年轻的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充满希望、充满生机的新天地。今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我省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40 年来以改革开路 , 负冀前行,书写了激昂奋进、波澜壮阔的发展史诗,走出了具有时代特征、浙江特色的发展之路。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主题展,分为“数·浙江第一”“忆·峥嵘岁月”“立·时代潮头”“享·美好生活”, 展示了 40 年来我省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将进一步凝聚全省人民共识,高举伟大旗帜,坚定“四个自信”,矢志当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为奋力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在本次主题展中,我们致力于呈现“改革开放新时代”的一次共同参与,以富有参与性和能动性的共同行动,构造出人人心动的影像记忆,让展览呈现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大潮中浙江人民无限生动的探索。" 20,"2018-11-05 00:13:06","2018-10-15 ~2018-10-28 山海经——怀一、汪为新、金心明作品展",2018.10.15~2018.10.28,222,"浙江美术馆 11、12 号","80 件",笔墨艺刊,"2018 年 10 月 15 日,“山海经——怀一、汪为新、金心明作品展”将在浙江美术馆11-12号厅举行,展览由《笔墨》艺刊主办,西湖画会、栖霞书院承办。三位艺术家取法高古,传统笔墨功底深厚,人文气息浓厚,个人面貌独特。怀一的作品师古而能出新,他善于从不同的艺术媒介中汲取营养,从文玩器物中体悟器物与绘画相关的艺术本质,寻找表现器物的视角和手段,所绘制的案头写照有超然物外的精神面貌;汪为新作品幽峭内敛,清寂中又略带空灵与孤傲,他的琅园人物和花鸟纯净、倔强;金心明作品清俊脱俗,笔墨已逐渐脱离技巧的范畴,更贴近本心与自身的气质。 此次展览展出三位艺术家 80 余件精品新作,《笔墨》第一辑和《山海经——怀一、汪为新、金心明作品集》同步首发。展览以“山海经”为主题,意在那些“看似志异记怪,洵为天边之神采,人间之仙气,非常人思维、日常功用之所及。”笔墨深耕,理道亦同,思触高古,运斤精熟,不计功用,自求高远,此其举办山海经三人展之旨也。" 21,"2018-11-05 00:13:10","2018-10-10 ~2018-10-27 此境风月好——丰子恺诞辰120周年回顾展",2018.10.10~2018.10.27,214,"浙江美术馆 7、8、9、10号厅","320 件","浙江美术馆 桐乡市人民政府 西泠印社 上海黄浦区丰子恺研究会","为纪念丰子恺诞辰120周年,由浙江美术馆、桐乡市人民政府、西泠印社、上海黄浦区丰子恺研究会主办,中共桐乡市委宣传部、桐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桐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丰子恺国际文化协会、日本竹久梦二伊香保纪念馆、杭州师范大学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桐乡市丰子恺纪念馆、上海丰子恺旧居陈列室、桐乡市博物馆、桐乡市君匋艺术院、桐乡市丰子恺研究会、杭州子恺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共同协办的“此境风月好——丰子恺诞辰120周年回顾展”将于2018年10月10日在浙江美术馆正式开幕。 杭州作为丰子恺曾长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本次回顾展将展出丰子恺作品125件,师友作品72件,珍贵文献120件,全展览分为三大板块,分别是一、器识文艺,二、艺术人生,三、新月如水面展现丰子恺先生的艺术人生。" 22,"2018-11-05 00:13:11","2018-10-01 ~2018-10-22 跷跷板:沈烈毅装置艺术展",2018.10.01~2018.10.22,184,"浙江美术馆 西广场","50 件",浙江省文化厅,沈烈毅,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他擅于将自然和日常元素融入雕塑艺术的材料、空间与观念概念中,通过改变公共空间创作独特的艺术时刻,使个人经验被不着痕迹地转化为历久弥新的生命感悟。本次展出的“跷跷板”系列装置作品始于艺术家对日常之物的艺术化审视及发掘,在保留跷跷板基本的机械结构之余,结合不同材质和形式的营造视觉效果,源于日常而超越日常。跷跷板艺术化所传达快乐的再建,既表现了内心体验与自然空间的交流回应,也是艺术家对人性思考和艺术实践的认知体现。 23,"2018-11-05 00:13:11","2018-09-28 ~2018-10-28 “南山138”之2018年第三季 程然:如果世界是我的牡蛎",2018.09.28~2018.10.28,298,"浙江美术馆 1、2号厅","200 件",浙江省文化厅,程然,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工作与生活于杭州。他的作品致力于突破影像艺术的界限,以时间和空间的视觉效果取代平铺直叙的表现手法。本次展览共展出程然的6组影像及装置作品,主要探讨传统与当代、城市与居住者、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关系。程然努力以他的创作向观众叙述数字技术如何与艺术界发生联系,通过不断发掘新媒体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潜力,并借由这种艺术形式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入思考与审度。 24,"2018-11-05 00:13:13","2018-09-28 ~2018-10-14 用刀如笔:林剑丹篆刻作品展",2018.09.28~2018.10.14,315,"浙江美术馆 5、6号厅","200 件",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温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美术馆,篆刻是篆书和镌刻相结合的艺术。林剑丹是当代中国著名的书法篆刻艺术家,1942年10月出生于浙江平阳(今苍南),现为西泠印社理事、温州书画院名誉院长、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篆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温州书画院院长、温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创作评审委员。享受政府专家特殊津贴。2013年获中国书协第四届兰亭奖艺术奖。著有《林剑丹古玺文字印联选》等。林剑丹诗、书、画、印并擅,都取得较高的成就。他的篆刻得已故金石大师方介堪先生亲炙,上宗秦汉下及明清诸家,追求高雅、清和的格调,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这次展览展出林剑丹篆刻作品百余件,除篆刻作品外,同时也展出林剑丹的篆字书法作品以及镌于紫砂、瓷器等器皿上的篆书艺术作品,全方位展示其篆书的艺术风格与成就。 25,"2018-11-05 00:13:13","2018-08-09 ~2018-10-10 大地回春:关山月梅花专题展",2018.08.09~2018.10.10,321,"关山月美术馆 二楼","20 件",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2018年8月9日,2018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大地回春:关山月梅花专题展”在关山月美术馆举行,该展共展出关山月梅花主题作品20件,为将关山月的梅花题材作品置于20世纪中国画现代转型语境中加以考察,此次展览还从广州艺术博物院借展了虚谷、吴昌硕、高剑父、徐悲鸿等名家画梅作品。 梅花是中国画家喜爱的传统题材之一,不仅因其“凌寒独自开”而被文人所咏颂,更以其独占春色第一枝的植物季节特性,而被视为春天到来的征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今年,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和试验田,如同梅花一样,在中国大地传递着“春天”到来的信息。选择“大地回春:关山月梅花专题展”作为本次展览的主题,既是对关山月的梅花主题与20世纪中国画改革创新的学术考量,也是为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对梅花报春与改革开放春风的双重寓意的选取。 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通过关山月的梅花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传统题材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所焕发出的新的生命力。作为以山水画家著称的关山月,以其霸悍雄健的笔墨语言,一改古人梅花遗意,创造出奇崛峥嵘、勃勃生机的梅花形象,为中国画梅花谱系增添了新样式,体现了中国画传统的强大生命力和创造性。“关梅”的美学品格,既源于毛泽东梅花诗意的启发,也来自关山月作为一个经历过20世纪时代变革且极富现实关怀的画家的内心传统人文情怀。因此,关山月笔下的梅花对我们探求20世纪中国花鸟画的诗画模式、笔墨语言和现代转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为入选2018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的项目,展览分为“传统与时变”“俏不争春”“三友新样”“时代关梅”四个部分,同时对近现代画梅名家的画作与20世纪中后期以来花鸟画研究文献进行了展示和梳理,将关山月的梅花题材作品置于20世纪社会变革背景下加以考察,揭示在新的时代观念下,花鸟画传统寓意的表达如何实现其现代转型,从而凸显关山月梅花艺术的时代意义和内涵,以求让观众能在20世纪中国画变革的语境中体悟关山月梅花题材作品的意义。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推进20世纪中国美术的研究,深入开展馆藏精品的活用和推广,促进20世纪50年代以来梅花主题与花鸟画的图式、笔墨与时代转型的研究,关山月美术馆馆还召集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上海博物馆、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等机构的专家学者,于2018年8月10日举办“20世纪梅花与花鸟画研究”学术研讨会,并于研讨会后出版图录及论文合集。" 26,"2018-11-05 00:13:16","2018-07-25 ~2018-08-22 文脉传薪—2018中国写意油画学派作品年展",2018.07.25~2018.08.22,404,"关山月美术馆 一楼A厅、B厅、中厅、C厅","200 件",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在深圳市宣传文化发展事业专项基金的支持下,由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和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文脉传薪—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名家研究展”连续三年成功举办,2017年更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展览,后又在各地巡展,形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该项目以中国写意油画年度展的方式,从对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名家作品的展示、研究和出版入手,展开对中国写意油画进行学术方面的研究和梳理,以推动中国当代写意油画的发展。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的历程,新时代的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的成功案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写意油画课题的提出,正是我们解决当代油画发展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具体实践,是文化自信的最好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总有一种对“家园”的依恋,“家园”作为人类的心灵归属,有着极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家园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积淀,体现中国文化根性和民族的文化精神,也促使艺术家热切关注自己当下的生活和精神家园,并以自己独特的审美方式关照和反映当代生活和精神的家园,而使这种家园意识在新时代彰显出新的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本次展览以“家园”为主题,就是旨在让艺术家们用不同的叙事方式和关注视角,描绘出对于当下生活和精神家园的依恋和理想,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奉献给这个伟大的时代。 同时,为进一步扩大写意油画在深圳的影响,挖掘和支持本土画家参加学术活动,形成更广泛的学术探讨,发挥著名写意油画艺术家“传、帮、带”的作用,我馆自2016年起,每年推出“深圳·中国写意油画巡礼”展览,作为“文脉传薪——中国写意油画学派研究展”的平行展,旨在展示和梳理深圳写意油画家们探索的成果、推动写意油画在深圳的发展,为深圳的美术事业创新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7,"2018-11-05 00:13:17","2018-07-17 ~2018-07-22 2018·深圳书法篆刻年度展",2018.07.17~2018.07.22,374,"关山月美术馆 一楼中央厅、C厅","128 件","深圳市书法家协会 深圳市摄影家协会 关山月美术馆","书法篆刻作为传统艺术,历史悠久,传承有序。进入当代以来,其作为视觉艺术,开始进入展厅面向公众进行集中展示。因此,展览也成为了书法篆刻艺术繁荣发展的重要推手和交流方式。立足展览这一核心,展开对书法篆刻多角度的研究与探索,这也使展览这一方式本身凸显出了其当代的价值与意义。 在这个意义上,首先,展览是作者之间切磋技艺、交流经验的平台,特别是在深圳,更有其深层的意义。深圳书法篆刻作者来自五湖四海,得益于移民原生文化和特区本土文化的双重哺育。这种多元的文化特质让他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具生命力,更能以其具有实验性的艺术实践,激发创作上的最大可能。其次,当代展览的展厅格局、展陈方式及欣赏角度的多元,必然会对作品创作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当代诉求。不可否认,强调作品的展厅视觉效果,这是当代书法篆刻作品创作中不可回避的现实权衡。再次,展览强调并重视展厅及展品的公共属性,最大程度发挥作者与观众开展交流互动的媒介优势。书法篆刻作者一方面为观赏者提供丰富而高雅的艺术审美体验,另一方面也要自觉关注、理解普通观众的群体意志和美学要求,在今后的创作中加以更好的呈现。 “深圳书法篆刻年度展”立足公共展览这一核心,与广大市民践行一年一度的“文化之约”,实现了与观众的交往与交流,生动诠释了“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深圳观念。同时,作为深圳市书法家协会常设性重要展览,“深圳书法篆刻年度展”在推进精品创作、发现培养新人、繁荣城市文化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举办至今,已逐步形成品牌影响,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支持。 本届展览共收到来稿近800件,经过严格的评审,选出110件优秀作品,加上市书协主席团和特邀作者的作品,共展出书法篆刻作品128件。另选出42件为入选作品,因展览场地所限,这部分作品未能展出,但一并收入作品集。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改革开放40周年。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节点上,深圳书法界将更加勇于担当,与时代同频共振,围绕“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进一步提升深圳书法的品牌影响力,更好助力深圳打造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 28,"2018-11-05 00:13:17","2018-07-06 ~2018-07-15 追源溯本·汲古涵新——萧晖荣教授艺术展",2018.07.06~2018.07.15,337,"关山月美术馆 中央厅、C厅","200 件",中国美术家协会、关山月美术馆、 西安美术学院 、西泠印社、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 、《紫荆》杂志社 、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 、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关山月美术馆将于2018 年 7 月 6日下午4:30分举办“追源溯本·汲古涵新——萧晖荣教授艺术展”开幕式,此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关山月美术馆、 西安美术学院 、西泠印社、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 、《紫荆》杂志社 、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 、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主办;香港美协、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协办;中央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传文体部作为支持单位;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画学会、中国艺苑研究学会作为学术支持单位,“追源溯本·汲古涵新——萧晖荣教授艺术展”共展出萧晖荣先生近年创作的中国画、书法、雕塑作品近200件,展期为7 月 6日至 15 日。 萧晖荣教授是一位爱国爱港的香港著名中国书画家、收藏家、雕塑家。他1946年生于广东省潮阳华侨世家,1981年移居香港,他在香港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于1989年创办了香港艺苑,开设香港艺苑中心画廊,为香港和国内外艺术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萧晖荣先生一专多能,工花卉、亦写山水、擅写梅、精雕塑、是一位通过长期收藏、鉴赏、交流、勤功、悟道而登上艺术殿堂,极具大家风采之当代艺术家,他的作品极富传统笔墨韵味,近年更重推陈出新。如在此展上就可见他近年所精心创作的中国画作品,以繁花似锦的花鸟题材表现了世界各国的人文之美,共同汇聚成一幅和而不同的盛世图景,传递出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和振奋人心的积极正能量,其书法以精擅的鸟虫篆为长,近年更独创“文人雕塑”,为海内外艺坛所瞻目。在改革开放以来,他为香港和内地特别是深港两地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自己的独特的贡献。现为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香港美协主席、政协江苏省委员会常务委员、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研究员、西泠印社社员等,萧晖荣先生一直是胸怀世界、情系家国的赤诚之心的艺术家,他几十年来为弘扬中华传统艺术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过积极贡献,在全国美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因此,在关山月美术馆举办“追源溯本·汲古涵新——萧晖荣教授艺术展”对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着特别的意义。" 29,"2018-11-05 00:13:17","2018-06-26 ~2018-07-04 雅逸清风:马顺先中国画展",2018.06.26~2018.07.04,536,"关山月美术馆 A、B厅","70 件","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深圳市南山区委宣传部(文体局)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深圳市美术家协会 深圳画院","“雅逸清风:马顺先中国画展”序 写意花鸟画在中国画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写生为基础,以寓兴、写意为归依的传统。所谓写生就是“移生动质,变态不穷”地表现花鸟草木各不相同的生命力与特性。所谓寓兴,通过花鸟草木的描写,寄寓作者的独特感受,缘物寄情,托物言志。所谓写意,就是强调以意为之的主导作用,追求如中国书法艺术一样淋漓尽致地抒写作者情怀,不因物像而束缚自己思想感情的表达。 因此,写意花鸟画往往关乎人事,它不是照抄自然,而是紧紧抓住花鸟草木与人们生活遭际、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而给以强化。它既重视真,要求花鸟画具有“识夫鸟兽木之名”的认识作用,又强调艺术家主观感情和美与善的观念的表达,强调其“夺造化而移精神”的怡情作用,主张通过花鸟画的创作与欣赏表达作者的内在思想与追求。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次展览以“写而生”“气与象”两个部分来呈现马顺先的花鸟的写生和创作,让我们通过这些作品感受他是怎样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写生,从而获得创作的灵感,找到了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将大自然的生机融进了传统的笔墨形式之中,真切理解花鸟画“写意”二字的内在精神。 在马顺先的作品中,花鸟草木生命与宇宙自然是融为一体的,他追求的不仅是表现花鸟草木的自然生态,更是借景抒情地表达自己精神境界的净化和陶冶,独出心裁地表达了人们共同向往的澄明之境和自己独特的感受。 马顺先出生于196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美协中国画艺委会秘书长、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主讲导师、是我市优秀的中青年中国画家。他性情敦厚、脚踏实地,他长年沉浸在自己教书画画的时空中,不计较个人的名誉得失。记得几年前我曾推荐他为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优秀青年美术家推广工程”的作者之一,竟以超龄而失去了机会,前两年经我馆艺委会讨论通过,将他的展览纳入我馆“本土优秀艺术家系列”的展览计划,也因为各种原因被不断推迟。今天,“雅逸清风:马顺先中国画展”终于在我馆开幕,我感到特别的欣慰,我还要感谢为展览付出辛勤劳动的同事和朋友们。 最后,祝展览圆满成功!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 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陈湘波 2018年6月25日" 30,"2018-11-05 00:13:20","2018-06-12 ~2018-06-24 当下•新倾向—2018年关山月美术馆创作院作品邀请展(第二回)",2018.06.12~2018.06.24,483,"关山月美术馆 A厅、B厅","90 件",关山月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建馆以来,在历任馆领导班子的带领和全体同事的努力下,根据馆藏特点、深圳城市文化特色和美术馆发展的长远目标,在实践中逐渐确定了以“研究为龙头,收藏为基础,展示、教育、推广为手段,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构建完善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的发展思路,形成了以“关山月艺术和20世纪中后期中国美术及当代艺术设计研究”为主导的学术定位,努力打造关山月艺术、20世纪中后期中国美术及当代艺术设计研究的展览品牌。可以这样说,明确的学术定位和发展思路的提出与实施,标志着关山月美术馆独立自存学术品格和追求的确立!2011年成为国家文化部评定的首批九家国家重点美术馆之一,2015年我馆又通过了国家重点美术馆复评,使我馆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内重要的国家大型美术展览项目策划、承办基地和国际艺术的交流平台。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换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全国首家进行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美术馆,我们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规划的要求,在坚持和完善关山月美术馆学术定位和发展思路的基础上,为推动深圳美术事业的发展,实现有数量、有质量,有“高原”、有“高峰”的深圳美术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关山月美术馆领导班子决定:在做好美术馆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我馆资源和平台,发挥我馆美术创作人员的作用,整合、优化深圳美术创作的社会资源,以我馆专业美术创作人员为基础,吸收深圳市优秀的美术创作人员,成立关山月美术馆创作院。 这次展出的作品,是继2017年关山月美术馆创作院群体第二次亮相,今年的展览以“当下·新倾向”为主题,旨在对深圳美术创作群体当下的现状和动向进行展示和研究。这些种类不同、面貌各异的作品,不但展现了深圳艺术家“当下”的一种创作状态,也能从中感受到深圳美术群体与时俱进的创作“新倾向”。我们希望通过全国美术馆的平台,推动深圳优秀美术家与各地美术家的交流,和全国的美术家一起共同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以无愧时代的优秀美术作品共圆中国梦。" 31,"2018-11-05 00:13:24","2018-06-01 ~2018-06-10 LOOK:2018安奈儿一起长大艺术展",2018.06.01~2018.06.10,420,"关山月美术馆 一楼中厅、A厅、B厅、C厅","300 件",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深圳市安奈儿股份有限公司,"“LOOK:2018安奈尔一起长大艺术展”是由关山月美术馆和深圳市安奈儿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18年度儿童大展,也是立足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教育展开的一项公益性活动,将于2018年6月1日-6月10日期间在关山月美术馆一楼全部展厅展出,陪伴小朋友们欢度六一、一起成长,给小朋友们一次难忘的参与经历。 本届展览的主题“LOOK”是开放式的,共分“Looking——巨人眼”、“Looking——小小国”、“Looking——日常界” 、“Looking——穿越观” 四个板块,展览由“2018安奈儿亲子创意绘画大赛”入选作品和策展团队邀约的十个致力于儿童成长教育的社会公益机构组织小朋友们创作的以“LOOK”主题的作品和特邀青年艺术家李琳琳作品组成,这些作品带领小朋友们,同时也是从他们的视角去认识这个世界,回望传统、展望未来。也让我们通过孩子们眼中的自然、生活中的伙伴和心中的未来,反观自己,反思现实。一起长大,与孩子们一起去面对,去探索,去发现,去拥抱生活。让阳光洒满孩子们的世界,种下一生幸福的种子。 在开幕式现场,深圳彭宇当代舞团的专业舞蹈演员和来自深圳小天鹅模特舞蹈艺术团的小模特们将为您带来惊艳的现代舞表演和时装秀。为了丰富活动的内容,给小朋友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围绕展览的核心内容,主办方将倾力组织13场系列公共教育互动活动,开拓小朋友的视野的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诠释“一起长大”的内涵。 骑脖子是一种常见的亲子互动方式,尤其对于对于父亲和孩子。本次展览还创新陈展方式,特别提出“骑脖子看画展”的概念,为此今年我们特别准备了很多“骑脖子看”的内容,如巨型雕塑高处的小细节、悬吊在空中的作品,还有分布在不同展厅的“2米以上儿童”特别观展区等,给孩子们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观展方式。 一、精彩纷呈的展览内容 作为一项公益性的儿童展览和公教活动,关爱和陪伴是“一起长大”的核心内容,展览以绘画发声,希望通过亲子艺术绘画的方式发掘呵护孩子的艺术天赋,更倡导父母对孩子多一些陪伴。为使活动内容更加贴近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接受能力,策展团队精心策划,展出内容也是精彩纷呈。 1、特邀艺术家李琳琳为小朋友们构建超现实景观。策展团队邀请了青年艺术家李琳琳,为小朋友们建构了一个超现实景观:两只四米高的巨大的象和三只一米五的小象排成一队朝一个方向走着,他们身上爬满了小兔子,一起穿行在美术馆中。象群与无数只兔子组成超现实景观,人们走在作品当中,能够感受到纯粹的超自然的神秘力量。 2、2018“安奈儿儿童创意大赛”为孩子创造展现自我、记录美好记忆的平台。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每一个孩子脑海里都有一个神奇世界,“安奈儿儿童创意大赛”就是帮孩子们守护住这个单纯而美好的世界。自2014年起,安奈儿携手关山月美术馆举办“一起长大“主题画展,将孩子们创作的作品带进艺术的殿堂。2018年,“一起长大”全国亲子创意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将近3玩件,经专业评审和网络投票,最终选出了153件极具创意和童趣的画作参加今年的“LOOK:2018安奈儿一起长大艺术展”。小朋友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以“心中的大自然”“陪伴成长的玩具”“未来的建筑”为创作主题,用画笔描绘美丽的大自然,记录陪伴自己成长的玩具,还有对未来建筑的想象与创造。 3、十家邀约机构组织小朋友们创作支持。“LOOK:一起长大艺术展”整个活动不但得到了越来越多小朋友的喜爱,同时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致力于儿童教育与社会公益的社会机构的支持,成为我们坚实的合作伙伴。天健小学、深圳市元平特殊教育学校、深圳市彩田幼儿园、琳子美术教育、米尺剪刀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园岭小学、重庆哎呀创意美术中心、博林文创、道尚儿童艺术体验中心、桐雅种子博物馆十家机构组织小朋友们创作作品或提供藏品参展。 二、丰富有趣的公共教育互动活动 活动1:“小小讲解员” 时间:6月1日上午11:00-12:00,下午15:00-16:30;6月3日上午10:00-12:00 地点:中央展厅及A、B、C展厅 活动由天健小学提供。在六一儿童节期间,天健小学的小小讲解员们将在展厅为大小朋友们讲解艺术家李琳琳和10个邀约艺术机构的作品及一起长大艺术展概况。 温馨提示:无需预约,如需讲解可直接与小讲解员们沟通。 活动2:“陶艺体验——编花篮” 时间:6月1日下午14:30-15:30 6月1日下午15:30-16:30 地点:A展厅 活动由天健小学陶艺工作室提供,小朋友们在天健小学诸葛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陶艺体验,用红陶泥材料,盘泥条的方式制作花篮。部分优秀作品可以帮忙烧制。 温馨提示:分两场次,每场次仅限15人,体验时间1小时,请先到序厅的活动管理台预约体验时间,并按预约的时间进行体验。过时作废,先到先得。 活动3:“《童话城堡》亲子立体卡片制作” 时间:6月1日上午10:30-11:00 11:00 -11:30 11:30-12:00 6月6日上午10:00-10:30 10:30-11:10 11:00 -11:30 11:30-12:00 6月6日下午15:00-15:30 15:30-16:00 16:00-16:30 6月10日上午10:00-10:30 10:30-11:00 11:00 -11:30 11:30-12:00 地点:A展厅 活动由杨梅红上城校区组织,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和家长一起动手,用卡片、有色纸等材料剪裁、粘贴、制作一座童话城堡,并用水彩笔、蜡笔画出和装饰城堡花园。 