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u_x_guojia.id,zhou.id,zhou.ts,zhou.title,guojia.id,guojia.ts,guojia.title,guojia.jianjie,guojia.gaikuang,guojia.name,guojia.zhou,guojia.yingwen,guojia.shoudu,guojia.guanfangyuyan,guojia.mianji,guojia.zhuyaohuobi,guojia.guojidianhuaquhao 101,3,"2018-10-21 23:20:12",非洲,101,"2018-12-03 22:42:31",博茨瓦纳,博茨瓦纳是非洲经济发展较快,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之一,以钻石业、养牛业和新兴的制造业为支柱产业。面积58.173万平方公里,非洲南部内陆国家,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东接津巴布韦,西连纳米比亚,北邻赞比亚,南界南非。地处南非高原中部的卡拉哈里沙漠,西北部为奥卡万戈三角州沼泽地,东南部和弗朗西斯敦周围是丘陵。大部地区属热带干旱草原气候,西部为沙漠、半沙漠气候。,  国家概况  博茨瓦纳面积58.173万平方公里,是非洲南部内陆国家。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东接津巴布韦,西连纳米比亚,北邻赞比亚,南界南非。地处南非高原中部的卡拉哈里沙漠,西北部为奥卡万戈三角州沼泽地,东南部和弗朗西斯敦周围是丘陵。大部地区属热带干旱草原气候,西部为沙漠、半沙漠气候。  博茨瓦纳全国划分为10个行政区:西北、乔贝、中部、东北、杭济、卡拉哈迪、南部、东南、昆嫩、卡特伦。  博茨瓦纳独立前称贝专纳。茨瓦纳人于公元13~14世纪由北方迁居于此。1885年沦为英国殖民地,称“贝专纳保护地”。1966年9月30日宣告独立,改名为博茨瓦纳共和国,仍留在英联邦内。  国旗:博茨瓦纳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中间横贯一道黑色宽条,上下为两个淡蓝色的横长方形,黑色与淡蓝色之间是两道白色细条。黑色代表博茨瓦纳人口中的绝大部分黑人;白色代表白人等人口中的少数部分;蓝色象征蓝天和水。国旗的寓意是在非洲的蓝天下,黑人和白人团结、生活在一起。  博茨瓦纳人口180万(2006年)。绝大部分为班图语系的茨瓦纳人(占人口的90%)。全国有8个主要部族:恩瓦托、昆纳、恩瓦凯策、塔瓦纳、卡特拉、莱特、罗龙和特罗夸。恩瓦托族最大,约占人口的40%。欧洲人和亚洲人约1万人。官方语言为英语,通用语言为茨瓦纳语和英语。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农村地区部分居民信奉传统宗教。  博茨瓦纳是非洲经济发展较快,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之一。以钻石业、养牛业和新兴的制造业为支柱产业。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藏为钻石,其次为铜、镍、煤、等。钻石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从七十年代中期,采矿业取代畜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钻石生产国之一。钻石基本出口,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传统轻工业以畜产品加工为主,其次是饮料、金属加工和纺织等。近年来,汽车装配业发展很快,一度成为第二大创汇行业。农业较落后,80%以上的粮食依靠进口。畜牧业以养牛为主,产值约占农牧业总产值的80%,是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博是非洲最大的畜产品加工中心之一,有现代化的大型屠宰厂和肉类加工厂。  博茨瓦纳是非洲主要旅游国,数量众多的野生动物是主要旅游资源。政府把全国38%的国土划为野生动物保护区,设立了3个国家公园,5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奥卡万戈内陆三角洲和乔贝国家公园为主要旅游点。,博茨瓦纳共和国,非洲,"Republic of Botswana (BOT)",哈博罗内,英语,"581,730平方公里",普拉,267 102,3,"2018-10-21 23:20:12",非洲,102,"2018-12-03 22:42:31",布基纳法索,布基纳法索面积为27.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西部沃尔特河上游的内陆国,东邻贝宁、尼日尔,南与科特迪瓦、加纳、多哥交界,西、北与马里接壤。全境大部地区为内陆高原,地势平坦,自北向南徐缓倾斜,平均海拔不到300米,北部接近撒哈拉沙漠,西南部奥罗达拉地区地势较高。布基纳法索属热带草原气候,纳库鲁峰海拔749米,为全国最高点,主要河流有穆温河、纳康伯河和纳齐农河。,"  布基纳法索面积27.4万平方公里。是位于非洲西部沃尔特河上游的内陆国。东邻贝宁、尼日尔,南与科特迪瓦、加纳、多哥交界,西、北与马里接壤。全境大部地区为内陆高原,地势平坦,自北向南徐缓倾斜,平均海拔不到300米。北部接近撒哈拉沙漠,西南部奥罗达拉地区地势较高。纳库鲁峰海拔749米,为全国最高点。主要河流有穆温河、纳康伯河和纳齐农河。属热带草原气候。  9世纪时建立了以莫西族为主体的王国。15世纪莫西人首领建立亚滕加和瓦加杜古王国。1904年沦为法国殖民地。1958年12月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一个自治共和国。1960年8月5日宣告独立,定国名为上沃尔特共和国。1984年8月4日,改国名为布基纳法索,在当地语言中意为“尊严的国家”。1987年10月15日,总统府负责司法的国务部长布莱斯-孔波雷上尉发动政变推翻桑卡拉总统(在政变中被打死)后,出任国家元首。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上红下绿两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旗面中央有一颗金黄色的五角星。红色象征革命,绿色象征农业、土地和希望;五角星象征革命向导,金黄色象征财富。   布基纳法索有1320万(2005年估计),共有60多个部族,分为沃尔特和芒戴两大族系。沃尔特族系约占全国人口的70%,主要有莫西族、古隆西族、博博族等;芒戴族系约占全国人口的28%,主要有萨莫族、迪乌拉族和马尔卡族等。官方语言为法语。主要民族语言有莫西语和迪乌拉语。65%的居民信奉原始宗教,20%信奉伊斯兰教,10%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  布基纳法索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工业基础薄弱,资源贫乏,国民经济以农牧业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芝麻、卡利特果等。1995/1996年度,生产棉花14.7%万吨。畜牧业为国民经济基础部门之一,畜牧产品在出口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景点有瓦加杜古清真寺、瓦加杜古城市公园、瓦加杜古博物馆等。   主要城市  瓦加杜古:瓦加杜古是布基纳法索首都和最大城市,卡焦戈省省会。位于国境中部莫西高原上,地势平坦,海拔300多米。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6至28℃,年降水量890毫米,降水集中于5至9月。人口98万(2002年),主要为莫西族。",布基纳法索,非洲,"Burkina Faso (BUR)",瓦加杜古,法语,"2,740,000平方公里",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226 103,3,"2018-10-21 23:20:12",非洲,103,"2018-10-21 23:34:04",布隆迪,布隆迪面积2.78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北与卢旺达接壤,东、南与坦桑尼亚交界,西与刚果(金)为邻,西南濒坦噶尼喀湖。境内多高原和山地,大部由东非大裂谷东侧高原构成,全国平均海拔1600米,有“山国”之称。境内河网稠密,坦噶尼喀湖低地、西部河谷及东部均为热带草原气候,中西部属热带山地气候。,"  布隆迪,全称为布隆迪共和国,面积2.78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北与卢旺达接壤,东、南与坦桑尼亚交界,西与刚果(金)为邻,西南濒坦噶尼喀湖。境内多高原和山地,大部由东非大裂谷东侧高原构成,全国平均海拔1600米,有“山国”之称。西部刚果尼罗山脉贯穿南北,形成中央高原,海拔大多在2000米以上,为尼罗河和刚果河(扎伊尔河)的分水岭;裂谷带地势比较平缓。境内河网稠密,较大的河流有鲁齐齐河和和马拉加拉西河,鲁武武河是尼罗河的源头。坦噶尼喀湖低地、西部河谷及东部均为热带草原气候;中西部属热带山地气候。   16世纪时建立了封建王国。1890年沦为“德属东非保护地”。1916年被比利时军队占领。1922年成为比利时的委任统治地。1946年12月联合国大会将布隆迪交比利时托管。1962年6月27日第16届联大通过关于布隆迪独立的决议,7月1日布宣布独立,实行君主立宪,称布隆迪王国。1966年成立布隆迪共和国。1976年成立第二共和国。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两道交叉的白色宽条将旗面分成四个三角形,上下两个相等,为红色;左右两个相等,为绿色。旗面中央是白色圆地,内有三颗带绿边的红色六角星,呈品字形排列。红色象征为争取自由而斗争牺牲者的鲜血,绿色象征所期望的进步事业,白色代表和平存在于人类中间。三颗星象征“团结、劳动、进步”,同时也代表布隆迪三个部族——胡图族、图西族、特瓦族,及其团结。   布隆迪共和国人口约740万(2005年),由胡图(85%)、图西(13%)和特瓦(2%)三个部族组成。基隆迪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居民中57%信奉天主教,10%信奉基督教新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和伊斯兰教。布隆迪的名胜有海哈山、布琼布拉公园、布琼布拉博物馆以及非洲第二大湖坦噶尼喀湖。  主要城市  布琼布拉:首都布琼布拉是全国最大城市,旧名乌松布拉。位于坦噶尼喀湖东端北岸,海拔756米。人口约27万。19世纪末曾为德国殖民者侵略非洲中部的基地,后又为德国和比利时统治卢安达(今卢旺达)-乌隆迪(今布隆迪)的据点。今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布琼布拉的咖啡、棉花和畜产品等贸易颇盛。湖滨淡水渔业重要。有农产品加工、食品、纺织、水泥、皮革等小型工业,产值占全国大半。为重要水陆联运枢纽,全国进出口门户。公路通卢旺达、扎伊尔、坦桑尼亚和国内主要城镇。经坦噶尼喀湖航线至坦桑尼亚的基戈马港,转铁路出印度洋,是对外联系的要道。有国际航空港。主要文化设施有布隆迪大学和非洲文明博物馆。   趣闻:布隆迪别称非洲心脏、谚语之国、山国、鼓国。布隆迪人能歌善舞,早在古埃及时就闻名于尼罗河畔了。图西人好击鼓,以鼓音传递消息,每年举行击鼓盛会。城市建筑以二三层居多,农村大部分是砖瓦房。该国人的主要食物是薯类、玉米、高梁、副食主要有牛羊肉、鱼类、各种蔬菜和水果等。布隆迪人能歌善舞,早在古埃及时就闻名于尼罗河畔了。图西人好击鼓,以鼓音传递消息,每年举行击鼓盛会。城市建筑以二三层居多,农村大部分是砖瓦房。该国人的主要食物是薯类、玉米、高梁、副食主要有牛羊肉、鱼类、各种蔬菜和水果等。",布隆迪共和国,非洲,"Republic of Burundi (BDI)",布琼布拉,基隆迪语和法语,"27,800平方公里",布隆迪法郎,257 104,3,"2018-10-21 23:20:12",非洲,104,"2018-10-21 23:34:11",赤道几内亚,赤道几内亚面积28051.46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几内亚湾,由大陆上的木尼河地区和几内亚湾内的比奥科、安诺本、科里斯科等岛屿组成。木尼河地区西濒大西洋,北接喀麦隆,东、南与加蓬交界。赤道几内亚属赤道雨林气候,海岸线长482公里。沿海为狭长平原,岸线平直,少港湾,内陆为高原,中部山脉把木尼河地区分成北面贝尼托河和南部乌塔姆博尼河流域。,"  赤道几内亚,全称为赤道几内亚共和国,位于非洲中西部几内亚湾,由大陆上的木尼河地区和几内亚湾内的比奥科、安诺本、科里斯科等岛屿组成。木尼河地区西濒大西洋,北接喀麦隆,东、南与加蓬交界。海岸线长482公里。沿海为狭长平原,岸线平直,少港湾。内陆为高原,一般海拔500-1000米。中部山脉把木尼河地区分成北面贝尼托河和南部乌塔姆博尼河流域。各岛都是火山岛,为喀麦隆火山在几内亚湾的延伸。比奥科岛多死火山,中部的斯蒂贝尔峰海拔3007米,为全国最高点。主要河流有姆比尼河。属赤道雨林气候。   全国人口101.4万(2002年人口普查数字)。主要部族有分布在大陆的芳族(约占人口的75%)和居住在比奥科岛的布比族(约占人口的15%)。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法语为第二官方语言,民族语言主要为芳语和布比语。居民82%信奉天主教,15%信奉伊斯兰教,3%信奉新教。  15世纪末,葡萄牙殖民主义者侵入几内亚湾沿海地区和比奥科、科里斯科和安诺本等岛。1778年西班牙占领比奥科岛,1843年占领木尼河地区,1845年建立殖民统治。1959年被划为西班牙的两个海外省。1963年12月西当局在赤道几内亚举行公民投票,通过“内部自治”法规。1964年1月实行“内部自治”。1968年10月12日宣告独立,定名赤道几内亚共和国。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3。靠旗杆一侧为蓝色等腰三角形,右侧为三个平行宽条,自上而下分别为绿、白、红三色,旗面中央有国徽图案。绿色象征财富,白色象征和平,红色象征为独立而斗争的精神,蓝色象征海洋。  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长期困难。1987年开始实施经济结构调整计划。1991年开始开发石油后,经济出现转机。1996年提出以农业为基础、石油为重点,促进木材加工工业发展的经济政策。1997至2001年经济年均增长率达41.6%。在石油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下,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赤道几内亚共和国,非洲,"Republic of Equatorial Guinea (GEQ)",马拉博,西班牙语,"28,000平方公里",中非金融合作法郎,240 105,3,"2018-10-21 23:20:12",非洲,105,"2018-12-03 22:42:44",多哥,多哥面积56785平方公里,位于非洲西部,南濒几内亚湾,西与加纳相邻,东邻贝宁,北与布基纳法索交界。海岸线长53公里,全境狭长,一半以上为丘陵和沟谷地带。南部为滨海平原,中部为高原,海拔为500-600米的阿塔科拉山高地,北部为低高原,主要山脉为多哥山脉。多哥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  多哥,全称为多哥共和国,位于非洲西部,南濒几内亚湾。西与加纳相邻。东邻贝宁,北与布基纳法索交界。海岸线长53公里。全境狭长,一半以上为丘陵和沟谷地带。南部为滨海平原;中部为高原,海拔为500-600米的阿塔科拉山高地;北部为低高原。主要山脉为多哥山脉,鲍曼峰海拔986米,为全国最高点。境内多礁湖。主要河流有莫诺河和奥蒂河。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全国分为滨海区、高原区、中部区、卡拉区和草原区五大经济区。  古代多哥境内分布着许多独立的部落和小王国。公元15世纪葡萄牙殖民者侵入多哥沿海地带。1884年沦为德国殖民地。1920年9月,多哥的西、东部被英、法分别占领。二次大战后,由英、法分别“托管”。1957年加纳独立时,英托管的西部多哥并入加纳。1956年8月东部多哥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1960年4月27日独立,定国名为多哥共和国。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5∶3。由三道绿色横条和两道黄色横条相间排列组成,旗面左上角为一红色正方形,其正中有一颗白色五角星。绿色代表农业,又象征希望;黄色象征国家的矿藏,还表示人民的信心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心;红色象征人类的真诚、博爱与献身精神;白色象征纯洁;五角星象征国家的独立和人民新生。   人口520万(2005年估计),官方语言为法语。民族语言以埃维语和卡布列语较通用。居民中约70%信奉拜物教,20%信奉基督教,10%信奉伊斯兰教。  多哥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农产品、磷酸盐和转口贸易是多三大支柱产业。主要矿业资源是磷酸盐,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三大生产国,已探明储量:优质矿2.6亿吨,含少量碳酸盐的约10亿吨。其他矿藏有石灰石、大理石、铁和锰等。  多哥工业基础薄弱,主要工业门类有采矿、农产品加工、纺织、皮革、化工、建材等。工业企业中77%为中小企业。全国67%的劳动人口从事农业。可耕地面积约340万公顷,已开垦土地面积约140万公顷,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85万公顷。粮食作物主要为玉米、高粱、木薯和稻米,其产值占农业产值的67%;经济作物占大约20%,主要为棉花、咖啡和可可。畜牧业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北部地区,产值占农业产值的15%。80年代以来,多哥旅游业发展较快。主要旅游点有洛美、多哥湖、帕利梅风景区和卡拉市。",多哥共和国,非洲,"Togolese Republic (TOG)",洛美,法语,"56,785平方公里",西非法郎,228 106,3,"2018-10-21 23:20:12",非洲,106,"2018-12-03 22:42:49",厄立特里亚,厄立特里亚位于非洲东北部,南面为埃塞俄比亚,西与苏丹接壤,东南与吉布提相连,东临红海,面积12.43万平方公里(包括达赫拉克群岛),海岸线长1200公里,隔海与沙特、也门相望,地扼欧、亚、非三大洲海上通道的咽喉——曼德海峡,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厄立特里亚是一个农业国,全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从事农牧业生产。,  厄立特里亚,全称为厄立特里亚国,位于非洲东北部,北面为埃塞俄比亚,西与苏丹接壤,东南与吉布提相连,东临红海,面积124320平方公里(包括达赫拉克群岛),海岸线长1200公里,隔海与沙特、也门相望,地扼欧、亚、非三大洲海上通道的咽喉——曼德海峡,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厄立特里亚历史上曾是阿克苏姆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后长期受埃塞俄比亚王国统治;1869年意大利人开始吞占厄立特里亚地盘,1882年将其宣布为殖民地。1890年,意把各占领区合为统一的殖民地,称“厄立特里亚”,这就是厄立特里亚名称的由来。1941年意大利退出,厄被英国占领,成为托管地。1950年厄立特里亚作为自治单位与埃塞俄比亚结成联邦,双方于1952年成立联邦,英军也于当年撤离。1962年,厄立特里亚成为埃塞俄比亚的一个省。1993年4月23—25日,厄举行了关于厄独立的公民投票,99.8%的选民赞成独立。埃塞过渡政府接受公决结果,承认厄独立。1993年5月24日厄正式宣告独立并举行开国庆典。  国旗:呈长方形。旗面由三个三角形构成,靠近旗杆为红色等腰三角形。红色部分中有一个由三枝黄色橄榄枝构成的圆形图案。红色象征为争取独立解放而斗争,绿色象征农业和畜牧业,蓝色象征国家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财富,黄色象征矿产资源,橄榄枝象征和平。  厄立特里亚总人口456万(2006年估计),共有9个民族:提格里尼亚、提格雷、希达赖伯、比伦、库纳马、纳拉、萨霍、阿法尔、拉沙伊达。其中,提格里尼亚和提格雷族人占多数,阿法尔族人在其东南部居多,影响较大。每个民族使用自己的语言,主要语言有提格雷尼亚语、提格雷语。通用英语和阿拉伯语。宗教信仰以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为主,信徒各占一半,另有少数信奉天主教和传统拜物教。  厄立特里亚是一个农业国,全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从事农牧业生产。农产品占出口收入的百分之七十。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比重。石油、铜、金、铁、食盐和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也很丰富。主要工业部门有炼油、纺织、食品加工、皮革、玻璃器皿制造、制鞋等。厄的海岸线长达1200公里,海运业较为发达,红海边唯一的深水良港马萨瓦港,以及人工港阿萨布,吞吐量都很大。,厄立特里亚国,非洲,"State of Eritrea (ERI)",阿斯马拉,提格雷尼亚语、阿拉伯语和英语,12.5平方公里,埃塞俄比亚比尔,291 107,3,"2018-10-21 23:20:12",非洲,107,"2018-10-21 23:34:24",佛得角,佛得角意为“绿色海角”,面积4033平方公里,在北大西洋的佛得角群岛上,东距非洲大陆的最西点佛得角500多公里,地扼美、非、欧、亚4大洲海上交通要冲,是各洲远洋船只及大型飞机过往的补给站,被称为连接“各大洲的十字路口”。它由28个岛屿组成,整个群岛均由火山形成,地形几乎全为山地,河流稀少,水源匮乏。属热带干燥气候,终年盛行干热的东北信风。,"  国家概况  佛得角,全称为佛得角共和国,意为“绿色海角”,面积4033平方公里。在北大西洋的佛得角群岛上,东距非洲大陆的最西点佛得角(塞内加尔境内)500多公里。地扼美、非、欧、亚4大洲海上交通要冲。在1869年埃及苏伊士运河开通前,它是从欧洲绕道非洲去亚洲海上航线的必经之地。它迄今仍是各洲远洋船只及大型飞机过往的补给站,被称为连接“各大洲的十字路口。”它由18个岛屿组成,北部圣安唐等9个岛屿常年迎着东北方向吹来的海风,被称为向风群岛,南部的布腊瓦等9个岛屿如同躲在避风港里,被称为背风群岛。整个群岛均由火山形成,地形几乎全为山地。全国最高峰福左山海拔2829米。河流稀少,水源匮乏。属热带干燥气候,终年盛行干热的东北信风,年平均温度24℃。   佛得角人口约为51.9万(2006年)。绝大部分为黑白混血的克里奥尔人,占人口总数的71%;黑色人种占28%,欧洲人占1%。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民族语言为克里奥尔语。98%的居民信奉天主教,少数人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复临派教。  1495年沦为葡萄牙殖民地。16世纪葡萄牙殖民者把佛得角的圣地亚哥岛变成贩卖非洲黑权的转运站。1951年成为葡萄牙的海外省,由总督统治。1956年后开展争取民族独立的群众运动。1974年12月葡政府同独立党签订佛得角独立协议,并组成由双方代表参加的过渡政府。1975年6月全国举行大选。同年7月5日国民议会正式宣布佛岛独立,成立佛得角共和国,由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执政。1980年11月几内亚比绍发生政变后,佛得角于1981年2月中止了与几内亚比绍合并的计划,并成立了佛得角非洲独立党,取代了原几内亚比绍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佛得角分部。   国旗:呈圆形。圆面顶端有一铅锤,象征宪法的公正;中心为等边三角形,象征团结和平等;三角形内的火炬象征经过斗争获得的自由;下方的三道条带象征海洋、环绕各岛的水域和人民的支持;圆面上的文字为葡萄牙文“佛得角共和国”。圆形两侧有十颗五角星,象征组成该国的岛屿;下面的两枝棕榈叶象征民族独立斗争的胜利和干旱期间作为人民精神支柱的信念;连接棕榈叶的链环则象征佛侨心中所充满的友情和相互支持。   佛得角为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改革经济体制,调整经济结构,实行自由化市场经济,经济得以缓慢发展。1998年以来,政府实行开放引资政策,迄今已完成30余家国有企业的私有化。首家证券交易所于1999年3月开业。独立党重新执政后,于2002年2月,佛政府提出以发展私营经济为核心的2002~2005年国家发展战略,重点发展旅游业、农业、教育、卫生事业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目标是维持国家预算平衡、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树立良好国际形象、恢复并加强国际合作。2005年1月1日起,佛进入从最不发达国家行列毕业的过渡期,将于2008年1月正式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为实现平稳过渡,佛于2006年成立了“支持佛得角过渡集团”,成员包括葡萄牙、法国、美国、中国、世行、欧盟和联合国等。2006年,佛基础设施发展较快,几个大型旅游综合设施开工,多条公路通车,圣维森特和博阿维斯塔国际机场竣工在即。但由于对外依赖较大等痼疾,经济发展依然面临一定的困难。  旅游已成为佛得角经济增长和就业的主要来源,近年来该国的旅游基础设施发展迅速,主要集中在萨尔岛、圣地亚哥岛和圣维森特岛。景点有普拉亚海滨浴场、萨尔岛南岸的圣玛丽亚海滩。  趣闻:佛得角的小伙子一般以献花表示向姑娘求爱,如果他看中了某个姑娘,便会把一朵用植物叶子包裹的鲜花送给姑娘。如果姑娘接受了花,小伙子便以香蕉叶作纸向姑娘的父母写信求婚。星期五被视为吉日,一般婚礼都在这一天举行。  握手在当地是一种习以为常的见面礼节,双方都应该是热情主动的,毫无原因地拒绝握对方伸过来的手是极不礼貌的表现。需要注意的是,男女之间行握手礼,女方伸出手后,男方才能伸出手相握。男方同女方握手时,切忌握住女方的手久久不松开。",佛得角共和国,非洲,"Republic of Cape Verde (CPV)",普拉亚,葡萄牙语,"4,033平方公里",佛得角埃斯库多,238 108,3,"2018-10-21 23:20:12",非洲,108,"2018-12-03 22:42:59",冈比亚,冈比亚是穆斯林国家,90%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每年一月份有大型节日拉马丹众多穆斯林信徒赶往圣城麦加参加朝拜。冈比亚面积10380平方公里,位于非洲西部,西濒大西洋,海岸线长48公里。全境为一狭长平原,切入塞内加尔共和国境内,冈比亚河横贯东西,注入大西洋。冈比亚一年分为雨季和干季,地下水资源清洁丰富,地下水位较高,距地表仅5米左右。,"  冈比亚,全称为冈比亚共和国,位于非洲西部,西濒大西洋,海岸线长48公里。全境为一狭长平原,切入塞内加尔共和国境内。冈比亚河横贯东西,注入大西洋。   冈比亚全国人口160万(2006年)。主要民族有:曼丁哥族(占人口的42%)、富拉族(又称颇尔族,占16%)、沃洛夫族(占16%)、朱拉族(占10%)和塞拉胡里族(占9%)。官方语言为英语,民族语言有曼丁哥语、沃洛夫语以及无文字的富拉语(又称颇尔语)和塞拉胡里语等。居民90%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信奉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和拜物教。  16世纪末英国殖民者侵入。1618年英国人在冈比亚河口詹姆士岛建立了殖民据点。17世纪末法国殖民者也到了冈比亚河北岸。此后100年间,英法为争夺冈比亚地区和塞内加尔,曾多次发动战争。1783年《凡尔赛和约》把冈比亚河两岸划归英国,把塞内加尔划归法国。1889年英法达成协议,划定了当今冈比亚边界。1959年英召开冈比亚制宪会议,同意冈比亚成立“半自治政府”。1964年英同意冈比亚于1965年2月18日独立。1970年4月24日冈比亚宣布成立共和国。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红、蓝、绿三个平行横长方形组成,蓝色与红、绿色交接处各有一道白条。红色象征阳光;蓝色象征爱与忠诚,还代表横贯全国东西的冈比亚河;绿色象征宽容,也象征农业;两道白条表示纯洁、和平、遵守法律,以及冈比亚人对世界人民的友好感情。",冈比亚共和国,非洲,"Republic of The Gambia (GAM)",班珠尔,英语,"10,380平方公里",达拉西,220 109,3,"2018-10-21 23:20:12",非洲,109,"2018-12-03 22:43:02",刚果(金),刚果(金)面积234.5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赤道横贯其中北部,东接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北连苏丹、中非共和国,西邻刚果,南界安哥拉、赞比亚,海岸线长37公里。地形分5个部分:中部刚果盆地区,东部南非高原大裂谷区,北部阿赞德高原区,西部下几内亚高原区,南部隆达—加丹加高原区。,"  民主刚果,全称为刚果民主共和国,简称刚果(金)。位于非洲中西部,赤道横贯其中北部,东接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北连苏丹、中非共和国,西邻刚果,南界安哥拉、赞比亚。海岸线长37公里。地形分5个部分:中部刚果盆地区,东部南非高原大裂谷区,北部阿赞德高原区,西部下几内亚高原区,南部隆达-加丹加高原区。扎乌边界的马格丽塔山海拔5109米,为全国最高点。扎伊尔河(刚果河)全长4640公里,自东向西流贯全境,重要支流有乌班吉河、卢阿拉巴河等。东部边界自北向南有阿尔伯特湖、爱德华湖、基伍湖、坦噶尼喀湖(水深1435米,为世界第二深水湖)和姆韦鲁湖等。南纬5°以北属热带雨林气候,以南属热带草原气候。   5930万(2006年)。全国有254个民族,较大的民族有60多个,分属班图、苏丹、俾格米三大族系。其中班图人占全国人口的84%,主要分布在南部、中部和东部,包括刚果、班加拉、卢巴、蒙戈、恩贡贝、伊亚卡等族;苏丹人多数居住在北部,人口最多的是阿赞德和孟格贝托两族;俾格米人主要集中在赤道密林里。法语为官方语言,主要民族语言有林加拉语(Lingala)、斯瓦希里语(Swahili)、基孔果语(Kikongo)和契卢巴语(Kiluba)。居民45%信奉天主教,24%信奉基督教新教,17.55%信原始宗教,13%信金邦古教,其余信伊斯兰教。  约从公元10世纪起,刚果河流域陆续形成一些王国,公元13世纪至14世纪是刚果王国的一部分。15世纪至16世纪卢巴、隆达、姆西里帝国在东南部地区先后建立。15世纪至18世纪葡、荷、英、法、比等国殖民者相继入侵。1908年成为比利时殖民地,改称“比属刚果”。1960年2月比利时被迫同意扎伊尔独立,同年6月30日宣告独立,定名为刚果共和国,简称刚果(利)。1964年改国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 。1966年民主共和国改为刚果(金)。1971年10月27日改国名为扎伊尔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Zaire)。1997年改国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非洲,"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COD)",金沙萨,法语,"2,344,858平方公里",刚果法郎,243 110,3,"2018-10-21 23:20:12",非洲,110,"2018-12-03 22:43:05",刚果(布),刚果(布)面积34.2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东、南邻刚果(金)、安哥拉,北接中非、喀麦隆,西连加蓬,西南临大西洋,海岸线长150多公里。东北部为海拔300米的平原,是刚果盆地的一部分,南部和西北部是高原,西南部是沿海低地,高原同沿海低地之间为马永贝山地。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中部、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气温高,湿度大。,"  刚果,全称为刚果共和国,面积34.2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东、南邻刚果(金)、安哥拉,北接中非、喀麦隆,西连加蓬,西南临大西洋,海岸线长150多公里。东北部为海拔300米的平原,是刚果盆地的一部分;南部和西北部是高原,高度在500-1000米之间;西南部是沿海低地;高原同沿海低地之间为马永贝山地。刚果河(扎伊尔河)及其支流乌班吉河的部分地段是同刚果金的界河。境内刚果河支流有桑加河、利夸拉河等,库依路河单独入海。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中部、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气温高,湿度大。  刚果总人口为400万(2004年)。刚果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全国有大小民族56个。最大的民族是南方的刚果族,约占总人口的45%;北方的姆博希族占16%;中部太凯族占20%;北方原始森林里还生活着少数俾格米人。官方语言为法语。民族语言南方为刚果语、莫努库图巴语,北方为林加拉语。全国居民中一半以上信奉原始宗教,26%信奉天主教,10%信奉基督教,3%信奉伊斯兰教。   刚果全国共划分10个省,6个直辖市,83个县。  13世纪末14世纪初,班图人在刚果河下游建立了刚果王国。15世纪起,葡、英、法殖民者相继侵入。1884年柏林会议将刚果河以东地区划为比属殖民地,即今扎伊尔,以西地区划为法属殖民地,即现在的刚果。1910年,法国占领了刚果。1958年11月成为自治共和国,但仍留在“法兰西共同体”内。1960年8月15日,刚果获得完全独立,定国名为刚果共和国。1968年6月31日改国名为刚果人民共和国。1991年决定将国名刚果人民共和国改为刚果共和国,同时恢复使用独立时的国旗和国歌。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绿、黄、红三色构成,左上方为绿色,右下方为红色,一条黄色宽带从左下角斜贯至右上角。绿色象征森林资源及对未来的希望,黄色代表诚实、宽容和自尊,红色代表热情。   刚果共和国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除石油和木材外,还拥有大量未开发的底下矿产,如:铁(已探明的铁矿储量为10亿吨)、钾、磷、锌、铅、铜、锰、金、铀和钻石等。天然气储量为1万亿立方米。刚果国内几乎没有民族工业,农业落后,粮食不能自给,经济总体落后。但就地区而言,南方又较北方相对好些。因为黑角至布拉柴维尔的大洋铁路横穿刚果南部,交通相对方便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刚果的加工制造业,主要集中南方的黑角、布拉柴维尔和恩卡伊三个城市。  刚果河流域是仅次于亚马逊雨林的世界第二大热带雨林区域,刚果河也是仅次于尼罗河的非洲第二大河。而刚果河“走廊”则是中部非洲旅游的重要景点。它将刚果河流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描绘成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从布拉柴维尔乘船上行,首先看到的是姆巴穆岛,这是个由刚果河常年冲击而成的沙洲,绿树成荫,碧波细浪,风景如画,吸引着大量的诗人、画家和外国游客。当船驶过玛鲁古-特雷肖,便进入闻名遐迩的刚果河“走廊”。",刚果共和国,非洲,"Republic of the Congo (CGO)",布拉柴维尔,法语,"34,200平方公里",中非法郎,242 111,3,"2018-10-21 23:20:12",非洲,111,"2018-12-03 22:43:13",几内亚比绍,几内亚比绍面积3.6万多平方公里,位于非洲西部,包括比热戈斯群岛等岛屿,大陆部分北接塞内加尔,东、南邻几内亚,西濒大西洋,海岸线长约300公里。几内亚比绍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除东南隅多丘陵外,其他地区均为海拔100米以下的平原,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主要河流科鲁巴尔河由东北向西南注入大西洋,水量较大,富航运。,"  几内亚比绍,全称为几内亚比绍共和国,位于非洲西部,包括比热戈斯群岛等岛屿。大陆部分北接塞内加尔,东、南邻几内亚,西濒大西洋,海岸线长约300公里。除东南隅多丘陵外,其他地区均为海拔100米以下的平原。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主要河流科鲁巴尔河由东北向西南注入大西洋,水量较大,富航运。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1446年,葡萄牙人在几内亚比绍登陆,建立了第一个贸易站。17-18世纪成为葡萄牙贩卖奴隶的主要地区,归葡属佛得角统治。1951年葡萄牙把几内亚比绍改为“海外省”。1956年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成立,该党领导的游击队,解放了全国三分之二的土地。1973年9月24日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在解放区宣告成立并颁布宪法。路易斯-卡布拉尔任国家元首、国务委员会主席。翌年9月葡予以承认。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由红、黄、绿、黑四色组成。靠旗杆一侧为红色竖长方形,中央有一颗黑色五角星;旗面右侧为两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上黄下绿。红色象征为民族独立而斗争的战士的鲜血;黄色象征国家的财富、丰收和人民的希望;绿色象征农业;黑色五角星象征国家的执政党——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还象征非洲黑人的尊严、自由与和平。   人口159万(2005年)。全国通用克里奥尔语。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63%的人信奉拜物教,36%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其余的人信奉天主教。",几内亚比绍共和国,非洲,"Republic of Guinea-Bissau (GBS)",比绍,葡萄牙语,"36,120平方公里",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245 112,3,"2018-10-21 23:20:12",非洲,112,"2018-10-21 23:34:50",吉布提,吉布提面积为2.32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南与索马里为邻,北、西和西南与埃塞俄比亚交界。境内地形复杂,大部地区为海拔不高的火山高原,沙漠和火山占全国面积的90%,间有低洼平原和湖泊。境内无固定河流,只有季节性的小溪流。主要属热带沙漠气候,内地近于热带草原气候,终年炎热少雨。,"  吉布提,全称为吉布提共和国,位于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南与索马里为邻,北、西和西南与埃塞俄比亚交界。境内地形复杂,大部地区为海拔不高的火山高原,沙漠和火山占全国面积的90%,间有低洼平原和湖泊。南部地区多为高原山地,一般海拔500-800米。东非大裂谷经过中部,裂谷带北端的阿萨勒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3米,为非洲最低点。北部穆萨·阿里山海拔2020米,是全国最高点。境内无固定河流,只有季节性的小溪流。主要属热带沙漠气候,内地近于热带草原气候,终年炎热少雨。   人口79.3万(2005年联合国人口基金估计)。主要有伊萨族和阿法尔族。伊萨族占全国人口的50%,讲索马里语;阿法尔族约占40%,讲阿法尔语。另有少数阿拉伯人和欧洲人。官方语言为法语和阿拉伯语,主要民族语言为阿法尔语和索马里语。伊斯兰教为国教,94%的居民为穆斯林(逊尼派),其余为基督教徒。  首都吉布提市(Djibouti),人口约62.4万(2005年估计)。热季平均气温31-41℃,凉季平均气温23-29℃。  殖民主义者入侵前,境内由若干分散的苏丹王统治。从19世纪50年代起,法国开始入侵。1888年占领全境。1896年成立法属索马里。1946年为法国海外领地之一,由法国派总督直接统治。1967年给予它以“实际上的自治”地位。1977年6月27日宣告独立,成立共和国。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9∶5。靠旗杆一侧为一个白色等边三角形,边长与旗宽相等;右侧为两个相等的直角梯形,上方为天蓝色,下方为绿色。白色三角形正中有一颗红色五角星。天蓝色代表海洋和天空,绿色象征土地和希望,白色象征和平,红五角星代表人民的希望和斗争的方向。整个国旗图案的中心思想是“团结、平等、和平”。  吉布提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自然资源贫乏,工农业基础薄弱,95%以上的农产品和工业品依靠进口,80%以上的发展资金仰赖外援。交通运输、商业和服务业(主要是港口服务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吉布提共和国,非洲,"Republic of Djibouti (DJI)",吉布提,阿拉伯语、法语,"23,000平方公里",吉布提法郎,253 113,3,"2018-10-21 23:20:12",非洲,113,"2018-12-03 22:43:22",几内亚,几内亚面积约24.6万平方公里,位于西非西岸,北邻几内亚比绍、塞内加尔和马里,东接科特迪瓦,南界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西濒大西洋,海岸线长352公里。地形复杂,全境分4个自然区:西部为狭长的沿海平原,中部为平均海拔900米的富塔贾隆高原,西非3条主要河流——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和冈比亚河均发源于此,被称为“西非水塔”,东北部为平均海拔约300米的台地,东南部为几内亚高原。,"  几内亚,全称为几内亚共和国,位于西非西岸,北邻几内亚比绍、塞内加尔和马里,东接科特迪瓦,南界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西濒大西洋,海岸线长352公里。地形复杂,全境分4个自然区:西部(称下几内亚)为狭长的沿海平原。中部(中几内亚)为平均海拔900米的富塔贾隆高原,西非3条主要河流——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和冈比亚河均发源于此,被称为“西非水塔”。东北部(上几内亚)为平均海拔约300米的台地。东南部为几内亚高原,有海拔1752米的宁巴山,为全境最高峰。沿海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内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全国人口964万(2006年)。共有20多个民族,其中富拉族(又称颇尔族)约占全国人口的40%,马林凯族约占30%,苏苏族约占16%。官方语言为法语。各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主要语种有苏苏语、马林凯语和富拉语(又称颇尔语)。全国约87%居民信奉伊斯兰教,5%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拜物教。  公元9至15世纪,几内亚是加纳王国和马里帝国的一部分。15世纪葡萄牙殖民主义者侵入几内亚,随后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英国接踵而至。1842-1897年法国殖民主义者同各地部落酋长签订30多个“保护”条约。1885年柏林会议划几为法国的势力范围。1893年命名为法属几内亚。1958年几内亚要求立即独立,拒绝留在法兰西共同体内。同年10月2日正式宣告独立,成立几内亚共和国。1984年改国名为“几内亚共和国”(亦称几内亚第二共和国),孔戴成为几内亚独立后的第二位总统。1994年1月,成立第三共和国。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从左至右依次为红、黄、绿三色。红色象征为自由而斗争烈士的鲜血,还象征劳动者为建设祖国而作出的牺牲;黄色代表国家的黄金,也象征普照全国的阳光;绿色象征该国植物。另外,红、黄、绿三色也是泛非颜色,几内亚人视之为“勤劳、正义、团结一致”的标志。   几内亚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2005年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55美元。",几内亚共和国,非洲,"Republic of Guinea (GUI)",科纳克里,法语,"245,857平方公里",几内亚法郎,224 114,3,"2018-10-21 23:20:12",非洲,114,"2018-10-21 23:34:58",加纳,加纳面积23.85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西部、几内亚湾北岸,西临科特迪瓦,北接布基纳法索,东毗多哥,南濒大西洋。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全境大部地区为平原,东部有阿克瓦皮姆山脉,南部有夸胡高原,北部有甘巴加陡崖。沿海平原和西南部阿桑蒂高原属热带雨林气候,沃尔特河谷和北部高原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加纳不仅因盛产可可而赢得“可可之乡”的美誉,还因盛产黄金而被赞誉为“黄金海岸”。,"  加纳,全称为加纳共和国,位于非洲西部、几内亚湾北岸,西临科特迪瓦,北接布基纳法索,东毗多哥,南濒大西洋。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全境大部地区为平原,东部有阿克瓦皮姆山脉,南部有夸胡高原,北部有甘巴加陡崖。最高峰杰博博山海拔876米。最大河流为沃尔特河,在加境内长1100公里,下游筑有阿科松博水坝,在境内形成巨大的沃尔特水库,面积达8482平方公里。沿海平原和西南部阿桑蒂高原属热带雨林气候,沃尔特河谷和北部高原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加纳不仅因盛产可可而赢得“可可之乡”的美誉,还因盛产黄金而被赞誉为“黄金海岸”。  