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jia.id,guojia.ts,guojia.title,guojia.jianjie,guojia.gaikuang,guojia.name,guojia.zhou,guojia.yingwen,guojia.shoudu,guojia.guanfangyuyan,guojia.mianji,guojia.zhuyaohuobi,guojia.guojidianhuaquhao,guojia.zhou_x_guojia_id 1,"2018-12-03 22:34:22",阿曼,阿曼面积30.95万平方公里,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南部,西北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西连沙特阿拉伯,西南邻也门共和国,东北与东南濒临阿曼湾和阿拉伯海,海岸线长1700公里。境内大部分是海拔200-500米的高原,东北部为哈贾尔山脉,其主峰沙姆山海拔3352米,为全国最高峰,中部是平原,多沙漠,西南部为佐法尔高原。除东北部山地外,均属热带沙漠气候。,"  阿曼,全称为阿曼苏丹国,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南部,西北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西连沙特阿拉伯,西南邻也门共和国。东北与东南濒临阿曼湾和阿拉伯海。海岸线长1700公里。境内大部分是海拔200—500米的高原。东北部为哈贾尔山脉,其主峰沙姆山海拔3352米,为全国最高峰。中部是平原,多沙漠。西南部为佐法尔高原。除东北部山地外,均属热带沙漠气侯。全年分两季,5月至10月为热季,气温高达40℃以上;11月至翌年4月为凉季,气温约为24℃。年平均降水量130毫米。   阿曼是阿拉伯半岛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古代称马肯,意为矿产之国。公元前2000年已广泛进行海上和陆路贸易活动,并成为阿拉伯半岛的造船中心。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507-1649年曾被葡萄牙统治。1742年波斯人侵入。1749年建立了赛义德王朝。19世纪初英迫使阿曼接受奴役性条约,控制阿贸易。20世纪初成立了阿曼伊斯兰教长国,并向马斯喀特进攻。1920年英国和马斯喀特同阿曼教长国签订了“西卜条约”,承认教长国独立。阿曼分为马斯喀特苏丹国和阿曼伊斯兰教长国两部分。1967年前苏丹泰木尔统一阿全境,建立马斯喀特和阿曼苏丹国。1970年7月23日卡布斯执政,同年8月9日宣布改国名为阿曼苏丹国。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3∶2。由红、白、绿三色组成。红色部分在旗面上构成横的“T”字形图案,右侧上方为白色,下方为绿色。旗面左上角绘有黄色的阿曼国徽。红色象征吉祥,是阿曼人民喜爱的传统颜色;白色象征和平与纯洁;绿色代表大地。  阿曼人口250万(2001年)。绝大多数是阿拉伯人,在马斯喀特及马特拉赫,另有印度、巴基斯坦等外籍人。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本国居民绝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0%属伊巴德教派。  20世纪60年代阿曼始开采石油,现已探明石油储量近7.2亿吨,天然气储量33.4万亿立方英尺。水产资源丰富。工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目前仍以石油开采为主,油气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南部的戈壁、沙漠地区。工业项目主要为石油化工、炼铁、化肥等。约40%以上人口从事农、牧、渔业。全国可耕地101350公顷,已耕地61500公顷,主要种植椰枣、柠檬、香蕉等水果和蔬菜。粮食作物以小麦、大麦、高粱为主,不能自给。渔业是阿曼的传统产业,是阿曼非石油产品出口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自给有余。",阿曼苏丹国,亚洲,"Sultanate of Oman (OMA)",马斯喀特,,30.95平方公里,里亚尔,968,"{ ""1"": { ""zhou_x_guojia.id"": 1, ""zhou.id"": 1, ""zhou.ts"": ""2018-10-21 23:20:12"", ""zhou.title"": ""亚洲"" } }" 2,"2018-12-03 22:34:31",阿塞拜疆,阿塞拜疆位于亚洲与欧洲交界处的外高加索东部,面积8.66万平方公里。东濒里海,南接伊朗和土耳其,北与俄罗斯相邻,西傍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全境50%以上为山地,北部有大高加索山脉,南部为小高加索山脉,其间是库临卡盆地,西南部为中阿拉克辛盆地,其北面由达拉拉普亚兹山脉和赞格祖尔斯基山脉所环抱,东南部有塔累什山脉。,"  阿塞拜疆,全称为阿塞拜疆共和国,位于亚洲与欧洲交界处的外高加索东部,面积为8.66万平方公里。东濒里海,南接伊朗和土耳其,北与俄罗斯相邻,西傍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位于中阿拉斯盆地、处于亚美尼亚和伊朗之间的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和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均为处于亚美尼亚境内的飞地。阿塞拜疆全境50%以上为山地,北部有大高加索山脉,南部为小高加索山脉,其间是库临卡盆地。西南部为中阿拉克辛盆地,其北面由达拉拉普亚兹山脉和赞格祖尔斯基山脉所环抱。东南部有塔累什山脉。主要河流有库拉河和阿拉斯河。气候呈多样化特征。  公元3-10世纪被伊朗、阿拉伯哈里发国统治。9-16世纪建有希尔凡等封建国家。11-13世纪基本形成阿塞拜疆民族。11-14世纪遭受土耳其-塞尔柱人、蒙古鞑靼人、帖木儿的入侵。16-18世纪受伊朗萨非王朝统治。1813年和1928年阿塞拜疆北部归并入俄罗斯(巴库省、伊丽莎白波尔省)。1920年4月28日宣布成立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3月12日加入外高加索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年12月30日作为该联邦成员之一加入苏联,1936年12月5日成为直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1991年2月6日改国名为阿塞拜疆共和国。同年8月30日,阿塞拜疆最高苏维埃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布独立,成立阿塞拜疆共和国。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由三个平行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自上而下分别为浅蓝、红、绿三色。红色部分中间有一弯新月和一颗八角星,月和星均为白色。阿塞拜疆于1936年成为原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之后采用的国旗有五角星、镰刀和铁锤图案的红旗,旗面下部有蓝色宽边。在1990年8月宣布独立,1991年2月5日恢复1936年前采用的国旗,即上述的三色旗。  阿塞拜疆人口843.6万(2006年1月1日)。共有43个民族,其中阿塞拜疆族占90.6%,列兹根族占2.2%,俄罗斯族占1.8%,亚美尼亚族占1.5%,塔雷什族占1.0%。官方语言为阿塞拜疆语,属突厥语系。居民多通晓俄语。主要信奉伊斯兰教。  阿塞拜疆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不发达。自然资源以石油、天然气最为丰富。石油加工业为国家主要工业部门 。仅次于俄罗斯而居前苏联各共和国的第2位。其他工业有石油化工、机器制造、有色冶金、轻工业和食品加工业。机器制造业以生产油气开采设备为主。农业以经济作物为主,棉花尤占重要地位;烟草、蔬菜、谷物、茶叶、葡萄也占一定比重。畜牧业以肉毛两用和肉奶两用牲畜为主。交通运输主要靠铁路。主要海港为巴库。",阿塞拜疆共和国,亚洲,"Republic of Azerbaijan (AZE)",巴库,阿塞拜疆语,"86,600平方公里",马纳特,994,"{ ""2"": { ""zhou_x_guojia.id"": 2, ""zhou.id"": 1, ""zhou.ts"": ""2018-10-21 23:20:12"", ""zhou.title"": ""亚洲"" } }" 3,"2018-12-03 22:34:37",阿富汗,阿富汗面积65.23万平方公里,位于西亚、南亚和中亚交汇处,扼南北交通要冲,地理位置重要。北接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东北突出的狭长地带与中国接壤,东和东南与巴基斯坦毗邻,西与伊朗交界。境内多山,高原和山地占全国面积的4/5,北部和西南部多为平原,西南部有沙漠。大陆性的气候使全国干燥少雨,年温差和日温差均较大,季节明显。,  阿富汗面积652300平方公里。位于西亚、南亚和中亚交汇处,扼南北交通要冲,地理位置重要。北接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东北突出的狭长地带与中国接壤,东和东南与巴基斯坦毗邻,西与伊朗交界。境内多山,高原和山地占全国面积的4/5,北部和西南部多为平原,西南部有沙漠。平均海拔1000米。全国最大的兴都库什山脉自东北斜贯西南。主要河流有阿姆河、赫尔曼德河、喀布尔河和哈里鲁德河。大陆性的气候使全国干燥少雨,年温差和日温差均较大,季节明显,冬季严寒,夏季酷热。  阿富汗全国划分为33个省,省下设县、区、乡、村。  15世纪以前阿富汗是欧洲、中东对印度和远东贸易、文化交流的中心。15世纪末欧洲至印度的海路开辟后,阿变得闭塞。1747年,阿人民赶走外国侵略者,建立起独立的一度强盛阿富汗王国,成为仅次于奥斯曼帝国的穆斯林国家。1878年英第二次侵阿并与阿签订甘达马克条约,阿丧失外交权。1895年英俄缔结协定,私分帕米尔地区,并将瓦汗地区划为英俄缓冲地区。1919年阿富汗人民打败英国的第三次入侵后获得独立。1978年4月,阿人民民主党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政府,改国名为阿富汗民主共和国。1979年苏军入侵阿富汗。1987年11月,阿富汗大支尔格会议做出决定,将阿富汗民主共和国正式改名为阿富汗共和国。1989年2月15日,苏联被迫从阿全部撤军。1992年4月28日,改国名为阿富汗伊斯兰国。1997年10月改国名为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2004年11月,卡尔扎伊以绝对优势当选阿富汗历史上第一位民选总统。  