温馨提示:自由体验,每场10组家庭参与(每个家庭限一大一小),体验时间30分钟。请先到序厅的活动管理台预约体验时间,并按预约的时间进行体验。过时作废,先到先得。 活动4:“龙舟DIY” 时间:6月2日上午10:00-12:00 地点:A展厅 由琳子美术教育机构提供。活动期间,由琳子教育机构的老师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各地风俗,小朋友们与家长合作组装龙舟模具,每组家庭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用超轻粘土、亮片及水彩笔等装饰龙舟模型,老师全程予以指导。 温馨提示:共一场次,体验人数限20组家庭(一大一小),体验时间2小时,请先到序厅的活动管理台预约体验。过时作废,先到先得。 活动5:“小版画艺术工作坊” 时间:6月2日下午15:00-16:30 地点:A展厅 活动由深圳市园岭小学版画工作室提供,在专业版画教师的指导下制版并印制完成一件小版画作品。 温馨提示:限20人,请先到序厅的活动管理台预约体验时间,并按预约的时间进行体验。过时作废,先到先得。 活动6:“美一刻——DIY亲子创意相框” 时间:6月3日上午10:00-10:30 6月3日上午11:00-11:30 6月5日上午10:00-10:30 11:00-11:30 6月5日下午15:00-15:30 15:45-16:15 6月7日上午10:00-10:30 11:00-11:30 6月7日下午15:00-15:30 15:45-16:15 6月8日上午10:00-10:30 11:00-11:30 6月8日下午15:00-15:30 15:45-16:15 地点:A展厅 活动由杨梅红景田校区组织,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和家长一起动手,用彩色卡纸、水彩笔、毛球、泡沫胶、双面胶等,DIY创作独一无二的艺术相框。 温馨提示:自由体验,每场15组家庭参与(每个家庭限一大一小),体验时间30分钟。请先到序厅的活动管理台预约体验时间,并按预约的时间进行体验。过时作废,先到先得。 活动7:“云裳——儿童服装设计体验工作坊” 时间:6月3日下午14:30-16:30 地点:A展厅 活动由深圳市米尺剪刀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提供,小朋友们在专业的服装设计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服装设计体验。 温馨提示:分两场次,每场次仅限15人,体验时间1小时,请先到序厅的活动管理台预约体验时间,并按预约的时间进行体验。过时作废,先到先得。 活动8:“蝶古巴特(Decoupage)艺术体验” 时间:6月4日下午15:00-16:30 地点:A展厅 在生活中我们看腻的旧家具,或想丢弃的置物盒,只要经由蝶古巴特的改造,这些原本不起眼的家饰品,也能摇身变成兼具实用性与观赏价值的装饰品。 道尚儿童艺术体验中心的老师将带领大小朋友,用塑形泥、木质坯底、蝶古巴特拼贴胶、丙烯颜料、蝶古巴特纸巾等材料,来一场神奇的艺术体验。 温馨提示:共一场次,仅限20组家庭(一大一小),体验时间1个半小时,请先到序厅的活动管理台预约体验时间,并按预约的时间进行体验。过时作废,先到先得。 活动9:“LOOK:童妆——小小服装设计师DIY活动” 时间:整个展期 地点:A展厅 小朋友利用日常的材料,为纸片模特设计时尚装扮。 温馨提示:自由体验,体验时间1小时。 活动10:“水经注·绘涂” 时间:整个展期,上午9:00-下午16:30 地点:C展厅 活动由博林文创公司组织,以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为基础,结合前沿数字互动技术,为孩子们打造的沉浸式体验空间。在五岳名山、文化古迹的投影背景下,舟船、车辆等水陆交通工具交错运行,一旦发生拥堵,便有“怪兽”出现,破坏现有环境与建设,小朋友们齐心合力对抗怪兽,世界将再次回复平静。 温馨提示:每场次仅限30组家庭(一大一小),每场次体验时间为半小时,请先到序厅的活动管理台预约体验时间,并按预约的时间进行体验。过时作废,先到先得。 活动11:“象形文字的联想” 时间:6月9日上午10:00-12:00 地点:A展厅 活动由深圳市大望学校王婧老师主讲,淘金山小学江妍老师、东昌小学彭雪玉老师、百仕达小学曾丽敏老师配合完成,以象形文字小动画导入课程,带领小朋友们研究象形文字的组成结构,以联想的方式展开对不认识的象形文字的联想形成画面,画面完成后,揭示谜底,寻找与象形文字本意与孩子的联想之间的关系。 温馨提示:分两场次,每场次仅限15人,每场体验时间为1小时。请先到序厅的活动管理台预约体验时间,并按预约的时间进行体验。过时作废,先到先得。 活动12:“一起长大展导赏” 时间:6月9日下午15:00-16:00 地点:中央展厅及A、B、C展厅 由关山月美术馆一起长大展策展团队成员为群众现场导览一起长大儿童画展,。 活动13:共享奶爸——骑脖子看画展 奶爸角色:钢铁侠爸比、蜘蛛侠爸比、美国队长爸比、国王爸比、运动爸比 活动时间:6月1日-6月3日9:00-16:30 6月9日-6月10日 9:00-16:30 宝宝硬件:身高不超过110厘米,体重不超过35斤 温馨提示:每人体验时间为10分钟,请先到序厅的活动管理台预约体验时间,并按预约的时间进行体验。 儿童的教育与成长是一件立体而丰富的事情,相对而言,单靠美术馆自身的力量是微薄的,它必须与社会、家庭、学校等形成合力。“一起长大”正是关山月美术馆与深圳市安奈儿股份有限公司立足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教育展开的一项公益性活动,从儿童的生理到心理、感官到思维,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立体的关照,并最终落实到“一起长大艺术展”这个可观可感的艺术活动上来。今年已经是“一起长大艺术展”的第五年,我们欣喜地发现,这个活动真正地成为了一个链接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功能、公益与社会的平台。整个活动不但得到了越来越多小朋友的喜爱,同时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致力于儿童教育与社会公益的社会机构的支持,成为我们坚实的合作伙伴。让我们更加欣喜的是,在这些活动中,小朋友们不但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浓浓的关爱,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去关爱他人,并将这份爱不断地传递开去。" 32,"2018-11-05 00:13:29","2017-12-30 ~2018-01-06 深圳画家画深圳",2017.12.30~2018.01.06,797,关山月美术馆,"120 件",关山月美术馆,"今天下午,“第十三届深圳画家画深圳—都市生活”展览在关山月美术馆馆开幕。 展览前言 “第十三届深圳画家画深圳—都市生活”活动是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深圳画院、关山月美术馆联合承办的深圳本土艺术大展。 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充分动员深圳市本土艺术家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到全市各区采风创作,创作出一批以“深圳画家画深圳—都市生活”为主题材接地气的艺术精品。 “深圳画家画深圳”是一项以“关注本土、颂扬本土”为宗旨创本土品牌的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十二届,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在对本年度活动中最新涌现出来的精品创作进行梳理和总结,加大对深圳市美术新人新作的扶持力度,激励全市美术家扎根基层、脚踏实地从事艺术创作,为全市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及本土美术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次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公开征集作品900多件,经过深圳市美协主席团专家评审,评选出120幅作品编入画册并在关山月美术馆向广大市民汇报展出。 这些美术精品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深入观察、提炼精粹,艺术家积极进行艺术实践,秉承优良传统,探讨新的艺术理念,将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在思想高度、文化内涵高度上强化精品意识,对我们生活的城市与所处的时代,以艺术家的眼光、充沛的激情真实的积极的反应了我们这座城市的繁荣进步与人民生活的美好,以自然之美、生活之美、人文之美,表现时代之大美,彰显了深圳本土艺术家的使命感及价值观。 作为深圳市宣传文化发展专项基金资助的常设性项目,深圳市美协将进一步做好活动的组织策划等各项工作,扩大展览活动的宣传推广,进一步打造“深圳画家画深圳”这一艺术品牌的学术影响力,通过优秀的艺术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繁荣和谐新深圳”。 此次展览的顺利进行,要感谢关山月美术馆为我们提供了展示深圳本土艺术作品的平台;要感谢全市艺术们的鼎力支持和对此项目持续十三届的可贵坚持。 春华秋实,寄望于明天,圆梦于明天,这批富有纪念意义的艺术之花,愈加鲜艳,结集出版,以示祝贺。" 33,"2018-11-05 00:13:29","2018-11-03 ~2018-12-06 我向毫端寻往迹——明清山水画的古意今情",2018.11.03~2018.12.06,84,"北京画院美术馆 三、四层展厅","100 件",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北京画院,"  由北京画院联合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主办的“我向毫端寻往迹——明清山水画的古意今情”展将于2018年11月3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研古寻真 揭山水年古代展新篇章   北京画院自2015年起推出了“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系列展”,迄今为止共举办“唯有家山不厌看——明清文人实景山水作品展”(2015年)、“我来添尔一峰青——傅山书画精品展”(2016年)、“笔砚写成七尺躯——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2017年)等项目,该系列展在业内获得了高度好评并在广大观众中引起巨大反响,此次“我向毫端寻往迹——明清山水画的古意今情”是该系列展览的第四展。如果说,2015年举办的明清文人实景山水作品展意在展示明清山水画中“实景”与写生的关系,致力于讨论画家在自然界中如何进行写实性描绘,那么此次展览则重在强调山水画中“摹古”的价值与意义,突显在传统绘画中临习古人的重要性。 2015年7月,“唯有家山不厌看——明清文人实景山水作品展”作为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系列展的第一展,重点展示了中国古代山水画与“实景”的关系   此次展览是北京画院“2018·山水之年”推出的又一次重要专题展览项目,以“胸中山水奇天下——齐白石笔下的山水意境之二”为始,上溯追源探讨明清山水画的发展流变。展览共汇集国内重要文博机构收藏的三十五位书画家的逾五十件明清诸派的摹古佳作,为观众集中了解中国古代书画的摹古与出新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机会。 以古为师 看明清山水笔下开生面   中国绘画,首重师“古”,未有不师古而能名世者。一般来说,画家把临、摹、仿作为绘画入门的途径,通过临摹古人的画作,传达先贤的神韵,在此基础上再以大自然为师,最后达到理想的境界。师古人与师造化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承学方式。   明清时期,随着城市商业化的繁荣和文人士大夫对“格物致知”静观沉思的追求,文人画占据了画坛主流。画家注重吸收古人的笔墨技法,融入古人的情与神、心与意。摹古成为文人画家与古人进行心灵沟通的方式。正如董其昌在其画论《画眼》中所说:“画家以古人为师,已是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由于明清文化形态中浓厚的复古倾向,诸多画家极尽摹古之能事。到了清代,“四王”在临习中出入宋元,刻意摹古,惨淡经营,在绘画艺术上最大的成就是梳理和总结了中国山水画的笔墨艺术,使之具体而微,修正了禅学意味上的虚玄之象,以梳理和总结的方式实现了“精妙而能”。本次展览将系统的展出包括沈周、文徵明等吴门画家,以董其昌等为首的松江画派以及清初“四王”等传派的摹古山水画佳作。 探古寻迹 访明清文人心中桃花源   中国古代绘画皆重“古意”,不仅仅是对绘画技法的深研与继承,更是同古意、同憧憬、同理想的对话与交流。在谙熟传统之后通过主观性理解,结合个人之生命体验、艺术感悟之后的推陈出新。此次展览以“古意与今情”为主题,依“由古向今”的倒叙方法回看明清山水画中的摹古精品,还原了明清山水画摹古题材创作的发展,借此窥探古人心中的桃花源。如此次展出的苏州博物馆藏周臣《桃花源图》,画家以陶渊明《桃花源记》为绘画题材,描写了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遇先秦避乱于此隐居的后人的情景,画意清新,构图深远,用笔显得尖劲爽利。   展览中亦有将古人诗意进行的形象转化,如苏州博物馆藏陆治的《唐人诗意山水册》。每开均以唐代古诗一联来命题,以秋夏春冬四季为景,用笔苍健,色彩明润。又如苏州博物馆藏吴门名家文徵明《三绝图卷》,则以实景“石湖”为题材,据传是他经常携友雅聚之地。登高山访古寺,泛舟湖其中,留下很多诗画佳作。画中的粗笔水墨主要取法于沈周、吴镇,兼师倪瓒、赵孟頫和黄公望。细读画卷上的题诗,再观赏前面的图画,我们会不由得随着画家之笔畅游于楞伽山麓、石湖之畔。值得一提的还有苏州博物馆藏清代僧人上睿的《为友梅作行乐图册》,此图是上睿为友所作的四季行乐图,云山游“春”、荷塘消“夏”、 “秋”郊围猎、 “雪”山访友,尽显画家高情逸致。此外,此次展览还展出了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唐寅绘《唐解元仿古今画谱》等善本、古籍与版画。从展览中我们不仅可以得识明清画家师古、仿古之途径,亦能窥见明末清初山水画坛流派纷呈、气象万千的局面。 借古开今 思当代山水创作新发展   明清的画家通过临仿的方式体味先贤的“古意”,用笔墨语言实现“今情转化”。而观看这些“摹古”作品的我们,则是借此穿越历史和未来,与古人对话确定了“今情”的坐标。   北京画院以问题意识带动学术研究,以学术研究带动展览呈现的研究与展览方式,“我向毫端寻往迹——明清山水画的古意今情”展通过对“摹古”绘画题材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梳理,进而对当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迪。   对于今天的中国山水画家来说,“师古”是大多数人必经的艺术阶段。但是如何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师古而化之”,将古人的精髓之处与自身风格结合起来开辟蹊径、借古开今,则是我们应该不断思考、探讨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此次展览中的诸多明清摹古山水佳作,使广大观众在吸取传统的艺术养分之时,亦能悄然入境,徜徉于与古人心灵相通、精神相融的山水世界。   此次展览将持续到12月6日。" 34,"2018-11-05 00:13:31","2018-09-30 ~2018-11-04 经典·劳特累克作品展",2018.09.30~2018.11.04,197,北京画院美术馆,"90 件",布达佩斯美术馆、北京画院,"金秋十月,北京画院美术馆将为观众们奉上一场异国的视觉盛宴——来自布达佩斯美术馆珍藏的劳特累克版画精品展。展览将于2018年9月30日下午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10月1日起对公众开放。 本次展览不仅是国内首次举办劳特累克主题展,也是北京画院和匈牙利合作的继蒙卡奇、齐白石和李斯特等特展之后的第四次艺术展。此次展览共展出90余幅作品,涵盖了绘画、素描、石版画和海报,其中珍贵的纸本版画更是每隔两年展出一次,观众们可借机一睹这位极具创造力的艺术家风采。    无独有偶,劳特累克这位19世纪末期法国著名的后印象派绘画大师与北京画院首任名誉院长齐白石同出生于1864年。一位天赋异禀却英年早逝,另一位天资聪颖却大器晚成,两位毫无交集,有着迥异职业生涯的绘画巨匠得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齐聚一堂,堪称“奇妙的和谐”。二位大师均拥有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视角和超凡的记忆力,以描绘真实而被后人所倾慕,但和齐白石带有传统文人情怀的记录并描绘其心中的大自然所不同,劳特累克虽也因出身贵族而在童年对自家庄园中的马和狗情有独钟,其最重要的创作灵感却来源于19世纪末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夜巴黎。本次展览展出的版画作品都毫无修饰地记录了夜巴黎中红磨坊中的奢靡,风月场中的私密和剧场文化的风靡。他曾说“我描绘事物的本来面貌。我不加以评判”。其作品也确如他所言。不论贵贱,也未加褒贬,无论是台前红极一时的歌舞明星还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夜场女子,劳特累克均一视同仁地将她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勾勒下來。展览中所展出的版画作品不仅能够让21世纪的我们了解到版画这种表达媒介在劳特累克整个艺术生涯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更能通过他寥寥几笔之下的曼妙身姿一窥19世纪末光鲜亮丽的夜巴黎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人间百态。    劳特累克短暂而极具创造力的艺术生涯与巴黎娱乐业的繁荣、现代版画的黄金时代属于同一时期,蒙马特高地和香榭丽舍街畔带有歌舞表演的“卡巴莱餐厅”被证明是他杰出的彩色石版画的灵感来源之一。为了在展览中营造出19世纪末夜巴黎那繁花似锦的氛围,我们将劳特累克的版画真迹与巨幅海报、巴黎红磨坊与街头海报栏形象、巴黎的历史老照片和作曲家奥芬巴赫所谱写的康康舞曲融合在一起,试图让观者重温那段从未消逝的历史,去体验时至今日还遍布劳特累克海报的巴黎浪漫街头。    展览持续到11月4日。" 35,"2018-11-05 00:13:35","2018-07-21 ~2018-09-23 胸中山水奇天下——齐白石笔下的山水意境之二",2018.07.21~2018.09.23,501,北京画院美术馆,"160 件",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等,"“胸中山水奇天下——齐白石笔下的山水意境之二”专题展览将于2018年7月21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正式与观众见面。作为北京画院齐白石艺术系列品牌展的又一全新力作,此次展览联合了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等十家国内重量级文博单位及艺术机构共同主办,共展出齐白石山水画作逾160件套,广大观众将在一天内遍览不同省市公立机构收藏的齐白石经典山水画变为可能。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23日,在炎炎夏日里为全国观众提供一处“游山玩水”的好去处。 看齐白石山水最全集结 纵观齐白石一生的艺术创作,大写意花鸟画占据着主要地位且传颂度高。相较之下,他的山水画却一度不被时人理解甚至还遭受不少非议。齐白石曾自题“余画山水,时流诽之,使余几绝笔。”世人与市场的不认可,使得齐白石的山水多为真正理解自己艺术变革的知己、友人所做,这也是导致今天齐白石的山水画体量较少的最主要原因。但恰恰是这些山水画最能显现齐白石艺术的独创性与超时代的革新性,其中更是不乏艺术巨构。 此次展览将汇聚齐白石一生中最重要的山水作品:如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齐白石早年远游之初精心为友人绘制的《石门二十四景》;又如齐白石“五出五归”后,将写生实景转化而成的《借山图册》(现存二十二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的齐白石晚年山水巨制——《山水十二条屏》也将首次离开山城重庆赴京展出。可以说,此次展览是齐白石山水画精品最大规模的集结展出。 “胸中山水奇天下——齐白石笔下的山水意境之二”将通过丰富的展品和多种科技手段全面梳理齐白石山水画的发展流变:北京画院美术馆一层展厅将通过多媒体视频、专题纪录片等方式向广大观众讲述齐白石的艺术特色;二层展厅将集中展示“湘上青山好景光——家园”与“看山曾作天涯客——远游”两大主题板块,全面讲述齐白石早年学习山水画的历程以及中年后“五出五归”的远游故事;三、四层展厅则分别对应展出“卅年删尽雷同法——变法”和“岳雨湘烟梦往还——思乡”两大板块,系统梳理齐白石山水的发展沿革。 访齐白石山水探索之路 1882年,还是雕花木匠的齐白石从一套残缺不全的《芥子园画谱》中获得了最初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启蒙。27岁时,齐白石正式拜乡贤胡沁园为师学画花鸟,并随谭溥学习山水画,自此踏上了山水画创作的旅程。但不论是《芥子园画谱》亦或是谭溥所教授的“四王”类山水,都逃不出前人的程式规范,所以齐白石早期的山水画未能确立自己的风格。1902年至1909年的“五出五归”成为了齐白石人生中的重要阶段,更为其山水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数年间,行万里路的齐白石饱览了大半个中国的山河美景,远游途中积攒了大量的山水写生画稿。远游归来后,他根据写生画稿所创作的山水画,构图新颖、立意独特,画面中的真山实水大大提高了其山水画的生命力,展现出不同于早期山水画的全新面貌。1917年,齐白石为避家乡兵匪之乱出走北京,并于1919年正式定居,开始了“北漂”的生活。然而来京后的生活并不如想象中顺利,齐白石的木匠出身和近“八大”的冷逸画风使他在当时的北京画坛备受冷遇。其立意独特的山水画更不为时人所接受,甚至被人攻击称是“野狐禅”。即使是在陈师曾、徐悲鸿两位挚友的大力推介之下,也未能改变其山水画受冷遇的现状。遇此情况,陈师曾鼓励齐白石不必随波逐流,齐白石便自此开始了十年的“衰年变法”,最终创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自成一派。虽然“衰年变法”对齐白石的花鸟画影响最甚,但其山水画也在变法中逐渐走向成熟。 游齐白石山水画中美景 齐白石早年主要活动于家乡湘潭一带,所画山水也多是来自家乡景色的启发。但画中偏于程式化的山水与实际景色还是有着较大的差别。1902年齐白石开始了为时7年的远游,期间先后游历了陕西、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江西、广西、广东、香港等地,沿途真实、鲜活的山光水色是刻板的程式规范远不能比拟的。《石门二十四景》和《借山图册》便是基于远游写生的代表之作。应友人胡廉石之请,费时三个多月,齐白石创作了描绘家乡附近石门岭一代风光的《石门二十四景》。这套二十四开的册页呈现其家乡一带的好山好水、田园生活,尽管风格还未能完全脱离《芥子园画谱》与前人规模,但相较之前的作品已更增添了灵动性。而在《借山图册》中,洞庭落日、灞桥风雪、十里桃花、雁塔坡、滕王阁……这些景色跃然纸上。“看似寻常实奇崛”的画面,构图新颖、剪裁大胆,给人以独特的视觉感受,完全不同于前期作品或同期画家的山水画。 晚年时,客居北京的齐白石却愈发怀念家乡惬意的田园生活,这一时期所作的山水画多是远游时期写生稿与记忆中家乡景色的融合,画中也常漾起思乡情怀。又因为白石老人尤其钟爱桂林的山,曾有诗言:“自有心胸甲天下,老夫看惯桂林山。曾经阳羡好山无,峦倒峰斜势欲扶。”所以在其晚年的山水画中山体多是借鉴桂林山,再结合对家乡的记忆,创作出一幅幅既真实又虚幻的“家乡”之景。此次展出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山水十二条屏》是齐白石晚年山水画的扛鼎之作。此套《山水十二条屏》是1932年齐白石精心为四川军阀王瓒绪所作,画中景色虽是常见的山间、乡野风光,却在齐白石大写意的笔下别具趣味,平淡又不乏意韵。 齐白石生活的年代,交通还不甚便利,出游主要走水路。在这车马慢的旧日子里,却正好可以慢下心来,欣赏沿途的景色,观察市井日常。现代社会里,科技拉近了人与人、地与地的实际距离,齐白石历时七年的“五出五归”或许几日间就能完成,然而这样的快节奏却使我们错失了路上的风景。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齐白石当年走过的乡间小路也早已不复存在。虽然我们无法重走他走过的路,但通过展览中各阶段的山水画作品,我们却可以一路欣赏齐白石曾经看过的风景。" 36,"2018-11-05 00:13:36","2018-06-27 ~2018-07-10 湖山胜概——西湖主题水印版画展",2018.06.27~2018.07.10,356,北京画院美术馆,"26 件",浙江美术馆、北京画院,"由浙江美术馆、北京画院共同主办的“湖山胜概——西湖主题水印版画展”于2018年6月27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本展览是浙江美术馆2017年度“水印千年——中国水印版画大展”系列展览之一。 “水印千年——中国水印版画大展”以“活化传统、创新继承”为实施宗旨,转化“水”的思维核心,提炼“印/拓”为标志性技艺手段,将杭城西子湖作为意象起点,回溯中国文化史中的水印渊源,延展水印艺术的表现可能,激活当代生活的水印基因。展览力图通过日常与经典、庙堂与自然、诗意与谨严、真实与奇幻、私人与公众、体验与程式、传统与现代、原始与未来等丰富维度的整合,构建起富有人文内涵的现代水印时空;融汇图像、文字、实物、影音、装置、表演等多种创作样式,结合自然景观在地活动,直观而鲜活地延展文脉、探索边界,发掘水印文化的当代美学生命力。展览以“水文化”为核心理念,以“水印版画”为核心载体,共分为五个篇章:版刻千秋——中国传统水印版画;东方意蕴——中国木版年画与浮世绘;汲古镌今——中国现当代水印版画;湖山胜概——西湖主题水印版画;拓山印湖——公共艺术项目。 水印版画源于中国,已有 1300多年历史。水印版画作为一种绵延千年的媒介技艺,承载着东方历史独有的内生视野和记忆感觉,其刻印技术的一面,前后所牵连起陶拍、模印、印章、铭刻、造纸、碑拓、单色雕版印刷、活字印刷、饾版、拱花、分版、分色、套印、叠印等数千年来中华文明感知系统的物性演绎和知觉迭变。回望水印千年,我们需要丰富的诗意表现、睿智的美学观悟和深切的文化沉思,强调由心河溯源到心灵家园,再提升到母体皈依,因而有着深邃而隽永的哲学思致。 “湖山胜概”以西湖水印版画历史为脉络,融汇当下学院教学,以多维度视角贯通西湖的过去、现在的审美。以相对历史的概念融合“水印版画”这一古老但新意十足的艺术,最直接展现东方文化“水”性内涵,通过杭州西湖这个窗口,呈现东方文明的生命力和魅力特性。 本展览系“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美术创作资助项目”。展览共展出当代水印版画作品、明清水印版画文献26件(组),将持续至7月10日。" 37,"2018-11-05 00:13:37","2018-06-09 ~2018-06-24 寻迹——赵龙水彩画作品展",2018.06.09~2018.06.24,422,北京画院美术馆,"65 件",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哈尔滨师范大学、北京画院,"水彩画进入中国已经有百余年历史了,对于当代水彩而言,如何突破传统技法与媒介材料的局限性,探索出具有当代性、符合当代审美的作品,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6月9日至24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哈尔滨师范大学、北京画院共同主办,黑龙江省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黑龙江省龙美美术馆、德国哈内姆勒艺术纸协办的“寻迹——赵龙水彩画作品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本次展览由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美术》杂志主编尚辉担任学术主持,《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主编严长元策展,作为青年画家赵龙在北京的首次个展, 65件水彩作品呈现了艺术家对于水彩这种艺术媒介的思考和实践。该展览将于6月15日举行开幕式和相关学术研讨会。 此次展览涵盖了赵龙近年来创作的颇具代表性的三个系列作品,分别是《邮寄的风景》《傲骨》和《巡》。三个系列创作于不同时期,呈现了赵龙水彩艺术风格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路径。从中观者可以看到,赵龙的创作大致经历了从“走向水彩”到“走进水彩”再至“走出水彩”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他对水彩艺术的理解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他艺术创作的理念和精神内涵不断升华的过程,彰显出他创作中一以贯之的一种当代人文精神。 其中,《邮寄的风景》系列作品表现的是一组都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景观,以自己长期工作与生活的城市哈尔滨为原点,以鳞次栉比的高楼广厦,冒着浓烟的旧工业遗存甚至城市村庄相互包围的场景等内容勾勒他对城市发展的记忆,同时反映了社会空间变化给个人生存经验与体验带来的深刻影响。《傲骨》系列带有明确的文化指涉性,松树和光影的塑造以黑色为主,但松树的形式全然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水墨图式,它更彰显水彩媒介的自身特质,包含一定的中国艺术意象的表达。《巡系列》是多方面的尝试,它涉及非真实场面的冥想、装饰性画面的构成、发散式的色块堆砌,但这些都没有走向抽象,它与具体的现实场景有关、没有脱离图像。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画面都是媒介的重新思考而引发的创作转变。 尚辉这样评价《巡系列》作品,“赵龙明确地把镜头图像作为自己水性绘画的表现语言,他尤其喜爱描绘那些夜晚在灯光或闪光灯投射下呈现的形象,从人的视平线投射出去的光,突然改变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大地、树丛、房舍和人物,近前的一片光的“漂白”、物体边缘的一道黑影以及长长的物体倒影等,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刹那间物象的重置,而是这种陌生情境对人的心理世界的模拟与探索。”而在使用图像语言的同时,仍然注重水性媒介特征的发挥,水与彩在此也因图像而获得了新的生命诠释。 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主任诸迪认为,赵龙所取得的这些成果不仅因为他对水彩艺术的执着,还得益于他的理性精神和敢于在大破大立中不断前行的勇气。他的每一次转型和自我革新都经过了理性的思考,并投以极大的勇气,他不满足于既有的成果,总把眼光驻落在远方,体现了一位青年画家沿着传统的路径不断走向主观与自觉,不断与自我对话的创作视角。在这种理性精神的涵养下,赵龙的创作不断焕发出饱满的精神意象和强烈的情感穿透力,呈现出更为宽阔的艺术气象,作为一个年轻的画家,这一点难能可贵,也是促使他能够通达水彩艺术彼岸的关键。 赵龙,1975年1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密山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主任,黑龙江龙美美术馆馆长,黑龙江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奖者,黑龙江省六个一批专家人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学名师,现任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教授。作品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展览最高奖,也曾多次代表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赴海外巡展,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浙江美术馆等多家官方美术馆及私人收藏。2007年在哈尔滨举办“过程——赵龙绘画作品展”,出版有《赵龙水彩画》等十余部专著、编著。" 38,"2018-11-05 00:13:39","2018-05-23 ~2018-06-06 艺林风华——梁长林作品展",2018.05.23~2018.06.06,378,北京画院美术馆,"70 件",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2018年5月23日至6月6日,由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主办的“艺林风华——梁长林作品展”将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揭开帷幕。展览汇集了梁长林先生不同风格与主题的精彩作品70余件。以“风•民族风情”、“雅•时代风貌”、“颂•历史风神”三个板块,向观众展示了梁先生笔下少数民族的优美,时代人物的精神,历史人物的潇洒。展览还将通过中国画、素描、速写等作品,向观众立体地呈现一位天赋过人、努力勤奋的艺术家。今年是梁长林先生诞辰六十八周年,故借此展览纪念他为中国画探索所付出的努力与贡献。 