全国共设10个省,省下设有110个县。  古加纳王国建于公元3—4世纪,10—11世纪时达到鼎盛时期。从1471年起,葡萄牙、荷兰、法国和英国的殖民者相继入侵加纳,他们不仅劫掠加纳的黄金、象牙,还把加纳作为贩卖黑奴的据点。1897年,英国取代其他国家,成为加纳的主宰,称加纳为“黄金海岸”。1957年3月6日,黄金海岸宣布独立,改国名为加纳。1960年7月1日,加纳共和国成立,仍留在英联邦内。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红、黄、绿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黄色部分中间是一颗黑色五角星。红色象征为了国家独立而牺牲烈士的鲜血;黄色象征国家丰富的矿藏和资源;也代表加纳原来的国名“黄金海岸”;绿色象征森林和农业;黑色五角星象征非洲自由的北极星。  人口2200万(2005年估计),官方语言为英语。另有埃维语、芳蒂语和豪萨语等民族语言。居民69%信奉基督教,15.6%信奉伊斯兰教,8.5%信奉原始宗教。   加纳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诸如黄金、钻石、铝矾土、锰等储量均居世界前列,此外还有石灰石、铁矿、红柱石、石英砂和高岭土等。加纳森林覆盖率占国土面积的34%,主要材林集中在西南部。黄金、可可和木材三大传统出口产品是加纳经济支柱。加纳盛产可可,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可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可可的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3%左右。  加纳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薯类、高粱、大米、小米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棕、橡胶、棉花、花生、甘蔗、烟草等。加纳工业基础薄弱,原材料依赖进口,主要工业有木材和可可加工、纺织、水泥、电力、冶金、食品、服装、木制品、皮制品、酿酒等。自1983年开始实行经济结构调整后,加纳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1994年联合国取消加纳最不发达国家称谓。",加纳共和国,非洲,"Republic of Ghana (GHA)",阿克拉,英语,"238,540平方公里",塞地,233 115,3,"2018-10-21 23:20:12",非洲,115,"2018-12-03 22:43:33",加蓬,加蓬面积约26.77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赤道横贯其中部,西濒大西洋,东、南与刚果(布)为邻,北与喀麦隆、赤道几内亚接壤,海岸线长800公里。沿海为平原,南段多沙丘、泻湖和沼泽,北段间有山崖临海,内地为高原,奥果韦河自东向西横贯全境。加蓬属典型的赤道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85%,被誉为非洲的“绿金之国”。,"  加蓬,全称为加蓬共和国,位于非洲中西部,赤道横贯其中部,西濒大西洋。东、南与刚果(布)为邻,北与喀麦隆、赤道几内亚接壤。海岸线长800公里。沿海为平原,南段多沙丘、泻湖和沼泽,北段间有山崖临海。内地为高原,海拔500-800米。伊本吉山高1575米,是全国最高点。奥果韦河自东向西横贯全境。属典型的赤道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6℃。加蓬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85%,被誉为非洲的“绿金之国”。  全国划分为9个省(河口省、滨海奥果韦省、尼扬加省、中奥果韦省、上奥果韦省、奥果韦-洛洛省、奥果韦-伊温多省、恩古涅省、沃勒-恩特姆省),下辖44个州、8个县、12个市。  公元12世纪,班图人从非洲东部迁徙至加蓬,在奥果韦河两岸建立了一些部落王国。15世纪葡萄牙人最先来加蓬海岸贩卖奴隶。18世纪法国逐步侵入。1861年至1891年全境被法国占领。1910年被划为法属赤道非洲4个领地之一。1911年法国将加蓬等4个领地转让给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加蓬复归法国。1957年初成为“半自治共和国”。1958年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1960年8月17日宣告独立,但仍留在“法兰西共同体”内。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4∶3。自上而下由绿、黄、蓝三个平行的横长方形组成。绿色象征丰富的森林资源,加蓬号称“木材之国”、“绿金之国”;黄色象征阳光;蓝色象征海洋。  人口150多万(2005年)。官方语言为法语。民族语言有芳语、米耶内语和巴太凯语。居民信奉天主教的占50%,信奉基督教新教的占20%,信奉伊斯兰教的占10%,其余信奉原始宗教。   被列为法语非洲唯一“中等收入”国家。独立后经济一度发展迅速。以石油为主的采掘业发展较快,加工业和农业基础薄弱。石油、锰、铀和木材曾为经济四大支柱。加蓬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它是黑非洲第三大石油生产国,石油出口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已探明可开采的石油储量约4亿吨。锰矿蕴藏量2亿吨,占世界储量25%,居第4位,为世界第3大生产和出口国,产量近几年稳定在200万吨左右,素有“黑金之国”的美誉。加蓬素有森林之国的美称,林木繁茂,种类诸多。森林面积2200万公顷,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5%,原木储量约4亿立方米,居非洲第三位。  采矿业是加蓬主要经济部门。六十年代初开始开发石油,95%的石油供出口,出口收入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出口总额的80%、国家财政收入的62%。工业主要有石油冶炼、木材加工和食品加工等。农牧业发展缓慢,粮、肉、菜、蛋均不能自给,粮食60%需要进口。耕地面积不到全国土地面积的2%,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7%。主要农产品有木薯、芭蕉、玉米、山药、芋头、可可、咖啡、蔬菜、橡胶、棕榈油等。主要出口石油、木材、锰和铀;主要进口食品、轻工产品、机械设备等。主要贸易对象是法国等西方国家。",加蓬共和国,非洲,"Gabonese Republic (GAB)",利伯维尔,法语,"267,668平方公里",中非法郎,241 116,3,"2018-10-21 23:20:12",非洲,116,"2018-10-21 23:35:14",津巴布韦,津巴布韦面积39万余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东南部,是一个内陆国家,东邻莫桑比克,南接南非,西和西北与博茨瓦纳、赞比亚相连。大部分是高原地形,平均海拔1000余米,分高草原、中草原和低草原3种地形。东部伊尼扬加尼山海拔2592米,为全国最高点,主要河流有赞比西河和林波波河,分别为同赞比亚和南非的界河。,"  津巴布韦,全称为津巴布韦共和国,国土面积39万余平方公里。津巴布韦位于非洲东南部,是一个内陆国家。东邻莫桑比克,南接南非,西和西北与博茨瓦纳、赞比亚相连。大部分是高原地形,平均海拔1000余米。分高草原、中草原和低草原3种地形。东部伊尼扬加尼山海拔2592米,为全国最高点。主要河流有赞比西河和林波波河,分别为同赞比亚和南非的界河。热带草原气候,年均气温22℃,10月份温度最高,达32℃,7月份温度最低,约13~17℃。  全国分为8个省,下设55个区,14个市镇。8省名称为:西马绍纳兰、中马绍纳兰、东马绍纳兰、马尼卡、中部、马旬戈、北马塔贝莱兰、南马塔贝莱兰。  津巴布韦是烙着非洲历史强烈印记的南部非洲古国。公元1100年前后开始形成中央集权国家。13世纪卡伦加人建立莫诺莫塔帕王国,15世纪初王国达到鼎盛时期。1890年,津巴布韦沦为英国殖民地,1895年英国以殖民主义者罗得斯的名字命名为南罗得西亚。1923年英国政府接管该地,给予“自治领地”地位。1964年,南罗得西亚的史密斯白人政权把国名改称罗得西亚,并于1965年片面宣布“独立”,1970年改名为“罗得西亚共和国”。1979年5月改国名为“津巴布韦(罗得西亚)共和国”。由于国内外强烈反对,未获得国际承认。1980年4月18日独立,定国名为津巴布韦共和国。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靠旗杆一侧为带黑边的白色等腰三角形,正中一颗红色五角星,星内有一只津巴布韦鸟,白色象征和平,五角星代表国家和民族的良好愿望,津巴布韦鸟是该国特有的标志,也是津巴布韦和非洲国家古老文明的象征;右侧为七道平行横条,黑色居中,向上下两边依次均为红、黄、绿色。黑色代表占人口多数的黑人,红色象征人民为争取独立而洒的鲜血,黄色象征矿产资源,绿色代表国家的农业。  津巴布韦人口1310万。黑人占人口的97. 6%,主要有绍纳族(占79%)和恩德贝莱族(占17%),白人占0.5%,亚裔约占0.41%。英语、绍纳语和恩德贝莱语同为官方语言。40%的人口信奉原始宗教,58%的人信奉基督教,1%信奉伊斯兰教。  津巴布韦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工业制成品向周边国家出口,正常年景粮食自给有余,为世界第三大烟草出口国,经济发展水平在南部非洲地区仅次于南非,制造业、矿业和农业为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私有企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0%。  工业门类主要有金属和金属加工(占总产值25%)、食品加工(15%)、石油化工(13%)、饮料和卷烟(11%)、纺织(10%)、服装(8%)、造纸和印刷(6%)等。农牧业主要生产玉米、烟草、棉花、花卉、甘蔗和茶叶等,畜牧业以养牛为主。耕地面积3328万公顷,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7%,不仅粮食自给有余,享有南部非洲“粮仓”的美誉。津已成为非洲主要粮食出口国、世界主要烤烟出口国和欧洲鲜花市场的第四大供应商,农产品出口约占全国出口收入的三分之一。  津巴布韦旅游业发展快速,成为津主要创汇部门。著名风景点为维多利亚瀑布,还有26个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津巴布韦共和国,非洲,"Republic of Zimbabwe (ZIM)",哈拉雷,英语,"390,580平方公里",津巴布韦元,263 117,3,"2018-10-21 23:20:12",非洲,117,"2018-12-03 22:43:45",喀麦隆,喀麦隆面积约47.6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南部靠近赤道,北抵撒哈拉沙漠南沿。境内大部地区为高原,平原仅占国土的12%。喀麦隆火山西麓年降水量1万毫米,是世界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这里不仅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而且民族众多,人文景观迷人,浓缩了非洲大陆多种地貌和气候类型以及文化特征,素有“微型非洲”的美称。,"  喀麦隆,全称为喀麦隆共和国,面积约47.6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南部靠近赤道,北抵撒哈拉沙漠南沿。北部与尼日利亚接壤,南部与加蓬、刚果(布)和赤道几内亚为邻,西部与乍得和中非交界。全国约有200多个民族,3种大的宗教,官方语言为法语和英语。政治首都雅温得,人口110万;经济首都杜阿拉是最大的港口和商业中心,人口200多万。  境内大部地区为高原,平原仅占国土的12%。西南沿海为平原,南北纵长;东南为喀麦隆低高原,有大片的沼泽和湿地;北部贝努埃河—乍得湖平原,平均海拔300-500米;中部阿达马瓦高原是中非高原的核心部分,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中西部喀麦隆火山山地多锥形火山体,一般海拔2000米。近海处的喀麦隆火山海拔4070米,是全国、西非地区的最高峰。萨纳河是第一大河,此外还有尼昂河、洛贡河、贝努埃河等。西部沿海和南部地区属典型的赤道雨林气候,终年湿热,往北过渡到热带草原气候。喀麦隆火山西麓年降水量1万毫米,是世界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喀麦隆不仅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而且民族众多,人文景观迷人,浓缩了非洲大陆多种地貌和气候类型以及文化特征,素有“微型非洲”的美称。  海岸基准线长360公里。西部沿海和南部地区为赤道雨林气候,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4-28℃。  全国划分为10个省(极北省、北部省、阿达马瓦省、东部省、中部省、南部省、滨海省、西部省、西南省、西北省),58个州,268个区,54个县。  自公元5世纪起,境内先后形成一些部落王国和部落联盟国家。1472年葡萄牙人入侵,16世纪起荷、英、法、德等殖民者相继入侵。1884年德国迫使喀西部沿海地区的杜阿拉国王签订“保护条约”。使该地区成为德国的“保护国”,并于1902年吞并了喀全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军队分别占领了喀麦隆。1919年,喀麦隆分成两个地区,东部地区由法国占领,西部由英国占领。1922年,国际联盟将东、西喀麦隆分别交由英、法“委任统治”。1946年联合国大会决定将东、西喀由英、法“托管”。1960年1月1日,东喀麦隆(法国托管区)宣布独立,定国名为喀麦隆共和国。阿希乔出任总统。1961年2月,喀英托管区北部和南部分别举行公民投票,6月1日北部并入尼日利亚,10月1日南部与喀麦隆共和国合并,组成喀麦隆联邦共和国。1972年5月取消联邦制,成立中央集权的喀麦隆联合共和国。1984年又改为喀麦隆共和国。1982年11月阿希乔辞职。保罗·比亚继任总统。1984年1月改国名为喀麦隆共和国。1995年11月1日加入英联邦。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从左至右由绿、红、黄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红色部分中间有一颗黄色五角星。绿色象征南部赤道雨林的热带植物,还象征人民对幸福未来的希望;黄色象征北部草原和矿产资源,也象征给人民带来幸福的太阳光辉;红色象征联合统一的力量。五角星象征国家的统一。  喀麦隆总人口1632万(2005年)。全国有富尔贝、巴米累克、赤道班图、俾格米、西北班图等200多个民族。与此相应,全国共有200多种民族语言,均无文字。法语和英语为官方语言。主要民族语言有富拉尼语、雅温得语、杜阿拉语和巴米累克语,均无文字。富尔贝族和西部一些部族信奉伊斯兰教(约占全国人口的20%);南部及沿海地区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占35%);内地及边远地区仍信奉拜物教(45%)。  喀麦隆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由于地跨赤道雨林和热带草原两个气候带,气温和降水条件均十分适合发展农业,粮食自给有余,喀麦隆因此被誉为“中部非洲粮仓”。  喀麦隆森林面积2200多万公顷,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2%。木材是喀麦隆第二大创汇产品。喀麦隆水力资源丰富,可利用的水力资源占世界水力资源的3%。这里的矿产资源也较为丰富,已探明的地下矿藏有30多种,主要有铝矾土矿、金红石、钴和镍。此外还有黄金、钻石以及大理石、石灰石、云母等。  喀麦隆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既有迷人的海滨沙滩,又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清澈的湖泊河流。全国共有381个旅游景点和45处各类保护区,主要旅游点有贝努埃、瓦扎和布巴恩吉达等天然动物园。近年来,每年来喀麦隆的外国游客达数十万人次。  农业和畜牧业是喀麦隆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工业也具备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工业化水平居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前列。近年来,喀麦隆经济稳定增长。200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952.3美元。",喀麦隆共和国,非洲,"Republic of Cameroon (CMR)",雅温得,法语、英语,"475,440平方公里",中非法郎,237 118,3,"2018-10-21 23:20:12",非洲,118,"2018-12-03 22:43:53",科摩罗,科摩罗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面积有2236平方公里,是印度洋西部岛国,位于非洲东南莫桑比克海峡北端入口处,东、西距马达加斯加和莫桑比克各约500公里。由大科摩罗、昂儒昂、莫埃利和马约特四个主岛和一些小岛组成。科摩罗群岛是一组火山岛群,岛上大部分为山地,地势崎岖,广布森林,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  科罗摩,全称为科摩罗联盟,面积2236平方公里。印度洋岛国。位于非洲东南莫桑比克海峡北端入口处,东、西距马达加斯加和莫桑比克各约500公里。由大科摩罗、昂儒昂、莫埃利和马约特四个主岛和一些小岛组成。科摩罗群岛是一组火山岛群,岛上大部分为山地,地势崎岖,广布森林。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  科摩罗总人口78万。主要由阿拉伯人后裔、卡夫族、马高尼族、乌阿马查族和萨卡拉瓦族组成。通用科摩罗语,官方语言为科摩罗语、法语和阿拉伯语。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科摩罗群岛包括4个岛屿,每个岛屿为一省,其中马约特岛目前仍由法国管辖。2001年12月,国名由科摩罗伊斯兰联邦共和国改为“科摩罗联盟”。三个自治岛(不含马约特)由行政长官领导。岛下设县、乡、村,全国共有15个县、24个乡。三个岛为大科摩罗岛(7个县)、昂儒昂岛(5个县)和莫埃利岛(3个县)。   西方殖民者入侵前,长期由阿拉伯苏丹进行统治。1841年法国侵入马约特岛。1886年其他三岛也处于法国势力控制下。1912年正式沦为法国殖民地。1914年划归法国驻马达加斯加殖民当局管辖。1946年成为法国“海外领地”。1961年取得内部自治。1973法国承认科摩罗独立。1975年科摩罗议会通过决议,宣布独立。1978年10月22日,改国名为科摩罗伊斯兰联邦共和国。2001年12月23日更名为科摩罗联盟。   国旗:科摩罗国旗由一个绿色三角形、一条黄色、白色、红色与蓝色的横条所组成,在绿色的三角形中有一个弦月和四颗星,象征了科摩罗的国教为伊斯兰教,四颗星和四条横条都表达出国家的四个岛屿,黄色代表了莫爱利岛、白色代表出马约特岛、红色为安朱安岛的象征,而蓝色就是大科摩罗岛。另外,弦月抱与四颗星同时表达出国家的图腾。  科摩罗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脆弱,严重依赖外援;无矿藏资源,水力资源匮乏,森林面积约2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15%,渔业资源较丰富。基础薄弱、规模小,主要为农产品加工业,另有印刷厂、制药厂、可口可乐瓶装厂、水泥空心砖厂和小服装厂等。2004年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4%。工业基础薄弱、规模小,主要为农产品加工业,另有印刷厂、制药厂、可口可乐瓶装厂、水泥空心砖厂和小服装厂等。2004年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4%。  科罗摩旅游资源丰富,海岛风光秀美,伊斯兰文化引人入胜,但旅游资源尚待充分开发。现有客房760间,床位880个,位于大科摩罗岛的加拉瓦阳光度假饭店为科罗摩最大的旅游设施。外国游客中68%来自欧洲,29%来自非洲。近年因政局动乱,旅游业受到严重影响。  趣闻-科摩罗人十分好客,不论你到谁家做客,热情的主人准会为客人准备具有科摩罗风味的果味宴会。在外交场合,科摩罗人热情地与朋友握手问候,称男士为先生,称女士为夫人、女士、 小姐。科摩罗居民多为穆斯林,他们的宗教仪式十分严格,祈祷也很勤勉。他们非常重视去麦加的朝圣活动,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教规。   科摩罗人的服饰与阿拉伯人基本相同。男子披一块单色布,自腰至膝:妇女着两块多色布, 一块缠身,一块斜披在肩上。现在,不少人也着西装,但还不是十分流行。科摩罗人的主食 是香蕉、面包果、木薯和木瓜等。",科摩罗联盟,非洲,"Union of the Comoros (COM)",莫罗尼,科摩罗语、阿拉伯语、法语,"2,170平方公里",科摩罗法郎,269 119,3,"2018-10-21 23:20:12",非洲,119,"2018-10-21 23:35:36",科特迪瓦,科特迪瓦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出产可可、咖啡、油棕、橡胶等多种热带经济作物,科特迪瓦面积有32万多平方公里,位于非洲西部,西与利比里亚和几内亚交界,北同马里和布基纳法索为邻,东与加纳相连,南濒几内亚湾,海岸线长约550公里。地势由西北略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芒达山和丘里山地,北部为低高原,东南部为沿海泻湖平原,属热带气候。,"  科特迪瓦,全称为科特迪瓦共和国,位于非洲西部,西与利比里亚和几内亚交界,北同马里和布基纳法索为邻,东与加纳相连,南濒几内亚湾,海岸线长约550公里。地势由西北略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海拔500-1000米的芒达山和丘里山地,北部为海拔200-500米的低高原,东南部为海拔50米以下的沿海泻湖平原。全境最高峰宁巴山(科几边境)海拔1752米。主要河流有邦达马河、科莫埃河、萨桑德拉河和卡瓦利河。属热带气候。北纬7°以南为热带雨林气候,北纬7°以北为热带草原气候。  全国人口1847万(2006年)。全国有69个民族,分为4大族系:阿肯族系约占42%,曼迪族系约占27%,沃尔特族系约占16%,克鲁族系约占15%。各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全国大部分地区通用迪乌拉语(无文字)。官方语言为法语。38.6%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30.4%信奉基督教,16.7%无宗教信仰,其余信奉原始宗教等。  政治首都亚穆苏克罗(Yamoussoukro),人口29.9万(2006年)。经济首都阿比让(Abidjan),人口287.8万(2006年)。2-4月气温最高,平均为24-32℃;8月气温最低,平均为22-28℃。1983年3月12日,科决定将首都迁往亚穆苏克罗,但至今政府机构及外交使团仍留在阿比让。  全国划为56个省、197个市和198个县。1991年6月,科政府将全境划为10个行政管辖区,各辖区下辖几个省,驻管辖区首府的省长负责该区协调工作,但不算一级行政机构。1996年7月改为12个管辖区,1997年1月调为16个,2000年增至19个。   科特迪瓦1986年以前曾译象牙海岸。西方殖民者入侵前,境内曾建立过一些小王国,如宫格王国、印德尼埃王国、阿西尼王国等。公元11世纪,塞努弗人在北部建立的宫格城为当时非洲南北贸易中心之一。13-15世纪科北部曾隶属于马里帝国。15世纪后半叶,葡、荷、法殖民者相继入侵。掠夺象牙和奴隶,沿海一带形成著名的象牙市场。1475年葡殖民者命名该地为科特迪瓦(意为象牙海岸)。1842年沦为法国保护地。1893年10月法国政府通过法令,确定科为法国的自治殖民地。1895年科被划入法属西非。1946年被划为法国的海外领地。1957年成为“半自治共和国”。1958年12月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1960年8月7日宣告独立,但仍留在“法兰西共同体”内。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从左至右依次为橙、白、绿三色。橙色代表热带大草原,白色象征南、北方的团结,绿色代表南部地区的原始森林。橙、白、绿三色还分别解释为:民族爱国精神、和平与纯洁、对未来的希望。  人口1810万(2005年)。全国有69个民族,主要分4大族系,官方语言为法语。全国人口的40%信奉伊斯兰教,27.5%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拜物教。   科特迪瓦独立后实行以“自由资本主义”和“科特迪瓦化”为中心内容的自由经济体制。主要矿藏有钻石、黄金、锰、镍、铀、铁和石油。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12亿吨,天然气储量156亿立方米,铁矿30亿吨,铝矾土12亿吨,镍4. 4亿吨,锰3500万吨。森林面积250万公顷。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  食品加工业是主要工业部门,其次是棉纺织业,还有炼油、化工、建材和木材加工工业。近年来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增长较快。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收入的66%。可耕地面积802万公顷,全国8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  经济作物占重要地位,可可和咖啡是两大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全国可耕地面积的60%。可可生产和出口居世界第一位,出口收入占国家出口总额的45%。咖啡生产现居世界第四位、非洲第一位。籽棉产量居非洲第三位,棕榈产量居非洲第一、世界第三。  1994年起,热带水果出口量亦有所增加,主要有香蕉、菠萝、木瓜等。  森林资源丰富,木材曾是第三大出口产品。畜牧业不发达。禽蛋基本自给,肉类一半靠进口。渔业产值占农业生产总值的7%。重视发展旅游业和开发旅游资源。",科特迪瓦共和国,非洲,"Republic of Cote d'Ivoire (CIV)",亚穆苏克罗,法语,"322,460平方公里",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225 120,3,"2018-10-21 23:20:12",非洲,120,"2018-10-21 23:35:40",肯尼亚,肯尼亚面积58万多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东部,地跨赤道,东与索马里为邻,北与埃塞俄比亚、苏丹接壤,西与乌干达交界,南与坦桑尼亚相连,东南濒印度洋,海岸线长536公里。地处中部高地的肯尼亚山海拔5199米,是全国最高峰、非洲第二高峰,峰顶终年积雪,瓦加加伊死火山海拔4321米,以巨大的火山口(直径达15公里)而驰名。河流、湖泊众多,大部属热带草原气候。,"  肯尼亚,全称为肯尼亚共和国,面积582646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东部,地跨赤道。东与索马里为邻,北与埃塞俄比亚、苏丹接壤,西与乌干达交界,南与坦桑尼亚相连,东南濒印度洋。海岸线长536公里。沿海为平原地带,其余大部分为平均海拔1500米的高原。东非大裂谷东支纵切高原南北,将高地分成东、西两部分。大裂谷谷底在高原以下450-1000米,宽50-100公里,分布着深浅不等的湖泊,并屹立着许多火山。北部为沙漠和半沙漠地带,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6%。中部高地的肯尼亚山海拔5199米,是全国最高峰、非洲第二高峰,峰顶终年积雪;瓦加加伊死火山海拔4321米,以巨大的火山口(直径达15公里)而驰名。河流、湖泊众多,最大的河流为塔纳河、加拉纳河。境内受东南信风与东北信风的影响,大部属热带草原气候。西南部高原区除大裂谷谷底地区干热外,都属亚热带森林气候。气候温和,各月平均温度都在14-19℃之间,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东部沿海平原区炎热湿润,年平均温度24℃,年均降水量500-1200毫米,主要集中在5月;北部和东半部半沙漠区,气候干热少雨,年降水量250-500毫米。3-6月为长雨季,10-12月为短雨季,其余月份为旱季。  肯尼亚全国分为7个省和1个省级特区,省以下设区、乡、村。7个省为中央省、裂谷省、尼安萨省、西部省、东部省、东北省、滨海省。1个省级特区为内罗毕特区。  肯尼亚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境内曾出土约250万年前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公元7世纪,肯尼亚东南沿海已形成一些商业城市,阿拉伯人开始到此经商和定居。15世纪至19世纪,葡、英殖民者相继侵入,1895年英国宣布肯为其“东非保护地”,1920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20年后,肯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1962年2月伦敦制宪会议决定由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简称“肯盟”)和肯尼亚非洲民主联盟组成联合政府。1963年6月1日成立自治政府,12月12日宣告独立。1964年12月12日,肯尼亚共和国成立,但仍留在英联邦内,肯雅塔出任首任总统。  国旗:国旗是根据独立前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的旗帜为基础而设计的。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黑、红、绿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构成,红色长方形上下各有一白边。旗面中间的图案为一面盾和两支交叉着的长矛。黑色象征肯尼亚人民,红色象征为自由而斗争,绿色象征农业和自然资源,白色象征统一与和平;矛和盾图案象征祖国统一和为捍卫自由而斗争。  肯尼亚人口3510万(2006年)。全国共有42个民族,主要有基库尤族(21%)、卢希亚族(14%)、卢奥族(13%)、卡伦金族(11%)和康巴族(11%)等。此外,还有少数印巴人、阿拉伯人和欧洲人。斯瓦希里语为国语,和英语同为官方语言。全国人口的45%信奉基督教新教,33%信奉天主教,10%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和印度教。  肯尼亚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基础较好的国家之一。农业、服务业和工业是国民经济三大支柱,茶叶、咖啡和花卉是农业三大创汇项目。肯尼亚是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占有欧盟25%的市场份额。工业在东非地区相对发达,日用品基本自给。肯尼亚矿物资源丰富,主要有纯碱、盐、萤石、石灰石、重晶石、金、银、铜、铝、锌及铌、钍等。森林面积8.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林木储量9.5亿吨。  工业独立以后发展较快,门类比较齐全。是东非地区工业最发达的国家。所需日用消费品85%由国内生产,其中服装、纸张、食品、饮料、香烟等基本自给,有些还供出口。较大的企业有炼油、轮胎、水泥、轧钢、发电、汽车装配厂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全国70%的人口从事农牧业。可耕地面积10.48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8%),其中已耕地占73%,主要集中在西南部。正常年景粮食基本自给,并有少量出口。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咖啡等。咖啡和茶叶是肯主要出口换汇产品。肯尼亚自古就是东非重要贸易国家,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畜牧业在经济中也较重要,服务业包括财政、保险、不动产、商业服务及其他服务业。  肯尼亚是非洲著名的旅游国家,旅游业是主要创汇产业之一。美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地貌景观以及无数珍禽异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首都内罗毕坐落在海拔1700多米的中南部高原上,气候温和宜人,四季鲜花怒放,被誉为“阳光下的花城”。港口城市蒙巴萨则尽显热带风情,每年数十万外国游客在这里尽情享受椰林海风、白沙细浪和明媚阳光。有“地球大伤疤”之称的东非大裂谷如刀削斧劈一般,南北纵贯肯尼亚全境,与赤道交叉,堪称一大地理奇观。位于中部的非洲第二高峰肯尼亚山是世界著名的赤道雪山,山势雄壮巍峨,景色美丽奇特,肯尼亚的国名即来源于此。肯尼亚还有“鸟兽乐园”的美称,占国土面积11%的59个国家天然野生动物园和自然保护区是众多野生动物和鸟类的天堂。野牛、大象、豹子、狮子、犀牛被称为五大动物,斑马、羚羊、长颈鹿及其他千奇百怪的野生动物更是数不胜数。",肯尼亚共和国,非洲,"Republic of Kenya (KEN)",内罗毕,斯瓦希里语、英语,"580,367平方公里",肯尼亚币,254 121,3,"2018-10-21 23:20:12",非洲,121,"2018-12-03 22:44:10",莱索托,莱索托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东南部,为内陆国家,四周为南非所环抱,地处南非高原东缘德拉肯斯山西坡。东部为海拔1800-3000米的山地,北部是高达3000米左右的高原,西部为丘陵,沿西部边界有一条宽约40公里的狭长低地,全国70%的人口集中于此。奥兰治河和土格拉河均发源于东部。属大陆性亚热带气候。,"  莱索托,全称为莱索托王国,位于非洲东南部,为内陆国家,四周为南非所环抱。地处南非高原东缘德拉肯斯山西坡。东部为海拔1800-3000米的山地;北部是高达3000米左右的高原;西部为丘陵;沿西部边界有一条宽约40公里的狭长低地,全国70%的人口集中于此。奥兰治河和土格拉河均发源于东部。属大陆性亚热带气候。   莱索托原为英国殖民地,称巴苏陀兰。1868年,成为英国的“保护地”,后来将其并入英国在南非的开普殖民地(今南非的一部分)。1884年英国宣布巴苏陀兰为“高级专员领地”。1966年10月莱索托成为英联邦成员国,莫舒舒二世为国王。1966年10月4日莱索托宣布独立,实行君主立宪制,由国民党执政。  人口220万(2006年),通用英语和塞苏陀语。80%以上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与伊斯兰教。",莱索托王国,非洲,"Kingdom of Lesotho (LES)",马塞鲁,英语、塞苏陀语,"30,355平方公里",索托洛蒂,266 122,3,"2018-10-21 23:20:12",非洲,122,"2018-10-21 23:35:55",利比里亚,利比里亚位于非洲西部,北接几内亚,西北界塞拉利昂,东邻科特迪瓦,西南濒大西洋,面积11.1万多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37公里。全境北高南低,从沿海向内陆大致可分三级阶梯:沿海为狭窄平原,中部为平缓丘陵,内地为高原。利比里亚首都是蒙罗维亚,位于非洲西部大西洋沿岸梅苏拉多角和布什罗德岛上,据守圣保罗河入海口,是西非重要的出海门户,素有“非洲雨都”之称。,"  利比里亚,全称为利比里亚共和国,位于非洲西部,北接几内亚,西北界塞拉利昂,东邻科特迪瓦,西南濒大西洋,面积11.1万多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37公里。全境北高南低。从沿海向内陆大致可分三级阶梯:沿海为30-60公里宽的狭窄平原,中部为平均海拔300至500米的平缓丘陵,内地为平均海拔700米的高原。最高峰是西北部的武蒂维山,海拔1381米。最大河流卡瓦拉河,全长516公里。较大河流还有塞斯托斯河、圣约翰河、圣保罗河、马诺河等。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5摄氏度,5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的4月为旱季。  利比里亚共和国由美国黑人移民于1847年7月建立,之后百余年均为美国黑人移民后裔统治。1980年,土著克兰族人多伊军士长发动政变,建立军政府。1985年,利比里亚举行历史上第一次有多党参加的总统和议会选举,多伊当选总统。1989年,流亡国外的前政府官员查尔斯-泰勒率武装部队返回利比里亚,利内战爆发。2003年内战结束,利过渡政府成立。2005年10月,利比里亚举行内战后首次总统和议会选举,成立了新政府。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1道红白条纹是纪念利比里亚独立宣言的11个签字者。红色象征勇气,白色象征美德,蓝色象征非洲大陆,正方形表达利比里亚人民渴望自由、和平、民主和博爱的美好愿望;五角星象征当时非洲唯一的黑人共和国。   利比里亚人口348万(2005年)。有16个民族,较大的有克佩尔、巴萨、丹族、克鲁、格雷博、马诺、洛马、戈拉、曼丁哥、贝尔以及19世纪自美国南部移居来的黑人后裔。官方语言为英语。较大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居民40%信奉拜物教,40%信仰基督教,20%信仰伊斯兰教。  利比里亚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多年的战乱使得利比里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2005年,利国内生产总值5.48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75美元。  利比里亚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天然橡胶、木材和铁矿砂的生产是其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均供出口,是利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利比里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铁矿砂储量估计为18亿吨,是非洲第二大铁矿砂出口国。另外,还有钻石、黄金、铝矾土、铜、铅、锰、锌、钶、钽、重晶石、蓝晶石等矿藏。森林覆盖面积479万公顷,占全国总面积的58%,是非洲的一大林区,盛产红木、檀香木等名贵木材。林姆巴山区因其独特的动植物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利比里亚海运业在世界上占有特殊地位,其地理位置优越,濒临大西洋,海上运输极为便利,拥有蒙罗维亚等5个港口,年货运量为20万吨。利比里亚还是全球第二大方便旗船籍国,目前世界上有1800多艘船只悬挂利船旗。",利比里亚共和国,非洲,"Republic of Liberia (LBR)",蒙罗维亚,英语,"111,369平方公里",利比亚元,231 123,3,"2018-10-21 23:20:12",非洲,123,"2018-10-21 23:35:58",利比亚,利比亚面积约175.95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北部,东部与埃及交界,东南与苏丹为邻,南部同乍得和尼日尔毗连,西部与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接壤,北部临地中海。海岸线长约1900余公里,全境95%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大部分地区平均海拔500米,北部沿海有平原,境内无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布较广,为主要水源。,"  利比亚,全称为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面积1759540平方公里。位于非洲北部。东部与埃及交界,东南与苏丹为邻,南部同乍得和尼日尔毗连,西部与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接壤。北部临地中海。海岸线长约1900余公里。全境95%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大部分地区平均海拔500米。北部沿海有平原。境内无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布较广,为主要水源。北部沿海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侯,冬暖多雨,夏热干燥,1月平均气温12℃,8月平均气温26℃;夏季常受来自南部撒哈拉沙漠干热风(当地称“吉卜利风)的侵害,气温可高达5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为100—600毫米。内陆广大地区属热带沙漠气侯,干热少雨,季节和昼夜温差均较大,1月15℃左右,7月32℃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00毫米以下;中部的塞卜哈是世界上最干燥地区。的黎波里1月气温8—16℃,8月22—30℃。  1990年利比亚重新划分行政区域,将原来的13省合并为7个省,下设42个地区。各省名称如下:沙拉拉、巴延奥卢、五点、锡尔特湾、的黎波里、绿山、西山。  古代利比亚居民是柏柏尔人、图阿雷格人和图布人。公元前7世纪左右迦太基人入侵。公元前201年利比亚人在反抗迦太基统治的斗争中曾建立统一的努米底亚王国。公元前146年罗马人入侵。7世纪阿拉伯人打败拜占庭人,征服当地的柏柏尔人,带来了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16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攻占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控制了沿海地区。1912年10月利比亚在意土战争后成为意大利的殖民地。1943年初英、法占领利比亚南北部。英国占领北部的黎波里塔尼和昔兰尼加地区,法国占领南部费赞地区,并分别成立了军政府。二战后,由联合国对利全部领土行使管辖权。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亚宣告独立,成立利比亚联合王国,实行联邦制,伊德里斯一世为国王。1963年4月15日取消联邦制,改国名为利比亚王国。1969年9月1日,由卡扎菲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统治,成立了以卡扎菲为首的革命指挥委员会,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并宣布建立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1977年3月2日卡扎菲发表《人民权力宣言》,宣布利进入“人民直接掌握政权的民众时代”,取消各阶级政府,建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改共和国为民众国。1986年10月,又改现国名。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地为绿色,没有任何图案。利比亚是穆斯林国家,绝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绿色是伊斯兰教信徒所喜爱的颜色。利比亚人还把绿色看成革命的象征,绿色代表吉祥、幸福和胜利的颜色。  利比亚人口567万(2005年),主要是阿拉伯人(约占83. 8%),其他为埃及人,突尼斯人、柏柏尔人。绝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穆斯林占97%。阿拉伯语为国语,在主要城市也讲英语和意大利语。  利比亚是北非重要的石油生产国,石油是它的经济命脉和主要支柱。石油生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70%,石油出口占出口总值的95%以上。除石油外,天然气储量也较多,其它资源有铁、钾、锰、磷酸盐、铜等。主要工业部门是石油开采、炼油,还有食品加工、石化、化工、建材、发电、采矿、纺织业等。可耕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粮食不能自给,大量靠进口。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花生、柑桔、橄榄、烟草、椰枣、蔬菜等。畜牧业在农业中占重要地位。牧民和半牧民占农业人口一半以上。  主要城市  的黎波里:的黎波里(Tripoli)是利比亚的首都和最大港口,位于利比亚的西北部、地中海南岸,人口200万人(2004年)。的黎波里自古以来就是贸易中心和战略要地。公元前7世纪,腓尼基人在这一带建立了三个市镇,统称“的黎波里斯”,为“三市”之意,后来其中两市在公元365年毁于大地震,居中的奥耶市独存,历经沦桑,发展成为今天的的黎波里。的黎波里市曾被罗马人占领达600年之久,后又遭汪达尔人侵夺和拜占庭的统治。7世纪时,阿拉伯人来此定居,从此,阿拉伯文化在此生根发芽。1951年,利比亚获得独立后成为首都。",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非洲,"Great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 (LBA)",的黎波里,阿拉伯语,"1,759,540平方公里",利比亚第纳尔,218 124,3,"2018-10-21 23:20:12",非洲,124,"2018-10-21 23:36:07",卢旺达,卢旺达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内陆国家,面积为26338平方公里。东邻坦桑尼亚,南连布隆迪,西和西北与扎伊尔交界,北与乌干达接壤。境内多山,有“千丘之国”的称谓。大部地区属热带高原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温和凉爽。卢旺达多为热带草原气候,有锡、钨、铌、钽等矿物,森林约占全国面积的21%。,"  卢旺达,全称为卢旺达共和国,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内陆国家。西和西北与刚果(金)为邻,北与乌干达接壤,东与坦桑尼亚毗连,南界布隆迪。