国旗:2002年2月5日,阿富汗采用新国旗。新国旗是根据1964年的阿富汗宪法设计的,由黑、红、绿三色长条图案和阿富汗国徽构成。  阿富汗人口约2850万(2004年7月估计)。其中普什图族占38-44%,塔吉克族占25%,此外还有乌兹别克族、哈扎拉族、土库曼族、俾路支族和努里斯坦族等二十几个少数民族。官方语言为普什图语和达里语(即波斯语),其它地方语言有乌兹别克、俾路支、土耳其语等。98%以上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0%属逊尼派,其余为什叶派。  阿富汗是个落后的农牧业国家,1971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阿矿藏资源较为丰富,但未得到充分开发。目前已探明的资源主要有天然气、煤、盐、铬、铁、铜、云母及绿宝石等。多年战乱使阿工业基础几陷崩溃。轻工业和手工业为主,主要有纺织、化肥、水泥、皮革、地毯、电力、制糖和农产品加工等。手工业约占工业产值的42%。农牧业是阿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农牧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耕地不到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0%。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棉花、甜菜、干果及各种水果。主要畜牧产品是肥尾羊、牛、山羊等。,阿富汗伊斯兰国,亚洲,"Islamic State of Afghanistan (AFG)",喀布尔,达利语(波斯语)、普什图语,"647,500平方公里",阿富汗尼,93,"{ ""3"": { ""zhou_x_guojia.id"": 3, ""zhou.id"": 1, ""zhou.ts"": ""2018-10-21 23:20:12"", ""zhou.title"": ""亚洲"" } }" 4,"2018-12-03 22:34:45",阿联酋,阿联酋面积8.36万平方公里(包括沿海岛屿),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北濒临波斯湾,西北与卡塔尔为邻、西和南与沙特阿拉伯交界、东和东北与阿曼毗连。境内除东北部有少量山地外,绝大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洼地和沙漠。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居世界第三位,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三位。,"  阿联酋,全称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面积8.36万平方公里(包括沿海岛屿)。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北濒临波斯湾。西北与卡塔尔为邻、西和南与沙特阿拉伯交界、东和东北与阿曼毗连。境内除东北部有少量山地外,绝大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洼地和沙漠。属热带沙漠气侯,炎热干燥。   阿联酋于公元七世纪隶属阿拉伯帝国。自16世纪开始,葡萄牙、荷兰、法国等殖民主义者相继侵入。1820年,英国入侵波斯湾地区,强迫海湾7个阿拉伯酋长国缔结“永久休战条约”,称为“特鲁西尔阿曼”(意为“休战的阿曼”)。此后该地区逐步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71年3月1日,英国宣布同海湾诸酋长国之间签订的所有的条约于同年年底终止。同年12月2日,阿布扎比、迪拜、沙迦、乌姆盖万、阿治曼、富查伊拉6个酋长国组成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972年2月11日,哈伊马角酋长国加入阿联酋。  阿联酋共有人口410万(2005年)。阿拉伯人仅占1/3,其他为外籍人。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多数属逊尼派,在迪拜,什叶派占多数。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9.4%,居世界第三位。天然气储量为5.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国民经济以石油生产和石油化工工业为主。石油收入占政府财政收入的85%以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亚洲,"United Arab Emirates (UAE)",阿布扎比,阿拉伯语,"82,880平方公里",阿联酋迪拉姆,971,"{ ""4"": { ""zhou_x_guojia.id"": 4, ""zhou.id"": 1, ""zhou.ts"": ""2018-10-21 23:20:12"", ""zhou.title"": ""亚洲"" } }" 5,"2018-12-03 22:34:54",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位于亚洲西北部,扼欧、亚、非三大洲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重要。北接黎巴嫩、东邻叙利亚、约旦、西南与埃及的西奈半岛接界,南端的一角临亚喀巴湾,西濒地中海,海岸线长198公里。西部为地中海沿岸平原,南部高原较平坦,东部为约旦河谷地、死海洼地和阿拉伯谷地,加利利山、萨马里山和朱迪山贯穿中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  巴基斯坦,全称为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面积为79.6万平方公里 。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东、北、西三面分别与印度、中国、阿富汗和伊朗为邻。海岸线长980公里。  全国共分四个省,十个联邦直辖部落地区和联邦首都伊斯兰堡。各省下设专区、县、乡、村联会。  “巴基斯坦”源自波斯文,意为“圣洁的土地”或 “清真之国”。巴基斯坦历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这里就孕育着灿烂的印度河文明。历史上,巴基斯坦和印度原是一个国家,后沦为英国殖民地。同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独立。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正式成立。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左侧是白色竖长方形,宽度占整个旗面的1/4;右侧为深绿色长方形,中央有一颗白色五角星和一弯白色新月。白色象征和平,代表国内信奉印度教、佛教、基督教、袄教的居民和其他少数民族;绿色象征繁荣,还代表伊斯兰教。新月象征进步,五角星象征光明;新月和五角星还象征对伊斯兰教的信仰。  巴基斯坦人口众多,约1. 49亿(2004年)。巴基斯坦是一个由旁遮普(占63%)、信德(占18%)、帕坦(占11%)和俾路支(占4%)等民族组成的多民族伊斯兰国家,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国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锡克教等。乌尔都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主要民族语言有旁遮普语、信德语、普什图语和俾路支语等。  巴基斯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粮食基本自给自足,大米、棉花还有出口。在平原洼地盛产香蕉、桔子、芒果、番石榴和各种瓜类,在山地高原则盛产桃子、葡萄、柿子等。主要矿藏储备有天然气、石油、煤、铁、铜、铝土等,还有大量的铬矿、大理石和宝石。",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亚洲,"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 (PAK)",伊斯兰马巴德,乌尔都语、英语,"880,940平方公里",巴基斯坦卢比,92,"{ ""5"": { ""zhou_x_guojia.id"": 5, ""zhou.id"": 1, ""zhou.ts"": ""2018-10-21 23:20:12"", ""zhou.title"": ""亚洲"" } }" 6,"2018-12-03 22:34:58",巴勒斯坦,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北部,扼欧、亚、非三大洲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重要。北接黎巴嫩、东邻叙利亚、约旦、西南与埃及的西奈半岛接界,南端的一角临亚喀巴湾,西濒地中海,海岸线长198公里。西部为地中海沿岸平原,南部高原较平坦,东部为约旦河谷地、死海洼地和阿拉伯谷地。巴勒斯坦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  巴勒斯坦,全称为巴勒斯坦国,位于亚洲西北部。扼欧、亚、非三大洲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重要。北接黎巴嫩、东邻叙利亚、约旦、西南与埃及的西奈半岛接界,南端的一角临亚喀巴湾,西濒地中海。海岸线长198公里。西部为地中海沿岸平原,南部高原较平坦,东部为约旦河谷地、死海洼地和阿拉伯谷地。加利利山、萨马里山和朱迪山贯穿中部。梅隆山海拔1208米,为全国最高峰。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人在沿海建立国家。16世纪起巴勒斯坦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1920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份,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19世纪末在“犹太复国运动”者策动下,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与当地阿拉伯人不断发生流血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英、美两国的支持下,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巴勒斯坦在1948年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后建立犹太国(约1.52万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国(约1.15万平方公里),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国际化。  