不该被遗忘的天才画家 梁长林出生于吉林白城,1974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据美院教授刘勃舒先生回忆,梁长林在入学前就已多次发表自己的个人创作,因此老师格外留意这个极有天分的学生。进入美院后,梁长林跟随姚有多、卢沉、周思聪等老师学习,当其他同学还在专攻造型时,他已经开始专注于创作了。梁长林为人谦和,一手拿烟,一手拿笔,从白天画到晚上,是整体78届美院人对他的印象。他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天才,在中国画、油画、版画,以及素描、速写方面都展现出过人的天赋。就连叶浅予先生也连连赞叹他对艺术事业和个人生活的态度,具有严肃认真,虚心钻研,埋头苦干,不图名利等美德,并提出梁长林的可贵之处,正在人品与画品皆高这一点上。 1983 年5 月,梁长林代表中国青年艺术家访问法国期间不幸因交通意外身故,年仅32 岁。他正要绽放异彩的艺术生涯也随之戛然而止。即使他的主题创作数量不多,但已展现出其特有的视角和成熟的面貌。这得益于他对生活的深入理解和细致入微的观察,也得益于他扎实的造型能力和速写功底。他的没骨人物小品,形象生动,笔墨酣畅淋漓;他的课堂水墨写生学习了卢沉和姚有多先生的画法并独有见树;他的速写继承了叶浅予先生强调感觉和敏锐的传统,生动鲜活地记录了生活中的感受。 梁长林过早的离世,使他的名字并不为人熟知。但他在短暂一生中所留下的诸多作品确实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 以纯粹之心探索中国画 20世纪中叶,徐悲鸿、蒋兆和等艺术家提倡以西方现实主义造型方法应用于中国传统绘画,几代美院人都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中学习、训练。加之七、八十年代的艺术多为政治所服务,艺术创作大都具有很强的主题性。在这种环境下,许多人都在如何改造中国画的问题上费尽心力,但最终得出的结果又不尽相同。 在这批探索中国画的大队伍之中,梁长林认为中西的相互融合必不可少,但要在融合过程中保持自己民族的特色,单纯用西方绘画方法来改造中国画会显得过于简单,而一味地仿古同样也是行不通的。在不断的探索中,梁长林找到了中国画创新的途径,即造型与笔墨的结合、传统技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书法用笔在绘画中的应用。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他的创作以精准干练的刻画、对元素融合的准确把握而显得格外突出。 时隔35年后第二次个人展览 正值梁长林先生逝世35周年之际,北京画院举办“艺林风华——梁长林作品展”,这是继中央美院为其举办遗作展之后的第二次个展。 展览中最受瞩目的当属梁长林初次尝试的人物群像大构图——《繁忙的集市》,这幅作品体量庞大但却疏密有致,画面中出现的每个人物甚至是背景中的物象都各有风采。同时,观众还将看到《繁忙的集市》的创作稿,思考画家从创作到最终成稿是如何转换思路的。《工人代表》是梁长林画于1978年的毕业创作,配合这件作品,展览展出了他在收集素材时所绘制的大量素描与手稿,体现出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的丰富累积。《张旭醉酒》用潇洒的笔墨似狂草般勾勒出张旭酒后的癫狂不羁,恰是一代草圣的真实写照。 相信在“艺林风华——梁长林作品展”中,除了可以获得美的享受与熏陶,我们还可以思考更多:思考面对自己热爱的事业应该保持如何的态度去追寻;在追寻的过程中,面对浮躁与迷茫,又该如何冷静心绪,重拾初心…… 梁长林简介 汉族,吉林白城人,从小酷爱美术。1974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师从叶浅予、蒋兆和、周思聪、卢沉、姚有多等艺术大师。因成绩优异,1978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3年5月,代表中国青年艺术家访问法国期间不幸因交通意外身故,年仅32岁。1985年,由卢沉先生主编的《梁长林画集》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得到艺坛一致好评。 梁长林是集天赋与勤奋于一身的优秀艺术家。他一心为中国画的推陈出新探索道路,在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上取得了诸多成就。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在少数民族、时代风貌、历史人物等领域的创作中皆有经典之作。其中,《繁忙的集市》、《边寨小学》、《蒙族少女》、《张旭醉酒图》等作品多次参加展览并发表于各大期刊,《故乡行》荣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二等奖,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叶浅予先生曾经称赞他:“对艺术事业和个人生活的态度具有严肃认真、虚心钻研、埋头苦干、不图名利等美德,发扬了一代青年艺术家的正气,与那些自吹自擂,哗众取宠之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为他的英年早逝感慨,“中国失去了一位颇有才气,及天赋与努力于一身的优秀艺术家。”" 39,"2018-11-05 00:13:41","2018-05-09 ~2018-05-20 史海寻贝——美术史论家李松的治学与收藏",2018.05.09~2018.05.20,324,北京画院美术馆,"100 件",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主办,北京画院美术馆承办的“史海寻贝——美术史论家李松的治学与收藏”展览将于2018年5月9日上午10时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 李松先生是新中国建立美术史学科以来的第一代美术史论家,他主编与参与主编过《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华文明史》《世界美术全集》《中国美术史》等国内大部头的美术史著作,是我国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之一。 本次展览是北京画院首次为理论家办一个综合性的展览。展览分“问学之路”、“左图右史”、“习书说篆”、“藏古论今”四个单元,汇聚李松先生从上个世纪50年代至今的学术著作、文章、书法、绘画临摹与创作、收藏以及手稿、手拓、通信等共100余件,其中李松先生的重要著作《中国青铜器艺术研究》《中国美术史》《徐悲鸿年谱》的完整手稿,以及与王朝闻、华君武、吴作人、贺友直等学者、艺术家的通信,还有旧藏的碑石原拓等均为首度亮相。展览将持续到 5月13日。 【问学之路】 李松原名李松涛,1932年1月生于天津杨柳青。17岁参加南下工作团,在广东军事院校从事文印、摄影、美术工作。25岁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在美术史系、中国画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助教、系秘书、学报《美术研究》编辑。44岁调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任《美术》、《中国美术》两刊物副主编、主编,美术杂志社社长。李松先生自言几十年来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当编辑,二是教书。2008年,李松先生荣获中国美协颁发的“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奖。 李松先生从小就喜欢接触各种艺术形式,自称是刻钢板出身,其实他尝试过国画、油画、漫画、木刻、雕塑、书法、拓印、年画、版画、宣传画、设计、插图,还特别喜读文史,在诗刊上发表过诗文,对艺术和文学的痴迷,成为他一生事业的积淀。本次展览在“问学之路”部分呈现了李松先生青年时期的艺术尝试,以及他在求学、做助教和教师期间对美术史的刻苦钻研。 【左图右史】 李松先生有大量著作问世,研究领域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夏商周美术,重点是青铜器艺术,衍生出他对金文篆书的研究和创作,二是中国雕塑史,三是中国画研究。 他的美术史研究方法继承了老一辈史学家注重文献与实物对照的方法。尤其特别重视加强对图像的记忆,他曾说,他的体会是“只有画下来、记下来的东西才是自己的”。在对青铜器研究上,他直接师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的王逊先生,还将郭沫若先生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中的铭文全部摹写了下来,并记下郭沫若的考释。故宫、国家博物馆陈列的重要铜器和在外地博物院见到的青铜器,他都认真画过写生。对龙门、敦煌等石窟的重要建筑、佛像、壁画都做过极为细致描摹。画和记就是他的研究过程,展览中能见到他的考察笔记上画有漂亮而准确的图像,图旁再配以文字,直观而翔实地记录下了当时的体会和问题。 对于中国画的学习和研究,李松先生更为专业,他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跟随李可染、李苦禅、刘凌沧先生学习中国画。本次展览展出了李松先生的白描作品,这些作品既是他对中国画研究的一部分,也是其艺术实践的创作。 【习书说篆】 李松先生的治学态度严谨求实,十分注重实践的基础与感受,他无论研究什么,都要先尽可能地去亲身尝试,他研究齐白石、李可染的书法,就会去先临写齐白石和李可染的书法,得到亲身感受后,再写文章评论。 为了研究青铜艺术,他一直习篆,临摹过大量的金文、小篆。他自言在练字过程中,力求从中揣摩古人的构字、书字、镌刻之时的心思所在, 力求保留下洋溢其中的苍古气息。所以李松先生常说“原创是古人”。 因此对本次展览,他建议对书法的展示,不突出他的书法成就,而是用他的篆书串联出古代篆书的脉络,为观者提供一些古文知识。 【藏古论今】 李松先生在小学期间曾跟一位老人学习拓印,那时就手拓过家乡的石碑,他对碑拓中蕴藏的历史和书写的艺术而着迷,后来收藏了大量的碑石原拓及砖瓦拓片。令人感动的是,为了这些收藏能够更好地发挥学术价值,泽惠他人,他主动捐给北京画院100余件。本次展览的最后一部分展出了他的部分收藏和他与知名学者、艺术家的论艺通信,从中可以看到这些藏品背后的故事,及其作为一位学人的学术担当。 通过以上四个单元板块,展览全方位展现了一位美术理论工作者的学术成就和人生状态。期冀这个特别的展览,能够激励更多新一代的美术理论学者在各自的问学之路上勤奋严谨、知行合一、砥砺前行。" 40,"2018-11-05 00:13:44","2018-04-28 ~2018-05-06 花间逸趣•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条屏、小品、手卷专题)",2018.04.28~2018.05.06,624,北京画院美术馆,"120 件",北京画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州美术学院、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由北京画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州美术学院、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广东省中国画学会联合主办,广东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广州鲁逸文化、当代岭南公共教育联合协办,广州鲁逸传媒承办,许晓生为展览总策划的“花间逸趣•当代中国花鸟画作品邀请展(条屏、小品、手卷专题)”将于2018年4月28日上午10:00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并于上午11:00举办当代中国花鸟画学术研讨会。展览从视觉艺术与学术理念出发,深入记录当代中国花鸟画艺术的传承发展、融合创新与当代面貌,通过对艺术家独特的语言风格、艺术理念和审美趣味的探索,重审当下的文化情境与价值结构,讨论花鸟艺术在当代语境下所作出的应变。 本次展览邀请了方楚雄、范扬、邢少臣、梅忠智、黎柱成、王居明、安林、方土、陈湘波、莫晓松、连俊洲、郑阿湃、乔宜男、陈林、刘英、韩璐、方政和、林蓝、许晓彬、许敦平、叶芃、阴澍雨、李雪松、刘海勇、韩非共25位在当代花鸟画界具有代表性的中青年艺术家参展,他们的作品既有鲜明的中国画元素和根脉,又有新鲜的表现方式和艺术语言,正是当代生活多元文化的一个缩影。展览的作品以条屏、小品、手卷的形式呈现,以丰富的艺术样式投射出当代花鸟画家在创作语言上传统意味与当代精神的交融。毫无疑问,任何一个既定的风格概念也无法概括当代花鸟画坛的全部丰富性。是故,在本次展览中,我们将透过这些画家饶有趣味的花鸟作品,延续当代中国花鸟艺术关于传承与革新的话题。 开幕时间:2018年4月28日上午10:00 学术研讨:2018年4月28日上午11:00" 41,"2018-11-05 00:13:47","2018-09-30 ~2018-10-26 四张机——孙策个展",2018.09.30~2018.10.26,277,"广东美术馆 7号","40 件",广东美术馆,"“四张机”一语双解,一为古乐府词牌《九张机》之词文,一为“似曾见”之粤语谐音。此语原出自两宋文人模仿搜集民间词的语句,后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章段引用延展了此词的蕴意。作为“似曾见”的粤语发音,“依稀往梦似曾见”的唱腔旋律,萦绕在上世纪70、80一代的少年记忆中。一方面,“似曾见”显现了一种视觉图像的记忆,正暗合孙策作品中蒙尘的既视感,以看似建构的方式,完成对于物象与观念的解构乃至重构;另一方面,“四张机”对于这个展览而言又只是一个目录,通过展览的四个单元章节,即“一张机 · 移动山水”、“二张机 · 空白痕迹”、“三张机 · 蔓延重构”、“四张机 · 造物内省”,呈现了出自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践行、继而完成当代观念延伸的青年画家孙策,近年来的创作心路历程,及其对于绘画的手感情结的警惕与反省。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免费参观:观众凭有效证件入场参观 团体参观:10人以上团体请提前两个工作日进行电话预约,并按约定时间凭确认短信入场参观" 42,"2018-11-05 00:13:51","2018-09-30 ~2018-11-02 十×三十——丁乙作品",2018.09.30~2018.11.02,292,"广东美术馆 5、6、8、9号","50 件",广东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将于今年9月30日至11月2日举办丁乙个展,由独立策展人冯博一担纲策展。2018年是“十示”系列诞生的30周年,因此本次展览命名为“十×三十”,通过艺术家经典作品梳理其对于抽象艺术持之以恒的探索脉络,同时,为本次个展特别创作的大尺幅新作系列则呈现了艺术家近期的新转变。 丁乙1962 年生于上海,现工作、生活于上海。1983 年毕业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1990 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丁乙就以“十”字以及变体的“×”为主要的视觉符号进行抽象艺术创作,画作均以“十示”连同年份序列命名,除了绘画,其创作领域还包括雕塑、空间装置和建筑。 作为中国抽象艺术领域最为坚定的实践者,丁乙借助“十示”符号建立起高度个人化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始于对形式主义和理性绘画的追求,在社会极速发展的语境下反思图像表现与事物本质之间的微妙关联,并通过创作媒介的不断转变,让形而下的绘画的直观感知与形而上的艺术的观念拓展同行并进。" 43,"2018-11-05 00:13:52","2018-09-28 ~2018-10-07 胡钜湛·鱼翔浅底",2018.09.28~2018.10.07,264,"广东美术馆 2、3号展厅","50 件",广东美术馆,"胡钜湛是水彩画家和艺术教育家,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创作,勤勤恳恳地教书育人,不仅留下了数量庞大的水彩作品,而且桃李满天下。 胡钜湛创作以水彩为主,兼涉油画和国画。水彩涵盖风景、人物、主题创作和鱼类,其中,尤以鱼类闻名。胡钜湛笔下的热带鱼和观赏鱼,不仅栩栩如生,出神入化,而且独创水染技法,全画没有用一点粉色点缀,全靠对水分与色泽的掌握,却把游动中的鱼描绘得天衣无缝,既真实又有十足的画味,在水彩画界引起惊叹的同时,也获得了高度的肯定。当然,胡钜湛在风景、人物以及主题画创作方面也成就斐然,是这一领域当然的、公认的大家。 这一次展览以“鱼翔浅底”为题,正是试图突出艺术家在这一方面的杰出成就,同时展览也涵盖风景、人物及其它门类,让人们得以全面认识一位老艺术家在艺术方面的杰出贡献。" 44,"2018-11-05 00:13:55","2018-09-28 ~2018-10-07 不仅仅看见——新现实主义水墨研究巡回展(广州站)",2018.09.28~2018.10.07,278,"广东美术馆 1、4号展厅","100 件",山东省文化厅、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师范大学,"“不仅仅看见——新现实主义水墨研究巡回展”(广州站)由山东省文化厅、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师范大学联合主办。此次展览是对新时代背景下现实主义水墨研究与创作的集中展示。与传统水墨创作相比,本次展出的新现实主义水墨作品更加关注当下,将饱满的人文关怀投入对时代变迁的思考之中,并运用多维的观察视角与丰富的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再现了新时期水墨艺术的发展与变化。“出新意于法度中”,是现实主义水墨在学术理念和创作实践中不断地追求与突破的写照。它秉承着“器道并重”的理念,将开放多元的艺术手法与自然淳朴的表达有力地结合起来,通过对社会生活题材的挖掘,以及对日常细节的细腻捕捉,展现出日常背后的思想力度。 此次展览是继北京站、南京站和济南站之后的广州站巡展,希望能给在穗观众带来“不仅仅看见”的不同观感。" 45,"2018-11-05 00:13:58","2018-08-23 ~2018-09-24 大潮起珠江——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广东站)",2018.08.23~2018.09.24,356,"广东美术馆 1、2、3、4、5、6、7、8、9、10、11、12号厅","100 件",广东美术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新篇章。中国经济突飞猛进,文化艺术生机盎然,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中国美术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为艺术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创造资源。紧随时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广大美术工作者创作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作品,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出了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中国文艺繁荣发展吹响了前进的号角,全国美术界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振奋精神、砥砺前行,不断推动中国美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为庆祝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检阅40年来美术创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展示中国美术改革开放以来所呈现的繁茂态势,增强文化自信,推动创造创新,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联、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和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美术得风气之先,走变革之路,领时代之新,故而广东作为主体参与这次全国美展。 这是一个富有特色的全国美展,承载着中国广大美术工作者充沛的创作热情,在相当程度上展现了40年来中国美术的创作成果、艺术水准和发展趋势。在此展示的美术作品,呈现出中国美术各门类齐头并进,各擅胜场的兴盛形态和多样化格局。参展作品有讴歌时代巨变的宏大叙事,也有切入日常生活的真切描述,在题材、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呈现出前所未见的丰富性。尤让人欣喜的是新人辈出,风流俊赏,各显灵苗,年青一代人的创造潜能与探索精神令人振奋。众多作品再次证明,笔墨当随时代新,改革开放激发了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贴近现实、关注生活、服务人民的艺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复兴。40年来,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行的中国美术,如鹏起北溟,振翅翱翔。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前进的中国美术,正在书写新时代更加璀璨的篇章。" 46,"2018-11-05 00:14:00","2018-07-27 ~2018-08-18 时代风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名家精品展",2018.07.27~2018.08.18,383,"广东美术馆 1、2、3、4、5、6、8、9号厅","160 件",广东美术馆,"2017年,在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视关心下,广东美术馆接收省政府有关宾馆的名家字画作品718件/套,这批具有极高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美术作品得到更为专业的保存、修缮和研究,并作为国家公共文化资源,有机会更广泛地进入公众的视野,这正是广东省政府高度关注文化民生、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举措之一。 “时代风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名家精品展”从这批美术作品中遴选出160余件精品力作,展览涵盖了20世纪中国画坛京津画派、海上画派、长安画派、新金陵画派、岭南画派,以及新时期以来的几乎所有重要流派的代表艺术家及作品。作为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中的亲历者、参与者以及承接者,这批艺术家将个人视角与生存现实的关系转化为艺术主题与时代语境的关系,展现了特有的时代敏感度,使得艺术作品对应了新的时代特征,并针对不同时期社会形象及意义追寻的不同面向,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角度全方位地反映了人民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发展历程,展览作品既真切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串联成了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缩影。希望通过此次展览为学界和公众呈现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线索和大家风貌,成为印证20世纪精神氛围最为形象的形象注脚,从而引发人们对于中国20世纪艺术史的更为积极的讨论和思考。" 47,"2018-11-05 00:14:01","2018-07-24 ~2018-08-17 出口——苏畅个展",2018.07.24~2018.08.17,371,"广东美术馆 7号厅","30 件",广东美术馆,"本次“七号空间——广东美术馆青年艺术家学术提名展”第五回,将展出艺术家苏畅的雕塑作品。 苏畅是一个富有观念并不断独立思考探索实践的年轻雕塑家。对于雕塑语言的兴趣让他通过在工作室的不断实践,驱使自己去塑造通过外部世界所瞬间感受到的真实。他的作品拥有丰富的视觉和哲学源泉,但他并不直接引用,尝试通过使用普通日常的视觉元素作为载体,消化并生产新的可能的语言。他使用简单而有力的雕塑作品不断讨论人与现实的关系以及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挤压出的形状。" 48,"2018-11-05 00:14:04","2018-07-06 ~2018-08-14 绘画在绘画在绘画之后——德国当代艺术中形式的创造",2018.07.06~2018.08.14,475,"广东美术馆 10、11、12号厅","120 件",广东美术馆,"“何为形式?”西方抽象艺术家一直在扪心自问这个关乎自我意识的问题。二战后,关于绘画的事情开始被重新思考。欧洲及美国的现代派打破了绘画的“框子”,享受着可以用于艺术的一切材料实验。艺术与生活的边界也开始被艺术家质疑,他们不断探寻各种艺术手段。逐渐在绘画中愈少明确指向性、愈多抽象性的艺术创作手段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而艺术家的每一个选择:选用的材质、呈现的形态、如何布展等等,都演变成为了艺术中极为本质的问题。 关于对“何为形式?”的思考,一方面是绘画艺术自身对进一步自由表达的探索,希望能够抽象出一种超越语言障碍并直指人心的国际视觉语言。另一方面,它敦促着绘画成为一种综合性的创作。而当艺术作品成为客体存在时,其材质或多或少都会被谈论。正如当电子媒介被越来越多的用于新图像与人之间的沟通时,艺术也成了信息的传递者。抽象艺术本身及其自身材质的应用,大大拓宽了艺术表达的可能性。而这一发展对艺术空间亦呈现了强势的影响——展览空间必须对抽象艺术日渐增长的需求做出回应,它不能再仅限于成为“白盒子”,而要追随艺术家在“颜色”、“空间”、“平面”这三个维度中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 此次在广东美术馆展出的“绘画在绘画在绘画之后——德国当代艺术中的形式的创造”的提案展将为公众引荐一组当今德国代表性艺术家的抽象艺术作品。他们卓尔不群的艺术形式开展自己探寻着“颜色”、“空间”与“平面”的关系。同时为中国观众呈现在西方艺术史的视野中,在不同文化的背景下,百家争鸣的艺术立场以及艺术形式的创造与发展所串连的艺术史书。" 49,"2018-11-05 00:14:06","2018-08-22 ~2018-09-11 五大经济特区水彩画联展(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2018.08.22~2018.09.11,236,深圳美术馆,"200 件",深圳美术馆,"前言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大经济特区都是依托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城市和地区。特别是深圳这座城市创造的令全球瞩目的奇迹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所取得的成就的集中体现。五大经济特区成立以来文化事业也得到了繁荣发展,特别是在水彩画方面,五地都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水彩画创作、研究人才,且水彩画赛事、展事频繁。 从2016年开始,在深圳市文体旅游局的关心指导和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下,深圳美术馆策划启动“深圳美术馆3W+水彩交流计划”,打造具有持续性和年度性的水彩画交流活动。展览以“立足本土、辐射全国”为宗旨,以“引进国内、省内水彩画名家名作”和“推出本土优秀水彩画家”相结合为办展理念,希望建立“深圳——广东——全国”的有效联动机制,为深圳本土艺术家服务,为广东省艺术家服务,进而辐射全国,切实推动深圳与全省、全国的艺术交流,促进中国当代水彩画创作,为市民观众提供高品质的文化服务。 该交流计划已顺利实施两届:“深圳美术馆3W+水彩交流计划:2016当代水彩画家邀请展(深圳-广东-浙江)”和“深圳美术馆3W+水彩交流计划:2017当代水彩画家邀请展(深圳-广东-湖南)”,展览期间举行水彩画学术研讨会、公共教育推广及写生活动,并在多地巡回展出,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今年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我馆特策划举办“五大经济特区水彩画联展(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作为“深圳美术馆3W+水彩交流计划”的第三届活动。策划方案一经提出就得到了五地文联、美协、水彩画会及相关单位的支持,同时也得到了五地水彩画家的积极响应。相信此次巡回展出活动,将成为五地文艺创作与交流的桥梁,为推动五地水彩画发展助力,为五地市民奉上精美的文化盛宴。 展览组委会 主任:张燕方 副主任:张小纲王子蚺李小澄符祥康黄永生马丁 委员:张燕方、张小纲、王子蚺、李小澄、符祥康、黄永生、马丁、陈振、林国华、黎晓阳、李原原、覃京侠、万黄婷、游江、赵伟东 策展人:黎晓阳李原原 视觉策划:图壤设计 参展画家 深圳: 梁宇、张小纲、张闯、郝强、陈希旦、黎楚池、曹剑新、周利群、方晓龙、胡陆葆、刘向东、柯明泽、肖栋昆、王胜利、李莉娜、赵伟东、周天涯、刘冰、吴登军、尚波、蒋家华、李瑞安、卢卫文、吴丽云、余命高、张伟、张云霄、左赞军、杨烘铎、曾杰、黎晓阳、李原原、陈惠彤、陈亮君、陈小龙、陈小武、陈跃刚、崔丽宏、冯小瑞、黄大欣、蒋丽军、金国耀、李高梁、李继生、李美志、李笑芬、刘伟波、秦贤麟、苏海彬、王立军、王鹏、王拓、王浪、许丹斌、徐东森、晏清、杨明、叶伟明、虞汉炎、赵贵元、郑思娜、周波、周凤昌、朱文和、邹源 珠海: 马丁石俊马楚炳陈政李劲江吴迪李冬梅郑志凯朱斌曹文佳朱志奋甘爱东潘旺生彭丽琼赵汝庆 汕头: 李小澄杨培江周蓝凌陆晓翰蔡凯生邓亮生王燕飞纪盖荣许竞鸿陈东陈东雄陈岳鑫陈桦陈森李瑞华李耀和吴辉忠肖蓉邹旋波郭朝东倪林达翁沐黄树根黄斌斌黄嘉权谢志强谢岳亮曾明 厦门: 郑起妙黄永生林再福陈杰民胡贻孙郭易平杨晓光林秋蔚林天喜陈中兴姚波刘维海李志德潘秀元吴宁榆朱淑玲杨锋伟黄斐澜黄俊清李景刘毅鹏郑艺川李勇林铮黄秀菜蔡益群吴希晨方丽芬郑美妹阮俊清 海南: 王家儒符祥康林先動陈振赵生国符嘉臻李朝繁陈华张立吴源赵福才王义辉施剑华王开继李锦林宁新安关义觉王明宁黄亚虹张天平潘在兴王阳吴万鹏黄泽雷蒲宏富牛豆豆彭雷吴多锋梁春绵 温馨提示 开放时间:9:00-17:00 馆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爱国路东湖公园内东湖一街32号 联系电话:0755-25426069" 50,"2018-11-05 00:14:09","2018-07-27 ~2018-08-12 2018深圳当代中国画年度展",2018.07.27~2018.08.12,392,深圳美术馆,"100 件",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深圳美术馆、罗湖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7月27日,由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深圳美术馆、罗湖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深圳当代中国画年度展”在深圳美术馆开幕。该展览旨在通过理论的梳理与大型的展览,较为全面地展示深圳当代中国画家的创作现状和成果,展览展出近90位深圳本土中国画家的精品佳作。   深圳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是深圳美术家协会开设的中国画专业学术性组织,自2016年开始,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创立了学术品牌展览,“深圳当代中国画年度展”至今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两届。在过去两年里,深圳美术家协会国画艺委会组织本土画家,深入生活,师法自然,开展系列写生实践活动,艺术家们通过采风活动不断地为创作积累素材,与此同时还召开专题讨论会和学术交流会,挖掘本土丰富的文化资源,研究中国画本土语言的风格与特色,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深圳本土中国画创作的发展。   “深圳当代中国画年度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将承载着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和审美观念的绘画传统在继承中进行创新,通过深圳本土中国画的精品力作,展现深蕴其中的艺术精神、民族情结和文化特色;其次,展览本着“笔墨当随时代”的理念,对本土艺术家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从传统的山水花鸟到当代水墨,力图展现深圳本土水墨多元化的创作样态;第三,充分挖掘本土创作的特色,树立本土风格,推动和引领本土绘画创作的发展与方向,使得作品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和根脉,又有新的语言和表现方式,反映深圳本土中国画创作主流的理念和水平,在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出具有本土特色新的天地和境界。   “2018深圳当代中国画年度展”是深圳本土画家的又一次集中亮相。