全境多山地和高原,有“千丘之国”之称。大部地区属热带高原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温和凉爽。  16世纪图西族人在卢旺达建立了封建王国。19世纪中叶起,英、德、比势力相继侵入。1890年沦为“德属东非”保护地。1916年被比利时占领。1922年根据凡尔赛和约,国联将卢“委托”比利时统治,成为比属卢安达-乌隆迪的一部分。1946年成为联合国托管地。仍由比利时统治。1960年比同意卢“自治”。1962年7月1日宣告独立,定国名为卢旺达共和国。   人口812. 8553万(2002年8月)。官方语言为卢旺达语和英语。居民45%信奉天主教,44%信奉原始宗教,10%信奉基督教新教,1%信奉伊斯兰教。   卢旺达是落后的农牧业国家,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农牧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2%。2004年,因国际油价持续走高和国内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旱灾,卢经济增幅放缓。卢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内引外联、招商引资,宏观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卢旺达共和国,非洲,"Republic of Rwanda (RWA)",基加利,肯尼亚—卢旺达语、法语、英语,"26,338平方公里",布隆迪法郎,250 125,3,"2018-10-21 23:20:12",非洲,125,"2018-10-21 23:36:09",毛里求斯,毛里求斯面积2040平方公里(包括属岛),是印度洋西南部的一个岛国,主岛毛里求斯岛位于马达加斯加以东800公里处,其它主要岛屿是罗德里格斯岛、阿加莱加群岛和卡加多斯—卡拉若斯群岛。海岸线长217公里,沿海多狭窄平原,中部为高原山地。小黑河峰海拔827米,为全国最高点。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湿热。,"  毛里求斯,全称为毛里求斯共和国,印度洋西南部岛国。主岛毛里求斯岛位于马达加斯加以东800公里处。其它主要岛屿是罗德里格斯岛、阿加莱加群岛和卡加多斯-卡拉若斯群岛。海岸线长217公里。沿海多狭窄平原,中部为高原山地。小黑河峰海拔827米,为全国最高点。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湿热。   毛里求斯原为荒岛。1505年葡萄牙人马斯克林到达该岛,取名“蝙蝠岛”。1598年荷兰人来此,以荷兰莫里斯王子的名字命名为“毛里求斯”。统治100年后离去,1715年被法国占领。1810年英军战败法国后占领该岛。1814年成为英国殖民地。此后从美洲、非洲、印度移入大批奴隶、囚犯和自由民到此从事垦殖。1961年7月英国被迫同意毛里求斯实行“内部自治”。1968年3月12日宣布独立。1992年改为共和国制,同年3月1日改称现国名。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红、蓝、黄、绿四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红色象征为独立自由而进行的斗争,蓝色表示毛里求斯地处南印度洋,黄色象征独立的光芒照耀该岛国,绿色代表国家的农业生产和四季常青的特点。  人口126.5万。居民主要为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后裔,官方语言为英语,多数人讲印地语和克里奥尔语,法语也普遍使用。51%的居民信奉印度教,31.3%信奉基督教,16.6%信奉伊斯兰教。另外还有少数人信奉佛教。",毛里求斯共和国,非洲,"Republic of Mauritius (MRI)",路易士港,英语,"2,040平方公里",毛里求斯卢比,230 126,3,"2018-10-21 23:20:12",非洲,126,"2018-10-21 23:36:18",马达加斯加,马达加斯加位于印度洋西南部,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是世界第四大岛,面积59075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000公里,全岛由火山岩构成。中部为海拔800-1500米的中央高原,东部为带状低地,多沙丘和泻湖,西部为缓倾斜平原,从500米低高原逐渐下降到沿海平原。东南沿海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季节变化不明显;中部为热带高原气候,温和凉爽,西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干旱少雨。,"  马达加斯加,全称为马达加斯加共和国,位于印度洋西南部,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是世界第四大岛,面积590,750平方公里(包括周围岛屿),海岸线长5000公里。全岛由火山岩构成。中部为海拔800-1500米的中央高原,察拉塔纳纳山主峰马鲁穆库特鲁山海拔2876米,为全国最高点。东部为带状低地,多沙丘和泻湖。西部为缓倾斜平原,从500米低高原逐渐下降到沿海平原。有贝齐布卡、齐里比希纳、曼古基和曼古鲁四条较大河流。东南沿海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季节变化不明显;中部为热带高原气候,温和凉爽,西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干旱少雨。  16世纪末,伊麦利那人在岛中部建立了伊麦利那王国。1794年伊麦利那王国发展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19世纪初统一全岛,建立马达加斯加王国。1896年沦为法国殖民地。1958年10月14日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1960年6月26日宣布独立,成立马尔加什共和国,亦称第一共和国。1975年12月21日改国名为马达加斯加民主共和国,亦称第二共和国。1992年8月,举行全国公民投票通过“第三共和国宪法”,改国名为马达加斯加共和国。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靠旗杆一侧为白色竖长方形,旗面右侧为上红下绿两个平行横长方形,三个长方形面积相等。白色象征纯洁,红色象征主权,绿色象征希望。   人口1860万(2005年)。国语为英语、法语和马达加斯加语 。居民中52%信奉传统宗教,41%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和新教),7%信奉伊斯兰教。   马达加斯加是联合国认定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2003年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39美元,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75%。经济以农业为主,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耕地种植大米,其他粮食作物有木薯、玉米等。主要经济作物有咖啡、丁香、棉花、剑麻、花生和甘蔗等。香草产量及出口量居世界首位。马达加斯加矿藏丰富,石墨储量居非洲首位。森林面积为12.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1%。",马达加斯加共和国,非洲,"Republic of Madagascar (MAD)",安塔那那利佛,马达加斯加语、法语,"587,040平方公里",阿里亚里,261 127,3,"2018-10-21 23:20:12",非洲,127,"2018-10-21 23:36:20",马拉维,马拉维是非洲东南部内陆国家,面积11.8万多平方公里,西毗赞比亚,东北连坦桑尼亚,东部和南部与莫桑比克为邻。马拉维湖为非洲第三大湖,东非大裂谷纵贯全境,境内多高原,3/4国土海拔1000-1500米。北部高原海拔1400-2400米;南部姆兰杰山拔地而起,萨皮图瓦峰高达3000米,为全国最高点;姆兰杰山以西为希雷河谷地,形成带状平原。地处东南信风带,属热带草原气候。,"  马拉维,全称为马拉维共和国,非洲东南部内陆国家。西毗赞比亚,东北连坦桑尼亚,东部和南部与莫桑比克为邻。马、坦、莫之间的马拉维湖为非洲第三大湖。东非大裂谷纵贯全境,境内多高原,3/4国土海拔1000-1500米。北部高原海拔1400-2400米;南部姆兰杰山拔地而起,萨皮图瓦峰高达3000米,为全国最高点;姆兰杰山以西为希雷河谷地,形成带状平原。地处东南信风带,属热带草原气候。   16世纪班图人开始大批进入马拉维湖的西北一带,并在马拉维及毗邻地区定居。19世纪80年代后期,英国和葡萄牙在这一地区进行了激烈争夺。1891年英国正式宣布这一地区为“英属中非保护地”。1904年由英国政府直接管辖。1907年设立总督。改称尼亚萨兰。1953年10月英国强行将该地同南罗得西亚(今津巴布韦),北罗得西亚(今赞比亚)组成“中非联邦”。1964年7月6日宣布独立并改名为马拉维。1966年7月6日,成立马拉维共和国。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黑、红、绿三个平行的横长方形构成,旗面上方中间为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放射31道光芒,黑色象征黑人,红色象征为争取自由独立而战斗的烈士鲜血,绿色代表该国的美丽国土和绿色景物,太阳图案象征非洲人民争取自由的希望。  人口约1290万(2005年)。官方语言为英语和奇契瓦语。大多数人信奉原始宗教,20%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马拉维共和国,非洲,"Republic of Malawi (MAW)",利隆圭,齐切瓦语、英语,"118,480平方公里",马拉维克瓦查,265 128,3,"2018-10-21 23:20:12",非洲,128,"2018-10-21 23:36:22",马里,马里面积124万多平方公里,位于非洲西部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内陆国,西邻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北、东与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尔为邻,南接几内亚、科特迪瓦和布基纳法索。境内大部为海拔300米左右的台地,较平缓,最东部和中、西部有一些砂岩低山和高原,最高峰洪博里山海拔1155米。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中、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  马里,全称为马里共和国,位于非洲西部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内陆国。西邻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北、东与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尔为邻,南接几内亚、科特迪瓦和布基纳法索。境内大部为海拔300米左右的台地,较平缓,最东部和中、西部有一些砂岩低山和高原。最高峰洪博里山海拔1155米。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中、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   历史上曾是加纳帝国、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的中心地区。1895年沦为法国殖民地,称“法属苏丹”。1904年并入“法属西非洲”。1956年成为“法兰西联邦”的“半自治共和国”。1958年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定名为苏丹共和国。1959年4月与塞内加尔结成马里联邦,1960年8月联邦解体。同年9月22日宣布独立,改国名为马里共和国。1992年1月成立第三共和国。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从左至右依次为绿、黄、红三色。绿色是穆斯林崇尚的颜色,马里人近70%信奉伊斯兰教,绿色还象征马里肥沃的绿洲;黄色象征该国的矿产资源;红色象征为祖国独立而战斗牺牲烈士的鲜血。绿、黄、红三色也是泛非颜色,是非洲国家团结的象征。   人口1390万(2006年),官方语言为法语。6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30.5%信奉拜物教,1.5%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马里共和国,非洲,"Republic of Mali (MLI)",巴马科,法语、班巴拉语,"1,240,192平方公里",西非法郎,223 129,3,"2018-10-21 23:20:12",非洲,129,"2018-12-03 22:45:00",毛里塔尼亚,毛里塔尼亚面积103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西部,与西撒哈拉、阿尔及利亚、马里和塞内加尔接壤,西濒大西洋,海岸线长667公里。3/5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大部地区为海拔约300米的低高原,东南边境和沿海地区为平原。最高峰为弗德里克以东的山峰,海拔仅915米,塞内加尔河下游为毛、塞界河。属热带大陆性气候。,"  毛里塔尼亚,全称为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西部。北部与阿尔及利亚和西撒哈拉接壤,东部和东南部与马里交界,南部与塞内加尔相邻。西临大西洋,海岸线长754公里。3/5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大部地区为海拔约300米的低高原。东南边境和沿海地区为平原。最高峰为弗德里克以东的山峰,海拔仅915米。塞内加尔河下游为毛、塞界河。属热带大陆性气候。   公元前11世纪以前,毛里塔尼亚是古代商队从南摩洛哥到达尼日尔河的主要通道。公元前2世纪臣服罗马帝国。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进入,摩尔人接受了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言文学,逐步阿拉伯化,并建立过封建王朝。15世纪起,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殖民者相继入侵。1912年沦为法国殖民地。1920年被划入“法属西非洲”,1957年成为半自治共和国,1958年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定名为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1960年11月28日宣布独立。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地为绿色,中央为一弯黄色新月和一颗黄色五角星。毛里塔尼亚的国教是伊斯兰教,绿色是穆斯林国家喜爱的颜色,新月和五角星是穆斯林国家的标志,象征繁荣和希望。   人口300万(2005年人口普查结果),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法语为通用语言。民族语言有哈桑语、布拉尔语、索尼盖语和乌洛夫语。约96%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国教)。",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非洲,"Islamic Republic of Mauritania (MTN)",努瓦克肖特,阿拉伯语,"1,030,700平方公里",乌吉亚,222 130,3,"2018-10-21 23:20:12",非洲,130,"2018-12-03 22:45:04",摩洛哥,摩洛哥风景如画,享有“北非花园”的美称。面积45.9万平方公里(不包括西撒哈拉),位于非洲西北端,东接阿尔及利亚,南部为撒哈拉沙漠,西濒浩瀚的大西洋,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扼地中海入大西洋的门户。地形复杂,中部和北部为峻峭的阿特拉斯山脉,东部和南部是上高原和前撒哈拉高原,仅西北沿海一带为狭长低暖的平原。,"  摩洛哥,全称为摩洛哥王国,面积459000平方公里(不包括西撒哈拉)。位于非洲西北端,西濒浩瀚的大西洋,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扼守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门户。地形复杂,中部和北部为峻峭的阿特拉斯山脉,东部和南部是上高原和前撒哈拉高原,仅西北沿海一带为狭长低暖的平原。最高峰图卜加勒山脉海拔4165米。乌姆赖比阿河是第一大河,长556公里,德拉河是最大的间歇河,长1150公里。主要河流还有木卢亚河、塞布河等。北部为地中海型气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1月平均气温12℃,7月22-24℃。降水量为300-800毫米。中部属副热带山地气侯,温和湿润,气温随海拔高度而变化,山麓地区年平均温约20℃。降水量从300到1400毫米不等。东部、南部为沙漠气侯,年平均气温约20℃。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南部不足100毫米。夏季常有干燥炎热的“西洛可风”。由于斜贯全境的阿特拉斯山阻挡了南部撒哈拉沙漠热浪的侵袭,摩洛哥常年气候宜人,花木繁茂,赢得“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摩洛哥是个风景如画的国家,还享有“北非花园”的美称。   根据2003年9月10日通过的调整行政区划的法令,共划分为17个大区,49个省和12个省级市,1547个市镇。  摩洛哥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上曾强盛一时。最早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是柏柏尔人。公元前15世纪起受腓尼基支配。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受罗马帝国统治,6世纪被拜占庭帝国占领。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进入。并于8世纪建立了阿拉伯王国。现在的阿拉维王朝建立于1660年。从15世纪起,西方列强先后入侵。1904年10月法国和西班牙签订瓜分在摩势力范围的协定。1912年3月30日沦为法国的“保护国”,同年11月27日,法国同西班牙签订《马德里条约》,摩北部狭长地区和南部伊夫尼等地区划为西班牙保护地。1956年3月法国承认摩洛哥独立,同年4月7日西班牙也承认摩洛哥独立,放弃它在摩洛哥的保护地。1957年8月14日正式定国名为摩洛哥王国,苏丹改称国王。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地为红色,中央有一颗由五根绿色线条交叉组成的五角星。红色来自摩洛哥古国早期国旗的颜色。绿色五角星有两种解释:一、绿色是穆罕默德后代所喜欢的颜色,五角星象征人民对伊斯兰教的信仰;二、这一图案是驱病避邪的所罗门护符。  摩洛哥总人口3005万(2006年)。其中阿拉伯人约占80%,柏柏尔人约占20%。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法语。信奉伊斯兰教。1993年8月落成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座落在卡萨布兰卡的大西洋海滨,通体使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宣礼塔高达200米,是仅次于麦加清真寺和埃及的阿兹哈尔清真寺的世界第三大清真寺,设备之先进在伊斯兰世界首屈一指。  摩洛哥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其中磷酸盐的储量最多,达1100亿吨,占世界储量的75%。矿业是摩洛哥经济的支柱产业,矿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的30%。锰、铝、锌、铁、铜、铅、石油、无烟煤和油页岩等矿藏也很丰富。工业不发达,工业企业主要部门有:农业食品加工、化工医药、纺织皮革、采矿和机电冶金工业。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产品有毛毯、皮革制品、金属加工品、陶瓷和木制家俱。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1/5,占出口收入的30%。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7%。主要农作物有大麦、小麦、玉米、水果、蔬菜等,其中柑桔、橄榄和蔬菜大量向欧洲和阿拉伯国家出口,为国家赚取大量外汇。摩洛哥拥有1700多公里的海岸线,渔业资源极为丰富,是非洲第一大产鱼国。其中,沙丁鱼的产量占捕鱼总量的70%以上,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摩洛哥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境内众多的名胜古迹和迷人的自然风光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前来观光。首都拉巴特景色迷人,乌达亚城堡、哈桑清真寺遗址以及拉巴特王宫等著名景点都位于这里。古都非斯是摩洛哥第一个王朝的开国之都,以精湛的伊斯兰建筑艺术闻名于世。此外,北非古城马拉喀什、“白色城堡”卡萨布兰卡、美丽的海滨城市阿加迪尔和北部港口丹吉尔等都是令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旅游业已成为摩洛哥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2004年,摩洛哥吸引境外游客551.6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6.3亿美元。",摩洛哥王国,非洲,"Kingdom of Morocco (MAR)",拉巴特,阿拉伯语、法语,"446,550平方公里",摩洛哥迪拉姆,212 131,3,"2018-10-21 23:20:12",非洲,131,"2018-12-03 22:45:04",莫桑比克,莫桑比克面积80.16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东南部,南邻南非、斯威士兰,西界津巴布韦、赞比亚、马拉维,北接坦桑尼亚,东濒印度洋,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马达加斯加相望,海岸线长2630公里。高原、山地约占全国面积3/5,其余为平原。地势从西北至东南大致分为三级台阶:西北部是高原山地,中部为台地,东南部沿海为平原,是非洲最大平原之一。,  莫桑比克,全称为莫桑比克共和国,位于非洲东南部,南邻南非、斯威士兰,西界津巴布韦、赞比亚、马拉维,北接坦桑尼亚,东濒印度洋,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马达加斯加相望。海岸线长2630公里。高原、山地约占全国面积3/5,其余为平原。地势从西北至东南大致分为三级台阶:西北部是高原山地,平均海拔500-1000米,其中宾加山高达2436米,为全国最高点;中部为台地,高度在200-500米之间;东南部沿海为平原,平均海拔100米,是非洲最大平原之一。赞比亚、林波波和萨韦是三条主要河流。马拉维湖是莫同马拉维之间的界湖。  莫桑比克历史悠久,早在13世纪时就曾建立过繁荣昌盛的莫诺莫塔帕王国。16世纪初,莫桑比克遭葡萄牙殖民者入侵,18世纪沦为葡的“保护国”,1951年成为葡“海外省”。20世纪60年代起,莫桑比克人民为摆脱殖民统治进行了顽强的斗争。1975年6月25日,莫桑比克宣告独立。独立后,莫桑比克抵抗运动长期从事反政府武装活动,使莫陷入了长达16年的内战。1990年11月改国名为莫桑比克共和国。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靠旗杆一侧为红色等腰三角形,其中有一颗黄色五角星、一本打开的书和交叉着的步枪和锄头。旗面右侧为绿、黑、黄三色的平行宽条,黑色宽条上下各有一白色细条。绿色象征农业和财富,黑色代表非洲大陆,黄色象征地下资源,白色象征人民斗争的正义性及所要建立的和平事业,红色象征争取民族解放的武装斗争和革命。黄色五角星代表国际主义精神,书本象征文化教育,步枪和锄头象征广大劳动者和武装部队的团结及其共同保卫、建设祖国。  人口约1940万(2004年),主要民族有马库阿-洛姆埃族、绍纳-卡兰加族和尚加纳族等。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各大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原始宗教和伊斯兰教。  1992年10月内战结束时,莫桑比克经济凋敝,人均收入不足50美元,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随着莫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经济发展措施,莫经济得到恢复并获得较为迅速的发展。目前,莫政府加大私有化力度,改善投资环境,经济继续增长。  莫桑比克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钽、煤、铁、铜、钛和天然气等,其中,钽矿储量居世界之首,煤储量超过100亿吨,钛600多万吨,大部分矿藏尚未开采。此外,莫水力资源丰富,坐落在赞比西河上的卡布拉巴萨水电站装机容量为207.5万千瓦,是非洲第一大发电站。莫桑比克是农业国,80%的人口从事农业。除玉米、稻谷、大豆等粮食作物外,其主要经济作物有腰果、棉花、糖等。腰果为支柱作物,其产量曾达到世界总产量的二分之一。近年来,随着莫铝厂等大型合资企业的建成投产,莫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幅上升。,莫桑比克共和国,非洲,"Republic of Mozambique (MOZ)",马普托,葡萄牙语,"801,590平方公里",梅蒂卡尔,258 132,3,"2018-10-21 23:20:12",非洲,132,"2018-12-03 22:45:05",纳米比亚,纳米比亚位于非洲西南部,北与安哥拉、赞比亚为邻,东、南毗博茨瓦纳和南非,西濒大西洋。面积82万多平方公里,地处南非高原西部,全境大部分地区在海拔1000-1500米。西部沿海和东部内陆地区为沙漠,北部为平原。矿产资源丰富,素有“战略金属储备库”之称,主要矿藏有钻石、铀、铜、银等,其中,钻石生产驰名世界。,"  纳米比亚,全称为纳米比亚共和国,位于非洲西南部,北与安哥拉、赞比亚为邻,东、南毗博茨瓦纳和南非,西濒大西洋。面积82万多平方公里。地处南非高原西部,全境大部分地区在海拔1000-1500米。西部沿海和东部内陆地区为沙漠,北部为平原。布兰德山海拔2610米,为全境最高点。主要河流有奥兰治河、库内内河和奥卡万戈河。热带沙漠气候,因地势较高,终年温和,温差变化不大。年平均气温18-22℃,分春(9-11月)、夏(12-2月)、秋(3-5月)、冬(6-8月)四季。   纳米比亚原称西南非洲,历史上曾长期遭受殖民统治。从15世纪到18世纪,纳米比亚曾先后遭受荷兰、葡萄牙、英国等殖民者的入侵。1890年,德国占领纳米比亚全境。1915年7月,南非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占领纳米比亚,并于1949年非法将其并吞。1966年8月,联合国大会根据当地人民的意愿将西南非洲改名为纳米比亚。1978年9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纳米比亚独立的第435号决议。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纳米比亚终于在1990年3月21日赢得了独立,成为非洲大陆最后一个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为左上方和右下方为蓝色和绿色两个相等的直角三角形,一条两侧有白色细边的红色宽带从左下角斜贯至右上角。旗面左上角有一个放射12首光芒的金色太阳。太阳象征生命和能力,金黄色代表温暖和该国的平原、沙漠;蓝色象征天空、大西洋、海洋资源和水及其重要性;红色象征人民的英雄主义,表达人民决心建设一个平等、美好的未来;绿色代表该国的植物和农业;白色象征和平与统一。  全国划分为13个行政区。人口203万(2005年),官方语言为英语,通用阿非利卡语(南非荷兰语)、德语和广雅语等。90%的居民信仰基督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   纳米比亚矿产资源丰富,素有“战略金属储备库”之称,主要矿藏有钻石、铀、铜、银等,其中,钻石生产驰名世界。采矿业是其经济的主要支柱,90%的矿产品用于出口,矿业所创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近20%。  纳米比亚渔业资源丰富,捕鱼量位居世界十大产鱼国之列,主要生产鳕鱼、沙丁鱼等,其中90%供出口。纳米比亚政府把农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农牧业已成为该国支柱产业之一。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高粱和小米等。纳米比亚畜牧业较发达,收入占农牧业总收入的88%。除矿业、渔业和农牧业三大支柱产业外,近年来,纳米比亚旅游业发展迅速,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左右。1997年,纳米比亚成为世界旅游组织成员。2005年12月,纳米比亚成为中国公民自费旅游目的地。",纳米比亚共和国,非洲,"Republic of Namibia (NAM)",温得和克,英语,"825,418平方公里",纳米比亚元,264 133,3,"2018-10-21 23:20:12",非洲,133,"2018-12-03 22:45:08",南非,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东、西、南三面濒临印度洋和大西洋,北与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接壤,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西南端的好望角航线历来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国土面积约122万平方公里,全境大部分为海拔600米以上高原。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黄金、铂族金属、锰、钒、铬、钛和铝硅酸盐的储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南非,全称为南非共和国,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东、西、南三面濒临印度洋和大西洋,北与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接壤。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其西南端的好望角航线历来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有“西方海上生命线”之称。国土面积约122万平方公里。全境大部分为海拔600米以上高原。德拉肯斯山脉绵亘东南,卡斯金峰高达3660米,为全国最高点;西北部为沙漠,是卡拉哈里盆地的一部分;北部、中部和西南部为高原;沿海是狭窄平原。奥兰治河和林波波河为两大主要河流。南非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东部沿海为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沿海为地中海式气候。全境气候分为春夏秋冬4季。12月-2月为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2─38℃;6-8月是冬季,最低气温为—10至—12℃。全年降水量由东部的1000毫米逐渐减少到西部的60毫米,平均450毫米。首都比勒陀利亚年平均气温17℃。  全国分为9个省:东开普、西开普、北开普、夸祖鲁/纳塔尔、自由州、西北、北方、姆普马兰加、豪登。2002年6月,北方省改名为林波波省(LIMPOPO)。  南非最早的土著居民是桑人、科伊人和后来南迁的班图人。17世纪后,荷兰、英国相继入侵南非。20世纪初,南非曾一度成为英国的自治领地。1961年5月31日,南非退出英联邦,成立南非共和国。1994年4月,南非举行首次由各种族参加的大选,曼德拉当选为南非首任黑人总统。  国旗:1994年3月15日南非多党过渡行政委员会批准了新国旗。新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3∶2,由黑、黄、绿、红、白、蓝六色的几何图案构成,象征种族和解、民族团结。  南非总人口4740万(截止2006年8月,南非国家统计局预测)。分黑人、白人、有色人和亚裔四大种族,分别占总人口的79.4%、9.3%、8.8%和2.5%。黑人主要有祖鲁、科萨、斯威士、茨瓦纳、北索托、南索托、聪加、文达、恩德贝莱等9个部族,主要使用班图语。白人主要是荷兰血统的阿非利卡人(约占57%)和英国血统的白人(约占39%),语言为阿非利卡语和英语。有色人是殖民时期白人、土著人和奴隶的混血人后裔,主要使用阿非利卡语。亚洲人主要是印度人(约占99%)和华人。有11种官方语言,英语和阿非利卡语(南非荷兰语)为通用语言。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和原始宗教。  南非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黄金、铂族金属、锰、钒、铬、钛和铝硅酸盐的储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蛭石、锆居世界第二位,氟石、磷酸盐居世界第三位,锑、铀居世界第四位,煤、钻石、铅居世界第五位。南非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出口国,黄金出口额占全部对外出口额的三分之一,因此又被誉为“黄金之国”。  南非属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占非洲国内生产总值的20%左右,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004.58亿美元,位居世界第31位,人均为4536美元。矿业、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是南非经济四大支柱,深矿开采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南非的制造业门类齐全,技术先进,主要包括钢铁、金属制品、化工、运输设备、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近五分之一。南非的电力工业较发达,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干冷发电站,发电量占全非洲的三分之二。,南非共和国,非洲,"Republic of South Africa (RSA)",比勒陀里亚、开普敦、布隆方丹,南非荷兰语、英语、祖鲁语、科萨语、斯威士语、恩德贝莱语,"1,219,912平方公里",兰特,27 134,3,"2018-10-21 23:20:12",非洲,134,"2018-12-03 22:45:12",尼日尔,尼日尔是世界上最热国家之一,领土面积126.7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是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内陆国,北与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接壤,南同尼日利亚和贝宁交界,西与马里和布基纳法索毗连,东同乍得相邻。全国大部地区属撒哈拉沙漠,地势北高南低,东南部乍得湖盆地、西南部尼日尔河盆地地势均较低平,为农业区;中部多高原,为游牧区;东北部为沙漠区,占全国面积60%。,"  尼日尔,全称为尼日尔共和国,位于非洲中西部,是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内陆国。北与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接壤,南同尼日利亚和贝宁交界,西与马里和布基纳法索毗连,东同乍得相邻。全国大部地区属撒哈拉沙漠,地势北高南低。东南部乍得湖盆地、西南部尼日尔河盆地地势均较低平,为农业区;中部多高原,海拔500-1000米,为游牧区;东北部为沙漠区,占全国面积60%。格雷本山海拔1997米,为全国最高点。尼日尔河在尼境内长约550公里。是世界上最热国家之一。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   尼日尔历史上未形成过统一的王朝。7-16世纪,西北部属桑海帝国;8-18世纪,东部属博尔努帝国;18世纪末,颇尔人在中部建立了颇尔帝国。1904年成为法属西非领地。1922年沦为法国殖民地。1957年获半自治地位。1958年12月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国家,称尼日尔共和国。1960年7月退出“法兰西共同体”,同年8月3日正式宣布独立。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6∶5。自上而下由橙、白、绿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白色部分中间有一橙色圆轮。橙色象征沙漠;白色象征纯洁;绿色代表美丽富饶的土地,也象征博爱和希望。圆轮象征太阳,还象征尼日尔人民为保护自已的权力而不惜牺牲的愿望。  人口1140万(2002年)。官方语言为法语。各部族均有自己的语言,豪萨语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通用。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11.7%信奉原始宗教,其余信奉基督教。",尼日尔共和国,非洲,"Republic of Niger (NIG)",尼亚美,法语,"1,267,000平方公里",西非法郎,227 135,3,"2018-10-21 23:20:12",非洲,135,"2018-10-21 23:36:56",尼日利亚,尼日利亚面积92万多平方公里,位于西非东南部,南濒大西洋几内亚湾,西同贝宁接壤,北与尼日尔交界,东北隔乍得湖与乍得相望,东和东南与喀麦隆毗连。海岸线长800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南部低山丘陵,中部为尼日尔—贝努埃河谷地,北部豪萨兰高地超过全国面积1/4,东部边境为山地,西北和东北分别为索科托盆地和乍得湖湖西盆地。河流众多,尼日尔河及其支流贝努埃河为主要河流。,  尼日利亚,全称为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面积92万多平方公里。尼位于西非东南部,南濒大西洋几内亚湾。西同贝宁接壤,北与尼日尔交界,东北隔乍得湖与乍得相望,东和东南与喀麦隆毗连。海岸线长800公里。地势北高南低。沿海为宽约80公里的带状平原;南部低山丘陵,大部地区海拔200-500米;中部为尼日尔—贝努埃河谷地;北部豪萨兰高地超过全国面积面积1/4,平均海拔900米;东部边境为山地,西北和东北分别为索科托盆地和乍得湖湖西盆地。河流众多,尼日尔河及其支流贝努埃河为主要河流,尼日尔河在境内长1400公里。属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全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年平均气温为26~27℃。  实行联邦制。设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1996年10月重新划分行政区域,全国划分为1个联邦首都区、36个州以及774个地方政府。  尼日利亚是非洲文明古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比较发达的文化。著名的诺克、伊费和贝宁文化使尼日利亚享有非洲“文化摇篮”的美誉。公元8世纪扎格哈瓦(Zaghawa)游牧部落在乍得湖周围建立了卡奈姆-博尔努(Kanem-Bornu)帝国。14至16世纪,桑海帝国盛极一时。1472年葡萄牙入侵。16世纪中叶英国入侵。191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称“尼日利亚殖民地和保护国”。1947年英国批准尼日利亚新宪法,成立联邦政府。1954年尼日利亚联邦取得内部自治权。1960年10月1日宣布独立,并成为英联邦成员国。1963年10月1日成立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面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两边为绿色,中间为白色。绿色象征农业,白色象征和平与统一。  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人口1.4亿(2006年)。全国有250多个民族,其中主要的大部族有北部的豪萨-富拉尼族、西南部的约鲁巴族和东部的伊博族。尼主要民族语言有豪萨语、约鲁巴语和伊博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居民中信奉伊斯兰教占50%,基督教占40%,其他占10%。  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世界第十大石油生产国,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之一。尼日利亚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352亿桶,日产原油250万桶。尼日利亚独立初期是农业国,20世纪70年代石油工业崛起,并成为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石油工业的产值占到尼日利亚国内生产总值的20%至30%,尼外汇收入的95%和联邦政府财政收入的80%都来源于石油工业。近几年,尼石油年出口额均超过100亿美元。尼日利亚天然气、煤炭等资源也很丰富。尼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达5万亿立方米,居世界前列。尼煤炭储量约27.5亿吨,是西非唯一的产煤国。  尼日利亚主要制造业为纺织、车辆装配、木材加工、水泥、饮料和食品加工,大多集中在拉各斯及其周围地区。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技术水平较低,多数工业制品仍依赖进口。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40%。全国7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农业主要产区集中在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目前仍以小农经济为主,粮食不能自给,每年仍需大量进口。,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非洲,"Federal Republic of Nigeria (NGR)",阿布贾,英语,"923,768平方公里",奈拉,234 136,3,"2018-10-21 23:20:12",非洲,136,"2018-12-03 22:45:21",塞内加尔,塞内加尔面积19.67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西部,北与毛里塔尼亚以塞内加尔河为界,东邻马里,南接几内亚和几内亚比绍,西濒大西洋。海岸线长约500公里,冈比亚在塞西南部形成一块飞地。东南部为丘陵区,中、东部为半沙漠地带,地势自东向西略倾斜,河流均流入大西洋,主要河流有塞内加尔河和冈比亚河,湖泊有盖尔湖等,属热带草原气候。,"  塞内加尔,全称为塞内加尔共和国,位于非洲西部。北与毛里塔尼亚以塞内加尔河为界,东邻马里,南接几内亚和几内亚比绍,西濒大西洋。海岸线长约500公里,冈比亚在塞西南部形成一块飞地。塞东南部为丘陵区,中、东部为半沙漠地带。地势自东向西略倾斜,河流均流入大西洋。主要河流有塞内加尔河和冈比亚河。湖泊有盖尔湖等。属热带草原气候。   公元10世纪,图库列尔人建立泰克鲁王国,14世纪并入马里帝国版图。15世纪中叶,沃洛夫人在这里建立卓洛夫国,16世纪前后属桑海帝国。1445年起葡萄牙人侵入,从事贩奴活动。1659年法国殖民者侵入。1864年塞内加尔沦为法国殖民地。1909年被划入法属西非洲。1946年成为法国海外省。1958年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1959年与马里结成联邦。1960年6月马里联邦宣告独立。同年8月塞退出马里联邦,成立独立的共和国。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从左至右依次为绿、黄、红三色,黄色长方形中间有一个绿色五角星。绿色象征国家的农业、植物和森林,黄色象征丰富的自然资源,红色象征为争取独立自由而斗争的烈士的鲜血;绿、黄、红色也是传统的泛非颜色。绿色五角星象征非洲的自由。  人口1085万(2005年)。官方语言为法语,全国80%的人讲沃洛夫语。90%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塞内加尔共和国,非洲,"Republic of Senegal (SEN)",达喀尔,法语,"196,723平方公里",西非法郎,221 137,3,"2018-10-21 23:20:12",非洲,137,"2018-12-03 22:45:27",塞拉利昂,塞拉利昂面积7.2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西部,西濒大西洋,北、东与几内亚接壤,南同利比里亚交界。海岸线长约485公里,地势东高西低,呈梯状倾斜。境内大部是丘陵和高原,东北部宾蒂马尼山海拔1945米,为全国最高峰,西部为平原,沿海为沼泽地,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属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  塞拉利昂,全称为塞拉利昂共和国,位于非洲西部。