1988年11月15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接受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1994年5月,根据巴以达成的协议,巴在加沙、杰里科实行有限自治。1995年以来,根据巴以签署的各项协议,巴自治区逐渐扩大,目前巴控制着包括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约2500平方公里的土地。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靠旗杆一侧为红色等腰直角三角形,右侧自上而下为黑、白、绿三色横条。对这面旗帜有不同的解释,其中一种为:红色象征革命,黑色象征勇敢和顽强,白色象征革命的纯洁性,绿色象征对伊斯兰教的信仰。还有一种说法是:红色代表本土,黑色代表非洲,白色象征西亚的伊斯兰世界,绿色象征地势平坦的欧洲;红色和其他三色相接,标志着巴勒斯坦地理位置的特征及其重要性。  巴勒斯坦人口1010万人,其中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人口为395万,其余为流亡在外的难民。通用阿拉伯语,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亚洲,"Palestinian Authority (PLE)",耶路撒冷,阿拉伯语,79.6万平方公里,,970,"{ ""6"": { ""zhou_x_guojia.id"": 6, ""zhou.id"": 1, ""zhou.ts"": ""2018-10-21 23:20:12"", ""zhou.title"": ""亚洲"" } }" 7,"2018-10-21 23:26:51",巴林,巴林位于波斯湾中部的岛国,面积706.5平方公里,界于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之间,距沙特阿拉伯东海岸24公里,卡塔尔西海岸28公里。由巴林岛等36个大小不等的岛屿组成,最大的是巴林岛,诸岛地势低平,主岛地势由沿海向内地逐渐升高,最高点海拔135米。属热带沙漠气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  巴林,全称为巴林王国,是一个位于波斯湾中部的岛国,面积706.5平方公里。界于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之间,距沙特阿拉伯东海岸24公里,卡塔尔西海岸28公里。由巴林岛等36个大小不等的岛屿组成。最大的是巴林岛。诸岛地势低平,主岛地势由沿海向内地逐渐升高,最高点海拔135米。属热带沙漠气侯。  公元前3000即建有城市。公元前1000年腓尼基人到此。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巴士拉省的一部分。1507-1602年被葡萄牙人占领。1602-1782年处于波斯帝国的统治之下。1783年赶走波斯人,宣布独立。1820年英国人入侵,强迫其签订波斯湾总和平条约。1880年和1892年英国又先后迫其签订政治、军事条约,成为英国的保护国。1933年英国攫取了巴林石油开采权。1957年11月,英政府声明巴林是“英国保护下的独立酋长国”。1971年3月英国宣布,英同波斯湾诸酋长国签订的所有条约在同年年底终止。1971年8月14日,巴林获得完全独立。2002年2月14日,巴林酋长国改国名为“巴林王国”,国家元首埃米尔改称为国王。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5∶3。旗面由红、白两色构成,靠旗杆一侧为白色,约占旗面的1/5,右侧为红色,红、白相接处为锯齿状。  巴林人口69万(2001年)。巴林人占人口总数的66%,其他为印度、巴勒斯坦、孟加拉国、伊朗、菲律宾和阿曼人。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其中什叶派占75%。  巴林是海湾地区最早开采石油的国家,石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占政府收入和公共支出的一半以上。,巴林王国,亚洲,"Kingdom of Bahrain (BRN)",麦纳麦,阿拉伯语,665平方公里,巴林第纳尔,973,"{ ""7"": { ""zhou_x_guojia.id"": 7, ""zhou.id"": 1, ""zhou.ts"": ""2018-10-21 23:20:12"", ""zhou.title"": ""亚洲"" } }" 8,"2018-10-21 23:26:57",不丹,不丹面积3.8万平方公里,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其东、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南部与印度交界,为内陆国。北部山区气候寒冷,中部河谷较温和,南部丘陵平原属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国土面积的74%为森林所覆盖,其中有26%的地区被划定为保护地。在不丹西部不丹语言“宗卡”和英语为官方用语,南部操尼泊尔语,藏传佛教(噶举派)为不丹的国教。,  不丹,全称为不丹王国,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其东、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南部与印度交界,为内陆国。北部山区气候寒冷,中部河谷较温和,南部丘陵平原属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国土面积的74%为森林所覆盖,其中有26%的地区被划定为保护地。  9世纪不丹为独立部落。1772年英国侵犯不丹。1865年11月,英国同不丹签订了《辛楚拉条约》,强迫不丹割让包括噶伦堡在内的第斯泰河以东约2000平方公里的地区。1910年1月,英国和不丹又签订了《普那卡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系接受英国的“指导”,1949年8月,印度和不丹签订《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系接受印度的“指导”。1971年,成为联合国成员国。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金黄色和桔红色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组成,中间一条白色的飞龙,四个爪子各抓一颗白而亮的宝珠。金黄色象征国王的权力和作用;桔红色是僧侣长袍的颜色,象征佛教的精神力量;龙象征国家权力,又指这个国家的名字,因为不丹可译为“神龙之国”。龙爪上握有白珠,象征威力和圣洁。  人口75万(2005年12月)。不丹族占80%,其余为尼泊尔族等。西部不丹语言“宗卡”和英语为官方用语,南部操尼泊尔语。居民多信奉喇嘛教噶举派(国教)。  不丹王国政府致力于实现国家的现代化,2005年人均收入达712美元,在南亚各国中是比较高的。发展经济的同时,不丹重视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每年只允许6000名外国游客入境旅游,而且他们的行程还必须经不丹政府的仔细审核。为表彰不丹国王和人民在环保领域的突出贡献,联合国将联合国首届“地球卫士奖”授予了不丹。,不丹王国,亚洲,"Kingdom of Bhutan (BHU)",廷布,宗卡和英语,"38,000平方公里",努扎姆,975,"{ ""8"": { ""zhou_x_guojia.id"": 8, ""zhou.id"": 1, ""zhou.ts"": ""2018-10-21 23:20:12"", ""zhou.title"": ""亚洲"" } }" 9,"2018-10-21 23:27:03",朝鲜,朝鲜北部与中国为邻,东北与俄罗斯接壤。平均海拔高度440米,山地约占国土面积的80%,半岛海岸线全长约17300公里。属温带季风气候,全国为单一的朝鲜族,通用朝鲜语。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产300多种,其中有开采价值的矿藏200多种,石墨、菱镁矿的储量居世界前列,铁矿石及铝、锌、铜、金、银等有色金属和煤炭、石灰石、云母、石棉等非金属矿物储量丰富。,"  朝鲜,全称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面积122762平方公里。朝鲜位于亚洲东部朝鲜半岛北半部。北部与中国为邻,东北与俄罗斯接壤,南部以军事分界线与韩国相邻。朝鲜半岛三面环海,东为日本海(包括东朝鲜湾),西南为黄海(包括西朝鲜湾)。山地约占国土面积80%。半岛海岸线全长约17300公里(包括岛屿海岸线)。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12℃,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1200毫米。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3个直辖市和9个道,分别为平壤市、开城市、南浦市和平安南道、平安北道、慈江道、两江道、咸镜南道、咸镜北道、江原道、黄海南道、黄海北道。  公元1世纪后,朝鲜半岛形成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古国。公元7世纪中期新罗统一了朝鲜。公元918年,朝鲜国王王建定国号为“高丽”,建都于松岳。1392年,高丽三军都制使李成桂废除了高丽第三十四代王,自称国王,并改国号为朝鲜。 1910年8月,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获得解放,同时,苏、美两国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北、南半部,朝鲜从此处于分裂状态。1948年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1991年9月17日同韩国一道加入联合国。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面中间是一条红色的宽带,上下各有一蓝边,在红色和蓝色之间是白色的细条。在红色宽条中的靠旗杆一侧有一白色圆地,内有一红色五角星。