主办方表示,随后还将持续开展年度展和系列学术活动,团结本土画家创造精品力作,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发挥主流美术的重要作用,引领当代中国画创新发展,推动深圳美术事业持续繁荣。   展览将持续至8月12日。" 51,"2018-11-05 00:14:12","2018-07-20 ~2018-08-19 见字如晤 纸短情长—深圳美术馆典藏现代书画艺术大家信札暨精品展",2018.07.20~2018.08.19,232,深圳美术馆,"141 件",深圳美术馆,"见字如晤 纸短情长 主办单位 深圳美术馆 2018年7月20日 至 8月19日 前 言 作为深圳建馆最早的美术馆,40年来深圳美术馆利用特区“文化窗口”的作用,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积极推进海内外艺术交流。20世纪七八十年代,深圳美术馆举办了一系列弘扬中国艺术的重要美术展览,举办了一系列名家精品的个展与群展,并以展览为契机收藏了一批优秀的作品。 在深圳美术馆的藏品中,除了书画作品,近年来我们还在老馆长雷子源先生的帮助下,通过梳理和研究,全力收藏一批名家与美术馆商议展览事宜的书信,这些信札十分珍贵,非常具有收藏的价值,所以我们策划了“见字如晤 纸短情长——深圳美术馆典藏现代书画艺术大家信札暨精品展”。 展览中我们一方面展示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近70位名家与深圳美术馆的往来信札141封,另一方面我们还从这些信札的作者中甄选出多位画家的馆藏精品,他们都曾在美术馆举办过展览或参加过相关的学术活动,如蒋兆和、唐云、关山月、邵宇、宋文治、吴冠中、黄胄、周昌谷等,通过书信、作品和文献,从一个侧面为广大观众呈现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美术事业发展的生动历史画卷。 作为2018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的入选项目,本次展览我们以画家在深的展览为线索,通过文献和作品多样的视觉呈现,展现美术菁英与深圳的书画情缘,通过一封封亲笔书写的珍贵的书信,切片化地展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艺术市场的历史现状和发展以及画家对于艺术市场意识和态度,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字资料展现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美术馆特殊的文化窗口作用。 2018年7月" 52,"2018-11-05 00:14:14","2018-07-06 ~2018-07-15 雪情 —— 顾孔锋油画作品展",2018.07.06~2018.07.15,222,深圳美术馆,"60 件",深圳美术馆,"主办单位 深圳美术馆 协办单位 中艺馨书画院 展览时间 2018年7月6日 — 7月15日 展览地点 深圳美术馆 前 言 顾孔锋1976年出生,湖北恩施人,因为喜欢油画,在家乡时一边工作一边去美术班学习画画!来深圳后,开过出租车,又利用晚上开夜市餐厅,再苦再累也没有放弃对油画艺术的追求。 孔锋专功油画风景,广泛摄取各家之优点。看他的画,有一种清心扑面的爽快,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以小见大,找到一种自然美与心境美的交融点并将之融进笔触之中。他的画大多是冰天雪地里的雪山雪景,也有春韵荷魂,将这美丽的山水栩栩如生跃然画布上,陶冶人们的品味,荡涤人们的心灵。他虽然年轻,但画功了得,凡看过他油画的人,无不被他那种赤诚火热之心所打动,他的画面干净清爽,主题突出,一山一树一石一路,他的画都是千笔万笔融会其中,一条条美丽的山村小路,一滴滴从天而降的小雨,一片片争奇斗艳的花蕊,无不透露出作者对艺术追求的一种态度。 并非科班的他,但胜似科班,这也正是艺术家的一种精神体现。2013年他已崭露头角,多幅作品发表在《南京晨报》,2015年作品《思乡之冬至》入选第十一届深圳画家画深圳并获优秀大奖,2016年《寻春》等作品参加第四届深圳城市艺术博览会,2017年《暖冬》等作品又入选喜迎十九大.共筑中国梦恩施州美术展。虽然他画的是雪山雪景,但却蕴藏了艺术之道,在这里,我想起了郑板桥题画诗中说的“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这不正是我们艺术家所追求的吗?我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艺术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中艺馨书画院院长 黄国铭 2018年5月3日 艺术家介绍 顾孔锋 1976年生于湖北建始, 现工作生活于深圳,为中艺馨书画院副院长。 2013《山花烂漫》,《路边》,《黄鹤桥初秋》等作品发表于《南京晨报》; 2013《大鹏湾日落》,《雪乡》,《客家山村》等作品发表于《新西湖通讯》; 2015《思乡之冬至》入选了“身边的风景——第十一届深圳画家画深圳的作品展”并获得 “优秀作品奖 ”; 2015《洪湖残荷》入选了“魅力罗湖——一半山水一半城”作品展; 2015《冰凌》,《静》等作品参加“文化中国”名家书画展; 2016《冬韵》入选“探秘阴山、感知罗湖——深圳罗湖.内蒙古巴颜卓尔美术交流作品展”; 2016《踏雪寻迹》,《冬韵》,《寻春》,《玉琢银装》参加第四届深圳城市艺术博览会; 2017《花开福田》入选“第二届大美福田主题艺术创作工程美术作品展”; 2017《丰收之后》,《暖冬》入选“喜迎十九大,共祝中国梦”恩施州美术作品展; 2018《冬韵》入选“首届心画怒放快乐中国写生俱乐部——全国油画作品展”; 2018《家乡雪》参加“2018深圳油画年度展”。" 53,"2018-11-05 00:14:18","2018-06-27 ~2018-07-03 云岩幽事——杨近白中国画作品展",2018.06.27~2018.07.03,182,深圳美术馆,"50 件",深圳美术馆,"深圳美术馆 2018年6月27日-7月3日 深圳美术馆 我们从小在接受教育,而教育最终桎梏了我们,迫使我们忘记了最重要的部分。 绘画老师最好能传授给学生哪几样东西,我概括为用笔、构图经验和书画鉴赏能力。在这之外还有三样,分别是:想象力、好奇心和自信力。这三点需要悟性佳、心理素质好的人才能领会学习。 前面三样(用笔、构图、鉴赏)可以让人成为一个合格的爱好者。后面三样却是成为画家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想象力”可以打破传统图式和现实的界限,实现思维和手绘的贯通;二、“好奇心”可以让人拥有强大的自学能力,可以一直往前走永不结壳。三、“自信力”其实也是智商和情商的综合,会给画面带来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人们的审美崇仰最终是落在具备强大力场的作品之上。 杨近白 杨近白 别署大鉴堂、双华馆、十寒精舍。 师从陈忠康先生、方严先生研习书画, 山水画由董玄宰上溯元四家。 其画水墨、浅绛、青绿兼能。 2014年 千竹七子——千竹书院邀请展(东莞) 2015年 秋山问道——大鉴堂画会首展(东莞) 望岳——衡山写生画展(湖南) 2016年 与古为徒四人书画展(东莞) 通元识微——杨近白·张子卿双人画展(东莞) 与古爲徒第三回展(东莞) 千竹书院第二届双年展(杭州)" 54,"2018-11-05 00:14:22","2018-06-15 ~2018-06-24 梦 · 旅 · 人 —— 四人展",2018.06.15~2018.06.24,187,深圳美术馆,"60 件",深圳美术馆,"Girls in Wonderland: 策展人 Curator 参展艺术家 Artists 尹丽 Li Yin 周起扬 Qiyang Zhou 主办 Organizer Shenzhen Art Museum 深圳睿语学院 深圳狮子会皇岗服务队 展期 Duration June 15-June 24, 2018 开幕酒会 Opening Reception 7-10pm, 6/15/2018 沙龙:“青少年的美术教育” Conversation:8-9pm, 6/15/2018 地点 Location Shenzhen Art Museum Exhibition Hall B 不论现正看展的你是孩子,抑或“大人”,请试着想一想:你的十七岁是什么样儿? 此次参展的艺术家,是四位可爱的花季女孩。其中三位十七岁,一位十四岁:拥有苹果脸大笑容的自信女孩尹瑶,她的艺术是所见的朝朝暮暮,也是向内窥视的另一个自我;带着羞涩笑容若有所思的内敛少女周起扬,她的艺术是神话中诸神的脸,也是孤独星球中的梦境与现实;认为东方传统艺术“超酷”的鬼马女孩蒋子言,她的艺术是学校旁随手冲晒的风景,也是旅程中向前无限延伸的路;年纪虽小心思细密的女孩尹丽,她的艺术是春花秋月的点点繁星,也是白日梦中的迷思神伤。他们都没有把“艺术家”作为“长大后的理想”,而是想做“物理学家”“建筑师”“外交官”。因为艺术在她们心里,是本能,是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不必刻意为之。 六月,太阳正当头,是一年中的盛夏,有一张“孩子的脸”。六月里,有儿童节,毕业季,是代表结束与开始的跨页。在这样的时间,我们在美术馆向各位呈现这个展览,这些作品也许“不成熟”,却元气十足。遥想彼时中唐白居易十七岁写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名句震动京城;北宋十八岁的王希孟勾画出清秀逼人的《千里江山图》名存千古;民国十八岁的张爱玲发表《天才梦》开始名扬上海滩;现代华裔女建筑师林璎设计出举世瞩目的“越战纪念碑”也不过二十一,还是个学生。木心先生说过:“所谓元气,就是孩子气。”陈丹青在此基础上说:“小时候的大欢喜、大惊讶,其实最珍贵。我请诸位好好保留你的孩子气,如果你有的话。 ”" 55,"2018-11-05 00:14:23","2018-06-06 ~2018-06-17 2018深圳油画年度展",2018.06.06~2018.06.17,199,深圳美术馆,"180 件","深圳市美术家协会 深圳美术馆","深圳市美术家协会 深圳美术馆 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 深圳观澜美术馆 展期 深圳美术馆 开幕式时间 前言 改革开放已经40年,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受到世界的普遍赞誉。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成功标杆,从当年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和现代化史上的奇迹,为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为贯彻落实中共第十九大胜利召开和会议精神,喜迎中国改革开发四十周年,2018深圳油画年度展将在深圳美术馆举行,“深圳油画年度展”是在市委宣传部与市文联高度重视下,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指导下和深圳美术馆及观湖美术馆的大力支持下,由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组织策划的深圳本土展览项目。 此次展览共集结了深圳本土老中青三代油画家七十余人,呈现了深圳油画的基本创作面貌。这也是深圳油画家首次较全面的展示。通过此次展出的作品,我们看到,深圳的本土油画家,立足当下,继承创新,用多元的艺术风格和语言,向社会展现了新时期油画创作的独特视角、人文情怀和创新精神。这些作品,有的精炼艺术语言追求古典技法,有的进行形式的创新和语言的更新,有的试图超越传统架上油画的艺术框架,而走向观念或者走出架上。不同艺术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油画的发展问题,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在创作观念、表现技法和视觉图式等多个方面探索自身的发展道路。 我们希望通过年度展的持续举办,不断凝聚深圳本土优秀的油画家,激发画家们的创作热情,从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本土原创作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美术展览品牌,搭建起国内外对话的美术交流平台,促进本土油画的发展。 深圳市美术家协会 梁宇、钟曦、文桢非、张闯、陈向兵、田克盛、裴建华、谢开基、黎楚池、刘海志、何桢祥、李振飞、马英良、赵伟东、蒋庆北、李豪、杨达明、张跃仑、罗章才、梁剑、薛扬、栗壮志、韩世骅、邓春儒、朱磊、高同宇、钟秦阳子、帅斌、李晴、刘文、邹卫、陈瑞奕、何振祥、涂志远、刘智明、黄宏武、何良丰、李新风、李铁香、尚波、鲁珊、程平、谢非、史飞、杨福徐、王应良、郭泽光、张爽、顾孔锋、朱拙、卢卫文、戴榕泽、陈海、武红伟、郑满意、龙平刚、张凯、张家梁、许兵、尹也、杨爱君、卢伟旋、柯明泽、许丙屯、黄宙、关志豪、张蒙、汪暾、伍诗妮、裴飞、潘颖蓉" 56,"2018-11-05 00:14:24","2018-06-06 ~2018-06-12 醉花阴——易峰中国画作品展",2018.06.06~2018.06.12,183,深圳美术馆,"60 件","深圳美术馆 荣宝斋画院","主办单位 协办单位 展期 开幕式时间 展览地点 画画玩事,我算是半路出家的。上过班;下过海;经过商;办过学。回身检视几十年的生活历程,磕磕绊绊,一路风雨,丢失了自己多年。 举办这次画展的愿意是想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审读一下自己有过绚烂时的短暂愉悦和茫然,此外,也想延留自己幽澹的心迹、辨别自生的好恶。把原先零散的认识和分散的体验织成整体,从视觉上感受心底深处的安宁与躁动。 “借花娱目”是借自然之灵、闲草之花。让自己宁静,让自己觉悟,让自己快乐。 哎!娱人谈何容易啊!众口难调么。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 看看别人,也看看自己。 2018年5月 易峰,原名吉跃峰,号龙居。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长城书画院理事;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画院教授;荣宝斋画院教授;中国艺术家生态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 57,"2018-11-05 00:14:27","2017-06-17 ~2017-06-21 一方水土一方人——程宝泓、汪为胜中国画展",2017.06.17~2017.06.21,1113,开元美术馆,"80 件",中国人民大学画院、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淄博市美术家协会、淄博书画院,"讲座主题:儒道与中国画主讲人:汪为胜讲座时间:2017年6月17日09:00讲座地点:开元文化大世界五楼多功能厅程宝泓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嘉兴人,1965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任中国美术学院)。1965年入伍在武汉军区政治部历为解放军画家, 1987年后在中国美术学院历任附中校长、中国画系副主任及美国加州大学(NORTHRIDGE) 客座教授等。作品《贺龙在洪湖》、《风雪无阻》 、《古钟声声》、《白兰花》、《英勇不屈》、《千里洪湖处处家》、《春风杨柳》、《外婆和我》等作品分别入选“百年中国画大展”,全国美展及国际性大展,多有获奖。《蚕花女》为中南海怀仁堂收藏,作品《新荷》、《丝路古风》等为国务院文化部、军委中央礼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美国钮瓦克市博物馆、荷兰驻沪总领事馆、印尼皇宫等国内、外博物馆,皇宫、使领馆和大学广为收藏。出版有《百年中国画展名家精品系列-程宝泓专辑》、《程宝泓中国画作品分析》、《程宝泓写意人物画艺术》、《中国画名家册页:程宝泓——水墨翠柳》、《程宝泓人物作品精选》等。汪为胜 1964年生于安徽,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汪为胜第一工作室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汪为胜第二工作室导师、教授,策划多次大型学术性展览,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国画作品荣获2003年中国画展优秀奖,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第三届中国画展,第三届全国山水画双年展,中法文化年·当代中国画作品展,“新传统·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等,并在北京、浙江、安徽等地举办画展,作品被国内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58,"2018-11-05 00:14:28","2016-10-22 ~2016-10-26 神用象通—东泽中国画艺术研究展•第二回展",2016.10.22~2016.10.26,1387,开元美术馆,"60 件",中共淄博市委员宣传部 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淄博市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办公室 淄博市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周韶华、于志学、刘国松、石虎、范曾、袁宝林、郎绍君、齐辛民、陈醉、姜宝林、刘曦林、邓福星 、刘龙庭、李荣海、孙克、龙 瑞 、李荣光、王镛、 程大利、杨庚新、赵力忠、李波、刘克训、顾 森 、李伦、张志民、郑工、牛克诚、郭晓川、王红媛 学术支持:中国艺术研究院 北京画院媒体支持:《中国书画》、《鉴宝》、《美术观察》、《e美术》、《华艺收藏》、《中国书画报》、《当代中国画》、《中国画》、《曦之书画报》、《美术报》、《淄博晚报》、《美术大家》艺术机构、《艺术批评》、《中国艺术年鉴》、《沂蒙晚报》、《临沂日报》、《临沂广播电视报》、《东方青年》、临沂市广播电视台、雅昌艺术网、齐鲁网、中国网、腾讯网、博宝艺术网、临沂在线、山东书画网、中国画家网、齐鲁晚报、山东商报、都市快报、淄博电视台、美术报、淄博日报、淄博晚报、鲁中晨报、淄博财经新报、齐鲁网、淄博新闻网及其他自媒体平台等。 东泽是当下中国一位非常有个性和才情的画家,他以癫狂痴迷画事著名。对于他的绘画,值得细致研究,毕竟在当下中国画画界,靠直觉和天性求道,力主创新的画家是少数,况且东泽在绘画创新上也成就斐然,所以我欣然在凭藉灵性直觉创新的这一路画家中,选择东泽作为代表性画家来批评研究,事实上,东泽的艺术足以让我们看到来自直觉和灵性导引下的现代追求的审美价值,看到中国画走向现代熔铸西方艺术理念的某些可能性。“神用象通”,出自《文心雕龙•神思篇》之“神用象通,情变所孕”。意即用神通象,情理则生。东泽绘画,从于直觉,神用象通,因情所驭,心理相应。为此本展览以“神用象通”为题,意即东泽意象,神用象通,超然象外。 2016年 10月22日, 在山东省淄博市开元美术馆将举行盛大的“神用象通---东泽中国画艺术研究展•第二回展”。同年的8月13日,此展览在东泽的故乡——山东省临沂市举行了首次展览,并获得了专家、学者、收藏家等一致好评,取得了圆满成功。 之所以称之为研究展,就是要突出展览的主题“研究”,在展品布置上,要将不同时期的作品分期布置,由早及晚,给读者一个图像形式发展演变的基本概貌,每个时期的作品,布置导赏牌,简单予以介绍品评,给读者的赏读以提示和启发。 出版研究专著,详细介绍和批评其艺术创作和艺术生活。体现画家的个性神采和创造精神,并且在开展前举行新书首发仪式,体现展览的研究品格。 在开幕式安排上,外请专家要为行内研究和批评家,并且安排专家发言,体现研究展的仪式性差别。东泽中国画艺术研究展,是一次真正学术意义上的个案研究展,他将是一次集中展示东泽绘画创作的艺术盛会,也是淄博美术界的一件大事,更是奉送给淄博人民的一场高水平的艺术盛宴。" 59,"2018-11-05 00:14:30","2016-09-11 ~2016-09-13 缘聚•问花—郭文杰山水小品雅集",2016.09.11~2016.09.13,1315,开元美术馆,"60 件","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 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淄博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 淄博市美术家协会 淄博市中国画学会","郭文杰简介1999年考入山东省轻工美术学校,2004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2007--2009年借读于中央美术学院,2011-2014年入中国美术学院随张伟平老师读研究生课程,现居北京,师从卢禹舜、李岗先生,为美术学硕士在读。2001年 ,作品《早春》获山东省教育厅主办“第二届山东省大学生文学艺术博览会”银奖,《幽篁图》 获中国青年书法美术大赛一等奖;2002年,作品被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编的《中国青年书法美术大赛作品集》收录;作品入选山东美术家协会主的山东省首届(2002)中国画双年展;2008年,作品同时入选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山东省首届青年美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首届全国山水画双年展;2010年,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第二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2012年参加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正受正行—张伟平、林海钟师生作品展”,参加“正受正行—张伟平师生展”;2013年参加美术报主办的“以画说画—美术新青年”并获“美术新青年入围奖”;2015年参加由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敦朴中和—卢禹舜 、张伟平、李岗、杨子江、郭文杰山水画作品展”,参加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以心观物—全国高校教师作品展”,参加由文化部艺术司主办的“墨韵泉城—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作品在《美术天地》、《美术报》、《画讯》等刊物发表并出版个人画集《临渊阁画辑》、《梦入江南烟水路》、《叠心集》、《丘园养素》、及合集多种。" 60,"2018-11-05 00:14:30","2016-09-02 ~2016-09-10 齐风雅韵——“淄博四老”中国画作品展",2016.09.02~2016.09.10,1526,开元美术馆,"80 件",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 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淄博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 淄博市美术家协会,"《齐风浩荡 雅韵新声》——写在“淄博四老”中国画作品展之际 文/崔大中  淄博四老,当代中国画画坛名宿,齐地画坛之老前辈,淄博画界灿烂之硕果。名其曰老,一是指年龄,多近耄耋,老树开新花。二是指绘画造诣,传承文脉,各树千秋,已臻大境。四老其人,按年龄而序:齐辛民、李波、于受万,孙雨田。  鲁中淄博,为齐都故地,国之书画重镇。淄博自古文化鼎盛,工艺美术源远流长,,陶瓷产业兴旺发达,民风质朴崇文尚教,道家之学深厚悠远,儒学文脉辉映成风,近世更有“聊斋”名世,人文精神既雄浑博大,又中正祥和,浸入淄博当代书画,则底蕴沉厚旖旎,境界中和祥瑞。而今画坛四老,正登临艺术高原,引领齐风画韵。  齐辛民,故里临淄,擅花鸟画大写意。从艺六十多年,锐意进取,笔耕不辍,推陈出新,开花鸟画大写意之时代新貌。其作,放笔直取,大写胸臆,简整洒脱,气势宏大,上探文心,下接地气。画作诗意内敛,天趣灿发,生机盎然,于自然率真之中见华美雍容之大气象。  李波,来自扬州,学于浙美,秉承纯正的浙派笔墨,游艺于淄博陶瓷之都,钟情于写意花鸟画,承继文人画传统,开文人画现代风范。其画之品格,笔墨雄强,大气磅礴,以书入画,笔笔写出,雄健劲爽中文气纵横。其写意造境,多取大势,画面简洁,追求张力,讲究构成,具装饰意趣,新象叠出,画意弥漫,展江南水乡之优雅灵秀,融齐鲁大地之雄浑雅风。  于受万,擅人物,诗文并重。其画工写兼备,工者意写,写者精工,风神奕奕。细观其作品,传统与现代并存,有着很强的形式感和艺术表现力。于老游艺于齐地,早年从事连环画创作,其作《西游记》当属精品力作。近年来则钟情于图绘聊斋故事,齐风雅韵日益醇厚。观其所画聊斋人物,气象峥嵘,寓文重情,具祥瑞泰和之风。  孙雨田,擅人物,兼及花鸟走兽。其画作既有传统因子又具现代意趣,笔墨自性间努力表达时代要求,墨彩华章,气韵氤氲。观其人物画,工写兼备,文质并重,既有连环画奠基的画风沉积,又具中国画由传统及现代的时代品质。多年来精研《聊斋志异》,在文学性、绘画性和文化意趣之间,用力颇深,其主题性创作更是在彩墨大构中注重中西融合,时代风神浓郁。孙老修养全面,除人物画外,喜画民间追摹之花鸟风物,譬如画猴,生动传神,妙趣横生,彰显时代意趣之叠变,秀发随性写意之个性风采。  总观四老之作,当为中国画坛之翘楚,齐鲁大地画风之代表。其画风与国风共振,更尤显齐地文化风范。由是而观淄博画风:其一,文化积淀深厚,民族精神意趣浓郁。注重表达传统文化之内质,用力求索民族精神之意趣。其二,笔墨随时代悸动,突显蓬勃的时代气息。以笔墨语汇为基础,重视画面的绘画性,注重地域文化的浸入和延展。其三,游弋于传统和现代之间,强调自然生机。重视新的造型法式,将传统文人画强调纯粹的文化趣味转向了既重视文化美又重视自然美的新境界。  鲁中大地,人杰地灵。淄博四老,由斯而出,振齐地艺术之高风,扬中华艺术之精神,不愧为时代之大家,齐地画家之领军。今四老联袂办展,齐风荡荡,浸人心目,可喜可贺。  值此“淄博四老”中国画作品展开幕之际,惟愿四老身体康健,艺术之树常青!  2016年8月20日写于北京煮闲居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61,"2018-11-05 00:14:31","2016-08-20 ~2016-08-25 齐风京韵—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齐辛民工作室师生展(淄博站)",2016.08.20~2016.08.25,1417,开元美术馆,"80 件",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 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淄博市文化产业发展和体制改革办公室 淄博市美术家协会 淄博书画院,"2016年8月20日上午,由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淄博市文化产业发展和体制改革办公室、淄博市美术家协会、淄博书画院主办,淄博鲁中房地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淄博开元文化大世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北京齐辛民艺术馆、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淄博市群众艺术馆、淄博画廊协会协办的齐风京韵——淸华大学中国画高级研修班齐辛民工作室师生展(淄博站)在山东淄博开元美术馆美术馆隆重开幕! 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王东宏主持了本次画展开幕式,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巩绪民,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山东省齐风画院院长、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淄博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范杰等市区领导及山东省美协副秘书长、山东省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淄博市美协副主席杨庆芬,淄博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淄博市中国画学会会长、鲁中晨报画院院长、著名画家田根承等艺术界同仁出席了本次画展开幕式,共同出席开幕式的还有来自首都书画界、文化界、新闻媒体界的朋友近二百人。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国画高级研修班,是清华大学第一个关于中国画的培训项目,课程体系从整体到细节都做了较为完整、自洽的设计,其中也嵌入着价值塑造的育人内涵:希望学生更加“独立”与“自由”。自2006年开始,聘请国内知名画家,依托学院优势,开办的中国画高级研修班,高研班的开创为在中国画创作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的艺术家和美术工作者提供一个高层次的创作研修平台,同时为中国画几千年文脉的传承及中国画创作的内涵与发展方向作了很好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绩与广泛的社会影响。 齐辛民是当代具有独特个人面貌风格的艺术家,是大写意花鸟画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禽鸟、花卉、动物、写意人物等,在中国大写意花鸟画中备受关注和喜爱,他主的教学以大写意花鸟画艺术创作为主线,坚持中国画优良传统从“临摹、写生、创作”三结合的教学原则,秉承清华学风,坚守学术精神,以中国国学文化和中国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中国画传统技法,探索中国画新技法,从学习对景写生的原型梳理及创作等,旨在提高学员创作能力,培养高层次的中国画创作人才。 回顾两年来,齐辛民工作室全体研修员,以刘曦林老师中国画理论与实践结合,从理论到实践在两年里取得了丰厚的成绩——从2015首届研修员现齐辛民肋教王圆圆策划成功举办“西双版纳写生交流展”;北京八达岭孔雀成美术馆展;“我的通州味、我的通州情”大运河采风活动并在通州区图书馆承办的大型展览,在导师齐辛民带头下指导创作展出作品60余幅,被通州区图书馆收藏15幅个人作品,其中一副集体合作仙鹤巨幅;2015年第七届全国著名花鸟画家邀请展中,聂红林、赵文波、徐德叁、王福新、石晓红5人入选并获得三名优秀奖和两名荣誉奖;2016年4月5位研修员入选香港举办的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展并获奖和获得奖金;二年的学习实践中,从北京香山、十渡、山东淄博峨庄,到连续二年南国风情西双版纳的深入生活体验写生,齐辛民工作室的教学取得的成绩不仅仅受到了研修员的拥护更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中央数字书画频道、老故事频道、央视的艺苑人物分别别跟踪采访、报道,央视收藏天下做专题的同时为学员做单独的个人专题。研修员许慧玲的作品入编工艺美书出版社2015年重点出版工程图书《大家气象》个人专辑;2016年助教徐德三、聂红林各十幅作品与导师齐辛民一起被同时入编《巨匠之门杂志》;全体研修员与导师刘曦林、齐辛民同时入编《水墨研究》和《艺品大家》杂志⋯⋯ 这两年,无论从导师还是研修员,一步一个扎实的脚印、从写生到创作一个环节扣一个环节可以说是硕果累累,老师面对研修员取得优秀成绩很欣慰,而每一位研修员向老师、向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国画高研班同时也交上了一份合格、优秀、成绩突出的结业成绩单。 参展画家: 学术主持刘曦林、导师齐辛民、佟丹丹(特邀)、徐德叁、聂红林、赵文波、高星明、石晓红、李若清、余冬梅、仇勇、王希宝、邵靖。 支持媒体: 央视书画频道、央视国学频道、央视收藏天下频道、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雅昌艺术网、新浪、搜狐、网易、中国美术家网、人民美术网、中国画在线、中国画家网、大画家网、淄博新闻网齐鲁网、美术报、淄博电视台、淄博日报、淄博晚报、鲁中晨报、淄博财经新报。 刘曦林,1942年生,山东临邑人。早年就读于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山东艺术学院前身)。后于新疆《喀什日报》任美术编辑;1978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硕士研究生;1981年起,于中国美术馆从事美术理论研究、书画创作,曾任研究部主任;现为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画学会创会常务理事,《美术》编委,北京市文史馆馆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蒋兆和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凤凰岭书院监院。中央美术学院特邀研究员、山东艺术学院特邀教授。 出版专著:《艺海春秋——蒋兆和传》、《20世纪中国著名画家踪影》《蒋兆和论》、《中国画与现代中国》、《郭味蕖传》、《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刘曦林卷》、《20世纪中国画史》等。其中《20世纪中国画史》荣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金奖。 主编有《中国美术年鉴1949~1989》、《20世纪中国美术——中国美术馆藏品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画》之花鸟卷、《北京美术志》等。 兼事书画创作,出版有画册《水墨清韵——刘曦林书画小品集》、《刘曦林艺术印记》、《披图展卷》等。多次举办书画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收藏。 齐辛民,原名齐新民,1935年生于山东淄博。