西濒大西洋,北、东与几内亚接壤,南同利比里亚交界。海岸线长约485公里。地势东高西低,呈梯状倾斜。境内大部是丘陵和高原。东北部宾蒂马尼山海拔1945米,为全国最高峰。西部为平原,沿海为沼泽地。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属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  曼迪人于13世纪进入塞拉利昂地区。1462年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首先侵入。荷兰、法国和英国殖民者亦随后来此从事奴隶买卖。1808年弗里敦和沿海地区成为英国殖民地,1896年内陆区域沦为英国“保护地”。1961年4月27日塞拉利昂宣布独立,仍留在英联邦内。1971年4月19日成立共和国,史蒂文斯任总统。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自上而下依次为绿、白、蓝三色。绿色象征农业,还代表国家的自然资源和山脉;白色象征国家的统一和人民对正义的追求;蓝色象征海洋和希望,希望塞拉利昂的天然良港对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人口498万(2004年人口普查数字),官方语言为英语,部族语言主要有曼迪语、泰姆奈语、林姆巴语和克里奥尔语。居民50%以上信奉伊斯兰教,25%信奉基督教,其余信拜物教。",塞拉利昂共和国,非洲,"Republic of Sierra Leone (SLE)",弗里敦,英语,"71,740平方公里",利昂,232 138,3,"2018-10-21 23:20:12",非洲,138,"2018-10-21 23:37:04",塞舌尔,塞舌尔陆地面积455.39平方公里,领海面积40万平方公里,位于印度洋西南部的群岛国家,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中心地带,距非洲大陆约1600公里,是亚非两洲的交通要冲。塞舌尔群岛分为4个密集的岛群:马埃岛和它周围的卫星岛;锡卢埃特岛和北岛;普拉斯兰岛群;弗里吉特岛及其附近的礁屿。全境无河流,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塞舌尔,全称为塞舌尔共和国,是位于印度洋西南部的群岛国家,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中心地带,距非洲大陆约1600公里,属于非洲,是亚非两洲的交通要冲。它由115个大小岛屿组成,最大岛屿马埃岛面积148平方公里。塞舌尔群岛分为4个密集的岛群:马埃岛和它周围的卫星岛;锡卢埃特岛和北岛;普拉斯兰岛群;弗里吉特岛及其附近的礁屿。花岗岩岛多山地丘陵,以马埃岛海拔905米的塞舌尔山为全国最高点。珊瑚岛地势低平。全境无河流。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热季平均气温30℃,凉季平均气温24℃。  塞舌尔和其他非洲国家一样,曾遭受殖民主义者的奴役。16世纪,葡萄牙人最先到达此地,取名“七姊妹岛”。1756年,法国占领该地,并以“塞舌尔”命名。1814年,塞舌尔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976年6月29日,塞舌尔宣布独立,成立塞舌尔共和国,仍留在英联邦内。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面上的图案由五道自左下角放射出的光芒组成,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蓝、黄、红、白、绿五色。兰色和黄色代表塞舌尔民主党,红、白、绿三色代表塞舌尔人民进步阵线。  人口约8.5万。全国分为25个区。国语为克里奥尔语,通用英语和法语。居民90%信奉天主教。   塞舌尔风景秀丽,全境50%以上地区被辟为自然保护区,享有“旅游者天堂”的美誉。旅游业是塞舌尔第一大经济支柱,直接或间接创造了约72%的国内生产总值,每年给塞带来1亿多美元外汇收入,约占外汇总收入的70%,并创造了30%的就业。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5年度人类发展报告,塞舌尔属于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国家之一。  渔业是塞舌尔国民经济的另一重要支柱。塞舌尔海域辽阔,专属海洋经济区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渔业资源丰富。金枪鱼罐头和对虾分别为塞舌尔第一和第二大出口商品。  塞舌尔工农业基础薄弱,粮食和日用品主要依赖进口。工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有啤酒厂、香烟厂、金枪鱼罐头厂等。农业可耕地面积仅100平方公里,主要种植椰子、肉桂、茶叶等经济作物。",塞舌尔共和国,非洲,"Republic of Seychelles (SEY)",维多利亚,克里奥尔语、法语、英语,445平方公里,塞舌尔卢比,248 139,3,"2018-10-21 23:20:12",非洲,139,"2018-12-03 22:45:36",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位于非洲西部几内亚湾东南部,距非洲大陆201公里,由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两个大岛及附近的卡罗索、佩德拉斯、蒂尼奥萨什和罗拉斯等14个小岛组成。面积1001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20公里。圣、普两岛均属火山岛,地势崎岖,多山峰,除沿海平原外,岛上大部分为玄武岩山地。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全称为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位于非洲西部几内亚湾东南部,距非洲大陆201公里,由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两个大岛及附近的卡罗索、佩德拉斯、蒂尼奥萨什和罗拉斯等14个小岛组成。面积1001平方公里(圣多美岛859平方公里,普林西比岛142平方公里)。圣普东与加蓬、东北与赤道几内亚隔海相望。海岸线长220公里。圣、普两岛均属火山岛,地势崎岖,多山峰,除沿海平原外,岛上大部分为玄武岩山地。圣多美峰海拔2024米。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两岛平均气温27℃。   15世纪70年代,葡萄牙人到达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并将其作为进行奴隶贸易的据点。1522年,圣普沦为葡萄牙殖民地。17-18世纪,圣普曾被荷兰和法国占领。1878年再度被葡统治。1951年圣普成为葡的海外省,由葡总督直接控制。1960年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解放委员会成立(1972年改名为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解放运动),要求无条件独立。1974年,葡当局同圣普解放运动达成独立协议。1975年7月12日,圣普宣告独立,定国名为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由红、绿、黄、黑四色构成。靠旗杆一侧为红色等腰三角形,右侧为三个平行宽条,中间为黄色,上下为绿色,黄色宽条中有两颗黑色五角星。绿色象征农业,黄色象征可可豆和其他自然资源,红色象征为独立自由而斗争战士的鲜血,两个五角星代表圣多美、普林西比两个大岛,黑色象征黑人。   人口约16万。其中90%为班图人,其余为混血种人。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居民90%信奉天主教。  圣普是以种植可可为主的农业国。主要的出口产品有可可、椰干、棕榈仁、咖啡等。但粮食、工业产品和日用消费品均依赖进口。由于经济状况长期困难,圣普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非洲,"Democratic Republic of Sao Tome and Principe (STP)",圣多美,葡萄牙语,"1,001平方公里",,239 140,3,"2018-10-21 23:20:12",非洲,140,"2018-10-21 23:37:16",斯威士兰,斯威士兰面积1.7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东南部为内陆国家,北、西、南三面为南非所环抱,东与莫桑比克为邻。地处南非高原东南边缘德拉肯斯山脉的东坡。从东到西由海拔100米递升为1800米,形成面积大致相等的低、中、高三级梯状地带。多河流,东部边境为山地,河流多石滩。属亚热带气候,气候依地势变化,西部凉爽湿润,东部炎热干旱。,"  斯威士兰,全称为斯威士兰王国,位于非洲东南部,为内陆国家,北、西、南三面为南非所环抱,东与莫桑比克为邻。地处南非高原东南边缘德拉肯斯山脉的东坡。从东到西由海拔100米递升为1800米,形成面积大致相等的低、中、高三级梯状地带。多河流。属亚热带气候。   15世纪后期斯威士兰人由中部非洲和东非逐渐向南迁移,16世纪定居于此地并建立起王国。1907年斯威士兰成为英国的保护地。1963年11月,英国制定斯威士兰第一部宪法,规定斯由英国专员进行统治。1967年2月颁布独立宪法。1968年9月6日,斯威士兰正式宣布独立,仍留在英联邦内。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中间为紫红色横长方形,上下各有黄色窄边和蓝色宽边。在紫红色长方形中央绘有类似斯威士兰国徽中盾牌的图案。紫红色象征历史上无数次战斗,黄色代表丰富的矿产资源,蓝色象征和平。  人口96.6万(1997年统计),斯威士兰族占90%,其余为欧非混血种人,通用英语和斯瓦蒂语。约60%以上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斯威士兰王国,非洲,"Kingdom of Swaziland (SWZ)",姆巴巴内,英语、斯威士语、祖鲁语,"17,400平方公里",里朗吉尼,268 141,3,"2018-10-21 23:20:12",非洲,141,"2018-10-21 23:37:26",苏丹,苏丹盛产阿拉伯树胶,被誉为“树胶王国”,其面积约250.6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西岸,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西接利比亚、乍得、中非共和国,南毗刚果(金)、乌干达、肯尼亚,东壤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东北濒临红海,海岸线长约720公里。境内大部分为盆地,南高北低,中部为苏丹盆地,北部为沙漠台地,西部是科尔凡多高原和达富尔高原,东部为东非高原和埃塞俄比亚高原的西斜坡,南部边境的基涅提山为全国最高峰。,"  苏丹,全称为苏丹共和国,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西岸,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西接利比亚、乍得、中非共和国,南毗刚果(金)、乌干达、肯尼亚,东壤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东北濒临红海,海岸线长约720公里。境内大部为盆地,南高北低。中部为苏丹盆地;北部为沙漠台地,尼罗河以东为努比亚沙漠,以西为利比亚沙漠;西部是科尔凡多高原和达富尔高原;东部为东非高原和埃塞俄比亚高原的西斜坡。南部边境的基涅提山海拔3187米,为全国最高峰。尼罗河南北纵贯全境。苏丹全国气候差异很大,自北向南由热带沙漠气候向热带雨林气候过渡。苏丹盛产阿拉伯树胶,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之首,苏丹因此也被誉为“树胶王国”。   19世纪初埃及侵占苏丹。19世纪70年代,英国始向苏丹扩张。1885年建立马赫迪王国。1898年英国重占苏丹。1899年由英、埃“共管”。1951年埃及废除“共管”协定。1953年英、埃达成苏丹自决的协议。1953年成立自治政府,1956年1月宣布独立,成立共和国。1969年尼迈里军事政变上台,改国名为苏丹民主共和国。1985年达哈卜军事政变上台,改国名为苏丹共和国。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靠旗杆一侧为绿色等腰三角形,右侧为三个平行且宽度相等的宽条,自上而下依次为红、白、黑三色。红色象征革命,白色象征和平,黑色象征属非洲黑色人种的南方居民,绿色象征北方居民所信奉的伊斯兰教。      人口3539.2万。通用英语。70%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南方居民多信奉原始部落宗教及拜物教,仅有5%的人信奉基督教。   苏丹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苏丹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苏丹的经济作物阿拉伯树胶、棉花、花生和芝麻等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大多数供出口,占农产品出口额的66%。其中,阿拉伯树胶种植面积504万公顷,年均产量约3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60%至80%;长绒棉产量居世界第二;花生产量居阿拉伯国家之首、世界前列;芝麻产量在阿拉伯和非洲国家中居首位,出口量占世界的一半左右。另外,苏丹的畜产品资源在阿拉伯国家中名列第一,在非洲国家中名列第二。  苏丹自然资源丰富,有铁、银、铬、铜、锰、金、铝、铅、铀、锌、钨、石棉、石膏、云母、滑石、钻石、石油、天然气和木材等。森林面积约6400万公顷,占全国面积23.3%。苏丹水力资源丰富,有200万公顷淡水水域。  近几年,苏丹建立起石油工业,经济状况不断得到改善。目前,苏丹在非洲国家中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2005年,苏丹国内生产总值265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68.6美元。",苏丹共和国,非洲,"Republic of the Sudan (SUD)",喀土穆,阿拉伯语、英语,"2,505,000平方公里",苏丹第纳尔,249 142,3,"2018-10-21 23:20:12",非洲,142,"2018-12-03 22:45:42",索马里,索马里面积63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大陆东部的索马里半岛,北临亚丁湾,东濒印度洋,西与肯尼亚、埃塞俄比亚接壤,西北与吉布提交界,因扼守红海连接印度洋的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海岸线长3200公里,东部沿海为平原,沿岸多沙丘,亚丁湾沿岸低地为吉班平原,中部为高原,北部多山,西南部为草原、半沙漠和沙漠。大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西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  索马里,全称为索马里共和国,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北临亚丁湾,东濒印度洋,西接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西北界吉布提。海岸线长3200公里。东部沿海为平原,沿岸多沙丘;亚丁湾沿岸低地为吉班平原;中部为高原;北部多山;西南部为草原、半沙漠和沙漠。苏拉德山海拔2408米,为全国最高峰。主要河流有谢贝利河和朱巴河。大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西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干燥少雨。   13世纪时曾建立过封建帝国。从1840年开始,英、意、法殖民主义者相继侵入和瓜分索马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意先后被迫于1960年同意英属索马里和意属索马里独立,两地在同年7月1日合并成立索马里共和国。1969年10月21日改国名为索马里民主共和国。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地为浅蓝色,正中一颗白色五角星。浅蓝色是联合国旗帜的颜色,因联合国是索马里托管和独立的创议者。五角星象征非洲的自由和独立;五个角分别代表原索马里的五个地区;意属索马里(现称南区)、英属索马里(现称北区)、法属索马里(现已获得独立的吉布提)、以及现在的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的一部分。  人口1040万(2004年估计)。索马里语和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和意大利语。伊斯兰教为国教。",索马里,非洲,"Somalia (SOM)",摩加迪沙,索马里语、阿拉伯语,"630,000平方公里",索马里先令,252 143,3,"2018-10-21 23:20:12",非洲,143,"2018-12-03 22:45:52",坦桑尼亚,坦桑尼亚由坦噶尼喀大陆和桑给巴尔岛两部分组成,领土总面积94.5万多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东部、赤道以南,北与肯尼亚和乌干达交界,南与赞比亚、马拉维、莫桑比克接壤,西与卢旺达、布隆迪和刚果(金)为邻,东濒印度洋。境内地形是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东北部的乞力马扎罗山的基博峰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峰。,  坦桑尼亚,全称为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坦桑尼亚由坦噶尼喀(大陆)和桑给巴尔(岛)两部分组成,领土总面积为94.5万多平方公里(其中桑给巴尔2657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东部、赤道以南,北与肯尼亚和乌干达交界,南与赞比亚、马拉维、莫桑比克接壤,西与卢旺达、布隆迪和刚果(金)为邻,东濒印度洋。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东部沿海为低地,西部内陆高原面积占内陆总面积一半以上,东非大裂谷从马拉维湖分东西两支纵贯南北。东北部的乞力马扎罗山的基博峰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峰。主要河流有鲁菲季(长1400公里)、潘加尼、鲁伏、瓦米等。湖泊众多,有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和马拉维湖等。东部沿海地区和内陆的部分低地属热带草原气候,西部内陆高原属热带山地气候,凉爽而干燥。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21~25℃。桑给巴尔的20多个岛屿属热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湿热,年平均气温26℃。  坦桑尼亚共有26省,114县。其中大陆21省,桑给巴尔5省。  坦桑尼亚是古人类发源地之一,公元前即同阿拉伯、波斯和印度等地有贸易往来。公元7-8世纪,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开始大批迁入。公元10世纪末,阿拉伯人在这里建立伊斯兰王国。1886年,坦噶尼喀被划归德国势力范围。1917年,英军占领坦全境。1920年,坦成为英国“委任统治地”。194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坦改为英“托管地”。1961年5月1日,坦取得内部自治,同年12月9日宣告独立,一年后成立坦噶尼喀共和国。桑给巴尔于1890年沦为英国“保护地”,1963年6月获得自治,同年12月宣告独立,成为苏丹王统治的君主立宪国家。1964年1月,桑给巴尔人民推翻苏丹王统治,成立桑给巴尔人民共和国。1964年4月26日,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组成联合共和国,同年10月29日改国名为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绿、蓝、黑、黄四色构成,左上方和右下方为绿色和蓝色的两个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带黄边的黑色宽条从左下角斜贯至右上角。绿色代表土地,还象征对伊斯兰教的信仰;蓝色象征河流、湖泊和海域;黑色代表非洲黑人;黄色象征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财富。  坦桑尼亚人口3700多万,其中桑给巴尔约100万(2004年估计)。分属126个民族,人口超过100万的有苏库马、尼亚姆维奇、查加、赫赫、马康迪和哈亚族。另有一些阿拉伯人、印巴人和欧洲人后裔。斯瓦希里语为国语,与英语同为官方通用语。坦噶尼喀居民主要信奉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和伊斯兰教,桑给巴尔居民则几乎全部信奉伊斯兰教。  坦桑尼亚是一个农业国,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稻米、高粱、小米、木薯等,主要经济作物有咖啡、棉花、剑麻、腰果、丁香、茶叶、烟叶等。  坦桑尼亚矿藏资源丰富,已探明的主要矿藏有钻石、黄金、煤、铁、磷酸盐、天然气等。坦桑尼亚的工业以农产品加工和进口替代型轻工业为主,包括纺织、食品加工、皮革、制鞋、轧钢、铝材加工、水泥、造纸、轮胎、化肥、炼油、汽车装配和农具制造等。  坦桑尼亚旅游资源丰富,非洲三大湖泊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和马拉维湖均在其边境线上,海拔5895米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世界闻名。坦桑尼亚的著名自然景观包括恩戈罗戈罗火山口、东非大裂谷、马尼亚纳湖等,另外还有桑岛奴隶城、世界最古老的古人类遗址、阿拉伯商人遗址等历史人文景观。,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非洲,"United Republic of Tanzania (TAN)",多多马,斯瓦希里语、英语,"945,000平方公里",坦桑尼亚先令,255 144,3,"2018-10-21 23:20:12",非洲,144,"2018-12-03 22:45:56",突尼斯,突尼斯面积16.2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北端,西与阿尔及利亚为邻,东南与利比亚接壤,北、东临地中海,隔突尼斯海峡与意大利相望。地形复杂:北部多山,中西部为低地和台地,东北部为沿海平原,南部为沙漠。最高峰舍阿奈比山海拔1544米,境内水系不发达,最大河流是迈杰尔达河。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中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南部属热带大陆性沙漠气候。,"  突尼斯,全称为突尼斯共和国,位于非洲北端,西与阿尔及利亚为邻。东南与利比亚接壤,北、东临地中海,隔突尼斯海峡与意大利相望。地形复杂。北部多山,中西部为低地和台地;东北部为沿海平原,南部为沙漠。最高峰舍阿奈比山海拔1544米。境内水系不发达。最大河流迈杰尔达河,流域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中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南部属热带大陆性沙漠气候。八月为最热月,日均温21°C—33°C;1月为最冷月,日均温6°C—14°C。全国划分为24个省,下设254个县,240个市镇。   公元前9世纪初,腓尼基人在今突尼斯湾沿岸地区建立迦太基城,后发展为奴隶制强国。公元前146年,成为罗马帝国的阿非利加省的一部分。公元5~6世纪先后被汪达尔人和拜占庭人占领。公元703年被阿拉伯穆斯林征服,开始阿拉伯化。13世纪哈夫斯王朝建立了强大的突尼斯国家。1574年沦为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一个省。1881年成为法国保护领地。1955年法被迫同意实行内部自治。1956年3月20日法国承认突尼斯独立。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为红色,中央有一白色圆地,其直径约为旗宽的一半,圆地中有一弯红色新月和一颗红色五角星。国旗的历史可追溯到奥斯曼帝国时期,新月和五角星来自奥斯曼帝国的标志,现为突尼斯共和国的象征,也是伊斯兰国家的标志。  人口991.0872万(2004年4月底)。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法语。伊斯兰教为国教,主要是逊尼派;少数人信奉天主教、犹太教。   突尼斯经济以农业为主,但粮食不能自给。工业以石油和磷酸盐开采、制造业和加工工业为主。旅游业较发达,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资源主要有磷酸盐、石油、天然气、铁、铝、锌等。已探明储量:磷酸盐20亿吨,石油7000万吨,天然气615亿立方米,铁矿石2500万吨,工矿业主要有以磷酸盐为原料的化工业和石油开采业。纺织业在轻工业中居首位,占整个工业投资的五分之一。全国可耕地面积900万公顷,已耕地500万公顷,其中7%为水浇地。突尼斯是橄榄油主要生产国,产量占世界橄榄油总产量的4-9%,是其主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居重要地位,突尼斯市、苏斯、莫纳斯提尔、崩角和杰尔巴岛是著名的旅游区,特别是闻名遐迩的迦太基古都遗址,每年吸引着几百万的外国游客,使旅游收入成为突尼斯第一外汇来源。",突尼斯共和国,非洲,"Tunisian Republic (TUN)",突尼斯,阿拉伯语,"164,000平方公里",突尼斯第纳尔,216 145,3,"2018-10-21 23:20:12",非洲,145,"2018-10-21 23:37:47",乌干达,乌干达领土面积24.1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东部,东邻肯尼亚,南与坦桑尼亚和卢旺达交界,西与刚果民主共和国接壤,北与苏丹毗连。境内多为海拔1200米左右的高原,有非洲第三高峰玛格丽塔峰,多湖,有“高原水乡”之称,其中世界第二、非洲最大的淡水湖维多利亚湖,有42.8%在乌境内。大部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从埃尔贡山到维多利亚湖沿岸,有热带森林气候的特点。,"  乌干达,全称为乌干达共和国,领土面积为24.1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东部,东邻肯尼亚,南与坦桑尼亚和卢旺达交界,西与刚果民主共和国接壤,北与苏丹毗连。境内多为海拔1200米左右的高原,多湖,有“高原水乡”之称。东非大裂谷的西支纵贯西部,谷底河湖众多。裂谷带与东部山地之间为宽阔的浅盆地,多沼泽。东部边界有埃尔贡山,海拔4321米;西南部与刚果(金)接壤处有鲁文佐里山脉,玛格丽塔峰海拔5109米,是全国最高峰,非洲第三高峰。境内多河湖沼泽,其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17.8%。维多利亚尼罗河与艾伯特尼罗河水量丰沛,沿河多险滩瀑布。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非洲最大的淡水湖(面积约6.7万平方公里),有42.8%在乌境内。其他还有艾伯特湖、爱德华湖、基奥加湖、乔治湖等等。有塞塞群岛等10多个岛屿。大部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从埃尔贡山到维多利亚湖沿岸,有热带森林气候的特点。   史称布干达。公元1000年,地处乌南部的布干达地区就建立了王国。19世纪中叶,随着阿拉伯商人和英国、德国殖民主义者的相继进入,布干达王国内爆发了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间的连年战争,王国迅速衰落。1890年,英、德签订了瓜分东非的协议,布干达被划为英国的势力范围。1894年6月,英宣布布干达为其“保护国”。1896年,英将“保护国”范围扩展到乌干达全境,并于1907年在乌设总督。1962年10月9日,乌干达宣布独立,保留布干达等4个自治王国,成立乌干达联邦,仍留在英联邦内。1963年10月,乌修改宪法,取消英派驻乌的总督。1967年9月,乌废除封建王国和联邦制,建立乌干达共和国。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黑、黄、红三色相间的六道平行相等的宽条组成,旗面中央有一白色圆地,其中为一只乌干达国鸟——皇冠鹤。黑色代表乌干达人民,象征黑人;黄色象征阳光;红色象征自由,三色组合的含义为阳光照耀下乌干达人民获得独立自由。在重要场合或正式升旗仪式上,使用带国鸟图案的国旗;一般场合则用无国鸟图案的黑、黄、红的色条旗。  人口2721万(2005年统计)。乌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约有40个民族,按语言划分,全国有班图人、尼罗人、尼罗—闪米特人和苏丹人四大族群,每个族群由若干民族组成,其中班图族群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乌干达的官方语言为英语,通用斯瓦希里语、卢干达语等地方语言。居民主要信奉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和伊斯兰教。  乌干达自然条件较好,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适宜,非常适合农业和牧业的发展。农牧业在乌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农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农牧业出口额占乌出口总额的95%。乌干达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铜、锡、钨、绿柱石、铁、金、石棉、石灰石和磷酸盐等。乌水产资源丰富,维多利亚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产地之一。",乌干达共和国,非洲,"Republic of Uganda (UGA)",坎帕拉,英语,"241,000平方公里",乌干达先令,256 146,3,"2018-10-21 23:20:12",非洲,146,"2018-10-21 23:37:53",赞比亚,赞比亚面积75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属于高原地区,位于非洲中南部的内陆国家,东北邻坦桑尼亚,东面和马拉维接壤,东南和莫桑比克相连,南接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西面是安哥拉,北靠刚果(金)、坦桑尼亚。境内大部分地区为高原,地势大致从东北向西南倾斜,东赞比西河流经西部和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分凉干、热干和暖湿三季。,  赞比亚,全称为赞比亚共和国,面积75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属于高原地区。位于非洲中南部的内陆国家。东北邻坦桑尼亚,东面和马拉维接壤,东南和莫桑比克相连,南接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西面是安哥拉,北靠刚果(金)、坦桑尼亚。境内大部分地区为海拔1000-1500米高原,地势大致从东北向西南倾斜。全境按地貌分为五个区:东北部东非大裂谷区,北部加丹加高原区,西南部卡拉哈里盆地区,东南部卢安瓜—马拉维高原区和中部卢安瓜河盆地区。东北边境的马芬加山海拔2164米,为全国最高点。赞比西河流经西部和南部,河上有著名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维多利亚大瀑布)。刚果河(扎伊尔河)上游卢阿普拉河发源于境内。热带草原气候,分凉干(5-8月)、热干(9-11月)和暖湿(12-4月)三季。  全国分为9省68县。各省名称:卢阿普拉、北部、西北、铜带、中央、东部、西部、南部、卢萨卡。  16世纪前后,班图语系一些部族开始在这一地区定居。16世纪到19世纪,境内先后建立过隆达王国、卡洛洛王国和巴罗兹王国。18世纪末,葡萄牙和英国殖民者相继入侵。1911年,英国殖民者将这一地区命名为“北罗得西亚保护地”,由“英国南非公司”管辖。1924年英国派驻总督进行直接统治。1953年9月3日,英国把南罗得西亚、北罗得西亚和尼亚萨兰(现名马拉维),强行合并为“中非联邦”。由于3国人民的反对,1963年12月“中非联邦”解体。1964年1月北罗得西亚实行内部自治,由联合民族独立党组成“内部自治政府”,同年10月24日正式宣布独立,定国名为赞比亚共和国,但仍留在英联邦内,卡翁达任总统。1973年8月通过新宪法,宣布赞进入第二共和国。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为绿色,右下方的竖长方形由红、黑、橙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条相连而成,其上方为一只展翅的雄鹰。绿色象征国家的自然资源,红色象征为自由而斗争,黑色代表赞比亚人,橙色象征国家的矿藏。飞翔的雄鹰象征赞比亚的独立、自由。  赞比亚人口1055万(2005年)。大多属班图语系黑人。有73个民族。官方语言为英语,另有31种民族语言。其中30%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农村居民大多信奉原始宗教。  赞比亚自然资源丰富,以铜为主,铜蕴藏量达9亿多吨,是世界第四大产铜国,被誉为“铜矿之国”。除铜外,还有钴、铅、镉、镍、铁、金、银、锌、锡、铀、绿宝石、水晶、钒、石墨、云母等矿物。其中,钴作为铜的伴生矿物,储量约35万吨,居世界第二。赞比亚境内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水力发电占全国发电总量的99%。全国森林覆盖率为45%。  采矿业、农业和旅游业是赞比亚经济的三大支柱。采矿业主体是铜矿和钴矿的开采以及铜、钴的冶炼。铜在赞比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国家外汇收入的80%都来自铜出口。农业产值约占赞比亚国内生产总值的15.3%,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一半。  赞比亚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非洲第四大河赞比西河流经赞比亚四分之三的国土,它在赞比亚与津巴布韦交界处,形成世界著名的维多利亚瀑布,每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前来观光。赞比亚还有19个国家级野生动物园,并辟有32个狩猎管理区。,赞比亚共和国,非洲,"Republic of Zambia (ZAM)",路沙卡,英语,"753,000平方公里",赞比亚克拉查,260 147,3,"2018-10-21 23:20:12",非洲,147,"2018-10-21 23:38:01",乍得,乍得面积128.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北部,撒哈拉沙漠南缘,是个内陆国。北连利比亚,南与中非、喀麦隆交界,西与尼日尔、尼日利亚为邻,东和苏丹接壤。地势较平坦,平均海拔300-500米,仅北、东、南部边境地带为高原山地。北部地区属撒哈拉沙漠或半沙漠;东部是高原地区;中西部为辽阔的准平原;西北部提贝斯提高原平均海拔2000米。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  乍得,全称为乍得共和国,国土总面积为128.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北部,撒哈拉沙漠南缘,是个内陆国。北连利比亚,南与中非、喀麦隆交界,西与尼日尔、尼日利亚为邻,东和苏丹接壤。地势较平坦,平均海拔300-500米,仅北、东、南部边境地带为高原山地。北部地区属撒哈拉沙漠或半沙漠,占全国面积1/3强;东部是高原地区;中西部为辽阔的准平原;西北部提贝斯提高原平均海拔2000米。库西山海拔3415米,是全国、中部非洲地区的最高峰。主要河流有沙里河、洛贡河等。乍得湖为非洲中部最大的内陆淡水湖,由于水位随季节变化,面积在1-2.5万平方公里之间。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   乍得全国总人口1010万人(2006年伦敦经济季评估计数字)。全国共有大小部族256多个。北部、中部和东部居民主要是阿拉伯血统的柏柏尔族、图布族、瓦达伊族、巴吉尔米族等,约占全国人口的45%;南部和西南部的居民主要为萨拉族、马萨族、科托科族、蒙当族等,约占全国人口的55%。南方居民通用苏丹语系的萨拉语,北方通用乍得化的阿拉伯语。法语和阿拉伯语同为官方语言。居民中44%信奉伊斯兰教,33%信奉基督教,23%信奉原始宗教。   乍得地方行政单位分为大区、省、镇、村四级。全国被划分为28个省,107个州,470个区,44个传统领地。首都恩贾梅纳,属于独立行政单位。  乍得历史悠久,早期的“萨奥文化”曾是非洲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前500年,乍得湖南部地区一直有居民。公元9-10世纪先后建立了一些穆斯林王国,加涅姆—博尔努王国为主要穆斯林苏丹王国。16世纪后,出现与之抗衡的巴吉尔米王国和瓦达依王国,从此出现了3国混战局面。1883-1893年各王国均被苏丹人巴赫-祖拜尔征服。19世纪末,法国殖民者开始入侵,1902年占领全境。1910年被划为法属赤道非洲的一个省,1958年宣布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1960年8月11日获得独立,成立乍得共和国。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从左至右依次为蓝、黄、红三色。蓝色象征蓝天、希望和生活,还代表该国的南部;黄色象征阳光,以及该国的北部;红色象征进步、团结和愿为祖国献身的精神。   乍得是农牧业国家,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2005年主要经济数字如下:国内生产总值54.7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01美元,经济增长率5.9%。乍得是一个新兴石油国家。石油勘探始于20世纪70年代,近期有较快发展。第一口探井钻于1974年,同年获得第一个石油发现,2003年开始石油生产。   乍得主要旅游景点有恩贾梅纳,蒙都,法达——美丽的小绿洲城,居民约五千人,城镇风光美丽,四周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奇异岩石,布满壁画的岩洞也处处可见。此外还有法亚,乍得湖——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个天然的动物栖息地,湖内的浮岛有水栖跟陆栖的动物居住其中,湖中的鱼类多达130种。  主要城市  恩贾梅纳:恩贾梅纳是乍得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原名拉密堡 (Fort-Lamy),1973年9月5日改为现名。人口72. 1万人(2005年估计数字)。最高气温44℃(4月),最低14℃(12月)。 位于西部边境洛贡、沙里两河汇合处东北侧。面积15平方千米。人口约51万。热带草原气候,1月平均气温23.9℃,7月平均气温27.8℃。年平均降水量744毫米。历史上系撒哈拉沙漠南缘商队贸易要站。1900年法国在此建立军事据点,命名为拉密堡。1920年起成为殖民首府。1960年乍得独立后定为首都。1973年改今名。  恩贾梅纳是全国最大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集中全国大部分新建工业企业,有规模较大的榨油、面粉、纺织和肉类加工,还有制糖、制鞋、自行车装配等中小企业。有全国最大的恩贾梅纳电厂。干线公路通全国主要城市和尼日利亚等邻国。全国最大河运码头和唯一的国际航空港。市中心区为政府机关所在地,街道布局规整,多欧式建筑,为西方人居住区,有豪华宾馆和别墅。东区为文教区,有乍得大学和各类技术学校,以及博物馆、体育场和医院等。北区范围最大,是本地人聚居地和商业区。西北部为工厂区,有大型屠宰和冷藏场、石油库等。  趣闻-乍得各民族居民的村落南北稍有不同。北方各部落大都为游牧民族或半游牧民族,村庄很小。南方平原地区,村庄要比北方大得多,但房屋的建筑很简陋。乍得各族居民的服饰大同小异,一般男子穿宽松的裤子和宽松的衣服,袖子很肥。妇女共同的衣着为裹身布和披头巾,她们一般佩带各类首饰,耳环、手局、踝饰是最常见的装饰品。有些民族的妇女在右鼻孔上穿一小孔,佩带鼻饰。乍得人的主食有白面制品、玉米、高粱、豆类等。副食有牛羊肉,鱼类、各种蔬菜等。",乍得共和国,非洲,"Republic of Chad (CHA)",恩贾梅纳,法语、阿拉伯语,"1,284,000平方公里",中非法郎,235 148,3,"2018-10-21 23:20:12",非洲,148,"2018-10-21 23:38:08",中非,中非面积62.2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大陆中央的内陆国家,东与苏丹交界,南同刚果(布)和刚果(金)接壤,西与喀麦隆毗连,北同乍得为邻。境内多丘陵,大部分为海拔700-1000米的高原,高原大体可分东部邦戈斯高原,西部印德高原,中部脊状高地,多缢口,为南北交通要道。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  中非,全称为中非共和国,面积62.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400万(2006年)。全国有大小部族32个,主要有巴雅,班达、桑戈和曼吉阿族等。官方语言为法语,通用桑戈语。居民信奉原始宗教的占60%,天主教占20%,基督教新教占15%,伊斯兰教占5%。  中非是一个位于非洲大陆中央的内陆国家。东与苏丹交界。南同刚果(布)和刚果(金)接壤,西与喀麦隆毗连,北同乍得为邻。境内多丘陵,大部为海拔700-1000米的高原。高原大体可分东部邦戈斯高原;西部印德高原;中部脊状高地,多缢口,为南北交通要道。东北边境的恩加亚山海拔1388米,是全国最高点。乌班吉河是境内最大河流,此外还有沙里河。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  公元9-16世纪先后出现过班加苏、腊法伊和宰米奥三个部落王国。16-18世纪的奴隶贸易使当地人口大为减少。1885年遭法国入侵,1891年沦为法国殖民地。1910年被划为法属赤道非洲四个领地之一,称乌班吉沙立。1946年成为法国海外领地。1957年初成为“半自治共和国”,1958年12月1日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定名为中非共和国。1960年8月13日宣告独立,仍留在法兰西共同体内,戴维-达科任总统。1966年1月陆军参谋长博卡萨发动政变,自任总统。1976年博卡萨修改宪法,废除共和,建立帝国。1977年正式加冕,称博卡萨一世。1979年9月20日发生政变,博卡萨被推翻,帝制废除,恢复共和制。1981年9月1日,武装部队参谋长安德烈-科林巴宣布军队接管政权,科林巴任国家复兴军事委员会主席、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1985年9月21日科林巴宣布解散军委会,成立新政府,自任总统。1986年11月21日举行公民投票,正式选举科林巴为共和国总统。12月8日科宣布成立首届民选政府,实现了由军政权向民选政权的过渡。1987年2月科林巴建立“中非民主联盟”单一政党;7月中非举行立法选举,恢复了中断22年的议会制度。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3。旗面由四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和一个竖长方形构成。横长方形自上而下依次为蓝、白、绿、黄四色,红色竖长方形将旗面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旗面左上角有一颗黄色五角星。蓝、白、红三色与法国国旗颜色相同,表示中非与法国的历史关系,还象征和平与牺牲精神;绿色象征森林;黄色象征热带草原和沙漠。五角星是指引中非人民奔向未来的灿烂之星。  中非共和国被联合国公布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80%以上的工业品依靠进口。河流很多,水力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全国耕种面积六百万公顷,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五。粮食主要是木薯、玉米、高粱和稻米。棉花、咖啡、钻石和木村是中非经济的四大支柱。南部刚果盆地覆盖着大片森林,盛产名贵木材。矿产资源主要有钻石(一九七五年产四十万克拉),占出口总值的百分之三十七。钻石、咖啡和棉花是主要出口商品。旅游名胜为马诺沃-贡达-圣弗罗里斯国家公园,该公园的重要性依赖于它的大量的植物和动物群。  趣闻:中非人保持图腾信仰,每个家庭都崇拜一种动物,视其为力量的象征,不能捕杀更不能食用。中非人不能与穿黑色丧服的妇女握手,只能口头问候或点头致意。",中非共和国,非洲,"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CAF)",班吉,桑戈语、法语,"623,000平方公里",中非法郎,236 149,4,"2018-10-21 23:20:12",北美洲,149,"2018-12-03 22:46:20",阿鲁巴,阿鲁巴位于加勒比海南部小安的列斯群岛最西端的荷兰海外领地,面积193平方公里,官方语言为荷兰语,通用帕彼曼都语,也讲西班牙语和英语,首府奥拉涅斯塔德。南距委内瑞拉海岸25千米,与其东面的博内尔岛、库拉索岛合称为ABC群岛,岛上地势低平,无河流,属热带气候,温差较小,岛上大部分饮水需由海水淡化提供。阿鲁巴经济的两大支柱是石油冶炼和旅游业。,"  阿鲁巴是位于加勒比海南部小安的列斯群岛最西端的荷兰海外领地。面积193平方千米。南距委内瑞拉海岸25千米,与其东面的博内尔岛、库拉索岛合称为ABC群岛 。全岛长31.5千米 ,宽9.6千米 。地势低平,只有霍伊伯格山海拔165米 。无河流 。属热带气候 ,温差较小,平均气温最热月(8~9月)28.8℃ ,最凉月(1~2月)26.1℃。