红色宽条象征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顽强斗争的精神,白色象征朝鲜是一个单一的民族,蓝窄条象征团结、和平,红五角星象征革命传统。  朝鲜人口有2314.9万(2001年)。全国为单一的朝鲜族,通用朝鲜语。  朝鲜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产300多种,其中有开采价值的矿藏200多种。水力和森林资源也较丰富。工业以采矿、电力、机械、冶金、化工、纺织等为主。农业以种植水稻和玉米为主,产量各占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左右。主要港口有清津、南浦、元山、兴南等。主要出口钢铁、有色金属、人参、纺织品和水产品等,进口产品主要有石油、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纺织产品等。主要贸易对象为中国、韩国、日本、俄罗斯、东南亚国家等。",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亚洲,"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PRK)",平壤,朝鲜语,"122,700平方公里",朝鲜元,850,"{ ""9"": { ""zhou_x_guojia.id"": 9, ""zhou.id"": 1, ""zhou.ts"": ""2018-10-21 23:20:12"", ""zhou.title"": ""亚洲"" } }" 10,"2018-12-03 22:35:18",东帝汶,东帝汶面积14874平方公里,位于东南亚努沙登加拉群岛最东端的岛国,包括帝汶岛东部和西部北海岸的欧库西地区以及附近的阿陶罗岛等。西部与印度尼西亚西帝汶相接,东南隔帝汶海与澳大利亚相望,海岸线长735公里。境内多山,森林茂密,沿海有平原和谷地,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3/4。平原、谷地属热带草原气候,其它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  东帝汶,全称为东帝汶民主共和国,位于东南亚努沙登加拉群岛最东端的岛国,包括帝汶岛东部和西部北海岸的欧库西地区以及附近的阿陶罗岛等。西部与印度尼西亚西帝汶相接,东南隔帝汶海与澳大利亚相望。海岸线长735公里。境内多山,森林茂密,沿海有平原和谷地。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3/4。最高峰塔塔迈劳山的拉玛劳峰海拔2495米。平原、谷地属热带草原气侯,其它地区为热带雨林气侯。年平均气温26℃。12月至翌年3月为雨季,4月至11月为旱季,年平均降水量2000毫米。  16世纪前,帝汶岛曾先后由以苏门达腊为中心的室利佛逝王国和以爪哇为中心的满者伯夷王国统治。1520年,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首次登临帝汶岛,逐渐建立起殖民统治。1613年荷兰势力侵入,于1618年在西帝汶建立基地,并排挤葡势力至东部地区。18世纪,英国殖民者曾短暂控制西帝汶。1816年,荷兰恢复对帝汶岛的殖民地位。1859年葡、荷签订条约,帝汶岛东部及欧库西归葡,西部并入荷属东印度(今印尼)。1942年日本占领东帝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葡恢复对东帝汶的殖民统治,1951年名义上改为葡海外省。1975年葡政府允许东帝汶举行公民投票,实行民族自决。1976印尼宣布东帝汶为印尼第27个省。2002年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正式诞生。   东帝汶人口97.6万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报告)。其中78%为土著人(巴布亚族与马来族或波利尼西亚族的混血人种),20%为印尼人,2%为华人。德顿(TETUM)语和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印尼语和英语为工作语言,德顿语为通用语和主要民族语言。约91.4%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2.6%信奉基督教新教,1.7%信奉伊斯兰教,0.3%信奉印度教,0.1%信奉佛教。东帝汶天主教现有帝力和包考两个教区,帝力教区主教里卡多(RICARDO),包考教区主教纳西门托(NASCIMENTO)。  东帝汶地处热带,自然条件较好,已发现的矿藏有金、锰、铬、锡、铜等。在帝汶海域有储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储量估计在10万桶以上。东帝汶经济落后,农业为经济主要成分,农业人口占东帝汶人口的90%。主要农产品有玉米、稻谷、薯类等。粮食不能自给。经济作物有咖啡、橡胶、檀香木、椰子等,主要供出口。咖啡、橡胶、紫檀木有“帝汶三宝”之称。东帝汶境内多山、湖、泉、海滩,具有一定旅游潜力,但交通不便,许多公路只能在旱季通车。旅游资源尚待开发。",东帝汶民主共和国,亚洲,"Democratic Republic of Timor-Leste (TLS)",狄力,德顿语、葡萄牙语,"15,410平方公里",美元,670,"{ ""10"": { ""zhou_x_guojia.id"": 10, ""zhou.id"": 1, ""zhou.ts"": ""2018-10-21 23:20:12"", ""zhou.title"": ""亚洲"" } }" 11,"2018-12-03 22:35:23",菲律宾,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部,西濒南中国海,东临太平洋,是一个群岛国家,共有大小岛屿7107个,菲律宾也因此拥有“西太平洋明珠”的美誉。菲律宾陆地面积29.9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18533公里,多天然良港。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热带植物多达万种,素有“花园岛国”的美称,森林覆盖率达53%,产有乌木、檀木等名贵木材。,  菲律宾,全称为菲律宾共和国,位于亚洲东南部,西濒南中国海,东临太平洋,是一个群岛国家,共有大小岛屿7107个。这些岛屿像一颗颗闪烁的明珠,星罗棋布地镶嵌在西太平洋的万顷碧波之中,菲律宾也因此拥有“西太平洋明珠”的美誉。菲律宾陆地面积29.97万平方公里,其中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11个主要岛屿占全国面积的96%。菲律宾海岸线长达18533公里,多天然良港。菲律宾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热带植物多达万种,素有“花园岛国”的美称。其森林面积为1585万公顷,覆盖率达53%,产有乌木、檀木等名贵木材。  全国划分为吕宋、维萨亚和棉兰老三大部分。共设有首都地区、科迪勒拉行政区和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以及伊罗戈区、卡加延谷区、中吕宋区、南塔加罗格区、比克尔区、西维萨亚区、中维萨亚区、东维萨亚区、西棉兰老区、北棉兰老区、南棉兰老区、中棉兰老区和卡拉加区等13个地区。下设73个省,2个分省和60个市。  菲律宾人的祖先是亚洲大陆的移民。菲律宾在14世纪前后出现了由土著部落和马来族移民构成的一些割据王国,其中最著名的是14世纪70年代兴起的海上强国苏禄王国。1521年,麦哲伦率领西班牙远征队到达菲律宾群岛。1565年,西班牙侵占菲律宾,自此统治菲300多年。1898年6月12日,菲律宾宣告独立,成立菲律宾共和国。同年,美国依据对西班牙战争后签订的《巴黎条约》占领菲律宾。1942年,菲律宾被日本占领。二战后,菲律宾重新沦为美国殖民地。1946年菲律宾独立。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靠旗杆一侧为白色等边三角形,中间是放射着八束光芒的黄色太阳,三颗黄色的五角星分别在三角形的三个角上。旗面右边是红蓝两色的直角梯形,两色的上下位置可以调换。平时蓝色在上,战时红色在上。太阳和光芒图案象征自由;八道较长的光束代表最初起义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八个省,其余光芒表示其他省。三颗五角星代表菲律宾的三大地区:吕宋、萨马和棉兰老。蓝色象征忠诚、正直、红色象征勇气,白色象征和平和纯洁。  菲律宾人口约为8520万(2005年),菲律宾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马来族占全国人口的85%以上,包括他加禄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比萨亚人和比科尔人等;少数民族和外国后裔有华人、印尼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国人,还有为数不多的原住民。菲律宾有70多种语言。国语是以他加禄语为基础的菲律宾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国民约84%信奉天主教,4.9%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独立教和基督教新教,华人多信奉佛教,原住民多信奉原始宗教。  菲律宾自然资源丰富,矿藏主要有铜、金、银、铁、铬、镍等20余种。巴拉望岛西北部海域有石油储量约3.5亿桶。菲律宾的地热资源预计有20.9亿桶原油标准能源。水产资源也很丰富,鱼类品种达2400多种,其中金枪鱼资源居世界前列。菲律宾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稻谷和玉米。椰子、甘蔗、马尼拉麻和烟草是菲律宾的四大经济作物。  菲律宾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服务业、工业和农业产值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7%、33%和20%。2005年,菲律宾经济增长了5.1%,国内生产总值约达1030亿美元。旅游业是菲外汇收入重要来源之一,主要旅游点有:百胜滩、蓝色港湾、碧瑶市、马荣火山、伊富高省原始梯田等。,菲律宾共和国,亚洲,"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PHI)",雅加达,菲律宾语、英语,"299,400平方公里",菲律宾披索,63,"{ ""11"": { ""zhou_x_guojia.id"": 11, ""zhou.id"": 1, ""zhou.ts"": ""2018-10-21 23:20:12"", ""zhou.title"": ""亚洲"" } }" 12,"2018-12-03 22:35:32",格鲁吉亚,格鲁吉亚面积6.97万平方公里,位于连接欧亚大陆的外高加索中西部,包括外高加索整个黑海沿岸、库拉河中游和库拉河支流阿拉扎尼河谷地。