1963年毕业于山东艺专(现山东艺术学院),现定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导师,淄博画院名誉院长、美协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以写意花鸟画名世,构想胆大,墨色浓重,多富乡间情趣,并具现代意识。" 62,"2018-11-05 00:14:36","2016-01-09 ~2016-01-19 梦里云山——朱宝玉书画篆刻展·淄博站",2016.01.09~2016.01.19,1876,开元美术馆,"70 件",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东省书法家协会、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七台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淄博市文化产业发展和体制改革办公室、山东印社、淄博市美术家协会、淄博市书法家协会、淄博书画院,"媒体支持:美术报 淄博日报 鲁中晨报 淄博晚报 齐鲁晚报 淄博财经新报 淄博电视台 淄博新闻网 中国画家网 齐鲁网 本次展览将展出朱宝玉先生100余幅精品力作,此次展出作品以山水画为主,同时也将展出部分书法以及篆刻佳作,届时欢迎社会各界朋友莅临参观! 艺术家简介 朱宝玉(玉子),1967年生于黑龙江,现居山东淄博。师从张志民、朱培尔先生。>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待批)>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七台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七台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淄博民进(开明)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山东印社社员 >淄博市张店区美协副主席书法作品获奖 入展>全国第三届书法兰亭奖作品展(佳作奖) 中国书协主办>“王羲之”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 中国书协主办>全国第六届书法新人新作展 中国书协主办>全国第六届篆刻艺术展 中国书协主办>全国第七届篆刻艺术展 中国书协主办>百年西泠“翰墨春秋”书画印三项兼能获奖提名 西泠印社主办>获山东省第六届泰山文艺奖(山东省政府最高奖)>百年西泠金石华章暨第八届镌刻艺术评展 西泠印社主办 美术作品获奖 入展>2015首届“八大山人”全国山水画展(优秀奖)中国美协主办>2015翰墨·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选)中国美协主办>2015 “水墨彭城·全国写意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中国美协主办>2015中国梦•黄山魂”全国山水画(中国画)作品展(入选)中国美协主办>2015“万年浦江”全国山水画作品展(入选)中国美协主办>2015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选)中国美协主办>2015庆祝新中国成立66周年·“多彩贵州”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中国美协主办>2015重温经典“第二届娄东(太仓)全国中国画(山水画)作品展(入选)中国美协主办>2015纪念潘絜兹诞辰100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选)中国美协主办" 63,"2018-11-05 00:14:38","2015-09-26 ~2015-09-28 卢坤峰中国画展",2015.09.26~2015.09.28,1524,开元美术馆,"60 件",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卢坤峰,1934年出生于山东平邑。196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原浙江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会理事、浙江花鸟画家协会主席、世界华人名人名家诗文书画展艺术委员会委员、泰华艺术协会海外顾问、浙江美术家协会理事等职。 64,"2018-11-05 00:14:38","2015-09-19 ~2015-09-23 行藏大璞—王法颜书法作品展",2015.09.19~2015.09.23,1409,开元美术馆,"60 件",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王法颜,1944年1月出生于山东邹平。1985年毕业于新疆军校,曾任职于淄博剧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淄博市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淄博文化艺术院院长、山东画院特聘高级画师等。 65,"2018-11-05 00:14:39","2012-11-10 ~2012-11-18 海白云贯古今——黄君璧黄湘詅父女作品展",2012.11.10~2012.11.18,2379,上海美术馆(旧馆),"50 件",中国美术学院、上海美术馆,"  11月10日至18日,由中国美术学院、上海美术馆等主办,“渡海白云贯古今——黄君璧黄湘詅父女作品展”在上海美术馆举办。1946年10月,黄君璧在上海“中国画苑”举行大型个人画展,展示他8年抗战在重庆的创作,著名美术史论家俞剑华在《大公报》上评论说黄君璧的画作“保持民族的渊源文化与传统而发扬光大”,该展览是黄君璧在大陆的最后一次大型个展。时隔66年,黄君璧幼女、台湾黄君璧艺术协会会长黄湘詅携其父作品50余幅再次来到沪上展出,同时由黄湘詅自己创作的水墨画20余幅亦惊艳亮相。父女画作同场展出,则让观众欣赏到的是中国绘画人文传统的传承与出新。近代中国画大家黄君璧,上世纪20年代起先后在广州美专、中央大学、国立艺专等著名高校教授中国画,他博采众长,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继承发扬中国画传统的教学方法。1949年到台湾后,任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22年,与张大千、溥心畲两位大师并称为“渡海三家”。黄君璧善画山水,画作笔墨氤氲,水意蒸融,气势雄壮。黄湘詅近年来活跃于两岸书画艺术界。她幼承庭训,于中国画的笔墨浸润尤深,设色潇洒中不失醇厚,寓热情于清新。 (田达治)" 66,"2018-11-05 00:14:40","2012-10-18 ~2012-11-05 高原之魂——吴长江作品展",2012.10.18~2012.11.05,2430,上海美术馆(旧馆),"90 件",中央美术学院、上海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  展览将集中展出吴长江历年来创作的版画、素描、水彩作品数十幅,本次展览既是对吴长江艺术创作的历时性梳理,也是他近年来赴高原写生创作作品的一次较为全面的集中展示。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嘉宾及新闻媒体界代表将出席10月20日的开幕仪式,同时,该展还将举办由20位全国著名美术家和理论家共同参与的“吴长江艺术研讨会”,共同探讨吴长江的创作经历、艺术特色、价值与贡献。   吴长江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从大学期间的实习到留校任教,他不仅对版画,尤其是石版和铜版语言有着深刻的认识、挖掘、运用和发展,并将对艺术语言的锤炼与青藏高原题材融为一体。30多年来,吴长江几乎不间断的每年深入高原体验生活、写生创作,坚实造型的版画创作也日益多样化,不仅有灵动飘逸的素描,更有厚重独特的水彩,而不变的,则是他对高原的一片赤诚,那里已经成为他魂牵梦萦的地方,成为他艺术创作不竭的精神宝库,吴长江曾感言:“冥冥之中,我与青藏高原有一个前世之约。”在吴长江的艺术创作中,始终贯穿着一条审美追求的主线,这就是强悍中蕴涵着质朴、深厚的力量之美。也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方法和语言表达方式,这是一种人性的灵动和直接与人对话的绘画,表现了人的激情和旺盛的生命力。因此,他的作品,并不是对高原的直接摹写,而是从人性角度对它的全新阐释和理解,恰如老版画家李焕民先生所言:“他笔下的人物现实角色感越来越模糊,历史文化的痕迹却越来越鲜明,他似乎努力在三江源头牧民身上寻觅民族精神的‘子儿料’,那些经过千万年磨砺冲洗出来的最坚硬的核心。”本次展览展出的数十件作品,无论是版画、素描,还是水彩,无论是早期作品,还是最近新作,无不体现出深厚磅礴的历史文化积淀和面向永恒的视觉人文理想。" 67,"2018-11-05 00:14:40","2012-09-15 ~2012-09-25 景像2012——中国新艺术",2012.09.15~2012.09.25,2618,上海美术馆(旧馆),"120 件",上海美术馆、99艺术网、SMG艺术人文、新闻晨报,"    展览的背景与契机     由上海美术馆、99艺术网、SMG艺术人文、新闻晨报联合主办的“景像2012——中国新艺术展”将在2012年9月15日至9月25日上海美术馆拉开帷幕。此次展览由俞可策展,吕澎担任艺术主持,曹晖、陈界仁、崔岫闻、方力钧、谷文达、郭伟、秦琦、尚扬、隋建国、汪建伟、谢南星、尹秀珍、岳敏君、张大力、张洹、周春芽、周伟华、UNMASK小组参展。     在最近的三十年里,正处在转型中的中国当代艺术预示了种种针对性的表达,成为新时期艺术对政治、历史、文化的补充,实现了艺术与人们生活的真实接触,从某种程度上,也建构了当下对文化认识的立场与态度,并与世界其他民族形成了互动,而今天的文化现实、社会现实,又让我们隐约感觉到,这些被改造、被建设的社会景观、人文景观,既让我们沉溺其中,也使我们显得消极。那么中国当代艺术在面对不同于过去的社会现实时,应该做出怎样的不同于常态的反应?   “景像2012—中国新艺术”展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来探究和认识当代艺术如何在自身的文化逻辑的实践中,所一贯坚持的对社会中各种新现象的揭示与关注。为了形成一种针对性,主办方与策展方也有意地选择了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城市——上海,作为大家共同探究问题的出发点来开启这次展览所需的内容。上海美术馆,自从中国当代艺术1996年破门而入以来,这个即将随着历史的终结寓言般的艺术空间,中国当代艺术传播最重要的阵地,行将迁移或者说即将消失,成立于1932年殖民地时期的民国产物的再次变更,或多或少地证实了社会转型所产生的余波,以及人们对自己重新制造现实的妥协。作为上海美术馆现址的最后一个当代艺术展的每一个参与者,能否在面对这座可供抽样的历史文化考量的建筑载体,而释放出自己独特的视觉认识,这本身就是值得去尝试的工作。   为此,此次展览学术主持吕澎先生和策展人俞可先生希望与艺术家一起,通过具体的创作方案,提出或者假设出中国当代艺术现在,将来可能涉及的问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带来太多的冲击与改变,使其很难在一个具体的真实中考量“社会景像”存在的真实性与合理性。艺术家、艺术创作也许正是基于这些被忽略的思考,通过展览而重新提供的行为。   所以,此次展览邀请了中国当代艺术实践中,有着独特思想和视觉表达方式的艺术家来共同参与这次活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些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备受争议,他们是一切必然性的怀疑者,正因为如此,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艺术家创作个案的呈现与研究,一起来探寻当代艺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展览的主题阐释   以“景像2012——中国新艺术”为展览的命题,是因为在中国今天的现实中,中国现有的社会、文化在表象上构成了一种迷幻的景观。在很大程度上,这前所未有的现状是用一种不断制造、产品堆积的方式来充斥着我们的生存空间,让我们乐此不疲的沉溺其中,被动地接受传媒、意识形态、消费观念等种种信息。在被一切视觉映像装备起来的新系统中,这些被物质填充的幻象,已史无前例地形成了当下的社会生活,同样地在潜移默化中也形成了人们行动的目标。正因为这样的生存事实和文化事实,才使得我们企图用上海美术馆这个特殊的场馆,来回应我们今天的文化处境,我在想,中国的前卫艺术,如果能在这样的前提下,坚持它一贯的先锋态度进而探讨由资本扩张、国家传媒所植入的中国式的思维转变,我们的展览就会形成不同于过去的思想维度。   客观地讲,信息、传媒以及越来越多的新产品成为当今每个人生存逻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构成一种新的消费景观。尤其在表象胜过现实,现象胜于本质的时代,艺术创作如何在这样一种新的语境下来实现艺术家关于我们生存境遇针对性的审视与思考,建立起一种新的对话方式,或许,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反过来也会促使我们的艺术家、艺术创作产生出不同于过去的经验和想象, 而这样一种想象的释放,就有可能实践性地启动中国当代艺术在知识生产过程中的指向性,建设性地传达出那些被遮蔽的真实,也许,正是我们这一代人今天真正应该面对的艺术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看,“景像2012”中的“2012”既是当下这一概念的时间定语,展览也试图借用“玛雅预言”中这一警示性的数字来隐喻我们生存空间的潜在忧虑,同时它也是对“景像”的干预。尽管从表面上看,这一数字与“景像”并不形成必然的联系,然而公共生活的全部现状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已经暗示出种种从未显现的迹象。当然,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令人绝望的时刻,但展览仍将通过这个数字来进一步地强调出:艺术家如何在这样一种状况中,通过对这一象征性的符号的借用和理解,而做出的预警。尤其是,中国艺术早已经浸润在大众文化中成为一切都是消费的组成部分时,当代艺术将如何衔接它自身的“先锋”特征,重新还原艺术的存在价值。另一方面,展览虽不涉及艺术家的职能是否只是一个文化上的革命者,但我们仍愿同艺术家一道重新成为这个新世界的怀疑论者。对艺术本身的怀疑、对现象的怀疑来开启这次展览之旅正是我们的初衷,因为艺术家在这一特殊时期的身份,也许不仅仅只是一个艺术家……   展览的学术目标   本次展览希望从以下几个方面,呈现出它的内容:   通过对“媒介”的合理质疑和对视觉文化的重新审视,考察出中国当下文化生态的现实处境;   关联性地讨论艺术创作与消费社会的关系,并摒弃惯性的视觉表达,探索性地催生出个性化的艺术方式,以此形成新的知识境遇;   强调对艺术批判性的反思——回避当代艺术简单的问题角度,借助艺术家的个体想象,转而思考艺术作品与社会性之间的复杂关系,打破以往常态化、直观化、符号化的意识形态思维和二元对立模式,强调艺术自律性的一面,并在创作中完成思想超越与文化升华;   展览将强调“上海”这个典型化的城市与参观公众之间的互动。由此,作为展览的延伸——论坛、作品导读……等等系列举措,都将遵循这一逻辑,促进观众对于艺术家文化观点和艺术思想的了解,在社会范畴中诠释出艺术展览的意义所在。     展览地点:上海美术馆1、2楼展厅" 68,"2018-11-05 00:14:41","2012-08-31 ~2012-09-12 书林画语:马书林中国画作品展",2012.08.31~2012.09.12,2462,上海美术馆(旧馆),"60 件",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书林画语:马书林中国画作品展》将于2012年8月31日15:00在上海美术馆一楼大厅隆重开幕。展览于2012年8月31日至9月12日12时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策展人卢缓女士,学术主持尚辉先生。 从艺35年来的首次个人作品展 马书林,一位在中国戏曲人物画领域独树一帜的艺术家,一位在美术学院与美术馆不同场域奋力良久的艺术管理者,一位至真至性地感怀着艺术理想、实践着的绘画转型的思考者。 他曾任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其从艺历程从1977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算起已有35年之久。在鲁美学习和工作的26年间,一直从事工艺设计、装饰绘画、中国画教学及艺术管理等工作,在教学和管理工作之余,从未间断过艺术创作实践,作品曾多次参加各种美展并获奖。2004年,他调入中国美术馆分管业务工作至今已逾八年。工作之余,他捡拾零散时间,笔耕不辍,积稿无数。每年应邀参加的各种展览有数十个,但是,此次应上海美术馆之邀举办个展,尚属首次。此次展览较为全面地展示了马书林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的创作历程,共计展出作品80余幅。对于观众,是一次较为全面地了解与欣赏马书林艺术的极好机会,对于他自己,则是一次阶段性的回顾与总结。 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艺术历程 绘画是画家综合修养的体现,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艺术实践成就了马书林。他下过乡当过知青,70年代后期师从于王义胜老师学习工笔画,1977年恢复高考,入鲁迅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学习工艺设计,课余仍然坚持工笔画的学习。毕业留校从事素描、色彩等基础课教学,后教工艺设计。1986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张仃工作室学习装饰绘画,之后回校讲授装饰绘画课程。对装饰绘画的材料、工艺、语言有了深入的认识和领悟,同时,在理论上对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也有所研究。90年代初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并调任中国画系任副主任,并教授临摹传统壁画,对永乐宫、法海寺、敦煌壁画等有了系统的了解和研究。90年代中期又去筹建鲁美附中,任附中校长,对美术基础教育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1999年晋升为中国画教授、硕士生导师,之后任鲁美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时分管科研创作,积累了更为全面的艺术修养。2004年调任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分管业务工作,平台高,阅画多,眼界和胸怀更加开阔,自身修养得到极大提高,对自己的艺术创作大有助益。 从工笔花鸟到写意戏曲人物画的成功转型 马书林早年以谨严不苟的工笔画名世,代表作有《向天歌》、《弄春晖》、《鹅鹅鹅》等,其中, 《向天歌》是他大学在读时期创作的作品,入选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这些作品或参加全国美展,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使他在当时的画坛崭露头角。而如今的马书林是以写意戏曲人物画而蜚声画界。从工笔到写意的大幅度转型也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画家自言:“对画种画域的不断拓宽,逐渐觉得工笔绘画的方式已满足不了我要表现内心对客观物象的感受,似乎在大写意的绘画形态上才能找到与自己的心灵物象更贴近一些的绘画语言。” 实际上,在他早年的工笔花鸟画中,我们已经可以见到写意的端倪,其工笔画的背景处理均为写意画法,工写结合,相得益彰。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他真正开始了写意戏曲人物画的探索历程,至今已有30余年,这是一个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转型,是画家的心性和阅历共同造就的。他先工后写,由收而放,收放自如,表现出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修养。他以京剧和水墨画为切入点,融合这两种艺术所共有的夸张、简约、凝练和诗意之美,又以自由活泼的笔墨抒写,挣脱二者的程式化束缚,自由书写心灵之像,并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 突破戏曲水墨画小品化的藩篱 马书林以巨大的尺幅和非凡的笔墨驾驭能力,突破了戏曲水墨画小品化的藩篱,在当代中国人物画坛独树一帜。大家都知道,自1927年关良开始戏曲人物画创作以来,中国画坛逐渐出现戏曲人物画这一流派,特点是继承了传统简笔人物画的优良传统,笔墨简括,意味无穷。但是作品人物造型较单纯,多呈文人墨戏小品化面貌。而“马书林先生的戏曲人物最直接而突出的特点就是:不是小品。”“他的作品完全突破了‘戏曲人物’文人墨戏小品的套路,又在文人笔墨的基础上把戏曲画科的多种特征作了极致化的发挥,使戏曲人物得以在一个全新的格局上重新发展。”(林木) 马书林的戏曲人物画不仅尺幅巨大,而且场面也大。画面繁复,墨色交融。作品追寻了民族文化的审美心理,画风受传统戏曲人物、民间美术造型、现代构成主义等影响,朴拙强悍、泼辣放达,充分体现了传统笔墨美、古典意境美、现代抽象美的审美视觉效果。 变革中国画的心愿与至真至性的艺术抱负 “新旧之间,古今之间,虽异在物事,亦异在气象,气象者渺无踪迹,惟心有寄托者可以识之。”(杜大恺)马书林的戏曲人物画突破前人之处,不仅改变着文人墨戏的小品画趣味,而且从整体格局中突破情节性的叙事方式,注重用丰富的笔墨塑造酣畅的气象、用夸张的造型书写朴素的自然。 马书林谈到:“自然天成是一种艺术的最高境界,自然流露是对东西方文化理解后,知识修养和视觉修养淋漓尽致的自由流淌,是精神情感与审美需求最朴素的存在方式,是画家思想深层挥之不去的梦想与意象,是在无意的自然中对必然的把握,是在物我两忘中求得放浪于形骸之外的体验……” 除了大写意戏曲人物画之外,展览还展出了以荷花为主的写意花卉作品数十幅,以及数幅憨态可掬的猫的写意作品,画家高洁不染的情怀,率真童稚的心态,在这些作品中表露无遗。 最为重要的是,马书林多年接受西方绘画观念的熏陶,又长期从事美术教育、美术馆展览的工作,深刻意识到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已不仅仅在于绘画技法本身,而将是一场视觉方式上的转型。他汲取京剧艺术中的诸多不同信息片段,或程式、或姿态、或场景、或观念,演绎成一个个具体画面的形式构成,一幅幅大写符号的观念合成,使得画者与观者找到了不同以往的通路。这是京剧,又不仅仅是京剧;这是绘画,又不仅仅是绘画。他以独立的形式语言,构成独立的视觉维度。 马书林是一位具有丰富精神内涵和高迈艺术情操的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具有强烈个性色彩和创造能力的艺术家。他在亦真亦幻的戏曲人物画中营造一个自足的精神世界,在“无章无法”的浑融笔墨中拓展水墨画的语言。欣赏此展,如同聆听一场色墨交融的华美交响乐,同时,亦可感受一颗至真至纯、至情至性的心灵。" 69,"2018-11-05 00:14:42","2012-08-14 ~2012-08-19 孙建东中国画展",2012.08.14~2012.08.19,1978,上海美术馆(旧馆),"70 件",云南省政协办公厅、上海文联、云南文联、上海美协、云南省美协,"孙建东,1952年生于上海,乃上海市基督教孙彦理主教之长子,上海市光明中学67届初中毕业生,1969年赴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插队落户的上海知青,文革后首批77届大学生,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留校任教,成为著名画家袁晓岑先生入室弟子。擅长写意花鸟、人物,尤其在写意孔雀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现为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云南省文联委员,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政协第九、十届常委,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原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全国优秀教师,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云南省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在当代中国画坛,说到画孔雀,首推袁晓岑先生,袁先生笔下的孔雀一度让世人惊艳,他开创的写意孔雀画派,成为了中国花鸟画坛的一座不朽丰碑。而紧随袁先生之后,在孔雀题材的创作中取得卓越成就的,是他的学生——现云南省美协副主席、云南艺术学院教授孙建东先生。 看了孙先生的这些写意花鸟作品,特别是这些孔雀题材作品,让人在赏心悦目之余很是惊喜。惊喜的不仅仅是他对袁先生花鸟画的传承,而更多的是他在传承袁先生作品基础上的大胆创新,他并没有因循守旧故有观念,并没有一味地模仿他的老师袁晓岑先生,而是勤于思考、勇于突破、勇于探索,使作品更加贴合当代人的审美,更加亲民平和,更加雅俗共赏,在继承、发展这个角度来看,应该说孙先生是下了一番苦心的,他面向的是生活的气息,面向的时代的脉搏,所画的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画,我们可以从他笔下的那一幅幅神采飞扬的作品中看到,画家不再清高、淡雅、也不再含蓄、委婉,而是以纷繁、浓烈的笔墨,强调着一种个性的华丽,张扬出一种生命的舒展,给人以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情感冲击。 在他的笔下,花卉翎毛、走兽鱼虫皆能跃然纸上,并总以一种恣意流畅的笔墨、鲜亮明丽的色彩、鲜活逼真的神态、生机勃勃的意境示人,这与他对于自然的热爱和熟悉密不可分,孙建东先生原籍江苏常州,生于上海,在“文革”期间由于一个“上山下乡”的机会来到了云南西双版纳,这片“美好而神奇的乐土”给了他无尽的艺术灵感,后来他考入了云南艺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成为袁晓岑先生的入室弟子。多年来,他始终如一地热情描绘着自己心目中的七彩云南,那片绿色家园里的一花一鸟一世界,着力于挖掘和平、瑰丽而明净的花鸟天地,开辟自己流畅、单纯而繁复的笔墨性格。经过对大自然细致的观察体悟、心领神会之后,他将中国画的笔墨意趣、现代意味从容不迫地融入自己的创作,这样的作品,既恣意又精细,既疏远又亲近,与梦很近,与现实也不远,充盈着一派吉祥如意、生机活泼、盛世花开的烂漫美好,让人很轻松地就能一花一鸟之间,触摸到一种清丽流畅、和谐感人的南国风韵,找寻到一片爱意浓浓的生命温情与多姿多彩的生命光亮。它情景交融,神形兼备,浓烈华贵、大气开阔,雅俗共赏,自成一格,表现出一种时代“大花鸟”的个性意识,洋溢着一种中国绘画的时代风格和民族气派。这是画家经过了长期的参悟与苦练修得而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可以说美丽的七彩云南滋养了他,深厚的中国画笔墨功底支撑了他,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完善了他,他立足传统又不囿于传统,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终而形成了打着自我印记的个人画风,他给孔雀以新生,给观者以欢欣,给时代以鼓舞,他的作品能够激发出人们对于自然的热爱,对于和谐的期盼,对于美好的向往,由此看来,孙先生也不正是实践着他的老师袁先生的“发自我之性灵,探求自然之美,吸传统之精华,走自己之道路。”的教导? 展厅: 上海美术馆4号展厅" 70,"2018-11-05 00:14:43","2012-08-07 ~2012-08-15 丹青异彩——穆益林帛画艺术展",2012.08.07~2012.08.15,2249,上海美术馆(旧馆),"80 件",中国国家画院、吴作人国际基金会、上海美术馆,"  穆益林 1944年10月出生于中国上海,1966年毕业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大学文学院对外文化交流部中外艺术交流中心主任,上海东方文化学院美术系主任,现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上海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上海电影艺术学院教授、学科带头人。  穆益林的艺术作品在中国的重大展览中多次获得大奖,其中有全国画展评选的优秀创作奖、二等奖,“国际中国画展暨大赛”一等奖、与陆俨少的作品并列获得上海美术大展一等奖等等奖项,曾两次应邀赴日本关西地区讲授中国水墨画艺术,多次应邀赴日本及于美国、加拿大举办个人画展和联合展览,引起日本、东南亚以及北美地区艺术和收藏界的关注,获得过世界文化艺术交流功勋金奖。  穆益林的艺术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和众多藏家收藏,在中国被国家和地方美术家协会、政府机关等收藏以及五星级宾馆收藏陈列。出版有《穆益林画集》、《穆益林现代帛画精选》,名列《世界名人录》和日本国《艺术名典》、《艺术年鉴》等专业刊物。  穆益林教授自1983年以来研究探索了28年创造的中国帛画,成功开创了一条前无古人的、与众不同的、崭新的现代帛画之路、画面色彩效果会随观画的视角不同、光源不同、以及光线对画面照射的角度不同而变化,时而绚丽夺目,时而淡雅含蓄,光和色彩相互交融,笔墨和图形时而显露,时而隐没,色彩厚重却又把帛的肌理效果表现得有声。" 71,"2018-11-05 00:14:47","2012-07-27 ~2012-08-04 信号-远行——梁宇作品展",2012.07.27~2012.08.04,2010,上海美术馆(旧馆),"60 件",中国美术馆,上海市文联,广东省文联,"思想决定高度,思想成就力量。 信号灯、火车头、老厂房、铁轨道、老式车……在空旷的情境与废旧的场域中,铺陈着寂寥苍茫的凝重,叩问着历史与现实的沉思,刻画着社会急剧变迁中的人与事停留的痕迹,营造着一代人对于个体与时代关系间体验的精神境遇。 这正是梁宇艺术点起的一盏“信号灯”。他生长于工业大生产的时代,又早年生活学习于东北老工业区,后发展于新型开发城市深圳。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了他的成长烙印,也深刻改变了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面对现代城市的巨变与速成,无论是由此产生的事物、情境与场域,还是身处其中的人及思想,都无法逃避地被冷冰冰的工业机器打上了时代的标签,转而又被这种独特的符号编织成时代的集体记忆与视觉定格。 《信号-远方》作为本次展览的主题,提炼出工业革命下的结构意念与精神表达。“我是铁道系统子弟,铁路伴着我长大。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机车的绝大部分零件我几乎可以默写出来,那种表面冷峻、实则不乏温情的工业时代场景足以让我激动!”梁宇用明丽的色彩、极简的构图、鲜明的语言表现出强烈的时代冲突、个性化的图式与深沉的张力。 梁宇是时代的艺术家,更是时代的反思者。 特此邀请梁宇艺术展出于上海美术馆,为我馆研究此一系列艺术的典型个案,以飨广大观众。" 72,"2018-11-05 00:14:48","2012-07-17 ~2012-07-25 冷日常—李群力油画作品展",2012.07.17~2012.07.25,2080,上海美术馆(旧馆),"80 件",上海美术馆,"2012年7月17日—25日,由上海美术馆主办、上海油画家村协办,杨小彦教授策划的“冷日常——李群力油画作品展”在上海美术馆举行。此次将展出李群力“冷风景”、“死·性不改”等系列的油画作品约80幅。 旅居加拿大的华人艺术家李群力近些年来一直致力于对日常生活的表达。他所描述的内容既包括程序化的了无生气的公共空间,又包括极其私密的、甚至是带有强烈的性意识的个体家居生活。有时他会聚焦于一个不为常人所关注的细节,以获得一种意想不到的视觉观感;有时他还会勾画出画作进入美术馆的空间布局,使得观众面对作品时似乎看到的是同角度观画的自己。除了对日常情境的表达,最触动观者的心的是作者自始至终冷眼旁观的态度和冷峻的表达手法。无论是废墟般的街道、整肃的机场,还是被碾压的小鸟、做夸张状的裸体,似乎都以没有温度的、极其理性的方式呈现于观者面前,再加上作者多年旅居的生活、创作经历带来的一种特殊的异域的笔调,进一步加深了这些作品深刻的疏离感。故此,展览以“冷日常”为题来表述他的作品,它们从形式语言到精神内质均与不同于国内艺术界最为喧嚣的日常介入方式,在这里,艺术家似乎已经退场,而对象被推到了前台,但观者分明可以感觉到冰冷对象背后那游离的、漂泊不定的,然而却有着顽强诉求的魂灵。 整体看来,李群力与中国油画的语境是有所脱离的,他是中国人,也是海外华侨,他是一个外来者,一个闯入者。“冷日常”展览的举办,就是想给中国油画界带来另外一种惊喜和呈现另外一种状态。在展览开幕当天,主办方还将举办主题为“日常景观与私人观看”的研讨会,结合李群力个展,探讨从个体视角介入日常景观的多种可能性,为当代艺术的日常化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启示。" 73,"2018-11-05 00:14:48","2018-09-15 ~2018-12-12 大桥记忆——南京长江大桥主题艺术作品及史料巡展",2018.09.15~2018.12.12,273,"江苏省美术馆 陈列馆1、2、3楼","120 件",江苏省美术馆,"  1968年,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南京长江大桥落成通车,开创了我国“自力更生”建设大型桥梁的新纪元。大桥以宏大的规模、现代化的科技水平和繁复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准,反映了新中国在艰难环境下“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建设成就。