气候极端干燥,降水稀少,一般年降水量不超过508毫米。  岛上最早的居民是阿拉瓦克印第安人。1499年西班牙人占领该岛后,这里成为海上劫掠和走私的中心。传说西班牙人曾在此淘金,“阿鲁巴”一词即由西语“黄金”转化而得名(另说为印第安加勒比话“贝壳”之意)。1643年荷兰人攻占该岛。1807年又被英国人掠去。1814年重归荷兰管辖,并成为荷属安的列斯群岛的一部分。1954年底荷兰在法律上承认荷属安的列斯享有内政上的“自治权”。在1977年举行的一次公民投票中,绝大多数人赞成阿鲁巴独立。1986年1月1日,阿鲁巴正式宣布脱离荷属安的列斯,成为一个单独的政治实体,并计划于1996年获得完全独立。1989年大选后,阿鲁巴人民选举运动同阿鲁巴爱国党、民族民主运动组成了联合政府。1990年6月,阿鲁巴与荷兰政府重新谈判并达成一项新的协议,取消了关于1996年该岛完全独立的条款。  阿鲁巴人口7.2万(1993年)。80%为加勒比印第安人和欧洲白人的混血后裔。官方语言为荷兰语,通用帕彼曼都语(一种以西班牙语为基础,杂有葡、荷、英语词汇的克里奥尔语),也讲西班牙语和英语。80%的居民信奉天主教,3%信奉基督教新教。  阿鲁巴经济的两大支柱是石油冶炼(包括石油运输和石油产品加工)和旅游业。除石油工业外,还有一些烟草制品、饮料等轻工企业。1960年建成的海水淡化厂是世界上最大海水淡化厂之一,可日淡化海水2080万升。岛上除有少量石灰石、磷酸盐矿外,无重要矿藏。土地贫瘠,只种植少量芦荟。由于终年阳光普照、气候宜人,不受飓风干扰,而东北海风却常年不断,蚊蝇小虫多难存身,素有“卫生岛”之美称 。阿鲁巴的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强,主要旅游点有棕榈海滨浴场及早期印第安人岩洞等。  阿鲁巴岛西岸的棕榈滩(Palm Beach)是岛上主要的观光客集中地,以长达10公里的连续白色沙滩与海边的度假屋著名,又有蓝绿色海岸(Turquoise Coast)的美名。",阿鲁巴,北美洲,"Aruba (ARU)",橘城,荷兰语,193平方公里,阿鲁巴弗罗林,297 150,4,"2018-10-21 23:20:12",北美洲,150,"2018-10-21 23:38:18",安提瓜和巴布达,安提瓜和巴布达位于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北部背风群岛中,南同瓜德罗普岛相望,西与圣基茨和尼维斯为邻。它由安提瓜、巴布达和雷东达三岛组成:安提瓜是个石灰岩岛屿,面积280平方千米,岛上河流罕见,林木稀少,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和岬角,气候干燥,地处飓风带,常遭飓风袭击;巴布达位于安提瓜岛以北约40千米处的一个珊瑚岛,境内地势平坦,林木茂密,野生动物繁多,科德灵顿是岛上惟一的村落;雷东达是位于安提瓜岛西南约40千米处的一个无人荒礁。,"  【简况】位于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的北部。属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7℃。年均降水量约1020毫米。  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航行美洲时到达该岛,并以西班牙塞维利亚安提瓜教堂的名字命名该岛。1520年至1629年曾先后遭西班牙和法国殖民者入侵。1632年被英国占领。1667年根据《布雷达条约》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1967年成为英国的联系邦并成立内部自治政府。1981年11月1日宣布独立,现为英联邦成员国。  【政治】 独立后,工党长期执政,政局相对稳定。在2004年3月举行的大选中,联合进步党获12席,取得自安巴独立以来该党在全国大选中的第一次胜利。该党领袖鲍德温·斯潘塞(Baldwin Spencer)出任总理。政权平稳过渡。2005年初,安巴政府改组。政局稳定。  【行政区划】 全国共分为安提瓜、巴布达和雷东达3岛。安提瓜岛设6个行政区,即圣约翰、圣彼得、圣乔治、圣菲利普、圣玛丽和圣保罗。  转自外交部网站",安提瓜巴布达,北美洲,"Antigua and Barbuda (ANT)",,,,,1-268 151,4,"2018-10-21 23:20:12",北美洲,151,"2018-10-21 23:38:20",巴巴多斯,巴巴多斯首都是布里奇敦,面积有431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1公里,通用语言为英语,居民大多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巴巴多斯位于东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最东端,西距特立尼达岛322公里。巴巴多斯岛原是南美大陆科迪勒拉山脉在海中延伸部分,大部分由珊瑚石灰岩构成,全岛最高点海拔340米,岛上无河流,属热带雨林气候。,"  巴巴多斯,西班牙语意为“长胡子”,位于东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最东端,西距特立尼达岛322公里。海岸线长101公里。全岛最高点海拔340米。岛上无河流,属热带雨林气候。  16世纪以前,印第安人阿拉瓦克族和加勒比族在此居住。1518年西班牙人登岛。10多年后葡萄牙人入侵。1624年英国将该岛划分为其殖民地。1627年英国设总督管辖,并从西非贩来大批黑奴开辟种植园。1834年英国被迫宣布废除奴隶制。1958年加入西印度联邦(该联邦于1962年5月解散)。1961年10月实行内部自治。1966年11月30日宣布独立,成为英联邦成员国。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两边为蓝色,中间为金黄色。在金黄色长方形中间有一把黑色三叉戟。蓝色代表海洋和天空。金黄色代表海滩;三叉戟象征民有、民享、民治。   人口:27万(1997年)。其中非洲黑人后裔占90%,欧洲人后裔占4%。通用语言为英语。居民大多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到2006年为止,巴巴多斯经济已经连续五年保持增长势头,2006年经济增长率为3.5%,比2005年略微有所下降。实质经济产业增长仍旧由非贸易部门增长所推动,而贸易部门表现平平。虽然游轮游客数量有所减少,但2006年旅游业产值仍有所增长,主要因为长期滞留游客数量的增长,这和2005年旅游业产值下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国鸟:鹈鹕。  国徽格言:自豪与勤劳。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两边为蓝色,中间为金黄色。在金黄色长方形中间有一把黑色三叉戟。蓝色代表海洋和天空。金黄色代表海滩;三叉戟象征民有、民享、民治。   国徽: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上有一棵巴巴多塔树,也称无花果树,巴巴多斯的国名便由此而得;具有巴巴多斯特色的红花点缀于盾面上部两角。盾徽上端为头盔和红花;头盔之上的黑人手臂持举着两根甘蔗,代表该国的经济特点——甘蔗种植业和制糖业。盾徽左侧为颜色奇特的海豚,右侧是国鸟鹈鹕,均代表巴巴多斯特有的动物,下端的绶带上用英文写着“自尊和勤勉”。  自然地理:431平方公里。位于东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最东端,西距特立尼达岛322公里。巴巴多斯岛原是南美大陆科迪勒拉山脉在海中延伸部分, 大部分由珊瑚石灰岩构成。海岸线长101公里。全岛最高点海拔340米。岛上无河流,属热带雨林气候。 气温通常在22~30℃。",巴巴多斯,北美洲,"Barbados (BAR)",布里奇敦,英语,431平方公里,巴巴多斯元,1-246 152,4,"2018-10-21 23:20:12",北美洲,152,"2018-12-03 22:46:33",巴哈马,巴哈马面积13939平方公里,位于西印度群岛的最北部的巴哈马群岛上,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东南海岸对面、古巴北侧,由700多个大小岛屿和2400多个岩礁和珊瑚礁组成,群岛由西北向东南延伸,长1220公里,宽96公里,主要岛屿有大巴哈马岛、安德罗斯岛、柳塞拉岛和新普罗维登斯岛,仅有29个较大岛屿有居民,大部分岛屿地势低平,最高海拔63米,无河流,北回归线横贯群岛中部,气候温和。,  巴哈马,全称为巴哈马国,面积有13939平方公里。位于西印度群岛的最北部的巴哈马群岛上。美国佛罗里达州东南海岸对面、古巴北侧。由700多个大小岛屿和2400多个岩礁和珊瑚礁组成。群岛由西北向东南延伸,长1220公里,宽96公里。仅有29个较大岛屿有居民。大部分岛屿地势低平,最高海拔63米,无河流。主要岛屿有大巴哈马岛、安德罗斯岛、柳塞拉岛和新普罗维登斯岛,其中只有29个较大的岛屿有居民。北回归线横贯群岛中部,气候温和。  巴哈马群岛很早以前就居住着印第安人。1492年10月,哥伦布首航美洲时在巴哈马群岛中部的圣萨尔瓦多岛(华特林岛)登陆。1647年首批欧洲移民到此。1649年英属百慕大总督带领一批英国人占据群岛。1717年英国宣布巴哈马群岛为其殖民地。1783年英国、西班牙签订《凡尔赛和约》,正式确定为英所属。1964年1月实行内部自治。1973年7月10日宣布独立,成为英联邦成员国。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面由黑、蓝、黄三色构成。靠旗杆一侧为黑色等边三角形;右侧为三个平行宽条,上下为蓝色,中间为黄色。黑色三角形象征巴哈马人民团结一致,开发利用岛国的海陆资源;蓝色象征海洋环绕该岛国;黄色象征该岛国美丽的沙滩。  巴哈马人口32.7万(2006年),其中黑人占85%,其余为欧美白人后裔和少数亚裔人。官方语言为英语。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  巴哈马国渔业资源丰富,巴海域是世界重要渔场之一。主要农作物有甘庶、蕃茄、香蕉、玉米、菠萝和豆类等。工业有小船制造、水泥、食品加工、酿酒、制药等工业。巴哈马国是加勒比地区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首要地位。,英联邦巴哈马,北美洲,"Commonwealth of the Bahamas (BAH)",拿骚,英语,"13,878平方公里",巴哈马元,1-242 153,4,"2018-10-21 23:20:12",北美洲,153,"2018-12-03 22:46:33",巴拿马,巴拿马位于中美洲地峡,东连哥伦比亚,南濒太平洋,西接哥斯达黎加,北临加勒比海,连接中美洲和南美洲大陆,巴拿马运河从南至北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有“世界桥梁”之称。巴拿马面积7551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2988公里,全境地势起伏,沟谷纵横,除南北沿海平原外,多为山地,河流多达400余条。地近赤道,属热带海洋性气候。,"  【国家概况】  巴拿马,全称为巴拿马共和国,国土面积75517平方公里。位于中美洲地峡。东连哥伦比亚,南濒太平洋,西接哥斯达黎加,北临加勒比海。连接中美洲和南美洲大陆,巴拿马运河从南至北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有“世界桥梁”之称。海岸线长约2988公里。全境地势起伏,沟谷纵横,除南北沿海平原外,多为山地。河流多达400余条,较大的有图伊拉河、切波河及查格雷斯河。地近赤道,属热带海洋性气候。  1501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属新格兰纳达总督区。1821年独立,成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的一部分。1830年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解体后,成为新格林纳达(后称哥伦比亚)共和国的一个省。1903年美在击败英、法后与哥伦比亚政府签定由美修建和租借运河的条约,哥议会拒绝批准。1903年11月3日美军在巴拿马登陆,策动巴脱离哥伦比亚独立,成立巴拿马共和国。同年11月18日美取得修建和经营运河的永久垄断权和运河区的永久使用、占领和控制权。二次大战中,美在巴强租134处军事基地,1947年后陆续归还一部分。1977年9月,巴美签署《新运河条约》(又称托里霍斯-卡特条约)。1999年12月31日,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四个相等的横长方形构成:左上和右下为白色长方形,其中分别有蓝色和红色五角星;左下方为蓝色长方形,右上方为红色长方形。白色象征和平;红色和蓝色分别代表原巴拿马的自由党和保守党,这两色在国旗上的位置,表示两党联合起来为民族的利益而奋斗。两颗五角星分别象征忠诚和力量。这面国旗是由巴拿马第一任总统曼努埃尔-阿马多尔-格雷罗设计的。  巴拿马人口272万(1997年估计);其中印欧混血种人占70%,黑人占14%,白人占10%,印第安人占6%。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居民85%信奉天主教,4.7%信奉基督教新教,4.5%信奉伊斯兰教。  巴拿马运河区、地区金融中心、科隆自由贸易区和商船队是巴经济的四大支柱。服务业收入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巴拿马是个农业国。耕地面积230万公顷, 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3。全国1/3的劳动力从事农、林、牧、渔业。在种植业中,主要生产稻米、玉米,经济作物为香蕉、咖啡、可可等。香蕉、可可是主要出口产品。巴拿马的工业基础相当薄弱,无重工业。全国14.1%的劳力从事工业生产。为了减少进口, 巴政府重视发展代替进口的消费品工业、食品加工、纺织等轻工业部门才有一定的发展。另外, 该国的水泥, 铜矿开采也有较快的发展。巴拿马服务业发达, 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服务业包括运河航运业、银行业、保险业等。旅游业是巴第三大收入来源,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  【主要城市】  巴拿马城:巴拿马城 (Panama City) 位于巴拿马运河太平洋岸河口附近的半岛上。城市面临巴拿马湾,背靠安康山谷,风景如画。原为印第安人渔村,旧城始建于1519年。安第斯山各国所产金银经海运至此,再用牲口驮运到加勒比海岸,转运到西班牙。一度非常繁荣。后海盗猖獗,贸易受阻。1671年海盗摩根爵士将旧城全部烧毁。1674年在旧城西面6.5公里的地方建起现在的巴拿马城。1751年成为新格拉纳达(哥伦比亚)的一部分。1903年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宣布独立后,该城成为首都。巴拿马运河建成后(1914),城市迅速发展。  城市分为老区和新区。老区是主要商业区,街道狭窄,仍然留有一些西班牙式古堡和带有露台的房屋。市中心是独立广场,也称天主堂广场,法国人建造运河时的指挥总部,现已改为中央邮电总局,区内还有中央旅馆和主教宫等。老区南面的德弗兰西亚广场四周红色的黄蝴蝶树高耸,广场上有为纪念修建运河的法国工人塑造的方尖碑,一侧有殖民地时代的建筑司法大厦。在大厦背后的滨海大道上,可以看见巴拿马湾的风景和笼罩在一片紫色雾霭中的弗拉曼利群岛。  新区地形狭长,连接老区和古城。城东南的和平公园内,有烈士墓。广场一隅是巴拿马立法大厦,大厦墙上尚留有当年的弹痕,这里也是1973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巴拿马问题的会议的会址。与海岸线平行的新区中央大街,是城内最宽广、繁华的马路。新区街道整齐,建有许多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新式花园宅院,较著名的有国民剧院、圣弗朗西斯科教堂、博利瓦尔研究所、人类学博物馆、民族博物馆和运河博物馆等。",巴拿马共和国,北美洲,"Republic of Panama (PAN)",巴拿马城,西班牙语,"78,200平方公里",巴波亚,507 154,4,"2018-10-21 23:20:12",北美洲,154,"2018-12-03 22:46:39",百慕大,百慕大是世界最北面的珊瑚岛群之一,位于北大西洋西部,距美国南卡罗来纳州917公里,面积54平方公里。百慕大群岛由7个主岛及150余个小岛和礁群组成,呈鱼钩状分布,百慕大岛最大。岛上多火山岩熔,低丘起伏,气候温和宜人,周围海底富石油气体水合物,常有船舶在此附近海域失踪,被称为神秘的百慕大三角区,是著名的世界之谜。主要依赖旅游、国际金融业和保险业,因没有所得税,所以是著名的国际“避税地”之一。,  百慕大群岛是北大西洋西部岛群,在北纬32°18′、西经64°-65°,距北美大陆约928公里。百慕大群岛由7个主岛及150余个小岛和礁群组成,呈鱼钩状分布。百慕大岛最大。仅20个岛有居民。年平均气温21C。年平均降水量约1500毫米。是世界最北面的珊瑚岛群之一。岛上多火山岩熔,低丘起伏,最高海拔73米。  1503年西班牙人胡安-百慕大抵达该岛。1609年英国人来此进行殖民。168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是英联邦中最早的殖民地。1941年英国将其中摩根等三个岛群租借给美国建立海空军基地,为期99年。美国海空军基地在圣乔治岛上。金德利机场是空军基地和国际航线机场。1960年美国卫星地面接收站建成。1957年英军撤走。1968年获得内部独立。  百慕大群岛首府为汉密尔顿,官方语言为英语,信仰包括英国圣公会、主教派教会、罗马天主教和其它基督教等。  附近水域产鱼和龙虾。工业有船舶修理、小船制造、制药,还有手工艺品等。气候温和宜人。周围海底富石油气体水合物。常有船舶在此附近海域失踪,被称为神秘的百慕大三角区,是著名的世界之谜,有人以为与海底水合石油气的分解有关。主要依赖旅游、国际金融业和保险业。保险和再保险资产超过350亿美元,其规模仅次于伦敦和纽约。因没有所得税,所以是著名的国际“避税地”之一。一般来说,百慕大的政治及经济一直都是处于非常稳定的状况。当地银行,会计,工商,秘书服务的品质,在所有的境外天堂中,皆是居于领导地位。与新加坡公司一样,每年维持成本较为昂贵,是其主要缺点。由于百慕大是OECD的成员国之一,加上百慕大当地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所以百慕大得成为国际主要金融中心之一。其境外公司亦广为各国政府及大企业接受。百慕大可谓是世界境外公司的龙头老大。,百慕大群岛,北美洲,"Bermuda (BER)",汉密尔顿,英语,53.3平方公里,百慕大元,1-441 155,4,"2018-10-21 23:20:12",北美洲,155,"2018-12-03 22:46:41",波多黎各,波多黎各全称波多黎各自由邦,面积8897平方公里,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通用英语,居民多信奉天主教,首府圣胡安,是拥有联邦身份的美国领土,位于加勒比海的大安的列斯群岛东部,北临大西洋,南濒加勒比海,东与美属、英属维尔京群岛隔水相望,西隔莫纳海峡同多米尼加共和国为邻,科地勒拉山穿过境内,属热带雨林气候,雨量充足。,  国家概况  波多黎各,全称为波多黎各自由联邦,位于加勒比海的大安的列斯群岛东部。面积8897平方千米,包括波多黎各岛及别克斯、库莱布拉等小岛。北临大西洋,南濒加勒比海、东与美属、英属维尔京群岛隔水相望,西隔莫纳海峡同多米尼加共和国为邻。山地和丘陵占全岛面积的3/4。中央山脉横贯东西,地势从中央向四周伸展,由高到低,沿海为平原。最高峰蓬塔山海拔1338米。属热带雨林气候。  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493年哥伦布航行至此。1509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69年波多黎各人民起义,宣布成立共和国,遭西班牙殖民军镇压。1897年实现内部自治。1898年美西战争后成为美国殖民地。1950年人民武装起义,宣布成立波多黎各共和国。1952年美国给予波多黎各自由联邦的地位,实行自治,但外交、国防、关税等重要部门仍由美国控制。1993年11月,波多黎各再次就与美国的关系举行全民公决,结果多数人仍主张维持美国的自由联邦地位。  波多黎各人口337万。其中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后裔占99.9%。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通用英语。居民多信奉天主教。  波多黎各注重与加勒比地区和拉美国家发展经济关系。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35亿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在拉丁美洲居于首位。货币使用美元。旅游业发达,主要名胜有蓬塞艺术博物馆、圣胡安老城、圣胡安大教堂、云盖雨林和波多黎各16~17世纪家庭博物馆等。波多黎各为加勒比地区空运中心,圣胡安、蓬塞、马亚古埃斯均为海、空良港。工业主要有化工、电力设备、机械制造、石油、食品加工和服装等行业。农业主要生产棉花、咖啡、甘薯、烟草、水果等。,英联邦波多黎各,北美洲,"Commonwealth of Puerto Rico (PUR)",圣胡安,西班牙语、英语,"9,104平方公里",美元,1-787/1-93 156,4,"2018-10-21 23:20:12",北美洲,156,"2018-12-03 22:46:45",伯利兹,伯利兹面积22963平方公里,位于中美洲东北部,北和西北邻墨西哥,西和南与危地马拉接壤,东濒加勒比海,海岸线长322公里,境内多山地、沼泽和热带丛林。地形大致可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半部地形以玛雅山脉为主体,山脉为西南—东北走向,其支脉科克斯科姆山的维多利亚峰海拔1121.97米,是全国最高峰;北半部为海拔不到61米的低地区,其中大部是沼泽,有伯利兹河、纽河和翁多河流经。,"  伯利兹位于中美洲东北部。北和西北邻墨西哥,西和南与危地马拉接壤,东濒加勒比海。海岸线长322公里。境内多山地、沼泽和热带丛林。地形大致可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半部地形以玛雅山脉为主体,山脉为西南—东北走向。其支脉科克斯科姆山的维多利亚峰海拔1121.97米,是全国最高峰。北半部为海拔不到61米的低地区,其中大部是沼泽;有伯利兹河、纽河和翁多河流经。属热带雨林气候。  原为玛雅人居住地。16世纪初成为西班牙殖民地。1638年英国殖民者入侵,1786年英国派驻行政官,取得实际管辖权。1862年英国正式宣布伯利兹为其殖民地,改名为英属洪都拉斯。1964年1月伯利兹实行内部自治,但国防、外交和治安仍由英国负责。1981年9月21日伯正式独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3∶2。旗面主体为蓝色,上下各有一红色宽边,正中为白色圆地,其中绘有50片绿叶环绕的国徽。蓝色代表蓝天和海洋,红色象征胜利和阳光;50片绿叶构成的饰环表示纪念该国自1950年开始为争取独立而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   伯利兹人口22.1万(1996年估计)。多为混血种人和黑人,其中还有印第安人、玛雅人、印度人、华人和白人。官方语言为英语。近半数以上居民通用西班牙语或克里奥尔语。居民中60%信奉天主教,其余多信奉基督教。   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不发达。人民生活用品绝大部分靠进口。1991年伯利兹国民生产总值为7.912亿伯利兹元。  伯利兹森林资源丰富,覆盖面积为1.65万平方千米。主要产红木(称为国木)、苏木和染料木等贵重木材。沿海渔业资源也很丰富,盛产龙虾、旗鱼、海牛和珊瑚等。矿藏有石油、重晶石、锡石、黄金等,但未发现有可供商业性开采的储量。主要农作物有甘蔗、水果、水稻、玉米、可可等,其产量基本能满足国内需要。  伯利兹的旅游业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较大。其世界第二大堤礁以及玛雅遗迹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另外,伯利兹还有八大野生动物保护区,其中美洲虎和红脚鲣鸟保护区为世界仅有。伯利兹交通较方便,有公路2000余千米;伯利兹城为主要港口,伯利兹与牙买加有定期班轮往返,与美国、英国和欧洲大陆等地都有良好的海上运输线。菲利普-戈德森国际机场有通往南、北美洲的航线。",伯利兹,北美洲,"Belize (BIZ)",贝尔莫潘,英语,"22,963平方公里",伯利兹元,501 157,4,"2018-10-21 23:20:12",北美洲,157,"2018-10-21 23:38:51",多米尼加,多米尼加的领土面积为4.8万平方公里,位于加勒比海伊斯帕尼奥拉岛东部。西接海地,南临加勒比海,北濒大西洋,东隔莫纳海峡同波多黎各相望。境内地势较高,多山,科迪勒拉山脉分中央、北部和东部三条横贯全国。中部的杜阿尔特峰海拔3175米,为西印度群岛的最高峰。中北部有锡瓦奥谷地,西部有大片干旱沙漠。主要河流为北亚克河、尤约河。西南部的恩里基略湖为第一大湖,是拉美陆地最低点,湖面在海平面以下40多米。北部、东部属热带雨林气候,西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  多米尼加,全称为多米尼加共和国,领土面积为4.8万平方公里。位于加勒比海伊斯帕尼奥拉岛东部。西接海地,南临加勒比海,北濒大西洋,东隔莫纳海峡同波多黎各相望。境内地势较高,多山,科迪勒拉山脉分中央、北部和东部三条横贯全国。中部的杜阿尔特峰海拔3175米,为西印度群岛的最高峰。中北部有锡瓦奥谷地,西部有大片干旱沙漠。主要河流为北亚克河、尤约河。西南部的恩里基略湖为第一大湖,是拉美陆地最低点,湖面在海平面以下40多米。北部、东部属热带雨林气候,西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  多米尼加原是印第安人居住地。1492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496年西班牙人在岛上建立圣多明各城,成为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的第一个永久性居民点。1795年归属法国。1809年复归西班牙。1821年11月脱离西班牙独立,次年2月又被海地侵占。1844年2月27日再次宣告独立,成立多米尼加共和国。1861—1865年再度被西班牙占领。1916—1924年,美国对其实行军事统治。从1930年起,由美国扶持的特鲁希略家族统治长达30年之久。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白色宽条十字将旗面分成四个相等的横长方形,左上方和右下方为蓝色,右上方和左下方为红色。白色十字交叉处绘有国徽图案。红色象征国家创建者为争取自由、独立而进行的火与血的艰苦斗争,还象征奋斗者的鲜血;蓝色象征自由;白色十字代表宗教信仰,也象征人民的奋斗和牺牲。  多米尼加人口805万(1996年估计)。其中黑白混血种人和印欧混血种人占73%,白人占16%,黑人占11%。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90%以上居民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基督教新教和犹太教。  多米尼加共和国属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主要收入来源有农业,外贸,以及服务业 (主要为旅游业)。尽管服务业的从业人数多于农业,但农业仍然是多米尼加共和国的经济主体和第二大(次于矿业)出口收入来源。多米尼加每年的旅游业收入约为1亿美元。",多米尼加共和国,北美洲,"Dominican Republic (DOM)",圣多明各,西班牙语,"48,000平方公里",比索,1-809 158,4,"2018-10-21 23:20:12",北美洲,158,"2018-12-03 22:46:59",多米尼克,多米尼克位于东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东北部,东临大西洋,西濒加勒比海,是一个国土面积仅有751平方公里的岛国,岛上盛产香蕉、椰子、柑橘等,岛上居民主要为黑人和黑白混血种人,英语为官方语言,多数人信奉天主教。多米尼克国主要地形为火山岛,多温泉,它的支柱产业是旅游业,旅游收入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  多米尼克,全称为多米尼克国,位于东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东北部,东临大西洋,西濒加勒比海,是一个国土面积仅有751平方公里的岛国。  多米尼克岛原为印第安部族阿拉瓦克人和加勒比人居住的地方。1493年哥伦布来到该岛。1763年《巴黎条约》规定该岛划归英国后,法国曾两度占领。1805年英国正式占领。1967年3月实行“内部自治”,成为“英国联系邦”。1978年11月3日宣布独立,现为英联邦成员国。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地为绿色。黄、黑、白三色的十字贯穿旗面,中央的十字交叉处为红色圆地,内有一只鹦鹉及其周围的十颗绿色五角星。绿色象征遍及全岛的香蕉园和茂密的森林,黄色代表柠檬、柑橘、可可、椰子等种植业,白色象征河流、瀑布和人民的纯洁,黑色代表当地主要为黑人和黑白混血种人及肥沃的土地。十字形代表人民的宗教信仰——天主教。红色圆地象征该国所执行的社会发展计划,10颗五角星代表该国的10个地区,鹦鹉是多米尼克的国鸟。  多米尼克人口7.7万。岛上居民主要为黑人和黑白混血种人。英语为官方语言。多数人信奉天主教。  旅游业是多米尼克国的支柱产业,旅游收入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多盛产香蕉、椰子、柑橘等。其中,香蕉出口收入占国家外汇收入的50%。多工业基础薄弱,仅有小型水果加工、服装、卷烟、酿酒等轻工业。近年来,多政府致力推进农业生产多样化,大力发展花卉业、水产养殖和蔬菜生产。多米尼克国没有铁路,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国内有两个机场,只能起降小型飞机。最大的港口是罗索。,英联邦多米尼克,北美洲,"Commonwealth of Dominica (DMA)",罗索,英语,751平方公里,东加勒比元,1-767 159,4,"2018-10-21 23:20:12",北美洲,159,"2018-12-03 22:46:59",哥斯达黎加,哥斯达黎加面积5.11万平方公里,位于中美洲地峡,东临加勒比海,西靠北太平洋,有着1290千米的海岸线,哥斯达黎加北部与尼加拉瓜接壤,东南偏南与巴拿马接壤。总共有51100平方公里,其中领土50660平方公里,领海440平方公里。哥斯达黎加海岸边是平原,而中部被崎岖的高山所隔绝,该国宣布其专属经济区为200海里,领海为12海里,气候属于热带和亚热带,还有一部分是新热带。,  哥斯达黎加,全称为哥斯达黎加共和国,国土面积5.11万平方公里。位于中美洲南部。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北接尼加拉瓜,东南与巴拿马相连。哥斯达黎加海岸边是平原,而中部被崎岖的高山所隔绝。该国宣布其专属经济区为200海里,领海为12海里。气候属于热带和亚热带,还有一部分是新热带。  哥斯达黎加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502年9月18日哥伦布发现哥斯达黎加。1564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属西班牙总督区的危地马拉都督府管辖。1821年9月15日宣布独立。1823年加入中美洲联邦,1838年退出中美洲联邦。1848年8月30日成立共和国。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5∶3。旗面由五道平行宽条相连组成,自上而下依次为蓝、白、红、白、蓝;红色部分偏左侧处绘有国徽图案。蓝、白两色来自原中美洲联邦国旗的颜色,红色部分是1848年建立共和国时增加的。  哥斯达黎加人口427万(2007年)。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95%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哥斯达黎加经济发展水平在中美洲名列前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600美元。哥自然资源丰富,铝矾土蕴藏量约1.5亿吨,铁蕴藏量约4亿吨,煤蕴藏量约5000万吨,森林覆盖面积60万公顷。其工业以轻工和制造业为主,主要有纺织、器械、食品、木材、化工等。农业以生产咖啡、香蕉、甘蔗等传统产品为主。哥是世界上第二大香蕉出口国,仅次于厄瓜多尔。咖啡是哥农业第二重要产品。,哥斯达黎加共和国,北美洲,"Republic of Costa Rica (CRC)",圣何塞,西班牙语,"51,100平方公里",哥斯达黎加克朗,506 160,4,"2018-10-21 23:20:12",北美洲,160,"2018-12-03 22:47:01",格林纳达,格林纳达面积有344平方公里,位于东加勒比海向风群岛的最南端,南距委内瑞拉海岸约160公里,由主岛格林纳达及卡里亚库岛、小马提尼克岛等组成,远远看上去,这个岛国的形状颇似一个石榴,而“格林纳达”在西班牙语中正是石榴的意思。格林纳达的首都是圣乔治,它的官方语言和通用语是英语,这里的居民大多信奉天主教。,"  格林纳达位于东加勒比海向风群岛的最南端,由主岛格林纳达及卡里亚库岛、小马提尼克岛等组成,面积344平方公里。   格林纳达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498年被哥伦布发现,1650年沦为法国殖民地,1762年被英国占领。1763年根据《巴黎条约》,法国正式将格转让给英国,1779年由法国重占。1783年根据《凡尔赛条约》格林纳达归英国所有,从此沦为英国殖民地,1833年成为向风群岛政府的一部分,由英国女王委任的向风群岛总督管辖。1958年格林纳达参加西印度联邦,至1962年该联邦瓦解。1967年格林纳达取得内部自治,成为英国的联系邦,1974年2月7日宣布独立。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3,旗面四周为宽度相等的红色宽边,上下宽边中各有三颗黄色五角星;红色宽边内的旗面为两两相等的四个等腰三角形,上下为黄色,左右为绿色。旗面中央为红色小圆地,内有一颗黄色五角星;左边的绿色三角形中有一颗肉豆蔻图案。红色象征全国人民的友爱精神,绿色象征该岛国的农业和丰富的植物资源,黄色象征该国有充足的阳光。七颗五角星代表全国的七个教区,该国居民大多数信奉天主教;肉豆蔻图案表示该国的特产。  10.3万(2006年黑人约占81%,混血人占15%,白人及其他人种占4%。英语为官方语言和通用语。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基督教和其他宗教。  格林纳达经济主要依赖农业,农作物以肉豆蔻、香蕉、可可、椰子、甘蔗、棉花和热带水果为主,是世界上第二大肉豆蔻生产国,产量占全球需求量的四分之一,有“香料之国”之称。格工业不发达,只有一些农产品加工、酿酒和制衣业等。近年来,旅游业有较大发展。",格林纳达,北美洲,"Grenada (GRN)",圣乔治,英语,344平方公里,东加勒比元,1-473 161,4,"2018-10-21 23:20:12",北美洲,161,"2018-10-21 23:39:12",古巴,古巴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墨西哥湾入口处,面积为11万多平方公里,由16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是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岛国。海岸线长5700多公里。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东部、中部是山地,西部多丘陵,主要山脉为马埃斯特腊山,其主峰图尔基诺峰海拔1974米,是全国最高峰,最大河流为考托河,流经平原中部,雨季容易泛滥。全境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仅西南部沿岸背风坡为热带草原气候。,  古巴面积为110860平方公里。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是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岛国。东与海地相望,南距牙买加140公里,北离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南端217公里。由古巴岛和青年岛(原松树岛)等16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海岸线长约6000公里。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东部、中部是山地,西部多丘陵,主要山脉为马埃斯特腊山,其主峰图尔基诺峰海拔1974米,是全国最高峰。最大河流为考托河,流经平原中部,雨季容易泛滥。全境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仅西南部沿岸背风坡为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5.5℃。常遭飓风侵袭,其他月份为旱季。除少数地区外,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全国分为14个省,1个特区。省下设169个市。各省名称如下:比那尔德里奥、哈瓦那、哈瓦那市(首都,为省级市建制)、马坦萨斯、西恩富戈斯、比亚克拉拉、圣斯皮里图斯、谢戈德阿维拉、卡马圭、拉斯图纳斯、奥尔金、格拉玛、圣地亚哥、关塔那摩和青年岛特区。  1492年哥伦布航海抵达古巴。1511年古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68年至1878年,古巴爆发了反西班牙统治的第一次独立战争。1895年2月,民族英雄何塞-马蒂领导第二次独立战争。1898年美国占领古巴。1902年5月20日成立古巴共和国。1903年2月,美、古签订“互惠条约”,美强行租占海军基地两处,至今仍占领关塔那摩基地。1933年,军人巴蒂斯塔政变上台,于1940年至1944年、1952年至1959年两次执政,实行军事独裁。1959年1月1日,菲德尔·卡斯特罗率起义军推翻了巴蒂斯塔政权,成立革命政府。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靠旗杆一侧为红色等边三角形,内有一颗白色五角星;旗面右侧由三道蓝色宽条和两道白色宽条平行相间、相连构成。三角形和星原是古巴秘密革命组织的标志,象征自由、平等、博爱和爱国者的鲜血。五角星还代表古巴是一个独立的民族。三道蓝色宽条表示未来的共和国将分成东、西、中三个州;白条表示古巴人民在独立战争中怀着纯洁的目的。  1123万(2004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01人。白人占66%,黑人占11%,混血种人占22%,华人占1%。城市人口占75.4%。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主要信奉天主教、非洲教、新教和古巴教。  古巴经济长期维持以蔗糖生产为主的单一经济发展模式。古巴是世界主要产糖国之一,被誉为“世界糖罐”。工业以制糖业为主,占世界糖产量的7%以上,人均产糖量居世界首位,蔗糖的年产值约占国民收入的40%。农业主要种植甘蔗,甘蔗的种植面积占全国可耕地的55%。其次是水稻、烟草、柑橘等,古巴雪茄烟享誉世界。矿业资源以镍、钴、铬为主,此外还有锰、铜等。钴矿藏量80万吨,镍蕴藏量1460万吨,铬200万吨。古巴森林覆盖率约21%。盛产贵重的硬木。古巴旅游资源丰富,几百个风景点像翡翠般点缀在海岸线上。明媚的阳光、清澈的海水、白沙海滩等自然风光使这个享有“加勒比明珠”美誉的岛国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和疗养胜地。近年来,古巴充分利用这些独特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古巴共和国,北美洲,"Republic of Cuba (CUB)",哈瓦那,西班牙语,"110,861平方公里",古巴比索,53 162,4,"2018-10-21 23:20:12",北美洲,162,"2018-10-21 23:39:21",加拿大,加拿大是世界上湖泊最多的国家之一,位于北美洲北部,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南界美国本土,北靠北冰洋,西北与美国的阿拉斯加州接壤,东北隔巴芬湾与格陵兰岛相望。加拿大面积为9984670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海岸线约长24万多公里。因受西风影响,加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温带针叶林气候,东部气温稍低,南部气候适中,西部气候温和湿润,北部为寒带苔原气候,北极群岛终年严寒。,"  加拿大幅员辽阔,国土面积为998.4670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位于北美洲北部(除阿拉斯加半岛和格棱兰岛外,整个北半部均为加拿大领土)。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南界美国本土,北靠北冰洋。西北与美国的阿拉斯加州接壤,东北隔巴芬湾与格陵兰岛相望。海岸线约长24万多公里。东部为丘陵地带,南部与美国接壤的大湖和圣劳伦斯地区,地势平坦,多盆地。西部为科迪勒拉山区,是加拿大最高的地区,许多山峰在海拔4000米以上。北部为北极群岛,多系丘陵低山。中部为平原区。最高山洛根峰,位于西部的洛基山脉,海拔为5951米。加拿大是世界上湖泊最多的国家之一。因受西风影响,加拿大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温带针叶林气候。东部气温稍低,南部气候适中,西部气候温和湿润,北部为寒带苔原气候。北极群岛,终年严寒。  全国分10个省和三个地区。10个省是:艾伯塔省、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马尼托巴省、新不伦瑞克省、纽芬兰-拉布拉多省、新斯科舍省、安大略省、爱德华王子岛省、魁北克省、萨斯喀彻温省。三个地区是:西北地区、育空地区和努纳武特地区。各省设有省政府和选举产生的省议会。努纳武特地区是1999年4月1日正式设立的,由因纽特人自己管理。  加拿大一词出休伦—易洛魁语,意为“村落、小房或棚屋”。1435年法国探险家卡蒂埃到此,问印第安人此地名称,酋长答“加拿大”,意指附近的村落。卡蒂埃误认为是指整个地区,从此便称之为加拿大。另一说法是,1500年葡萄牙探险家科尔特雷尔到此,见到一片荒凉,便说Canada!意为“这儿什么也没有”。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是加拿大最早的居民。从16世纪起,加拿大沦为法、英殖民地。1756—1763年期间,英、法在加拿大爆发“七年战争”,法国战败,将殖民地割让给英国。1848年英属北美殖民地成立了自治政府。1867年7月1日,英国议会通过“不列颠北美法案”,将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省和诺瓦斯科舍省合并为一个联邦,成为英国最早的一个自治领,称加拿大自治领。此后的1870年至1949年,其他省也陆续加入联邦。1926年英国承认加拿大的“平等地位”,加拿大始获外交独立权。1931年,加拿大成为英联邦成员国,其议会也获得了同英议会平等的立法权。1967年魁北克人党提出了要求魁北克独立的问题,1976年该党在省选举中获胜。1980年魁北克就独立一事举行了公民投票,结果反对者居多,但该问题并未最后解决。1982年3月英国上院和下院通过《加拿大宪法法案》,4月法案经女王批准生效,加拿大从此获得了立法和修宪的全部权力。  加拿大人口3262.3万(2006年)。属于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国家。其中,英裔居民占28%, 法裔占23%,其他欧裔占15%,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米提人和因纽特人)约占2%,其余为亚洲、拉美、非洲裔等。其中华裔人口已占加拿大总人口的3.5%,成为加拿大最大的少数族裔,即白种人和原住民以外的最大族裔。英语和法语同为官方语言。居民中信奉天主教的占45%,信奉基督教新教的占36%。  加拿大是西方七大工业化国家之一,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较发达,资源工业、初级制造业和农业也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2006年加拿大国民生产总值为10889.37亿美元,居世界第8位,人均32898美元。加拿大以贸易立国,对外资、外贸依赖很大。加拿大地域辽阔,森林资源丰富,覆盖面积达440万平方公里,产材林面积286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国领土面积的44%和29%;木材总蓄积量为172.3亿立方米。每年出口大量木材、纤维板和新闻纸。工业以石油、金属冶炼、造纸为主,农业以麦类为主,主要种植小麦、大麦、亚麻、燕麦、油菜籽、玉米等作物。可耕地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16%,其中已耕地面积约680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8%。加领土面积中有89万平方公里由谈水覆盖,淡水资源占世界的9%。渔业很发达,75%的渔产品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鱼产品出口国。加旅游业也十分发达,在世界旅游收入最高的国家中排名第九。",加拿大,北美洲,"Canada (CAN)",渥太华,英语、法语,"9,984,670平方公里",加拿大元,1 163,4,"2018-10-21 23:20:12",北美洲,163,"2018-12-03 22:47:20",美国,美国位于北美洲中部,领土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北与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湾,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海岸线22680公里。大部分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中北部平原温差很大,芝加哥1月平均气温-3℃,7月24℃;墨西哥湾沿岸1月平均气温11℃,7月28℃。,"  美国,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简称。