西临黑海,西南与土耳其接壤,北与俄罗斯接壤,东南和阿塞拜疆及亚美尼亚共和国毗邻。全境约2/3为山地和山前地带,低地仅占13%。西部为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干燥的亚热带气候。,"  格鲁吉亚国土面积6.97万平方公里。位于连接欧亚大陆的外高加索中西部,包括外高加索整个黑海沿岸、库拉河中游和库拉河支流阿拉扎尼河谷地。西临黑海,西南与土耳其接壤,北与俄罗斯接壤,东南和阿塞拜疆及亚美尼亚共和国毗邻。全境约2/3为山地和山前地带,低地仅占13%。北部是大高加索山脉,南部是小高加索山脉,中间为山间低地、平原和高原。大高加索山脉有许多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境内最高峰什哈拉峰,海拔为5068米。主要河流有库拉河和里奥尼河。有帕腊瓦纳湖和里察湖等。西部为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干燥的亚热带气候。各地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海拔490~610米地带为亚热带气候,较高处气候偏寒;海拔2000米以上地带为高山气候,无夏季;3500米以上终年积雪。  公元前6世纪,在现格鲁吉亚境内建立了奴隶制的科尔希达王国,公元4至6世纪建立封建国家。公元6至10世纪处于伊朗萨珊王朝、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哈里发国统治之下。公元6至10世纪基本形成格鲁吉亚民族,并于公元8至9世纪初形成了卡赫季亚、爱列京、陶-克拉尔哲季等封建公国以及阿布哈兹王国。13至14世纪蒙古鞑靼人和帖木儿先后入侵。15至17世纪初,格鲁吉亚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公国和王国。16至18世纪格鲁吉亚为伊朗和土耳其两国的争夺对象。1801年至1864年,格鲁吉亚各公国先后被沙皇俄国兼并,改为梯弗里斯和库塔伊西省。1918年德国、土耳其和英国军队侵入格鲁吉亚。1936年12月5日,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1990年11月4日发表独立宣言,改国名为格鲁吉亚共和国。苏联解体后,格鲁吉亚于1991年4月9日宣布独立,后于1993年10月22日正式加入独联体。1995年鲁吉亚通过新宪法,将国名由原来的格鲁吉亚共和国更名为格鲁吉亚。  国旗:2004年1月14日,格鲁吉亚议会通过法案,决定停止使用1990年确定的原国旗,取而代之的是“白色旗底,5个红色十字架”的新国旗。  格鲁吉亚人口440.13 万(2006年1月)。格鲁吉亚族占70.1%、亚美尼亚族占8.1%、俄罗斯族占6.3%、阿塞拜疆族占5.7%、奥塞梯族占3%、阿布哈兹族占1.8%、希腊族占1.9%。官方语言为格鲁吉亚语,居民多通晓俄语。多数信奉东正教,少数信奉伊斯兰教。  格鲁吉亚是一个工业农业国,自然资源贫乏,主要矿产有煤、铜、多金属矿石、重金石等。锰矿石储量丰富,水力资源也十分丰富。工业生产中以锰矿石、铁合金、钢管、电力机车、载重汽车、金属切割机床、钢筋混凝土等为主,尤以锰矿石开采闻名。轻工业产品以食品加工著称,主要产品有罐头、葡萄酒等。格鲁吉亚酿造的葡萄酒著称于世。农业主要包括茶业、柑桔、葡萄和果树栽培等。畜牧业和养蚕业较发达。经济作物主要有烟草、向日葵、大豆、甜菜等。但谷物产量较低,不能自给。近年来,格鲁吉亚在西部、东部和黑海地区还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格鲁吉亚境内有许多著名的矿泉疗养区和气候性疗养区,如加格拉、苏呼米等。",格鲁吉亚,亚洲,"Georgia (GEO)",第比利斯,格鲁吉亚语,"69,700平方公里",拉里,995,"{ ""12"": { ""zhou_x_guojia.id"": 12, ""zhou.id"": 1, ""zhou.ts"": ""2018-10-21 23:20:12"", ""zhou.title"": ""亚洲"" } }" 13,"2018-12-03 22:35:32",韩国,韩国位于亚洲大陆东北朝鲜半岛的南半部,东、南、西三面环海,面积9.96万平方公里,半岛海岸线全长约1.7万公里。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山地面积约占70%,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平均气温为零度以下。韩国经济实力雄厚,钢铁、汽车、造船、电子、纺织等已成为韩国的支柱产业,其中造船和汽车制造等行业更是享誉世界。,"  韩国,全称为大韩民国,位于亚洲大陆东北,朝鲜半岛的南部,东濒日本海,西面与中国山东省隔海相望,北部以军事分界线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邻。面积9.96万平方公里,半岛海岸线全长约17000公里(包括岛屿海岸线)。韩国多丘陵和平原,约70%是山区,地势比半岛北部低。丘陵大多位于南部和西部。西部和南部大陆坡平缓,东部大陆坡很陡,沿西海岸河流沿岸有辽阔的平原。韩国属温带的东亚季风气候,六月到九月的降雨量为全年的70%。年均降水量约为1500毫米,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步减少。三、四月份和夏初时易受台风侵袭。  韩国现有1个特别市:首尔(旧译“汉城”)特别市;9个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全罗北道、全罗南道、庆尚北道、庆尚南道、济州道;6个广域市:釜山、大邱、仁川、光州、大田、蔚山。  公元1世纪后,朝鲜半岛形成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古国。公元七世纪中叶,新罗在半岛占据统治地位。公元10世纪初,高丽取代新罗。14世纪末,李氏王朝取代高丽,定国号为朝鲜。1910年8月沦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获得解放。同时,苏美两国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北半部和南半部。1948年8月15日,大韩民国宣告成立,李承晚当选首任总统。韩国于1991年9月17日同朝鲜一起加入联合国。  国旗:太极旗,是1882年8月由派往日本的使臣朴泳孝和金玉均在船上第一次绘制的,1883年被高宗皇帝正式采纳为李氏朝鲜王朝的国旗。1949年3月25日,韩国文教部审议委员会在确定它为大韩民国国旗时作了明确解释:太极旗的横竖比例为3:2,白地代表土地,中间为太极两仪,四角有黑色四卦。太极的圆代表人民,圆内上下弯鱼形两仪,上红下蓝,分别代表阳和阴,象征宇宙。四卦中,左上角的乾即三条阳爻代表天、春、东、仁;右下角的坤即六条阴爻代表地、夏、西、义;右上角的坎即四条阴爻夹一条阳爻代表水、秋、南、礼;左下角的离即两条阳爻夹两条阴爻代表火、冬、北、智。整体图案意味着一切都在一个无限的范围内永恒运动、均衡和协调,象征东方思想、哲理和神秘。  韩国人口4725.4万,全国为单一民族,通用韩国语。宗教以佛教、基督教为主。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政府成功地推行以增长为主的经济政策,70年代之后正式走上发展经济的轨道,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汉江奇迹”。到80年代,韩国一改贫穷与落后的面貌,呈现出繁荣和富裕的景象,成为国际市场上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国家。如今,韩国经济实力雄厚,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7684.58亿美元,人均为15731美元。  钢铁、汽车、造船、电子、纺织为韩国的支柱产业,其中造船和汽车制造等行业更是享誉世界。浦项钢铁厂是世界第二大钢铁联合企业。2002年汽车产量320万辆,居世界第6位。造船订单标准货船吨数759万吨,重新成为世界第一。韩国的电子工业发展迅速,为世界十大电子工业国之一。近年来,韩国重视IT产业,不断加大投入,IT技术水平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韩国曾是个传统的农业国。随着工业化的进程, 农业在韩国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 地位日见低下。韩国是农产品主要进口国家,进口量趋于增长。韩国自然资源匮乏,主要工业原料均依赖进口。  韩国是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在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韩国的美术主要包括绘画、书法、版画、工艺、装饰等,既继承了民族传统,又吸收了外国美术的特长。韩国的绘画分东洋画和西洋画,东洋画类似中国的国画,用笔、墨、纸、砚表现各种话题。此外还有各类华丽的风俗画。与中国、日本一样,书法在韩国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韩国人素以喜爱音乐和舞蹈而著称。韩国现代音乐大致可分为“民族音乐”和“西洋音乐”两种。民族音乐又可分为“雅乐”和“民俗乐”两种。雅乐是韩国历代封建王朝在宫廷举行祭祀、宴会等各种仪式时由专业乐队演奏的音乐,通称“正乐”或“宫廷乐”。民俗乐中有杂歌、民谣、农乐等。乐器常用玄琴、伽耶琴、杖鼓、笛等。韩国民俗乐的特色之一是配上舞蹈。韩国舞蹈非常重视舞者肩膀、胳膊的韵律。道具有扇、花冠、鼓。韩国的舞蹈以民族舞和宫廷舞为中心,多姿多彩。韩国的戏剧起源于史前时期的宗教仪式,主要包括假面具、木偶剧、曲艺、唱剧、话剧等5类。其中假面具又称“假面舞”,为韩国文化象征,在韩国传统戏剧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韩国人民十分喜欢运动,尤其爱好参加民间游戏。主要民间游戏有荡秋千、踩跷跷板、放风筝、踏地神等。韩国的民间体育活动种类颇多,主要有围棋、象棋、掷棋、摔跤、跆拳道、滑雪等。韩国饮食以泡菜文化为特色,一日三餐都离不开泡菜。韩国传统名菜烤肉、泡菜、冷面已经成了世界名菜。  韩国风景优美,有许多文化和历史遗产。旅游业较发达。主要旅游点有首尔景福宫、德寿宫、昌庆宫、昌德宫、国立博物馆、国立国乐院、世宗文化会馆、湖岩美术馆、南山塔、国立现代美术馆、江华岛、民俗村、板门店、庆州、济州岛、雪岳山等。  景福宫(Gyongbokkung):位于韩国首都首尔钟路区,是一座著名的古代宫殿,是李朝始祖太祖李成桂于公元1394年开始修建的。中国古代《诗经》中曾有“君子万年,介尔景福”的诗句,此殿籍此而得名。宫苑正殿为勤政殿,是景福宫的中心建筑,李朝的各代国王都曾在此处理国事。此外,还有思政殿、乾清殿、康宁殿、交泰殿等。1553年由于火灾烧毁了宫北角的一部分,日军入侵时又将宫苑的大部建筑物破坏,到1865年重建时只有10个宫殿保持完整。  广寒楼 (Kwanghanrn):位于全罗北道南原郡邑川渠里,是韩国的著名古迹。