从那一刻起,南京长江大桥就不只是交通意义上的桥梁,而是见证中国崛起的精神之桥、是代表“中国制造”与“大国工匠”的经典之桥、也是体现“双百”方针和文化自信的艺术之桥。作为文艺样式中红极一时的绝对主角,从大桥的主题中诞生了无数艺术精品。以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美术馆的专业画家和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为代表,全国各地的画家都创作过各式各样表现南京长江大桥的作品,有的堪称经典。而大桥的符号不仅在当时涵盖了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宣传画等主题性美术创作,更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伴随着一代中国人的成长,留下了无法抹去的情感印迹:小到粮票、烟标、橡皮、糖纸;大到年画、月历、课本、练习簿,甚至照相馆的布景——也许当年您并未来过南京,照相薄里却留有您与南京长江大桥的珍贵合影。   2018年,是南京长江大桥陪伴我们走过的第50个年头。50岁,一个阅历丰富而充满智慧的年纪。这位屹立在长江中的智者,也是我们伟大、崇高又平和、亲切的老朋友,和千千万万名为“大桥”的中国人一起,“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未来还将引导和伴随下一代继续前行。作为同样座落在南京、具有80年历史的中国第一座公立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见证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壮丽时刻。早在大桥建设初期,我们就开始持续关注并收藏了相关经典美术作品,至今已积累了相当规模。在大桥50华诞之际,特此举办这场庄严且不失情感共鸣的生日活动:“大桥记忆——南京长江大桥主题艺术作品及史料巡展”。试图从绘画的角度切入,贯穿大桥的多种图式,挖掘大桥全方位的美。以艺术的再现手段,为观众建立一种可视化的城市记忆。让我们回到那个拼搏向上的年代,再现当时人们在物质极其匮乏的艰难中坚持社会主义建设的饱满热情,讴歌新中国第一代桥梁工人的精神向度,并记录下这一国家工程所蕴含的独特桥梁美学与生活美学。从中思考公共景观如何通过艺术的形式被时代记录并随时代变迁,由此产生符号演变的独特轨迹。最终,我们希望能将大桥背后所彰显的集体记忆和情感联结传递给下一代人。   本次展览是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的秋季特展,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2019年,还将在长江沿线城市进行巡展。从立项之初,这一计划就得到了各行各业热爱大桥的人们的鼎力相助。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横跨各个年龄段,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生的“三零后”到成长于本世纪的“零零后”——这也足以证明,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一个属于全国人民的精神地标和一种历史美学的载体,依然在持续不断地释放着巨大的社会能量。   今天,长江上已建成的和在建中的跨江大桥超过60座,平均不到50公里就有一座特大桥。如此数量和密度,在世界任何一条大江大河上,都是空前的。建造作为超级工程的世界级桥梁,不仅代表着中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最高水平,也是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重要展示。活跃在国际桥梁舞台上的中国制造,早已接近全球市场的一半左右——而南京长江大桥,正是这一切的起点。" 74,"2018-11-05 00:14:52","2018-09-15 ~2018-10-14 脚步——40年缩影经典作品回顾展",2018.09.15~2018.10.14,294,江苏省美术馆,"100 件",江苏省美术馆,"  展览前言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40年既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不俗成就的40年,也是中国美术长足发展的40年。回顾这段历史,踏实走过的每一个脚步,付诸努力的每一个瞬间,身边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都共同凝结成一段社会变迁的缩影,勾勒出改革开放探索历程的时代脉络。与此同时,美术创作一方面以独特的视角记录和见证了社会建设、人民生活的瞬间影像,另一方面则以其自身的面貌演绎出一篇不断继承创新、开拓视野的经典画卷。为了纪念和分享改革开放40年的成果,江苏省美术馆特别策划了“脚步——40年缩影经典作品回顾展”。   改革开放作为一项重大的历史决策,发展带动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宏大的规划蓝图和如火如荼的经济建设,更在于身边每个普通人生活细节的改变:春运时的交通方式,农民的收割工具,年轻人关注的热点话题,每一个看似平凡的瞬间画面实则都是社会迈进的足迹。此次江苏省美术馆在馆藏作品中遴选出创作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的作品100余幅,分回望篇、奋斗篇和崛起篇三个版块,在劳动形象、山河新貌、美好生活、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勾勒出时代的脚步。其中重点突出改革开放各个阶段的时代特点和社会风貌,如:反映改革开放初期私营经济的《小镇春深》,表现新时期读书氛围的《阅览室》,描绘现代农业丰收的《五月》等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等,这些作品以艺术家的独特视角深入社会生活,敏锐地捕捉时代洪流下的细节瞬间,将对社会与时代的思考、自我表达的诉求和个人的艺术趣味融合在作品中。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经典美术作品的梳理,遵循时代、历史和美学的线索,以艺术家的视角捕捉历史的细节瞬间,以小见大,全方位地呈现40年来社会变迁的各个方面。   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国美术事业繁荣发展的时代,信息传播与观念开放同在,学术争鸣与思想交锋共存。而江苏的文化艺术事业在这一伟大进程中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传统与现代交织下勃发出更强的生命力。此次展览以老、中、青几代艺术家的国画、油画、版画作品等,展示出美术创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在承袭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内容、新形式,建构起中国美术的主体价值。   此次展览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江苏省美术馆策划并集中呈现四十年来的经典美术作品,不仅是对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历程回顾,也是对当代中国美术发展进程的学术梳理与回顾。期望能以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感染观众,激发民族荣誉感和自信心,同时得到美的熏陶和品位的提升。更希望能在回顾和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累累硕果时,树立我们继续砥砺前行的信念和决心。" 75,"2018-11-05 00:14:53","2018-08-22 ~2018-08-26 “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美术作品巡展(南京站)",2018.08.22~2018.08.26,235,"江苏省美术馆 3.4展厅","120 件",淮安市美术馆,"8月22日至26日,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美术作品巡展将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 刘士嶙《缅怀周总理》 白莲 张永乾《永远的怀念》 展览共展出作品120幅,艺术性地再现了总理、总理战友、总理家乡、总理生活战斗的地方、总理关心过的事业和人民、总理的高洁品质与奉献精神。 张金辉《总理和画家》 石朋忠《春游归晚》 此次展出的作品均选自今年2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淮安市人民政府主办、在淮安市美术馆举办的“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中国画作品展”,是从全国征稿的3834件作品中评选出的艺术精品。作品画的是历史,讲的是奋斗,述的是大道,探索的是规律,启示的是当下,烛照的是未来,它蕴藏着资政育人的丰厚滋养。 左希文《高洁》 何凌虹《又是一年橙红时》 谭鸿遐《大鸾腾飞处 海棠一品梅》 柴发林《贴心人》 周恩来同志是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杰出楷模;是对党忠诚、维护大局的杰出楷模;是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的杰出楷模;是自我革命、永远奋斗的杰出楷模;是勇于担当、鞠躬尽瘁的杰出楷模;是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杰出楷模。 ——习近平 赵启明《人民的好总理》 郭静 孙茂忠《南昌·子夜》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连用六个“杰出楷模”来概括周恩来的伟大人格。展览希冀通过缅怀周总理的丰功伟绩,认真学习周总理精神,真正实践周总理精神,传承并发扬总理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精神,进一步提振科学跨越发展的精气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推动中国美术的繁荣兴盛,增强民族凝聚力,以中国美术的独特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体现中国气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76,"2018-11-05 00:14:54","2018-08-16 ~2018-08-26 吞吐大荒——许钦松山水画展",2018.08.16~2018.08.26,250,"江苏省美术馆 1、2号展厅","100 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政协书画室、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  中国画之山水,以师造化为基础,将内心蕴含的体悟与景物相交融,使寄托于笔端的山水与时代人文相辉映,有包容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情怀。“吞吐大荒”语出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意在吐纳川海,开拓大荒之野。正暗合了许钦松的绘画源于自然,又超脱于自然的山水格局与气象。   作为岭南画派的代表画家,许钦松继承了岭南画派勇于创新的精神内涵,在置身山水画变革的时代氛围中,知常求变,融通求新,通过对思想、内容、题材、表现技法等方面的多维度思考,在传统山水画的视觉呈现和格局气度上实施了具有创造价值的探索。因此,他的作品面貌是极具现代精神的。版画家出身的许钦松,将版画强烈黑白对比的审美结构用于山水画中,同时亦融合了中国画的水墨气韵,呈现出雄厚大气的画面氛围。在技法上,他将版画刀法的表现融入了中国画的笔法,于笔墨之间营造了刀砍斧凿般的效果,为当代山水画提供了新的审美视角。   尽管在画法风格上有诸多新的探索,但许钦松的山水画并非是对传统的完全解构。他承续了传统山水画的文化底蕴,他的笔下多画高山大川,山奔云涌,群山万壑,树木葱翠,画中的山水与树木,既有南方的清丽润泽,也有北方的浑厚苍茫,在游观的山水视角和天人合一的山水精神中,追寻山水画的传统价值。在此之上,他吸收了西方绘画的基本原理,将对光与色的研究,对灰度的演绎与中国传统的山水笔法相融合,从视觉上把握住了景物与光线的呼应关系,构成了天光云影于晦明之间的瞬间变化,营造出新的视觉体验。   江苏省美术馆此次展出“吞吐大荒——许钦松山水画展”,呈现出许钦松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探索“环视法”、“大笔墨观”、“灰色领域研究”、“金石入画以及光色入画”等极具个人特色的山水画革新面貌,开创“圣洁山水”、“吞吐大荒”的山水图式。此次展览既是对许钦松寻求重建山水价值道路的展现,同时也为苏粤两省的艺术交流提供了契机。 " 77,"2018-11-05 00:14:55","2018-07-10 ~2018-08-10 行远及众·中国水印木刻版画文献展",2018.07.10~2018.08.10,398,江苏省美术馆,"200 件",江苏省美术馆,"中国版画的兴起,远在世界诸国之先。因其集绘画、雕刻和印刷为一体,兼具艺术性与可复制的特点,能镂像于木,印之素纸,以行远而及众,既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也具备国际化的艺术交流语境,故而在文化传播上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江苏省美术馆此次策划“行远及众——中国水印版画文献展”,通过梳理和展现中国水印版画两千年的变迁历程,重现其中的辉煌篇章,既是对水印版画的历史回顾,更是力图以此为契机,探索中国当代水印版画如何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建构起主体性和独立的审美价值,该展览入选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 古代版画的传统自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便能窥见萌芽,自隋唐以来,版画始源,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首图,是世界现存有明确纪年最早的版画。这一时期的版画以表现和传播佛教题材为主要内容,但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不论在题材内容抑或表现技法上都不断拓宽延伸。宋代书籍和插图的印刷技术已经被运用得广泛而娴熟,版画开始脱离经卷,逐渐独立成为一种艺术形式。而由于市民阶层的兴起,文人画家的参与以及刻工技法的日臻纯熟,版画于明清之际发展至一个黄金时代。戏曲小说的插图于此时尤为兴盛,形成了建安、金陵、武陵、徽州等地域版画流派,逐渐呈现出更为风雅拾趣、精丽涵韵的面貌。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十竹斋画谱》为代表,以“饾版”、“拱花”等技术刻印的水印套色版画,并广泛地应用于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等木板年画中。水印版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所涵盖的独特技法形式和东方美学意蕴不仅广泛流传于中国,更通过航海贸易传播到了日本、英国等地。 二十世纪以来,在鲁迅发起的新兴木刻运动倡导下,艺术家执刀向木,以创作版画取代了传统的复制版画,将对国家和时代的热血与胸怀付诸画中,创作了集叙事性、革命性和战斗性于一体的作品,以其直接的视觉力量和对现实的表现力在宣传革命、唤醒民众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对此后的中国版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中国建立后,沿着版画创作的道路,以江苏地区的一批版画家为代表承续水印版画的传统,融入中国画的水墨意趣,将江南地区的山水韵致与新时期的社会风貌相结合,以抒情写意的方式表现了江南水乡的建设和劳动生活,探索出一条以民族化的形式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道路,形成了江苏水印版画集刀味、木味与韵味为一体的风格面貌。 及至信息时代的当下,水印版画面临着诸多新技术、新媒介的挑战,同时也生发出新的机遇。如何避免固步自封,在吸取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衍生出水印版画更丰富的多样性表达,是版画家需要面对的共同命题。当代的中青年版画家力图在观念、材料和表现形式等多方面不断探索,培养开阔多元的视野和思维方式,汲取和渗透跨专业的表现手法,赋予了水印版画在当代语境下新的审美意趣和精神内涵。水印在他们的创作中已不仅是单纯的技术方式,而更成为了美学和文化的载体。 江苏省美术馆依托“水印版画材料与技术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为平台,致力于水印版画的研究、交流和推广。此次展览展出作品和文献200余件,涵盖了馆藏水印版画以及邀请、征集的中青年艺术家作品等,一方面旨在勾勒水印版画传承发展的历史脉络,另一方面更呈现出水印版画在当代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和内在精神,它已不再主要表现为过往的图像复制的功能,而愈发回归到作为艺术的本体价值上来,成为艺术家思想、观念和情感的直接表达手段,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度和自觉。同时,也期望通过此次展览观照当代水印版画的发展方向,为其呈现更为自主和内省的面貌,完成在观念和技术等多重层面的当代转型提供思路。 江苏省美术馆馆长 徐惠泉  典藏作品单元 艺术家名单 古 元 吴俊发 黄丕谟 陆 地 张新予 朱琴葆 张树 云程 勉 金明华 李树勤 施汉鼎 傅小石 黄 惇 陈 其 王寄舟 丁立松 陈汝勤 詹永年 戈 韦 周炳辰 张仲则 罗剑钊 华 拓 李荣洲 李华英 朱 葵 王祖德 赵光涛 蔡知新 严学优 田 原 尚连璧 沈人伟 李亚新 姚 政 丁明全 李训哲 柯 明 张漾兮 曹大庆 沈 英 徐伟民 李金友 姚于惠 黄锦圩 劳 思 李汉平 朱再金 王 勉 丁乃武 秦启刚 吴锡兴 速泰熙 吕文强 刘之光 陈光达 殷福林 朱理存 王 川 徐 中 王明月 黄玄之 胡长山 沈民义 胡卫平 李 野 吴 融 徐昌安 刘洪兴 傅 琳 潘裕钰 董迎宝 杨明义 周兴华 周 兴 章 飚 班 苓 翁承豪 杨春华 周一清 郑 爽 应天齐 陈 琦 尚 辉 张 珂 张 放 濮存周 陈 设 万子亮 顾志军 凌君武 张天星 徐开利 钱卫民 朱建辉 金小平 李亚琴 冷 杉 吴 晨 罗 凡 王坚如 青年作品单元 艺术家名单 鲍 涛 蔡丽辉 陈小凤 陈瑜婷 程薛华 代 君 杜 洋 高 娜 高 迅 管书军 韩 清 黄雯君 蒋 坤 李东华 李东坡 李金峰 李小彬 连卓奇 廖雅芝 刘路欣 刘栩伶 刘映男 邱桂兰 孙铁成 唐贞华 陶 婉 田云龙 汪佳琪 王 斌 王雅琪 魏惠东 吴云扬 夏海莲 肖白薇 邢思东 许捷欣 杨 丹 杨婉莹 姚元鲁 殷朋朋 张淑英 张译文 赵 宏 周志奋 朱家玥 祝 拓 卓焕涵" 78,"2018-11-05 00:14:57","2018-06-22 ~2018-07-01 第四届傅抱石·中国画作品双年展",2018.06.22~2018.07.01,346,江苏省美术馆,"80 件",江苏省文化厅,"  6月22日上午,由江苏省文化厅主办,江苏省国画院承办、江苏省美术馆协办的第四届“傅抱石•中国画作品双年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省文联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水家跃为展览揭幕,杨志纯为获奖作者颁奖。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方标军代表主办方致辞。省国画院院长、省美协主席周京新主持开幕式并宣读获奖名单。   方标军在致辞中指出,江苏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书画名家辈出,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傅抱石•中国画作品双年展”是江苏最具权威性、学术性、创新性的中国画展览项目,对于弘扬新金陵画派精神、促进江苏文化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他强调,全省美术工作者要坚定“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追求,秉承新金陵画派“其命惟新”的优良传统,准确把握文艺工作的历史新坐标,切实履行文艺工作的时代新使命,努力开创文艺工作的发展新格局,不断推出更多优秀作品,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汇聚精神动力、创造文化条件。   据悉,第四届“傅抱石•中国画作品双年展”自发出征稿通知以来,共收到报名材料117份,通过资格初审,有113人进入复评。通过对113位入围画家送交的190件中国画作品进行复评和终评,最后评选出傅抱石奖获奖者3名,提名奖获奖者7名,入展画家50名,参展作品100件。这些作品有着强烈的个性风格,笔墨新颖,作品内涵深厚隽永,赋予了中国画新鲜而旺盛的创造力,基本代表了当代江苏中国画艺术风貌。展览将持续至7月1日。   刘懿简介   本名刘毅,1971年11月生于江苏泗阳,200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获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史研究方向获文学博士学位。师从周京新教授、樊波教授。2012年调入江苏省国画院,任专业创作研究人员。2014年任江苏省国画院美术理论研究所副所长、专职画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2016年获江苏省艺术基金美术创作资助项目。2016年被评选为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2014年《山花无界之一》获多彩中国梦——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金奖。2015年《山花无界之二》获第二届江苏省文华奖美术提名奖。" 79,"2018-11-05 00:15:01","2018-03-20 ~2018-04-22 流淌与凝固的记忆——馆藏水彩画专题展",2018.03.20~2018.04.22,590,"江苏省美术馆 3号、4号展厅","100 件",江苏省美术馆,"  19世纪末,水彩画自西方传入中国,至今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种,长期以来以其赋彩清新、韵味独特而深受喜爱。水与色的混合晕染成韵味生动的效果,营造出通透清新的画面氛围,同时也赋予了水彩画以表现力和生命力。由于其绘画材料的特性与中国画相似,在几代艺术家的长期实践探索下,逐渐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东方韵味,形成了具有鲜明本土化特点的面貌。及至当下,水彩画在题材和形式上日益丰富,表现力不断得到延伸和拓展,呈现出更多元化的格局。为回顾这段流淌与凝固的水色记忆,江苏省美术馆举办馆藏水彩画专题展,展示一个多世纪以来水彩画的变迁。   江苏省美术馆收藏的水彩画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其作者涵盖了王少陵、李咏森、李剑晨、庞薰琹、黄觉寺、阳太阳、杨云龙、崔豫章等早期水彩画家,以及众多仍活跃在当下的中青年艺术家,此次展览从他们的作品中精选出100余幅,勾勒中国水彩画发展与变迁的轨迹。早期的水彩画先驱将西洋水彩画的技法融合中国画的元素,开辟了一条民族特色浓郁的中国水彩画之路;经过数十年的成长、发展,中国的水彩画创作在技法上日臻成熟,同时从主要作为写生练习和搜集素材的手段转为独立的架上绘画,从只有小幅的抒情小品到有了相对大尺幅的主题创作,从偏重静物风景的对象摹写到注重人物和时代的深入刻画,水彩画家在学习、借鉴、融合民族传统,以及反映社会生活的探索上作出了长足的努力。当下,新材料、新媒介的出现为水彩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养分,如何在技法、内容、观念等多个层面进一步拓展,在保留水彩画自身特性的同时,充分发挥其东方意蕴,渗透具有时代性的特点与元素,是当代水彩画在创作中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   江苏省美术馆关注于对馆藏作品的整理研究,并以点带面,学术性地探讨其中发展的规律,带动江苏乃至中国水彩画的脉络梳理。此次展览通过对馆藏水彩画的回顾与展示,不仅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勾勒出水彩画在中国嬗变和发展的轨迹,更以不同作者的艺术观念、表达方式和审美取向,较为立体地呈现了中国水彩画的基本面貌。既是对过往历史的总结,也对拓展水彩画的当代视野和艺术语汇颇有裨益。" 80,"2018-11-05 00:15:03","2018-03-15 ~2018-03-25 袁志山《大美徐州》暨系列山水作品展",2018.03.15~2018.03.25,559,江苏省美术馆,"60 件","江苏省文化厅 徐州市人民政府","  3月15日上午,由江苏省文化厅与徐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美术馆、徐州市文广新局承办的“袁志山先生《大美徐州》暨系列山水作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   江苏省老领导张艳、张九汉、徐鸣,江苏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省政协教育文化委员会主任徐耀新,江苏省文化厅厅领导龚良、刘爱华,徐州市副市长李燕,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徐惠泉等出席,开幕式由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方标军主持。   开幕仪式上,张艳、张九汉、徐鸣、徐耀新、龚良、刘爱华、李燕为画展揭幕。徐耀新、李燕分别致辞。陈醉、赵力忠、赵绪成等专家先后点评。袁志山致答谢辞,并向南京博物院、江苏省美术馆和徐州市人民政府捐赠作品。   山水画家袁志山先生1943年12月出生于江苏泰兴,自幼在南京读书,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济南军区第68军服役,与徐州结下了深厚情缘。1972年起长期在南京博物院工作,从事中国画研究、现代绘画艺术交流及中国画创作。先后在中国美术馆、江苏、上海、广州、安徽、福建等美术馆以及台湾、香港、美国和欧洲等地举办个展20余次。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人民日报社等出版发行多部画册。   “袁志山《大美徐州》暨系列山水作品展”以徐州新时代的新变化、新面貌为表现对象,艺术再现了徐州“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现代风貌,紧扣时代发展脉搏,讴歌时代主旋律,笔墨精到,立意高远,是一批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优秀作品。此次画展共展出袁志山近年创作的作品及写生稿130幅,其中《大美徐州》系列作品近60幅,最大的一幅长5.7米,宽1.92米。此次画展的展期为3月15日至3月25日。" 81,"2018-11-05 00:15:05","2018-10-12 ~2018-11-04 徐勇民",2018.10.12~2018.11.04,192,湖北美术馆,"60 件",湖北美术馆,"开幕地点:湖北美术馆一楼公共大厅 研讨会时间:2018年10月12日(周五)下午2:00 研讨会地点:湖北美术馆四楼艺术交流中心 谈论徐勇民的艺术,如果仅仅从其视觉图像的单向度来谈,很显然,难以对徐勇民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那么探寻真实的徐勇民,只有回归其日常,在日常的生活图景中,在其艺术叙事生活化的表达中,结合其随笔、游记、信札,闲情笔意及日常化的写作,随性随情的涂抹徐勇民成名甚早,耀眼夺目的光环有很多,但给阅读者印象深刻的却是名声光环之外的那些徐勇民的视觉图像有多个系列, “远功利,精观察,善感受”(林风眠语)式的视觉表达,给阅读者印象深刻的有《马球》系列、《山林遥想》系列、《山水条屏》系列、《坐看云起》系列及一些纯粹的水墨表达。徐勇民的视觉图像世界历经:一、从去传统到再传统的表达;二、由外部世界的关注到转向内心、内在,内化为一种无我之境的彰显;三、从符号叙事走向纯粹与极简的艺术之路。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之境,不拘于时,不系于体,抒发着精神与意念的远游。只是徐勇民那种平易朴实又雅逸的视觉叙事,时时迸发出令阅读者激赏和迷粹的艺术魅力……" 82,"2018-11-05 00:15:06","2018-09-07 ~2018-10-07 工业4.0:转型的力量——2018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2018.09.07~2018.10.07,250,"湖北美术馆 一楼公共大厅","100 件",湖北美术馆,"展览名称:工业4.0:转型的力量——2018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 展览地点:湖北美术馆1、2楼展厅 展览时间:2018年9月7日-10月7日 开幕时间:2018年9月7日下午4:30 开幕地点:湖北美术馆一楼公共大厅 研讨会时间:2018年9月7日下午2:00-4:00 研讨会地点:湖北美术馆四楼艺术交流中心 工业4.0:转型的力量——2018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 前 言 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作为湖北美术馆三个常驻三年展之一,自2012年启动至今,已是第三届。展览从最初面向工业版画群体征集作品,到第二届各大学院及专职艺术家的有效介入,再到本届收获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支持,展览在大大激发版画艺术家“工业题材”创作热情的同时,也引发了工业化、现代化社会变迁轨迹中更多深层次文化思考的碰撞与交流。而与此同时,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亦如新时代的新型工业,面临转型、面临挑战,更要面向未来。 进入新时代,如何在新的语境下解读与发展固有的艺术样式,面对一系列社会巨变以及伴随其间的工业转型,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价值与现代生活的有效对接,正是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将持续关注与推进的课题。 本届展览主题为“工业4.0:转型的力量”。工业4.0,最初由德国提出,被认为是继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的人类三次工业革命之后,工业与信息通信技术深度融合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概念的提出,很快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更在充分肯定“工业4.0”未来意义的前提下,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工业设想,而随之而来的诸如数字化工厂、工业互联网、工业服务生态等一系列新型工业题材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别样的建设图景。 中国工业版画是伴随着新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历程而成长起来的特殊画种,面对“工业4.0”的转型与变革,传统意义上“工业现场”的缺失,以及新型工业对日常生活的全方位介入,使得工业题材的版画作品及创作人群亦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故此,本届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希冀通过这批作品的集中展示,为公众传达一个更为开阔也更符合时代特征的工业视觉叙事。当然,诚如中国的工业建设正面临着无限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还需要不断的反思、调整与改进,湖北美术馆亦将不遗余力继续发掘与推介优秀的工业版画作者及作品。 最后,感谢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的通力合作,感谢学术委员会、策展团队及艺术家们的智慧性付出。谨祝展览圆满。" 83,"2018-11-05 00:15:06","2018-08-31 ~2018-10-28 汉字·格律——陈楠汉字艺术设计观",2018.08.31~2018.10.28,233,"湖北美术馆 负一楼特展厅","200 件",湖北美术馆,"《汉字·格律——陈楠汉字艺术设计观》是湖北美术馆举办的首个设计师个展。身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楠多年来致力于以“格律设计”理论指导开展汉字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正是因为这些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才能建立展览中提出的全新的汉字艺术设计史观以及创作方法。 