美国位于北美洲中部,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面与加拿大接壤,南部为墨西哥湾,气候类型多样,其中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  美国国土面积为962.9091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15.8960万平方公里),本土东西长4500公里,南北宽2700公里,海岸线长22680公里。共有十大地区:新英格兰地区、中央地区、中大西洋地区、西南地区、阿巴拉契亚山地区、高山地区、东南地区、太平洋沿岸地区、大湖地区和阿拉斯加与夏威夷。分为50个州和首都所在地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共有3042个县,其中阿拉斯加州与夏威夷州分别位于北美洲东北部和中太平洋北部,与美国本土相分离。此外,美国还有关岛、美属萨摩亚群岛、美属维尔京群岛等海外领地;联邦领地包括波多黎各和北马里亚纳。  美国的50个州是:亚拉巴马(AL)、阿拉斯加(AK)、亚利桑那(AZ)、阿肯色(AR)、加利福尼亚(CA)、科罗拉多(CO)、康涅狄格(CT)、特拉华(DE)、佛罗里达(FL)、佐治亚(GA)、夏威夷(HI)、爱达荷(ID)、伊利诺伊(IL)、印第安纳(IN)、艾奥瓦(IA)、堪萨斯(KS)、肯塔基(KY)、路易斯安那(LA)、缅因(ME)、马里兰(MD)、马萨诸塞(MA)、密歇根(MI)、明尼苏达(MN)、密西西比(MS)、密苏里(MO)、蒙大拿(MT)、内布拉斯加(NE)、内华达(NV)、新罕布什尔(NH)、新泽西(NJ)、新墨西哥(NM)、纽约(NY)、北卡罗来纳(NC)、北达科他(ND)、俄亥俄(OH)、俄克拉何马(OK)、俄勒冈(OR)、宾夕法尼亚(PA)、罗得岛(RI)、南卡罗来纳(SC)、南达科他(SD)、田纳西(TN)、得克萨斯(TX)、犹他(UT)、佛蒙特(VT)、弗吉尼亚(VA)、华盛顿(WA)、西弗吉尼亚(WV)、威斯康星(WI)、怀俄明(WY)。  美国这片土地原为印第安人聚居地,15世纪末西班牙、荷兰、法、英等国开始向北美移民。到1773年,英国在北美共建立了13个殖民地。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776年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布建立美利坚合众国。1783年独立战争结束,英国承认13个殖民地独立。  国旗:美国国旗为星条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主体由13道红、白相间的宽条组成,7道红条,6道白条;旗面左上角为蓝色长方形,其中分9排横列着50颗白色五角星。红色象征强大和勇气,白色代表纯洁和清白,蓝色象征警惕、坚韧不拔和正义。13道宽条代表最早发动独立战争并取得胜利的13个州,50颗五角星代表美利坚合众国的州数。181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国旗上的红白宽条固定为13道,五角星数目应与合众国州数一致。每增加一个州,国旗上就增加一颗星,一般在新州加入后的第二年7月4日执行。至今国旗上已增至50颗星,代表美国的50个州。  美国目前人口在3亿左右,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美国的官方语言和通用语言皆为英语,个别地区使用法语、西班牙语等,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新教、天主教等。美国虽然是一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但这并不妨碍她拥有众多名胜,自由女神像、金门大桥、科罗拉多大峡谷等地,都闻名世界。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都高居世界第一,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32216.85亿美元,人均43995美元。美国的自然资源丰富,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钾盐、磷酸盐、硫磺等矿物储量均居世界前列,其它矿物有铝、铜、铅、锌、钨、钼、铀、铋等。煤总储量36000亿吨,原油储量270亿桶,天然气储量56000亿立方米。美国的工农业与服务业都十分发达,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数量众多,科技水平处于世界绝对领先地位。美国有很多世界知名的城市,纽约是美国最大的城市,号称“世界之都”;洛杉矶则以座落该市的“好莱坞”闻名全球;底特律为著名的汽车生产中心。  趣闻-“山姆大叔”的由来:美国的绰号叫“山姆大叔” 。传说1812年英美战争期间,美国纽约特罗伊城商人山姆-威尔逊在供应军队牛肉的桶上写有“u.s.”,表示这是美国的财产。这恰与他的昵称“山姆大叔” (""Uncle Sam"") 的缩写 (""u.s."") 相同,于是人们便戏称这些带有 ""u.s.""标记的物资都是“山姆大叔”的。后来,“山姆大叔”就逐渐成了美国的绰号。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漫画家又将“山姆大叔”画成一个头戴星条高帽、蓄着山羊胡须的白发瘦高老人。1961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正式承认“山姆大叔”为美国的象征。",美利坚合众国,北美洲,"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SA)",华盛顿,英语,"9,626,630平方公里",美元,1 164,4,"2018-10-21 23:20:12",北美洲,164,"2018-12-03 22:47:20",美属维尔京群岛,美属维尔京群岛位于大西洋和加勒比海之间,在大安的列斯群岛东部,西距波多黎各64公里,是美国海外属地,为美国“未合并领土”,其面积有347平方公里,主要由圣克鲁斯岛、圣托马斯岛和圣约翰岛三个大岛组成,属热带草原气候。居民主要是西印度群岛人,还有美国人和波多黎各人等,其官方语言是英语,另外还广泛使用西班牙语和克里奥尔语,当地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  维尔京群岛是西印度群岛中的美属岛群,位于维尔京群岛南部,西距波多黎各64公里。由圣克罗伊、圣托马斯、圣约翰3岛和众多小岛及珊瑚礁组成。面积344平方公里。人口11万(1989), 80%以上是黑种人和黑白混血种人。居民多信基督教和天主教。通用英语。首府夏洛特阿马利亚。地形以丘陵为主,仅圣克罗伊岛南部有平原。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6℃,年降水量约1,100毫米。原为丹麦皇室领地,1917年售予美国。游览业为主要经济部门,每年游客多达100万以上。农业主产甘蔗、蔬菜、水果、烟草、咖啡等,有养牛业和渔业。有酿酒、制糖、钟表、纺织、炼油、炼铝、五金等工业。输出糖、水果,输入粮食、日用工业品、原料和燃料。与美国和加勒比海诸岛有海、空联系。  这些岛屿原名丹麦属西印度群岛,但1917年时被美国买下后改为现名。美属维尔京群岛地理上是维尔京群岛的一部份,由于同一个群岛中尚有另一部份属于英国所拥有的海外属地,因此通常会将英国拥有部分特别称为英属维尔京群岛(British Virgin Islands),而美国拥有的部分则称为美属维尔京群岛或直接简称为维尔京群岛。",美属维尔京群岛,北美洲,"United States Virgin Islands (ISV)",夏洛特·阿马里,英语,347平方公里,,1-340 165,4,"2018-10-21 23:20:12",北美洲,165,"2018-10-21 23:39:35",墨西哥,墨西哥位于北美洲南部,拉丁美洲西北端,是南、北美洲陆路交通的必经之地,素称“陆上桥梁”,海岸线长11122公里。墨西哥面积196.44万平方公里,是拉美第3大国,为中美洲最大的国家,北邻美国,南接危地马拉和伯利兹,东濒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西临太平洋和加利福尼亚湾。全国面积5/6左右为高原和山地,因此墨西哥气候复杂多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万木常青,故享有“高原明珠”的美称。,"  墨西哥,全称为墨西哥合众国,面积1,964,375平方公里,是拉美第3大国,为中美洲最大的国家。墨西哥位于北美洲南部,拉丁美洲西北端,是南、北美洲陆路交通的必经之地,素称“陆上桥梁”。北邻美国,南接危地马拉和伯利兹,东濒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西临太平洋和加利福尼亚湾。海岸线长11122公里。其中太平洋海岸7828公里,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岸3294公里。著名的特万特佩克地峡将北美洲和中美洲连成一片。全国面积5/6左右为高原和山地。墨西哥高原居中,两侧为东西马德雷山,以南是新火山山脉和南马德雷山脉,东南为地势平坦的尤卡坦半岛 ,沿海多狭长平原。全国最高峰奥里萨巴火山,海拔5700米。主要河流有布拉沃河、巴尔萨斯河和亚基河。湖泊多分布在中部高原的山间盆地中,最大的是查帕拉湖,面积1109平方公里。墨西哥气候复杂多样。沿海和东南部平原属热带气候;墨西哥高原终年气候温和;西北内陆为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全年分旱、雨两季,雨季集中了全年75%的降水量。因墨境内多为高原地形,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万木常青,故享有“高原明珠”的美称。  全国分为31个州和1个联邦区(墨西哥城),州下设市(镇)(2394个)、村。各州名称如下:阿瓜斯卡连特斯、北下加利福尼亚、南下加利福尼亚、坎佩切、科阿韦拉、科利马、恰帕斯、奇瓦瓦、杜兰戈、瓜那华托、格雷罗、伊达尔戈、哈利斯科、墨西哥、米却肯、莫雷洛斯、纳亚里特、新莱昂、瓦哈卡、普埃布拉、克雷塔罗、金塔纳罗奥、圣路易斯波托西、锡那罗亚、索诺拉、塔瓦斯科、塔毛利帕斯、特拉斯卡拉、韦拉克鲁斯、尤卡坦、萨卡特卡斯。  墨西哥是美洲大陆印第安人古老文明中心之一,闻名于世的玛雅文化、托尔特克文化和阿兹台克文化均为墨西哥古印第安人创造。公元前兴建于墨西哥城北的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是这一灿烂古老文化的代表。太阳和月亮金字塔所在的特奥蒂瓦坎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共同遗产。墨西哥古印第安人培育出了玉米,故墨西哥有“玉米的故乡”之称。墨在不同历史时期还赢得了“仙人掌的国度”、“白银王国”、“浮在油海上的国家”等美誉。1519年西班牙入侵墨西哥,1521年墨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522年在墨西哥城建立新西班牙总督区。1821年8月24日宣布独立。翌年5月建立“墨西哥帝国”。1823年12月2日宣布成立墨西哥共和国。1824年10月正式成立联邦共和国。1917年颁布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宣布国名为墨西哥合众国。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7∶4。从左至右由绿、白、红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白色部分中间绘有墨西哥国徽。绿色象征独立和希望,白色象征和平与宗教信仰,红色象征国家的统一。  墨西哥总人口1.06亿( 2005年),印欧混血种人和印第安人分别占总人口的90%和10%。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居民中92.6%信奉天主教,3.3%信奉基督教新教。  墨西哥是拉美经济大国,国内生产总值居拉美第一位。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为7415.2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12位,人均6901美元。墨西哥矿业资源丰富,其中盛产白银,产量多年来居世界之首,素有“白银王国”之称。天然气储量为700亿立方米,是拉美第一大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居世界第13位,在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森林覆盖面积为4500万公倾,约占领土总面积的1/4。水力资源约1000万千瓦。海产主要有对虾、金枪鱼、沙丁鱼、鲍鱼等,其中对虾和鲍鱼是传统的出口产品。  制造业在墨西哥占重要地位,原先不景气的建筑、纺织、服装业开始恢复,运输设备、水泥、化工产品、电力各业持续增长。石油产量继续保持世界第四位,墨西哥是世界主要蜂蜜生产国,年产量达6000万公斤,居世界第四位。生产的蜂蜜90%用于出口,每年此项外汇收入约达7000万美元。  全国有可耕地3560万公顷,已耕地2300万公顷。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高梁、大豆,水稻、棉花、咖啡、可可等。墨西哥古印第安人培育出了玉米,所以该国享有“玉米的故乡”的美誉。有“绿色金子”别称的剑麻也是墨西哥领世界风骚的农产品,其产量居世界前列。全国牧场占地7900万公顷,主要饲养牛、猪、羊、马、鸡等,部分畜产品出口。  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高原风情和人文景观以及漫长的海岸线为墨西哥发展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居拉美第一的旅游业已成为墨西哥主要创汇来源之一。2001年的旅游收入达84亿美元。",墨西哥合众国,北美洲,"United Mexican States (MEX)",墨西哥城,西班牙语,"1,972,550平方公里",墨西哥比索,52 166,4,"2018-10-21 23:20:12",北美洲,166,"2018-12-03 22:47:30",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基茨和尼维斯位于东加勒比海背风群岛北部,波多黎各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之间,西北是荷属安的列斯的萨巴岛和圣尤斯特歇斯岛,东北是巴布达岛,东南为安提瓜岛。它的面积有267平方公里,由圣基茨、尼维斯和桑布雷罗等岛屿组成,其中圣基茨174平方公里,尼维斯93平方公里,属热带雨林气候。,"  国家概况  圣基茨和尼维斯,全称为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领土面积267平方公里,位于东加勒比海背风群岛北部,波多黎各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之间,西北是荷属安的列斯的萨巴岛和圣尤斯特歇斯岛,东北是巴布达岛,东南为安提瓜岛。由圣基茨、尼维斯和桑布雷罗等岛屿组成。国家的轮廓就像个棒球棒加一个棒球。面积267平方公里,其中圣基茨174平方公里,尼维斯93平方公里,属热带雨林气候。   1493年哥伦布到达圣基茨岛并给该岛命名。1623年被英国占领,成为其在西印度群岛的首块殖民地。一年后法国占领该岛部分地区,从此英、法两国为争夺该岛不断发生冲突。1783年《凡尔赛条约》将圣基茨岛正式划归英国。1629年尼维斯岛沦为英国殖民地。1958年圣基茨-尼维斯-安圭拉作为一个政治单位加入西印度联邦。1967年2月又与安圭拉合并为英国的联系邦,实行内部自治,外交和防务由英国负责。后安圭拉脱离联邦。1983年9月19日宣布独立,定国名为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为英联邦成员国。  圣基茨和尼维斯有人口38763人(2003年)。黑人占94%,另有白人和混血种人。英语为官方和通用语。居民多数信奉基督教。官方语言为英语。   制糖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农业以甘蔗为主,其他产品有椰子、水果、蔬菜等。食品大部分依靠进口。近年来,旅游、出口加工和银行业也开始发展起来,旅游收入逐渐成为该国外汇的主要来源。全国共有两个机场,铁路全长50公里,公路全长320公里。",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北美洲,"Federation of Saint Kitts and Nevis (SKN)",巴斯特尔,英语,261平方公里,汤加勒比海元,1-869 167,4,"2018-10-21 23:20:12",北美洲,167,"2018-10-21 23:39:49",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有世界著名的天然沥青湖,石油蕴藏量估计为3.5亿吨,总面积有5128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约占领土面积的一半,属热带雨林气候。它位于西印度群岛中小安的列斯群岛东南端,西南和西北与委内瑞拉隔海相望。由小安的列斯群岛中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和附近一些小岛组成,其中特立尼达岛面积4827平方公里,多巴哥岛301平方公里。,"  【国家概况】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全称为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国土面积5128平方公里。位于小安的列斯群岛东南端,西南和西北与委内瑞拉隔海相望。由小安的列斯群岛中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两个加勒比岛组成。特立尼达岛面积4827平方公里,多巴哥岛301平方公里。属热带雨林气候。气温20-30℃。  全国分为8个郡、5个市和1个半自治行政区。8个郡为圣安德鲁、圣戴维、圣乔治、卡罗尼、纳里瓦、马亚罗、维多利亚和圣帕特里克。5个市为首都西班牙港、圣费尔南多、阿瑞玛、福廷角和恰瓜那斯。多巴哥岛为半自治行政区。  特立尼达岛原为印第安人阿拉瓦克族和加勒比族的居住地。1498年哥伦布经过该岛附近,宣布该岛为西班牙所有。1781年被法国占领。1802年据《亚眠条约》划归英国。多巴哥岛历经西、荷、法、英多次争夺,1812年据《巴黎条约》沦为英国殖民地。1889年两岛成为一个统一的英国殖民地。1956年实行内部自治。1958年参加西印度联邦。1962年8月31日宣布独立,成为英联邦成员国,英国女王为国家元首。1976年8月1日新宪法生效,废除君主立宪制,改制为共和国,仍是英联邦成员国。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3。旗地为红色,一道从左上角斜贯至右下角的黑色宽带将红色旗面分成两个相等的直角三角形,黑色宽带两侧有两道细白边。红色代表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力,还象征温暖和太阳的热能;黑色象征人民的力量和献身精神,也象征国家的统一和财富;白色象征国家的未来和海洋。两个三角形代表特立尼达岛和多巴哥岛。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人口128万。其中黑人占39.6%,印度裔人占40.3%,混血种人占18.4%,其余为欧洲人、华人和阿拉伯人后裔。官方语言和通用语为英语。居民中29.4%信奉天主教,10.9%信奉英国圣公会教,23.8%信奉印度教,5.8%信奉伊斯兰教。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原是一个农业国,以甘蔗种植和蔗糖生产为主。20世纪70年代开始石油生产后,经济发展加快。石油业成为最重要的经济部门。特多资源主要有石油和天然气。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还拥有世界最大的天然沥青湖。该湖面积约47公顷,估计储藏量1200万吨。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近50%。以石油、天然气开采和炼油为主,其次为建筑业和制造业。主要制造业有化肥、钢铁、食品、烟草等。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是世界上最大的氨肥和甲醇出口国。农业主要种植甘蔗、咖啡、可可、柑桔、椰子和水稻等。75%的食品靠进口。全国可耕地约23万公顷。旅游业是第三大外汇来源。近年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政府改变经济过多依赖石油业的状况,大力发展旅游业。  【主要城市】  西班牙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首都西班牙港(Port of Spain)是一座美丽的滨海花园城市和深水良港。400多年前曾一度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它也因此而得名。位于西印度群岛特立尼达岛西岸。北纬11度,恰好是南北美洲的中心,所以被称为“美洲的中枢”。人口连同郊区共42万人。地近赤道,终年炎热。这里原为印第安人村落,1774年起成为特立尼达首府。  城市建筑多为西班牙式两层楼宇,也有中世纪尖拱簇柱的哥特式、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与乔治王朝时代式和法国及意大利式的建筑。市内棕树、椰林比比皆是。有印度人庙宇和阿拉伯人的清真寺。市北的马拉加斯湾,沿岸沙滩细洁,是中美洲著名的海水浴场。城北的植物园建于1818年,栽有世界各地的热带植物。",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北美洲,"Republic of Trinidad and Tobago (TRI)",西班牙港,英语,"5,128平方公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元,1-868 168,4,"2018-10-21 23:20:12",北美洲,168,"2018-10-21 23:39:54",英属维尔京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首府罗德城,居民主要是黑人,通用英语,多数人信奉基督教。它位于大西洋和加勒比海之间,背风群岛的北端,距波多黎各东海岸100公里,与美属维尔京群岛毗邻。属亚热带气候,年降水量1000毫米。其原始土著居民为加勒比地区的印第安人,英属维尔京群岛最重要的经济部门和发展计划的基础是旅游业,游客主要来自美国。,  位于大西洋和加勒比海之间,背风群岛的北端,距波多黎各东海岸100公里,与美属维尔京群岛毗邻。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1~32℃,年降水量1000毫米。原始土著居民为加勒比地区的印第安人。1493年哥伦布抵达该岛。1672年被英国兼并。1872年成为英国殖民地背风群岛的一部分,受背风群岛总督管辖至1960年。此后该岛由被任命的首席部长负责管理。1986年9月,维尔京群岛党上台执政,并在1990年11月、1995年2月、1999年5月大选中连续获胜。,英属维尔京群岛,北美洲,"British Virgin Islands (IVB)",罗德城,英语,153平方公里,美元,1-284 169,5,"2018-10-21 23:20:12",南美洲,169,"2018-12-03 22:47:41",阿根廷,阿根廷面积有278万平方公里,为拉美第二大国,仅次于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濒大西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同智利接壤,北界玻利维亚、巴拉圭,东北部与巴西和乌拉圭为邻。地势由西向东逐渐低平。主要山脉有奥霍斯·德萨拉多山、梅希卡纳山,海拔6964米的阿空加瓜山,为南美洲万峰之冠。巴拉那河全长4700公里,为南美第二大河。著名的乌马瓦卡峡谷,曾是古老的印加文化传到阿根廷的通道,被称为“印加之路”。,"  阿根廷,全称为阿根廷共和国,面积278万平方公里,为拉美第二大国,仅次于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濒大西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同智利接壤,北界玻利维亚、巴拉圭,东北部与巴西和乌拉圭为邻。地势由西向东逐渐低平。西部是以脉绵延起伏、巍峨壮丽安第斯山为主体的山地,约占全国面积的30%;东部和中部的潘帕斯草原是著名的农牧区;北部主要是格兰查科平原,多沼泽、森林;南部是巴塔哥尼亚高原。主要山脉有奥霍斯-德萨拉多山、梅希卡纳山,海拔6964米的阿空加瓜山,为南美洲万峰之冠。巴拉那河全长4700公里,为南美第二大河。主要湖泊有奇基塔湖、阿根廷湖和别德马湖。北部属热带气候,中部属亚热带气候,南部为温带气候。著名的乌马瓦卡峡谷,曾是古老的印加文化传到阿根廷的通道,被称为“印加之路”。  全国划分为24个行政单位。由22个省、1个地区(火地岛行政区)和联邦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组成。  16世纪前居住着印第安人。1535年西班牙在拉普拉塔建立殖民据点。1776年西班牙设立以布宜诺斯艾利斯为首府的拉普拉塔总督区。1816年7月9日宣告独立。1853年制定第一部宪法,建立了联邦共和国。1862年巴托洛梅-米特雷担任总统,结束了独立后长期的分裂和动乱。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5:3。自上而下由浅蓝、白、浅蓝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白色长方形中间是一轮“五月的太阳”。太阳本体酷似一张人脸,是阿根廷发行的第一枚硬币的图案,沿太阳本体圆周等距离分布着32根弯直相间的光芒线。浅蓝色象征正义,白色象征信念、纯洁、正直和高尚;“五月的太阳”象征自由和黎明。  阿根廷人口3626万(2001年人口普查)。其中白种人占95%,多属意大利和西班牙后裔。印第安人口38. 31万(2005年原住民人口普查初步结果)。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87%的居民信奉天主教,其余的信奉基督教新教及其他宗教。  阿根廷物产富饶,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是综合国力较强的拉美国家。工业门类较齐全,主要有钢铁、电力、汽车、石油、化工、纺织、机械、食品等。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核工业发展水平居拉美前列,现拥有3座核电站。钢产量居拉美前列。机器制造业具有相当水平,其生产的飞机已打入国际市场。食品加工业较先进,主要有肉类加工、乳制品、粮食加工、水果加工和酿酒等行业。阿是世界葡萄酒主要生产国之一,年产量30亿公升。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银、铀、铅、锡、石膏、硫磺等。现已探明蕴藏量:石油28.8亿桶,天然气7635亿立方米,煤炭6亿吨,铁3亿吨,铀2.94万吨。  水力资源丰富。森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3左右。沿海渔业资源丰富。国土面积的55%是牧场,农牧业发达,畜牧业占农牧业总产值的40%。全国牲畜的80%集中在潘帕斯大草原。阿是世界粮食和肉类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粮仓肉库”之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高梁和葵花籽等。近年来,阿根廷已成为南美最大的旅游国家,主要旅游点有巴里洛切风景区、伊瓜苏大瀑布、莫雷诺冰川等。  华丽高雅、热烈奔放的“探戈”舞源于阿根廷,被阿根廷人视为国粹。阿足球以其自由洒脱的风格而风靡世界,多次获世界杯冠亚军。阿根廷的烤牛肉也是声名远扬。",阿根廷共和国,南美洲,"Argentine Republic (ARG)",布宜诺斯艾利斯,西班牙语,"2,766,890平方公里",阿根廷比索,54 170,5,"2018-10-21 23:20:12",南美洲,170,"2018-10-21 23:39:57",巴拉圭,巴拉圭面积有40.68万平方公里,是南美洲中部的内陆国家,北与玻利维亚接壤,东邻巴西,西、南同阿根廷交界。巴拉圭地处拉普拉塔平原北部,巴拉圭河从北向南把全国分成东西两部分:河东为丘陵、沼泽和波状平原,是巴西高原的延伸部分;河西为查科地区,大多为原始森林与草原。境内主要山脉是阿曼拜山和巴兰卡尤山,主要河流有巴拉圭河和巴拉那河。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气候。,"  国家概况  巴拉圭,全称为巴拉圭共和国,国土面积40.68万平方公里。是南美洲中部的内陆国家。北与玻利维亚接壤,东邻巴西,西、南同阿根廷交界。巴拉圭河自北向南纵贯中部,把全国分成东西两部分:河东为巴西高原的延伸部分,约占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海拔300-600米,多为山地、波状平原和沼泽,土地肥沃,适宜农牧,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人口。河西为格兰查科平原的一部分,海拔100-400米,主要为原始森林和草原,人烟稀少,多未开发。南回归线横贯中部,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森林气候。夏季(12月至次年2月)气温26-33℃;冬季(6月至8月)气温为10-20℃。降水由东向西递减,东部约1,300毫米,西部干旱地区400毫米左右。  原为瓜拉尼族印第安人居住地。1537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11年5月14日独立。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自上而下由红、白、蓝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旗面中央正面为国徽图案,背面为财政玺。  巴拉圭人口588万(2002年)。印欧混血种人占95%,其余为印第安人和白人。西班牙语和瓜拉尼语为官方语言,瓜拉尼语为民族语言。大多数居民信奉天主教。  巴拉圭经济以农牧业和林业为主。农作物有木薯、玉米、大豆、稻米、甘蔗、小麦、烟草、棉花、咖啡等,还产桐油、马黛茶和水果。畜牧业以养牛为主。工业有肉类和林产品加工、榨油、制糖、纺织、水泥、卷烟等。输出以棉花、大豆、木材为大宗,其他有棉籽油、桐油、烟草、鞣酸、马黛茶、皮革等。输入机械、石油、车辆、钢铁、化工产品、食品等。  主要城市  亚松森:巴拉圭首都亚松森 (Asuncion) 地处巴拉圭河的东岸,皮科马约河和巴拉圭河汇合处。地势平坦,海拔47.4米。亚松森每年12月至翌年2月为夏季,平均气温27℃;6至8月为冬季,平均气温17℃。  亚松森始建于1537年,创始人是胡安·德阿约拉斯。这个城市取名为“亚松森”,是因为1537年8月15日圣母升天节时,城基址上建成了围栏居民区。“亚松森”在西班牙语中为“升天节”之意。  亚松森是一座美丽如画的内河港口城市,人们称它为“森林与水之都”。山坡高丘,桔园遍布。收获季节到来时,桔子挂满了桔树,宛如一盏盏明亮的灯饰,因而许多人又把 亚松森称为""桔城""。   亚松森城市保留着西班牙统治时期的长方形状,街区宽阔,树木、花卉、草坪连成一片。城市由新城、老城两部分组成。市区主要街道──国家独立大道,横穿市中心。街上有英雄广场和政府机构大楼、中央银行大楼等建筑。另一条横贯全市的街道──棕榈树大街,是全市繁华的商业区。亚松森的建筑物具有古西班牙的风格,恩卡纳西翁教堂、总统府、议会大厦、英雄殿等都是19世纪遗留下来的西班牙式建筑。在市中心,现代化多层建筑较多,其中瓜拉尼民族旅馆,是由设计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的总设计师奥斯-尼梅耶尔设计的。",巴拉圭共和国,南美洲,"Republic of Paraguay (PAR)",亚松森,西班牙语、瓜拉尼语,"406,752平方公里",瓜拉尼,595 171,5,"2018-10-21 23:20:12",南美洲,171,"2018-10-21 23:39:57",巴西,巴西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它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邻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东濒大西洋,海岸线长7400多公里。国土80%位于热带地区,最南端属亚热带气候。北部亚马逊平原属赤道气候,中部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分旱、雨季。,"  巴西,全称为巴西联邦共和国,国土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邻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东濒大西洋。海岸线长7400多公里。国土80%位于热带地区,最南端属亚热带气候。北部亚马孙平原属赤道气候,年平均气温27-29℃。中部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分旱、雨季。  全国共分为26个州和1个联邦区(巴西利亚联邦区),州下设市,全国共有5562个市。各州名称如下:阿克里、阿拉戈斯、亚马孙、阿马帕、巴伊亚、塞阿拉、圣埃斯皮里图、戈亚斯、马拉尼昂、马托格罗索、南马托格罗索、米纳斯吉拉斯、帕拉、帕拉伊巴、巴拉那、伯南布哥、皮奥伊、北里奥格兰德、南里奥格兰德、里约热内卢、朗多尼亚、罗赖马、圣卡塔琳、圣保罗、塞尔希培、托坎廷斯。  古代巴西为印地安人居住地。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卡布拉尔到达巴西。16世纪沦为葡萄牙殖民地。1822年9月7日获得独立,建立巴西帝国。1888年5月废除奴隶制度。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发动政变废除帝制,成立共和国。1891年2月24日通过第一部共和国宪法,定国名为巴西合众国。1960年将首都由里约热内卢迁往巴西利亚。1967年改国名为巴西联邦共和国。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0∶7。旗地为绿色,中间是一个黄色菱形,其四个顶点与旗边的距离均相等。菱形中间是一个蓝色天球仪,其上有一条拱形白带。绿、黄色是巴西的国色。绿色象征该国广阔的丛林,黄色代表丰富的矿藏和资源。天球仪上的拱形白带将球面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半部象征南半球星空,其上大小不同的白色五角星代表巴西的26个州和一个联邦区。白带上用葡萄牙文写着“秩序和进步”。  巴西总人口18677万。白种人占53.8%,黑白混血种人占39.1%,黑种人占6.2%,黄种人占0.5%,印第安人占0.4%。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73.8%的居民信奉天主教。(来源:《巴西地理统计局》)  巴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横贯北部的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素有“地球之肺”之称的亚马孙森林面积达75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森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位于巴西境内。在西南部的世界第五大河巴拉那河上有极为壮观的伊瓜苏大瀑布,巴西与巴拉圭合建的被誉为“世纪工程”的世界第一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就建在巴拉那河上。  巴西是世界上新兴的经济大国,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为6207.41亿美元,人均3300美元。巴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铀、铝矾土、锰、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其中已探明的铁矿砂储量为650亿吨,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铀矿、铝矾土和锰矿储量均居世界第三位。巴西是拉美第一经济大国,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产值居拉美之首。钢铁、汽车、造船、石油、化工、电力、制鞋等行业在世界享有盛誉,核电、通讯、电子、飞机制造、信息、军工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已跨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巴西是世界第一大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有“咖啡王国”之称,甘蔗和柑橘的产量也居世界之首。大豆产量居世界第二,玉米产量居世界第三。巴西是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大糖果生产国。各类糖果产量每年达800亿颗。糖果业年产值为5亿美元。每年出口糖果5万吨左右。全国可耕地面积约4亿公顷,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世界粮仓”。巴西的畜牧业非常发达,以养牛为主。巴西的旅游业久负盛名,为世界十大旅游创汇国之一。主要旅游点有里约热内卢、圣保罗、萨尔瓦多的教堂和古老建筑、巴西利亚城、伊瓜苏瀑布和伊泰普水电站、玛瑙斯自由港、黑金城、巴拉那石林和大沼泽地等。",巴西联邦共和国,南美洲,"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 (BRA)",巴西利亚,葡萄牙语,"8,511,965平方公里",黑奥、雷亚尔,55 172,5,"2018-10-21 23:20:12",南美洲,172,"2018-12-03 22:47:56",玻利维亚,玻利维亚面积有1098581平方公里,位于南美洲中部的内陆国,西部通向智利和秘鲁,南部与阿根廷和巴拉圭为邻,东部和北部与巴西接壤。东部和东北部大部分为亚马逊河冲积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3/5,人口稀少;中部为山谷地区,农业发达,许多大城市集中于此;西部为著名的玻利维亚高原,海拨1000米以上。属温带气候。,"  玻利维亚,全称为玻利维亚共和国,面积为1098581平方公里。位于南美洲中部的内陆国。西部通向智利和秘鲁,南部与阿根廷和巴拉圭为邻。东部和北部与巴西接壤。东部和东北部大部分为亚马孙河冲积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3/5,人口稀少。中部为山谷地区,农业发达,许多大城市集中于此。西部为著名的玻利维亚高原。海拨1000米以上。属温带气候。  13世纪为印加帝国的一部分。1538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称上秘鲁。玻利维亚人民在西蒙-玻利瓦尔和苏克雷的领导下于1825年8月6日取得独立,为纪念民族英雄西蒙-玻利瓦尔,取名为玻利瓦尔共和国,后改为现名。1835—1839年玻利维亚同秘鲁组成联邦。1866年同智利发生边界纠纷后,失去了南纬24度以南的领土。1883年在“太平洋战争”中失败,将大片硝石矿区和沿海的安托法加斯塔省割让给智利,成为内陆国家。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红、黄、绿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构成,黄色部分中央有国徽图案。原来的含义为:红色象征为国献身,黄色代表未来和希望,绿色象征神圣的国土。现在这三色分别代表该国的主要资源:红色代表动物,黄色代表矿产,绿色代表植物。一般场合用不带国徽的国旗。  玻利维亚人口902.5万(2003年)。城市人口621.3万,占总人口的68.8%,农村人口281.2万,占总人口的31.2%。其中印第安人占54%,印欧混血种人占31%,白人占15%。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主要民族语言有克丘亚语和阿依马拉语。多数居民信奉天主教。  玻利维亚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锡、锑、钨、银、锌、铅、铜、镍、铁、黄金等。锡的储量为115万吨,铁储量约450亿吨,在拉美仅次于巴西。石油探明储量为9.29亿桶,天然气为52.3万亿立方英尺。森林覆盖面积5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8%。玻利维亚是世界著名的矿产品出口国,工业不发达,农牧产品可满足国内大部分需求,为南美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历届政府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稳定宏观经济,调整经济结构,减少国家干预并通过立法对主要国营企业实行资本化(即私有化)。经济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国民经济保持一定增长,通货膨胀得到遏制。",玻利维亚共和国,南美洲,"Republic of Bolivia (BOL)",苏克雷,西班牙语,"1,098,581平方公里",玻利维亚币,591 173,5,"2018-10-21 23:20:12",南美洲,173,"2018-12-03 22:47:58",厄瓜多尔,厄瓜多尔面积有27.067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930公里,位于南美洲西北部,东北与哥伦比亚毗邻,东南与秘鲁接壤,西濒太平洋,赤道横贯国境北部,厄瓜多尔就是西班牙语“赤道”的意思。安第斯山脉纵贯国境中部,全国分为西部沿海、中部山地和东部地区三个部分。厄瓜多尔首都是基多,其矿物以石油为主。,"  厄瓜多尔,全称为厄瓜多尔共和国,27.0670万平方公里。位于南美洲西部,赤道横贯国境北部,厄瓜多尔就是西班牙语“赤道”的意思。安第斯山脉纵贯国境中部,全国分为西部沿海、中部山地和东部地区三个部分。一、西部沿海:包括沿海平原和山麓地带,东高西低,属热带雨林气候,最南端开始向热带草原气候过渡。二、中部山地:安第斯山脉自哥伦比亚入厄瓜多尔国境后,分为东、西科迪勒拉山脉,两山之间为北高南低的高原,海拔平均在2500 米到3000米之间。山脊纵横交错,把高原分成十多个山间盆地。最重要的是基多盆地和南部的昆卡盆地。境内火山众多,地震频繁。三、东部地区:为亚马孙河流域的一部分。海拔1200-250米的山麓地带河水湍急,250米以下为冲积平原,河面开阔,水流平缓,多河曲。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湿热多雨,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3000 毫米之间。  厄瓜多尔原为印加帝国一部分。1532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09年8月10日宣布独立,但仍被西班牙殖民军占领。1822年彻底摆脱了西班牙殖民统治。1825年加入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30年大哥伦比亚解体后,宣布成立厄瓜多尔共和国。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自上而下由黄、蓝、红三个平行横长方形相连而成,黄色部分占旗面的一半,蓝色、红色部分各占旗面的1/4。旗面中央有国徽图案。黄色象征国家的财富、阳光和粮食,蓝色代表蓝天、海洋和亚马孙河,红色象征为自由和正义而战的爱国者的鲜血。  1260万(2002年)。其中,印欧混血种人占41%,印第安人占34%,白种人占15%,黑白混血种人占7%,黑人和其他人种占3%。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印第安人通用克丘亚语。94%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厄瓜多尔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占总人口47%。大致可分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农业区:山地农业区,位于海拔2500米左右-4000米的安第斯山的山间河谷和盆地地带,主要种植粮食作物、蔬菜、水果,以及饲养牲畜,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大麦、小麦、马铃薯等;沿海农业区,位于西部沿海和大河谷地,主要种植供出口的香蕉(年产约340万吨)、可可、咖啡等,此外还种植稻子、棉花。沿海渔业资源丰富,年捕鱼量90 多万吨。石油开采发展迅速,为采矿业主要部门已探明石油储量为23.5亿桶。还开采银、铜、铅等矿。工业主要有石油提炼、制糖、纺织、水泥、食品加工和制药等。主要贸易对象为美、英、德国等国。出口原油( 约占出口总值65%)、香蕉、咖啡、可可、香膏木。",厄瓜多尔共和国,南美洲,"Republic of Ecuador (ECU)",基多,西班牙语,"270,670平方公里",美元,593 174,5,"2018-10-21 23:20:12",南美洲,174,"2018-12-03 22:47:59",哥伦比亚,哥伦比亚面积有1141748平方公里(除岛屿和领海外),位于南美洲西北部,东邻委内瑞拉、巴西,南接厄瓜多尔、秘鲁,西北角与巴拿马接壤,北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其首都波哥大,是一座英语城市,保存有丰富的文化的文化产,有“南美洲的雅典”的美称。哥伦比亚是位居巴西之后的世界第2大咖啡生产国,咖啡是哥伦比亚的主要经济支柱,被称为“绿色的金子”,是哥伦比亚财富的象征。,  哥伦比亚,全称为哥伦比亚共和国,国土面积114.17万平方公里(除岛屿和领海外)。位于南美洲西北部,东邻委内瑞拉、巴西,南接厄瓜多尔、秘鲁,西北角与巴拿马接壤,北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西部除沿海平原外,为西、中、东三条平行的科迪勒拉山脉构成的高原,山间有宽阔的各地,南部有一系列火山锥,西北部为马格达莱纳河下游冲积平原,水道纷歧,湖沼广布。东部为亚马孙河与奥里诺科河上游支流冲积平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赤道横贯南部,平原南部和西岸为热带雨林气候,向北逐渐转为热带草原和干燥草原气候,海拔1000-2000米的山区属亚热带,2000-3000米属温带,3000-4500米属高寒草地,45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终年积雪。  古代境内为奇布查族等印第安人的分布地区。1536世纪沦为西班牙殖民地,称新格兰纳达。1810年7月20日宣布脱离西班牙独立,后遭镇压。