传说为李朝初期宰相黄喜所建,原名广通楼。公元1434年(李朝世宗16年)重建后才改称现名。朝鲜壬辰卫国战争时曾被焚毁。公元1635年(李朝仁宗13年)又按原貌重建。雕梁画栋、形制绚丽的广寒楼是韩国庭院的代表,其中包括三座小岛,石像,鹊桥,它的整体构造象征着宇宙。  济州岛(Chejudao):是韩国第一大岛,又名耽罗岛、蜜月之岛、浪漫之岛,位于朝鲜半岛的南端,隔济州海峡与半岛相望,北距韩南部海岸90多公里,地扼朝鲜海峡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济州岛总面积1826平方公里,包括牛岛、卧岛、兄弟岛、遮归岛、蚊岛、虎岛等34个属岛,东北距全罗南道100公里,是理想的旅游和垂钓胜地。在这里可以观赏名胜古迹、欣赏自然景观,岛上屹立着韩国最高山峰——海拔1950米的汉拿山。还可以登山、骑马、兜风、狩猎、冲浪和打高尔夫球等。这里人烟稀少,土地广阔,不是高山森林,就是农田村舍。农家种的主要是稻米、蔬菜、水果,最多最壮观要属油菜花,春天,遍地一片金黄,非常好看。",大韩民国,亚洲,"Republic of Korea (KOR)",首尔,韩语,"99,000平方公里",韩圆,82,"{ ""13"": { ""zhou_x_guojia.id"": 13, ""zhou.id"": 1, ""zhou.ts"": ""2018-10-21 23:20:12"", ""zhou.title"": ""亚洲"" } }" 14,"2018-12-03 22:35:38",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面积272.49万平方公里,地处中亚的内陆国,是中亚地区幅员最辽阔的国家。北邻俄罗斯,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西濒里海,东接中国。被称为“当代丝绸之路”的“欧亚大陆桥”横贯哈萨克斯坦全境。境内多为平原和低地,西部最低点是卡腊古耶盆地,东部和东南部为阿尔泰山和天山,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和西南部,中部是哈萨克丘陵。,  哈萨克斯坦,全称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土面积为272.49万平方公里。为地处中亚的内陆国,西濒里海,东南连接中国,北邻俄罗斯,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接壤。多为平原和低地。东部和东南部为阿尔泰山和天山;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和西南部;中部是哈萨克丘陵。荒漠和半荒漠占领土面积的60%。主要河流有额尔齐斯河、锡尔河和伊犁河。湖泊众多,约有4.8万个,其中较大的有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和斋桑泊等。冰川多达1500条,面积为2070平方公里。属严重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少雪。1月平均气温-19℃至-4℃,7月平均气温19℃至26℃。绝对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为45℃和-45℃,沙漠中最高气温可高达70℃。年降水量荒漠地带不足100毫米,北部300~400毫米,山区1000~2000毫米。  全国共分为14个州,分别为:北哈萨克斯坦州、科斯塔奈州、巴甫洛达尔州、阿克莫拉州、西哈萨克斯坦州、东哈萨克斯坦州、阿特劳州、阿克纠宾斯克州、卡拉干达州、曼格斯套州、克孜勒奥尔达州、江布尔州、阿拉木图州、南哈萨克斯坦州。另有两个直辖市,即:阿拉木图市和阿斯塔纳市。  公元6世纪中叶—8世纪建立了突厥汗国。9—12世纪曾建奥古兹族国、哈拉汗国。11—13世纪契丹人和蒙古鞑靼人侵入。15世纪末成立哈萨克汗国,分为大帐、中帐、小帐。16世纪初基本形成哈萨克部族。18世纪三、四十年代,小帐和中帐并入俄国。1917年11月建立苏维埃政权。1920年8月26日建立归属于俄罗斯联邦的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1925年4月19日改称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1936年12月5日定名为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时加入苏联,成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1991年12月10日更名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同年12月16日通过《哈萨克国家独立法》,正式宣布独立,21日加入独联体。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地为浅蓝色,旗面中间是一轮金色的太阳,其下有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靠旗杆一侧有一垂直竖条,为哈萨克传统的金色花纹图案。浅蓝色是哈萨克人民喜爱的传统颜色;花纹图案常在哈萨克民族的地毯、服饰中见到,它显示出哈萨克人民的聪明和智慧。金色太阳象征光明和温暖,雄鹰象征勇敢。哈萨克斯坦于1991年12月独立后采用此国旗。  哈萨克斯坦人口1521万(2005年)。哈萨克斯坦是多民族国家,由131个民族组成,主要有哈萨克族(53%)、俄罗斯族(30%)、日耳曼族、乌克兰族、还有乌兹别克、维吾尔和鞑靼族。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此外还有东正教、基督教、佛教。哈萨克语为国语,俄语在国家机关和地方自治机关与哈语同为正式使用的语言。  哈萨克斯坦经济以石油、天然气、采矿、煤炭和农牧业为主。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90多种。钨储量占世界第一位。铁、煤、石油、天然气的储量也较丰富。森林和营造林2170万公顷。地表水资源530亿立方米。湖泊和水库7600多个。主要旅游景点有阿拉木图市高山滑雪场、巴尔喀什湖、突厥斯坦古城等。,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亚洲,"Republic of Kazakhstan (KAZ)",阿斯塔纳,哈萨克语,"2,724,900平方公里",坚戈,7,"{ ""14"": { ""zhou_x_guojia.id"": 14, ""zhou.id"": 1, ""zhou.ts"": ""2018-10-21 23:20:12"", ""zhou.title"": ""亚洲"" } }" 15,"2018-12-03 22:35:39",吉尔吉斯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面积19.85万平方公里,是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北、西、南面分别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及塔吉克斯坦接壤,东南部与中国新疆为邻。境内多山,素有“中亚山国”之称。全境五分之四是重山叠峦的山地,动植物品种繁多,有“山地绿洲”的美称。地处东部的伊塞克湖,在世界高山湖泊中水深数第一、集水量第二,是远近弛名的“热湖”,有“中亚明珠”的美誉,是中亚地区旅游疗养的胜地。,"  吉尔吉斯斯坦,全称为吉尔吉斯共和国,面积为19.85万平方公里,是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北、西、南面分别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及塔吉克斯坦接壤,东南部与中国新疆为邻。境内多山,素有“中亚山国”之称。全境海拔在500米以上,其中90%的领土在海拔1500米以上,1/3的地区在海拔3000~4000米之间,五分之四是重山叠峦的山地,群山之中雪峰谷地错落成趣,风光如画。天山山脉和帕米尔-阿赖山脉绵亘于中吉边境。胜利峰为最高点,高达7439米。低地仅占土地面积的15%,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费尔干纳盆地和北部塔拉斯河谷地一带。高山地形为多种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吉尔吉斯斯坦动植物品种繁多,植物达4000种左右,有“山地绿洲”的美称。南部有上千年的桃木林,山中有珍奇动物马鹿、马熊、猞猁、雪豹等。主要河流有纳伦河和楚河。属大陆性气候。大部分谷地的平均气温1月份为-6℃,7月份为15~25℃。年降水量中部为200毫米,北部和西部山坡为800毫米。地处东部崇山峻岭中的伊塞克湖水面海拔高度1600余米,面积6320多平方公里,在世界高山湖泊中水深数第一、集水量第二。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是远近弛名的“热湖”,有“中亚明珠”的美誉,是中亚地区旅游疗养的胜地。湖区气候宜人,水光山色美不胜收。湖泥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可治疗多种疾病。  全国划分为七州二市,州、市下设区,全国共有60个区。七州二市包括:楚河州、塔拉斯州、奥什州、贾拉拉巴德州、纳伦州、伊塞克湖州、巴特肯州、首都比什凯克市和奥什市。  吉尔吉斯斯坦历史悠久,公元前3世纪已有文字记载。其前身是公元6世纪建立的吉尔吉斯汗国。15世纪后半叶吉尔吉斯民族基本形成。16世纪,自叶尼塞河上游迁居至现居住地。19世纪前半叶,西部属浩罕汗国。1876年并入俄国。1917年,吉尔吉斯斯坦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24年成为一个自治州,1936年成立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1991年8月31日宣布独立,改国名为吉尔吉斯共和国,并于同年12月21日加入独联体。  国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5∶3。旗地为红色。一轮金色的太阳悬于旗面中央,太阳图案中间有一个类似地球的圆形图案。红色象征胜利,太阳象征光明和温暖,圆形图案代表国家的独立、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和友好。吉尔吉斯斯坦于1936年成为原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1952年起采用带五角星及镰刀、铁锤图案的红旗,旗面中间有一白色横条,其上下各有一蓝条。1991年8月宣布独立,后采用现国旗。  吉尔吉斯斯坦人口506.5万人(2004年)。