展览的展陈动线采取理论推进与创作实践案例分析结合的方式,每个案例的分享都伴随汉字相关理论的研究,同时也展示了陈楠部分创作手稿、作品实物与视频影像,借此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展览中的创作思维与方法:如在“‘正、草、音、饰’四条并行的汉字进化主线”的轨迹中一一对应创作实践作品,包括“甲骨文字库”“东巴文”“新章草”与设计延展、江永女书线上转换器、用设计方法全新解读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以及甲骨文、金文、民间花鸟字、现代标志、图形设计中的创意文字设计等等。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关注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转型与发展,此次湖北美术馆举办汉字艺术设计展,探讨的不仅仅是传统汉字艺术在设计中的形式美感问题,更希望借此展览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汉字发展的文脉,丰富和梳理相关知识体系。“重在当代”一直是湖北美术馆的办馆理念之一,它不仅要求我们关注和参与当代艺术文化史的建构,更要求我们重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而这也正是我馆举办此次展览的初衷,我们希冀更多的传统文化在当代展现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84,"2018-11-05 00:15:06","2018-08-18 ~2018-08-31 取诸怀抱——张旭光师生十二人书法作品展",2018.08.18~2018.08.31,195,"湖北美术馆 2、3号展厅","100 件",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书法报社、湖北美术馆、北兰亭书院,"讲座时间:2018年8月21日上午11:00 讲座地点:湖北美术馆4楼艺术交流中心 近年来,北兰亭建立的“张旭光入室研修班”,在全国建选了诸多优秀书家,通过系统学习“书法、书论、诗词,以及视觉艺术”,深度学习“书承脉络”、“正本清源”,提升综合素养,以此来培养“书法骨干”,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书法艺术尽一份绵薄之力,起到了的积极推动作用。 此次共计展出作品100余件。" 85,"2018-11-05 00:15:10","2018-08-18 ~2018-08-31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长江颂・长江流域书法名家邀请展",2018.08.18~2018.08.31,209,"湖北美术馆 1、4、5、6、7号展厅","200 件",湖北省书法家协会、湖北美术馆、书法报社,"展览名称: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长江颂・长江流域书法名家邀请展 展览地点:湖北美术馆1、4、5、6、7号展厅 展览时间:2018年8月18日――8月31日 开幕时间:2018年8月19日上午9:30 开幕地点:湖北美术馆一楼公共大厅 指导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湖北省书法家协会、湖北美术馆、书法报社 展览简介: 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由湖北省书法家协会、湖北美术馆、书法报社三家联合主办的长江颂・长江流域书法名家邀请展,共邀请了长江流域十几省市的著名书法名家的书法作品200多幅。此次展览以歌颂“长江”为主题,以书法为载体,表达了歌颂长江、传承长江文明的重要意义。 同时,此展又是湖北省书法节的重要展览项目之一,对弘扬书法艺术、丰富湖北地区书法艺术的繁荣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86,"2018-11-05 00:15:10","2018-07-12 ~2018-08-12 寓言——刘政德雕塑艺术展",2018.07.12~2018.08.12,279,"湖北美术馆 一楼1、2号展厅","70 件",湖北美术馆,"展览时间:2018年7月12日——2018年8月12日 开幕时间:2018年7月12日(周四)上午10:30 开幕地点:湖北美术馆一楼公共大厅 研讨会时间:2018年7月12日下午14:30 研讨会地点:湖北美术馆四楼艺术交流中心 前 言 对近现代湖北美术史的系统梳理及在此基础上对具有代表性艺术家的个案研究,是湖北美术馆重要的学术课题。本次展览是以馆藏刘政德先生的寓言雕塑作品为基础而进行的个案研究展。 刘政德先生1931年出生于湖北天门,长期从事雕塑创作与美术教育工作,一生的从艺经历与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其雕塑在简炼的形式中蕴含着丰富的张力,有寓繁于简的意味,将抽象概念完美地融入到作品中,使之成为传统与现代相契合的典范。更可贵的是,他在传承与创新传统的同时,保持了个人的文化风格。先生以具有鲜明特色的寓言雕塑闻名,1986年,由《狐假虎威》等8件雕塑构成的全国第一个寓言雕塑公园在武汉东湖建成。“寓言雕塑”系列题材多来自中国古老的民间寓言,采取幽默含蓄、古朴、高度概括而又趣味盎然的秦汉遗风,运用简洁的雕塑语言暗示寓意,引导观众通过自己的想象力进入他的雕塑作品中,恰似“寓言”这一文学体裁,言简意赅,但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2012年,刘政德先生的《盲人摸象》等5件雕塑被列入湖北美术馆固定陈列展“百年纵横——20世纪湖北美术文献展”展出,经5年的跟踪收藏与多次拜访商榷,2017年底,先生将他毕生创作的代表作品全部捐赠予湖北美术馆,这是继2016年动画电影艺术家严云开先生、2017年工艺美术教育家张朗先生之后的又一次系统性的捐赠,有力增补了我馆20世纪湖北美术专题收藏,为此项学术课题提供了可靠的视觉佐证,成为串联地域美术史研究的重要个案。在此,向刘政德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与诚挚的感谢! 展览以梳理地域美术、探讨传承创新、构建文化自信为宗旨,以寓言系列雕塑为主线,同时呈现屹立于葛洲坝纪念广场的《大江截流》(与李正文合作)、建于武汉黄鹤楼前的《黄鹤归来》(与李正文合作)两件体现强烈时代与地域特性的雕塑创作,通过作品结合文献的方式展开叙述,共展出30余件作品及相关手稿、信件、图片、出版物等文献,从中可一窥新中国以来湖北美术教育以及中国雕塑发展的轨迹。活化经典、激励创新,让藏品的价值得到最充分的体现,我们一直致力于此。将该展作为本馆“文化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实施,一方面基于“立足本土”的办馆宗旨,希冀通过系列个案的梳理,增补与串联20世纪湖北美术专题研究,进而展开对中国美术发展中相关现象的关注研究;另一方面,厘清艺术家个体与时代的关联,分析其独特艺术语言和风格的成因,从而探讨如何在传承与创新中,建构我们的文化自信。 衷心感谢长期以来对湖北美术馆收藏工作给予支持的社会各界人士! 湖北美术馆馆长 冀少峰 2018年7月" 87,"2018-11-05 00:15:13","2018-07-06 ~2018-08-26 文心高古——林岗艺术展",2018.07.06~2018.08.26,210,"湖北美术馆 地下特展厅","80 件",湖北美术馆,"开幕时间:2018年7月6日下午4:00 开幕地点:湖北美术馆一楼公共大厅 前 言 作为中国第四代雕塑家之一,林岗是中国当代雕塑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他的雕塑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多元的雕塑语汇传递出传统美学的当代思考与表达。本次展览“山伯”、“九歌”、“抱石”三个部分呈现,以砚为导线,形成各类以弹拨琴为造型的雕塑和装置作品。古砚内敛而深入,琴塑弥漫而修身,共同构成了林岗艺术的纵深和形象。 “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楚辞,被喻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其他楚文化精华一起,构筑起瑰丽奇异的楚地文明。 在林岗建构的雕塑视觉里,蕴含着对于传统楚文化的研究与转化。具体到材料的运用和形式的表现上,林岗将传统材料进行多元的拓展,如运用大漆作为色彩语言,绘制于石材之上,从而赋予了雕塑图绘性的表现与实验。 湖北美术馆一直以来关注雕塑艺术及其发展,亦有自身的雕塑收藏体系。一方面,在持续推出高品质的大型雕塑群展的同时,也注重对有代表性的雕塑家进行个案研究展示;另一方面,在关注湖北地域文化及艺术脉络梳理的同时,也积极为省外优秀艺术家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希冀“文心高古——林岗雕塑展”在湖北美术馆的展出,为本地艺术家及观众带来更多启示性的视角。 冀少峰 湖北美术馆 馆长" 88,"2018-11-05 00:15:16","2018-06-16 ~2018-07-08 杨长槐(1938-2015)",2018.06.16~2018.07.08,470,"湖北美术馆 1、2、3号厅","100 件","中国美术家协会 湖北美术馆 贵州省美术家协会 贵州美术馆","展览名称:杨长槐(1938-2015) 展览地点:湖北美术馆1、2、3号厅 展览时间:2018年6月16日——7月8日 开幕时间:2018年6月23日16:30 开幕地点:湖北美术馆一楼公共大厅 研讨会时间:2018年6月23日14:00-16:00 研讨会地点:湖北美术馆四楼艺术交流中心 前言 生于贵州、长于贵州的杨长槐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培养的一位成就突出的水墨画家。探寻杨长槐的视觉叙事逻辑,不难发现,杨长槐的生命印迹和艺术轨迹,不可避免地要和中国社会发展进程有密切的关联,而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深刻转型亦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杨长槐的生活方式和艺术表达方式。 阅读杨长槐1963年至1979年间作品,如《春风吹绿苗岭山》《山高水长任奔驰》,青山、绿水、天堑、通途、大桥、铁路,构成其主要的视觉表达元素。歌颂新社会、新生活的热情美好图景,是此间杨长槐视觉叙事的主轴和基调,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其视觉表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的杨长槐很显然和之前的视觉表达有着明显的转型。往昔工业化的表征已被自然的山水图景悄然替换,代之而来的是杨长槐从眼中之现实到胸中之现实的不断升华演进。作品的具象性随之减弱,山、水、树、石的纯粹与澄明,放而不失之狂,细而不失之构,画面的“写意性”明显增加。“激流飞瀑”系列一直是杨长槐其后视觉表达的主要路径,他将蓬勃灿烂的精神世界与自己对黔山黔水的无比的热爱与向往,全部融汇在笔墨山形与激流中。 杨长槐始终在地域文化的母体中寻求视觉表达,精擅于将独特的地域风貌转换为自我的一种水墨陈述,既遵从黔山黔水的客观形态之真,又将笔墨之趣味适应变幻迷离的地形与貌色,有情有致,其视觉艺术风格得以个性化彰显。其当代水墨创作影响了人们对黔山黔水形象的理解,使阅读者惊叹于其画作平远、高远与深远之中又融入的旷远与幽远。 作为一位侗族画家,黔水侗乡不仅滋养培育了杨长槐,在其笔墨中亦不难看出他对家乡的深厚情谊。杨长槐以自我特立独行的品性及个人的视觉实践奠定了其在贵州美术界的地位,更以包容、开放的宽广胸怀与魄力推动了云贵区域的艺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成为区域文化的书写者、传播者、推动者。 谨以此文缅怀杨长槐先生:山高水长,精神永存。 湖北美术馆馆长 冀少峰" 89,"2018-11-05 00:15:17","2018-09-19 ~2018-10-07 西湖梦、齐鲁情——秦大虎、黄鸣、顾致农油画展",2018.09.19~2018.10.07,308,"山东省美术馆 三楼C1、C2、C3展厅","100 件",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西湖梦、齐鲁情——秦大虎、黄鸣、顾致农油画展 90,"2018-11-05 00:15:17","2018-09-08 ~2018-09-24 痕迹——白羽平、白蒂绘画作品展",2018.09.08~2018.09.24,291,"山东省美术馆 二楼B4、B5展厅","80 件",山东美术馆,"9月8日,“痕迹——白羽平、白蒂绘画作品展”于山东美术馆开展,为观众呈现了父女两代对油画艺术不同的理解和探索。 白羽平先生作为当代优秀的油画艺术家,其油画作品风格建构在意境美学精神之上,运用意象语言的隐喻性,在抽象与具象,观念过程和形式结果之间,营造了超越自然客观实体的超验视觉景观,既充满东方神秘象征意味,又浸润着明晰的感情表达,将油画语言做了有效的中国式转换,元素的切换融洽而自然,饱含着东方的意趣,浸润着生命和情感的体验。在精神层面,消融了现代性与传统性的对抗,消弭了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的隔阂,很多作品呈现出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美学特征,渗透出迥异于西方艺术的东方品格。 青年艺术家白蒂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父辈不同的是,她更多的是从审视内心出发,站在青年人的角度,从社会意识形态的矛盾中进行探索和挖掘,在对现代生活的反思中不断的在客观的物象世界中提炼精神的共鸣。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空间之间的对话,也使画面具有了更多的叙述性和抽象性。同时,作为一个女性艺术家,她能够将女性特有的敏感融入到画面中,将个人体验和时代契合,用表现性的手法和情绪贯穿,使画面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痕迹——白羽平、白蒂绘画作品展”,是父女艺术家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人生履历下,呈现出个性化视觉效果的作品展。但是,无论是一望无际的辽阔自然还是封闭沉郁的都市私人景观,都可成为艺术家展示宏阔、深邃的精神空间的载体,无论视觉愉悦的享受,还是别样心灵的沉思,白羽平先生、白蒂女士都向我们展示了油画艺术在当下的另一番意义:作品不仅揭示了自然景象的沉雄或具体事件的境况,而且可以超越自然景观和事件,揭示宇宙和人生的别样意味。 展览将于9月15日于山东美术馆举行开幕式,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参观。" 91,"2018-11-05 00:15:17","2018-09-05 ~2018-09-15 无界·无尘——朱守聚、朱红梅、朱红霞三人联展",2018.09.05~2018.09.15,277,"山东省美术馆 三楼 C1、C2、C3展厅","150 件",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济南大学、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省女书画家协会、山东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9月8日,“无界·无尘——朱守聚、朱红梅、朱红霞三人联展”开幕式于山东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由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济南大学、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省女画家协会、山东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年代美术馆承办。 展览展出了济南大学教授朱守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朱红梅(朱子)、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朱红霞(陌墨)父女三人的艺术作品约150件,呈现朱氏父女在艺术创作方面的探索和尝试,同时三人的联展也代表了艺术的血脉相传。 单应桂教授认为,朱守聚和他的两个女儿,两代人生长的环境和时代不同,父女间在艺术理念、思维方式上有别。父亲注重传统,涉猎广泛,工笔、写意兼备,山水、花鸟兼擅,两个女儿的作品体现出新的理念和方法。他们互相碰撞,互相吸收。朱守聚要求出新,渴求“衰年变法”,努力改变自己传统的艺术面貌,下一代也许在艺术探索上寻找中华文化的精髓向传统回归。父亲为孩子们插上艺术飞翔的翅膀,孩子们吸收营养,用新的气息滋润、感染着父亲。两代人在艺术理念上碰撞,在探索创新中前行。 董占军表示,朱守聚先生一家既是艺术世家、也是教育世家,他和两位女儿同为高校的艺术教师,共同投身艺术创作和教书育人的事业几十年,艺术成果丰硕,桃李满天下。在三位画家身上集中体现了艺术的传承、教育的传承和文化的传承,体现了朱守聚先生和女儿们的艺术追求和育人情怀,以实际行动呼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最近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中所倡导的美育精神,凸显了他们在艺术创作中突出美育、文化传承、发展美育的使命感。 朱手聚父女三人各有所长,朱守聚擅长国画,画风严实,远浮华,重心源,从艺几十年他守道如一,长期的艺术实践,使他完成了由技法的提炼向艺术创作的转变。朱子善油画,写实具象作品,细腻入微,温润拂面;抽象表意作品,淋漓有度,酣畅舒展。陌墨善油画,在绘画创作上善于用肌理用色彩表现细腻的情感,表达自我觉知的现代艺术观念。如策展人罗静方所言:“朱子、陌墨两位虽以西式油画表现,其骨未西,东方审美体验未减,自我审美主张跃然。”因她们长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兼以父亲朱守聚的言传身教,“得自身文脉之滋,养于心而流于笔”。父女三人艺术探索之路见证着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承如何在一个家庭中得到了具体的展现。 开幕式之后于山东美术馆国画教室举行了“无界·无尘——朱守聚、朱红梅、朱红霞作品展”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就朱氏父女取得的艺术成就给予充分地肯定,对家学文脉,传承与创新进行进一步地分析,并对两代人在艺术上互相碰撞、不断创新与探索表示高度的地赞赏。研讨会由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赵勤国主持。 据悉,展览将展至9月15日。 艺术家简介: 朱守聚,男,1939年生于山东省莱州市,196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国画专业,受业于著名画家于希宁、张彦青、张鹤云、单应桂诸先生。朱守聚先生先后在菏泽学院艺术系、济南大学美术学院任教,大学教授。 朱红梅(朱子),女,山东莱州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 朱红霞(陌墨),女,山东莱州人,现为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山东艺术学院美术专业学士, 硕士学位。山东省女书画家协会会员,山东艺术摄影学会会员。" 92,"2018-11-05 00:15:17","2018-09-01 ~2018-09-24 “浑沌的光亮——刘巨德艺术展 ”暨“寻归自然——钟蜀珩绘画作品展 ”",2018.09.01~2018.09.24,296,"山东省美术馆 一楼 A1,二楼B1、B2、B3 展厅","200 件",清华大学、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美术馆,"9月1日下午3点,“浑沌的光亮--刘巨德艺术展”和“寻归自然--钟蜀珩绘画作品展”在山东美术馆开展。此次展览由清华大学、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美术馆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大易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山东尚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展览开幕式以发布会的形式在美术馆阶梯教室举行,展览发布会由山东美术馆副馆长、山东省美协副主席刘喜欣主持。 山东美术馆馆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济南市文联主席张望,清华大学原副校长、美术学院原党委书记张凤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记马赛在展览发布会上讲话。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及众多艺术机构参加了发布会,现场举行了答记者问,气氛热烈。刘巨德先生于展览展出之际向美术馆无偿捐赠《星光草》《林中小鸟》等精品力作,张望馆长代表山东美术馆向刘巨德先生颁发作品收藏证书。 刘巨德和钟蜀珩皆任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是一对专注于艺术探索的伉俪。“浑沌的光亮--刘巨德艺术展”和“寻归自然--钟蜀珩绘画作品展”两个展览是继中国美术馆和河南省美术馆后,在山东美术馆的学术邀请展。“寻归自然--钟蜀珩绘画作品展”展出了钟蜀珩教授油画、国画、水彩等艺术形式作品近五十件,展现了吴冠中艺术文脉中钟蜀珩教授的艺术成就;“刘巨德艺术展”展出了刘巨德教授国画、油画、雕塑、装置、陶艺、诗歌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150余件,全面展现了刘巨德教授的艺术成就,展现了他对这片土地爱的热烈、爱的深沉,对生命充满了渴望,追求返璞归真,追求大美和永恒,追求自我超越的精神,尤其本年度创作的纸本水墨新作《孔林》和大型雕塑装置作品《响沙》、《求雨》、《生命的回响》等。 刘巨德的艺术创作文脉来自林风眠、庞薰琹、吴冠中系统。他的绘画从笔墨语言形式上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张力和盎然生机。一方面通过对生活的表达,笔墨体现了向传统精神的回归。另一方面笔墨伸向了生活的深处,这个深处就是震动他灵魂的题材和意境以及诗意的追求和存在的境界。他理论与实践并重,善于从差异互补入手,努力寻找中西艺术相通或相同的因素,并且从理论和实践上直溯艺术源头。在刘巨德的绘画创作中,看不到纯粹传统或纯粹西方的式样,他不屑于一种固定的套路,而着力体现传统文化内涵和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感。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他涉猎很广,人物、山水、花鸟;油画、国画、版画,不拘泥于题材和技法的分类,只为在本质上忠于客观对象和忠于自己的感受。回望他的艺术探索历程,其前期的作品,用写实语言以“水墨静物”的方式表达他的怀乡之情;在中期作品中,画家将水墨探索的重心移到形式本身,作品更倾向对画面构成因素和形式趣味的探寻;在近期作品中,画家再度回归乡土,但不再是“静物”式的学院体裁,而是场面宏大的乡土叙事。他的绘画出混沌于清晰,在清晰中又融入混沌的表现手法,在运用点、线、面形式语言方面,他的驾驭和把控的能力越来越自觉。" 93,"2018-11-05 00:15:18","2018-05-24 ~2018-06-23 切真——王力克油画艺术展",2018.05.24~2018.06.23,660,山东省美术馆,"100 件",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省文化厅、山东艺术学院,"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省文化厅、山东艺术学院 承办单位: 山东美术馆、方圆美术馆 学术支持: 中国油画学会、中国油画艺术委员会 协办单位: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济南出版集团、山东省油画学会、山东美协油画艺委会、山东美协当代艺委会、山东美协策展艺委会、济南市美术馆、威海市美术馆、威海半岛美术馆、威海海洋美术馆、威海大开美术馆、金石湾美术馆、雅昌画廊、上谷美术馆、银丰华美达美术馆 展览时间: 2018年5月24日至6月23日 开幕式时间: 2018年5月27日10:30 研讨会时间: 2018年5月27日14:30-16:30 展览地点: 山东美术馆A1展厅 (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1777号) 诗性的回归——王力克及其绘画 文/张敢 1989年,王力克的油画《雀巢》获得了第七届全国美展的银奖。这是一幅融合了超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意涵的作品,至今仍是王力克的代表作。画面中央是一位穿着白色冬装的年轻女孩,她双手相扣,轻轻地支着左腮,眼睛平静而略带茫然地望着画外。那目光似乎穿越了画面前的观众,飘向远方。女孩身前的小桌上有一簇点燃的白色蜡烛,白色的烛光朦胧而柔和。仔细审视,会发现烛光并未成为人物受光的光源,女孩衣袖下方最接近烛光的部分被表现成了暗部,从人物的面部来看,似乎有一个更强的光源从顶部照射下来。这种背离常理的矛盾让画面具有了某种超现实主义的色彩。女孩身后是三扇窗子,窗外是冬日里光秃秃但却繁密的树枝。中间的窗子是打开的,它既衬托出前景的女孩,也更清晰地展现出了背景中的树枝和那个点题的雀巢。雀巢空了,正如人失去了梦想。但是,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女孩面前的烛光是希望的象征,王力克曾说“愿画中那点燃的蜡烛也能点燃我们永恒的精神世界。”《雀巢》能在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奖,体现了中国美术界正从前两届全国美展的激扬亢奋,转向深缓与平静,开始关注主旋律之外更触及人的精神世界的内容,以及对现代艺术所持的相对开放的态度。画面中弥漫的那种淡淡的忧郁与迷惘,让《雀巢》成为王力克探索绘画中的诗性表达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雀巢 140x140cm 1989年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涌入,中国艺术家们意识到了写实并不是油画唯一的语言,还有表现主义和抽象艺术等方式可以传达艺术家的思考。与此同时,艺术家们也认识到,即使是写实语言也有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如印象主义、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乃至照相写实主义等等。虽然是舶来的画种,但是经过中国艺术家之手,油画完全可以表现与中国人的审美传统和理想相通的精神内涵。王力克就一直尝试用油画的语言回归诗性的表达。他在《自我观照》中写道:“‘诗意’的写实就是我的个人追求,这其中包括对色彩、造型、用笔的运用都有一定的实践和思考,这些纯属于绘画本体的东西和内容无关,但它与文化和精神密不可分。”王力克的这段话,让人联想到19世纪末法国后印象主义画家高更和他在阿旺桥的追随者们所创造的综合主义风格。所谓综合主义,就是将自然界的外部形象、艺术家在自然之前的“梦境”以及色彩与形状的形式特征综合在一起。高更认为,对自然的直接观察只是创造过程的一部分,而记忆、想像力和情感的注入会加强这些印象,结果会使形式更有意味。王力克的绘画以客观对象为出发点,结合了自己对对象的理解和想象,用相对主观的色彩创造出更富诗意的画面效果。 1986年前习作之二 65x79cm 从王力克1986年前创作的作品中不难发现,他经历了一个相当曲折的求索过程。绘制于这个时期的肖像和人体习作显示出王力克非常扎实的造型能力,而且,他关注对人的情绪与心理活动的表现的特征也开始显现。它们平铺直叙,生动而亲切,却缺少了某种更为深刻的内涵和后来作品中所具有的诗意。可以说,王力克对诗意的追求在《雀巢》里得到了最充分的表达,也宣告了他艺术创作中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1989年,不仅《雀巢》在第七届全国美展上获得了银奖,连环画《雪国》还获得了铜奖,接着又被中央美术学院第五届油画创作研修班录取,这对王力克而言无疑是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在此后的肖像画创作中,王力克明显更强调画面的构成与一种诗意的表达。如1997年创作的《红果》和2006年创作的《如歌的行板——钢琴课》,都非常强调光影与房间中的道具的构成效果,人物的衣纹更加概括和简化,去掉了大量不必要的细节,反而使画面具有了相对悠长的意境。 红果 100x100cm 1997年 进入本世纪,王力克的绘画语言已经渐趋成熟。而写生成了这个时期创作的主体。众所周知,评价一幅肖像画最重要的标准是对人物心理与性格的揭示与表现,而非与对象肖似的程度。通常意义上的人物写生,被描绘的对象往往是陌生的,艺术家与模特没有沟通,也就无从了解模特儿的内心世界,因此,画出来的不过是某个人物外在的特征而已,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肖像作品。王力克的写生作品却是对人物气质与精神的探究,往往具有感人的力量。他的写生对象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少数民族人物,一类是他生活周边的同事和美术学院的学生,再有一类就是写生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普通人。《博尔塔拉的维族姑娘》就是第一类作品中的代表。画中一位身着条纹上衣和黑色短裙的少女,脸上带着浅浅的微笑,灵动的双眼透露出她活泼的的天性。背景充满装饰意味的树林让人联想到奥地利画家克利姆特的作品。《穆妮拉》和《温泉的小公主》中也采用了类似的手法。《下午茶》《博士》《舞蹈女孩夏伊达》和《舞蹈女生》则属于第二类。在这类作品中,王力克非常注意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用椅子、画框等形成画面的构成效果,以衬托前景的人物。但像《舞蹈老师》《爱读书的女孩》这样的作品,则完全通过色彩来渲染人物的气质。由于王力克对这些人物更加熟悉,因此在表现上更加轻松自然,人物性格也更丰满。第三类作品如《老船长》和《渔家汉子》,王力克很生动地捕捉到了他们的淳朴与善良,而这种表达中凝聚着他对这些普通人深挚的热爱与情感。王力克笔下的一幅幅人物肖像,就如一首首抒情的诗歌述说着他/她们各自的精神世界。 博士 80x80cm 2012年 2010年以来,王力克创作了大量风景写生,而大海是他最喜爱表现的主题。他不仅表现大海的浑厚、辽阔与壮美,如《守望》和《归巢》,更由衷地、充满温情地赞颂那些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渔民们的生存环境。他的这些作品往往色调明快,画面充满一种宁静而愉悦的气氛,就如一首首淡远清新的田园诗,让人的思绪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纷扰。如《雁飞时节》《一叶知秋》《油菜花开》和《休渔期·泊》等作品,非常注重对光影与色彩的表现,王力克有意识地简化了画面中的很多细节,让画面具有一种带有装饰意味的形式感。在西方现代主义兴起的早期阶段,很多艺术家都强调简化客观对象的重要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客观对象的束缚,从而突出作品的精神含量。曾经深深影响过高更的埃米尔·贝尔纳干脆提出绘画就应该是装饰性的。王力克在写生的过程中,非常强调艺术家对客观对象的萃取与凝练,而非对景物的简单描摹,进而让绘画获得了一种颇有意味的现代感。 守望 80x100cm 2014年 王力克并未将自己的创作局限于人物肖像与田园海景,他要创作更为恢弘的史诗。2011年,历时三年多,王力克完成了重大历史题材《甲午·1894》。从他在2014年发表的文章中不难看出,王力克为创作这件作品倾注了大量心血。摆在他面前的首先要解决的是历史观的问题,也就是今天我们如何看待这段中华民族满含屈辱的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这也是今天创作重大历史题材的意义所在。王力克为此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不断廓清自己对甲午战争及其意义的理解和认识。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如何用视觉语言来呈现的问题。历史画家就像一个导演,他需要拣选整个事件中最感人至深的瞬间来表现。比如大卫创作《贺拉斯三兄弟之盟》的时候,他没有选择战斗中的三兄弟,而是表现了三兄弟向父亲宣誓时的场面,通过与画面右侧坐着的柔弱的女性的对比,突出了三兄弟的男子气概。王力克选择了邓世昌和他的水兵们在军舰即将沉没前悲壮地站在甲板上的场面,爆炸激起的海水像礼花般烘托着这些视死如归的英雄们。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王力克专门请人搭建了战舰的模型,这种对艺术的执着是他获得成功的保证。在今天看来,中华民族所遭受的每一次耻辱,都是激励我们今天奋进的动力。而王力克在作品中所的传达的恰恰是一种能够激励人们在屈辱中崛起的决心。 甲午·1894 270x600cm 2010—2013年 纵观王力克的创作,就是一条回归诗性的历程。他的人物画,如同一首首抒情诗,传递着人性的纯洁与美好。他的风景画,就如一首首田园诗,召唤着人们回归天趣与自然。他的历史画,则像一首恢弘的史诗,散发着一种振聋发聩的力量。王力克能在艺术上取得今天的成就,与他的善于思考和勤奋是密不可分的。今天,作为艺术家和教育家的王力克,正努力将自己的艺术理念传播给后学。