1819年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领导的起义军在波亚卡战役获胜后,哥伦比亚最终获得独立。1821年至1822年同现委内瑞拉、巴拿马和厄瓜多尔共同组成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29年至1830年委、厄两国先后退出。1831年改称新格兰纳达共和国。1861年称哥伦比亚合众国。1886年定国名为哥伦比亚共和国。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3:2。自上而下由黄、蓝、红三个平行横长方形相连而成,黄色部分占旗面的一半,蓝色、红色各占旗面的1/4,黄色象征金色的阳光、谷物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蓝色代表蓝天、海洋和河流;红色象征爱国者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洒下的鲜血。  哥伦比亚人口4209万(2006年)。其中印欧混血种人占60%,白人占20%,黑白混血种人占18%,其余为印第安人和黑人。人口年增长率1.79%。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多数居民信奉天主教。  哥伦比亚自然资源丰富,煤炭、石油、绿宝石为主要矿藏。已探明煤炭储量约240亿吨,居拉美首位。石油储量18亿桶,天然气储量187亿立方米,绿宝石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铝矾土储量为1亿吨,铀储量4万吨。此外还有金、银、镍、铂、铁等矿藏。森林面积约4923万公顷。哥伦比亚历史上是以生产咖啡为主的农业国。1999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等影响,经济陷入6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2000年经济开始复苏,之后,一直保持低速增长。2003年增速加快,建筑业持续增长,电力需求加大,金融业势头良好,贷款和私人投资增加,传统产品出口扩大。哥是拉美重要的旅游中心之一,旅游业较发达。2003年,外国游客62万人。主要旅游区有:卡塔赫纳、圣玛尔塔、圣菲波哥大、圣安德列斯和普罗维登西亚群岛、麦德林、瓜希拉半岛、博亚卡等。,哥伦比亚共和国,南美洲,"Republic of Colombia (COL)",波哥大,西班牙语,"1,138,910平方公里",哥伦比亚比索,57 175,5,"2018-10-21 23:20:12",南美洲,175,"2018-10-21 23:40:12",圭亚那,圭亚那面积有21.4万多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占85%以上,它位于南美洲东北部,西北与委内瑞拉交界,南与巴西毗邻,东与苏里南接壤,东北濒大西洋。境内河流纵横,湖沼广布,且多瀑布激流,有著名的凯厄图尔瀑布。圭亚那东北部为沿海低平原,中部为丘陵,南部与西部属圭亚那高原,西部边界上的罗赖马山海拔2,810米,为全国最高峰、大部属热带雨林气候,西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  国家概况   圭亚那,全称为圭亚那合作共和国,位于南美洲东北部。西北与委内瑞拉交界,南与巴西毗邻,东与苏里南接壤,东北濒大西洋。圭亚那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人口多集中在沿海平原一带。  公元9世纪起印第安人在此定居。15世纪末起,西、荷、法、英等国在此反复争夺。17世纪荷兰人占领圭亚那。181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831年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并取名英属圭亚那。1834年英国被迫宣布废除奴隶制。1953年取得内部自治地位。1961年英同意圭成立自治政府。1966年5月26日成为英联邦内的独立国家,改称“圭亚那”。1970年2月23日成立圭亚那合作共和国,成为英联邦加勒比地区的第一个共和国。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3。带白边的黄色三角形箭头在旗面上划分出两个相等对应的绿色三角形,三角形箭头中套有一个带黑边的红色等边三角形。绿色代表该国的农业和林业资源,白色象征河流和水力资源,黄色代表矿藏和财富,黑色象征人民勇往直前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红色象征人民建设祖国的热情和力量。三角形箭头象征国家前进的步伐。  圭亚那人口78万(2006年)。印度人后裔占48%,黑人占33%,混血种人、印第安人、华人、白人等占18%。英语为官方语言。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  圭亚那有铝矾土、金、钻石、锰、铜、钨、镍、铀等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水力资源也很丰富。农业和矿业是圭亚那经济的基础,农业产品有甘蔗、水稻、椰子、咖啡、可可、柑桔、菠萝、玉米。甘蔗主要用于出口。西南部有以养牛为主的畜牧业,沿海渔业发达,盛产小虾、鱼、龟等水产品。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86%居世界前茅,但林业不发达。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左右。圭亚那工业以采矿业为主,铝土的开采居西方国家第四位,此外还有钻石、锰、金。制造业有制糖、造酒、烟草、木材加工等部门,70年代以后出现了面粉加工,水产罐头加工及电子装配部门。圭亚那的甘蔗酒驰名世界。圭亚那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30美元,属低收入国家。",圭亚那合作共和国,南美洲,"Cooperative Republic of Guyana (GUY)",乔治敦,英语,"214,970平方公里",圭亚那元,592 176,5,"2018-10-21 23:20:12",南美洲,176,"2018-10-21 23:40:22",洪都拉斯,洪都拉斯位于中美洲北部,面积11.2万平方公里,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在这些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森林面积占全国面积的45%,主要产松木和红木。洪都拉斯北临加勒比海,南濒太平洋的丰塞卡湾,东、南同尼加拉瓜和萨尔瓦多交界,西与危地马拉接壤,海岸线长1033公里。沿海属热带雨林气候,中部山区凉爽干燥,全年分两季,6至10月为雨季,其余为旱季。,"  国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由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自上而下依次为蓝、白、蓝;白色长方形中间有五颗蓝色五角星。国旗颜色来自原中美洲联邦国旗的颜色。蓝色象征加勒比海和太平洋,白色象征对和平的追求;五颗五角星是1866年添加的,表达了组成中美洲联邦的五个国家能再次实现联合的愿望。   位于中美洲北部。北临加勒比海,南濒太平洋的丰塞卡湾,东、南同尼加拉瓜和萨尔瓦多交界,西与危地马拉接壤。   人口700万(2005年)。印欧混血种人占86%,印第安人占10%,黑人占2%,白人占2%。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大多数居民信奉天主教。   原为印第安玛雅人居住地,1502年哥伦布在此登陆,取名“洪都拉斯”(西班牙语意为“深渊”)。16世纪初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9月15日独立。1823年6月参加中美洲联邦,1838年联邦解体后成立共和国。",洪都拉斯共和国,南美洲,"Republic of Honduras (HON)",特古西加尔巴,西班牙语,"112,090平方公里",伦皮拉,504 177,5,"2018-10-21 23:20:12",南美洲,177,"2018-10-21 23:40:26",海地,海地位于加勒比海中的伊斯帕尼奥拉岛(海地岛)西部,面积约2.78万平方公里。东邻多米尼加共和国,南临加勒比海,北濒大西洋,西隔风向海峡与古巴和牙买加相望,海岸线长1080余公里,全境3/4为山地,仅沿海与沿河有狭窄平原。全国最高峰为拉萨尔山脉的拉萨尔山,海拔2680米,主要河流有阿蒂博尼特河,该河谷地为重要农业区。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  【国家概况】  海地,全称为海地共和国,位于加勒比海中的伊斯帕尼奥拉岛(海地岛)西部,面积约2.78万平方公里。东邻多米尼加共和国,南临加勒比海,北濒大西洋,西隔风向海峡与古巴和牙买加相望。是东加勒比海岛国,海岸线长1080余公里。全境3/4为山地,仅沿海与沿河有狭窄平原,海地一词就是印第安语中“多山之国”的意思。全国最高峰为拉萨尔山脉的拉萨尔山,海拔2680米。主要河流有阿蒂博尼特河,该河谷地为重要农业区。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  行政区划:全国分为九个省,省下设区。九省为:西北、北方、东北、阿蒂博尼特、中部、西部、东南、南方、大湾。  海地自古就一直是印地安人生活繁衍的地方。1492年哥伦布在首次航行美洲时发现伊斯帕尼奥拉岛,即今日的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国。1502年该岛被西班牙据为殖民地。1697年西班牙同法国签订《勒斯维克条约》,把该岛西部割让给法国,定名为法属圣多明各。1804年正式宣告独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独立的黑人共和国,成为拉美大陆最先获得独立的国家。独立后不久,海地因内战出现南北分治的局面,1820年重归统一。1822年海地统治者布瓦耶东征圣多明各成功,将伊斯帕尼奥拉岛东西两部合而治之。1844年圣多明各脱离海地,成为独立的国家——多米尼加共和国。1915年至1934年被美国占领。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3。由两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上蓝下红。旗面中央为白色长方形,其中绘有国徽图案。海地国旗的颜色源于法国国旗。镶国徽的国旗为官方用旗。  海地人口830.4万,主要是黑人,约占95%,黑白混血人种和白人后裔占5%,人口密度在拉美国家中位居第一。官方语言为法语和克里奥尔语,90%居民通用克里奥尔语。居民中信奉罗马天主教的占80%,信奉新教的占5%,其余信奉耶稣教和伏都教。农村中盛行伏都教。  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以农业为主。主要矿藏有铝矾土、金、银、铜、铁等。其中铝矾土储量较大,约1200万吨。也有一些林业资源。工业基础较薄弱,集中在太子港,主要有来料加工、纺织、制鞋、制糖、建筑材料等。农业是主要经济部门,但基础设施薄弱,耕作技术落后。全国近2/3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可耕地面积55.5万公顷。粮食不能自给。主要农业产品有咖啡、棉花、可可、大米、玉米、高梁、香蕉、甘蔗等。旅游业收入是外汇主要来源之一。游客大部分来自美国和加拿大。主要海港有太子港和海地角。,海地共和国,南美洲,"Republic of Haiti (HAI)",太子港,法语、克里奥尔语,"27,750平方公里",古德,509 178,5,"2018-10-21 23:20:12",南美洲,178,"2018-10-21 23:40:27",荷属安的列斯,荷属安的列斯是西印度群岛中荷属岛群,领土面积有800平方公里(不包括阿鲁巴),位于加勒比海之中,是荷兰的海外属地,由相距800多公里的南北两组岛屿组成,北组岛屿属热带雨林气候,南组岛屿属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包括南美洲北部近海的库拉索、博奈尔两岛以及小安的列斯群岛北部圣尤斯特歇斯岛、萨巴岛和圣马丁岛的南部。,  国家概况  荷属安的列斯是西印度群岛中荷属岛群。位于加勒比海之中,是荷兰的海外属地,由相距800多公里的南北两组岛屿组成。包括南美洲北部近海的库拉索、博奈尔两岛以及小安的列斯群岛北部圣尤斯特歇斯岛、萨巴岛和圣马丁岛的南部。面积约800平方公里,人口约21.4万(2002年)。其中80%为黑白混血种人,有少数白人。官方语言为荷兰语和帕彼曼都语,也讲西班牙语和英语。82%的居民信奉天主教,10%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首府为威廉斯塔德。地处热带,年平均气温26-30℃,年降水量南部3岛不足500毫米,北部岛屿在1,000毫米以上。1634年为荷兰占领,1954年实行内部自治。经济以石油工业和旅游业为主,库拉索岛设有荷、美资本的大型炼油厂,提炼从委内瑞拉进口的原油。并有石油化学、酿酒、烟草、修船等工业。农业仅种植剑麻、橙等,饲养羊。石油产品约占出口总值的95%。进口食品和工业品。,荷属安的列斯,南美洲,"Netherlands Antilles (AHO)",,荷兰语、帕彼曼都语,800平方公里,欧元,599 179,5,"2018-10-21 23:20:12",南美洲,179,"2018-10-21 23:40:29",开曼,开曼群岛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的英国殖民地,面积有259平方公里。其官方语言和通用语是英语,居民多信奉基督教,首府乔治敦。开曼群岛距牙买加西北290千米,由大开曼、开曼布拉克和小开曼3个主要岛屿组成,地势低平开阔,海滩主要由珊瑚沙构成。属热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422毫米,整个群岛都位于飓风区内。,  开曼群岛是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的英国殖民地,面积259平方公里。开曼群岛距牙买加西北290千米,由大开曼、开曼布拉克和小开曼3个主要岛屿组成。地势低平开阔,海滩主要由珊瑚沙构成。属热带气候,受信风影响,年平均气温为21℃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422毫米。整个群岛都位于飓风区内。  1503年哥伦布发现该群岛,此后长期无人居住。1670年根据《马德里斯科条约》,开曼群岛归英国统治。但在1959年前的280余年间,该地实际上由英国殖民地牙买加的总督全权管辖。1962年牙买加独立后,开曼群岛才单独成为英国直辖殖民地,由英女王任命的总督行使管辖权。  开曼群岛人口3万(1992),黑人占25%,白人占20%,44%为混血种人。英语为官方语言和通用语。居民多信奉基督教。首府乔治敦。  199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61亿开曼元,金融服务和旅游业是开曼群岛的两大经济支柱。金融服务业收入约占政府总收入的40%。由于开曼群岛政局稳定,没有外汇限制,不收直接税,并严格遵守金融保密法,成为世界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之一。开曼群岛劳动力缺乏。农业受土地贫瘠、雨水少、劳动力费用高3个因素所制约。90%以上的粮食靠进口。主要作物为蔬菜、热带水果等。主要贸易对象是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开曼群岛无铁路。公路总长254千米,其中201千米为柏油路。,开曼群岛,南美洲,"Cayman Islands (CAY)",乔治敦,英语,260平方公里,开曼元,1-345 180,5,"2018-10-21 23:20:12",南美洲,180,"2018-10-21 23:40:40",秘鲁,秘鲁面积有1285216平方公里,位于南美洲西部,北与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接壤,东同巴西毗连,南与智利交界,东南与玻利维亚毗连,西濒大西洋,海岸线长2254公里。安第斯山纵贯南北,山地占全国面积的1/3,全境从西向东分为三个区域:西部沿海区为狭长的干旱地带,有断续分布的平原;中部高原区主要为安第斯山中段,亚马逊河发源地;东部为亚马逊林区。,"  【国家概况】  秘鲁,全称为秘鲁共和国,面积为128.52万平方公里。位于南美洲西部,北与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接壤,东同巴西毗连,南与智利交界,东南与玻利维亚毗连,西濒大西洋。海岸线长2254公里。安第斯山纵贯南北,山地占全国面积的1/3。全境从西向东分为三个区域:西部沿海区为狭长的干旱地带,有断续分布的平原;中部高原区主要为安第斯山中段,平均海拔约4300米,亚马孙河发源地;东部为亚马孙林区。科罗普纳峰和萨尔坎大山海拔都在6000米以上,瓦斯卡兰山海拔6768米,为秘鲁最高点。主要河流为乌卡亚利河和普图马约河。秘鲁西部属热带沙漠、草原气候,干燥而温和,年平均气温12-32℃;中部气温变化大,年平均气温1—14℃;东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4—35℃。首都平均气温15—25℃。年平均降水量,西部不足50毫米,中部不足250毫米,东部在2000毫米以上。  全国划分为24个省和1个直属区(卡亚俄区)。各省名称如下:亚马孙省、安卡什省、阿普里马克省、阿雷基帕省、阿亚库乔省、卡哈马卡省、库斯科省、万卡维利卡省、瓦努科省、伊卡省、胡宁省、拉利伯塔德省、兰巴耶克省、利马省、洛雷托省、马德雷·德迪奥斯省、莫克瓜省、帕斯科省、皮乌拉省、普诺省、圣马丁省、塔克纳省、通贝斯省、乌卡亚利省。  秘鲁古代境内居住着印第安人。公元11世纪,印第安人以库斯科城为首府,在高原地区建立了“印加帝国”。15-16世纪初形成美洲的古代文明之一─印加文明。1533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535年建立利马城,1544年成立秘鲁总督区,成为西班牙在南美殖民统治的中心。1821年7月28日宣布独立,建立秘鲁共和国。1835年玻利维亚和秘鲁合并,称秘鲁—玻利维亚邦联。1839年邦联瓦解。1854年废除奴隶制。  秘鲁总人口2722万(2005年)。其中印第安人占41%,印欧混血种人占36%,白人占19%,其他种族占4%。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一些地区通用克丘亚语、阿伊马拉语和其他30多种印第安语。9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秘鲁为传统农矿业国,经济属拉美中等水平。“秘鲁”在印第安语中是“玉米之仓”的意思。矿产丰富,石油自给有余。秘矿业资源丰富,是世界12大矿产国之一。主要有铜、铅、锌、银、铁和石油等。铋、钒储量居世界首位,铜占第三位,银、锌占第四位。目前石油探明储量为4亿桶,天然气71000亿立方英尺。森林覆盖率为58%,面积达7710万公顷,在南美洲仅次于巴西。水力和海洋资源极为丰富。秘工业以加工和装配业为主。秘还是世界主要鱼粉、鱼油生产国。秘鲁是印加文化的发祥地,旅游资源丰富。主要的旅游景点有利马大广场、托雷塔格莱宫、黄金博物馆、库斯科城、马楚-皮楚遗址等。  【主要城市】  利马:秘鲁共和国首都、利马省首府利马 (Lima) 跨里马克河南、北岸,利马的名字即来源于里马克河。东北有圣克里斯托瓦尔山,西连太平洋岸的港口城市卡亚俄。  利马建于1535年,长期为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1821年秘鲁独立定为首都。人口为781.67万(2005年)。利马是世界闻名的“不雨城”,四季无雨,只在十二月到来年一月间,常有浓湿雾形成的繁雾,年降水量仅10─50毫米。这里的气候四季如春,最冷时月平均温度为16摄氏度,最热时月平均温度为23.5摄氏度。  利马城区分新老两部分,老城在北面,靠近里马克河,多殖民统治时期的建筑。老城多广场,它的中心是“武装广场”。从广场辐射出条条以大块石板铺砌的道路,通向城市各个角落。广场周围有一些高大建筑,如1938年在皮萨罗宫殿部分旧址上建造的政府大厦,1945年建造的利马市政大厦和许多商店。自广场向西南行,经过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乌尼昂大街(团结大街),到达圣马丁广场,这是首都的中心地区。广场上矗立着美洲独立战争中建有奇功的民族英雄圣马丁将军骑马塑像,广场中间有一条宽阔的大街──尼科拉斯德皮埃罗拉大街。大街的西端是“五月二日广场”,广场不远处是拉丁美洲最大学府之一的圣马科斯大学。广场往南行到达博洛格内西广场,这两个广场之间宽阔的街道是新城的商业中心。新城的博利瓦尔广场周围有许多博物馆。利马近郊还有著名的秘鲁“金子博物馆”。",秘鲁共和国,南美洲,"Republic of Peru (PER)",利马,西班牙语,"1,285,220平方公里",索尔,51 181,5,"2018-10-21 23:20:12",南美洲,181,"2018-12-03 22:48:35",尼加拉瓜,尼加拉瓜早期土著民为印第安人,居民多数信奉天主教,首都是马那瓜,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在大西洋海岸也通用苏莫语、米斯基托语和英语。尼加拉瓜领土面积有12.14万平方公里,位于中美洲中部,北接洪都拉斯,南连哥斯达黎加,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尼加拉瓜湖面积8029平方公里,为中美洲最大的湖泊。,"  国家概况  尼加拉瓜,全称为尼加拉瓜共和国,位于中美洲中部,领土面积有12.14万平方公里,北接洪都拉斯,南连哥斯达黎加,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尼加拉瓜湖面积8029平方公里,为中美洲最大的湖泊。   早期土著民为印第安人。1502年哥伦布航行抵此。1524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9月15日宣告独立。1822—1823年参加墨西哥帝国。1823—1838年加入中美洲联邦。1839年尼加拉瓜建立共和国。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5∶3。自上而下由蓝、白、蓝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中央绘有国徽图案。国旗的颜色来自原中美洲联邦国旗,上下为蓝色、中间为白色也表示该国在太平洋和加勒比海之间的地理位置。  人口460万(1997年)。印欧混血种人占69%,白人占17%,黑人占9%,印第安人占5%。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在大西洋海岸也通用苏莫语、米斯基托语和英语。居民多数信奉天主教。   尼加拉瓜一个是农业国,主要产棉花、咖啡、甘蔗、香蕉。出口咖啡、渔产、肉类、糖和香蕉;进口原料、半成品、消费品、资本货和燃料。经济上严重依赖外援。  农牧业是国家主要出口创汇部门。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业劳动力约46万人。可耕地面积约4000万公顷,已耕地87万公顷。主要农作物有棉花、咖啡、甘蔗、香蕉、玉米、水稻、高粱等。近期农业部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还会有较大增长。   工业基础薄弱。制造业和建筑业的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就业人数占经济活动人口的约15%。工业部门增长缓慢。  商业、交通运输、保险、水电等各项服务业从业人员近40万,约占经济自立人口的36%。服务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7%。",尼加拉瓜共和国,南美洲,"Republic of Nicaragua (NCA)",马那瓜,西班牙语,"129,494平方公里",金科多巴,505 182,5,"2018-10-21 23:20:12",南美洲,182,"2018-12-03 22:48:43",萨尔瓦多,萨尔瓦多是中美洲面积最小,人口最密的国家,领土面积20720平方公里,位于中美洲北部,东部、北部同洪都拉斯交界,南濒太平洋,西部、西北部同危地马拉接壤。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多火山,圣安娜活火山海拔2,385米,为全国最高峰,北部为伦帕河谷地,南部为狭长的沿海平原。热带草原气候。矿藏有石灰石、石膏、金、银等,地热和水力资源丰富。,"  萨尔瓦多,全称为萨尔瓦多共和国,领土面积20720平方公里,位于中美洲北部。东部、北部同洪都拉斯交界,西部与危地马拉接壤,南濒太平洋。海岸线长256千米。地处中美洲火山带中心,地震频繁,素被称为火山之国。北部的阿洛特-加龙省佩克-梅塔潘山脉是萨、洪两国天然分界线,南部沿海地带是一条宽15~20千米的狭长平原,其后则是与海岸线平行的内科迪勒拉山脉,圣安娜火山海拔2381米,为全国最高峰。太平洋沿岸的伊萨尔科火山被誉为太平洋上的灯塔。中部的山间盆地是萨尔瓦多政治、经济中心。伦帕河是唯一的通航河流,流经境内约 260 千米,在北部形成伦帕河谷地。湖泊多为火山湖。地处热带,因地形复杂,全国气候有明显差异。沿海和低地气候湿热,山地气候凉爽。  原为印第安人玛雅族居住地。1524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9月15日宣布独立。后为墨西哥帝国的一部分。1823年帝国崩溃,萨尔瓦多加入中美洲联邦。1838年联邦解体后于1841年2月18日宣布成立共和国。  国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9∶5。自上而下由蓝、白、蓝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白色部分中央绘有国徽图案。因萨尔瓦多曾是原中美洲联邦的成员国,其国旗颜色与原中美洲联邦国旗之颜色相同。蓝色象征蓝天和海洋,白色象征和平。  萨尔瓦多人口610万(1998年估计),其中印欧混血人占89%,印第安人10%,白人1%。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居民大部分信奉天主教。  萨尔瓦多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咖啡是萨尔瓦多经济主要支柱和外汇来源。萨尔瓦多蕴藏有石油、金、银、铜、铁等,地热和水力资源也较丰富。森林面积约占全国面积13.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主要种植咖啡、棉花等经济作物。农产品80%供出口,约占外汇总收入的80%。可耕地面积为210.4万公顷。主要工业部门有食品加工 、纺织 、服装、卷烟、炼油和汽车装配等。萨尔瓦多景色宜人,火山、高原湖泊和太平洋海滨浴场为主要旅游点。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公路总长12164千米,其中泛美高速公路306千米。水运主要港口有阿卡胡特拉和拉利伯塔德等。前者是中美洲重要港口之一,年吞吐量250万吨 。首都附近有伊洛潘戈国际机场,有通往中美洲各国首都、墨西哥城、迈阿密和洛杉矶的国际航线。萨尔瓦多主要出口咖啡、棉花、糖等,进口消费品、石油和燃料等。主要贸易对象有美国、危地马拉、德国等。",萨尔瓦多共和国,南美洲,"Republic of El Salvador (ESA)",圣萨尔瓦多,西班牙语,"21,040平方公里",科郎,503 183,5,"2018-10-21 23:20:12",南美洲,183,"2018-12-03 22:48:52",圣卢西亚,圣卢西亚位于东加勒比海向风群岛中部,面积有616平方公里,北邻马提尼克岛,西南邻圣文森特岛,该国是座火山岛,拥有众多短小河流和肥沃的河谷,境内山峦起伏,景色优美,最高山峰莫基米山,海拔959米。圣卢西亚属于热带气候。英语为官方语言和通用语,当地居民普遍讲克里奥语,绝大多数居民信奉天主教。,"  国家概况   圣卢西亚,领土面积616平方公里位于东加勒比海向风群岛中部,北邻马提尼克岛,西南邻圣文森特岛。该国是座火山岛,境内山峦起伏,景色优美。圣卢西亚地处东北信风带,属热带海洋性气候。雨量和温度随海拔高低而异。年平均降雨量沿海为1,295公厘(51吋),内陆为3,810公厘(150吋)。1~4月大体上为干季,5~11月为雨季。平均温度27℃(80℉),有时高温可达39℃或31℃,低温可降至19℃或20℃。  原为印地安人居住地。17世纪英、法、荷等国开始侵占该岛,均遭当地居民的抵抗。1814年《巴黎条约》正式把该岛划归英国,成为英国殖民地。1958年1月至1962年为西印度联邦成员。1967年3月实行内部自治,成为英国联系邦。外交和防务由英国负责。1979年2月22日宣布独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地为蓝色,中间的三角形图案由白、黑、黄色图形构成,为一个带白边的黑色箭头和一个黄色等腰三角形。蓝色代表圣卢西亚周围的海洋、黑色代表火山,黑色和白边又代表该国的两个主要民族,黄色象征该岛国的海滩和阳光。白、黑、黄三色构成的三角形,象征圣卢西亚这个岛国。   圣卢西亚人口14.97万(1997年估计)。90%以上是黑人,5.5%为黑白混血种人,另有少数白人和印度人。英语为官方语言,多数居民信奉天主教。  圣卢西亚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但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很快,已经成为其最重要的经济部门。  圣卢西亚无重要矿藏,但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南部有硫磺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其次是制造业和旅游业。80年代以来,政府强调农业结构多样化,提供贷款和市场,并进行土地登记,旨在实现粮食自给。近年来,制造业和旅游业发展较快。  1/3的就业人口从事农业劳动。粮食不能自给。主要农产品有香蕉和椰子,还有可可、香料及其他水果等。制造业已成为第二大产业,1993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0%。主要生产出口型的轻工业产品,如肥皂、椰油、朗姆酒、饮料及电子装配、服装等。",圣卢西亚,南美洲,"Saint Lucia (LCA)",卡斯特里,英语,616平方公里,汤加勒比海元,1-758 184,5,"2018-10-21 23:20:12",南美洲,184,"2018-12-03 22:48:52",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是西印度群岛中向风群岛南部的岛国,面积389平方公里,在巴巴多斯以西约160公里处,主要由主岛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岛等组成,为火山岛国。主岛长29公里,最宽处18公里,面积345平方公里,山脉纵贯,多火山,最高峰苏弗里埃尔火山,海拔1234米,地震频繁。热带海洋性气候,雨量丰沛,森林占领土面积二分之一,富地热资源。,"  国家概况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领土面积389平方公里,位于东加勒比海向风群岛中,在巴巴多斯以西约160公里处。由主岛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岛等组成,为火山岛国。主岛长29公里,最宽处18公里,面积345平方公里。北距圣卢西亚岛40公里。山脉纵贯,多火山,最高峰苏弗里埃尔火山,海拔1,234米,地震频繁。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3-31℃,年降水量2,500毫米。北部多飓风。土壤肥沃,溪流遍布。森林占领土面积二分之一。富地热资源。   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627年英国占领该岛。后法国声称对此岛拥有主权,两国为争夺该岛进行多次战争。1783年《凡尔赛条约》确认英国对该岛的统治。1833年起圣文森特从属向风群岛领地。1958年1月加入“西印度联邦”,1969年10月实行“内部自治”,为英国联系邦,但外交、防务仍由英国掌管。1979年10月27日宣布独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国旗:呈长方形,长宽比为3∶2。从左至右由蓝、黄、绿三个竖长方形构成,黄色长方形中有三个绿色的菱形图案。蓝色象征海洋,绿色象征大地,黄色象征阳光。  人口11.2万(1997年统计)。其中黑人占65.5%,混血种人19%,英语为官方语言,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  以农业为基础,主产香蕉、葛薯、甘蔗、椰子、棉花、肉豆蔻等,是世界最大的葛粉生产国。牧养牛、羊和猪,渔业发展迅速。工业以农产品加工为主。输出香蕉(占一半以上)、葛粉、椰子油和糖。输入食品、服装、水泥、石油等。旅游业较盛,格林纳丁斯群岛风光绮丽。  禁忌和礼仪-该国居民最常用的称呼是先生和夫人,对未婚的青年男女,分别称为少爷、小姐。在工作中, 在正式场合,还要在称呼前加上行政和学术职称。居民一般行握手礼。如应邀参加晚会、宴请时,一般都要带礼物。",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南美洲,"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VIN)",金石城,英语,389平方公里,汤加勒比海元,508 185,5,"2018-10-21 23:20:12",南美洲,185,"2018-12-03 22:48:54",苏里南,苏里南面积有16万多平方公里,位于南美洲东北部,西邻圭亚那,北临大西洋,东接法属圭亚那,南同巴西交界,属热带雨林气候,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是沿海低地,多沼泽,中部为热带草原,南部为丘陵和低高原,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最重要的是流贯中部的苏里南河。森林面积占全国面积的95%,多硬木树种。,"  【国家概况】  苏里南,全称为苏里南共和国,领土面积16万多平方公里,位于南美洲东北部,西邻圭亚那,北临大西洋,东接法属圭亚那,南同巴西交界。   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593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7世纪初,英赶走西班牙。1667年英、荷签订条约,苏被划为荷殖民地。1815年维也纳条约正式确立了荷兰对苏里南的殖民主地位。1954年实行“内部自治”。1975年11月25日宣布独立,成立共和国。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绿、白、红、白、绿五个平行长条组成,红、绿、白条的宽度之比为4:2:1。旗面中央有一颗黄色五角星。绿色代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肥沃的土地,也象征人民对新苏里南的期望;白色象征正义和自由;红色象征热情和进步,也表示为祖国献出全部力量的愿望。黄色五角星象征民族的团结和光明的前途。   苏里南人口49.3万(2004年)。另约有18万人旅居荷兰。印度人占35%,克里奥尔人占32%,印尼人占15%,其余为其他种族。荷兰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苏里南语。各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  自然资源较丰富,主要矿产为铝土、石油、铁、锰、铜、镍、铂、黄金等。苏里南国民经济主要依靠铝矿业、加工制造业和农业,近年来开始积极发展石油工业。   趣闻-1667年已在苏里南定居的荷兰人,于18世纪早期从爪哇引入了咖啡树。第一批咖啡树是由阿姆斯特丹市市长赠给一个佛兰芒海盗的,这个海盗是汉斯拜克人。确切地说这些咖啡树被种植在当时的荷属圭亚那地区,几年之后,便在邻近的法属圭亚那地区广泛种植。那时,有一名法国罪犯叫穆尔格,他得到许诺:如果把咖啡树引入法国殖民地,就能获得赦免及自由出入法国的权利,自然,他做到了。",苏里南共和国,南美洲,"Republic of Suriname (SUR)",帕拉马里博,荷兰语,"163,800平方公里",苏里南盾,597 186,5,"2018-10-21 23:20:12",南美洲,186,"2018-12-03 22:48:57",危地马拉,"危地马拉是古代印第安人玛雅文化中心之一, 是中美洲人口最多和土著居民比例最高的国家,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另外还有玛雅等23种土语,居民大部分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耶稣教。危地马拉面积10.8万多平方公里,位于中美洲北部,与墨西哥、伯利兹、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接壤,南濒太平洋,东临加勒比海的洪都拉斯湾。","  【国家概况】   危地马拉,全称为危地马拉共和国,领土面积10.8万多平方公里,位于中美洲北部。与墨西哥、伯利兹、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接壤。南濒太平洋,东临加勒比海的洪都拉斯湾。全境三分之二为山地和高原。西部有库丘马塔内斯山脉,南部为马德雷山脉,西部和南部属火山带,有火山30多座,塔胡穆尔科火山海拔4211米,为中美洲最高峰。地震频繁。北部有佩滕低地。太平洋岸有狭长的沿海平原。主要城市多分布在南部的山间盆地。位处热带,北部及东部沿海平原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南部山地属亚热带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5-10月为湿季,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东北部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南部为500-1000毫米。   危地马拉是古代印第安人玛雅文化中心之一。1524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527年西班牙在危设置都督府,管辖除巴拿马以外的中美洲地区。1821年9月15日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宣布独立。1822—1823年成为墨西哥帝国的一部分。1823年加入中美洲联邦。1838年联邦解体后,于1839年再次成为独立国。1847年3月21日危地马拉宣布建立共和国。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8∶5。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中间为白色,两边为蓝色;白色长方形中央绘有国徽图案。国旗的颜色来自原中美洲联邦国旗之颜色。蓝色分别象征太平洋和加勒比海,白色象征对和平的追求。  危地马拉人口1080万(1998年)。为中美洲人口最多和土著居民比例最高的国家,其中印第安人占53%,印欧混血种人占45%,白人占2%。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另外还有玛雅等23种土语。居民大部分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耶稣教。  森林占全国面积的一半,佩滕低地尤为集中;盛产桃花心木等贵重木材。矿藏有铅、锌、镍、铜、金、银、石油等。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有咖啡、棉花、香蕉以及甘蔗、玉米、稻米、豆类等。粮食不能自给,近年重视养牛业和沿海捕鱼。工业有采矿、水泥、制糖、纺织、面粉、酿酒、烟草等。输出以咖啡、香蕉、棉花、糖为大宗,输入日用工业品、机械、食品等。",危地马拉共和国,南美洲,"Republic of Guatemala (GUA)",危地马拉城,西班牙语,"108,000平方公里",危币,502 187,5,"2018-10-21 23:20:12",南美洲,187,"2018-10-21 23:41:17",委内瑞拉,委内瑞拉面积有916700平方公里,位于南美洲大陆北部,东与圭亚那交界,南与巴西接壤,西与哥伦比亚为邻,北临加勒比海。全境除山地外基本上属热带草原气候,气温因海拔高度不同而异,境内拥有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安赫尔瀑布。马拉开波湖是拉美最大的湖泊,位于西北部,与委内瑞拉海湾相连。湖区周围的沼泽地为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区。,"  【国家概况】  委内瑞拉,全称为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国土面积916700平方公里。位于南美洲大陆北部。东与圭亚那交界,南与巴西接壤,西与哥伦比亚为邻,北临加勒比海。全境除山地外基本上属热带草原气候,气温因海拔高度不同而异,山地温和,平原炎热。每年6~11月为雨季,12~5月为旱季。境内拥有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安赫尔瀑布,是著名的游览胜地。马拉开波湖是拉美最大的湖泊,位于西北部,面积1.43万平方公里,与委内瑞拉海湾相连。湖区周围的沼泽地为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区。  全国划分为21个州、1个首都区、2个边疆地区(亚马孙和阿马库罗三角洲边缰区)和1个联邦属地(由72个岛屿组成)。州下设专区(191个)、市(736个)。  古代为印第安人阿拉瓦族和加勒比族居住地。1567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11年7月5日宣布独立,后在南美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的领导下,于1821年6月彻底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1822年同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巴拿马组成“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29年退出。1830年建立委内瑞拉联邦共和国。1864年改名为委内瑞拉合众国。1953年重新定国名为委内瑞拉共和国。1958年实行宪政,建立文人政权。根据1999年12月生效的宪法,国名改为“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黄、蓝、红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旗面中央有七颗白色五角星,呈弧形排列;左上角绘有国徽图案。黄、蓝、红三色来自原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国旗颜色。七颗五角星代表1811年委内瑞拉联邦的七个省(原国旗 )。在查韦斯总统的推动下,2006年3月7日,国民议会通过了对国旗和国徽的修改意见,决定把国旗上7颗星增加为8颗星。新增加的一颗星代表1817年摆脱西班牙统治、并入委内瑞拉的圭亚那省。政府机构使用带国徽的国旗,民间使用不带国徽的国旗。  玻利维亚人口2656万(2005年)。印欧混血种人占58%,白人占29%,黑人占11%,印第安人占2%。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98%的居民信奉天主教,1.5%的居民信奉基督教。  玻利维亚是拉美经济较发达国家之一。石油业为国民经济的命脉,是世界第五大原油出口国,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中唯一的拉美国家。冶金、矿业、电力、制造、建筑、石化和纺织等工业部门发展较快。农业发展缓慢,粮食不能自给。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为876.21亿桶,乳化油(天然沥青)储量31亿桶,天然气储量4.19万亿立方米,铁矿砂储量42.22亿吨,铝矾土储量50亿吨,煤炭储量10亿吨,黄金储量1万吨。此外,还有镍、金刚石等矿产资源。水力和森林资源也很丰富,森林覆盖率为56%。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铁矿、建筑、炼钢、炼铝、电力、汽车装配、食品加工、纺织等。其中石油部门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日产量达到337.8万桶。  【主要城市】  加拉加斯:加拉加斯(Caracas)是委内瑞拉的首都和联邦区首府,它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也是南美洲著名的历史古城。位于加勒比海之滨的阿维拉山南麓的一个三面环山的谷地,地处热带,海拔1000米,气候温和,常年如春,被誉为“春城”。它风光秀丽,又被称为“天府之都”。市区面积1930平方公里,人口322万(2000年)。  加拉加斯始建于1567年,1811年委内瑞拉独立后该市被定为首都。市区为东西走向,循着雄伟的阿维拉山谷展开;北面是紧逼海岸的阿维拉山的北麓,南面向着缓坡和低岗地廷伸。市内除古代建筑和“城堡”外,还有许多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博物馆和高等学校,成为南美的现代化大都市之一,也是该国的最大城市。   加拉加斯是19世纪南美争取民族独立的英雄、委内瑞拉的国父西蒙-玻利瓦尔的故乡。在绿树成荫的玻利瓦尔广场中心,矗立着持刀挥帽的玻利瓦尔铜像,城西有“玻利瓦尔中心”,还有风景宜人的玻利瓦尔大学、车水马龙的玻利瓦尔大道等。市中心区有议会大厦,人们称之为“国会山”,不远处是著名的“金子楼”,各种首饰一应俱全。中央公园的一座50多层的摩天大楼是中央政府各部办公所在地。市内到处有街心花园,其中红木公园位于两条高速公路交叉的三角地带,园内的绿树、草坪和喷泉构成一景,附近有马库杜、阿苏尔、纳依瓜达和小加拉加斯海滩,是游览胜地。",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南美洲,"Bolivarian Republic of Venezuela (VEN)",加拉加斯,西班牙语,"916,700平方公里",玻利瓦尔,58 188,5,"2018-10-21 23:20:12",南美洲,188,"2018-10-21 23:41:17",乌拉圭,乌拉圭全境面积17.7万平方公里,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北邻巴西,西界阿根廷,东南濒大西洋。海岸线长约660公里。境内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16米。南部是起伏的平原;北部和东部有少数低山分布;西南部土地肥沃;东南部多斜坡草地。位于内格罗河上的内罗格水库,是南美最大的人工湖之一。乌拉圭因其形似宝石而又盛产紫晶石,被誉为“钻石之国”。