有80多个民族,其中吉尔吉斯族占65%、乌兹别克族占14%、俄罗斯族占12.5%、东干族占1.1%,、乌克兰族占1%,其余为朝鲜、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70%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多数属逊尼派,其次为东正教或天主教。国语为吉尔吉斯语(属突厥语族东匈语支的吉尔吉斯-奇恰克语组)。2001年12月,吉总统签署修宪法令,赋予俄语国家官方语言地位。  吉尔吉斯斯坦以多种所有制为基础,经济以农牧业为主。电力工业和畜牧业比较发达。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矿产有黄金、煤、银、锑、钨、锡、锌、汞、铅、铀、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等,煤的产量在中亚国家中首屈一指,被誉为“中亚煤斗”,锑产量居世界第三位,锡和汞的产量居独联体第二位,有色金属产品销售至40多个国家。水力资源丰富,水力发电量在中亚国家中仅次于塔吉克斯坦,水电资源居独联体第三位。  主要工业有采矿、电力、燃料、化工、有色金属、机器制造、木材加工、建材、轻工、食品等,是以黄金生产的发展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效果最明显的国家。1996年黄金产量只有1.5吨,1997年升至17.3吨,在独联体中仅次于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居第三位。食品工业以肉、奶制品业和制粉、制糖业为主。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以畜牧业为主,特别是养羊业。高山溶化的雪水使全国一半的面积成为牧草丰盛的山地草原和高山草甸,全国四分之三的耕地是水浇地。马、羊的存栏数和羊毛产量在中亚位居第二。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甜菜、玉米、烟草等。农用土地面积107.7万公顷,其中100.8万公顷为农业适宜用地,农业人口占60%以上。吉尔吉斯斯坦拥有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山地旅游的极大潜力,境内有大量的高山风景和成百个高山湖泊,最大的湖泊伊塞克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之一,位于海拔1608米处,意为“热湖”,从不封冻,这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有清澈见底的矿泉水和可用于治病的湖泥。",吉尔吉斯共和国,亚洲,"Kyrgyz Republic (KGZ)",比什凯克,吉尔吉斯语、俄语,"198,500平方公里",索姆,996,"{ ""15"": { ""zhou_x_guojia.id"": 15, ""zhou.id"": 1, ""zhou.ts"": ""2018-10-21 23:20:12"", ""zhou.title"": ""亚洲"" } }" 16,"2018-12-03 22:35:48",柬埔寨,柬埔寨面积18万多平方公里。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南部,北界老挝,西北部与泰国为邻,东和东南部与越南接壤,西南濒泰国湾,海岸线长460公里。中部和南部是平原,东部、北部和西部被山地、高原环绕,大部分地区被森林覆盖。属热带季风气候,受地形和季风影响,各地降水量差异较大。作为传统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主要旅游点有吴哥古迹、金边和西哈努克港等。,"  柬埔寨,全称为柬埔寨王国,面积为18万多平方公里。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南部,北界老挝,西北部与泰国为邻,东和东南部与越南接壤,西南濒泰国湾。海岸线长460公里。中部和南部是平原,东部、北部和西部被山地、高原环绕,大部分地区被森林覆盖。豆蔻山脉东段的奥拉山海拔1813米,为境内最高峰。湄公河在境内长约500公里,流贯东部。洞里萨湖是中南半岛的最大湖泊,低水位时面积2500多平方公里,雨季湖面达1万平方公里。沿海多岛屿,主要有戈公岛、隆岛等。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9—30℃,5—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4月为旱季,受地形和季风影响,各地降水量差异较大,象山南端可达5400毫米,金边以东约1000毫米。国分为20个省和4个直辖市。  公元1世纪建立了扶南王国,3世纪时成了统治中南半岛南部的一个强盛国家。 5世纪末到6世纪初因统治者内部纷争,扶南开始衰落,于7世纪初为其北方兴起的真腊所兼并。真腊王国存在9个多世纪,其中从9世纪到15世纪初叶的吴哥王朝,是真腊历史上的极盛时期,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吴哥文明。16世纪末叶,真腊改称柬埔寨。从此至19世纪中叶,柬埔寨处于完全衰落时期,先后成了强邻暹罗和越南的属国。1863年柬沦为法国保护国,并于1887年并入法属印度支那联邦。1940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又遭法国侵占。1953年11月9日,柬埔寨王国宣布独立。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三个平行的横长方形相连构成,中间是红色宽面,上下均为蓝色长条。红色象征吉祥和喜庆,蓝色象征光明和自由。红色宽面中间绘有白色镶金边的吴哥庙,这是著名的佛教建筑,象征柬埔寨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  柬埔寨人口1340万,其中农村人口占84.3%,城市人口为15.7%。有20多个民族,其中高棉族占人口的80%,还有占族、普农族、老族、泰族和斯丁族等少数民族。高棉语为通用语言,与英语、法语均为官方语言。国教为佛教,全国80%以上的人信奉佛教,占族多信奉伊斯兰教,少数城市居民信奉天主教。  柬埔寨是传统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属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28%。矿藏主要有金、磷酸盐、宝石和石油,还有少量铁、煤、铅、锰、石灰石、银、钨、铜、锌、锡。林业、渔业、畜牧业资源丰富。木材种类多达200余种,总积蓄量约为11.36亿立方米。盛产贵重的柚木、铁木、紫檀等热带林木,并有多种竹类。由于战乱和滥伐,森林资源破坏严重,森林覆盖率从占全国总面积的70%降为35%,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部山区。柬水产资源丰富,洞里萨湖是世界上著名的天然淡水渔场,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渔场,素有“鱼湖”之称。西南沿海也是重要渔场,多产鱼虾。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1%,占劳动总人口78%。可耕地面积670万公顷,其中可灌溉面积37. 4万公顷,占18%。主要农产品有稻谷、玉米、薯类、花生、豆类,湄公河流域和洞里萨湖沿岸为著名产米区,马德望省素有“粮仓”之称。经济作物有橡胶、胡椒、棉花、烟草、糖棕、甘蔗、咖啡、椰子。全国橡胶园有10万公顷,橡胶单位面积产量较高,年产橡胶5万吨,主要分布在东部磅湛省。柬工业基础薄弱,主要有一些食品加工和轻工业。主要旅游点有世界闻名的吴哥古迹、金边和西哈努克港等。",柬埔寨王国,亚洲,"Kingdom of Cambodia (CAM)",金边,高棉语,"181,040平方公里",瑞尔,855,"{ ""16"": { ""zhou_x_guojia.id"": 16, ""zhou.id"": 1, ""zhou.ts"": ""2018-10-21 23:20:12"", ""zhou.title"": ""亚洲"" } }" 17,"2018-12-03 22:35:49",卡塔尔,卡塔尔位于海湾西岸的卡塔尔半岛上,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沙特阿拉伯接壤。全境多平原与沙漠,西部地势略高,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沿岸潮湿,四季不很明显。国土面积虽然仅有11521平方公里,却有约550公里的海岸线,战略位置相当重要,资源主要有石油和天然气。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  卡塔尔,全称为卡塔尔国,位于波斯湾西南海岸的卡塔尔半岛上,南北长160公里,东西宽55—58公里。与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相邻,北面隔波斯湾与科威特和伊拉克遥遥相望。全境多平原与沙漠,西部地势略高。属热带沙漠气侯,炎热干燥,沿岸潮湿。四季不很明显。国土面积虽然仅有约1.14万平方公里,却有约550公里的海岸线,战略位置相当重要。  公元七世纪卡塔尔是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517年葡萄牙入侵。1555年被并入奥斯曼帝国版图,遭土耳其统治200多年。1846年萨尼-本-穆罕默德建立了卡塔尔酋长国。1882年英国入侵,并于1916年强迫卡塔尔酋长接受奴役性条约,卡变为英国的保护国。1971年9月1日,卡塔尔宣布独立。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5∶2。旗面靠旗杆一侧为白色,右侧为深褐色,两色连接处呈锯齿状。  卡塔尔人口52.2万(1997年官方统计),卡塔尔人占40%,其他为外籍人,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东南亚国家。 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多数属逊尼派的瓦哈比教派。  卡塔尔经济以石油为主,所产石油95%供出口,是世界主要的石油输出国之一。原油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政府重视发展多样化经济,以减少国民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卡塔尔联邦,亚洲,"State of Qatar (QAT)",多哈,阿拉伯语,"11,437平方公里",卡塔尔里亚尔,974,"{ ""17"": { ""zhou_x_guojia.id"": 17, ""zhou.id"": 1, ""zhou.ts"": ""2018-10-21 23:20:12"", ""zhou.title"": ""亚洲"" } }" 18,"2018-10-21 23:27:16",科威特,科威特面积17818平方公里,位于亚洲西部波斯湾西北岸,西、北与伊拉克为邻,南部与沙特阿拉伯交界,东濒波斯湾,海岸线长213公里。