衷心祝愿王力克能够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94,"2018-11-05 00:15:21","2018-03-24 ~2018-04-20 笔墨尘缘——冯远中国画作品济南展",2018.03.24~2018.04.20,609,"山东省美术馆 一楼A1展厅、二楼B1、B2、B3、B4、B5展厅","200 件",山东美术馆,"展览时间:2018年3月24日至4月20日 展览内容:冯远国画、书法、连环画、插图等各类作品200余件 开幕式地点:山东美术馆一楼开幕式大厅 讲座地点:山东美术馆一楼学术报告厅" 95,"2018-11-05 00:15:21","2018-02-02 ~2018-03-24 姹紫嫣红开遍—山东美术馆迎新春馆藏花鸟题材绘画精品展",2018.02.02~2018.03.24,846,"山东省美术馆 三楼C1、C2、C3展厅","81 件",山东美术馆,"展览时间:2月2日至3月24日 展览内容:山东美术馆馆藏花鸟题材绘画精品81件" 96,"2018-11-05 00:15:22","2018-01-28 ~2018-04-07 时代叙事——山东美术馆年度典藏精品展(2017)",2018.01.28~2018.04.07,762,"山东省美术馆 三楼C4、C5展厅","127 件",山东美术馆,山东美术馆2017年馆藏精品国画、油画、版画、水彩、壁画·综合材料、雕塑等作品127件 97,"2018-11-05 00:15:25","2018-08-30 ~2018-09-09 墨道沉潜——美籍宁波画院虞兰因新水墨个展",2018.08.30~2018.09.09,250,"宁波美术馆 3号展厅","50 件","宁波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8月30日,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和宁波市文联主办的“墨道沉潜——美籍宁波画家虞兰因新水墨个展”在宁波美术馆开展。祖藉宁波的旅美画家虞兰因,携50幅近年来创作的新水墨作品,首次回到家乡举办个展。 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建康,市侨办主任顾正为,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王晓勇,市侨办副主任赵骏、鲁爱丽,浙江省油画家协会副主席、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孙佩梁,美国硅谷亚洲艺术中心主任舒建华,杭州钦哲艺术中心总经理彭辰,宁波神化集团董事长袁维芳,美国纽约中华公所前主席余保贤,以及画家虞兰因等出席开幕式;市文联副主席、宁波美术馆馆长韩利诚主持。 虞兰因幼时随父母赴台湾,毕业于台湾大学,获学士学位。20岁时在台北市中山堂举办首次个展;同年9月获全额奖学金赴美深造,在路易斯维尔大学获艺术创作、艺术史双硕士学位,后在纽约Art Student League 随 Will Barnet 大师工作深造多年。 虞兰因有深厚的学养背景,从小酷爱水墨创作,经过多年的实践,具备对笔墨的高超控制力。她的创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年来的深海潜水时对海洋情景的亲身经历,这使得她获得了一种超乎常人的体验与视角。正如画家自己所言:“在水墨创作时,往往能将我对人世的感悟,进一步升华;内心储存着的在深海中所得到的大自然的启迪,触发了我更深刻的领悟。长久以来,当冥想带我进入持续的忘我状态时,循着自我探索的深入,开始一点点地清理过滤残余的杂质,使内心更加清澈明净。在冥想与创作的过程中,不时感受到老庄的超悟境界”。 为了能充分地释放创作的自由神思和个人对现实生存状态的感悟,虞兰因往往利用拓印、流淌、洒泼、水拓等超越笔墨功能的、半自动性的技法,经过解构和重组的制作过程,将体验、观察、创作、思考之间的循环流动定格在最接近创作时内心的形态上。它彻底打破了对形象边缘的界定与勾勒,物质的内涵通过水墨流溢出来,形象变得更开放、更具有弹性,使作品产生一种骚动的张力,而这种简洁的力量使她能更自如地打开视界,在花花世界中看到正向自己绽放的事物的本质。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9日。" 98,"2018-11-05 00:15:26","2018-08-29 ~2018-09-09 动物寓言•梦幻篇——法国艺术家 莫妮卡•古尔戈油画个展",2018.08.29~2018.09.09,246,"宁波美术馆 2号展厅","20 件",宁波市文联,"8月29日,由宁波市文联主办的“动物寓言·梦幻篇——法国艺术家莫妮卡·古尔戈油画个展”开展,这位曾获得过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的女性艺术家,携20余件作品亮相宁波美术馆,这也是莫妮卡·古尔戈在中国的首次个人作品展。 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市文联名誉主席陈继武,宁波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杨小朵,宁波市文联副主席、宁波美术馆馆长韩利诚,浙江省油画家协会副主席、宁波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孙佩梁,宁波大学潘天寿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狄智奋,法国建筑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Olivier Greder,法国律师Philippe Bern,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秘书长丁枫,本展策展人金真辰,以及展览作者、法国艺术家莫妮卡·古尔戈等出席开幕式。 莫妮卡·古尔戈,1970年加入当时巴黎秋季艺术沙龙主席爱德华·麦卡沃伊的工作室。一直以来,她活跃在亚洲和欧洲的艺术界,从1978年起,先后在日本、法国、意大利、瑞士、比利时、英国等地举办个展,并有作品在波兰、伊朗、荷兰、瑞典等地参加群展。她对颜色变化、形式细节的把握十分精准,作品总会带给观众以震撼。 莫妮卡·古尔戈具有惊人的想象力,不尝试模仿任何人。她的艺术着重于精细的格调、丰富的装饰以及绚烂的颜色,以一种辨识度极高的风格将所感所思用魔幻的形式描绘出来。在画中,她描绘了一个介于梦幻和现实之间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异域的岩石、动物、珍稀植物和谐地聚集在一起,一派五彩斑斓的繁茂盛景。她的作品画面生机勃勃、十分统一,如同乐曲一般唱响了和谐的旋律,人们在画中看到的安宁是那样的自然、真实。 8月29日下午,宁波美术馆艺术工作坊还将在童稚画艺术中心举办配套公教活动。活动聚焦莫妮卡·古尔戈作品中活泼可爱的动物,采取现场涂鸦作画、创意拼贴的形式,为孩子们创造一次美妙的艺术体验。届时,莫妮卡·古尔戈也会在现场向孩子们交流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及理念。 展览将持续至9月9日。" 99,"2018-11-05 00:15:29","2018-08-18 ~2018-09-02 温州书画院戴宏海人物画高研班师生中国画作品展",2018.08.18~2018.09.02,256,"宁波美术馆 1号厅","67 件","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展览前言 温州书画院历来是书画家对接社会的桥梁,同时也是书画家籍以成长的摇篮。2014年初,温州书画院在全国同等城市中率先创办了人物、山水、花鸟、篆刻、书法等五个两年制的书画高研班。高研班以学院教学的严谨性与师徒授受的灵活性相结合为教学理念,邀约当代书画名家,为有理想、有追求的广大艺术青年提供了名师贴身授业解惑的可贵机遇。 我有幸成为人物画高研班的导师,本班立足中国画立场,以创作带动技法训练为教学重点,突出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既教作画,又教做人的办学思想,走传承、写生、创作的艺术成长之路,至今已经办学两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这里展出的有我高研班师生两部分作品,一是平时创作的作品,包括本届部分学生的结业创作、临摹、写生作品;二是为了培养学生主题性创作能力,根据当今的时代背景,我们启动的“温州民俗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师生们经过年半多的努力,已经有了第一阶段创作成果67幅;该“工程”受到了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与温州书画院的重视,已向文化部申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温州与宁波历来文化交流甚多,尤其是美术界在历次的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牢不可破的友谊。这次展览是向宁波广大市民与艺术界同仁汇报、求教,希望取得完满成功! 戴宏海" 100,"2018-11-05 00:15:30","2018-08-10 ~2018-08-20 大师窖藏——近现代名家精品系列展",2018.08.10~2018.08.20,248,"宁波美术馆 2号展厅","60 件",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文化的复兴,来自文化的自省、自觉、自信、自强。溯本观之,在五千余年悠久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极为灿烂的文明,传统的中国绘画艺术无疑是文化百花园中一束亮丽的奇葩。 中国与欧洲画家在绘画方面的学习和交流始于十九世纪末。东方绘画曾对若干近代西方画家,诸如梵高和后来的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产生过巨大影响。而相对中国画家来说,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西方绘画技法的引进和艺术思潮的传播,为他们开启了新天地。因此,二十世纪的中国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上成为令人瞩目的艺术篇章之一。 本展所选五十余幅作品,皆为二十世纪百年来中国名家巨匠的精心之作,创作年代从上世纪初至上世纪末均有展示,堪称中国画之精粹。这批中国画家从事绘画所用的传统笔法包罗万象,既师法前人,亦开创新的风格。从他们的作品中,不但能够欣赏到二十世纪中国绘画多姿多彩的面貌,而且也可窥见从古至今中国画的迁变渊源。 这些琳琅满目的画迹,既展现了中国近、现代绘画微妙的色调和缤纷的色彩,又在画家运笔之间,洋溢着充满对比韵味的笔墨情趣,从而使广大观众能够全面认识,并且进一步了解我们这个热爱和平、有着辉煌灿烂文化背景和充满活力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101,"2018-11-05 00:15:30","2018-03-23 ~2018-04-15 春暖花开——宁波女美术家作品展第三回",2018.03.23~2018.04.15,560,"宁波美术馆 1号展厅","100 件","宁波市美术家协会 宁波市女美术家协会", 102,"2018-11-05 00:15:30","2018-03-05 ~2018-03-25 俄罗斯当代油画优秀作品展",2018.03.05~2018.03.25,457,"宁波美术馆 2号展厅","60 件",宁波大学, 103,"2018-11-05 00:15:34","2018-02-06 ~2018-04-08 国立俄罗斯博物馆典藏——莫伊谢延科作品展",2018.02.06~2018.04.08,515,"宁波美术馆 3号展厅","100 件","全山石艺术中心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 宁波美术馆 宁波华茂美术馆", 104,"2018-11-05 00:15:36","2018-02-01 ~2018-03-07 爱国爱教 护国利民——张飙书十一世班禅大师文语摘句书法展",2018.02.01~2018.03.07,446,"宁波美术馆 3号展厅","80 件","中国书协中直协会 宁波美术馆 和平世界书画院", 105,"2018-11-05 00:15:39","2018-09-23 ~2018-10-07 自在与坚守——刘勃舒 何韵兰 何钟台三人展",2018.09.23~2018.10.07,308,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120 件",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自在,是逍遥处于天地之间,是对生命的态度;坚守,是笃定于信念,是对待艺术初心的承诺。自在与坚守——刘勃舒,何韵兰,何钟台三位先生的画展于中秋国庆之际与观众见面,是为雅聚,也是为交流。 三位都是年逾八十的老艺术家,他们如何在纷繁世事中保有各自的那份纯净与独特,去诠释自在坚守的定义。这是看点之一。 他们均对社会有不同贡献,成绩卓著,但他们的作品并没有在岁月的侵蚀中陷入重复循环的老路径,而是不断进取,充满勃勃朝气。这是看点之二。 三位艺术家各有鲜明的艺术特点: 刘勃舒先生有学院功底和名师悲鸿亲授,却在传承中走出潇洒个性的风格。以草书入画的马和鸡,都是无参照模式的独创,不重形似而是情感和精神的呈现。这是他首次在工作了18年的“老家”做展览,自有别样的温暖。展期有十五天,想要研究刘勃舒先生的朋友,可是大好时机! 何韵兰先生的创作演变历程也是她对生命和自然不断深入思考的历程,作品以意像手法表现她对自然命题特有的体悟。版画出身的她勇于跨界探索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此次提供的都是近作,不少创作于2016年个展之后。作品在注重大气和力度的强化中融入现代哲思和人文情怀。 何钟台先生是韵兰先生的胞弟。一直在南方工作,少有的质朴、低调。这次因中秋佳节,亲人团聚特来助展。他的中国画传统功夫扎实,但不拘规范。他的梅花,借鉴现代构成结合大写意的力度和气韵,柔中有刚。画如其人,不媚俗讨巧,却独具风彩。 这次展览形式自由,简朴,不搞正规开幕式、不出大画册,而强调亲切的以画会友,答谢各方对他们的关心。对比各类盛大展事,令人心生感动,作为年轻人参观这样的展览,不仅专业得益,也是多方面思考学习的好机会。" 106,"2018-11-05 00:15:39","2018-09-15 ~2018-09-20 观照与赋形—鲁杰罗·萨维尼奥、唐勇力、朱塞佩·莫迪卡、张译丹四人展",2018.09.15~2018.09.20,236,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100 件",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不可抵达之境:观照与赋形 ——“记忆之光”鲁杰罗·萨维尼奥、唐勇力、朱塞佩·莫迪卡、张译丹四人展序 □ 张晓凌 很难勾画这个展览的轮廓,至少从形态上看是如此。在展厅内,我们仿佛在四个彼此不相关的世界中穿行。同时,它们之间所建立的议题又如此之多,且相互交织缠绕到令人困惑。比如:中意当代绘画的跨文化对话、国家主义美学与个人探索、古典形态的当代转化等。人们或许因此而质疑:这个展览的理念与框架是如何形成的?看上去这是一个难题,我只能尝试着作答。略去纷繁的表象,排除形态、风格差异所带来的困扰,我们会看到这样的事实:四位艺术家对超验世界有着异乎寻常的迷恋,这一癖好表现在作品上,不仅呈现为彼此创作理念的秘响旁通,还神秘地隐喻着不同画面的精神指向:即,无论语言持何种形态,它们都不约而同地通向了相似的目的地——一个超越表象、合于天造的超迈境界:鲁杰罗·萨维尼奥的光塑之形、唐勇力的古今互渗图像、朱塞佩·莫迪卡的镜像,以及张译丹的秘境——它们近在咫尺,却永远无法抵达。展览的理念正在于此:以对超验世界的观照与赋形,来重申、恢复艺术的本心与真义。 在当代艺术领域,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艺术家们已普遍失去了对超验世界的感知与思考能力,套用德里达的话来说,当代艺术已堕落为纯粹的智力游戏。在向俗而生的价值取向方面,在矫饰化的形式游戏方面,在对“机巧”“点子”过度推崇所带来的智力主义泛滥方面,当代艺术已竭尽所能,差不多消耗完了所有的能量。这一过程,除了留给我们转瞬即逝的现象与泡沫外,几乎没有任何信念与思想的果实。这一糟糕的现实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何为艺术?艺术何为?如果我们尚缺乏足够的智慧与能力的话,那么,不妨从聆听先哲们的教诲开始:“夫书肇于自然(道),自然既定,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书苑菁华》)。所谓画者:“一虚一实,一参一差,即阴阳昼夜消息之理也”(邹一桂)。一言以蔽之,艺术本质上是对宇宙秩序的悟得与把握。所谓“奥理冥造”“造理入神,迥得天意”皆是这般意思。康德认为:“有两种事物我们越是执著地思考它们,心中越充满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头顶的灿烂星空,心中的道德律令。”宇宙结构就是如此神秘地规约着人间的道德与艺术律令。基于此,这样的信念值得坚守:艺术是人类通往灿烂星空的途径,唯有“奥理冥造”的艺术才能无限地接近那里。 仰望星空,凝神观照自然(道),并为之赋形,是艺术家的天职与使命。所谓观照,出自佛门,又称般若观照,即以智慧照见事理,以自我生命契合超验世界,以达到物我同一的心灵大自由。因而,艺术的创造是一个“为道日损”、精神不断超越的过程:“以我襟含气度,不在山川林木之内,其精神驾驭于山川林木之外。随笔一落,随意一发,自成天蒙,处处通情,处处醒透,处处脱尘而生活,自脱天地牢笼之手归于自然矣”(石涛)。 在卓越的画家那里,赋形即是对超验世界的隐喻式建构。隐喻一经展开,便依托于观照的底色与素材,在想象、记忆、经验不断交替的层面上,开始了朝向超验世界的令人炫目的旅程。很显然,这是一个无限接近目的却永远无法抵达的旅程。隐喻的意义正在于此,它创造、建构了超验世界这一不可抵达之境的替代物,使其获得了隐喻式的澄明。 基于艺术的这一本源性质,真正的艺术家应该被这样定义:他们是朝向超验世界而日复一日跋涉的圣徒。在这里,我相信自己的判断:此次展览的四位艺术家正是这样的圣徒。 鲁杰罗·萨维尼奥出身于艺术的贵族世家。其父阿尔伯托·萨维尼奥是百科全书式的艺术大师;其叔父德·藉里柯则是中国艺术界所熟知的“形而上”画派的大家。从丰厚的家族文化遗产中,鲁杰罗·萨维尼奥所获有二:品位、对不可知事物的兴趣。然而,如果从其作品上寻找家族痕迹的话,那注定是徒劳的。无论是艺术理念,还是风格,鲁杰罗·萨维尼奥都迥异于他的前辈,他懂得以叛逆的姿态和创造性的工作来丰富家族的传统。这一点,在他的光塑之形及理念上有着明确的表达。光作为主宰,给萨维尼奥的画面带来了普鲁提诺意义上的“光的形而上学”。 的确,鲁杰罗·萨维尼奥是光的魔法师,他总是能自由地、甚至漫不经心地用光点来塑造背景与人物,并使它们陷入这样的叙事逻辑中:“承载着他本身时间”的人物,一如历史的缩影,与光塑之形展开了无休止的博弈:先是与混乱背景的撕扯,最终将搏斗引向人自身——时间总是毫不留情地撕裂光所塑造的永恒之形,迫使人物从中逃离,而“永远失于无形”。“无形之形”或许就是萨维尼奥绘画的哲学。作于1993年,以其父名字命名的《阿尔贝托》似乎以树喻人。硕大苍劲的古树被光斑镶嵌在宝石般湛蓝的天空之上,光斑的游动,迷离而空蒙,意味着初始,又暗喻着终结。同样的意念既出现于旷野,也浮现于室内。1997年的《Stanze》是光与人又一次角逐的奇迹:木呆的人物似乎静观着光微粒所弥散出的气息,在聆听中归于无形。有趣的是,2000年以来,萨维尼奥的画面剧情发生了颠覆式的反转:牧歌式的古典情景神奇地返回,人与背景,与光线,与时间似乎达成了某种和解,大地、森林、人物一如童话般的明媚与和谐。简言之,阅读萨维尼奥的绘画,犹如阅读一首穿越时间、光线与超验世界的哲理诗。 在当代绘画界,很少有人能像唐勇力那样,自由地穿梭于国家主义美学与个人追求、传统与当下、工笔与写意等两极所构成的疆域中。他的那幅旷世巨作——《新中国诞生》,悬挂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堂后,一个悄然无声却惊心动魄的转化在于:其政治意涵在时光的磨损中逐渐淡去,而美学价值却日益上升。这一潜隐的事实彰显了一个道理,我以为它接近真理:题材的现实性、政治性往往消逝于历史与美学的觉醒处。我无意夸大《新中国诞生》的范式意义,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它准确地揭示了重大题材创作的规律:所谓重大题材创作,既是题材的史诗性重构,又是主体人物的精神自传。 通向古典的道路是深邃黑暗之路,也是光明之路,当现实之光回溯至历史的幽冥深处时,从那里反射出的光芒更为瑰丽、更为耀眼。对于中国当代画家而言,没有人能拒绝历史之光的诱惑。然而,真正领略这一耀眼光芒所蕴藏的智慧与资源,并在古典与当代交汇处建立坐标的艺术家又有几人呢?在唐勇力看来,通古之人必是身兼数“功”之人,如“通古之功”“笔墨之功”“线条之功”“书法之功”“人文之功”。《敦煌系列》完整地诠释了唐勇力的艺术观,阅读这个系列,我深以为,唐勇力是被历史所眷顾的人——历史总是以各种暗示为他提供通往古典宝库的方法,比如“工笔的写意性”“脱落法”“虚染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唐勇力对敦煌的图像、线条、色彩、结构、故事及各类感受进行了最大化的编码,使创作顺利地到达这样的情境:在那里,古典与当代、幻觉与沉思、悲悯与欣喜全都不分彼此地融为一体。从历史漫射的光芒看过去,唐勇力更像是一位通古今之变的思想者,而非单纯的艺术家。 时间、光线和记忆是朱塞佩·莫迪卡绘画的三个支点,但它们要通过“折射”才能形成画面的叙事结构。换言之,“折射”于莫迪卡既是方法论,也是目的论。在某些画面上,“折射”以蛰伏的方式隐秘地发挥作用;而在另一些画面上,“折射”则作为作品的表现主体而存在。对每个阅读者而言,“折射”有着奇妙的哲理意味:当人们用自己的记忆、经验来观看这个世界时,就像透过一块滤镜一样,它所折射出的“现实”与脑中的幻象毫无二致。就作品的结构而言,如莫迪卡所说,“折射”形成了两个空间,一个是物质的、现实的,可感知并可测量;一个是映射出来的,捉摸不定,虚幻而诱人。时间、记忆沿着光的折射而弥散于画面,在现实世界图像中,画家细致地刻画了都市、几何物体、人体的轮廓,并以独特的笔触赋予其色彩与肌理,为作品贮藏并释放出巨大的视觉力量。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个图像背后,还拖着一条长长的忧郁的尾巴;在虚幻世界图像中,时间、记忆与光出落为孤傲而温柔的诗意,以象征的方式成为现实的伴随者、守护者。 与其说莫迪卡是内心激荡、充满浪漫精神的艺术家,不如说他是思考严谨的智者。这从他对艺术所持有的态度,以及他对自己艺术路径的设计即可以看得出来:观念的当代性、图像的现实性、技术的古典性、境界的象征性——这是莫迪卡最为智慧、最为精巧的自我设计。它所构成的图景是深邃而奇妙的:在古典与当代之间,在现实与梦幻之间,莫迪卡的意识犹如没有标志的地下河流,自由地流淌与贯穿,且不可止息。无界的贯穿,是莫迪卡艺术思想最为精彩的部分。我以为这样描述莫迪卡比较准确:比起罗马美术学院教授这一严谨的形象来,他更像是在时代边缘徘徊的游吟诗人,在那里,他一直在无助地吟唱——但是自由的。 19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绘画始终处在传统—当代、全球化—地域性、先锋—保守的紧张运动中,由此供养出一个“悖论反思”的领地。在“悖论反思”中超越被世俗意识所困扰的昏暗状态,在不同价值的对冲中寻找自己的艺术路径,成为当代画家的宿命与抉择,张译丹的绘画亦如此。准确地讲,她的绘画是西学启蒙与传统思潮相互激荡的产物。以反思为基石,张译丹不仅确立了复兴、重构青绿山水与工笔人物的目标,而且自如地掌握了中国画创作的枢机:以萧然清远之心映照万物,灵台光明朗照,则万物含生而浩荡不竭。译丹的早期青绿山水,遥承唐宋坠绪,画面多冈峦平缓,溪水清澈,其间民居错落,黛瓦粉墙,水湄蘅皋,多有板桥通连。其境界,有遗世独立之意趣;又如蓬莱仙境,发嘘风漱雪之神韵。作于2014年的《松悟》是新青绿山水的代表之作。乳白色雾霭的掩映中,群峰参差逶迤,山石的翠绿、淡紫在褐灰色调子中闪烁不已,影落烟回中,隐见群松内蕴的傲然精神,似能聆听到游丝般穿越万木的细腻的灵魂之声。同样作于2014年的《芳汀水岸有隐庐》则在7米多的长卷上,以怪石、走泉、水汀、深潭、花草、细瀑构成悠游回环之势,并有嘉木数株,叠覆于其间。在那里,依稀可见水径回转、杳霭连绵,蓬勃生发出流转不绝的大化生机,还有妖娆舞动的风之灵…… 以凝神观照超验世界为轴心,在记忆、幻觉层面上建构形而上的叙事体系,始终是张译丹绘画的旨归。这一理念,规约并促成了张译丹近期创作风格的突变——这是一次包括图像、语言、叙事逻辑在内的颠覆性重构:幽冥调子在缓慢地弥散中统治了画面,光在其深处孕育并向世界散播,直至在每一个事物上驻足。如巴塔耶所说:“唯有绝对的幽冥才类似于光亮”。幽冥与光,这两个既对立又互生的喻体,极大地撑开了隐喻的空间,成功地唤醒了那些不可见之物:流光徘徊中悬置的圣莲,犹如白日梦般凝思的少女,迷离空濛的青绿,在幽冥中飞舞的花雨和粒粒光斑……那里是虚幻的不可抵达之境,但对于智慧的心灵而言,它却比任何通过视觉所获得的表象都更为真实。" 107,"2018-11-05 00:15:41","2018-09-05 ~2018-09-07 曾迎春画展",2018.09.05~2018.09.07,246,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80 件","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黑龙江省文联,黑龙江省美协,中国女画家协会 ,中国书画家联谊会","9月5日上午,由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黑龙江省文联,黑龙江省美协,中国女画家协会 ,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主办的“曾迎春画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盛大开幕。 开幕现场曾迎春致答谢词 开幕式上,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詹庚西,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郭石夫,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副秘书长陶勤,黑龙江省美协副主席张玉杰,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学辉等先后致辞,画家曾迎春致答谢词,来自艺术界、收藏界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三百多人出席了开幕式。 部分展览作品部分展览作品 据了解,此次展览共展出了曾迎春国画作品八十余幅,大部分为近年新作。曾迎春数年来一直在中国国家画院学习深造,在导师杨晓阳院长等艺术大家们的引领下,其国画创作有了新的尝试与突破。曾迎春作为女性艺术家,具有独特的艺术视角、创作文思和表现形式,使她的作品在众多的花鸟画中脱颖而出。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7号,观众在展览期间可前去观看。" 108,"2018-11-05 00:15:43","2018-05-25 ~2018-05-29 不仅仅看见——新现实主义水墨研究展巡展",2018.05.25~2018.05.29,239,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80 件",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由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不仅仅看见——新现实主义水墨研究展巡展(北京站)”于5月25日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了来自全国各地31位艺术家以“新的人文关怀”、“新的社会形态”、“新的观察视角”、“新的表现语言”为理念的80件“新现实主义水墨”作品。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左中一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展览开幕。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何家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陈强,山东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磊,山东师范大学校长唐波,山东美术馆馆长、省美协主席、济南市文联主席张望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大众报业集团常委、副总编辑王修滋主持。 王磊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九大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2017年,“新现实主义水墨研究展”山东巡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也引起了全国美术界的关注和参与。此次组织策划新现实主义水墨艺术研究展全国巡展,期望各界领导和专家给予指导,以此提升创作水平,不断攀登艺术新高峰。 杨晓阳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展览是有探讨精神、有效果的新现实主义水墨创作展,显示出了实力画家群体中的创作导向。展览的创作,是用中国水墨材料结合传统和观照现实的结合体。展览涌现出一批更加接近中国水墨本色和水墨精神的画家,他们基础扎实、底气十足。这说明山东省的美术界不仅是自己在探索,他们的眼光和平台已经面向全国,甚至迈出国门。 陈强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山东省美术创作队伍,按照“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艺术表现形式,与新时代群众的新需求相契合,提出了新现实主义水墨艺术的理念与创作实践,为传统绘画材料融入全新理念,丰富和延伸了水墨的表现力,赋予了水墨艺术新时代的内涵与魅力。本次展览既是对这一创作群体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与展示,同时也为山东美术界向包括首都在内的各兄弟省市的美术界专家学者切磋交流,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平台。 何家英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展览以学术的态度提出“新现实主义”的命题,而“不仅仅看见”的主题是对“新现实主义”命题的一种诠释和补充。新现实主义水墨是以一种新的艺术理念,新的观看现实、观看世界的眼光去关注现实、关注人性、关注心灵。展览的作品都没有脱离现实,而是更加注重现实生活,以艺术思维对现实现象进行更深刻地阐述和表达。 唐波在致辞中表示,多年来,山东师范大学在美术教学领域尤其是在当代水墨教学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教学体系和鲜明的艺术特色。学校于2015年成立了当代水墨艺术研究中心,在当代水墨教学体系、理论构建、艺术创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次巡展以新现实主义水墨主张与理念为创作主题,呈现的作品反映了新现实主义创作理念的包容性、时代性和个性化特征,充分展现了传统艺术和时代创新之美。 张望表示,新现实主义的理念和主张主要体现在:新的人文关怀,艺术家对现实的观照要充满人文精神,传递的是正能量;表达新的社会形态,关注到社会发展进程的前沿;新的观察视角,包括观看社会的角度和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社会认知和艺术表达方式的差异;鼓励创新性语言的表达,在艺术语言上进行适合当今审美需求的创新性语言风格的建树。希望艺术家们在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努力探索艺术的新语言、弘扬正能量,本着学术方向前行,为新时代讴歌并贡献艺术力量! 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文章,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张士军,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世农,以及来自各界著名人士邢光、王林旭、张晓凌、张江舟、张兵、纪连彬、胡伟、刘庆和、陈风新、常欣、杨越、申少君、于文江、梁占岩、何加林、王艺、乔宜男、李晓柱、胡应康、付振宝、牛克诚、徐福山、张见、杭春晓、桑火尧、张鸿飞、韩国榛、刘庆和、王晓辉、杨声、刘巨德、何洁、王巍、闫平、王克举、秦嗣德、曹宝泉、陈钰铭、张立奎、岳鸿进、张正民、雷子人、冯令刚、董竟成、魏百勇、郑岗、于江、姚允东、赵建民、唐秀玲、蔡豪杰、马跃、李秀英、孙夕恺等,媒体记者、观众参加了开幕式。 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文章对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新现实主义水墨研究巡展,在全国树起一面时代创新引领风格流派发展的旗帜,很好地凝聚了山东画家的创造力,并推进形成了促进创作和优秀画家生长良好的生态,在与中国当代优秀艺术家的融汇中,既学习交流又更快产生全国影响。体现了山东美术大省具有战略性思考和务实推进的大手笔。” 山东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于杰在观看展览时表示,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文艺工作者要坚定文化自信,扎根人民、表现生活、接续传统,赋予传统艺术形式新时代的内涵与魅力。 开幕式结束后,举行了“不仅仅看见——新现实主义水墨研究展巡展”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部主任冯令刚主持。理论家胡伟、张晓凌、冯令刚、杭春晓、郑岗,艺术家韩国榛、张江舟、刘庆和、张望、何加林、张正民、党震、杨声、刘明波、李富、李忻峰、卢晓峰等参加研讨会并发言。围绕“新现实主义水墨”的“新的人文关怀”、“表达新的社会形态”、“新的观察视角”、“鼓励创新性语言的表达”的理念与主张及在此主张下的创作现状展开深入的讨论并发表了积极有益的建议。对“新现实主义水墨”在中国水墨艺术的当代建设及影响从学上给予了充分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