,"  【国家概况】  乌拉圭,全称为乌拉圭东岸共和国,全境面积17.7万平方公里。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乌拉圭河与拉普拉塔河的东岸,北邻巴西,西界阿根廷,东南濒大西洋。海岸线长约660公里。境内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16米。南部是起伏的平原;北部和东部有少数低山分布;西南部土地肥沃;东南部多斜坡草地。大库奇利亚山脉由南向东北延伸至巴西边境,海拔450—600米。乌拉圭河为乌与阿根廷的界河。内格罗河发源于巴西高原,流经国境中部,注入乌拉圭河,全长800多公里。位于内格罗河上的内罗格水库,是南美最大的人工湖之一(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属温带气候,乌拉圭因其形似宝石而又盛产紫晶石,被誉为“钻石之国”。1至3月为夏季,气温17至28℃,7至9月为冬季,气温6至14℃。年降水量由南至北从950毫米递增到1250毫米。  乌拉圭全国共分19个省。  早期的乌拉圭河东岸地区居住着查鲁亚印第安人。1516年初被西班牙探险队发现。1680年后一直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争夺的对象。1726年,西班牙殖民者建立蒙得维的亚,乌拉圭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776年西班牙将该地区并入拉普拉塔总督辖区。1811年民族英雄何塞-阿蒂加斯领导人民进行独立战争,并于1815年控制了全境。1816年葡萄牙再次入侵,并于1821年7月将乌并入巴西。1825年8月25日,胡安-安东尼奥-拉瓦列哈等一批爱国者收复了蒙得维的亚城,宣告乌拉圭独立,并将8月25日定为国庆日。20世纪上半叶,乌经济稳定、社会安宁。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宽度相等的五道白色宽条和四道蓝色宽条相间相连构成,旗面左上角为白色正方形,内有一轮“五月的太阳”。乌拉圭历史上曾同阿根廷组成一个国家,所以两国国旗都有蓝、白色和“五月的太阳”;九道宽条代表当时组成共和国的九个政治区域;太阳放射八道直线和八道波状光芒,它象征国家的独立。  乌拉圭有人口338万(2002年),其中白人占90%以上,印欧混血种人占8%。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居民中56%的人信奉天主教。   乌拉圭盛产大理石、紫水晶石、玛瑙、乳白石等。已探明有铁、锰等矿藏。林业和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黄鱼、鱿鱼和鳕鱼。乌拉圭是一个传统农牧业国家。工业不发达,以农牧产品加工业为主。经济依赖出口,主要出口产品有肉类、羊毛、水产品、皮革和稻米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乌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在推进传统产业的同时更注重非传统产业的发展,积极参与地区经济一体化。受阿根廷、巴西经济复苏的影响,乌经济于2003年出现复苏并在2004年有所增长。旅游业较发达。境外游客主要来自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智利等周边国家。埃斯特角和首都蒙得维的亚是主要旅游地。  【主要城市】  蒙得维的亚:蒙得维的亚 (Montevideo) 是乌拉圭东岸共和国首都,位于拉普拉塔河下游,濒临南大西洋,面积为530平方公里,人口138万(2000年6月),相当全国人口的一半。它是乌拉圭全国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的中心,乌拉圭的最大海港,也是乌拉圭的海上门户。  该城虽处南纬35度的温带地区,但一年四季温差不大,气候宜人,遍地树木花草,空气清新。城区公园密布,适于游泳的几处大型海滩附近已建成环境幽静的住宅区。办公楼房和居民住宅多为欧式建筑风格。年平均气温16℃,1月平均气温为23℃,7月平均气温为10℃。每年5月至10月多雾。全年平均降雨量约1000毫米。  “蒙得维的亚”的原意是葡萄牙语“我看到山了”。蒙得 (MONTE)是“山”,维的亚 (VIDEO)为“我看到了”。据传,17世纪,葡萄牙探险队首次抵达这里时,一水手发现老城西北部一座海拔仅139米的小山时惊呼:“我看到山了”,蒙市由此得名。但此说并不被学术界认可。蒙得维的亚开始是一个军事要塞和港口的混合体,有着悠久的移民传统。蒙市建于1726至1730年间,当时是西班牙人德萨瓦拉(Bruno Mauricio de Zabala)于1726年的圣诞节时在此建立军事要塞并安置了13户居民。蒙得维的亚市不仅是乌全国政治、经济、贸易、金融和文化中心,且为拉美南角地区历史较悠久的主要港口城市之一。  蒙得维的亚市的交通运输有铁路、公路及空运向全国辐射,并通向阿根廷及巴西等国。该市还集中了全国3/4的工业,以肉类冷藏和加工规模最大,还有纺织、面粉、石油冶炼、化学及制革等工业。蒙得维的亚港拥有闻名于世界的构思独特的阳台,被誉称为“阳台王国”,港口距全国最大的国际机场车程约30分钟,有定期航班飞往世界各地。蒙得维的亚港也是南美洲的主要港口之一。",乌拉圭共和国,南美洲,"Oriental Republic of Uruguay (URU)",蒙得维的亚,西班牙语,"176,000平方公里",乌拉圭比索,598 189,5,"2018-10-21 23:20:12",南美洲,189,"2018-10-21 23:41:20",牙买加,牙买加为加勒比第三大岛,面积有10991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20千米,位于加勒比海的西北部,东隔牙买加海峡与海地相望,北距古巴约140公里。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东部蓝山山脉海拔多在1800米以上,最高峰蓝山峰海拔2256米,沿海有狭窄平原,多瀑布和温泉。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2000毫米,有铝土矿、石膏、铜、铁等矿物。,"  【国家概况】  牙买加国土面积10991平方公里。位于加勒比海的西北部,东隔牙买加海峡与海地相望,北距古巴约140公里。为加勒比第三大岛。海岸线长1220公里。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7℃。  全国划为三郡:康沃尔郡、米德尔塞克斯郡、萨里郡。三郡之下又划分为14个区,其中金斯敦和圣安德鲁区组成一个联合区,所以实际上只有13个区政府。各区名称如下:金斯敦和圣安德鲁联合区、圣托马斯、波特兰、圣马丽、圣安娜、特里洛尼、圣詹姆斯、汉诺威、威斯特摩兰、圣伊丽莎白、曼彻斯特、克拉伦登、圣凯瑟琳。  牙买加原为印第安人阿拉瓦克族居住地。1494年哥伦布发现该岛。1509年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655年英国占领该岛。17世纪末至19世纪初,成为英奴隶市场之一。1834年英国宣布废除奴隶制。1866年成为英国直辖殖民地。1958年参加西印度联邦。1959年获得内部自治权。1961年9月退出西印度联邦。1962年8月6日宣布独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两道宽度相等的黄色宽条沿对角线将旗面分成两两相等的四个三角形,上下为绿色,左右为黑色。黄色代表该国的自然资源和阳光,黑色象征已经克服和即将面临的困难,绿色象征希望和国家丰富的农业资源。  牙买加总人口262万(2001年底)。黑人和黑白混血种人占90%以上,其余为印度人、白人和华人。英语为官方语言。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少数人信奉印度教和犹太教。  铝土、蔗糖和旅游业是牙买加国民经济中最重要部门和外汇收入主要来源。资源主要有铝土,储量约19亿吨,为世界第三大铝土生产国。其他矿藏有钴、铜、铁、铅、锌和石膏等。森林面积26.5万公顷,多为杂木。铝土的开采冶炼是牙买加最重要的工业部门。此外还有食品加工、饮料、卷烟、金属制品、电子设备、建筑材料、化学制品和纺织服装等工业。耕地面积约27万公顷,森林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主要种植甘蔗和香蕉,其他还有可可、咖啡和红胡椒等。旅游业是牙买加重要经济部门和主要外汇来源。  【主要城市】  金斯敦:牙买加首都金斯敦 (kingston) 是世界第七大天然深水良港,旅游疗养胜地。位于东南岸海湾内岛上最高山峰兰山西南脚下,附近有肥沃的瓜内亚平原。面积(包括市郊)约500平方公里,这里四季如春,气温常在23-29摄氐度之间。城市三面是苍绿的丘陵和山峰,一面是远海碧波,风景如画,有“加勒比城市的皇后”之誉。  久居这里的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的阿拉瓦克族。1509年至1655年这里被西班牙占领,以后沦为英国殖民地。城南5公里处的皇家港,是英国早期建造的海军基地。1692年大地震时,皇家港大部被毁,以后金斯敦代之而起,成为重要的港口城市。18世纪发展为商业中心,也是殖民主义者贩卖黑奴的场所。1872年定为牙买加首府。1907年遭大地震后又重建。  城市空气清新,道路整洁,路旁棕榈树和开着鲜艳花朵的马合树成行。市区除政府机关外,大型建筑物不多。商店、电影院、旅馆等集中在卑支诺斯街中段。市中心有广场、议会大厦、圣托马斯教堂(1699年建)、博物馆等。北郊有国家体育场,经常在这里赛马。附近为商业中心,被称为新金斯敦。城东端有罗克福德古堡。兰山脚下8公里处有一大植物园,热带果树品种齐全。西郊有西印度群岛最高学府西印度大学的6个学院。这里兰山产的优质咖啡,闻名世界。铁路、公路通往全岛,并有大型国际机场,旅游业发达。",牙买加,南美洲,"Jamaica (JAM)",金斯敦,英语,"10,991平方公里",牙买加元,1-876 190,5,"2018-10-21 23:20:12",南美洲,190,"2018-12-03 22:49:07",智利,智利面积有756626平方公里,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海岸线总长约1万公里,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智利的复活节岛位于太平洋东南部,以神秘巨像名闻遐迩,岛上有600多尊面对大海的古代巨大半身石雕像。,"  智利,全称为智利共和国,面积75662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756253平方公里,岛屿面积373平方公里)。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海岸线总长约1万公里,南北长4352公里,东西最窄96.8公里、最宽362.3公里,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东为安第斯山脉的西坡,约占全境东西宽度的1/3;西为海拔300—2000米的海岸山脉,大部分地带沿海岸伸展,向南入海,形成众多的沿海岛屿;中部是由冲积物所填充的陷落谷地,海拔1200米左右。境内多火山,地震频繁。位于智利、阿根廷边境上的奥霍斯-德尔萨拉多峰海拔6885米,为全国最高点。全国有河流30余条,较重要的有比奥比奥河等。主要岛屿有火地岛、奇洛埃岛、惠灵顿岛等,气候可分为北、中、南三个明显不同的地段:北段主要是沙漠气候;中段是冬季多雨、夏季干燥的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南为多雨的温带阔叶林气候。由于地处美洲大陆的最南端,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智利人常称自己的国家为“天涯之国”。  全国分为13个大区,下设50个省和341个市。各大区名称如下:塔拉帕卡,安托法加斯塔,阿塔卡马,科金博,瓦尔帕莱索,解放者奥希金斯将军,马乌莱,比奥比奥,阿劳卡尼亚,洛斯-拉戈斯,伊瓦涅斯将军的艾森,麦哲伦,圣地亚哥首都区。  早期境内居住着阿劳干人、火地人等印第安民族。16世纪初以前属于印加帝国。1535年,西班牙殖民者从秘鲁侵入智利北部。1541年建立圣地亚哥城后,智利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并受其统治近300年。1810年9月18日,智利成立执政委员会,实行自治。1817年2月与阿根廷联军击败西班牙殖民军。1818年2月12日正式宣布独立,成立智利共和国。  国旗:由蓝、白、红三色构成。靠旗杆一边上方的旗角为蓝色正方形,其中央绘有一颗白色五角星。旗地由白、红两个平行长方形构成。白色在上,红色在下。白色部分等于红色部分的三分之二。 红色象征为了智利的独立和自由, 为了反抗西班牙殖民军的统治,在兰卡瓜英勇牺性的烈士鲜血。白色象征安第斯山高峰的白雪。蓝色象征海洋。  智利共有人口1609.34万(2004年),城市人口占86.6%。其中印欧混血种人占75%,白人20%,印第安人4.6%,其他2%。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在印第安人聚居区使用马普切语。15岁以上人口中信仰天主教的占69.9%,15.14%的人信奉福音教。  智利属于中等发展水平国家。矿业、林业、渔业和农业资源丰富,是国民经济四大支柱。矿藏、森林和水产资源丰富,以盛产铜闻名于世,素称“铜矿之国”。已探明的铜蕴藏量达2亿吨以上,居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储藏量的1/3。铜的产量和出口量也均为世界第一。铁蕴藏量约12亿吨,煤约50亿吨。此外,还有硝石、钼、金、银、铝、锌、碘、石油、天然气等。盛产温带林木,木质优良,是拉美第一大林产品出口国。渔业资源丰富,是世界第五大渔业国。工矿业是智国民经济的命脉。耕地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全国森林覆盖面积1564.9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0.8%。主要林产品为木材、纸浆、纸张等。  智利是拉美文化艺术水准较高的国家之一。全国有图书馆1999家,总藏书量为1790.7万册。有电影院260家。首都圣地亚哥是全国文化活动中心,有25个美术馆。诗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获1945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此奖的南美洲作家。诗人巴勃罗-聂鲁达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   智利的复活节岛位于太平洋东南部,以神秘巨像名闻遐迩。岛上有600多尊面对大海的古代巨大半身石雕像。1996年2月,该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智利共和国,南美洲,"Republic of Chile (CHI)",圣地亚哥,西班牙语,"757,000平方公里",比索,56 191,6,"2018-10-21 23:20:12",大洋洲,191,"2018-10-21 23:41:28",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及海外领土组成,它东濒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临印度洋及其边缘海,海岸线长约3.67万公里。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占大洋洲的绝大部分,虽四面环水,沙漠和半沙漠却占全国面积的35%,全国分为东部山地、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3个地区。北部属热带,大部分属温带。,"  澳大利亚全称为澳大利亚联邦,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和海外领土组成。它东濒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临印度洋及其边缘海,海岸线长约3.67万公里。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占大洋洲的绝大部分,虽四面环水,沙漠和半沙漠却占全国面积的35%。全国分为东部山地、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3个地区。全国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拨2230米,最长河流墨尔本河长3490里。中部的埃尔湖是澳大利亚的最低点,湖面低于海平面12米。在东部沿海有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北部属热带,大部分属温带。澳大利亚气候比欧洲或美洲温和,尤其是北部,气候与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相近。在昆士兰州、北领地及西澳大利亚州,一月份(仲夏)的温度白天平均为摄氏二十九度,夜间为摄氏二十度;而七月份(隆冬)的平均气温分别约为摄氏二十二度及摄氏十度。  澳大利亚全国分为6个州和两个地区。各州有自己的议会、政府、州督和州总理。6个州是: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昆士兰、南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两个地区是:北部地方、首都直辖区。  澳大利亚最早的居民为土著人。1770年,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抵达澳大利亚东海岸,宣布英国占有这片土地。1788年1月26日,英国首批移民抵澳,开始在澳建立殖民地,后来这一天被定为澳大利亚国庆日。1900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澳大利亚联邦宪法”和“不列颠自治领条例”。1901年1月1日,澳各殖民区改为州,成立澳大利亚联邦。1931年,澳成为英联邦内的独立国家。1986年,英议会通过“与澳大利亚关系法”,澳获得完全立法权和司法终审权。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地为深蓝色,左上方是红、白“米”字,“米”字下面为一颗较大的白色七角星。旗地右边为五颗白色的星,其中一颗小星为五角,其余均为七角。澳大利亚为英联邦成员国,英国女王为澳大利亚的国家元首。国旗的左上角为英国国旗图案,表明澳大利亚与英国的传统关系。一颗最大的七角星象征组成澳大利亚联邦的六个州和联邦区(北部地区和首都直辖区)。五颗小星代表南十字星座(是南天小星座之一,星座虽小,但明亮的星很多),为“南方大陆”之意,表明该国处于南半球。  澳大利亚目前有人口2051.86万(2006年3月),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人口中70%是英国及爱尔兰后裔;18%为欧洲其他国家人后裔, 6%为亚裔;土著居民占2.3%,约46万人。通用英语。居民中有70%信奉基督教(其中28%信奉天主教,21%信奉英国国教,21%信奉基督教及其他教派),5%信奉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和犹太教。非宗教人口占26%。  澳大利亚是典型的移民国家,被社会学家喻为“民族的拼盘”。自英国移民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之日起,已先后有来自世界120个国家、140个民族的移民到澳大利亚谋生和发展。多民族形成的多元文化是澳大利亚社会一个显著特征。  澳大利亚经济发达,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6453.06亿美元,居世界第14位,人均31851美元。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国和出口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多达70余种,其中铅、镍、银、钽、铀、锌的储量居世界首位。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是世界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国。澳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是世界第三大捕鱼区,最主要的水产品有对虾、龙虾、鲍鱼、金枪鱼、扇贝、牡蛎等。旅游业是澳大利亚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著名的旅游城市和景点遍布澳大利亚全国。霍巴特的原始森林国家公园、墨尔本艺术馆、悉尼歌剧院、大堡礁奇观、土著人发祥地卡卡杜国家公园、土著文化区威兰吉湖区及独特的东海岸温带和亚热带森林公园等景点,每年都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  几千万年以前,澳大利亚大陆就同其他大陆分离,孤立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长期以来,自然条件比较单一,动物的演化很缓慢,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古老的种类。例如,腹部有口袋以保存幼兽的大袋鼠;形似鸵鸟、足有三趾、两翼退化、不能飞翔的鸸鹋;以及卵生的哺乳动物鸭嘴兽等,都是澳大利亚特有的珍奇动物。  趣闻-居住在澳大利亚的土著人(也称原住民),仍然保护着自己的风俗习惯。他们以狩猎为生,“飞去来器”是他们独特的狩猎武器。他们很多仍居住在用树枝和泥土搭成的窝棚里,围一块布或用袋鼠皮蔽体,并喜欢纹身或在身上涂抹各种颜色。平时仅在颊、肩和胸部涂上一些黄白颜色,节庆仪式或节日歌舞时彩绘全身。纹身多为粗线条,有的像雨点,有的似波纹,对经过成年礼的土著人来说纹身不仅是装饰,而且还用以吸引异性的爱慕。在狂欢舞会上,人们头戴五彩装饰,身画彩纹、围着篝火跳集体舞。舞蹈纯朴,多反映狩猎生活等。",澳大利亚联邦,大洋洲,"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AUS)",堪培拉,英语,"7,692,000平方公里",澳币,61 192,6,"2018-10-21 23:20:12",大洋洲,192,"2018-12-03 22:49:17",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布亚新几内亚面积46万多平方公里,位于西南太平洋,西邻印度尼西亚的伊里安查亚省,南隔托雷斯海峡与澳大利亚相望。它由北部的新几内亚和南部的巴布亚两部分组成,包括新几内亚岛东部和布干维尔、新不列颠、新爱尔兰等600多个岛屿,海岸线全长8300公里。海拔1000米以上属山地气候,其余属热带雨林气候。,"  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西南太平洋,西邻印度尼西亚的伊里安查亚省,南隔托雷斯海峡与澳大利亚相望。它由北部的新几内亚和南部的巴布亚两部分组成,包括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东部和布干维尔、新不列颠、新爱尔兰等600多个岛屿。海岸线全长8300公里。海拔1000米以上属山地气候,其余属热带雨林气候。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4∶3。从左上角至右下角的对角线,将旗面分为两个相等的三角形。右上方为红色,内有一只展翅飞翔的黄色极乐鸟;左下方为黑色,内有五颗白色五角星,其中一星较小。红色象征剽悍、勇敢;极乐鸟亦称天堂鸟,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特有的鸟,象征国家、民族独立和自由与幸福;黑色代表国家领土处于“黑人群岛”之中;五颗星的排列位置象征南十字星座(南天小星座之一,星座虽小,但明亮的星很多),表明该国地处南半球。   公元前8000年新几内亚高地已有人定居。1511年葡萄牙人发现新几内亚岛。1884年英、德相继瓜分新几内亚岛东半部及附近岛屿。1906年英属新几内亚交澳大利亚管理,改称澳属巴布亚领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澳军占领德属部分。1920年12月17日国际联盟决定委托澳管理;二战中新几内亚一度为日军占领,战后联合国委托澳继续管理德属部分,1949年澳将原英属和德属两部分合并为一个行政单位,称“巴布亚新几内亚领地”。1973年12月1日实行内部自治。1975年9月16日独立,成为英联邦成员国。   巴布亚新几内亚人口590万(2005年),年增长率2.7%(2005年)。城市人口占15%,农村人口占85%。98%属美拉尼西亚人,其余为密克罗尼西亚人、波利尼西亚人、华人和白人。官方语言为英语,地方语言820余种。皮金语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流行,南部的巴布亚地区多讲莫土语,北部的新几内亚地区多讲皮金语,居民中95%为基督教徒,传统拜物教也有一定影响。  巴布亚新几内亚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这里是珊瑚礁的天堂,450个珊瑚种类让人眼界大开。除此之外,土著人的独特文化也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吸引游客的特点之一。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当地人雕刻的神灵面具,在祭祀,舞蹈等时候用。",巴布亚新几内亚,大洋洲,"Independent State of Papua New Guinea (PNG)",莫尔兹比港,英语、巴布亚皮钦语,"462,840平方公里",巴布亚新几内亚基纳,675 193,6,"2018-10-21 23:20:12",大洋洲,193,"2018-12-03 22:49:24",斐济,斐济陆地总面积1.8万多平方公里,位于西南太平洋中心,由332个岛屿组成,其中106个岛屿有人居住。多为珊瑚礁环绕的火山岛,主要有维提岛和瓦鲁阿岛等。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受飓风袭击,年平均气温为22-30摄氏度。地理位置重要,是南太平洋地区的交通枢纽。斐济地跨东、西半球,180度经线贯穿其中,因而成为世界上既是最东又是最西的国家。,  陆地总面积1.8万多平方公里,位于西南太平洋中心,由332个岛屿组成,其中106个岛屿有人居住。多为珊瑚礁环绕的火山岛,主要有维提岛和瓦鲁阿岛等。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受飓风袭击。年平均气温为22-30摄氏度。地里位置重要,是南太平洋地区的交通枢纽。斐济地跨东、西半球,180度经线贯穿其中,因而成为世界上既是最东又是最西的国家。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地为浅蓝色,左上方为深蓝色底上红、白两色的“米”字图案,旗面右侧的图案是斐济国徽的主体部分。浅蓝色象征海洋和天空,也表明该国有丰富的水产资源;“米”字图案为英国国旗图案,是英联邦国家的标志,表明斐济与英国的传统关系。  斐济是斐济族人世居之地,19世纪上半叶欧洲人开始移居这里,187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70年10月10日,斐济独立。1998年7月27日实施新宪法,改国名为“斐济群岛共和国”。  斐济人口84.02万(2004年12月),其中51%为斐济族人,44%为印度族人。官方语言为英语、斐济语和印地语,通用英语。53%的人信奉基督教,38%的人信奉印度教,8%的人信奉伊斯兰教。  斐济是南太平洋岛国中经济实力较强、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斐济重视发展民族经济,促进投资和出口,逐步发展“高增长、低税收、富有活力”的外向型经济。制糖业、旅游业和服装加工业是其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斐济土地肥沃,盛产甘蔗,因此又有“甜岛”之称。斐济工业以榨糖为主,此外还包括服装加工、黄金开采、渔产品加工、木材和椰子加工等。斐济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金枪鱼。  从20世纪80年代起,斐济政府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目前,旅游收入约占斐济国内生产总值的20%,是斐最大的外汇收入来源。斐济全国约有4万人在旅游部门工作,占就业人数的15%。2004年,来斐济观光的外国游客达50.7万人次,旅游收入近4.5亿美元。  斐济地处大洋洲与南北美洲海空往来中心,是南太平洋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首都苏瓦港是重要的国际海港,可泊万吨轮。,斐济群岛共和国,大洋洲,"Republic of the Fiji Islands (FIJ)",苏瓦,英语,"18,000平方公里",斐济元,679 194,6,"2018-10-21 23:20:12",大洋洲,194,"2018-12-03 22:49:26",关岛,关岛(美英语为官方语言,通用查莫罗语及日语,大多数居民信奉天主教。关岛是通向密克罗尼西亚的门户,为美国海外属地,平洋马里亚纳群岛南端的岛屿,面积有541平方公里,夏莫罗人占绝大多数。关岛首府阿加尼亚,在岛屿西部。属热带季风气候,地势南高北低,西南面的兰兰山是最高峰,海拔407米,西部沿海有肥沃平原。,  关岛位于中太平洋西部马里亚纳群岛南端,赤道以北13.48度,夏威夷以西5300公里处。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均气温26℃。年降雨量2000毫米。常有地震。  1521年麦哲伦在环球旅行时抵达关岛。1565年被西班牙人占领。1898年美西战争后被割让给美国。1941年被日本占领,1944年被美军夺回后成为主要海空军基地,归美海军部管辖。1950年后归美国内政部管辖。关岛居民有美国公民权,但不能在全美选举中投票。1976年的一项公民投票支持关岛维持与美国密切联系的地位。  关岛人口157,557人(2001年)。其中查莫罗人(为西班牙人、密克罗尼西亚人和菲律宾人的混血后裔)约占43%,其余主要为菲律宾人和来自美国大陆的移民,还有密克罗尼西亚人、关岛土著人及亚裔等。英语为官方语言,通用查莫罗语及日语。85%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关岛的货币为美元。岛内收入主要依靠旅游业和美军在该岛海空基地的开支。每年仅旅游一项就创收约1590万美元,游客主要来自日本。服务业是当地的主要产业。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2亿美元,人均21000美元。,关岛领土,大洋洲,"Territory of Guam (GUM)",阿加尼亚,英语、查莫罗语,549平方公里,美元,1-671 195,6,"2018-10-21 23:20:12",大洋洲,195,"2018-12-03 22:49:28",基里巴斯,基里巴斯位于太平洋中西部,由33个岛屿组成,分属吉尔伯特群岛、菲尼克斯(凤凰)群岛、莱恩(线岛)群岛,东西延绵约3870公里,南北约2050公里,陆地面积总合81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5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唯一地跨赤道、横越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国家,又是世界上唯一地跨南北两半球和东西两半球的国家。英语为基里巴斯官方语言,通用基里巴斯语和英语。,"  基里巴斯位于太平洋中西部。由33个岛屿组成,分属吉尔伯特群岛、菲尼克斯(凤凰)群岛、莱恩(线岛)群岛,东西延绵约3870公里,南北约2050公里,陆地面积总合81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5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唯一地跨赤道、横越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国家,又是世界上唯一地跨南北两半球和东西两半球的国家。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5∶3。旗面上半部为红色,下半部为六道蓝、白相间的波纹状宽带。红色部分中间是一轮光芒四射、冉冉升起的太阳,其上方为一只军舰鸟。红色象征大地;蓝白波纹象征太平洋;太阳象征赤道的阳光,表明该国位于赤道地带,也象征光明和未来的希望;军舰鸟象征力量、自由和基里巴斯的文化。   早在公元前,就有马来─波利尼西亚人在此定居。约于公元14世纪,斐济人和汤加人入侵后与当地人通婚,形成了目前的基里巴斯民族。1892年,吉尔伯特群岛与埃利斯群岛部分岛屿沦为英国“保护地”。1916年被划入“英属吉尔伯特和埃利斯群岛殖民地”(1975年埃利斯群岛分出,改称图瓦卢)。二次大战中它曾被日本占领。1977年1月1日实行内部自治。1979年7月12日独立,定国名为基里巴斯共和国,为英联邦成员。   基里巴斯人口8万人,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8.5人,但分布很不均衡。吉尔伯特群岛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200人,而莱恩群岛每平方公里只有6人。居民的90%以上为吉尔伯特人,属密克罗尼西亚人种,其余为波利尼西亚人和欧洲移民。官方语言为英语,居民中通用基里巴斯语和英语。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  基里巴斯渔业资源丰富,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本国捕鱼业,同时也努力争取同外国政府搞捕鱼联合企业。其主要农产品有椰子、面包果、香蕉、木瓜等。",基里巴斯共和国,大洋洲,"Republic of Kiribati (KIR)",塔拉瓦,英语、基里巴斯语,726平方公里,基里巴斯元、澳大利亚元,686 196,6,"2018-10-21 23:20:12",大洋洲,196,"2018-12-03 22:49:35",库克群岛,库克群岛面积为240平方公里,位于南太平洋,属波利尼西亚群岛。由15个岛屿和岛礁组成,分布在200万平方公里的海面上。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均降雨量2000毫米。南部的8个岛多山,土质肥沃,盛产蔬菜和热带水果,岛上最高海拔652米,热带果木研究所和南太大学分校就座落在山坡上;首都位于该岛6个村庄中的阿瓦鲁阿,北部星罗棋布的7个小岛,土质相对贫瘠,多产珊瑚。,"  库克群岛位于南太平洋,属波利尼西亚群岛。由15个岛屿和岛礁组成,分布在200万平方公里的海面上。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均气温24℃,年均降雨量2000毫米。南部的8个岛多山,土质肥沃,盛产蔬菜和热带水果,主岛拉罗汤加建有机场,可供波音747飞机起降,岛上最高海拔652米。北部星罗棋布的7个小岛,土质相对贫瘠,多产珊瑚。  毛利人世居岛上。1773年,英国库克船长探险到此地,即以“库克”命名。1888年沦为英国保护地。1901年6月成为新西兰属地。1964年在联合国监督下举行全民公决,通过宪法。1965年8月4日宪法生效,库实行内部完全自治,享有完全的立法权和行政权,同新西兰自由联系,防务和外交由新西兰负责。岛民既是英国臣民又是新西兰公民。  人口1.95万(2006年12月)。另约有4.7万人侨居新西兰,约1万人侨居澳大利亚。库克毛利人(属波利尼西亚人种)占92%,欧洲人占3%。通用库克群岛毛利语和英语。居民69%信奉基督教新教,15%信奉罗马天主教。   库克群岛经济以旅游业、农业(热带水果)、捕鱼业和黑珍珠养殖业及离岸金融业为主。南部微型环礁主要种植热带水果。北部环礁主要种植椰子和捕鱼。旅游业系经济支柱产业,收入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主要旅游点为拉罗汤加岛和艾图塔基岛。工业有水果加工及生产香皂、香水、旅游T恤的小型工厂,还有为旅游业制造和加工库克群岛纪念硬币、邮票、贝壳以及手工艺品的作坊。海床锰结核资源丰富,尚待开发。库克群岛出产椰干、香蕉、柑桔、菠萝、咖啡、芋头、芒果和木瓜等。饲养猪、山羊和家禽等。库克群岛海域有200万平方公里,海洋资源丰富,黑珍珠养殖业发展较快。",库克群岛,大洋洲,"Cook Islands (COK)",阿瓦鲁阿,英语,240平方公里,新西兰币,682 197,6,"2018-10-21 23:20:12",大洋洲,197,"2018-10-21 23:41:55",美属萨摩亚,美属萨摩亚位于中太平洋南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东侧,属波利尼西亚群岛,包括萨摩亚群岛的土土伊拉、奥努乌、罗斯岛、马努阿群岛的塔乌、奥洛塞加、奥福岛及斯温斯岛。属热带雨林气候,70%的土地为丛林覆盖,主岛土土伊拉岛最高峰马塔法奥山海拔966米。当地讲萨摩亚语,通用英语,居民多信奉基督新教和天主教。,  美属萨摩亚是一块美国的领地,位于南太平洋中,在夏威夷西南大约3700公里,由7个多山的岛屿组成,。在这7个岛屿中,6个岛屿原为火山,分为3组。第7个岛斯温斯岛位于其余6个岛的北方320公里。该国首都帕果帕果位于图图伊拉岛(该组的主岛)上。在这块领地上帕果帕果是唯一的港口和城市中心。美属萨摩亚属多雨的热带气候,12月至4月是最潮湿的季节,这一季节的平均降雨为510厘米并且可能发生旋风。全年平均气温21-32℃。  萨摩亚1922年成为美国非建制领土,从1951年起属美国内政部管辖。因此,美国宪法条款并不全部适用。作为非建制领土美国国会一直没有为其确立一项组织法令,内政部长却代表美国总统行使对这块领地的管辖并允许萨摩亚制定自己的宪法。美属萨摩亚在美国众议院拥有一个没有投票权的席位,代表每2年由公众选举产生。  美属萨摩亚有人口6.31万,波利尼西亚人占90%,西萨摩亚、美国和其他岛国人约1.6万,还有少数韩国人和华人。英语和萨摩亚语为主要语言。居民中50%信奉基督教新教,20%信奉天主教,信奉其他宗教的占30%。  主要工业是美国投资的两家金枪鱼罐头厂、一家制衣厂和少量的工业品。两家罐头厂年加工量约20多万吨,雇用5000多名工人,产品绝大部分销往美国。农业以传统作物为主,如椰子、香蕉、芋头、面包果、蔬菜等。政府致力于发展旅游业,但由于资金缺乏及交通不便,东萨旅游业目前发展缓慢。1996年共有游客6475人次。,美属萨摩亚,大洋洲,"Territory of American Samoa (ASA)",帕果帕果(首府),萨摩亚语、英语,199平方公里,美元,684 198,6,"2018-10-21 23:20:12",大洋洲,198,"2018-10-21 23:42:03",马绍尔群岛,马绍尔群岛位于中太平洋,面积181平方公里。地处夏威夷西南约3200公里和关岛东南约2100公里处,西面为群岛国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南面是另一群岛国基里巴斯。它由一千二百多个大小岛礁组成,分布在两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形成西北—东南走向的两列链状岛群,东部为拉塔克群岛,西部为拉利克群岛,主要岛礁有34个。,"  马绍尔群岛共和国位于中太平洋。在夏威夷西南约3200公里和关岛东南约2100公里处,西面为群岛国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南面是另一群岛国基里巴斯。它由一千二百多个大小岛礁组成,分布在两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形成西北—东南走向的两列链状岛群。东部为拉塔克群岛,西部为拉利克群岛。主要岛礁有34个。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旗地为蓝色,自左下角向右上方斜伸出两道逐渐变宽的条带,上为橙色,下为白色;旗面左上角有一轮白色太阳,放射24束光芒。蓝色象征太平洋,红、橙两道宽条表明该国由两列岛链组成;太阳放射24道光芒,象征该国的24个市政区域。  1788年,英国船长约翰-马绍尔发现了这个群岛,从此这一群岛被命名为马绍尔群岛。马绍尔群岛曾先后被西班牙、德国、美国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于1947年作为联合国战略托管地交由美国管理,1951年由美国海军管辖改为民政管理。1979年5月1日,马绍尔群岛宪法正式生效,成立立宪政府。1986年10月,马与美国签署《自由联系条约》。1986年11月马绍尔共和国成立。1990年12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终止部分太平洋托管领土托管协定的决议,决定正式结束马绍尔群岛共和国托管地位。1991年9月,马绍尔群岛加入联合国。   人口5.8万人(1997年)。居民主要为密克罗尼西亚人种,大部分居住在马朱罗和夸贾林两岛上。他们按语言分为9个种族群体。居民中多数为天主教徒。马绍尔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  马绍尔群岛共和国有极好的航空基础,有两个国际机场及28个航空公司AMI及美国大陆航空公司所经营。现有国际航线,西连夏威夷,南连斐济,澳洲,纽西兰,往东街接南太平洋的塞班岛,关岛,东京。另外有专门的运殊机系统,把海产品夏威夷和东京。马绍尔群岛还拥有12个深水码头,可停泊国际性大油船和货轮,现有设施可做商运码头,进行集装箱及散货的庄卸作业。六条定期航线到达夏威夷,东京,旧金山,斐济,澳洲,纽西兰等地区。",马绍尔群岛共和国,大洋洲,"Republic of the Marshall Islands (MHL)",马朱罗,英语,181平方公里,美元,692 199,6,"2018-10-21 23:20:12",大洋洲,199,"2018-12-03 22:49:51",密克罗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位于北太平洋,属加罗林群岛,东西延伸2500公里,陆地面积为705平方公里。岛屿为火山型和珊瑚型,多山地。有607个岛礁,主要有四个大岛:科斯雷、波纳佩、特鲁克和雅浦。波纳佩是全国最大的岛屿,面积334平方公里,首都帕利基尔位于该岛。英语为官方语言,大量居民讲当地语,居民多信奉基督教。,"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位于北太平洋,属加罗林群岛,东西延伸2500公里。陆地面积为705平方公里。岛屿为火山型和珊瑚型,多山地。主要有四个大岛:科斯雷、波纳佩、特鲁克和雅浦。有607个岛礁。波纳佩是全国最大的岛屿,面积334平方公里,首都位于该岛。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旗面为浅蓝色,中间镶有四颗白色五角星。浅蓝色象征该国辽阔的海域,四颗星分别代表该国的四个州:科斯雷、波纳佩、特鲁克、雅浦。   密克罗尼西亚人世居于此。1500年西班牙人到达这里。1899年,德国从西班牙人手中购买了卡罗林群岛后,西班牙在这里的影响衰弱。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攻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美国占领。1947年,联合国将密克罗尼西亚交美国托管,后成为政治实体。1990年12月,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会议,通过了终止部分太平洋托管领土协议的决议,正式结束了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托管地位并于1991年9月17日接纳其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人口108004(2006年)。其中密克罗尼西亚人占97%,亚洲人占2.5%,其他人占0.5%。官方语言为英语。天主教徒占50%,新教徒占47%,其他教派和不信教者占3%。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大多数人的经济生活以村落为单位,基本没有工业,谷物种植、渔业、养猪和养禽是重要的经济活动。盛产优质胡椒,还有椰子、芋头、面包果等农产品。金枪鱼资源特别丰富。旅游业在经济中占重要的地位。粮食和生活用品均需进口,严重依赖美国。各岛间通船和飞机。",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国,大洋洲,"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 (FSM)",帕利基尔,英语,702平方公里,美元,691 200,6,"2018-10-21 23:20:12",大洋洲,200,"2018-12-03 22:50:02",瑙鲁,瑙鲁位于太平洋中部,北距赤道约41公里,东离夏威夷4160公里,西南隔所罗门群岛距澳大利亚悉尼4000公里。面积24平方公里,为一个椭圆形珊瑚岛,全岛长6公里,宽4公里,最高海拔70米,全岛3/5被磷酸盐所覆盖,属热带雨林气候。瑙鲁的经济主要依靠开采和出口磷酸盐。瑙鲁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居民多数信奉基督教新教,少数信天主教。,"  瑙鲁位于太平洋中部,北距赤道约41公里,东离夏威夷4160公里,西南隔所罗门群岛距澳大利亚悉尼4000公里。为一个椭圆形珊瑚岛,全岛长6公里,宽4公里,最高海拔70米。全岛3/5被磷酸盐所覆盖。属热带雨林气候。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地为蓝色,中央有一道黄条横贯旗面,左下方有一颗白色的12角星。黄条象征赤道,其上半部的蓝色象征蓝天,下半部的蓝色象征海洋,12角星象征瑙鲁原来的12个部落。   瑙鲁人世代居住岛上。1798年英国船首抵该岛。1888年瑙鲁被并入德国马绍尔群岛保护地;20世纪初英国人获准在此开采磷酸盐。1919年国际联盟将瑙鲁划归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管,由澳代表三国行使职权。1942-1945年被日本占领。1947年成为联合国托管地,仍由澳、英、新共管。1968年1月31日瑙鲁独立。  瑙鲁无正式首都,政府机关设在亚伦区。人口1.2万人(2000年)。其中瑙鲁人占58%,南太平洋岛屿人占26%,移民主要有欧洲人和华人。瑙鲁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居民多数信奉基督教新教,少数信天主教。  从占地面积来说,在所有独立的共和国中,瑙鲁是最小的,然而它的人均国民收入却很高,国民的福利待遇较西方国家毫不逊色。全国实行住房、电灯、电话、医疗等免费服务。千万年来,有数不清的海鸟来到这个小岛上栖息,在岛上留下了大量的鸟粪,经年累月,鸟粪起了化学变化,成为一层厚达10米的优质肥料,人们称之为“磷酸盐矿”。这个国家80%的土地富含这种矿藏,瑙鲁人就靠磷酸盐矿成了“富翁”,年均收入8500美元。",瑙鲁共和国,大洋洲,"Republic of Nauru (NRU)",无,政府机关设在亚伦区,英语、瑙魯语,21平方公里,澳大利亚元,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