东北部为冲积平原,其余为沙漠平原,一些丘陵穿插其间,地势西高东低,无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地下水资源丰富,但淡水极少,有布比延、法拉卡等10多个岛屿。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  科威特国面积17818平方公里。位于亚洲西部波斯湾西北岸,西、北与伊拉克为邻,南部与沙特阿拉伯交界,东濒波斯湾。海岸线长213公里。东北部为冲积平原,其余为沙漠平原,一些丘陵穿插其间。地势西高东低。无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地下水资源丰富,但淡水极少。有布比延、法拉卡等10多个岛屿。热带沙漠气侯,炎热干燥。  全国共分六个省:首都省、哈瓦里省、艾哈迈迪省、法尔瓦尼亚省、贾哈拉省、穆巴拉克-卡比尔省。  公元7世纪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581年起哈立德家族统治科威特。1710年居住在阿拉伯半岛内志的阿奈扎部落中的萨巴赫家族迁移到科威特,1756年取得统治权,建立了科威特酋长国。1822年英国总督从巴士拉迁至科威特。1871年科成为奥斯曼帝国巴士拉省的一个县。1899年英国强迫科签署了英科秘密协定,英成为科的宗主国。1939年科正式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61年6月19日科威特宣布独立。1990年8月2日被伊拉克出兵侵吞,并由此而引发了海湾战争。1991年3月6日,海湾战争结束,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等政府官员返回科威特本土。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靠旗杆一侧为黑色梯形,右侧自上而下由绿、白、红三色的等宽横条组成。黑色象征打败敌人,绿色代表绿洲,白色代表纯洁,红色象征为祖国流血。还有另一种说法为,黑色象征战场,红色象征未来。  科威特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为480亿桶。天然气储量为1.49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的1.1%。近年来,政府在重点发展石油、石化工业的同时,强调发展多种经济,减轻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国外投资。工业以石油开采、冶炼和石油化工为主。科威特的主要油田有大布尔干油田,位于科威特东南部。大布尔干油田是世界最大的砂岩油田,也是仅次于加瓦尔油田的世界第二大油田。科威特可耕地面积约14182公顷,无壤培植面积约156公顷。近年来,政府重视开发农业,但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最高时只占1.1%。以生产蔬菜为主,农牧业产品主要依靠进口。渔业资源丰富,盛产大虾、石斑鱼和黄花鱼。对外贸易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出口商品主要有石油、天然气和化工产品,石油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5%。进口商品有机械、运输设备、工业制品、粮食和食品等。,科威特国,亚洲,"State of Kuwait (KUW)",科威特城,阿拉伯语,"17,820平方公里",科威特第纳尔,965,"{ ""18"": { ""zhou_x_guojia.id"": 18, ""zhou.id"": 1, ""zhou.ts"": ""2018-10-21 23:20:12"", ""zhou.title"": ""亚洲"" } }" 19,"2018-10-21 23:27:19",老挝,老挝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界越南,西北达缅甸,西南毗连泰国。境内80%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盖,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中国云南的滇西高原接壤,东部老、越边境为长山山脉构成的高原,西部是湄公河谷地和湄公河及其支流沿岸的盆地和小块平原。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分为雨季和旱季。,"  老挝,全称为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是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它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界越南,西北达缅甸,西南毗连泰国。境内80%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盖,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称。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中国云南的滇西高原接壤,东部老、越边境为长山山脉构成的高原,西部是湄公河谷地和湄公河及其支流沿岸的盆地和小块平原。全国自北向南分为上寮、中寮和下寮,上寮地势最高,川圹高原海拔2000—2800米。最高峰比亚山峰海拔2820米。发源于中国的湄公河是最大河流,流经西部1900公里。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分为雨季和旱季。   老挝历史悠久,公元14世纪建立澜沧王国,曾是东南亚最繁荣的国家之一。1707—1713年逐步形成了琅勃拉邦王朝、万象王朝和占巴塞王朝。1779年至19世纪中叶逐步为暹罗征服。189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1940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老挝宣布独立。1975年12月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国旗:国旗旗面中间平行长方形为蓝色,占旗地一半,上下为红色长方形,各占旗地的四分之一。蓝色部分中间为白色圆轮,轮的直径为蓝色部分宽度的五分之四。蓝色象征富饶,红色象征革命,白色图轮表示圆月。此旗原为老挝爱国战线旗帜。  人口约600万(2006年)。全国共有60多个部族,大致分为老龙族、老听族和老松族三大民族。85%的居民信奉佛教,通用老挝语。  老挝水力资源丰富。盛产柚木和紫檀等名贵木材,森林面积约90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约42%左右。农业是老挝的经济支柱,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0%。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薯类、咖啡、烟叶、花生和棉花等。全国耕地面积约74.7万公顷。老挝工业基础薄弱,主要工业企业有发电、锯木、采矿、炼铁、服装和食品等及小型修理厂和编织、竹木加工等作坊。老挝没有铁路,运输主要靠公路、水运和航空。",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亚洲,"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LAO)",万象,老挝语,"236,800平方公里",新基普,856,"{ ""19"": { ""zhou_x_guojia.id"": 19, ""zhou.id"": 1, ""zhou.ts"": ""2018-10-21 23:20:12"", ""zhou.title"": ""亚洲"" } }" 20,"2018-12-03 22:36:03",黎巴嫩,黎巴嫩面积10452平方公里,位于西亚南部地中海东岸,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交界,南部与巴勒斯坦为邻,西濒地中海,海岸线长220公里。全境按地形可分为沿海平原,沿海平原东侧的黎巴嫩山地,黎巴嫩山东侧的贝卡谷地和东部的安提黎巴嫩山。黎巴嫩山纵贯全境,河流众多,向西注入地中海,属热带地中海型气候。,  黎巴嫩,全称为黎巴嫩共和国,面积10452平方公里。位于西亚南部地中海东岸。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交界,南部与巴勒斯坦为邻,西濒地中海。海岸线长220公里。全境按地形可分为沿海平原;沿海平原东侧的黎巴嫩山地;黎巴嫩山东侧的贝卡谷地和东部的安提黎巴嫩山。黎巴嫩山纵贯全境,库尔内特—萨乌达山海拔3083米,为黎最高峰。河流众多,向西注入地中海。利塔尼河为全国最长河流。黎巴嫩属热带地中海型气侯。  公元前3000年来自阿拉伯半岛的迦南人最早在该地区定居。公元前2000年为腓尼基的一部分,以后相继受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和罗马等统治。16世纪成为奥斯曼帝国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侵入黎巴嫩,1920年沦为法国委任统治地。1941年11月26日法国宣布结束对黎的委任统治,1943年11月22日获得独立,成立黎巴嫩共和国,1946年12月,法军全部撤离后,黎巴嫩获得全部自主权。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中间为白色长方形,占旗面的一半;上下为两个红色长方形。旗地中间是一棵绿色黎巴嫩雪松,它在《圣经》上被称为植物之王。白色象征和平,红色象征自我牺牲精神;雪松被誉为黎巴嫩的国树,代表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和人民的力量,还象征纯洁和永生。  黎巴嫩人口400万(2000年)。绝大多数是阿拉伯人,还有亚美尼亚人、土耳其人、希腊人等。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法语和英语。居民约54%信奉伊斯兰教,主要是什叶派、逊尼派和德鲁兹派;46%信奉基督教,主要有马龙派、希腊东正教、罗马天主教和亚美尼亚东正教等。,黎巴嫩共和国,亚洲,"Lebanese Republic (LIB)",贝鲁特,阿拉伯语,"10,452平方公里",黎巴嫩镑,961,"{ ""20"": { ""zhou_x_guojia.id"": 20, ""zhou.id"": 1, ""zhou.ts"": ""2018-10-21 23:20:12"", ""zhou.title"": ""亚洲"" } }"